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外活動總結6篇 精彩不斷,語文課外精華!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4W

本文將總結近期語文課外活動的情況,包括閲讀、寫作、演講、辯論等方面。這些活動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同時激發他們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和熱情。通過活動的實施,學生們積極參與,收穫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語文課外活動總結6篇 精彩不斷,語文課外精華!

第1篇

語文課外活動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作為高中的語文教學,我們要從開展課外閲讀活動,組織學生背誦優秀的古詩文,通過組織學生欣賞電影,製作班級語文小報等形式廣泛的開展語文教學的課文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能力。

同學們準備充分,每位同學在假期就積極準備自己喜歡的詩歌,積極為比賽做好準備,保證了比賽的順利進行。詩歌朗誦活動不僅讓同學培養對朗誦的認識,也教會了大家對待自己以後的生活應該懷着感恩的心,同時從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普通話的朗誦。

中國古代文學大致可分為散文、詩歌、詩、詞、曲、賦、文、小説、戲曲。從先秦漢魏晉南北朝到後來的唐宋元明清,各個時代朝代都湧現了大批具有朝代特徵的文學作品。文學的產生和發展與歷史文化大致同步,音樂、舞蹈、繪畫和造型藝術等彼此關聯,互相影響。綜合所學,結合歷史各朝代文學特徵,在此我把他們大致歸納為先秦既春秋戰國的散文、詩歌,秦文漢賦晉書,南北朝辭歌,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清代的小説

以小組為單位,由文學愛好者牽頭,學生全員參加,成立各個小報編輯部,圍繞一個主題。從創意策劃到版面設計、編輯排版,全部由學生課外自行完成,教師僅起指導作用。一張張精美的小報,不僅讓學生有一個精神交流的家園,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不僅發展了學生的個性,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

3、進行讀經典名著,促個性寫作的課外閲讀寫作活動

閲讀活動。平均每週用一節課時間帶領學生進行閲讀。這裏的閲讀並不是單純地看書。我每次都會給他們留下任務,讓他們摘抄妙詞佳句,名人名言,或者寫讀後感。每隔一段時間,組織閲讀交流活動,讓學生暢談閲讀的體會、感受。有計劃、有安排、有任務的閲讀活動,才會避免學生閲讀時的盲目性,督促他們積累更多對學習有幫助的知識。

本學期我組織了多次作文比賽,像“中外名著讀後感”“中華經典伴我成長”“感恩母親”等主題的.寫作比賽。在這些作文競賽中,我付出了很多心血,學生們也有了大量練筆的機會,極大地提高了寫作水平。

為了促進學生重視漢字書寫,推行漢字規範化,培養他們正確的書寫習慣,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此次比賽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書寫漢字的興趣,更好地傳承體味中華五千年的國粹——書法的獨特魅力。本次競賽先在各個小組行,然後每一個小組推選兩名優勝者在全班範圍內進行比賽,當然,為防止還有書法較好者未入圍,另設幾張“外卡”供落選者參賽,最後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若干名,對獲獎者頒發證書及紀念品,並展出獲獎作品,通過這次

硬筆書法比賽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培養了學生的書法興趣和愛好,同時也提高了大家的審美意識。對於發現和培養有特長的學生,並指導其更好地發揮特長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此次我們的課題是通過流行歌曲來鑑賞古詩詞,通過對歌詞的研究,讓我們更加熟知古典詩詞,提高了我們對古詩詞的鑑賞能力,擴充了學生的知識範圍。提高了我們的文化素養。

語文課外活動所取得的成績充分證明,經過語文課外活動的訓練與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發展,知識面得到拓寬,與課堂教學相得益彰。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還會組織、策劃更多有意義的課外活動,並且不斷提高課外活動的質量,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的課餘生活變得更加生動活潑。

語文課外活動總結6篇 精彩不斷,語文課外精華! 第2張

第2篇

語文學習離不開積累,積累離不開閲讀,本學年我按照計劃對學生在閲讀方面作了以下培養:

如果學生課外閲讀的內容、形式與學生的心理需求有相似性,就能使學生產生共鳴,激發起閲讀的動機。而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各不相同,其閲讀的興趣、理解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課外閲讀指導中我努力創造條件以滿足各個學生不同的閲讀需要。要滿足學生不同的語文課外閲讀需要,我首先為學生準備大量的閲讀材料。為此,在實踐過程中,我注重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室、和下載電視教學網,從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適合其閲讀的文本的、網絡的、視聽的課外閲讀資料,通過反覆刺激,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外閲讀動機。

實踐證明,當一個人的行為產生積極的自我體驗,同時又得到他人肯定時,他的人格就能正常發展。同樣,在學生的課外閲讀活動中,我適時組織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展示自己通過課外閲讀所獲得的新信息,並給予其積極的評價,學生就能從中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功的快感,生成成就感,從而激發自己再去廣泛閲讀,使自己的認知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如此往復,學生便在自我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構建起了自己的認知體系。

構建積極的語文課外閲讀場,首先,我為學生提供了每週兩個課時的閲讀時間。同時,還要有教師、學生、家長的協調配合,為學生提供可進行課外自主閲讀的時間和空間。其次,在學生的語文課外閲讀指導中,要組織多種活動,通過合作閲讀、相互交流、分組討論、正反爭辨等形式,讓學生充分釋放自己的積累,展示自己的收穫,感受到課外閲讀給自己帶來的成就與快樂,從而形成和諧、合作的課外閲讀氛圍。同時,在合作、交流、碰撞的過程中,產生思想的火花,獲得新的信息,充實自己的積累,使自己躍上新的高度。再次,有一定的檢測方式,使學生產生相應的壓力。平時,每週給學生規定一定的課外閲讀量,使之有任務感。對課外閲讀的檢測方式很多,如學生在五一期間佈置的閲讀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在學生自己努力完成的課外閲讀就讓孩子自己努力完成,查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故事演講等,還可以採用辦小報、展示知識卡片、平時交流以及辯論會、讀書沙龍等形式,檢查學生的閲讀情況,促進學生自覺地去進行課外閲讀。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也注意指導學生的課外閲讀,但是,在指導過程中,往往是以教師的喜好為主,老師認為某一本書或某一篇文章值得閲讀,便佈置學生去閲讀,而且採用統一的方式(如讀書筆記、寫讀後感等)進行檢查,並未考慮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沒有尊重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自主體驗,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孩子課外閲讀的積極性,制約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我樹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閲讀觀

(一)在課外閲讀指導中,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濃厚的課外閲讀興趣,有利於學生拓展視野,增知啟智,提高閲讀能力,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要激發國小生的課外閲讀興趣,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我以學生個體閲讀為主,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並組織各種讀書比賽或故事演講等,保持學生旺盛的課外閲讀興趣。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積極性,培養合作意識和持之以恆的意志品質,逐步形成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我注重在課外閲讀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閲讀主體的作用。

學生作為知識建構的主體,他們在課外閲讀活動中必須具備自主性的品質。要充分發揮學生課外閲讀主體的作用,教師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古人云:“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在語文課外閲讀指導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閲讀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尋找釋疑的策略,從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做到這點,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外閲讀指導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樂於發現問題的興趣:另一方面,還要培養學生敢於發現問題的精神和善於發現問題的能力,正如杜威所説:“學校中知識的目的,不在於知識的本身,而在於使學生自己獲得求知識的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國小生課外閲讀活動本身便是極具創造因素的活動。教師在組織和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的過程中,要努力創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民主環境,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獨特見解的平台,使學生敢於説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文本所表達的內容,積極倡導“標新立異”,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三、注重指導學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語文課外閲讀習慣

這裏所説的良好的語文課外閲讀習慣是指:國小生在課外能主動地,有選擇地去進行閲讀,並在閲讀過程中,對信息加以鑑別,以促進自己語文素養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

在國小生語文課外閲讀指導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指導學生形成並保持良好的語文課外閲讀習慣,使學生在多次的反覆、強化中逐步把課外閲讀當成自己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從而自覺地、主動地去進行閲讀。在形成和保持國小生良好課外閲讀習慣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這裏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指導學生學會選擇適合自己閲讀的讀物。目前,市場上各種國小生讀物琳琅滿目,但不是都適合國小生去閲讀,教師需要指導孩子去選擇那些積極的思想健康的讀物來閲讀,在這一過程中,除了教師要向學生提供或推薦優秀的少兒讀物外,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家長的指導,使其配合老師,教會孩子選擇讀物。另一方面,還要教學生在有益的讀物中學會選擇自己有用的信息。儘管是一部好作品。但其中的內容、觀點未必都適合自己,因此,教師應注意指導學生在課外閲讀過程中有選擇地吸收有益於自己的信息,以促進自己的.健康發展。

第二,在語文課外閲讀指導中給學生以適當的“強制”。

葉聖陶先生曾説:“養成良好習慣必須實踐。換句話説,那不僅是知識方面的事,心裏知道怎樣怎樣,未必就養成好習慣,必須怎樣怎樣去做,才可以養成好習慣”。由此可見,學生知道了課外閲讀的重要性,有了濃厚的閲讀興趣,具備了一定的鑑別和選擇能力,但未必就形成了良好的習慣,還有必要在學生日常的課外閲讀指導中,通過一定的“強制”,使學生達到“知行合一”。所謂“強制”,在這裏是指給學生規定相應的課外閲讀任務,通過一些必要的手段,對學生的課外閲讀進行監督。

在學生語文課外閲讀指導中,要養成學生良好的語文課外閲讀習慣,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視抓好開端,由易到難,逐步養成我根據不同學學生的身心特點,向他們提出不同的閲讀要求,循序漸進。尤其是在個別學生身上表現出不良傾向的時候,更須嚴格要求,毫不放鬆。我堅持以正面引導為主,特別留心去發現學生中由於好的課外閲讀行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給予積極的正確的評價,讓個別學生的成功成為良性的刺激,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良好的語文課外閲讀習慣的形成,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學生閲讀的體會會使學生增強學生的課外閲讀觀念,增強學生的閲讀興趣,激發學生的閲讀能力,我這個任務完成的不是很好,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篇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起學生閲讀的興趣,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提高學生的閲讀潛質和明白潛質,使課內與課外知識能更好地結合,以閲讀兒童讀物為輔助刊物,進行閲讀活動。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狀況、使用的教材、家庭狀況,特制定如下讀書計劃: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以前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閲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閲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發奮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悦地進行課外閲讀。

1、故事引路——樹立讀書榜樣。有計劃有目的地蒐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人故事。古代的有:《朱元璋放牛讀書》、《匡衡鑿壁偷光》《屈原洞中苦讀》近代的有:《聞一多醉書》《侯寶林抄書》《華羅庚猜書》;國外的有:《高爾基救書》……進行比較、教育,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構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願望。

2、現身説法——激發閲讀慾望。教師經常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讀書故事,講自己的閲讀體會,或組織班級內愛讀書的學生講讀書的收穫,用“現身説法”的方式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閲讀慾望。

在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之後,我也發現一些學生沉湎於武打、卡通漫畫書籍,課外讀得津津有味,課上還欲罷不能,將課堂上應學的知識和老師的要求置於腦後全然不顧。對學生來説,如果不分時刻場合、不管書的資料、品質,而一味強調課外閲讀,這不僅僅不利於學習,還會給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做教師的必須要適時向學生推薦優秀讀物,優化閲讀資料。

1、推薦與教學資料相關的書籍。如學《祖父的園子》一課後,教師可推薦學生閲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學過《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城南舊事》和高爾基的《童年》,學過《小嘎子和胖墩摔跤》,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小兵張嘎》,學過《草船借箭》,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課堂學完後,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激發他們課外閲讀,去課外書本上找相關的答案。

2、推薦與習作相關的優秀書籍報刊。每個單元大綱都有提出相關要求的習作,選取相關要求的習作範文,從中去找一找,學一學別人如何組織文字,如何選材,也不失為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我曾先後給同學們推薦了《新作文》《國小生閲讀與寫作》《作文週刊》《百家作文指導》等。

1、為了提高閲讀效率,我要求學生讀書要做到“三定”:一是定書。要閲讀的書一旦選定,就必須要讀完,千萬不可半途而廢。二是定時。保證每一天20分鐘的午讀時刻,並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狀況,規定好課外讀書的時刻,一週至少要安排四次,不能想讀就讀,不想讀就好幾天不讀。三是要定量。根據自己的閲讀潛質,要制定一個讀書計劃。一本書準備多長時刻讀完,然後,堅決按計劃執行。這些習慣在閲讀實踐中逐漸構成,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提醒、督促檢查。

2、為了讓學生讀有所得,我要求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透過檢查反饋,不斷地改善閲讀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閲讀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獲取的知識才能不斷增長。

總之,課外閲讀在語文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作為一名國小語文老師,我們要用心拓展學生閲讀的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閲讀開闢綠色通道。讓學生沉醉書海,在書海中吸取精華,浸潤書香,陶冶情操,不斷造就人才。

第4篇

本學期,根據期初課外閲讀教學計劃,我備課組進行了積極的研究、探討,經過一學期的語文課外閲讀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當前《新課程標準》提出,國小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因此,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課外閲讀不是遊離於語文教育過程之外的“點綴”,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學生的課外閲讀大多數是以個體的形式來進行的,因此,我們允許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開展課外閲讀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讀物。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閲讀的巨大動力。我們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閲讀興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為此,我們做到了以下幾點:

1、學生進行課外閲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穫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讚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比如:我在班裏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閲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信心和熱情。

2、古詩詞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齊,富有韻律,易讀易記,琅琅上口,深受人們喜愛。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有利於發展語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養文字鑑賞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在平時課外詩歌指導時,安排每週背一詩(詞)。在每首詩詞拓展引進時,採用“同題異文”(同一題材的詩詞)、“同人異文”(同一作者的詩詞)、“同意異文”(同一情感類型的詩詞)等途徑擴大古詩文的閲讀量。在進行詩文感悟時,以感受為主,理解為輔。主要以誦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美讀,去背誦,去想象,讓學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3、我們還根據學校組織的活動、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自辦手抄報和手抄小雜誌。這學期,為了瞭解學生課外閲讀的情況,我們以班為單位辦了一期以讀書為主題的手抄報。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這樣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讀書亦是如此。然而,國小生年齡小,閲歷淺,閲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閲讀的質量。因此,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也很重要。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課外閲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説得好:“閲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閲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時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筆者認為選擇課物要注意下面幾點:

l)思想健康。好書,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蹟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學的知識豐富人。

2)考慮學生的各方面差異。據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閲讀興趣也隨之不同。

3)有趣味性。知識的海洋對於少年兒童有着極大的誘惑力。宇宙的奧祕,諸如地球的形成,人類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聞,森林中的動物之王,歷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關於未來世界的科學幻想……都會引起他們認識世界的熾烈慾望。教師要有計劃地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閲讀程度的課外讀物。

兒童的意志、毅力、水平與定型的成年人有區別,要克服國小生常見的`好奇心和盲目冒進的心理,所以要講究閲讀的先後,閲讀要有計劃地進行。筆者認為安排學生的課外閲讀可從下面三個角度考慮:

(1)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古人云:“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確實在社會上處處有語文,人人時時學語文、用語文。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讓學生接觸了各種類型的文章,在老師的引領下,文字帶他們進行了時空的穿梭,領略了各種風情,遨遊了藝術殿堂,

在平時的課外閲讀教學安排時,我們還結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特殊的節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紀念日等,有計劃地開展系列活動,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資料,並根據資料,配合班級或者自己進行各種形式地處理與表達。幫助學生廣開信息渠道,大量儲存了各種信息單元,使學生初步具備集中與擴散相結合的信息處理能力。

(2)從體裁考慮。低年級安排兒歌等淺顯的兒童讀物。

(3)從時間上考慮。平時上課時間緊,安排篇幅小的文章、書報、

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是積累與訓練。常言道:“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道理就是如此。

“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因此,我們創造一切條件,幫助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其讀書興趣,積累儘可能多的典範性的語言材料,積澱儘可能多的語感經驗,不斷豐富學生的“心理詞典”。

第5篇

本學期開展的語文興趣小組,現承上學期興趣小組工作的優點。在開展過程中,老師針對上學期存在的不足,結合本學期的實際作出相應調整。着力讓學生親近書本,喜愛書本,閲有所思,閲有所得。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從中獲得廣博的人文知識,包括中國豐富的文史知識,從中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按照活動計劃,我們先通過學校宣傳、班級報送、師生互動等方式進行宣傳及篩選,讓學生在外界環境的`刺激和薰陶下,對讀書的興趣有所提高,在思想上也能充分的認識讀書的重要性,為後面活動的開展鋪好路。通過前期強勢宣傳和營造讀書氛圍,提高了廣大師生的思想認識,為深入落實課外閲讀計劃的各項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活動伊始,我們便組織學生參觀圖書室、瞭解圖書分類、介紹較為典型的文學名著,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以一種温馨的人文氛圍、美麗生動的語言來“薰”他們。在活動過程中,我們也不乏舉辦些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習得合作探究,豐富小組生活。

授之以漁,指導閲讀。國小中年級學生的分析能力、比較能力仍比較薄弱,他們對書的好壞還不能很好把握,對好詞好句好不能很好辨別,甚至疏於辨別。有些學生對文字類的經典不感興趣,有些學生則對圖畫十分喜愛。因此,在活動中,我們始終關注學生的閲讀動態。

巧借繪本,快樂閲讀。三年級學生還未脱離“稚氣”,對文學修養的提高又十分渴望。我們主要引導學生閲讀有插圖的經典,並知道學生學會觀察插圖,學會文圖結合,學會想象與提升思想內涵。

筆記,是每一位閲讀者的必備品。本次活動要求學生要做好摘錄筆記的好習慣,並在小組中展示較為優秀的讀書筆記。通過展示,同學們互取所需,學到了更多讀書知識和方法,加深了愛書、用書的思想認識,同時又促進了同學良好讀書習慣的自覺形成。此外,將閲讀與寫作緊密結合起來。學生撰寫閲讀心得,將自己閲讀所得以文字形式表達出來,真正做到學有所思,思有所悟。

總之,這學期閲讀興趣小組已落下帷幕。倒推而及,思其細節,不免有些許遺憾。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思想及其閲讀所需,爭取顧及每位學生。同時,嘗試採用更多的方法讓學生提高對閲讀的認識及閲讀興趣。此外,開展專門的交流座談,尋找閲讀與寫作有機結合的最佳途徑。相信,只要繼續努力,我們一定能讓學生初步養成終身閲讀的好習慣,也為書香校園的形成盡些微力量。

第6篇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真正的閲讀能吸引學生的理智和心靈,課外閲讀過程應該是學生能動的、積極的參與過程,從《語文課程標準》認識到:“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閲讀理解和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閲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因此,根據我學生特點制定以下讀書計劃。

通過讀書活動,要讓學生感受讀書帶來的快樂,喜歡和好書交朋友。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閲讀淺顯的文言文。

讀書內容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和興趣愛好而定,可以誦讀古詩詞,也可以閲讀童話故事、古典名著,背誦名言警句;針對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可以嘗試學習設計讀書手抄報。向學生推薦的圖書目錄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國小百科全書》、《全唐詩》、《上下五千年》、《自救手冊》、《中外名人故事》、《愛的教育》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