幼兒園小班古詩《畫》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8W

脱離實際教學內容的教案是不可取的,優秀的教案是幫助課堂更加有秩序的文件,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幼兒園小班古詩《畫》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閲。

幼兒園小班古詩《畫》教案8篇

幼兒園小班古詩《畫》教案篇1

?絕句》以樸實自然的語句,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彷彿一幅生機無限的早春圖。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帶講,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進而受到美和感染,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深切熱愛和讚美。

無論從詩句內容還是在學詩體驗上,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另外結合教材圖文並茂、詩句韻味優美適於誦讀的特點,教學中教師應該大膽放手,營造學詩意境,採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鼓勵學生誦讀,加深對詩句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課件或插圖,適合讀詩配樂的音樂資料。

2、收集曾經讀背過的李白和杜甫的詩句。

?對話平台〗

一、回顧

1、背誦《望廬山瀑布》,試着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2、回顧上節課學習的方法。

鞏固積累,引導方法,為《絕句》的學習做準備。

二、自讀

1、按上節課的方法,自讀學習:

學習生字,進行識記,讀準字音。

2、交流自學情況:

出示卡片認讀生字,(鷺、含、嶺、泊、吳)説説自己是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的。(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個別字注意擴詞練習,加深學生對字意的理解,促進識記。

3、指讀詩句:

抓住重點的字音,進行指導。如:“翠”讀“平舌音”,“泊”讀“ bo ”不要發成“ be ”的音等。

挖掘學生識字經驗,引導主動識字。加強識字經驗的交流,培養學生多渠道識字的良好習慣。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吳、含、窗、嶺、鳴、絕、泊、柳”,引導學生從字形、結構等方面進行觀察。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並把自己提醒大家在書寫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説清楚。

2、教師範寫難點字,邊寫邊強調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窗”注意不要丟掉“囱”字上面的小撇。“含”和“嶺”的裏面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裏面的是“今”,“嶺”裏面的是“令”。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組織學生間的相互評價。

寫字是低年級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教學中應突出其主要地位,下大力氣,抓實抓好。以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感悟

1、出示詩句(不出現插圖),默讀詩句,利用工具書自學詩句內容。

2、啟發思考:

如果讓你為這首詩配上一幅畫,你覺得畫面上應該畫些什麼,並説出理由。

3、組內交流:

有條件的可採用適當的時間讓學生動筆畫簡筆畫,並説出這樣畫的理由。交流過程中要注意重點字詞的理解。如:“含”“東吳”。

一句一景、色彩多姿是這首詩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創設情境,變“話”為畫,有機地轉化學習活動,在學生想畫、説畫、賞畫、評畫的過程中,理解了詩句的大意,體現學科整合的思想。但組織過程中要注意“畫畫”不是活動的主體,只是理解詩意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不能花費過長時間,以免喧賓奪主,偏離重點,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

五、誦讀

1、出示插圖或學生的優秀畫作,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圖文對照,啟發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以及詩句寓情於景,景美情濃的特點。

3、採用多種形式有感情地讀背詩句。如:自讀、小組合作讀、配樂讀、指畫面讀等,實現美讀成誦的學習目標。

六、拓展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詩句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2、有條件的可以召開一個小型“詩歌朗誦會”,展示學生課外的古詩積累情況。

幼兒園小班古詩《畫》教案篇2

一、積累引入,以舊帶新。

1、師:初夏時節,池塘裏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臉,讓人想起詩人楊萬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説到池塘、荷花,你們還想到哪些詩句呢?

2、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關於池塘或荷花的詩句。

3、師: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也是講的夏日池塘裏發生的事,它的題目就叫《池上》。(板書詩題:池上)理解題目含義。

4、簡介作者白居易。

(1)學生彙報自己知道的關於白居易的生平、詩作、詩風。

(2)教師小結: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從小生活清貧,生逢戰亂,對黑暗社會和人民疾苦有較深的瞭解,他寫了很多詩,揭露統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諷喻詩”。他熱愛大自然,寫了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小詩。他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讀。白居易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池上》。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檢查初讀情況。

(1)指名讀古詩,集體正音。

①讀準後鼻音:撐、艇、萍;指導“艇”字的寫法及結構。

②學習新詞:浮萍,白蓮,蹤跡,理解詞義,練習書寫。

(2)齊讀古詩。

(3)學生簡單説説池塘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兒。

(一個小孩偷採白蓮。)

3、學生再次自由讀古詩。要求: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4、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1)學生結合前後句和插圖,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自己理解詩句含義。

(2)小組內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啟發、補充。

5、集體交流,瞭解《池上》大意。(指名説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設計意圖:

課標要求第二學段的學生要“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本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藉助工具書理解“艇、浮萍、蹤、不解”的含義,聯繫上下文理解古詩的意思,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小娃偷採蓮。

1、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2、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怎樣的荷塘,怎樣的白蓮?

(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學生對荷花池和嬌嫩蓮蓬的嚮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採白蓮的?

① 學生暢談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採白蓮圖。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蓮蓬,而不經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撐船去採池中蓮蓬。

②讓學生為“小娃偷採白蓮圖”起個題目。

③看圖,指導學生讀出小娃天真、調皮的感覺。

④朗讀前兩句,思考:你最欣賞其中哪個字?

(“偷”,結合自己小時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惡作劇和頑皮之事,和詩中的小娃產生共鳴,體會孩子的無邪、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

⑤配樂再次有韻味地誦讀前兩行詩句。

(二)後兩行——景美童心純

1、提問:小娃“偷採白蓮”不會被發現嗎?

2、學生默讀後兩行詩,談理解。(小娃哪裏知道,小船一路劃開的一道浮萍已經暴露了他的“偷採”之事。)

3、抓住“不解”體會小娃純真、質樸,練習讀出情趣。

設計意圖: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通過學生親身想象“偷採白蓮”兒童的心裏,使作者情,學生情,詩中激發共鳴。

四、迴歸整體,拓展延伸。

1、學生帶着理解,再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池上》賞詩會——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式誦讀古詩。

3、熟讀成誦。

設計意圖:

課標要求第二學段的學生要能“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通過熟讀成誦,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

五、佈置作業 ,鞏固練習。

1、背誦課文。

2、默寫《池上》。

幼兒園小班古詩《畫》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帶領學生複習已經學過的一些基礎知識。(主要是文學體式、唐代詩人及其風格)

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體會情感取向。

3、學習並掌握詩歌鑑賞的基本要點,主要是學會從一首詩的動詞及形容詞中把握作者情感,體會作者創作意圖。

4、理解“寓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杜甫的生平及情感取向。

2、通過動詞及形容詞來把握詩人情感,分析詩歌內容。

3、瞭解並掌握“寓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題

以文學體式(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進入唐詩,順帶複習中國文學史上的幾種常見文學體式。

二、瞭解杜甫生平並把握其情感取向

1、生平概述

杜甫,字子美,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原籍襄陽,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後居長安。及安史之亂,乃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棄官。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稱為“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有《杜工部集》。

2、通過兩首詩體味杜甫的愛國情感

3、引入《絕句》

三、講解《絕句》

(一)通過直觀觀察及朗讀來體味詩歌所反映出來的作者情感。

(二)通過分析詩中的關鍵詞語來體味作者情感,使同學瞭解詩歌鑑賞的要點。

1、分析動詞入“情”

鳴:

①請同學找出能夠形容鳥叫的詞語並歸為兩類

②創設情境表現黃鸝的存在狀態

上:

①如果用“衝”字代替會改變什麼?

②概括理想中的“上”這個動作

小結:表現了初春景色宜人和詩人喜悦的情懷。

含:引導得出“含”字所表現的詩人情感

泊:通過此字體會作者思緒

小結:寫出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欲架舟重遊江南的願望

2、分析形容詞入“境”

可以根據四個形容詞製成四幅圖畫,在引導學生給四幅畫命名、調配畫面色彩的同時體會作者情感

3、分析數詞入“趣”

用對比法使學生看到數詞的作用

黃鸝加上兩個,成對出現,當然就雌雄合鳴,具有喜慶意味,氣氛就融合協調了。

白鷺加上一行,就寫出了白鷺成行起飛的特徵,令人更感到真實而富韻味。

雪而千秋,言其積累之年深日久,可見西嶺之高寒。(時間)

船而萬里,言其來程之遙遠,重遊江南之思緒,越遷越長了。(空間)

總結:一鳴一上,近景清脆,遠景悠揚,一收一放,遠大的要收回來,近處的卻放出去。在空曠遼闊的畫面中,雄渾博大的境界出來了。

四、點出“寓情於景”的。寫作特點

五、作業:

根據所講鑑賞方法鑑賞《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背景:在中唐前期,韋應物是個潔身自好的詩人,也是個關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但他為中唐政治弊敗而憂慮,百姓生活貧困而內疚,有志改革而無力,思欲歸隱而不能,進退兩難,只好不進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確表示自己是“扁舟不繫與心同”,表示自己雖懷智者之憂,但自愧無能,因而仕宦如同遨遊,悠然無所作為。

幼兒園小班古詩《畫》教案篇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指導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

課時劃分:兩課時

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節

第一課時

一、課前説説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二、學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裏表示動作。禾:禾苗。“鋤未‘是什麼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麼?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裏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説明了什麼?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着烈日在內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麼?

(2)指名説一説。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

1、用自己的話説説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説。

3、指名説。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麼呢?你讀了之後有什麼感想?

四、指導寫字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幹”、“牛”相比較.

“粒”左窄右寬。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而長。

2、師範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教學後記:學生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學會要愛惜糧食。

幼兒園小班古詩《畫》教案篇5

?絕句》

活動內容:古詩《絕句》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瞭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

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羣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於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

1.前兩句採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並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_2.後兩句採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户裏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裏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裏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裏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裏;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着將要駛向幾萬裏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範朗誦並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裏一樣;泊:停泊、停靠。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裏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為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幼兒園小班古詩《畫》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並理解古詩,能初步發現古詩的語言結構特點。

2、理解古詩中“異鄉”、“異客““憶”、“遍插”、“遙知”、“茱萸”、等字詞的意思,初步掌握古詩的完整詩意。

3、感受古詩中詩人表達的思念家鄉親人之情。

活動準備:

讓幼兒預先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陽節,瞭解一些節日民俗。

相關詩句字卡。

古詩cd、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引出古詩,幫助幼兒初步理解古詩所表達的內容。

提問:九月九日這一天,詩人在幹什麼呢?他想到了些什麼?

二、完整欣賞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初步發現古詩的`語言結構特點,理解古詩詩意。

1、師有感情地朗誦古詩,並出示相應的文字卡片。

提問:

古詩裏説了些什麼?

古詩和剛才的故事講的是同樣的事,你覺得它們有什麼不同?

小結:同樣是講一件事,剛才故事講了好多,古詩只用了四句就講完了。(明白古詩是用簡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寓意的。)

欣賞古詩,理解故事中的字、詞及古詩所表達的含義。

提問:

①在這首古詩裏你有哪些地方還不明白?

(引導幼兒結合對故事的記憶,來理解古詩的字、詞,感受古詩整體的意境。)

②這首古詩告訴我們一件什麼事?(引導幼兒根據個人理解簡單概括詩意。)

4、師生完整欣賞並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三、遷移情感,體驗詩人的思鄉之情。

提問:詩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特別的思念家鄉的親人,寫下了這首有名的古詩,如果你一個人離開了家,到了陌生的地方,你會想些什麼呢?

幼兒園小班古詩《畫》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絕、遲、江、泥、燕”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裏大自然中萬物復甦,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重點:

1.識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裏大自然中萬物復甦,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總課時數:1課時

授課時間: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出示掛圖,教師描述:同學們,你們看,春天悄悄地來了,江山顯得格外秀美,春風吹拂,送來了花草的香味。泥土酥軟,燕子雙雙飛來飛去,那邊暖和的沙灘上,一對一對的鴛鴦靜睡不動。唐代詩人杜甫欣賞着這迷人的春色,提筆寫了一首的詩篇《絕句》。

2.板書課題:絕句,認讀生字“絕”。

二、自讀古詩,認識生字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每個字的音。

2.在讀古詩,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給要求會認的字作記號。

3.同桌合作,互相認讀生字。

4.多種形式鞏固認讀。

三、藉助畫面,感悟朗讀

1.春天是多麼美好呀,讓我們再一次隨着詩人一起走進這美麗的春天,用眼睛、用鼻子、用耳朵、用心去感受一番吧!

(1)出示:“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的圖文,請同學們説説看到了什麼?

(2)請結合畫面,再讀讀第一、二行詩。學生自由讀,師重點引導學生讀出江山的美和春風吹來時陣陣花香的舒暢感覺。

(3)學生練讀,再指名讀,齊讀。

1.出示“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小組合作學習,説説看到了什麼。該怎麼樣讀好這兩行詩?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畫面上的景象,並自主嘗試朗讀第3、4行詩句,教師巡視指導。

(2)多種形式朗讀第3、4行詩,師生共同評價。

1.同學們讀得可真美啊!老師也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我也想讀給大家聽,行嗎?請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畫面。

四、熟讀古詩,背誦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誦讀比賽,同學們練一練,還可以給詩配上動作。

2.分小組表演。

3.師生評議。

五、拓展訓練,課外延伸

1.我會背:你還會背誦杜甫的其他古詩嗎?

2.我會找:找其他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

3.我會畫:我心中的春天。

幼兒園小班古詩《畫》教案篇8

?小池》教案

教學目標:

1.喜歡聽、讀古詩《小池》。

2.瞭解古詩的主要內容,感受詩中初夏的美麗景色。

教學準備:

1.與古詩內容相符的《小池》圖片。

2.古詩《小池》vcd。

3.與古詩內容相符的圖譜。

教學過程:

一、幼兒背古詩《春曉》,教師:剛才我們背的古詩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色,今天我們要來學一首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

二、教師出示《小池》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非常的畫,你們來看一下,這幅畫上你看到了什麼?(蜻蜓、荷花、樹、池塘、流水、山)有很多的`花會在春天開,但有一種花它是夏天才開的,你們知道它是什麼花嗎?(荷花)山上有一個洞,從洞裏流出一股泉水,(泉眼,幼兒跟讀)泉水靜靜地流着,池塘邊的樹在柔和的日光照射下,在水上出現了它的影子,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角葉伸出水面,你看那調皮的蜻蜓早就站立在它的上面了。你們説這景色美不美?

三、幼兒學念古詩。

1.教師“我們古代的大詩人楊萬里看到這幅美景後寫下了一首詩,這首古詩的名字叫《小池》”教師念一遍古詩。

2.教師講解古詩的意思,邊講解邊出示圖譜。

3.引導幼兒聽古詩《小池》vcd一遍。

4.幼兒和老師邊看圖譜邊誦讀。

5.幼兒跟隨vcd邊拍手邊誦讀數遍。

四、教師帶幼兒欣賞幼兒園的景色。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