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紙的教案優質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9W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確保教學內容的連貫性和系統性,我們的教案應該考慮到不同學生的需求,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泡泡紙的教案優質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泡泡紙的教案優質7篇

泡泡紙的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與同伴手拉手,按照兒歌的節奏向圓心和圓外走。

2、藉助標記、周圍同伴的位置等為參照物,快速站圓圈。

3、在遊戲中體驗吹泡泡、追泡泡、拍泡泡的樂趣。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吹泡泡用的肥皂水和泡泡槍、一塊有圓圈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吹泡泡、追泡泡。

(1)教師出示肥皂水和泡泡槍,引起幼兒興趣。

(2)交代遊戲要求,提醒小朋友追泡泡的時候要當心,不能撞在一起。告訴幼兒老師會在這裏吹泡泡,也會在那裏吹泡泡,小朋友要到不同的地方追泡泡。

(3)教師吹泡泡,幼兒玩追泡泡的遊戲。

二、遊戲"吹泡泡"

(1)教師:今天,我們班級也有很多調皮的泡泡,它們還會連在一起變成大泡泡呢!這些大泡泡,一會兒變大,一會兒變小很好玩,你們想不想試試?

(2)交代幼兒名稱以及玩法:你們都是我吹出的泡泡,現在你們這些泡泡要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大泡泡。我們一起念兒歌,讓泡泡變大、變小。當聽到老師説:"皮球回來了!"小朋友找圓圈,然後快速站到圓圈上。

(3)引導幼兒玩遊戲,邊用語言提示幼兒: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提示,變成大泡泡的時候,泡泡不能破,不能漏氣,要是漏氣了,這個大的泡泡就沒有了,吹小泡泡的時候不能擠在一起……遊戲進行1——2次。

(4)表揚快速回到圓圈上的幼兒,並提問:這些小朋友為什麼能夠快速回到圓圈上呢?開展遊戲1——2次。鼓勵小朋友和教師一起念吹泡泡的兒歌。

三、放鬆活動:小孩,小孩真愛玩。

活動前,老師提醒小朋友:老師請小朋友摸什麼,小朋友只能摸以下就快快跑回來。活動結束後,表揚快速回來,而且不撞到別人的小朋友。

教學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做了簡單的吹泡泡的安全提示,讓幼兒注意幾個不安全的因素,然後引導請幼兒猜測吹出來的泡泡像什麼?從而豐富孩子的想象力。我讓孩子們帶上泡泡水來到護外玩吹泡泡,啟發幼兒觀察吹出的泡泡在陽光下是什麼樣子的。在吹的過程中,孩子們總是跑來告訴我泡泡飛到天上去了。在遊戲中,孩子們能夠通過親身體驗中去學習、探索和發現。在親自操作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和喜悦,進而形成新的學習動機和願望。在體驗活動中孩子們獲得了活潑、大方,樂意交往,善於合作等終身受益的個性品質。他們盡情地運用多種感官充分體驗,獲得了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樂於實踐,勇於創新等終身有益的學習品質。他們不斷體驗快樂和成就,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保持着對科學探究的濃厚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獲得了對生活、對學習、對社會的積極的情感態度,構建完美人格。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體內部空氣散發,鼓起的圓形或者半圓、橢圓形的汽泡等等。

泡泡紙的教案篇2

1、説教材幼兒是教育活動的參與者,而非被動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的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選的這次教學活動來自於小班的語言教材,非常適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隨着天氣越來越熱,孩子對好玩的泡泡水也非常感興趣,《綱要》中也強調了選材即要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隨着科技產品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生活之中,對於孩子們平時愛玩的泡泡水,充滿了好奇,更激發了孩子們操作於探索的慾望,因此,我選擇了這節語言活動《吹泡泡》。

2、説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它即是教育活動設計的起點,又是教育活動設計的終點,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根據《綱要》對科學領域的要求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注意面向全體,因人施教的原則。

因此,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具體目標。

1、 嘗試體驗吹泡泡的方法。

2、 願意與同伴交流吹泡泡的發現與感受。

3、 製作泡泡水,並體驗吹泡泡的樂趣。

活動的重點:交流吹泡泡的發現及製作吹泡泡的過程,整個過程也是按照這個重點為主,通過學習吹泡泡的方法,交流吹泡泡的發現,製作泡泡水,這幾個環節來完成的。

一、説教具

1、每人一瓶泡泡水;

2、洗潔精.水.吸管.瓶子;根據活動內容的需要我準備了這些教具來幫助我完成整個教學活動。

四、説教法.學法

1.教法:本次活動,我運用了啟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觀察法。動手操作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説教為輔,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用啟發,引導的方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遊戲"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快樂中得到發現,得到知識,真正體現了玩中學、學中樂樂。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各個領域的知識有機的結合,另外,活動結構分為興趣--遊戲--創造三個環節,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遊戲實驗得到發現。最後進行創造,不僅是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提高,更使孩子們愛上了這節活動課。

2、學法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法、實驗法、操作法、討論法獲得知識,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為幼兒創造了做實驗的條件,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用眼睛去觀察、去發現,並進行討論及製作,從而全身心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上。

五、説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教師:小朋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東西,同時教師演示吹泡泡讓孩子們看,啊,好美的泡泡呀!孩子太高興,都爭搶着拍打吹出的泡泡,課堂氣氛極其活躍。

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操作法,演示吹出的泡泡給孩子們看,激發了孩子們對吹泡泡的興趣。

2、幼兒嘗試吹泡泡的方法教師:孩子們泡泡好玩嗎?你們想不想吹呀,那麼我們玩遊戲"吹泡泡"吧!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工具,嘗試吹泡泡,在孩子們吹泡泡的時候教師提出問題:你吹出泡泡了嗎?你是怎麼吹的?寶寶,你吹的泡泡好大呀,是怎樣吹的?琪琪你吹的泡泡一串串的,是怎麼吹的?讓孩子們相互交流吹泡泡的方法,教師巡迴指導孩子們吹泡泡。在這裏我有意識的追加提問,喚起幼兒深入細緻的探究。

在這個環節中,利用"遊戲"的活動方式,讓幼兒自主探索吹泡泡的方法,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增強了孩子們自主性。

3、繼續玩"吹泡泡"遊戲,引導幼兒觀察吹出的泡泡。

孩子吹泡泡的同時,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發現泡泡的祕密?

教師:孩子你們吹的泡泡好美呀!寶寶,你吹的泡泡是大的,是小的?

琪琪你吹的泡泡是什麼顏色?

教師小結:孩子們,你們真是太棒了,發現了泡泡這麼多祕密,泡泡是千變萬化的,有時吹出的是大大的,有時是小小的,有的泡泡飛的好高好高,有的泡泡一下子就破了,你們説,吹泡泡是不是很有趣呀!

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了引導提問法,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在吹泡泡的遊戲中自主觀察泡泡的變化,摒棄以往教學中教師急於把答案告訴幼兒而忽略以幼兒為主的現象。

六、設計亮點重視幼兒語言活動的過程。

在本次活動中,我把幼兒作為主體,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項發言機會,讓幼兒自己説,給他們充分的時間,讓孩子們自己去看,自己去玩,去探索,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及求知慾望,也可以説整節課我和幼兒都在説,都在觀察,都在發現。

總之,在整個活動中,我追求快樂、科學、寬鬆的活動氣氛,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

我的説課結束了,希望大家能提出寶貴的意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力求精益求精,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學反思

本活動,我始終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探索空間,充分讓幼兒自主感知,直接操作或得知識經驗,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觀察能力,而教師始終是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參與者、協調者,這個活動組織有序,是和幼兒個性發展,幼兒自然成為活動的探索者,知識的建構者。

你樂,我樂,泡泡樂!在本次科學活動中,不僅激發了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和慾望,而且也使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泡泡紙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將大小不同的蠟光紙圓片黏貼在底板上,並在教師的提醒下有顏色搭配和圖形組合的意識。

2、通過觀看教師的演示學習用糨糊黏貼的方法。

3、能大膽黏貼,體驗不同大小、顏色、組合方式的“泡泡”貼在展板上的美感。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康定斯基作品《圓之舞》的圖片或ppt。

2、顏色、大小不一的蠟光紙圓片,a4大小的白紙或黑紙每}人一張。

3、泡泡槍或泡泡器(也可以用直接可吹的泡泡水等)。

4、底板上佈置幾條小魚和水草,底板的大小以能張貼所有幼兒的作品為宜。

5、幼兒有玩吹泡泡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調動幼兒關於泡泡的經驗

1、你們吹過泡泡嗎?你們看,我會變出泡泡。(教師用泡泡槍打出一串泡泡)

2、有多少泡泡?(適時豐富詞彙:許多、一串一串的泡泡)

3、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觀察並用動作和語言表達:圓圓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引導幼兒欣賞康定斯基的作品《圓之舞》ppt,幫助幼兒整理前面獲得的經驗

1、有個畫家畫了許多泡泡,看看他畫的泡泡和剛才你們看到的泡泡一樣嗎?

2、他畫的泡泡是怎麼樣的呢?(引導幼兒説出有不同顏色、不同大小)

3、這些泡泡都是緊緊地靠在一起的嗎?(引導幼兒觀察出有的密集,有的分散,就像有的喜歡和好朋友擠在一起,有的喜歡單獨呆在一個很空的地方一樣)

(分析:此環節的重點在於引導幼兒觀察泡泡不同的組合方式,特別是重疊、聚合、分散的組合方式,以幫助幼兒豐富泡泡組合的圖像經驗,便於幼兒在後面創作時主動運用。用“緊緊”這個詞來引導幼兒具體感受泡泡的組合方式很關鍵,因為如果問題太寬泛,如:“泡泡是怎麼排列的?”小班幼兒就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對小班幼兒來説問題具體、語詞準確特別重要)

三、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入黏貼泡泡的狀態

1、出示大底板,指着底板上的小魚説:“小魚也喜歡用嘴巴吹出許多的泡泡呢!”

2、你們想讓小魚吹出一個什麼樣的泡泡呢?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是什麼顏色的?

3、教師演示貼“泡泡”。幼兒每説出一種,教師就在底板上貼上一個圓片“泡泡”,在貼之前教師問:“你們想把它貼在中間還是旁邊,上面還是下面呢?”同時教師用動作演示每一個地方,最後將“泡泡”貼在幼兒選擇的位置上,邊貼邊説:“先用食指蘸上糨糊,從‘泡泡’白色的這一面的中間開始抹開去,記住每個地方都要抹到,然後用抹布將手指擦乾淨,再把‘泡泡’貼在底板上。”當貼第二個“泡泡”時,教師問:“是緊緊靠着第一個泡泡呢,還是離它遠一點,或者離它很遠呢?”

(分析:此環節的重點是幫助幼兒運用前面的經驗,進一步強化圖像組合意識。教師通過演示,讓幼兒明確怎樣貼在一起或分開貼,將幼兒無意識的黏貼引導為有意識的黏貼。通過與幼兒討論如何選擇“泡泡”的大小和顏色,強化幼兒的參與意識和自主意識,為後面幼兒的個性化黏貼作鋪墊)

4、再次交代操作要求。

(1)今天我們要學習用糨糊來黏貼"泡泡”。(教師逐一介紹工具材料——糨糊、抹布)你們會用糨糊黏貼嗎?

(2)誰會用糨糊貼“泡泡”?(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如何正確抹糨糊及黏貼)

(分析:此環節的目的有二:一是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幼兒認為不用教師教自己也能學會這個本領(其實教師在上一個環節中已經有目的地講解並演示過>,增強幼兒自主觀察、學習的意識;二是教師可以由此瞭解幼兒在前一個環節中學習的情況,發現幼兒的問題和困難,從而進一步強化和補充,使指導具有針對性。同時演示的幼兒又給能力較弱的幼兒做了一次示範,既滿足了該幼兒的表現需要,也滿足了其餘幼兒再次觀察學習的需要)

四、幼兒創作

教師提醒幼兒選擇顏色、大小不一的圓片進行黏貼,並將多餘的圓片放回原處。

五、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1、師幼一起將所有作品佈置在大展板上,教師引導幼兒找到自己的作品並向大家介紹。

2、教師鼓勵並引導幼兒對別人的作品發表看法。如:“你喜歡哪裏的泡泡呢?”

活動反思:

幼兒喜歡觀察,動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簡單又好玩的小製作,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又能培養他們對顏色的感性認識。美術活動離不開感知、模仿、練習、創作這幾個基本環節。

泡泡紙的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吹泡泡遊戲,觀察同伴吹泡泡時的姿態和表情,體驗吹泡泡過程帶來的快樂。

2、嘗試用多種方式表現自己和同伴吹泡泡時的情景。

3、有序轉版,細緻檢查,養成耐心、細緻的好習慣j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繪畫人物的經驗,知道人物的基本結構。

2、課件:幼兒吹泡泡時的照片多幅。

3、8k鉗㈣紙一張,8k白板紙兩張,複寫紙,夾子,筆,剪刀,膠水,膠滾,油墨等。

活動過程:

1、播放幼兒吹泡泡時的照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自己和同伴吹泡泡時的姿態和表情。

(1)教師:你看到小朋友吹泡泡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頭是怎麼樣的?手是怎麼樣的?手裏拿着什麼?

(2)教師:小朋友吹泡泡時的姿態有什麼不同?有小朋友抓泡泡嗎?是怎麼抓的?

(3)教師:吹泡泡時你們高興嗎?從哪單看…來的?

2、教師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1)教師:今天我們要畫小朋友吹泡泡。你想畫和準一起吹泡泡?

(2)有序轉版,均勻印製。

要點提示:

1)重點:吹泡泡時的不同姿態以及情緒、情感的表現。

2)以問題的方式提醒幼兒轉版時注意版子的色彩不同。

3、展評幼兒作品。

教師:你最喜歡哪一幅?他畫了什麼?小朋友是怎麼吹泡泡的?吹泡泡的時候心情怎樣?小朋友是怎麼表現的?

活動建議:

☆活動廷伸能有序地剪貼,並巧妙運用間隔、累加的方法豐富版面。嘗試製作簡單的背景底版(幼兒平時製作的),並將作品中主要人物粘貼在背景的合適位置上。

☆區角活動在教師的幫助下,拓印較大的作品。

泡泡紙的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吹泡泡遊戲的樂趣。

2、積極模仿泡泡,發展走、跑、跳的.基本技能。

3、能在一定範圍內四散追逐跑。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教師播放音樂,帶領幼兒做簡單的熱身活動。

二、經驗回顧。

師:你們玩過吹泡泡嗎?吹出的泡泡是怎樣的呢?泡泡怎樣飛的?

師:你吹的泡泡是什麼樣的呀?(引導幼兒説大泡泡、小泡泡,有的泡泡飛得高,有的泡泡飛得低,還有的泡泡破了)

三、快樂遊戲。

1、拓展想象。

師:大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如果想做一個更大的泡泡可以怎麼辦呢?(引導幼兒手拉手變大泡泡)

教師念兒歌:吹呀吹泡泡,吹了一個大泡泡。(幼兒手拉手往後退,變成一個大泡泡)

師:泡泡變小了,小朋友們可以怎麼做呢?(引導幼兒手拉手往中間靠攏)

教師念兒歌:吹呀吹泡泡,吹了一個小泡泡。(幼兒手拉手往前走)

師:泡泡要飛高了怎麼辦?(引導幼兒鬆開雙手做往上飛的動作)

教師念兒歌:泡泡飛高了。(幼兒手舉高,踮起腳尖,做飛的動作)

師:泡泡飛低了怎麼辦?(引導幼兒手放低,身體蹲下,做飛的動作)

教師念兒歌:泡泡飛低了。(幼兒手放低,身體蹲下,做飛的動作)

師:泡泡破了怎麼辦?(引導幼兒往後跳)

師:泡泡飛走了怎麼辦?(引導幼兒往同一個方向跑)

2、快樂遊戲。

教師念兒歌,請幼兒做動作。

幼兒自己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四、放鬆活動。

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活動,提醒幼兒擦汗換衣服。

活動應變

導入活動時,教師可以拿一個吹泡泡的玩具,吹一些泡泡,讓幼兒感受泡泡飛高、飛低、飛走、破裂的真實形態。

活動延伸

1、開展音樂活動“吹泡泡”,用音樂遊戲體驗吹泡泡的樂趣。

2、開展美術活動:用粗細不同的紙筒印泡泡。

泡泡紙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單手肩上投擲動作。提高投擲能力。

2、喜歡和同伴做遊戲,體驗到投擲活動的樂趣。

3、初步瞭解自己投擲的距離,想投的更遠。

活動準備:

小網球若干、沙包若干、水瓶若干、小紙盒若干、三個筐(魚寶寶家)

活動過程:

1、幼兒在音樂中模仿“小魚遊”

老師:“我是誰?”(魚媽媽) “你們是誰?”(魚寶寶)“我們去做遊戲吧”

2、遊戲“吹泡泡”

老師:“小魚愛在水裏遊。還喜歡做什麼?”(吹泡泡)

“那我們玩吹泡泡的`遊戲好嗎?”

集體吹泡泡——分成小組吹泡泡

3、練習單手肩上投擲動作。

?1〉老師:“你們看,池塘裏有許多我們小魚吹的泡泡(分散的小網球)。我們去找小泡泡做遊戲好嗎?”

幼兒每人拿一個小網球。

?2〉老師:“魚寶寶怎樣才能讓泡泡吹得遠呢?”“你們試試看。”

幼兒嘗試單手投擲動作。

?3〉請一個幼兒示範動作,講解要領:一隻手拿泡泡舉到肩膀上,投出去。

?4〉幼兒繼續分散練習單手肩上投擲動作。

4、遊戲:送泡泡回家

?1〉老師介紹遊戲玩法:“有很多泡泡想到小金魚家玩,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好嗎?”

遊戲規則:①每次送一個泡泡。

②站在規定的線後面送。

③沒有投進去的泡泡拾起來重新投。

?2〉幼兒選擇“泡泡”遊戲,教師指導。

5、聽音樂,跳“小魚遊”

6、結束

説課

首先,感謝各位同行老師來我園參加這個活動,為我與大家共同探討體育教學活動提供了機會。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我這節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課題的來源:

幼兒健康教育內容的選擇至少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1、與幼兒健康教育目標相匹配;

2、與幼兒身心發展及生活經驗相關聯;

3、與幼兒的接受能力相吻合。

因此在選擇這個課題時,首先考慮到幼兒的生活經驗。我們現在開展了“我喜歡”這個主題活動。早上孩子一入園,最喜歡看班上自然角里的小金魚、小烏龜。他們對小金魚在水裏游來游去很關心,對小金魚會吹泡泡非常驚奇。因此“吹泡泡”的遊戲很容易讓幼兒接受。在動作上選擇了“單手肩上投擲”,這也是我們晨間活動中出現的。幼兒園開始玩“縱跳觸物”遊戲時,大多數幼兒的手勢不是往前揮動,而是往側面或後面揮動。這與他們的動作發展有關。視覺的效果讓幼兒有種物體面向自己的感覺。這是因為3歲左右幼兒上肢動作緊張、力量小、方向和出手角度不穩定、不準確。經過一段時間遊戲鍛鍊後,也結合了小班幼兒關於肩上動作的發展要領, 開始讓幼兒嘗試練習肩上自然向前投物動作。選擇“網球”作為器械,首先“網球”很容易讓幼兒想象成小泡泡,在物與物之間的聯繫上,很容易貼近幼兒的認識和水平,其次,“網球”遊戲是我園的一項深受幼兒喜愛的遊戲活動。雖然,小班幼兒還沒有真正接觸到“網球”運動。但我們有意識地把材料滲透於幼兒日常遊戲活動中。讓他們在遊戲中感知“網球”的特性,也為他們今後能樂於參加“網球運動”奠定基礎。

二、目標設計:

第一條是“動作”目標;第二條是幼兒的“認知”目標;第三條是幼兒的“情感”目標。

三、過程設計意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行為效果。幼兒有了興趣才會參加體育遊戲活動,才能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才能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從而才會將體育活動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綱要》的健康領域部分目標、內容與要求、指導要點三方面都體現了一點“要激發與保持興趣,而小班幼兒年齡小”,從心理角度來説容易興奮激動、注意力不集中,對外來刺激的反應較慢且易於泛化,控制能力比較差,故要為幼兒選擇生動有趣的教育內容和方法。本節教學活動以“小金魚”做遊戲的形式,自始至終,幼兒讓自己置身為“魚寶寶”,在老師語言有意識地引導下慢慢接近目標,進行動作練習。由“大泡泡”變成“水果泡泡”再變成一個個的小泡泡。讓幼兒一致感覺到情節的變化、遊戲的變化,這也已是《綱要》中所提到“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因此,練習基本動作的形式也要多變,讓幼兒能主動去參與學習。

“送泡泡回家”的遊戲,為整節教學活動起了一個放鬆的作用。在這段時間裏,幼兒上肢的動作不再受到約束,可由下往上拋、可肩上投。“家”的距離也有遠有近,連“泡泡”都豐富了,出現了別的材料。形式上變得多樣,活動量上也注意起到調解作用,也關注到幼兒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如來回選泡泡,增加了下肢的活動;距離的遠近,讓幼兒自己體驗投擲遠近與投準,自己瞭解自己;材料的變化,讓幼兒感知不同物體投擲的力量等等;而這一切都是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土語活動,同時也遵循學前兒童體育教育的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多樣化原則,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綱要》再三強調要讓幼兒主動活動。皮亞傑也曾説兒童是自己的哲學家,教育的第一條件就是要尊重主體、認識主體、熱愛主體。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兒,使其發揮應有的主動性,幼兒才有可能主動、積極、創造性地活動。

再次感謝大家,這節教學活動也有一些我沒有關注到或沒想到的地方。請各位老師能真誠地留下寶貴意見。

泡泡紙的教案篇7

一、説活動教材:

中班科學活動《吹泡泡》我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的主題。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藉助"你們發現吹的泡泡有什麼祕密"這個開放性的問題,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自然生成了這個主題。目的在於保持幼兒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讓幼兒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達到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建構知識的能力我為本次活動制定瞭如下三條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瞭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三、説活動重點、難點:

此次活動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幼兒更深層的探究"泡泡特性以及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慾望。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為"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瞭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將"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學習的自主性"確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説活動方法:

為了構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在自主狀態下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體現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識運用了以下三種教育方法:一"順",二"引",三"助"。

"順"即順應幼兒的活動,為他們提供有關主題的資料及活動所需的材料,使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足幼兒自由的時間與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

"引"即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新的主題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思考和設置開放性問題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助"即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助"幼兒一臂之力,對幼兒進行點拔,藉助當時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題,把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

五、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共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設疑激趣。

在本環節中,為他們提供"吹泡泡"所需工具,讓幼兒觀察並提問:"這些工具能做什麼?",以問題引出課題"吹泡泡"遊戲,激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為建構新知做鋪墊。

第二環節:感知探究。

在本環節中通過為幼兒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教師則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藉助開放性的問題:"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什麼祕密了?看誰發現的多?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現的共同特點是什麼?",用"引"的方法,啟發引導幼兒在"玩"中體驗泡泡的特性。

第三環節:體驗驗證。

在本環節中,教師捕捉隨機教育的契機,藉助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正方形、三角形、等工具),邊觀察邊記錄想象結果時,對幼兒感覺疑惑的問題"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形狀應該是怎樣的?",利用開放式問題:"你用的是什麼形狀的工具?你發現吹出的泡泡都有什麼祕密?進行適時點拔,把教育活動的難點轉換為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把幼兒的探索興趣引向教師要求的方向,將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同時抓住幼兒互相交流、表現、分享展示板上自主探究過程和結果的契機,設置開放式問題"每個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結果,有什麼祕密?","引"發幼兒進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讓幼兒對探究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結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附:中班科學活動《吹泡泡》教學反思

吹泡泡是幼兒生活中經常玩的遊戲,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玩的遊戲。

主要目標是:

1、體驗吹泡泡的樂趣。

2、嘗試用不同的器具吹泡泡,發現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3、嘗試集體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一開始,我先讓幼兒觀察我給他們提供的材料,問這些材料能幹什麼?他們都説能吹泡泡,於是我讓他們自己玩吹泡泡遊戲,在這個環節中我給幼兒提供的吹泡泡器具都是圓形的。讓孩子們告訴我們他在玩的時候發現了什麼祕密。孩子們回答出很多,有的説泡泡是圓的,有的説泡泡會炸掉,有的説泡泡有大有小,於是我引導他們觀察用來吹泡泡的工具,看看是什麼形狀的,孩子們都説是圓的,順着這個問題,我出示了方形、三角形的工具,讓他們猜猜,用這些工具吹出的泡泡還是圓的嗎?孩子們有的説是的,有的説不是,於是我在一張大的記錄表上記錄下他們猜想的結果。再讓他們自己去動手實驗一下,看看用這些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到底是不是圓形的。孩子們的興趣都很高,自己實驗起來,他們發現,不管用什麼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我讓他們來説説自己的實驗結果並記錄下來。活動最後的環節是讓幼兒跟着音樂表演吹泡泡歌曲,孩子們輕輕鬆鬆的結束了活動。

但在這次活動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孩子們再吹時不知道怎樣來吹,主要是我課前沒有考慮到,總覺得這很簡單,不需多加明,通過這節活動,我知道,在我們大人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在活動中還是應給孩子説明清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