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心得體會7篇 「靈活轉型,享受學習之樂——我的線上課程心得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2W

線上課程作為近年來在線學習的主要形式,其優越性愈加躍然眼前。在社交距離隔離時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線上學習,以獲取知識、提高技能、或者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探索了許多優秀的線上課程,並且領悟到了許多寶貴的心得與體會。

線上課程心得體會7篇 「靈活轉型,享受學習之樂——我的線上課程心得體會」

第1篇

受疫情的影響,同學們由線下教學轉變為居家學習,但絲毫未減我們渴求知識的慾望。釘釘羣線上授課,答疑解難,每日交作業,我們在積極踐行停課不停學,努力給孩子們營造一個愉快而高效的學習氛圍。為了在反思中前行,更為了在總結中提高,現將我們班的線上教學工作做以下分享。

對於線上教學,我們班存在以下問題:個別學生無法參加直播,因為沒有手機,有些家長不重視線上教學的學習,導致學習態度不好,作業不能及時完成。因為不是面對面教學,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無法充分了解,老師很難預測其學習效果,課堂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針對這些問題,我改進措施是:作為教師,課前明確要求,全面掌握內容,深鑽教材;要明確教學目標;要關注課堂學習的“量”。學生要做好課前準備,課堂中積極參與互動,主動學習。學生線上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要集中答疑,及時作出作業評價。

線上課程心得體會7篇 「靈活轉型,享受學習之樂——我的線上課程心得體會」 第2張

第2篇

勞動教育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和育人特點。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應該具有鮮明的時代導向和教育內涵。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指揮棒”

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核心目標應該是立德樹人,培養的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通過勞動教育,讓兒童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培養勞動情感,願勞動、會勞動、愛勞動,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圍繞勞動教育目標任務,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循序漸進、接力推進勞動教育,科學合理設置不同學段勞動教育的內容,讓少年兒童從小養成勞動習慣,夯實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

勞動觀,即一個人是如何看待勞動的,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和底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一定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為人民謀幸福的教育,要讓兒童在勞動實踐中獲得鍛鍊,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引導青少年兒童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將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作為人生底色,貫徹教育各學段、教育全過程,培育少年兒童從小熱愛勞動人民,尊重普通勞動者,增強與勞動人民的感情。

三、立足素養生成,形成勞動評價標準是“加速器”

我們應該立足學生勞動素養形成的全過程和全面性,綜合考慮不同年齡、不同學段學生在勞動技能水平、勞動情感培養、勞動價值取向及勞動教育質量等方面應有的素養表現,同時新課程改革關於勞動教育的新目標新任務,打造勞動教育主旋律、主陣地、主渠道,突出真勞動、全時空、日常化,建立目標分層、學段完整、標準健全、多級評價、多元參與的勞動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引導中國小等各級勞動教育科學、有效、一體化有序推進,引導全社會重視勞動教育,形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良好育人氛圍。

第3篇

勞動是什麼?在《50000詞現代漢語詞典》中勞動是人類創造物質財富或精神財富的活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勞動是美德,勞動為人稱讚;在列夫托爾斯泰心中,勞動是生活,勞動是幸福……古今中外從古至今,勞動對於人類生活生產都至關重要。而作為一代青年的我們更應當肯勞動,愛勞動,敬勞動。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層次明晰的菱、稻、荷,明亮整潔的房屋,乾淨透明的玻璃窗……是勞動美給我的直觀感受。説到我國的傳統年俗,打掃衞生定不可少。春節前夕,想必家家户户都會有大掃除的活動,為的是除舊迎新,為的是有一個向陽生長,朝氣蓬勃的視覺體驗和心裏感受。一次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和同學們也拿起了掃把、抹布和水桶清掃了我們學習的教室和通往教室的路。打掃完成後煥然一新的教室給了我“新鮮潔淨世間稀,隔塵勞是非”的感覺,優質的環境不僅更加衞生,讓學習都變得更加神聖了,簡直讓人驚覺勞動的造化之功。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在大機器,大生產的現代生活中,耕種、織布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誠然,社會不斷進步,科技強大的力量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自然的,我們便不用被勞動瑣事日日煩擾,但當短視頻博主李子柒插禾秧、耕田地、收稻穀、鋸竹木、扛糧袋、制傢俱、縫刺繡、織衣裳,掌大勺的田園生活短視頻收穫了全世界的注目和點贊時,我們也由心感歎“勞動之美永不過時”,勞動過程所帶給我們的滿足是機器無法傳遞的,我們需要勞動。農活廚藝樣樣精通,重活累活絲毫不畏,這樣的李子柒,成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大使名副其實。許多網友也在其視頻彈幕中留言“想要娶回家”“太美了,太棒了”等來表示對她的`喜愛、佩服。視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李子柒與其婆婆臉上幸福的微笑,可見勞動帶給她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這便是勞動幸福的內涵!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國小生平均每天勞動時間有1。2個小時,而中國孩子平均每天只勞動12分鐘!不得不説我們在勞動方面的缺失是十分嚴重的,這不僅是因為孩子的懶惰,還有家長對勞動之於孩子發展重要性的不肯定,顯然更多家長會希望孩子將時間投入到學習中去。然而由此造成的高智低能、巨嬰、啃老等問題近年來頻頻出現。“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似乎也顯示出勞動是作為一種能力而不僅是一種活動存在的了。長期不進行勞動學習,或許會喪失生活的能力?俗話説“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得先抓住她的胃”,“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可見勞動能力強的人是會閃閃發光的。

如今,我國對於傳統美德的弘揚正在一步步加強,。而作為“德智體美勞”一員的“勞”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勞動教育的開展如火如荼,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實行衞生包乾方案、獎評文明寢室……是大學針對大學生實行勞動教育的常規辦法,如此種種,便將勞動帶到學生們的生活中了,這樣不僅讓學生自己動手勞動了,更讓大家從中慢慢感受勞動的快樂,體味勞動的魅力。

人生在勤,不勞何獲?在新的時代,踏上新的征程,讓我們借勞動之筆,繪祖國藍圖!

第4篇

學校開展線上教學已經一個月了,我也慢慢習慣了這種教學方式,而我秉承的教學理念是——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學生,會喜歡什麼樣的線上教學呢?怎麼樣教,我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識?帶着雙重角色,我開始了《管理心理學》線上教學。

先以學生角色提前進入網課學習,做好筆記;後以教師身份總結線上視頻的的'重點和難點;再根據教學大綱、結合社會實際,補充相關專業知識,並製作成ppt,以qq羣課堂直播方式進行教學,圖文並茂,還原線下課堂教學情景。

?管理心理學》是理實一體化課程,實訓如何做?以什麼方式呈現,學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實訓任務?結合課程,精心選取了實訓項目,並製作電子版實訓報告模板,將實訓目的、實訓功能、實訓設備、實訓步驟等內容固定化,學生要寫的內容以紅色字體標出,按照標準完成實訓任務。

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額外佈置其它任務:如課外閲讀資料、自行思考案例分析、企業相關知識的應用報告等;而對於基礎較弱的同學,則要求認真看視頻做筆記,一步步教實訓任,且帶着他們一起做案例分析。

對未能及時簽到和上課的同學,發個信息詢問一下具體情況。有個學生網課考勤遲到,無法正常考勤。詢問後得知因家裏停電,沒辦法上網課,然後跑到別人家去蹭網課,就耽擱時間遲到了。還有個學生因手機欠費停機了,無法上網課,事後告訴我他剛充完話費,晚一點再補上視頻。原來他平時話費最多80元,現在網課一個月要180左右。上網課畢竟有很多幹擾因素,及時詢問情況,並作出處理,對學生來説也是一種關愛。

第5篇

這次開學很遲,學校也是安排我們提前上課,雖然不是在教室裏面,但是也是教學,而且線上的教學也是有一些不一樣,看不到學生,也是對於他們的情況不是那麼容易去掌握,但是我也是認真的去準備,作業也是仔細的批改,上課的時候也是多去提問題,多給學生思考,讓他們能更加自主的學習,同時也是考慮到他們在家裏的情況,也是會容易鬆懈,所以課堂我也是儘量的講得更加生動一些,自己也是在這次線上教學之中收穫很多,有一些心得體會。

和課堂的教學相比,線上教學面對的情況比較的未知,所以對於我們的教學水平其實要求是更高的,課堂上可能有些知識點講的枯燥一點,但是由於學生們都在下面,所以也是可以及時的知道自己的教學情況是怎麼樣的,而線上教學卻是並不是那麼的清楚學生們的情況,雖然可以提問,但是看不到,所以也是不那麼的情況這堂課教得,他們學到多少,我也是積極的去準備,讓課堂的知識也是讓學生們聽得更懂一些,同時做一些調查問卷,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於作業也是認真的去批改,我知道,這學期時間比較的緊湊,所以這開始的線上教學必須是要做好的。

在線上教學之中,我也是有了很多的收穫,自己的教學能力也是感覺到了提升,畢竟準備要更加的充分,而且對於知識點的把握,如何去講解能讓學生學好是非常的不容易的,我也是感受到了,沒有那麼多反饋的教學,是對我的`一個挑戰,但是我也是順利的完成了,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也是比較的好,雖然有些同學還是需要督促,但是大部分的學生也是非常自覺的來把學習給搞好了,而今回到了教室,也是看到了他們學習的一個成果,能跟上教學的一個進度。

這種教學方式也是有非常好的一面,當時沒有聽得太懂,可以到時候反覆的聽,而不像課堂,只能有一次,而且也是可以讓學生們懂得自主的去學習是非常的重要的,沒有了老師的監督,而能認真的學習,那麼以後也是能更好的把學習搞好,只有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才能把知識學得更好,而不是僅僅被動的接受知識。我也是在這次的教學之中,收穫了很多的經驗,會以後運用到課堂的教學之中去。

第6篇

勞動素養應該有怎樣的教育定位和課程目標,應該如何進行體系化的課程設計並積極拓展課程實施的路徑和方式?在長期實踐中,學校基於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實施的角度,立足學生全面發展需要,以勤儉節約、愛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人民、學會並愛上勞動為重點,設計了專門化、融合化、項目化、綜合化四類課程,引導學生動手實踐,體驗勞動經歷,獲得勞動素養的全面提升。

學校設置勞動教育專門化課程,每週一課時集中開展。課程以學校為主要勞動場所,根據學生年段特點組織開展日常生活勞動和校園勞動,幫助學生習得勞動技能、培養勞動習慣。

除了勞動教育必修課,學校還設立勞動周,每學期結合特色節日,有目的、有計劃組織實施。學生在經歷日常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以及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過程中,在參與跨學科主題實踐、開展合作探究勞動的過程中,獲得了一系列關於瞭解自我、社會、自然奧祕的真實體驗。

從以“曬秋”為主題的秋季開學第一週,到以“生肖”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春季開學周,再到立夏時節各年級主題周展示活動,勞動周以學生的生活為起點,將勞動觀念與勞動精神融入課程,既有勞動實踐,又有文化的傳承,勞動以一種更加固定的形式融入學生生活。學校還積極探索校外勞動實踐形式,拓寬勞動教育渠道,形成兼具學校特色與育人意義的勞動周課程體系。

校外勞動周包括農耕活動日、職業體驗日、技能競賽日、成果評價日等社會實踐活動。農耕活動日讓學生去田野找尋田間勞作的趣味,與農户一起交流,體驗動手生火、合作炒菜做飯等勞動;職業體驗日的主題是體驗社會的三百六十行,學會尊重普通勞動者,明白獲得美好生活需要艱苦奮鬥的道理;技能競賽日中,學生出力流汗,比拼集體智慧,完成一個個與勞動有關的競賽任務;成果評價日中,學校設計“勞動章”爭章計劃表、評價表,提出明確的目標與評分標準,通過多元評價、評優樹先等方式,讓學生的勞動成果獲得欣賞與肯定。

勞動教育具有綜合育人的功能,是“五育融合”的天然載體。全面實施勞動教育,除了開發勞動教育課程,在學科課程中融入、滲透勞動教育也是普遍形式,是推動勞動教育常態化的重要舉措。

學校挖掘教材中顯性或隱性的勞動教育元素,分類梳理各個學科中的勞動教育資源並提出勞動教育的主要融入方式,根據學科特點設計不同的勞動教育內容,在學科教學中有機滲透勞動教育。比如,語文、道德與法治學科,可以滲透勞動價值觀、勞動態度、勞動意識等內容;數學、科學學科,教師可以加強對勞動技能、勞動思維的培養。每門學科的課程安排中都有跨學科綜合實踐主題的內容,學校鼓勵教師選擇與勞動相關的主題進行設計,以跨學科的視野開展主題性勞動實踐活動,將勞動教育無痕融入各個學科的日常教學。

以“語文+勞動”課程為例,教師利用語文教材中的相關資源進行勞動價值觀的滲透,培育學生的勞動情感,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統編語文教材中有大量課文隱藏着勞動元素,比如歌頌勞動人民智慧與創造的課文《紙的發明》《千年夢圓在今朝》,學習勤儉節約、敬業奉獻的《千人糕》《清貧》,讚美精益求精、堅持不懈勞動精神的《刷子李》《紀昌學射》,等等。勞動教育資源還散落在語文教材各處,通過課文的識字、閲讀、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插圖等板塊,教師可以合理穿插、鏈接不同類型的勞動教育內容。學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勞動教育資源,根據勞動教育的目標及語文教學學段的目標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進行梳理歸納,形成了較完整、可操作的“學科+勞動”教育體系,探尋有機滲透策略。

語文學科《女媧補天》一課,雖然是神話故事,但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類而不辭辛苦、無私忘我的勞動與創造,其內涵與新時代勞動教育所倡導的大力培養青少年積極奮鬥、甘於奉獻、勤勞勇敢的勞動精神相一致。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這種精神作為語文學科與勞動教育的融合點,充分想象女媧在尋找五色石過程中經歷的種種困難,以及女媧如何煉石、如何補天等。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結合文本進行劇本創作,以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的形式將神話故事搬上舞台。學生不僅鍛鍊了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創造能力,而且深刻體會到勞動人民的智慧,體會到不懈努力、甘於奉獻的精神。

勞動教育不是簡單的勞作,而是要在勞動過程中貫穿研究、創新、創造,提升勞動的價值。根據學生需求和已有的課程基礎,學校規範了項目化學習的一般模式,從項目的選擇到研究性內容的設計,從多方式、多角度的實施到成果展評與反思調整,以及項目成果的提煉與拓展遷移,構建了開放且多元的項目化課程,比如一年級的蠶豆課程、三年級的種桑養蠶課程、六年級的小動物養殖課程等。在項目化學習中,學生迴歸學習與生活的本質,培養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勞動素養。

以四年級課程“油菜花開金燦燦”為例,學生在200天的時間裏,跟着節氣經歷種養、記錄、探究、實踐的全過程。

課程啟動,種植儀式。學校會在立冬節氣進行油菜種植課程的啟動儀式,內容包括瞭解立冬節氣物候特點及農諺民俗,科學教師介紹油菜移栽技巧,五年級學生分享自己去年參與學習的趣事以及觀察日記、自然筆記,項目負責教師介紹課程相關內容……學生接過校長手中的油菜苗,油菜種植課程正式開啟。

合作探究,制訂方案。拿到油菜苗後,學生通過教師講解、網絡搜索以及向長輩和高年級同學請教等途徑,瞭解節氣與油菜的知識、油菜的種植和養護方法,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討論、交流,提出自己最想了解和解決的問題,對獲取的信息進行篩選、歸納、整理,最後確定研究方向並形成思維導圖。根據學生的研究方向和思維導圖,教師選擇可操作、有價值的內容提煉研究性學習項目,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一步深入探究。有的學生對油菜的生長速度感興趣,計劃通過測量記錄製作條形統計圖,研究油菜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生長速度;有的學生打算研究油菜花與青菜花的區別,對油菜花進行解剖從而瞭解其結構;有的學生利用科學課的知識,分析土壤的ph值和濕度等條件,設計製作土壤温度濕度監測儀。

隨着節氣,觀察養護。學生在觀察記錄中發現油菜的生長變化,瞭解油菜種植與節氣、環境的關係。在油菜種植、照料、生長、收穫的整個過程中,學生與油菜一起成長,寫下大量的觀察日記、研究報告、科學小論文等。學生吳子涵在觀察日記中寫道:“驚蟄就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我在驚蟄到來之時也有一個重大發現:3號油菜花盆栽裏有一朵花已經謝了,隱隱約約能看到細小圓圓的一粒粒小果實。”跟隨不同的節氣,吳子涵陸續寫下7000多字的油菜觀察系列日記,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發現和思考。

收穫成功,拓展知識。收割分工、合作搬運、曬乾脱粒……油菜籽脱籽以後,就要探討油菜籽怎樣變成油,計算收穫的油菜籽能榨出多少菜油。在數學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教室進行產量和出油率的計算,然後走出教室來到榨油廠,體驗正規的榨油過程,直觀感受油菜籽的出油率。

油菜種植課程的實施為學生提供了學習、應用知識和動手實踐的機會,學生在具體真實的任務情境中,不斷解決勞動中的各種問題。從立冬種植到小滿收穫,學生從一顆油菜籽的成長中體會了生命的.意義,真正領悟了“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深刻內涵。

綜合化課程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如宣傳社區垃圾分類,參與敬老院慰問等服務,參與社區或村組志願服務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綜合化課程包括收穫節課程、成長課程等。

成長課程主要面向四年級學生,這個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間節點。回顧10年的生命成長,學生能感受自己在身體和能力等方面的明顯變化。學校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幫助學生體驗生命成長的力量和奇蹟:走進農場,通過農事勞動豐富生活經歷;離開父母,在與同齡人的相處中學會自立;愛心義賣,體驗勞動的價值,在服務他人的同時服務於社會,樹立社會責任感……成長課程主要分為4個模塊開展:

美食製作分享。傳統美食不僅傳遞一種健康生活的方式,而且藴含“不勞動者不得食”的理念。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學生共同商討主題,打造班級創意餐廳;與家長一起製作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美食;講述自己的美食製作過程及心得,挖掘美食背後的故事及文化;教師、家長與學生共同對勞動成果進行點評。這樣一份美食已經遠遠超出食物本身的價值。

操場露營。以班級為單位,兩人合作搭一個帳篷用於夜晚露營,學生一起學習、起居、遊戲,一起度過一個特殊的夜晚。這樣的經歷讓學生不僅體驗了獨立自主的生活,而且明白了合作勞動的力量,知道與人相處需要規律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衞生習慣。

十週歲成長禮。與家長攜手走過“成長拱門”,以“成長”為主題表演節目;分享生日蛋糕,閲讀父母給孩子的一封信並寫回信;看一場露天電影,體驗父母小時候的生活。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明白10歲生日的紀念意義,體驗生活的美好,明白生命成長離不開親人的關懷。

愛心義賣。每個班級代表將種植的蔬菜進行義賣,義賣所得的一部分資助貧困學生,一部分進入學校“紅領巾愛心基金”。愛心義賣活動讓學生體驗菜市場賣菜攤主的勞動,與之相關的生活要素就有各類菜品的時令價格調查、顧客的心理需求分析等;同時也讓學生奉獻愛心、體驗勞動價值,感受其中藴含的勞動精神和生活態度。

勞動是成長的必修課,學校應聯合家長和社會共同開展勞動教育,積極探索利用家校社資源協同育人的策略,拓展課程實施的多元路程與方式。學校不僅注重學生勞動觀念、勞動習慣、勞動行為及品質的初步養成,而且追求學生在社會責任、合作交往等方面的發展,幫助學生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並促進他們的人格健康發展。

第7篇

線上教學兩週多時間,雖説把節奏慢了下來,在課堂上也儘量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但畢竟每天一節數學課,還只有30分鐘。總覺得某些知識點之外的數學不能較好的滲透,學生的操作和思考還不夠深刻。怎麼能夠彌補這些不足,形式輕鬆又不增加學生的負擔呢?

語文老師錄《昆吾詩韻》吟誦課程給了我啟發:古詩詞可以用吟誦的方式唱出來,數學是不是也可以用有趣的故事講出來呢?

恰好,張校長在名師工作室活動中給孩子們講“數學故事”,很受孩子們的青睞。我何不也講數學故事呢?有了想法,就馬上實施!先錄了一個現成的故事《曹衝稱象》。從網上尋找圖片,製作課件,儘量讓課件活潑一些,不至於全是文字而顯得單調。錄製時,我放鬆自己的心情和語氣,真的就像面對小孩兒講故事一樣,一邊結束,看看回放,不太滿意,雖然已經放鬆,但還是有些生硬,像是讀課文。於是,把裏面的一些話調整了一下,改成自己的話來講,而在講述不同的角色時語氣上也不斷變換着。這樣一來,感覺比第一遍好多了,於是又開始第三遍的錄製。錄製完之後,把鏈接發到了五數教研組,同事家上幼兒園的小朋友發語音給我:“你講的故事真好聽,謝謝阿姨,我愛你喲!”大人的多少點贊都無所謂,只要孩子認可,我就得做!

第一單元學習《圓》,關於圓有很多的數學文化知識。我選取了“祖沖之與圓周率”,蒐集相關的資料,經過資料的整理,編製成了小故事的形式。有人物介紹,有事件經過,有最後結果。故事不長,學生們聽完倒是反映不錯,好幾個孩子發信息、打電話説喜歡這樣的數學小故事。看來,給學生“講述數學故事”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趁着週末,對百分數單元內容進行了重新的梳理,查閲有關百分數的相關資料。結合自己的一些想法。把每一個信息窗的重點內容編成了一個小故事。“百分數的認識”是從百分數的產生到應用,採用兩個小孩對話的方式,把百分數與分數的不同和聯繫,還拓展到千分數、萬分數。“百分數、分數與小數的`互化”則採用數學王國比賽的始終串聯,把互化方法藴含其中。“百分率”則是用一個小故事引入,用學生身邊的作業情況統計表格,對百分率進行充分的認識,並留下思考問題,讓數學故事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從而讓學生的認識更深刻。三個數學故事,先查閲資料,再用心編制,製作課件,錄製,差不多一天的時間。但聽着自編自制的小故事,想着孩子們能在故事中學習數學,能在故事中感受數學的有趣和魅力,我也感覺很開心。

講述數學故事,只為孩子們喜歡,也為線上教學增添樂趣,讓嚴謹的數學富有韻味,充滿引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