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4W

現在很多老師上課都用課件,通過課件教學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瞭解上課內容,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琵琶行》高中語文教學設計,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對同學們學習語文有所幫助。

《琵琶行》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琵琶行》高中語文教學設計【篇一】

學習目標

1.用普通話流暢地誦讀文本,整體把握文意,品味優美的語言,感悟文本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

2.學習文本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摹藝術形象的技巧和方法。培養卓越的鑑賞能力和表達自己觀點態度的寫作能力。

1.結合詩前的小序和課後註釋,反覆閲讀文本,整體感知,把握詩歌的基本內容。

2.重點品味詩歌中音樂描寫的語句,思考詩人是怎樣將抽象的、稍縱即逝的音樂用具體可感的語言表現出來的。

教學策略

教學目標

1.學習描寫音樂的方法,領悟詩歌的藝術特色;理清全文脈絡,分析結構特點。

2.品味詩歌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3.瞭解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思想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態度。

聚焦重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學建議

1.學習本詩,重在體味詩人寄寓在琵琶女身上的對下層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教師要避免對詩歌進行從頭到尾的分析講解。可以讓學生反覆誦讀,巧設問題,提要勾弦,引其思考。

2.本單元的主題是感受藝術的魅力,教師在教學時要創造條件,設計情景,為學生放琵琶名曲,如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唐之韻》,或者《琵琶行》賞析。

3.長詩的領悟重在教讀之後的吟詠,一定要騰出時間讓學生自我學習,慢慢咀嚼,融會貫通。

自主梳理

1.通假字

鈿頭銀篦擊節碎(通)

《琵琶行》教案+學案+練習(魯教版必修1)

《琵琶行》導學案13

課題名稱《琵琶行》課型綜合解決課

課程標準

1.瞭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朗讀整體把握,積累部分字詞

2.整體感知,並通過誦讀體會詩中的情感變化。

3.音樂藝術所表達的人物情感以及人物關係的漸進過程

學習目標

1.通過解析詩歌,理解作者在描寫音樂時所運用到的寫作技巧,包括想象聯想、比喻、通感、正側面描寫等等。

2.提高詩歌朗誦的技巧,培養朗誦的感情。

3.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領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句中心句的深刻含義。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對音樂的描寫所運用到的寫作技巧。

理解“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對音樂的描寫以及是如何將樂曲的情調和演奏者、聽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的。

學習過程

學習內容(任務)及問題學習活動及行為

導入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引入新課。

【模塊一】知人論世

(1)知人: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中唐時期現實主義的偉大詩人。29歲中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左拾遺、刑部尚書。白居易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月;弄花草”,寫下了不少揭露現實黑暗,反映勞動人民痛苦的詩篇,即被稱為的“諷喻詩”。

白居易將其詩歌分為四類:諷喻詩、閒適詩、感傷詩、山水詩,《琵琶行》是一首感傷詩。

(2)論世:

寫作背景

(3)文體知識:

樂府詩

歌、行、引:與“歌”大同小異,常統稱“歌行”。歌,是舊詩的一種體裁,音節、格律比較自由,《長恨歌》;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樂府和古詩的一種體裁,是一種具有鋪敍記事性質的歌辭,《長歌行》。吟,古典詩詞的一種名稱,《秦中吟》。

【模塊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初讀課文,注意重點字詞。

2.請同學聽範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初步感知詩中的感情。

全詩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

明確:悽慘悲涼憂傷

二.疏通小序,積累字詞(看註解,查工具書,和同學交流下列詞句意思)

1.小序有什麼作用?

明確:交代地點、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點明瞭寫作的背景動因,併為全詩定下了悽切傷懷的感情基調。

2.小序已簡明清楚地寫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麼還要寫成詩呢?

明確:寫成詩,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

3.全詩按照時間順序劃分為幾部分?

明確:(一)江頭送客聞琵琶(二)江上聆聽琵琶曲:(邀見歌女;演奏名曲;聽者陶醉)(三)歌女傾訴身世苦:(少年歡樂;晚年淒涼;悲苦心境)(四)同病相憐傷遷謫(五)重聞琵琶青衫濕

【模塊三】細節探討

1.本詩是一首敍事詩,在這首敍事詩中刻畫了哪兩個主要人物?兩人是通過什麼聯繫起來的?

明確:一個淪落江邊的歌女,一個被貶江州的官吏。

琵琶聲(遭貶的詩人聽到琵琶女的彈奏後,產生了心理共鳴)

2.這句心理共鳴的句子是?

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2.詩人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歎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有什麼共同的命運、遭遇?“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試做具體比較。

明確:①讀序與第三節相關部分,瞭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

當年:豔蓋羣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色藝雙絕、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歡笑紅顏)

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飄零憔悴、飽受冷落)

京倡商婦怨

②藉助註釋、序、第一節與第四節相關部分,瞭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

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京城作官、高官厚祿、身居高位、位至諫言,名動京師)

而今:謫居卧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悽悽。(謫居九江,淒涼落魄)

京官謫官恨

③“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麼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繫在一起?

明確:音樂(琵琶聲)。

補充: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善寫),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

【模塊四】合作探究

1.誰解琵琶聲

讀了本詩,我們恐怕更多的是對琵琶女的命運掬一把同情淚。確實,琵琶女的命運令世人感歎。但是,我們是否能夠從琵琶曲調的起伏變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變化的軌跡呢?

明確:整個曲調可以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是“前奏曲”:“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説盡心中無限事。”潯陽江邊,風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淒涼。所以其出場彈奏時旋律低沉抑鬱。

強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對往昔生活的深情回憶,於是音樂進入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歡樂曲”:“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這時歡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聲,忽高忽低,交織起起伏生動的樂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紅的青年時代。青年時代的她,可謂色藝超羣,名噪京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成功的榮譽與醉酒歡歌構成她生活的全部。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轉為清脆圓潤、輕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盤”更如往日盈盈笑語,讓人過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長,時光不再。“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女“年長色衰”,生活變故,門庭冷落。迫於生計,她“老大嫁作商人婦”。回憶到這兒,琵琶女怎不肝腸寸斷?所以旋律又進入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生。”旋律變得“冷澀”“凝絕”,音樂之聲“暫歇”(由於心情沉痛,越來越低沉,以至於停頓),命運的變化使此時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

最後一樂章是“悲憤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這段音樂情緒高漲起來,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奏,表達琵琶女對命運的不平之感與憤懣之情。琵琶女受傷的心靈本渴望愛情的撫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輕離別”,讓她時常空船獨守。這現實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樂之聲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憤怒控訴。收撥一劃,“四弦一聲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憤激的哀號,更是對不公平社會現實和命運的抗爭!也和詩人無辜遭貶的憤懣不平相合。

總之,詩人不但寫出了琵琶女音樂技藝的高超,而且通過樂曲的變化,表達出演奏者內心情感的起伏變化(也和詩人的遭遇有相通之處,作者深深領悟其中的感情),讓人如聞其聲,如感其情。正如詩人所云:“我聞琵琶已歎息。”悲憤的曲調,令普天下傷心人聞聲一哭!

2、誰解青衫淚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詩人白居易為何在一個素不相識的琵琶女面前淚灑青衫呢?

明確:①傷琵琶女:正如詩中雲:“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卿卿。”琵琶女憤激幽怨的曲調本引發詩人情感的共鳴,在聽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傾訴後,更是激起詩人深深的憐憫。(琵琶女也深深憐憫詩人)

②傷己:詩人才華橫溢,譽滿天下,然而今朝淪落,幽愁悲憤;再加上朋友一別,更感孤寂難耐。

兩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淪落人”。傷人,傷己,兩重感傷交融一體,積累沉澱,詩人怎不悲愴滿懷,淚灑青衫?這“淚”,既是詩人對被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的控訴。

3、誰解風物意

詩歌往往少不了風物的描寫,同樣,本詩歌前後貫穿了幾處風物描寫的文字。這些風物有什麼作用呢?

明確:篇首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敍述了江東送客時的環境。秋夜的江水、楓葉、荻花,構成清晰如畫的意境,令人頓感秋涼襲身,曲曲傳達出詩人淒涼愁慘的心情,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

“別時茫茫獎浸月”,敍述別時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無不彌散着詩人的離愁別緒,彷彿詩人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風物有了感應。

“唯見江心秋月白”,寫音樂結束時寂靜的環境。音樂結束,但其感情仍在擴散,一直滲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彷彿江心秋月也在為音樂中的感情所打動。情景交融,烘托了音樂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繞船明月江水寒”,寫琵琶女獨守空船時的環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淒涼的心情;“黃蘆苦竹繞宅生”,寫詩人的生活環境,渲染詩人被貶後的孤寂悲涼。

總之,一枝一葉總關情。詩歌中的風物成了溢滿感情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個詩境恍若沉浸在潯陽江頭那一派憂鬱的月光裏,悽美哀人。

板書設計:

琵琶行(並序)白居易

琵琶聲——盡訴心中悲悱情

青衫淚——同是天涯淪落人

風物意——一枝一葉總關情

小結

師:補充白居易被貶謫的經歷。

生:誦讀詩歌。利用工具書和課文註釋,解決生字詞和重點的文言字詞。

生:小組討論問題三,展講討論結果。

師:評價和明確問題三。

生: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和評價(引導學生用原詩文概括回答,齊讀相關詩句,感受“淪落”之情。)

生:小組討論問題,展講討論結果。

師:評價和明確。

生:小組討論,展講討論結果。

師:評價補充。

《琵琶行》高中語文教學設計【篇二】

第一課時

相關課程標準: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誦讀古代詩歌,閲讀前線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品味。

學習目標:

1•瞭解有關白居易的文學常識,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能熟讀成誦。

3•翻譯該詩。

評價任務:

1•初讀課文,度準字音和節奏。

2•再讀課文,掌握詞義理解內容。

3•能基本背誦下來。

教學過程:

讀一讀

1•學生自讀課文,圈畫字詞,注意讀音

錚(zhēng)憫然(mǐng)轉徙(xǐ)潯陽(xún)楓葉(fēng)瑟(sè)聲聲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秋月白(bó)衣裳(cháng)紅綃(xiāo)鈿頭銀蓖(diànbì)謫居(zhé)整頓衣裳——(cháng)還獨傾——(huán)間關——(jiān)

2、聽配樂朗讀

3、自由散讀

譯一譯

晚間在潯陽江邊送別友人,楓葉荻花,在秋風裏沙沙抖動。主人下了馬,走進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卻沒有音樂助興。

悶悶地喝醉了,悽悽慘慘地將要分別,將分別的時候,茫茫的江水裏沉浸着明月。

忽然聽見水面上飄來琵琶的聲音。主人忘記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跟着聲音悄悄地詢問是什麼人在彈琵琶,琵琶聲停止了,想説話卻遲遲地沒有説話。

移近船隻,請那個人相見。添酒、挑燈,又擺上酒宴。

再三呼喚,她才肯走出船艙,還抱着琵琶,遮住半邊臉龐。

擰轉軸子,撥動了兩三下絲絃,還沒有彈成曲調,已經充滿了情感。

每一弦都在歎息,每一聲都在沉思,好象在訴説不得意的身世。

低着眉隨着手繼續地彈啊,彈,説盡那無限傷心的事件。

輕輕地攏,慢慢地捻、又抹又挑,開頭彈的是《霓裳》,後來彈的是《六麼》。

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風驟雨,細弦切切,好象是兒女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滿了玉盤。

花底的黃鶯間間關關──叫得多麼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麼艱難!

流水凍結了,也凍結了琵琶的弦於,弦子凍結了,聲音也暫時停止。

另外流露出一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愁恨,這時候沒有聲音,卻比有聲音的更激動人心。

突然爆破一隻銀瓶,水漿奔進,驟然殺出一隊鐵騎,刀槍轟鳴。

曲子彈完了,收回撥子從絃索中間劃過,四根弦發出同一個聲音,好象撕裂綢帛。

東邊西邊的船舫裏都靜悄悄沒人説話,只看見一輪秋月在江心裏閃耀銀波。

背一背

要求優秀學生在10-15分鐘背誦全詩。

教學反思:

詩歌教學需要重視朗讀,並且讓學生先背下來,可以提前預習時就讓學生背誦。

第二課

相關課程標準: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誦讀古代詩歌,閲讀前線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品味。

學習目標:

1•品析詩句,賞析作者描摹音樂的方法,體會作者的情感。

2•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評價任務:

1•品讀課文,説出喜歡句子的理由。

2•賞析聲音描摹技巧。

教學過程:

品一品

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試作品析

1•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寥寥七字就把任務、地點、時間、事件全部概括其中,言簡意明。後一句作秋夜送客的環境烘托和渲染,使詩一開頭就帶着淒冷蒼茫的意味。

2•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逼真的描寫了琵琶女的出場之態,細膩的解釋了琵琶女不願見人而又不得不見的複雜內心活動。這種拘謹靦腆而又穩重的樣子,也恰恰是萍水相逢一個女子應有的情態。

3•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此句中的“幽”字用的很好,這個憂愁給人以深重隱祕沉重之感,是來源於內心深處的哀愁。而憂愁則是形於色的淺層次的悲傷,不如幽愁來的深重。而此時無聲勝有聲則創造出一種音樂停止了,可聽眾的感情還在延續的情緒體驗。

4•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此句用寂悄無聲的環境來襯托演奏的效果,音樂已停,然而餘音繞樑,經久不息,人們還久久沉醉在音樂創造的氛圍中。從側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藝的高超絕倫。

賞一賞

師生共同分析、欣賞: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來描摹音樂?這些手法有何好處?

1、比喻(找出比喻句並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樂的什麼特點?並分析比喻描寫的好處。)

附:[奧地利]漢斯立克《論音樂的美》:對音樂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寫、性格刻畫和解釋性的説明,都是比喻性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語(親切細柔)(輕柔尖細、委婉纏綿)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錯落有致、清脆圓潤)

間關鶯語花底滑(婉轉優美)(悠揚婉轉、悦耳動聽)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凝澀)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高亢激昂)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淒厲)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這裏寫樂曲旋律的變化是:.由舒徐流暢——逐漸沉咽——間歇停頓——激越雄壯

--好處:把抽象無形的音樂變成形象可感的實體。

2、疊詞和聯綿詞:

疊詞:弦弦、聲聲、續續、嘈嘈、切切

聯綿詞:間關(疊韻)、幽咽(雙聲)

--使音節悦耳動聽

3、正面描摹與側面烘托

①正面描摹: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②側面烘托: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寫聽眾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藝術效果。

4、曲中帶情:

以聽者的感受襯托音樂的聲情並茂。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彈奏之技藝高超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帶着感情了彈奏的,而詩人也是帶着感情來聽、來描摹的。(找出有關感情的詩句):

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調先有情似訴平生不得志説盡心中無限事

詩人以情繪聲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問:從中我們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詩人也從樂曲中聽出了其中的感情。詩人為何能聽出?

a、詩人是音樂大家。

b、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所以,帶着感情去描摹音樂也是本詩描摹音樂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附:説一句題外話,古人有的責備白居易不該於謫居中夜入離婦之船,認為有違禮法。我們倒認為,白居易能衝破封建的等級觀念,平等地看待一個地位卑賤的琵琶女,將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為倡家女、今為商人婦的遭遇作類比,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我國古代詩人雖有自比美人芳草的傳統,但大都比的是純潔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貴婦,自比歌伎是較少見的。

5、小結:描寫特色:

A、大量運用比喻,化抽象無形為形象可感;B、巧用擬聲詞和疊詞;

C、正面描摹與側面烘托結合;D、帶着感情去描摹音樂。

拓一拓

1•學習環境描寫:詩歌往往受不了對風物的描寫,同樣本詩歌前後貫穿了基礎風物描寫的文字。這些風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令人頓感秋涼襲身,傳達出詩人淒涼哀愁的心情,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

“別時茫茫江浸月茫茫江水”,蓉蓉月色,無不彌散着詩人的離別愁緒。

“唯見江心秋月白”。寫音樂結束時寂靜的環境,情景交融,烘托出音樂的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境界。

總之,一枝一葉總關情。詩歌中的風物成了溢滿感情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個詩境恍若沉浸在潯陽江頭那一派憂鬱的月光裏,悽美感人。

(本文的環境描寫烘托了音樂效果,突出了人物情感,是詩歌的學習重點之)

2•介紹背景及原文。

白居易任左拾遺官職後,由於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歲被改職任太子左贊善大夫,次年由於上書皇帝,言辭急切,被加上越職奏事的罪名,先被貶為江州刺史,又被貶為江州司馬,《琵琶行》就寫於第二年秋天。詩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鳴自身天涯淪落的不幸。

琵琶行白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説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粧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去來江口求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紅粧淚闌干。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歲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城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教學反思:

詩歌教學應注重學生的閲讀情感體驗,本課循序漸進,先讀韻,再成誦品情,後賞析手法和技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第二節課容量太大,進行起來時間太緊張。安排三課較為合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