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課的心得體會9篇 茶藝啟迪:優雅品味的美妙體驗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5W

茶藝源遠流長,傳統文化久負盛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和欣賞茶藝,想要體驗它所帶來的美好。在茶藝課程中,不僅能學習到烹製茶湯的技巧,更能感受到茶藝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本文將分享茶藝課所帶來的心得體會。

茶藝課的心得體會9篇 茶藝啟迪:優雅品味的美妙體驗

第1篇

茶,是中國一種著名的飲品,是我們中華兒女共同的驕傲。平常的我,喜歡喝茶,因為喝茶,養身。這次有幸參加普洱茶文化圖書舉辦的茶藝培訓,我也是分外的高興,特地向公司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參加茶藝班的學習。

能夠得到這次學習機會,我非常的珍惜,每天準時到課堂學習,不遲到早退。而這次的學習,每一位老師的教學內容以及經驗傳授,讓我收穫頗豐。

從前,我喜歡喝花茶,所以對於花茶的理解與實際運用可能更為熟練。而秉着對茶的熱愛,參加培訓後我學習了更多關於茶的知識,與中國傳承的真正茶道。我知道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有關茶的書叫做《茶經》,是作者陸羽寫於天寶年間的書籍,它一直傳承到了現在,是我們進行茶文化學習的寶貴財富。我認識到了中國十大名茶,六大類茶種,詳細地學習了我們雲南的茶山、名茶,掌握了茶的沖泡方法與實際操作要領等等。

以前,只是聽説我們的茶文化茶藝術有多麼了不起,因為日本的茶道,也是從我們中國學習過去的。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我們中國的茶文化是多麼的博大精深,知道了我們中國人飲茶為何注重一個“品”字。從沖泡前的幹茶色形到沖泡後的香氣、湯色、滋味與葉底來分辨茶的品種好壞。從沏茶、敬茶都有些相應的茶禮儀。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與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温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與點心之功效。除此之外,我們還進行了茶膏的.學習與鑑賞。

這次的茶藝培訓還讓我認識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茶友,我們在一起連續九天的學習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我們以茶會友,從不認識到因為茶而相識結緣,我們也互相學習交流茶知識、茶經驗,以及各自生活中擅長的領域。

開心的九天茶之旅即將結束,但我們的茶路才剛剛開始。我們會因為茶,將友誼繼續,將我們以茶會友的精神繼續。在這裏,真誠地感謝每一位老師耐心、細心的指導與幫助!

茶藝課的心得體會9篇 茶藝啟迪:優雅品味的美妙體驗 第2張

第2篇

這學期我選修了茶藝課,第一次接觸了茶藝,對茶藝有了基本的認識和了解。中國有句俗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對於中國人民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茶,發源於中國,西周作祭品,春秋作菜食,戰國作藥品,兩漢及以後作飲品。茶藝,萌芽於唐,發揚於宋,改革於明,極盛於清,延至今日依然盛行於世界。

茶樹分為半喬木型、喬木型和灌木型。茶樹喜光怕曬、喜暖怕寒、喜酸怕鹼、喜濕怕澇。茶葉按不同標準分為不同的茶葉,按茶的顏色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按茶葉的發酵程度分為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和全發酵茶茶中的各種成分對於人體有着不可思議的好處,茶多酚能殺菌解毒,咖啡鹼能提神解乏,維生素能美容養顏,茶氨酸能放鬆減壓茶葉的製作流程有殺青、揉捻、萎凋、悶黃、發酵、渥堆、乾燥等,不同的茶葉製作流程也不盡相同。

我們在挑選茶葉的時候,一要看茶葉的光澤度、乾燥程度,外形是否整齊;二要聞茶葉的.香味是否自然;三要品嚐茶的味道是否甘爽、持久;四要摸茶葉,感受茶葉是否柔軟、完整,在水中的舒展度和伸縮度如何。

茶中,我最喜歡紅茶。紅茶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而成,大葉、中葉、小葉都有,一般是切青、碎形和條形。幹茶呈暗紅或烏潤色,茶湯呈紅色、亮紅色。紅茶有麥芽糖香,滋味濃厚,略帶澀味。紅茶的性質温和,不含葉綠素、維生素c,咖啡鹼含量較少,興奮神經效能低。我的體質較虛寒,適合喝紅茶。

“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要想泡出好茶,首先要選擇適合的茶具。例如,綠茶可選擇透明無花紋的玻璃杯,黃茶可選擇玻璃杯、蓋杯等,紅茶可選擇紫砂茶具、白瓷、蓋碗、蓋杯等總之,茶具的選擇與配備要簡約、適茶、適境。水的質量是否好對於能否泡出好茶也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陸羽在《茶經》中寫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可見,“清”、“輕”、“甘”、“冽”、“活”為品茗好水。茶水比例、泡茶水温、浸泡時間、沖泡次數也是影響一壺茶好壞的四大因素。

茶禮是茶藝中的基礎。首先是環境佈置要靜謐、潔淨、舒適,着裝應該整潔大方,茶具擺放時,字畫應迎向客人以表示敬意,壺嘴不能正對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再是泡茶過程中,茶具取放要輕、準、穩,沖泡茶要高衝低斟,倒茶時動作要輕盈、快捷、規範,斟茶只斟七分滿,再添三分情意。最後,奉茶時要遵循一定的順序:

奉茶中端放茶水不能過高,不能從客人的剪頭或頭上過,杯子應該放在客人的右上面。品茶之前,要觀茶色、賞姿態、聞香、嘗味,一杯茶需分成三口品嚐,不能如牛飲水,狼吞虎嚥。

以上只是我在茶藝課上習得的的部分知識,茶藝文化博大精深,還需要我繼續學習,才能領略其中滋味。

第3篇

自從學習,從事茶文化以來,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年時間,但我已深深愛上茶,每天都會泡上幾泡和朋友們分享,以茶會友。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揣摩它、理解它。

中國人崇尚自然,樸實謙和,不重形式。飲茶就是最好的體現,不像日本茶道有嚴格的儀式和濃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畢竟不同於日常的飲茶。在中國飲茶分為兩類,一類是“混飲”,即在茶中加鹽、加糖、加奶活葱、桔皮、薄荷、桂圓、紅棗,根據個人的口味嗜好,愛怎麼喝就怎麼喝。另一類是“清飲”,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損茶本味與真香的配料,單單用水泡茶來喝。“茶飲”又可分為四個層次:將茶當飲料解渴,大碗海喝,稱之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差距,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可稱之為“品茶”,如果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可稱之為“茶藝”,而在茶事活動中融入這裏、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洗禮,這是中國飲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同於茶藝,它不但講求表現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內涵。

中國茶道在從事茶事時所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是真茶、真香、真味;環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掛的字畫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跡;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括了對人要真心,顧客要真情,説話要真誠,心境要真閒。茶事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每一個環節都要求真。而中國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義:

1、追求道之真,即通過茶事活動追求對“道”的真切體悟,達到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2、追求情之真。即通過品茗述懷,使茶友之間的真情得以發展,達到茶人之間互見真心的境界。

3、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過程中,真正放鬆自己,在無我的境界中區放飛自己的心靈,放牧自己的天性,達到“全性葆真”。

第4篇

這學期的茶藝茶道課程向我們具體介紹了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花茶的知識,重點學習了綠茶、烏龍茶、花茶的泡製技巧和方法。因為在我的生活裏多以礦泉水和飲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烏龍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憑自己的感覺來沖泡,也存在着很多認識上的錯誤,沒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過這一學期茶藝茶道課程學習,很好的幫助我彌補了這一點不足,使我對茶、對茶藝有了新的認知和體會。現就我個人的茶藝心得如下:

綠茶,是茶藝課程開始後所接觸學習的第一種茶。沒學習之前,還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個綠茶都是一種浪費,簡直就是茶葉兑開水。我最欣賞綠茶的純與淳,綠色的芽葉乾淨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寧神,能讓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緩身心,有種迴歸自然之感。

烏龍茶是我從未接觸過的茶類,相較於綠茶和花茶來説,於我是最最陌生的一類。而在烏龍茶的實訓中,我擔任的是主泡。因為烏龍茶的泡製比較繁瑣,使我經常忘記一些步驟,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類茶。

最後我發現,它是最能鍛鍊人的心境的一類茶。因為無論時間多麼的有限,它還是得按照步驟一步步來,既不能增也絕不可減。就像我們的生活,生活裏無論你遇到多少困難,無論困難如何大、如何難以解決,無論所剩時間有多緊迫。事情還是得一件件來,問題還是得一個個解決。所以,浮躁的心難以泡出一杯好的烏龍茶。我覺得烏龍茶的茶盤就是一個縮小的人生,而我們練就的'何嘗又不是一個張弛有度的人生。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對花茶最直觀的印象。當桌前擺起花茶茶具,無論是清潔茶具、投茶沖泡還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終都有那麼一種如春天般的温暖圍繞在心頭,讓人能有種春日的盎然,無論心情、精神都頓覺美好。由於課程條件有限,在具體泡製時仍舊以綠茶茶葉代替,無法真正體會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兒、融暖的芳香,但我覺得在泡製時,只要我們心中懷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處處有甘甜,周身處處有花香。花茶的泡製讓我學會了感知,感知生命勃發的力量,感知生活裏那些温暖的美好。

綜上所述,這學期茶藝茶道課的學習讓我有了不小的收穫——泡茶,最貴乎“心”。當然我也深知茶藝並非僅靠一學期的學習就能練就的,所以在今後的生活中,我會繼續的練習。同時,希望每一個泡茶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屬於自己的好茶。

第5篇

我常常喝茶,但只是把它當做飲料而已。雖然有時會仔細品味一番,略能感覺不同茶湯之間的些許差異,但終因對茶瞭解甚少而不得要領。因此,也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就更不必説了。在聽了羅蒙的講座之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激發了我對的興趣。

對於品茶,分為三種境界。最初級的為識茶,即認識茶,是與“製茶”、“泡茶”相對應的名稱。識茶除了用眼識,還要用口嘗、用鼻嗅、用觸感。而這些對茶的認識除了用於市場上的買賣之外,重要的還在於享用,所以“識茶”尚包括了“評茶”、“賞茶”的內容在裏面。第二個境界為茶藝。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最高的境界乃茶道。茶道是在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品味,達到上的享受。茶道是烹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來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在烹茶品茗的過程中,老師特別提醒要心靜(禪靜)。老師還引用老子的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語中的地道出了茶道修身養性之作用。

通過飲茶使人能夠得到一種精神的享受和愉悦,從而完成個性品德修養,在剎那間體會到廉、美、和、敬之真諦和永久,正所謂“道由心悟”當然意境很重要,有一個很好的意境,再加上人們用心靈去體悟茶道的玄妙感受,正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躍金”,有的“靜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淺魚讀月”;有的“月穿江底水無痕”;有的“江雲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無聲蛙自語”;有的“清江明月露禪心”。有的“疏枝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有的則“雨暗蒼江晚來晴,白雲明月露全真”。月只一輪,映像各異。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各個茶人由於個人的經歷和所處的環境不同,從而在心中對茶道自有不同的感悟,但有一點值得肯定,那就是返璞歸真,和誠處世,敬愛為人,珍愛人生。

第一次聽茶道的講座,不僅瞭解了很多關於茶道的知識,而且還喝到了老師親自泡的珍貴的茶,也很有幸得到老闆的贈茶。茶,不僅需要懂,更需要品,需要體悟。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想我肯定會不斷地瞭解茶,學會做一個懂茶、會喝茶的人,並以茶道悟人道。

第6篇

抱着"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參加了由xx市xx茶業有限公司創辦的岑溪市首屆"茶藝師"培訓班,經過了兩個星期的學習和積累,可以説是受益匪淺。瞭解了茶最早起源於中國,有着五千年的歷史和豐厚的傳統文化和沉澱。中國不僅是茶葉的故鄉,還是最早種茶,製茶和飲茶的國家。

過去只知道綠茶、紅茶、花茶、龍井茶、烏龍茶這幾種茶,殊不知,茶的基本種類分為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而龍井茶屬於綠茶這一分類。除此之外,它們的加工方法和沖泡方法都各有差異。

何為茶藝?茶藝是指泡茶和飲茶的技藝。泡茶的技巧,實際上是包括茶葉的識別,茶具的選擇,泡茶用水的選擇等。比如,沖泡綠茶要用玻璃杯,因為玻璃杯是透明的,且不容易吸香,用其泡茶可使茶之清香,嫩香充分顯露出來,也便於我們欣賞茶芽形態和茶湯的顏色。明代茶人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就有寫到"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見水質能直接影響到茶質,泡茶的水質好壞,對茶葉的色、香、味,特別是對茶湯的滋味影響很大。而飲茶的技巧則是茶湯的`品嚐,鑑賞,對它色、香、形、味、韻的體味。要泡好一杯茶,主要是要根據不同的茶類,加工方法,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開水的温度,沖泡的時間。因此,可將茶水比例,開水温度,沖泡時間歸納為泡茶的三要素。

現如今,茶藝已經慢慢的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有客人來時都是以茶代禮,聚會時一起聊天喝茶,這些都與茶息息相關。其實,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香是它的饋贈。但願中國的茶文化越來越發揚光大。

最後非常感謝xx市xx茶業有限公司給大家帶來的這一次學習茶藝的機會,讓愛茶的人相聚一堂談天論地,也讓我的心慢慢沉澱下來,變成一個優雅的女子,而這只是剛剛開始,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愛茶,懂茶,惜茶的人。

第7篇

沒去xx茶業公司學茶藝之前,我對這一中國傳統飲品並未接觸過太多,僅僅認為泡茶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但經過這十幾天的專業學習,我從中感悟到:當一個人的心由原來的浮躁變為平靜時,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這是一個人品質的昇華。泡茶時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心境,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受益匪淺.茶藝並不只是單純的`泡茶、品茶如此簡單。"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倒茶七分滿是茶道的基本常識,同時也是寓意我們做人要學會保留和謙虛,做人做事,保留一份接納別人對你批評和建議的空間,這會讓我們時刻擁有一顆包容的心,也能讓人感受到我們平和、與人為善的態度。

例如日本茶道有四個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環境清淨、幽雅,各種茶具的乾淨、整潔,會讓人覺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氣和,氣氛也和諧融洽;"敬"主要表現在對別人的尊敬,對茶具的尊敬;"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體現的是一個人泡茶的心境淡定、從容,是否可以抵住清寂。人就像茶一樣,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華,耐人尋味。做人也應當像茶一樣,當還沒有被摘採的時候,要經得起風吹雨打;當被摘採下來之後,還需修剪加工;當被人品嚐的時候,要經得起評價和回味。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經過荊棘與曲折的考驗才能達到人生的頂峯,才能把最濃郁的清香散發出來。

成長是一種蜕變,茶藝的學習過程對我而言就是個蜕變的過程。除了享受茶水帶來的甘甜之外,還有待人接物淡定而平靜的心境。茶道雖然在日本盛行,但卻是源自於中國,這讓我從中領悟到中國藝術的偉大和精緻。茶藝的學習過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對中國歷史和藝術的崇拜、尊敬和熱愛。

xx茶業有限公司的茶藝培訓課程讓我發現美麗,創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無論將來是否從事茶藝師的工作,我都會永遠熱愛茶,熱愛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學,倡導更多的人來喝茶,讓更多的人來愛茶。

第8篇

其實我對茶葉的瞭解並不是很多,但是感謝這學期選擇了張老師的茶藝課,讓我對茶葉有了最基本的瞭解,也對茶葉產生了很多的興趣。我想談談我的家鄉麻城,它位於湖北省東北部,處於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別山中段南麓,緊鄰省城武漢。麻城屬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江淮小氣候區。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雨熱同季為普遍現象。在這種温暖適宜的氣候條件下,我們麻城得以盛產茶葉,其中又以龜山綠茶和福田白菊最為有名。

小時候,就記得每一年家裏面總是有親戚送來的茶葉,是綠色的,泡起來聞起來茶香濃郁,啜起來甘甜清涼。後來,爸爸告訴我,這是我們麻城龜山茶廠所生產的龜山巖綠茶葉,產於大別山南麓的麻城市龜峯山。這裏自然風光獨秀,林木葱翠,茶樹多分佈在海拔6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帶。龜山巖綠為條形綠茶,其品質特徵為:條索緊細圓直、鋒毫顯露、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湯色黃綠明亮、葉底黃綠嫩勻、極耐沖泡。

曾經去龜山遊玩,有幸見識到了當地茶農綠茶製作的第一個步驟也是很關鍵的一步:“殺青”。半輩子當茶農的張伯伯告訴我我説,殺青主要是為了獲得綠茶應有的色、香、味;二是散發青草氣,發展茶香;左後是蒸發部分水分,讓其變為柔軟有韌性,便於揉捻成形。鮮葉採來後,張伯伯先將它們放在地上攤涼2—3小時,然後進行殺青。張伯伯説殺青要掌握幾點訣竅,一是“高温殺青,先高後低”,使殺青鍋或滾筒的温度達到180℃左右或更高,然後適當降低温度,使芽尖和葉緣不至被炒焦,影響綠茶品質,達到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第二是要掌握“老葉輕殺,嫩葉老殺”。所謂老殺,就是失水適當多些;所謂嫩殺,就是失水適當少些。殺青葉適度的標誌是:葉色由鮮綠轉暗綠,摸起來葉軟,稍稍粘手,嫩莖梗折不斷,緊捏葉子成團,稍有彈性,茶香顯露。

這讓我瞭解到,製作茶葉的過程需要多麼的認真和負責的態度,勤勞的茶農從採茶,到殺青,揉捻,乾燥,每一個步驟都那麼重要,容不得半點馬虎,正是因為他們認真的工作和細心的態度,才能讓我們在家裏喝上香氣撲鼻,熱騰騰的好茶。

喝綠茶是有很多好處的,其中我覺得最好的一點就是可以清腸胃去油膩,時刻保持身體舒暢,從來達到瘦身美白的功效,由此可見我們女性是很需要喝綠茶進行保健的。我也為我們家鄉能夠盛產綠茶感到驕傲與自豪!

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家鄉另一種有名的茶葉,那就是福田白菊。“麻城福白菊”已與浙江桐鄉杭白菊、江蘇鹽城白菊齊名,產業規模和產能為全國三大菊花基地之首。福田白菊的特徵是花朵大、肉厚、白色微黃、甘味爽口,其品質居“三大基地”之首,已向國家申請“原產地保護”。每次從家裏返校的時候,媽媽都喜歡給我裝滿滿一罐的白菊,讓我在學校裏面泡着喝,白菊花清香味甘,

泡茶喝可增進茶湯香味,適口性好。而且它淡雅的風味純正的口味,也符合現代人類崇尚自然、關愛健康的生活需要。

有一首關於歌詠福田白菊的詩詞,我覺得挺美的,現在在此與大家共同欣賞一下。

我憐貞白重寒芳,前後叢生夾小堂。月朵暮開無絕豔,風莖時動有奇香。何慚謝雪清才詠,不羨劉梅貴主粧。更憶幽窗凝一夢,夜來村落有微霜。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陸龜蒙的《重憶白菊》,他描寫了白菊盛開的景色,以顏色來側面描寫菊花的清香和幽姿,並且表達了詩人自己高潔的品性。

雖然麻城的福田白菊在三大菊裏面品質是最好的,但是卻不是有名的,我想就我自己所見所聞來談一點想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首先是由於麻城地處偏僻,經濟落後,商品觀念和經營管理以及廣告,互聯網等形式的營銷手段缺乏運用,加之管理技術沒有抬上去,所以進儘管很有價值和商業價值,卻養在深閨人未識,不被人們重視。在06年之前,大部分的福田白菊都是被杭商收購,非常不利於本地茶商建立自己的品牌。

那我們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推動家鄉的茶經濟發展呢?首先是要和當地政府合作,共同推銷福田白菊。

其次,要廣泛推銷茶文化,以傳統,懷舊,高端,精緻的生活為口號,運用電視廣告,發行專業報書刊物來擴大影響,瞄準城市的中產階級。

第三,要大力吸收民間資本,搞好政策,也可以和大學連辦茶葉班補充人才,用當地的勞動力進行生產,開發多種產品。

第四,要在遊客在福田鎮參觀旅遊的時候將菊花茶免費贈送,或讓遊客體驗農家遊的樂趣,讓其採茶,熟悉茶葉生長製作的過程,培養其對茶葉的感情,使之成為潛在的.顧客。

爸爸常對我説:“茶如人生”。中國茶道既是飲茶的藝術,也是生活的藝術。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奔波忙碌了一天,風塵僕僕了一天,不妨用些許時間,靜下心來慢慢品茶,讓飽蘸智慧的茶香浸潤我們的生命,讓人生如茶,芬芳怡人。在淡泊的心境中,才能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曠達,才能體會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真諦。只有在返樸歸真,原汁原味的生活,才能讓人真正感受“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人生意境。

這就是我們家鄉兩種十分著名的茶葉,龜山綠茶和福田白菊茶,兩種茶葉各種各有的特色和功效,都是十分適合養生保健的好茶。我愛我的家鄉,我也愛我家鄉的靈水清茶。

茶藝學習是提升修養的一個過程,而提升自己的修養是靠自己努力的。我們應該有責任讓自身更有修養。用平和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一切,即使面對困苦與艱難,也要用一種淡定、寧靜的心態對待,用修

養的力量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老舍的《茶館》裏寫着這麼一句梵語:真水無香,即把散亂的心神凝結一處。心境淡定了,生活自然也美好了,生活的環境也變得更有修養的質量了。

成長是一種蜕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學到很多。茶藝的學習過程對我而言就是個蜕變的過程。除了享受茶水帶來的甘甜之外,還有淡定而平靜的生活。

茶藝茶道雖然在日本盛行,但卻是源自於中國。這讓我從中領悟到中國藝術的偉大和精緻。茶藝的學習過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對中國歷史和藝術的崇拜、尊敬和熱愛。

茶藝課的學習讓我發現美麗,創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無論將來是否從事茶藝師的工作,我都會永遠熱愛茶,熱愛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學,倡導更多的人來喝茶,讓更多的人來愛茶,讓茶使人間更美好。

第9篇

這兩個月以來,伴隨着食品運營每日工作例會制度的貫徹落實,在徐總的教導下,在各位同事的幫助下,通過培訓我個人覺得受益匪淺,提高了思想認識,明確了工作目標,對公司的發展和個人的進步努力方向有了清晰的認識。下面就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1、加強個人學習,積極瞭解食品方面的'知識個行業規則。俗話説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作為一個對食品缺乏深入專業性瞭解的人來説,只有摸清了行業的方方面面才有工作的得心應手,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加強個人專業學習,瞭解食品現狀,食品運作規律,爭取早日學有所成。

2、提高個人的工作執行力。徐總提出要在公司實行軍事化管理,眾所周知,所有的社會組織中運轉效率最高的是軍隊,執行力最強的也是軍隊,在市場競爭中,執行力的高低往往影響公司的策略實施,影響到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的有效發揮。作為公司的一員,努力貫徹執行公司決定,有效將命令傳達到每一個部門是行政部門的應盡職責,今後行政部門一定加強人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團結同事,共同合作,積極開展工作。行政事務繁瑣細緻,牽扯多部門,要求我們起到協調作用,穿針引線,將問題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只有誠懇待人,公證處事,才能起到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