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員空間出艙活動十大問題

來源:巧巧簡歷站 8.36K

十、航天員在太空飛行中患病怎麼辦

天員空間出艙活動十大問題

航天員在太空飛行中,由地面的航天醫學專家利用生物遙測設備測量其呼吸、血壓和心臟情況,還通過電視圖像與航天員直接通話,對航天員身體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和判斷。如果航天員生病,可進行指導用藥。一旦航天員病情加重,可根據飛行前確定的中止飛行的醫學標準而中止飛行,並做好返回地面的急救準備,待航天員着陸後及時進行搶救。

九、航天員在太空中如何洗澡

從天空實驗室開始,太空首次有了淋浴設備。這種太空淋浴器是一個帶蓋的可以關閉的圓筒,圓筒裏面有手持噴頭和液體肥皂,地板上有吸水孔。在淋浴前要先把腳固定在地板上,否則在淋浴中身體會翻滾。同時還不能讓水灑到淋浴筒外。在太空洗澡,除用淋浴器外還可用海綿布兩塊,一塊用擦臉和頭髮,另一塊用於擦身體。然而,只有在天空實驗室才有淋浴設備,而在航天飛船和航天飛機上,就沒有淋浴設備了,只能進行“海綿浴”了。

八、航天員在太空如何吃飯

在航天器中進食,既有情趣,又很危險。因為在失重狀況下,食物及其碎渣會到處飄飛,迷眼鑽鼻,還會損壞儀器設備。因此,在早期的航天活動中,將航天員的食品做成糊狀,裝在軟管中,食用時像擠牙膏一樣往嘴裏擠。而現在,航天食物與進食方法,與地面相差無幾。

七、太空中失重的感覺

人們經常看到舞台上模仿的“太空步”, 但航天員在太空中失重的感受與地面完全不一樣。失重並不是沒有重力,而是人們對沒有重量的一種體驗。進入失重狀態後最先感受到的是漂浮。由於缺乏向下的吸引力,雙腳自然離開地板,身體懸浮在空中。此時,航天員行走已不可能,只能用雙手推拉艙壁上的扶手來幫助身體移動。航天員進入失重狀態後,由於缺乏向下的吸引力,全身的液體開始向上半身和頭部轉移,會出現頸靜脈怒張,臉部虛胖,鼻腔充血,與地面上感冒症狀類似。

六、誰是太空行走的“世界冠軍”

太空行走既不比走得快,也不比走得遠,而是比走的次數多少和走的時間長短。自從人類開始太空行走的40多年裏,俄羅斯的索洛維約夫以太空行走16次、在太空停留77小時41分鐘而成為太空行走的“世界冠軍”。

五、誰是空間出艙活動第一人

1965年3月18日,前蘇聯航天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乘坐上升號飛船進入太空後,他出艙進行了12分鐘的空間出艙活動,這是人類首次太空行走。但由於宇航服膨脹,他險些沒爬回艙內。

四、空間出艙活動“三件寶”

航天員在航天器裏走到太空需要必備的三件裝備,也稱“三件寶”,一個不能少。

第一個是是氣闡倉。氣闡倉是居於兩個大氣壓力不同的空間之間的一個艙室,一般兩邊裝有不透氣的門,目的是防止兩個空間的氣體交流,這是航天員進出太空的“門户”。

第二個裝備是艙外航天服。航天服是人造的“天衣”,艙外航天服要比艙內航天服複雜得多,是世界上結構最複雜、技術最先進、價格最昂貴的服裝。

第三個是安全帶。因為在空間出艙活動沒有參照物,無法分清物體的大小遠近,也無法判斷其速度快慢,很容易與“母”航天器走散而成為人體衞星。因此,空間出艙活動需要用安全帶將航天員與航天器連接起來,防止航天員在太空中走失。

另外,還有載人機動裝置,相當於一個交通工具,主要用來救生。

三、太空環境異常惡劣

太空可不像傳説的“天堂”、“仙境”那樣美好,而是環境異常惡劣,不僅缺氧,有高真空、極度的高低温和可怕的宇宙輻射,而且還有流星體、微流星體和宇宙塵埃,所有這些都會危及太空行走的航天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另外,太空垃圾也是一種危險因素。在太空中有很多垃圾,在300千米高的地球軌道上,太空垃圾的運行速度是7.7千米ㄍ秒,相當於子彈速度的10倍。因此,一粒沙子大小的太空垃圾的動能,就等於質量比它大100倍的子彈的動能。航天員在太空行走時,如果遇到太空垃圾是十分危險的。如果被大塊的太空垃圾擊中,後果不堪設想。

二、太空行走並不是走

太空行走是一種通俗的説法,科學術語應該是“出艙活動”,是指航天員離開飛船、航天飛機、空間站等航天器,進入宇宙空間(包括月球、火星及其他天體上)進行活動的過程。完成太空行走並不像我們日常走路那樣,其實它不是走。因為太空既沒有大馬路,又沒有人行道,是無路可走的。另外,太空是處在失重狀態下,航天員的身體飄浮在空中,航天員在失重狀態下移動身體,一般是用手,而不是用腳。為了方便航天員的行動,在航天器裏外都安裝了一些扶手,航天員用手抓住扶手移動身體。在失重狀態下行走無所謂上下左右,也無論頭朝上還是朝下,甚至身體橫躺着,都可以“行走”。

目前出艙活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臍帶式的生命保障系統與航天器相連式出艙活動。航天員身穿航天服,航天員所需要的氧氣、壓力、通訊、電源等都是通過“臍帶”由“母”航天器供給的。由於“臍帶”不能過長,所以航天員出艙後只能在“母”航天器附近活動,而且“臍帶”不能纏繞,否則就會像被臍帶纏繞的胎兒那樣十分危險。另一種出艙活動的方式是身着裝在航天服背後的便攜式環控生保系統行走。航天員出艙後可與“母”航天器分離。由於航天員身穿航天服,揹着便攜式環控生保裝置及太空機動裝置,航天員可到離“母”航天器100米遠處活動。可以説,艙外航天服和便攜式環控生保系統是一個微型載人航天器,能為航天員提供通風、供氧、適當的温濕度和壓力以及電源通訊等,保證航天員正常生存和工作。

一、為什麼要進行空間出艙活動?

空間出艙活動有着的巨大的社會、經濟和科研價值,意義和作用不可低估。航天員通過空間出艙活動可以開展許多複雜的空間作業,如施放、回收、修理和捕捉航天器,開展科學研究,組裝空間站,建設太空城等。這些不僅節約大量的財力物力,而且有些作業是在地面和航天器裏面無法進行的。此次神舟七號飛船航天員就將在出艙活動時施放一顆衞星。1973年五、六月間,美國航天員通過3次出艙終於剪斷了纏住天空實驗室太陽能電池翼的金屬條,讓太陽能電池翼重新張開,使價值25億美元的天空實驗室計劃得以順利實施。1984年4月,美國航天員出艙將一顆發生故障的衞星捕獲收回,在航天飛機內修復後重新放回原來的軌道上。這也開了航天員在太空維修衞星的先河。後來,航天員們相繼進行了修復哈勃太空望遠鏡、組裝國際空間站等難度更大、價值也更大的作業,展示了空間出艙活動的重大意義和發展潛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