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場之國教學反思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9W

只有經過過教學反思,才能對個人能力有更加徹底的認識,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育活動分析的一種有效手段,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牧場之國教學反思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8篇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篇1

雙主共學的課堂,我們一起成長——教學《牧場之國》有感雙鳳橋國小劉容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説過:“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總是鼓勵學生去實際行動。”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也説過:“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於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可見教師教學中的教法對於孩子的學習有多麼的重要。“授之於漁”的教法,孩子們終身受益。所以,北碚區致力構建“雙主共學”的課堂模式推進“卓越課堂”建設。這是行之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努力推進素質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

那什麼是“雙主共學”專家們已經從理論的高度進行了解釋。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理解的雙主共學就是課堂上教師以學定教,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自學能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能小組探討出答案的內容教師創設環境,引導交流,針對難點適時點撥。對於無法解決的困難,教師授予學法,搭橋鋪路,讓孩子們藉助幫助達成目標。整個過程中教師、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各自履行自己的任務,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探索未知的慾望,而不是依賴與接收。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這樣的課堂是理想中的課堂,説來容易,做着難。這需要教師真正走進學生的世界,需要教師敢於實踐,敢於失敗又戰的勇氣。實踐中還可能面臨不能達成目標,教師“講”不完,學生啟而不發,學得慢的現象。不過這些情況都是初期階段才會產生的問題,只要教師堅持以學定教,堅持授予學生學習的方法,久而言之,孩子們的進步將會是驚人的。

這學期,我在自己的語文教學中就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有了一些初步的體驗。我就《牧場之國》的教學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 精心備課,緊扣課堂目標和學生情況設計預習單。

要上好課,必須備好課,備課是上好課的必要保障。所以在踐行“卓越課堂”的過程中我把備課放在首位,認真結合我班孩子的情況進行備課,並緊扣課堂目標,學生情況設計預習單。預習單的設計遵循先易後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讓孩子們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帶着問題走進課堂。例如教學《牧場之國》第二課時之前,讓學生們完成這樣的預習作業:1、圍繞課文內容提出你想探討或

不懂的問題。2荷蘭為什麼是牧場之國,結合課文説説你的理解。作業1是想了解掌握孩子的需求,孩子們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後還有什麼不理解,針對孩子們的需求落實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作業2是這篇課文需要學生通過學習達成的教學目標。對於這個重要內容,課前讓孩子們先學習,通過批改預習單瞭解孩子們的情況教學時就更有針對性,也便於調整自己的教法。因此批改預習單時發現學生只考慮到因為牧場遼闊,這兒生活着自由眾多的牲畜,所以這兒是牧場之國,孩子們沒有看到這兒還生活着一樣喜歡放牧生活的人們,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我進行了教法的更改。課上就這一塊內容進行深入的討論,讓孩子們自己找出答案。

二、採用自主、合作、探討的開發課堂模式,通過師生對話、生本對話、生生對話等形式促進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習得閲讀的方法。

例如教學《牧場之國》這篇課文時,我抓住主要問題——説説荷蘭為什麼是牧場之國。讓學生帶着預習的收穫又一次與文本對話,找找課文中相關的詞句,補充自己預習本上的回答,達成二次批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學習、師生對話等方式引導學生在文字中撲捉自己需要的信息。也是用這樣的方法引導班上的多數孩子又一次學得閲讀的方法——怎樣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感受。

在整個學習中我沒有讓孩子們小組學習查找一個大問題,而是在需要討論、需要合作的時候才合作,讓小組學習落實效果。始終把教師放在導的位置,適時點撥與引導,讓孩子們自己去學習。例如:根據孩子們的交流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會作者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點撥作者運用不同的詞語表示多的意思;點撥作者抓住動物的動作、語言進行想象的方法,如:老牛悠閒漫步,好像在思考着什麼?黑色的豬羣,不停地呼嚕着,像是對什麼表示讚許。並指導學生仿寫句子。整個課堂始終是老師、學生共同在學習。學生在發展的同時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點撥能力、教育智慧等都在悄悄地變化着。

三、學法延伸、加強學生習得方法後的鞏固運用,與練習。達成學法的檢查例如:教學《牧場之國》時,我進行了學法的運用與延伸。文中真正的荷蘭一共出現了四次,在文中起到強調突出,抒發情懷的目的。我與孩子們一起學習

分析,找到這四次出現的地方,讓孩子們感受後模仿這種反覆的寫法修改自己的一篇寫景習作。抓住關鍵句關鍵詞體會感受弄懂文章主題,是學習這篇文章的主要閲讀方法,學完之後讓學生們運用這種方法學習結構類似的文章《音樂之鄉》,把課內閲讀延伸到課外,把同一題材的學法進行梳理與整合,使學生學習所獲更清楚明白。

總之,雙主共學的課堂,師生一起成長,作為教師只要想到課堂是孩子們的,課堂上我們充分引導幫助孩子們學習,點撥學法,啟發思維,引領方向。我們的課堂將魅力無限,卓越課堂將真正實現。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篇2

在教學第22課《牧場之國》時,課堂上我激勵性的評價可謂熱情洋溢。當學生結結巴巴讀完課文時,我隨即表揚:“你讀的真好!”課後我回憶當時的情景,他讀得真的好嗎?到底好在哪?

課文讀完後,我又問學生:“你們喜歡哪一部分?”“我喜歡夏天,因為夏天可以到河裏游泳。”我聽後滿意地説:“你真聰明,還會游泳!”這個小男孩的聰明之處到底在哪兒?會游泳就是聰明嗎?

反思:

從以上教學片斷可以看出,我的這些評價語缺乏針對性、準確性,就像個大帽子,扣在誰的頭上都行。像第一個學生,他結結巴巴才讀完這篇課文,教師還表揚“讀得真好”,這樣的評價顯然是不恰當的。這個孩子克服困難,認真讀書的精神才是真正值得表揚的。再看第二個學生,教師的評價是“你真聰明,還會游泳!”其實,這個學生的聰明之處在於他不僅説出了自己喜歡的部分,還道出了喜歡的理由,教師應及時指出:“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不但説出了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還告訴大家你喜歡的理由,讓我們聽得更明白了。”這樣有針對性地評價才是真正着眼於孩子的,這樣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暗示、點撥其餘孩子可以效仿那個孩子的説話的方式。可在原案例,由於教師沒有準確、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問題,學生也就錯失了一次“揚長避短”的機會。教師只是在課堂上例行公事般地把事先製成的“高帽子”隨意地拋給孩子,這是不負責任的。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篇3

?牧場之國》是一張畫。課文所描寫的是被稱為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的田園風光,字裏行間的情趣和意境,我也被打動了。教學這篇文章,我想讓同學們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首先我用大量優美圖片導入,使學生對美麗的荷蘭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然後揭示課題。利用小組合作第五模塊檢查完學生的預習情況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利用思維導圖的解釋來説説這篇文章的大致寫作思路和方法。緊接着步入模塊二:我的感悟。設計兩個完整的問題: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2.選擇課文片段朗讀,在全班分享。學生的熱情被調動起來,踴躍發言。荷蘭的美景盡現在學生眼前,激發了他們自主閲讀的興趣。這裏體現朗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接下來進入模塊三:我的批註與發現。質疑合作回答:1.荷蘭的田園景色是怎樣的?2.文中哪些地方能説明牧場是動物們自由的王國?3.為什麼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樣小組的討論在集體的力量中展現出來。問題也在全班範圍內得到解決。

不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的引導作用還不夠明顯,沒有體現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模塊四小練筆也沒有真正進行下去。應該緊扣田園選畫面,滲透一些寫法的指導,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應緊緊圍繞“這才是真正的荷蘭”入手,讓學生理解牧場是所有動物的自由王國。最後歸結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遺憾是有的,所以提醒我要在教學中不要忘記教學目標和實際情況的把我,一定要和自己的學生相結合起來,臨機應變,使課堂變得更加充實!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篇4

?牧場之國》這篇文章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有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美譽的荷蘭的田園風光,課文有如一首意境優美的散文詩,側重描寫了作為牧場之國的荷蘭那種寧靜悠閒的情趣和意境,讓人徜徉在這種意境中,留連忘返。

本文是略讀課文,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採取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牧場之國荷蘭的特點。教學伊始,我首先讓學生讀懂閲讀提示,根據閲讀要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瞭解課文內容。再引導學生認真地讀書,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我拋磚引玉,提出一個問題牧場之國荷蘭留給你怎樣的印象,你是從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讓學生充分交流。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從白天和夜晚兩個方面,抓住課文中景物描寫的重點句,説得頭頭是道。接下來,我請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在讀的過程中,我除了適時作有感情朗讀指導外,還相機結合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如作者寫牛、馬、羊、豬、雞在碧綠草原上的活動,既是對自然景色的描寫,也體現了荷蘭以畜牧業為主的特點,更突出了動物與環境與人和諧的統一。然後我再從寫法上指導: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語句,為什麼?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語言的優美,領悟文中擬人、比喻手法的妙處。

文中處處流露出作者對荷蘭牧場,尤其是對生活在其中的悠然自得的牛、馬、羊、豬、雞這些家畜家禽的喜愛之情,只有真正融入文本,才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因此,在教學時,我注意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特點,感悟荷蘭牧場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彷彿自己也置身於荷蘭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遼闊無際的牧場上,正在欣賞着優美的畫卷,被眼前的景緻所陶醉,發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的由衷感慨。特別是文中四次出現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在充分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生能層層遞進地讀好這四句,達到了人文統一的效果。

最後,在學習資料袋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風車之國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再適時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一幅幅如詩如畫的圖片,學生再一次為荷蘭的美傾倒,教室裏哇哇的讚歎聲不絕於耳。本次課,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篇5

?牧場之國》是一首意境優美的散文詩。文章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有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美譽的荷蘭的田園風光。 教學這篇文章,意圖是引領學生感受荷蘭和諧、優美、寧靜、悠閒的田園風光圖,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開篇,我激趣導入,讓學生猜一猜屏幕出示的是什麼食品,引出“荷蘭豆”,簡介荷蘭豆,相機進行一次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外面的世界再好,也別忘了自己是中國人,然後再進一步引出課題。接着我出示課文第一段,讓學生整體感知荷蘭的特點,並結合圖片展示荷蘭的水之國、花之國的風景,使學生對美麗的荷蘭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激發學生進步認知荷蘭“牧場之國”特點的內在需求。

在教學這篇課文主體部分時,首先,我採取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的方式,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用簡短的詞語概括説説荷蘭給你留下什麼印象,並利用白板的註解模式板書到白板上。一會兒荷蘭的美景盡現在學生眼前,學生的熱情被調動起來,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荷蘭牧場之國的特點。

其次,組織學生回顧課文內容,緊緊圍繞“這才是真正的荷蘭”入手,讓學生理解牧場是所有動物的自由王國,它們才是這個王國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蘭動物與環境與人和諧的統一。緊扣田園選畫面,滲透一些寫法的指導,領悟文中擬人、比喻手法的妙處。

在總結拓展部分,我先出示生字詞的複習圖片,讓學生鞏固新知,並通過視頻再次領略荷蘭的風光之美,學生再一次為荷蘭的美景傾倒,教室裏的讚歎聲不絕於耳。

一節課下來,給人的印象是課堂很順暢,條理很清晰,層次也很分明。在教學過程中把握了文章重點,體現朗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還是牽得太多,啟發還欠靈活。另外我對這課的朗讀指導做得不夠到位。今後,我要在朗讀指導方面多下功夫。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篇6

?牧場之國》這篇課文是“牧場之國”的角度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課文描繪了荷蘭牧場白天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祕含蓄。這篇課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體會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感悟語言的生動。

我在教學時,主要是抓住文章中出現四次的讚美“這就是真正的荷蘭”來作為文章的線索,通過有感情地、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特點,感悟荷蘭的美。導入環節,我採用一組荷蘭的風光圖片激發學生對牧場之國風景的嚮往從而揭示課題。

在細讀課文這一環節,我緊緊圍繞“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入手,讓學生體會牧場之國是黑白花牛、成羣駿馬、綿羊豬羣的王國,體會荷蘭夜晚的祥和寂靜。在指導朗讀方面我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擬人句的特點,針對不同的內容注意語調的輕緩急促,例如第四自然段作者流露出對綿羊豬羣這些家畜的喜愛之情,我讓學生髮揮想象,選擇一種動物來説説他們在牧場上想什麼做什麼,一來學生更能體會擬人手法在這一自然段中的作用,二來學生更加能夠體會這些家畜在牧場的悠然自得。這時學生就更能把心融進課文描繪的意境中去,從而發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的由衷感慨。

在交流第4自然段“黑色的豬羣,不停地呼嚕着,像是對什麼表示讚許”時,我順勢問“這些豬,可能在説什麼哪?”孩子們的手舉得高高的:“荷蘭真美,我要在這裏生活一輩子。”“在這裏吃的好,睡的好。永遠也不要離開。”“雖然別處把我當做又饞又懶的動物,但我在這裏生活得很快樂,我是這裏的主人。”

每次欣賞完一幅畫面後,我適當小結:“膘肥體壯的駿馬,遼闊無垠的原野,野草遮掩的運河,這就是——”孩子們就默契得一起説:“真正的荷蘭!”我不由地會心一笑。一年了,孩子們已經熟悉了我的教學風格,儘管曾經煩惱走思的學生多,曾經反感管不住嘴的孩子多,曾經為不寫作業的學生生氣,但畢竟,將近一年的相處下來,我們的磨合已經到了“心有靈犀”的地步。我從他們課堂上高舉的小手、精彩的回答、興奮的小臉上都能讀到他們對語文課的喜愛。

看來,教無定法。如果對一篇文章,教師真正喜歡,真正讀透了,是能夠發現許多“語文的事兒”的,當我們把自己對教材的獨特理解融入教學設計,引領孩子們進行“感悟、朗讀、積累、運用”的語文之旅的時候,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完成了一次生命歷程。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篇7

這是一篇描寫非常優美的散文,但我覺得文章形比較散,一會兒寫草原上的牛羣,一會兒又寫低地上的駿馬,一會兒又回到草原寫起了雞、鴨、羊等家畜,一會兒又介紹人們如何給牛擠奶,最後講了荷蘭牧場的寧靜,所以還沒有細細體會到牧場的美麗,又是擠牛奶、又是運牛奶的,不知道該抓住怎樣一條支幹來帶領學生進行感悟、體會。不過,我就是覺得這篇文章將荷蘭的牧場描寫得極為美麗,課文中的語言也很豐富,就想美文應該美讀,以讀為主,以讀促悟,以讀悟情,在讀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好好進行感悟、體會。

仔細思考之後,決定以第一小節為突破口,讓學生在讀書中理解課文,體會情感。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讀了課文的第一小節後,我讓學生説説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分別發表看法,説從這句話中可以知道荷蘭是一個美麗的國家,因為這裏有水、有花、還有牧場。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有的學生還補充説荷蘭還是一個風車之國,因為在語文練習冊上專門有介紹荷蘭的風車的。聽了學生的回答,我馬上説既然荷蘭有着這麼多的美稱,那麼找找書上是如何來介紹它是一個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並將找到的句子劃出來。然後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於是學生帶着這樣的問題從整體入手,認認真真朗讀課文,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其實課文中介紹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倒是牧場之國不太容易將句子找準,因為課文上涵蓋面比較大,基本上每一個自然段都有介紹的,既有牛羣,又有奔跑的駿馬,還有許多可愛的家畜。當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比較喜歡哪種動物?可以抓住一些關鍵的詞句説説自己的理解。根據自己對各種動物的理解,也根據書本上的描寫,學生也能説得具體。在説話的基礎上,我讓學生理解牧場是所有動物的自由王國,它們才是這個王國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蘭動物與環境與人和諧的統一。最後歸結到課文最後小節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我想這樣就給學生一個十分清晰的思路,課文第一小節引出內容,最後小節簡單總結,中間通過幾個場景的描述,使荷蘭的風情展現在我們眼前。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荷蘭牧場的特點。

2、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特點,感悟荷蘭牧場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積累優美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4、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體會動物與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進一步感受鄉村生活的可愛。

2、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3、理解課文為什麼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教學方法:誦讀法、感悟法。

教學設計: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瞭解荷蘭嗎?下面就讓我們隨作者一同走進這個優美、恬靜的地方,去感受荷蘭吧!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出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鑲嵌 駿馬 膘肥體壯 無垠 公爵 悠然自得 牲畜

2、理解詞意

儀態端莊:指神情舉止、姿態風度端正莊重。

悠然自得:之悠閒的樣子,內心感到非常滿足。

吆喝:大聲的喊叫。

3、自由讀文,讀通句子,並説説牧場之國給你留下的印象。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麗

1、默讀課文,重點讀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想一想為什麼這些都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你喜歡文中的那些語句?為什麼?

3、展開交流(先小組後全班)

4、引導理解以下句子並朗讀。

(1)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提示:總起句,緊扣課題,開門見山,強調了描寫的重點是荷蘭獨特地形特點。朗讀時用讚美的語氣。

(2)牛羣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彷彿正在思考着什麼。(擬人)

含蓄地表達了荷蘭牧場的寧靜、安詳。朗讀時語調輕緩平和。

(3)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的碧綠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

總括牛羣活動場面,景緻壯觀,色彩明麗,作者發出讚歎---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朗讀時要絲柔般的輕柔。

(4)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

作者面對駿馬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任意馳騁的英姿,感歎這草場與駿馬的和諧統一。朗讀時要讀出自由閒適與快樂。

(5)狗不叫了,圈裏的牛也不再發出哞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沈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着微弱的光芒。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夜晚寧靜也是荷蘭的一大特點。朗讀時語速稍慢,讀出安謐靜美的美感。

5、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四、以解説員的角色,向遊人介紹荷蘭。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

1、朗讀課文。

2、完成課後題

板書設計

牧場之國

碧綠草原,黑白花牛 真

成羣駿馬,膘肥體壯 正

綿羊豬羣,悠然自得 荷

晚霞滿天,牛羊歇息 蘭

教後反思

牧場之國和我們的距離很遠,為了讓學生課堂對荷蘭有所理解、感悟,並喜歡荷蘭。帶着這份喜歡的情感走進作者筆下的荷蘭,學生的感悟顯得更加的真實和真切,在理解和朗讀上都有不俗的表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