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10個最美的景點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2W

10、定慧禪寺

南通10個最美的景點

導 遊

經修復的定慧禪寺,門額橫楹楷書“定慧禪寺”四個凸型金字,一對石獅端坐山門兩旁。進山門是金剛殿,中間端坐大肚彌勒佛,兩旁乃“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無所不容”名聯。金剛殿東西兩側,為新塑四大天王像,同彌勒佛相背、面南而立的是揚眉執杵的韋馱佛。庭院中間有高丈餘的寶鼎一尊,穿過庭院,是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殿高十多米,殿背正中新裝有“極樂指南”,高達兩米,使大殿更顯雍容壯觀。

寶殿內新塑的高達一丈六尺如來佛,頷首端坐蓮花中央,身後光芒四射,千佛相繞,造型各異,姿態優美。上界是香、花二聖;其側為梵王、帝釋;東西兩廂是十八尊羅漢,栩栩如生;十二圓覺菩薩隱現於雲中呈飛舞狀;背壁是“慈航普渡”的佛山雕塑,佛山上塑有大小佛像一百五十尊,觀世音居中而坐,善財、龍女侍立兩側。-

南側是“藏經樓”,樓檐下懸掛着“藏經樓”和“輝映中華”兩塊金字大匾;東側有觀音樓、關帝殿、雲水台、方丈室及祖堂;西側是大悲樓、唸佛樓、齋樓、講經堂等。

介 紹   佔地約十六畝,平面佈局略呈回字形,外為樓堂,內為殿宇。山門朝北,由山門向南沿中軸線依次設有二道門,大雄寶殿,藏經樓,均坐南面北。

9、洋口港

東方深水大港洋口港地處長江口北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海域,是南黃海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一座面向世界的億噸大港正在崛起,一座國際水準的石化基地正在打造。2008年10月28日,洋口港實現通航,南通自此由“江河時代”邁入“江海時代”。

黃海大橋12.6公里長的跨海大橋――黃海大橋,是我國外海第二大型橋樑,總投資10億元。蜿蜒壯觀直通大海深處,遊客駕車行駛在大橋上,腳下是無垠大海、浪花朵朵,頭頂是蔚藍天空,海鷗盤旋,感覺在與大海親近擁抱。

陽光島黃海大橋緊相聯的是3平方公里的人工島――陽光島,總投資20億元。是南黃海第一人工島。島上佈置有中石油LNG接收站,原油、化工、散貨、集裝箱泊位37座。遊客登臨觀景台,可遠眺大海,賓館、飯店、酒吧、茶座、一應俱全,供遊人休閒娛樂。陽光島是現代工業港口,也是您理想的休閒港灣。

自駕遊基地洋口港自駕遊基地位於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內,可停、搭建帳篷,讓遊客全身心享受野外風光。

垂釣中心洋口港海域以及臨海淡水水域魚類資源豐富,這裏集海水釣與淡水釣為一體,漁獲豐富,是廣大垂釣愛好者親近大自然,享受野釣之趣的首選地之一。
旅遊熱線:0513-84901908

8、水繪園

水繪園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如皋縣古城東北隅。

水繪園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原是邑人冒一貫的置業,歷四世至冒闢疆時始臻完善。明亡,冒闢疆退隱山林,特邀海內著名的造山師將舊園重整,在園中構築了“妙隱香林”、“懸烀峯”、“澀浪坡”、“小浯溪”、“壹默齋”、“枕煙亭”、“湘中閣”、“寒碧堂”、“碧落廬”、“鏡閣”等10餘處佳鏡。清初名士陳維崧在《水繪園記》中寫道“繪者,會也,南北東西皆水繪其中,林巒葩卉塊扎掩映,若繪畫然。”這裏也是冒闢疆與秦淮佳麗董小宛棲隱過的地方。

水繪園中以洗缽池為中心,池水四方分流,把園分為數塊。園以水為貴、倒影為佳,既秀且雅;以園言志、以園為憶,並融詩、文、琴、棋、書、畫、博古,曲藝等於一園的特色,是一座饒有書卷氣的“文人園”。園不內設垣墉,環以碧水,園中憑藉水流於地面,自然地形成了一幅幽美的畫圖。這裏有畫堤的兩岸夾鏡,涪溪的窈窕,香林的妙隱,似鏡浮的茅亭,洗缽池的空明和嶼地的不羈,水中倒映着冬季的“碧落”、早春的“寒碧”、夏日的“懸露”、爽秋的“潑煙玉”,還有遲疑的澀浪坡和怡淡的枕煙亭。再加上水中洲,在其迴環的水道上,疏疏落落地建有一堂、一房、一齋、一廬、二閣、三亭剩下來的就全是水景了,體現了地處長江三角洲水網平原上的造園特色。

水繪園宛若一幅淡雅高潔、意境幽遠的山水畫,冒董的軼事珍聞、前人的詩賦詞章,使得這裏的亭台樓閣,花木池石無不具有空靈脱俗的神韻。2001年如皋水繪園作為明代的古建築,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位於風光秀美的江蘇省南通城東南濠河之濱,由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先驅、晚清狀元張謇於1905年創辦,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建成之初佔地35畝,藏品分天產、歷史、美術、教育四部,主要陳列於南館、北館等展館內,而大型文物標本則展示於室外。苑中廣植花草樹木、養殖珍禽鳥獸,與室內展品呼應,另有各種園林設施點綴其間,由此營造成一種高雅精緻而又輕鬆閒適的氛圍。這種館園結合的特色反映着創始者獨到的博物館理念。1988年南通博物苑被國務院公佈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通博物苑位於風光秀美的南通濠河之濱,由晚清狀元,近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張謇於1905年創辦,是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建苑初期,博物苑藏品分天產、歷史、美術、教育四部,主要陳列於南館、北館等展館內,而大型文物標本則展示於室外。苑中廣植花草樹木、養殖珍禽異獸,與室內展品呼應。另有各種園林設施點綴其間。由此營造成一種高雅精緻而又輕鬆閒適的氛圍。這種館園結合的獨特風貌體現了創始者建設中國特色博物館的辦館理念。1988年博物苑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38年3月後,南通博物苑淪為日本侵略軍的馬廄,慘遭破壞,博物苑的藏品除少量轉移它處外,大部分被劫被毀。新中國成立後,博物苑才獲得新生。

經過全面規劃和建設,歷經百年滄桑博物苑有了新的發展,總佔地面積擴展為7萬多平方米。作為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北部,原有的南館、中館和北館等歷史建築受到完好的保護,現舉辦《跋涉百年――南通博物苑苑史掠影》展覽。新展館由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擔綱設計,總建築面積為6330平方米,現舉辦有《江海之光――南通地域文化和自然資源陳列》、《騰飛之龍――恐龍專題展》等陳列展覽。

現今,南通博物苑藏品以歷史文物與自然標本並重,總數近5萬件。歷史文物以見證地方歷史的文物為主,時間跨度自新石器時期直至當代;自然標本既有反映南通地區動物、植物等自然資源的藏品,同時也廣集國內外珍貴的巖礦石、化石及珍稀動植物標本。

南通博物苑繼承創辦人張謇先生“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的辦館理念,尤其注重科普教育和科學研究活動,積極進行文化傳播,除利用自身陣地,還將展覽辦向社區或學校。近年來,南通博物苑積極把握時代發展脈搏,改變以往基本陳列週期長,展陳面貌多年不變的狀況,充分挖掘苑藏文物資源,推出一系列文化藝術展,展示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同時發揮南通博物苑在自然方面的學術研究、藏品優勢,舉辦各類科普展覽。南通博物苑已成為我市重要的文化和科普窗口。通過歷年來不斷的努力,南通博物苑先後被授予江蘇省“學校德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示範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的稱號,繼1985年榮獲“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之後,2005年南通博物苑又再次獲此殊榮。繼2007年榮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稱號後,2008年又跨入國家首批一級博物館行列。

現今整個博物苑內新老建築組合和諧,濃郁的文化氛圍和優美的園林環境.既展現歷史的典雅,亦洋溢着新時代的光彩,她已逐漸成為人們瞭解南通、親近科學、接受文化薰陶及旅遊休閒的理想場所。創辦人張謇詠歎的“濠南苑囿鬱·彬,風物駢駢與歲新”,正得到真實的體現。

6、海安江淮文化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淮文化園是由海安縣人民政府和海安縣蘇中植物園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打造的以江淮歷史文化為底藴的人文景觀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花十年時間全部建成,到目前為止已建設九年時間,投入4億元,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並對外開放。

海安是長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相交融的地方,海安青墩遺址的發現,轟動考古界,把海安的歷史向前推移3000年,由此,青墩文化被公認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淮文化的起源。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明,讓江淮大地上的海安更具風采,江淮文化園景區也就在海安應運而生。

江淮文化園景區座落在江蘇省海安縣城,佔地260多畝,中國古典園林景觀,三萬平米湖面環繞,以江淮歷史文化為底藴的人文景觀。整個園區由四大景區組成,即白龍故里景區、先賢景區、鳳山書院景區和中國名人藝術館羣景區。白龍故里景區包括數萬平米的白龍湖,數十座亭、台、樓、閣、榭、軒、廊、橋,以及幾百種奇花異草、古樹、奇石,特別是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樹種――紅豆杉,在我們景區已成功移植成林;先賢景區恢復的是海安古建築,為與海安結緣的三位歷史賢人文天祥、范仲淹、胡瑗(安定)而建,是紀念先賢,啟發教育後人,發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地方;鳳山書院景區亦是海安古景觀的恢復,是歷代先賢大儒、學者敦教化倡文明的重要場所;中國名人藝術館羣景區則由數座古式建築和十一棟歐式建築結合而成,作為國內外有影響的知名藝術家辦培訓、搞創作、辦展覽的基地,已有十多位藝術大家、名家走進了江淮文化園景區,並陸續布展、開館。目前有六家藝術館開館,分別是侯康乙賞石藝術館、劉萬年藝術館、吳嚮明國禮藝術館、胡建雄書法藝術館、王建梓藝術館、羅楊書法藝術館。

江淮文化園景區歡迎海內外朋友光臨,這裏是你們旅遊、休閒、度假和享受歷史文明傳承,欣賞現代藝術成果的好地方。

5、狼山

北麓園在狼山北坡的峭壁之下。人們把狼山風光概括為“南暢北爽”。的確,這裏的一切皆幽靜閒雅,恬淡愜適。設計者巧借山石、巖壁、洞穴、溪水等自然風光,經過人工營造,以花卉、樹木構築小亭軒閣,終於使北麓園成為一處丰姿綽約的景點,遊人常常發出這樣的感慨:“不遊北麓,乃為憾事”! 每年元宵之夜,漢族唯一的火把節――狼山火把節頗具特色,人們手舉火把,四處奔走,呼喊號子,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介 紹

船抵南通港,極目遠眺東方,江天一色。狼山、劍山、軍山、馬鞍山、黃泥山五山臨江而立,綿延3.6公里,秀麗旖旎。 在五山下,有鑑真東渡紀念館、駱賓王墓、嗇園等景點。狼山旅遊度假區以此山水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為依託,正在建設一個融旅遊、度假、娛樂、休閒、保健、會議、商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交 通 長途車站乘13路可達

4、清徐寶源老醋坊

太原清徐寶源老醋坊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是“太原市青少年傳承教育基地”,被太原市旅遊局評為“太原市首批工業旅遊示範景點”,被山西省文化廳評為“山西省清徐老陳醋釀製技藝博物館”,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自古釀醋數山西,山西釀醋數清徐。”作為山西老陳醋的發源地――清徐,在4000多年的醋史演變中,對中國的釀醋產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清徐因此也被譽為“中國醋都”。

在明清兩朝,山西老陳醋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在清徐當地先後湧現出了“寶源坊”、“順泰號”、“同泰慶”、“美和居”等一大批釀醋作坊,伴隨晉商走南闖北的腳步,山西老陳醋也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人們所喜愛的調味品,被譽為“天下第一醋”。

“寶源坊”始建於明朝宣德三年,即1428年,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寶源老陳醋曾作為明、清兩朝皇家貢品,為山西醋業寫下了輝煌的篇章。但是,隨着歷史的推進,到民國時期,因晉中一帶遭遇連年饑荒與戰火的摧殘,寶源老醋坊關號歇業。

為了挖掘老陳醋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弘揚山西醋文化,讓世人瞭解老陳醋的歷史淵源和傳統制作過程,在寶源坊遺址上,完全還原了明、清時期醋坊原貌。

重建的寶源老醋坊採用明清建築風格,青磚、灰瓦、古木雕刻,完全還原明清醋坊老陳醋生產工藝,釀醋器具、工具和服飾,從釀醋原料到成品一步步再現了古代釀醋場景。

清徐老陳醋產地位於清徐縣。它選用清徐、晉中一帶種植的優質紅高粱為主要原料,以大麥、豌豆以及各種皮糠為輔料,採用紅心大麴為發酵劑,經合理配料、蒸料、厭氧酒化、固態醋酸發酵、再經高温薰醅、高低缸淋濾、高標準陳釀而成。清徐老陳醋色澤亮麗,入碗掛壁,集釀香、料香、醇香、酯香為一體,在民間享有“透瓶香”的雅號。

山西水塔老陳醋釀造工藝作為該技藝的典型代表,為確保清徐老陳醋釀造技藝的傳承與發揚,申報並於2006年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西水塔老陳醋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八部委確定的首批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也是目前國內大型的山西老陳醋生產基地。

截至2008年底,水塔公司已與25000餘户農民簽定訂單,建成優質紅高粱種植基地30000畝,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1200餘人,解決大中專生及下崗職工就業200餘人,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旅遊路線

1、太原乘坐公交905路到迎憲焦化集團站下,再打車到景區。

2、或者參加當地短期旅遊團,都會到寶源老醋坊、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等地。

3、醋坊距喬家大院僅20分鐘車程,可直接從喬家大院打車前往。

3、南通珠算博物館

南通珠算博物館於2004年12月建成開館,由珠算展覽廳、學術報告廳和少兒珠心算培訓基地等三部分組成,集展示、研究、教學、交流和旅遊等功能於一體。

館藏史料典籍4000餘冊,其中不少為珠算髮展史上的孤本、善本,館內藏有中國、日本、印度、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珠算器具2000多件,形狀各異。

館內另向遊人提供許多便民服務,包括提供舒適的休息場所、紀念品等等,遊人還可以在現場親試由館內開發的智能化算珠,與算珠親密接觸。

門票開放時間

9:00-11:30;14:00-16:30。

2、濠河風景名勝區

濠河環繞南通老城區,形如葫蘆,宛如珠鏈,被譽為南通城的“翡翠項鍊”。

濠河原為古護城河,史載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築城即有河。現周長10公里,水面1080畝,水面最寬處215米,最窄處僅10米,是國內保留最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護城河。距今有千餘年的歷史,是國內僅存的四條古護城河之一。濠河水清如鏡,自然風光優美,擁有江鷗、野鴨、魚鷹等自然生態羣落。濠河兩岸有光孝塔、天寧寺、北極閣、文峯塔、南通博物苑、五公園等名勝古蹟,有張謇、李方、趙丹等名人故居,還有濠東綠苑、濠西書苑、環西文化廣場、文化宮、文峯公園、映紅樓、體育公園等新興的文化娛樂場所和旅遊景點,以及28座橋和各種名木古樹。清澈潔淨的濠河與亭、台、樓、閣、塔、榭、坊等交相輝映,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千百年積累的歷史遺蹟、園林藝術、鄉俗風情奠定了濠河古樸凝重的文化底藴,而現代城市的崛起,又賦予它朝氣勃勃地時代風采。

南通濠河風景名勝區,1993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5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頒佈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保護區,1998年名列江蘇省首批文明風景名勝區之一。濠河風景區以其健康、優美、舒適、和諧的生態環境榮獲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蘇省人居環境獎。

1、狼山風景名勝區

狼山風景名勝區是江蘇省著名的六大風景區之一,位於南通城南六公里處的長江北岸,由軍山、劍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五座小山組成。五山自東至西濱江而立,逶迤4.5公里,面積98.43公頃。在遼闊的江海平原上,五山拔地而起,雄峙江邊,山姿秀麗,山前滔滔大江東去,山後平疇千里,山光水色,明朗自然,是蘇北平原上的瑰寶。

狼山海拔107米,面積18公頃。因其形狀似狼而得名,又傳山上曾有白狼出沒,故又名白狼山。狼山之東的劍山山脊突出如刃,山麓傾斜有致,猶如一柄卧置的長劍,故名劍山,現供奉文殊菩薩。軍山傳説是秦始皇當年屯兵之處,故名軍山,山上普陀別院供奉世界最大的翡翠觀音座像。狼山之西的馬鞍山和黃泥山,則分別是依照山的形狀和顏色而命名的。

五山風光獨特,人文古蹟眾多。現存的宇、塔、台、門等古建築有43處,題名石刻23處,名墓8處,洞穴13處,泉井塘洞等7處,古道古街各1條,古樹名木300多株。五山中,狼山最為挺拔俊秀,被稱為我國佛教八小名山之一。自唐總章年間興建寺廟禪院以來,經歷歷代陸續建繕,形成了依山上下的寺廟園林羣落。山坡上下、浮青疊翠之間,點綴着法乳堂、葵竹山房、碧雲半天閣、萃景樓、大觀台、魁星樓、支雲塔等幾十處名勝古蹟和美麗的風景建築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