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教學心得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8W

心得體會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個人感悟的抒發,更重要的是思維鍛鍊的過程,寫心得體會不僅僅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項目教學心得6篇,供大家參考。

項目教學心得6篇

項目教學心得篇1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寫到:“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班固在《漢書》中説:“書曰‘詩有志,歌詠吉’,哀樂之心感詠之聲發”。這些都告訴我們,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動的伴身者,是作者情感活動的外現和昇華,甚至友有人把文章形象地稱之為作者的“心電圖”。如何把文章所體現的情感傳達給每一位學生呢?這就是要靠朗讀了。朗讀是架設在學生的情感與文章固有思想感情之間的一座橋樑,學生的情感與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很難產生共鳴,究竟應如何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呢?今天上午,聽了三位老師分別執教的《少年閏土》、《懷念母親》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認為她們在“語文課堂不少於十分鐘朗讀”上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我學習。

一、朗讀訓練與理解課文內容相結合

朗讀訓練與文本理解是相輔相成的。反覆朗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感情;在理接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朗讀訓練,可以提高朗讀效果,加深對文章內容的及藴涵的思想感情的領會、品味。葉聖陶先生指出:“吟誦的時候。對於研究所得的不僅是理智的瞭解,而且有親身的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解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可貴的一種境界。”課文中有些內容言辭含蓄、內涵深刻,作者沒有直接點明,需要我們發覆朗讀、細細品味。教學《少年閏土》的老師,在初讀研究環節,出示彈性式填空,“的少年閏土。”並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研讀。在交流中,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豐富填空內容,以較短的時間在整體上感知了教學內容,凸現少年閏土的形象;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我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而我自己在教學《梅花魂》一課時,針對學生提出的一個問題:外祖父非常珍愛墨梅圖,為什麼還把墨梅圖送給鶯兒呢?我緊扣文中外祖父對鶯兒説的一段話,引導學生體會出外祖父愛梅花,是愛她不畏嚴寒,不畏風欺雪壓,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花,正像偉大的中華民族一樣,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從來都是不肯低頭折節。外祖父把墨梅圖送給鶯兒,是希望自己的外孫女保持梅花的秉性,做個有骨氣的中國人。學生的疑問解開了,朗讀中充分表達出了外祖父對梅花,對祖國的讚美之情。

二、朗讀訓練從啟發學生體會感情入手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朗讀的指導可以從語言、語調和感情等方面進行探索。這告訴我們朗讀應從哪些方面入手。有些教師指導朗讀從技巧入手,告訴學生,這句要用歡快的語氣讀,那句要用憂傷的語氣讀,這個地方要讀得歡快些,那個地方要讀得舒緩些,這個字要輕讀,那個字要重讀……如今天謝克菲老師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時,謝老師通過多種方式的“讀”,來完成學生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學生自由讀、默讀、個別學生及教師示範讀,這種充分的“讀”,將讀落實到了實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揣摩出母親的“精彩”與父親的“糟糕”的內涵。同時,教學中做到讀與思,讀與説,這樣的指導也許會有點效果,但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三、朗讀訓練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的感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朗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同一個句子,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體會,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在《還念母親》的課堂上,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在理解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懷念時,老師抓住“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等詞語,自己讀句子,談感受,並鏈接《賦得永久的悔》,讓學生明白作者對母親的悔恨,在讓學生反覆地讀,從讀中體會到了作者因為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之情。在理解作者對祖國母親的懷念時,老師結合課文內容,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去感受作者的內心體驗;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對比讀、選擇喜歡的部分讀、自讀等方式,感受作者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平時教學《五彩池》時,其中描寫五彩池形狀的一段,“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有的同學認為:“應該讀得越來越快,因為五彩池太多了,作者都看不過來了,所以要讀得快。”有的同學卻提出:“這四個像字,要讀得越來越慢,因為五彩池太神奇了,作者邊看邊陶醉,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可見,尊重學生的感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當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並不是否定教師的主導地位,掌握好教師導的“度”,才能讓學生的個性化閲讀迸射出蓬勃的活力!

宋代教育家朱熹説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説,書讀熟了,其中的含義也就不解自通了。因此,我們廣大語文教師要堅信“書是讀懂的”這一教學理論,在語文課堂上努力做到讓學生充分地讀,不斷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逐步提高語文閲讀教學的質量。

項目教學心得篇2

國外職業技術教育已有一百多年曆史,我國職業技術教育興起只有二十多年,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職業技術教育不同於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更強調面向市場、面向社會,突出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因而實踐教學是職業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它是對學生所學專業理論和技能的檢驗和綜合運用。

引進“雙元制”教學模式,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實踐教育體制,確立實踐教育地位解決實習困難問題,是職業教育的重中之重。

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促進理論與實踐協調發展的“雙元制”教學模式在地區的快速健康發展。“雙元制”在上個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它是德國職業技術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根本標誌是學生一面在企業中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一面在學校接受包括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在內的義務教育。這種“雙元”特性主要表現為企業與學校、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的緊密結合,每一個“元”都是培養一個合格技術員工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雙元制”模式的內涵:“雙元制”教學模式是學校與企業分工協作,以學校為主;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注重實踐的職教模式。“雙元制”模式的雙元特性主要表現在:

①職業培訓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機構——企業與學校中進行,學校組織,以企業培訓為主。

②企業的職業培訓由行會負責監督與管理,職業學校的組織、管理則由教育主管部門負責。

③受訓者兼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受訓者根據他與企業簽訂的培訓合同在企業裏接受培訓,他是企業的學徒;另一方面,受訓者在學校接受理論教育,他是學生。

④教學文件由兩部分組成。企業嚴格按照政府頒佈的規章及培訓大綱對學徒進行實踐技能的培訓;學校則遵循一定的教學大綱對學生進行文化及理論知識的傳授。

⑤培訓者由兩部分人員擔任,在企業裏實施技能培訓的師傅被稱為培訓師傅;在職業學校裏教授普通文化課和專業理論課的師資稱為職校教師。

⑥職業教育和經費也來源於兩個渠道。企業培訓由企業承擔,學校由政府負擔。

根據“雙元制”教學的優點及我國職業教育的整體改革與綜合實驗,職業技術教育必須以市場為基礎,為經濟服務,確立綜合的辦學模式。改革單一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習與生產結合的“雙元制”教學模式發展,可以通過校辦企業或企業培訓的形式提高學生實踐水平,員工再教育等多元模式。

項目教學心得篇3

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國小語文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經過一個多月的理論學習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也是我對教學反思有了新的認識。也使我懂得課改以後,我們教語文的思路和行為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全面的、立體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這也是我們在今後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注意教師角色的退隱性。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教學的主人、主角、主演,甚至課堂的霸主。課改後,新課程主張還學生學習的主人角色定位,讓學生在整個學習中自主參與、主動實踐、大膽探索和勇於創新。於是,教師要從主角、主演主動讓位,從台前退隱下來,成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引導者,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激勵者。

二、注意學生角色的主動性。

面對課程改革,我們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才有了主動發展的前提,面對如此重大的更新,我們需要做什麼呢?關注學生,放飛希望。我們要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打破原來的條條框框,走上務實之路。讓學生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自主參與、主動實踐、積極思考、大膽探索、勇於創新,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同時要從各學校的實踐出發,實事求是、講究實效,直至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

三、 注意教育目標的全面性。

新課程立足於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把課程教育目標由“雙基”目標擴充為“三維”目標,所以我們要重視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在培養學生多元智能的同時,要重視教育的終極目標——成人,我們要知道:知識與智能只是我們培養成人的工具。

四、注意教學過程的生成性。

試想,教師同樣的講課為什麼孩子的掌握程度出現差異?因為知識是學生自己主動生成的,任何人是不能替代他體驗、領悟、理解。然而教師不是萬能的,但也不是無能的,教師的作用就是設計好能引起學生積極活動的情境。

五、注意教學手段的創新性。

原來的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就是靠一張嘴、一隻粉筆和一本書,新課程強調教學手段的創新性,要運用信息技術、電視、多媒體、網絡等輔助教學用具,使課堂更生動。運用符號、圖像、聲音、場景等多維的、動態的、交互性的學習狀態,讓語文課堂容量增大,更可觀可感。

六、注意教學資源的拓展性。

課程改革讓我們確立了全新的課程意識,由課程意識推衍,語文教師不再簡單的“奉教材為聖經”,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於是廣博的課程資源進入到我們的教學視野。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作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知識方面的前瞻性。

項目教學心得篇4

8月9日,我與學校示範專業的專業教師、學科帶頭人和公共教研組的教研組長一道,受學校委託赴我國職業教育項目教學法的主研學校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院,學習現代職業教育的全新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

一、學習過程及內容。

8月11日,石偉平教授給我做了一場精彩的講座:《當前我國職教課程改革中的若干問題思考》,石教授從以下四個方面做了講述,1、職教專業課程開發程序(十步法)2、如何解決職教課程改革中的最大瓶頸——師資問題3、當前我國職教課程改革中的主要問題4、當前中職示範校建設中的若干問題思考。每一個問題都帶給我們深深地思考,每一個問題都是我們等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在我們的眼前打開了一扇扇新的窗户,讓我們有一點欣賞不過來。8月12日,徐國慶博士帶我們走進了項目教學的殿堂,做了《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專題講座,在一天的講座中,是我們最親密的接觸了項目教學法的,論證了項目教學法是職業的基本概念、職業思維方法,是實現從工作出發,與工作結構無縫對接的新的教學方法。8月13日是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副校長曾海霞為我們做了《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與課程開發實踐》的報告,給我們傳遞了項目教學的優秀實踐。8月14、15日兩天是張永博士帶領我們做課程標準開發,包括課程目標的編制、課程內容的編制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方法的改革。8月16、17是葉肇芳老師帶領我們做項目教學方案的設計,包括項目整體設計、項目模塊描述、教學目標、教學資源與教學組織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教學評價方案設計。我們在葉老師的帶領下認真編制自己任教學科的項目教學設計。8月18、19日徐國慶老師帶領我們學習《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理論與方法》,任務是程序性學習情境編制、解決型學習情境編制、分析判斷型學習情境編制。我們按照徐教授的安排認真完成了每個人的學習任務。

二、培訓帶給我的幾點認識。

(一)、項目教學設計的特點。

1、實踐性:項目的主題與真實世界密切聯繫,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2、自主性:提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內容和展示形式的決策機會,學生能夠自主、自由地進行學習,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

3、發展性:長期項目與階段項目相結合,構成為實現教育目標的認知過程。

4、綜合性:具有學科交叉性和綜合能力的運用的特點。

5、開放性:體現在學生圍繞主題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評價具有多樣性和選擇性。

6、評價特點:項目型教學的評價注重學生在項目活動中能力發展的過程,測評內容包括學生參與活動各環節的表現以及作業質量。

(二)、項目教學設計的價值:

1、項目教學真正實現了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實現以課本為中心轉向以項目為中心;實現以課堂為中心轉向以實際經驗為中心。

2、項目教學設計的關鍵。

項目教學設計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指導作用;其中項目的選取是學習的關鍵;創設學習資源和協作學習環境是教師最主要的工作;最終要以學生完成項目情況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我們更要關注過程。

(三)項目教學對教師的要求高。

1、教師的知識水平要熟練,能夠精選教學項目;

2、教師的實踐能力要強,知道如何讓學生將他們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

3、教師的工作量大,課前、課中、課後教師的工作量遠遠大於傳統教學。

三、培訓帶給我的幾點思考。

(一)、項目教學解決了困擾中職學校多年的問題。

在我國出現了多年的學校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企業招不到合適的員工。原因是學校的教學觀念陳舊,教學內容與現實生產線有一定距離,缺少工作情景的設置,讓學生到企業去後無法適應,項目教學法解決了這個困擾中職學校多年的頑疾。

(二)、從教學內容上來看並不是任何課程都適宜採用項目課程教學法。

並不是任何課程都適宜採用項目課程教學法,即使有些適宜採用項目課程教學法的課程,也並不是所有章節採用項目式教學的效果都好。從本人的教學實踐來看,項目課程教學法比較適宜實踐性較強的,理論知識點相對集中的課程,像計算機應用操作類、機械加工、烹飪、服裝設計等等。而有些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或章節,像語文、數學、政治這一類的文化課,還有計算機基礎理論課程(如彙編語言,數據結構等)就比較適合採用傳統的課堂教學,如果生硬地套用項目課程教學法,反而不利於理論知識的傳授。

(三)、如何揚長避短正確對待和運用項目課程教學法

要想充分發揮項目課程教學法的長處而避開項目課程教學法的弱點,我們應該回過頭來重新認識長期以來被人們廣泛採用的傳統教學法。

傳統教學法之所以被人們長期而廣泛地採用,是因為傳統教學法有着自身的長處,一是對知識的闡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便於初學者迅速入門。二是各階段的知識點相對集中,便於學生分步學習和掌握。三是對課程知識的講述比較全面和系統,便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脈絡和重點,也有利於學生課後的總結和複習。而上述的優點恰恰是項目課程教學法所不具備的。

因此,對這兩種互補性較強的教學法,我們應該取長補短,從教材到教法,以傳統教學法為主,在每個章節或聯繫性較強的知識區域的教學告一段落後,適當增加項目式的實訓,以期學生在實踐應用中加深對前面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記憶。在完成全部的課程理論知識教學後,再輔助以涵蓋所有章節和知識點的綜合實訓,使學生從總體上認識本門課程的知識技能在實際案例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項目教學心得篇5

在這不到半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僅把自己平時的一點心得寫出來與大家探討,希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助。在我個人認為,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是枯燥乏味,毫無生趣的。記得我小時候在語文課堂上時不時思想就跑別處去了,或睏乏了。但是,如果把音樂,美術和表演帶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去,其效果卻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學處的心理,這樣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畢竟國小生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音樂,美術的興趣好比學語文的興趣濃厚。

一、設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能發展人的思維,能給人以最大限度的聯想,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潛移化地發展思維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音樂,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人僅能調節課堂氣氛,給人輕鬆愉快的感覺,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學<趕海>這一課,在朗讀第一段及最後一段的歌詞部分時,讓學生改讀為唱,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插入表演,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對國小生來講,如果能採用一種調動其積極性教學方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愛動,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慾望,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雪兒>這一課的最後兩段的時候,有意識的把"我"對雪兒的呵護,雪兒終於可以展翅飛翔時的樣子等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課文的真諦。課後,同學們還不停的將課堂上學到的動作表演來表演去。可見,課堂的內容已以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靈。

三、安排繪畫,增添課堂情趣。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而且美術在啟發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打破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溝通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學科的聯繫,把語文學習中的讀與唱,畫,演等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培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

項目教學心得篇6

在這次項目教學培訓會上,深刻的感受到在教學中,傳統教學法在制約着老師與學生的發展,而採用項目教學法即能讓學生真正地學到知識與技能,又能開拓學生的視野,鍛鍊學生的操作能力、交際能力、協作能力等,以適應社會需求。

當前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很多,外部問題和內部問題並存,根源在於培養目標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有問題:培養學生是要面向職業崗位還是面向職業崗位羣;學生的能力培養是要傳授知識和技能還是既傳授知識和技能同時又發展學生社會能力、自學能力;課程教學內容是選擇學科型邏輯還是工作過程邏輯;課程整合是需要課程間相關教學內容的拼接還是課程內相關教學內容的項目化整合;教學組織方式是大班型、集中化還是小班型、小組化。因此,需要一種適應社會發展的教學方法來改變教育現狀,以此來推動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蔘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和方法。因此,學生作為項目的直接參與者,他們會因為興趣愛好,或是心理因素而積極地投入進來,從最初的調查到探討,期間的設計開發,直至最終形成成果,學生都作為第一責任人;在整個過程中,根據社會實際需要為藍本,旨在鍛鍊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轉化能力,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交際能力。通過參與,學生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才能更好的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學生學會自學,這是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項目教學法就是以此為契機,讓學生學會將知識與技能轉換為直接生產力或是符合社會需求的思維模式。採用項目教學法,能讓學生自始自終都處於一個主導地位,他們需要儘早地為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做法負責。同時,通過組織不同專業領域的學生參加項目教學小組,訓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與不同專業、不同部門的同事協調、合作的能力。項目活動教學法的目的在於開發學生智力,尊重個體差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學習能力。

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老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成為了一名協助者,他幫助學生在獨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進,教會學生如何應付大量的信息,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同時,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水平。可以説,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