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教學反思5篇 《重思植物教學:為了更深入的學習和理解》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5W

植物教學,是現代生物學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只注重植物的形態、結構和分類,缺乏對其科學意義、生態功能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因此,對植物教學進行反思,開創更為全面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真正的科學素養和全面能力培養至關重要。

植物教學反思5篇 《重思植物教學:為了更深入的學習和理解》

第1篇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冊第一組的課文,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富有韻律感的詩歌。全詩語言生動形象,把自然知識藴含文字當中,語言朗朗上口,內容淺顯易懂。

全詩共有五小節,全詩共五節,第1節激發學生思考:植物用什麼方法傳播種子;第2、3、4節運用擬人的手法,分別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等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第5節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發現新知識。課文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科學道理藴含其中,孩子們很容易被吸引,並且文中介紹的內容大多數的學生有一定的瞭解和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抓住詩歌內容充滿情趣的特點進行朗讀的指導,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在多讀且讀好上下功夫,進而體會文章表達的精妙和其中藴含的知識。還設計了在讀中感悟的環節,課上我借用動畫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知識、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培養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各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教學中,我遵循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圍繞本組的主題,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讓孩子們課上在對於傳播種子的方法進行討論的時候體會自主尋求答案的過程;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説、讀、問、評、議等去實現課前的設計;課上還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總的來説本課教學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植物王國的奇事十分有趣,從課題的'“植物媽媽有辦法”中,引領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提出課上的要求,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國、探究大自然的奧祕。這樣的引導,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帶到了文本中。

上課伊始,揭示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後,我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想提出來嗎?這樣的設計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熱情,為下一步的讀書探究打下基礎。在這樣的訓練中也為培養孩子們的質疑能力打下了基礎。

為了幫助理解本課的重難點,我讓學生自讀自悟這幾位植物媽媽是靠什麼傳播種子的,並用筆畫出有關的句子,再自由説説喜歡哪位植物媽媽的辦法。在學習課文時,我重點帶領學生一起學習了蒲公英媽媽的這一段,抓住“降落傘、紛紛”等詞去感悟,通過評讀、賽讀、想象閲讀、師生對接讀等形式反覆朗讀體會,為第3、4小節的學生自學作好鋪墊。這樣的讀、悟結合的方法,孩子們易於接受,而且自主地交流的練習也讓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在課前預留的預習中,我讓學生收集植物,並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各種植物,瞭解植物種子傳播的一些辦法。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各自介紹瞭解的一些植物知識,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課後,我模仿課文進行了一個小節的仿寫,引領同學們可以在課後嘗試進行創編,看到孩子們創編的詩歌,既有韻律又藴含知識,還是很不錯的。

這節課也有自己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在質疑後的落實上稍有些亂,另外板書不夠及時,希望可以在以後的教學中進行彌補。

植物教學反思5篇 《重思植物教學:為了更深入的學習和理解》 第2張

第2篇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是人教版國中生物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的基礎上來學習。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是生物圈中比較低等,但分佈較廣泛的植物類羣,與人類的生產生活關係極為密切。它是學生認識綠色植物的起點和基礎,也是本章的一個重點。七年級的學生比較活潑,對採集植物實驗材料活動非常感興趣,並且具有采集植物材料的技能和能力,有很強的好奇心、求知慾和表現欲。通過對植物類羣的調查、探究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驗證自己的觀點。能夠將所學到的一些知識運用在生活中,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和解決一些生活問題。通過這節課的設計,教會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意識到保護植物資源的重要性。具體反思如下:

1.這節課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主要要求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種植物,並且瞭解這幾種植物的'作用,與我們人類的關係,使同學們對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有更深刻的認識。

2.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並且做到了教學的直觀性原則,加上在教學過程中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使得整個課堂氣氛和諧,能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3.最後的總結使得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並且意識到生物的進化過程是從水生逐漸到陸生,而且結構是由簡單到複雜,這樣進化使植物更有利於適應環境。

由於學生生活經歷的欠缺,學生在理解學習內容方面還有一定的困難,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多為學生提供更多直觀的圖片或視頻幫助理解。特別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來源於生活,迴歸生活。

第3篇

?我們離不開植物》是植物單元的最後一課,將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與我們的生活聯繫起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濃,積極性很高。

本課的重點就是“植物對人類有哪些貢獻?”,我先請孩子們起來分享他們的認識,孩子們情緒很高漲,也能夠較好的分享出我們身邊有哪些離不開的植物。但是回答的零零散散,不夠集中,不能具體和全面,所以我通過衣、食、住、行、藥用以及其他等方面進行重新梳理,也讓孩子們更清晰的瞭解了植物對我們的.幫助。然後我再播放了一個對關於我們離不開的各種各樣植物的視頻,豐富了孩子們的認識。

然後為了提高孩子們對於進一步瞭解學習植物的興趣,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還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同學們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觀點,隨後我播放了一個“有意思的植物”的視頻,包括了捕蠅草、含羞草、茅膏菜等有趣的植物。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開拓了他們的見識。

這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在分享的時候説,説的非常的多,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沒想到孩子們的知識面這麼廣,低估了他們,事先對這個問題並沒有做太深入的準備。結果造成在與學生交流時顯得有些被動。有時候孩子們説的植物,我還從未聽説,所以借用一句名言: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現在的孩子思維敏捷,好奇心強,接受新鮮事物快,所以我們老師也應該進一步學習,拓寬知識面,更好的為學生授業解惑。

第4篇

本節課的重點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學習過程、探究過程的體驗,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把課堂變靜為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師生、生生討論,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理念,立足點是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

在引入新課時,我播放種子植物的一段視頻,悦耳的音樂、美麗的畫面、優美動聽的解説,學生猶如親臨其境,一方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有可以把學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課堂來。

在講兩種種子的結構示意圖和異同點的比較時,我通過多媒體動畫模擬、局部放大、過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決,多媒體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2、學生自主探究,體驗探究學習的`快樂。

讓學生自己解剖生活中熟悉的蠶豆(花生)和玉米種子,學生有真實的體驗,從實驗觀察的基本步驟,種子的切法,到觀察種子的結構等都由學生自己去討論,交流和實踐,然後從中獲得知識,成功的獲得了經驗,失敗的找到原因,不管正確還是錯誤,學生都感受到了自己動手,自己探討的樂趣,這樣學到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第5篇

第一節課從口令開始規範學生們的習慣後,第二節《我們知道的植物》開課就直接進入正題。本課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引發學生對植物、對大自然的喜愛。

孩子們上課積極踴躍主動,讓我看到了課堂的活力,但也很容易亂,需要經常用口令讓孩子們回到課堂。提問後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在他們的課本上相應位置蓋上印章。

“説説我們知道的植物”和“找找大圖中哪些是植物”部分,學生能從樹、花、草等方面回答,學生能夠辨認出植物,對於植物有一些粗淺和零碎的前概念。在“塑料花是植物嗎”部分將學生的認知上升到“植物是有生命的”,孩子們能夠粗略表達出塑料花不是植物的原因,但只有少數孩子能夠説出塑料花沒有生命,所以這部分是本課的`難點。學生通過觀察塑料花,進行分析比較植物與塑料花的異同,如塑料花不需要澆水等總結出植物是有生命的。

值得一提的是“種一棵植物”,上課給孩子們講解播種準備、種植方法、播放視頻等,在家長羣裏也進行通知,請家長協助孩子種植和記錄。家長很積極配合、學生很感興趣,每個星期我都會檢查孩子們的活動手冊記錄情況並蓋上印章,孩子們用照片或畫圖形式記錄,做得非常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