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作文彙總5篇 紳士之道:禮儀作文彙總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3W

《禮儀作文彙總》是一個精選禮儀相關話題的彙總網站。我們收集和整理了各種與禮儀有關的作文,涵蓋了日常生活、職場、社交等方方面面。通過閲讀這些作文,您可以瞭解到豐富的禮儀知識,並提高自己的社交素養。無論是學生、職場人士還是家庭主婦,都能在這裏找到對自己有益的內容。

禮儀作文彙總5篇 紳士之道:禮儀作文彙總

第1篇

泱泱中華五千年,自古便被稱之為禮儀之邦。曾子避席、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張良拜師、千里鵝毛,這才是真真賢人所為,孔子亦云:不學禮,無以立。可見文明禮儀於我們之重要。

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關於六尺巷的故事相信不必再讓我贅述。清代名臣、文學家張英,在滿人統治的大清朝,獲得宰相高官,實不多見。這除了他們的滿腹學問、機智聰敏和對朝廷的耿耿忠心外,為人處事的隱忍寬容,是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呢?秉禮處世,對他人對自己,都是最好的方式。

説到這裏,我不由想起另一個故事:有兩匹馬並行於河邊,其中一匹馬不知何故突然咬了另一匹馬一口,待醒悟過來時,悔憤難當。而另一匹馬不但沒有怪它,還反倒去安慰它,它們和好如初。不得不稱讚這匹馬兒,胸襟博大,寬容豁達,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文明禮儀?試想一下,若那馬兒反咬一口,則無非是兩敗俱傷、頭破血流。世事如棋,讓一着不會虧我;心田似海,納百川亦可容人。

禮儀,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可以提高人們的修養;可以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可以促進社會交往,改善人際關係。從團體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為企業、國家書裏良好的形象;可以淨化社會風氣,營建和諧社會。大凡國際化的企業,對於禮儀都有高標準的要求,都把禮儀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獲得國際認證的重要軟件。

待人真心一點,做人大度一點,為人謙虛一點,就是文明,就是禮儀。它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方式。臨走前,對父母到一聲禮貌的我走了;樓道中,幫忙拾起同學掉落的物品;汽車裏,讓出一個座位給孱弱老人;大街上,綻放一抹微笑給無意撞到你的人。

禮儀,就是如此簡單,卻可以帶給每個人一份最真心的温暖,為社會增添一抹最美麗的和諧。一個人的粗言惡行或許無傷大雅,卻會成為陽光下的一個污點;一個人的文明禮貌或許微不足道,卻會成為花園裏的一抹燦爛。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文明處世、以禮待人,讓文明禮儀伴我們行遍天下,讓禮儀之花開遍我們的國家!

禮儀作文彙總5篇 紳士之道:禮儀作文彙總 第2張

第2篇

在為人處事時,要看對象,看場合。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交禮儀,所以,學習社交禮儀是很有必要的。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在看了《社會禮儀》這段視頻後,更讓我感觸頗多。

金正昆教授在座談會上提出了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人有許多的`社交關係。比如家庭關係,鄰里關係,職工關係,師生關係。與不同的人交往需要不同的禮儀,而社交禮儀是一種泛交際,是工作之餘的社會交際。俗話説,遠親不如近鄰。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鄰居就會及時的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所以要處理好鄰里關係,方可解燃眉之急,還有這麼一句話,"業務能力好不一定能把業務能力變為現實能力"即便你在工作的時候所作的業務能力很高,那隻能説明你能處理好工作上的問題,但是不一定你的交際能力就很好。

社交禮儀對我們的好處有很多。比如可以增進感情,在社交中人與人總是一回生二回熟,只有經常接觸的人才能相處的很好;社交還可以充實自我。人是不能獨立生存的,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需求,馬斯洛也説過人的基本的需要,一是生命,二是生存,三是社交。所以説社交很重要。

交談是一種藝術,關乎的是每一個細節,所以我們修繕自己的不足,好好學習禮儀,做一個有內涵,儀態大方的大學生。

第3篇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是因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禮儀最精深,做為龍的傳人,我們就更因該講究禮儀了。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文明禮儀由來已久,《詩·小雅·楚茨》:“獻醻交錯,禮儀卒度。”《周禮·春官·肆師》:“凡國之大事,治其禮儀,以佐宗伯。”《史記·禮書》:“至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採擇其善。”古人講“禮者敬人也”,禮儀是一種待人接物的行為規範,也是交往的藝術。“禮”字和“儀”字指的都是尊敬的方式,“禮”,多指個人性的,像鞠躬,欠身等,就是禮節;“儀”,則多指集體性的,像開幕式,閲兵式等,就是儀式。從牙牙學語的三字經到現在的中學生守則,文明禮儀伴我成長。

如果我們在大街上看到一片廢紙,那麼會有多少人能主動撿起來呢?大家想一想,就因為這一片紙,不僅使我們的城市少了一分美麗,還會從而反映出一個人的文明素質。

如果我們在觀光遊覽的時候,正好有一塊兒綠油油的草坪擋住了我們的去路的時候,那麼又有多少人能夠繞道而行呢?朋友們,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呀,它也知道疼呀,每當我們那一隻只無情的腳從它身上踩過時,它該有多麼傷心呀!我們難道就只為自己的一時方便,而不為小草想一想嗎?再有,小草那嫩綠的顏色,像一隻只綠色的小精靈裝點着我們的城市,使我們的城市更具有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們何必又去傷害它呢?

如果你在公交車上看見一位年邁的老人沒有座位,而那一排排老弱病殘座卻被一位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佔座着,你會怎麼想呢?就是我們不為老人想一想,那也該為我們自己想想吧,也許再過上幾十年,在公交車上站着的那位老人,也許就是我們自己。

原來的中國是禮儀之邦,可是現在呢?哪些傳説中的`文明禮儀去哪裏了呢?並不是他們自己離文明而去,而是我們不要他們了。趁現在還來得及,我們應該找回他們重做一個禮儀之邦的人。

其實文明禮儀也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翅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雖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但是對我們自己對社會又有何用?學習就是應當先學會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從我做起,從生活中的每一件點滴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永遠伴隨在我們的身邊。

小小的一的細節,或一個動作,都可以侮辱一個國家的榮譽、個人榮譽,可見文明禮儀它非同小可。讓我們一起攜手起來,一起講究文明,讓五千年的中華之興永遠閃耀,讓“禮儀之邦”這個美稱,永遠掛在中國的頭上!

第4篇

浩瀚的神州,乃是世人皆知的“禮儀之邦”,其溯源可謂是久遠流長。“禮”始於周公,復於孔子;盛於董仲舒,貫穿中華上下五千年。禮儀是一個人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也是一個國家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那來看看這個世界的禮儀吧,英國以紳士風度而着稱,日本和韓國以鞠躬微笑令世人大為讚歎,而如今中國的禮儀有些懈怠了不是嗎?

先來説説道德水平吧。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把先登上公車的人擠下來自己卻理所當然的踩上踏板,登上車,看見有老婦人登上車,自己卻塞着耳機臉朝窗外,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欠扁之態……再想想還有什麼呢,其實太多太多了。

再來談談文化修養吧。走在路上,如果留心,不難發現兩個並肩走在一起的小夥子手裏叼着根煙,穿的稀奇古怪,頭髮則是什麼顏色都有,嘴裏不乾不淨的,時不時的會爆上一句粗口……那這些人有令我們驕傲的利益嗎?回答是:當然已經蕩然無存了。

最後再來看看生活習慣吧。北京大爺光着膀子在故宮前晨練,弄堂阿姨卷着頭髮穿着睡衣去菜場買菜,衚衕口的小毛孩兒光着屁股,天真的笑着……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英國人,來到中國旅遊,無論去到那個地方,心裏一定十分驚訝。再想象一下自己能到上述的.每個地方,看到這些會不會很失望呢?

這些完全體現了中國現在的文明禮儀,我們平時不去關心這些,甚至認為這也太正常了,那麼和中國古代的禮儀媲美呢。很遜色吧!同樣的我也不認為中國古代的禮儀值得我們再次效仿,很難保證如果重演歷史,閉關鎖國的情況不再發生。

所以我們需要在前人的禮儀上做適當的調整,而正視現在社會禮儀的缺陷,那麼趕超世界禮儀的夢想就會很快實現,恢復中國禮儀之邦的美稱也不再只是奢望,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炎黃子孫,我們應做些什麼呢?很簡單,從身邊小事做起。

着裝整潔,文明用語,熱心微笑,尊老愛幼,細心觀察,保持每個所到之處的整潔,那麼城市將變得很美很美,那麼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會大大提升,那麼中國人在世界的口碑也會得到好評……太多太多連鎖效益了,只要我們完善自己的舉動。

説了這麼多,只想體現一句話:提升個人修養,完善個人舉動,禮儀之邦便會重返世界。

第5篇

週五的上,尹給我們上了一節禮儀課,可是卻笑聲不斷。

“怎樣才是正規的坐呢?們想一想。”話音未落,就有同學們移動桌椅時的“嘎吱嘎吱”聲,移動椅子時的“”聲,以及坐下時的“嘰”一聲。讓我們來觀察一下坐在我旁邊的“w”。(我希望他看了後不要生氣:)

原先他兩隻手無力地趴着,頭磕在桌子上,原先比我高的`他竟比我矮了半個頭。不僅如此,他還向外吐着舌頭,眼睛看向食堂的方向,也許那兒簡直就是天堂。他還不時稱老師眼睛望向別處時,以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看看掛在教室後面的鐘。“這是幾點了?”他眼冒金星地問我。“還有一節課呢!”我同樣眼冒金星的回他。然而,聽到老師説“坐”字以後,他好像一下子從沒澆水的小樹變成了水分充足的楊樹。在發出了一系列奇怪的聲響之後,一下子把背挺得筆直,比我高了一個頭。兩隻手交叉地抱在胸前,像被粘緊了一般,疊加的是如此“密不透風”。

還有面部,懶散的他一下子比青銅雕像還嚴肅,不僅有緊緊抿的嘴,還有能與星星比大的眼睛,臉部的線條變得如此的僵硬,以致於我不能看到他另一側的臉。他身後的陰影甚至讓我想到了“隱天蔽日”。(誇張,誇張:)

有意思的還不止這些,當老師讓同學們與她以正確的姿勢握手時,被老師點到的“幸運兒c高興地紅了臉,上台後就抓着尹老師的手使勁搖了起來,頭還隨着握手的節奏上下點着。他還意猶未盡,直到老師説他握得太深了後,才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我聽見有人説了一句:“這才是生動活潑的政治課嗎!”我不禁贊同地點了點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