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語文《竹影》教案設計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4W

關於語文《竹影》教案設計


   
關於語文《竹影》教案設計

  【導語】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做遊戲,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編花環……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進行着一種藝術上的創造,是否也有藝術上的發現呢? 本站小編整理了七年級下冊語文《竹影》教案,希望您喜歡!

篇1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藴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2.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大膽,對充滿童稚的遊戲有切身的體驗和濃厚的興趣,但他們往往忽視了遊戲中藴涵的藝術和美。讓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體驗,自主探究,有助於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故確立了第一個教學目標。

中西方藝術博大精深,學生了解一些它們的差異,可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價值觀,從而提升人文素養。故確立了第二個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藴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難點:體會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學準備]

1.收集整理有關作者的資料。

2.師生共同製作多媒體課件。

[設計思路]

1.“語文課要給學生一點什麼?”我認為應是讓學生的心靈得到自由放飛,在向生活的拓展中,讓學生得到人文的薰陶,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視聽效果,採用“激趣——感知——品讀——欣賞——遷移”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感觀,讓學生覺得語文課不僅有語言的文學美,而且有畫面的藝術美,覺得上語文課既是知識的獲得過程,又是一種美的享受過程。

2.改變以往語文課知識的構建方式,由單純的教師傳授轉變為師生雙方參與的互動,營造師生間和諧、平等、民主的語文課堂。學生自主地讀、説、悟,教師恰當地引導、調控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合作交流學習中,師生共同體會童稚的活動中藴含的藝術和美。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遊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興趣是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閲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明確:敍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遊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遊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後在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後,讀相關的語段時感情就會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夥伴們從一次無意的遊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解釋,反而會“越描越黑”。藉助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藉自身的審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加了語文課的容量,使學生得到藝術的薰陶,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六、口語交流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遊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遊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語文學習要基於教材,但又不能僅侷限於教材,應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遊戲引發的體驗,應避免圍繞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説教,而應注重對藝術發現的認識,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對學生自身修養的培養。)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穫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演示板書。)

藝術並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藴含在孩子們童稚的遊戲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擁有一顆童心,你就能擁有陽光般的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雙敏鋭的眼睛,你就會發現在平凡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羅丹也曾説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讚美生活的美。

(學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就能讓學生説出自己最深的體會,教師的寄語,讓課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讓學生由課堂走入生活去進行語文學習,拓寬了語文課堂的寬度。)

篇2

教學目的:

1、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

2、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3、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4、藝術並非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要注意啟發學生對藝術創造的認識和體驗。使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課前準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寫在作業本上。

3、查找有關的豐子愷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竹圖展示,導入課文。

同學們看過竹子嗎?在晚上看過竹子嗎?在有月光的晚上看過竹子嗎?畫過竹子嗎?在水泥地上畫過竹子嗎?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畫過竹子嗎?沒有的話,現在畫一畫。

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用簡潔的一句話概括課文的內容。

這篇文章以幾個少年描描畫畫的遊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

2、課文題為“竹影”,它是寫景————竹之影呢?還是主要寫人物活動?

3、本文除寫人物活動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現什麼樣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孩子們的遊戲之中藴藏着他們獨特的“藝術”創造。

三、語言品味,互動釋疑。

你品味到美了嗎?

課文寫“我”和小夥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滿童趣。你覺得哪些描寫最為生動?為什麼? 此題讓學生注意課文充滿兒童情趣的描寫,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加深認識。

再次瀏覽課文,勾畫文中你認為最美的語句,並試着説明理由。

如:原來月亮已在東天的竹葉中間放出她的清光。院子裏的光景已由暖色變成寒色,由長音階(大音階)變成短音階(小音階)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門汀上參參差差地描出許多竹葉來。

四、合作探究,比較鑑賞。(瞭解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點)

梳理父親講述的中國畫特點及有關畫家的一些知識,引導學生認識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們的學習願望。

梳理:(1)中國畫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畫那樣畫得同真物一樣。

(2)顏色:中國畫以墨和硃砂為顏料;西洋畫則以事物的本來顏色為顏色。

歸納:中國畫重神似、神韻;西洋畫重形似、寫實。

補充:中西方在畫法方面的基點區別:

(1)中國畫盛用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2)中國畫不注重透視法,西洋畫極注重透視法(3)中國畫人物畫不講解剖學,西洋畫人物畫很重解剖學。 ( 藝術解剖學)(4)中國畫不注重背景,西洋畫很重背景(5)中國畫題材以自然為主,西洋畫題材以人物為主

五、體驗拓展,走進童年。

1、名人與竹:蒐集有關畫竹的名家或關於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説,竹—-每前進一步都要做一個小結;也有人説,竹——外強內幹。你認為呢?請你聯繫實際,説説你的感想。

3、竹之遊戲:大家在童年時做過哪些跟竹有關的遊戲?請用簡潔的語言的敍説出來。

六、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通過大家的細細品味,我們可以發現本文的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同時藉助大量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把我們帶入了孩子們的童稚活動中,也讓我們進入了美的世界----------

2、課外延伸:

①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做遊戲,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編花環……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進行着一種藝術上的創造,是否也有藝術上的發現呢? 此題意在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感受藝術的能力,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繫。

②寫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跟竹有關,語言自然、清新,儘量表現童真、童趣。

課外資料

一、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975),我國現代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解放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豐子愷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

豐子愷的散文,在我國新文學也有較大的影響。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隨筆二十篇》《甘美的回憶》《藝術趣味》《率真集》等。這些作品除一部分藝術評論以外,大都是敍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表現濃厚的生活情趣。

二、兒童畫(豐子愷)

孩子們的袋裏常常私藏着炭條,黃泥塊,粉筆頭,這是他們的畫具。當大人們不注意的時候,他們便偷偷地取出這些畫具來,在雪白的牆壁上,或光潔的窗門上,發揮他們的作品。大人們看見了,大發雷霆,説這是齷齪的,不公德的,不雅觀的;於整潔和道德上、美感上都有害,非嚴禁不可。便一面設法銷燬這些作品,一面喃喃咒罵它們的作者,又沒收他們的畫具。然而這種禁誡往往是無效的。過了幾日,孩子們的袋裏又有了那種畫具,牆壁窗門上又有那種作品發表了。

大人們的話説得不錯,任意塗抹窗門牆壁,誠然是有害於整潔、道德及美感的。但當動手銷燬的時候,倘得仔細將這些作品審視一下,而稍加考慮與設法,這種家庭的罪犯一定可以不禁自止,且可由此獲得教導的良機。因為你倘仔細審視這種塗抹,便可知道這是兒童的繪畫本能的發現,筆筆皆從小小的美術心中流出,幅幅皆是小小的感興所寄託,使你不忍動手毀損,卻要考慮培植這美術心與涵養這感興的方法了。

實際除了出於惡意的破壞心的亂塗之外,孩子們的壁畫往往比學校裏的美術科的圖畫成績更富於藝術的價值。因為這是出於自動的,不勉強,不做作,始終伴着熱烈的興趣而描出。故其畫往往情景新奇,大膽活潑,為大人們所見不到,描不出。不過這種畫,不幸而觸犯家庭的禁條,難得保存。稍上等的人家,瓊樓玉宇一般的房櫳內,壁上不許着一點污穢,這種畫便絕不可見。貧家的屋子內稍稍可以見到。廢寺,古廟,路亭的四壁,才是村童的美術的用武之地了。曾憶旅行中,入寺廟或路亭中坐憩片時,乘閒觀賞壁上龍蛇,探尋其意趣,辨識其筆畫,實有無窮的興味。

       我常常想,若能專心探訪研究這種繪畫,一定可以真切地知道一地的兒童生活的實況,真切地理解兒童的心情。據我所見,最近鄉村廢寺的敗壁上,已有飛機的出現了。其形好似一種巨大的怪鳥,互相爭鬥着。最初我尚不知其為飛機。數見之後,稍稍認識。後來聽了一個村婆的話:“洋鬼子在那裏煎出小孩子的油來造飛機,所以他有眼睛,會飛。”方始恍然,兒童把飛機畫成這般的姿態,不是無因的。聽了這話,看了這種畫,而回憶近來常在天際飛鳴盤旋的那種東西的印象,正如那壁上的大鳥一般的怪物。校正那村婆的愚見,而用藝術的方法把飛機“活物化”為怪鳥,而設想其在天空中爭鬥的光景,這是何等有興趣的兒童畫題材!這樣的畫,在上海許多兒童畫報上尚未見過,而在窮鄉僻處的廢寺敗壁上先已發表着了。

這點畫心,倘得大人們的適當的指導與培養,使他們不必私藏炭條,黃泥塊,與粉筆頭,不必偷偷地在牆壁窗門上塗抹,而有特備的畫具與公然的畫權,其發展一定更有可觀。同時藝術教育的前途定將有顯著的進步。

篇3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藴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2.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藴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藝術和美。

難點:體會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

(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遊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二、作者介紹 :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美術和音樂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投影打出相關資料)

豐子愷(1898—1975),浙江崇德人。自幼愛好美術,跟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1921年赴日學習音樂和美術。回國後,曾任上海開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建國後,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工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作及文學翻譯。著有《音樂入門》《緣緣堂隨筆》《豐子愷書法》等。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閲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1 、解決生字詞:

撇 蘸 幽暗 √包羅 √愜意 疏密 √坐不牢 硃砂 水門汀 √口頭禪 √參差不齊

2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明確:本文以幾個少年描描畫畫的遊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

(或:敍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遊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3、完成表格:

1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思考探究:

1、課文中説:“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怎樣理解這兩句話?

(這個比喻形象地説明了中西方兩種繪畫形式的不同。西洋畫重寫實,重形似。 中國畫重寫意,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2、 找找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

3、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遊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後在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夥伴們從一次無意的遊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

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欣賞圖畫,要求:

1、迅速瀏覽課文中的相應字句,你能説出下面幾幅畫哪些是中國畫、哪些是西洋畫?

2、用自己的話説説國畫的精妙之處在哪裏?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六、口語交流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遊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遊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七、 作業:

1、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穫嗎?

2、完成本課練習卷,並預習新課。

篇4

一.檢查預習

1.加點字注音並理解詞義

瀰漫 眼梢 愜意 汀 蘸

縷 口頭禪 碩士 參差不齊

2.概括課文內容。

二.整體感知,初步探究

出示圖片“竹影”,討論:竹影是誰畫的?

思考:

1.我們四個人在這裏起了什麼作用?

我們把月亮畫的畫——了一份。(填一詞)

2.在我們的資料中除描影外還有哪些複製圖畫或類似複製的方法?

3.小結:描、印、放大、臨摹都是複製的一種,不是創造。朗讀黃全愈的一段話作為小結: 黑板——學生的眼睛——經由學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樣板“畫”下來。由於沒有“心”的參與,這隻能是一個簡單的由眼睛到手的過程,

可以説那是一個類似“複印”的過程。

4.討論:爸爸説我們這不是畫竹,“不過好玩罷了”。學某類西洋畫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幾乎一樣,這是不是繪畫呢?

5.出示五幅西方油畫,討論西洋畫的優缺點,並用豐子愷的話小結:描得像真的東西一樣,頂多也只抵得一張照相,現在照相機很便宜,三五塊錢也可以買一隻。我們又何苦費許多寶貴的鐘頭來把自己的頭腦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塊錢的照相機呢?

三.生成新疑,深入探究

1.討論:描、印、放大、臨摹、模仿大自然都不是真正的繪畫,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在做這些事,他們做這些事有何得失?

2.以下文字作為小結:

A.胸中竹,並不是眼中之竹。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鄭板橋。

B.模仿只是創造的始基;沒有做到這步功夫和做到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創造。凡是藝術家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詩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朱光潛。

四.創設情境,體驗感悟

1.設若一個人已經完成了模仿階段,現在他要真正的去創作,比如説他站在一叢竹前,現在要你來告訴他怎麼畫,你會説些什麼?

2.如果是豐子愷的父親站在他面前,他會説些什麼?

3.出示鄭板橋竹圖與真竹照片,比較照片與圖畫的區別,討論:鄭板橋對竹作了哪些改動?他為何作此改動?

4.竹可以表達各種各樣的性格。文雅、清高、虛心、堅韌„„有許多詩人讚美它;當然,也有人愛唱反調,説:竹似偽君子,外堅中卻空,根細好鑽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現在站在竹叢前的人是你。綠、紅、黑、黃„„眼前擺着無數顏料,你會選哪一種顏料?你會把竹畫成什麼樣?

五.作業

把你心中所畫的竹圖寫出來。

【課堂實錄】

師:昨天大家都預習了《竹影》,現在我想檢查一下大家預習得如何。(出示預習題)大家一起念。 學生齊讀:瀰漫 眼梢 愜意 汀 蘸 縷 口頭禪 碩士 參差不齊

師:很好,第二題。誰來概括一下課文內容?

一生:一個有月亮的夜晚,我們在水泥地上畫竹影。

師:時間、地點、人物、事情俱全,很不錯。不過這位同學還有補充。

一生:我們在水泥地上畫竹影,然後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

師:非常好,這就十分全面了。現在我們來看看他們畫的竹影。(出示圖片“竹影”。)

師:竹影是誰畫的?

一生:華明、豐子愷、豐子愷的弟弟、豐子愷的父親。

師:真的嗎?

教師用一塊濕抹布在黑板上寫一大大的“竹”字。然後請一學生上台用粉筆把這個字描一下。

師:請大家看黑板,請問這個粉筆“竹”字是誰寫的?

一生:xx同學。

另一生:老師。

師:理由?

一生:版權屬於老師,xx同學只是依樣畫葫蘆。

師:説得好,我就這麼問吧,如果這個字拍賣,賣了10000元,我拿多少,他拿多少?

一生:你最少拿9500,他最多拿500,算苦勞。

師:很好,那麼請大家再思考一下,這竹影到底是誰畫的?

一生:是月亮畫的。

師:是月亮嗎?月亮能發光嗎?

好幾個學生一起叫道:是太陽!

師:很好,竹影的真正作者是太陽,太陽借了月亮的手畫的,現在我請大家思考“我們四個人在這裏起了什麼作用?我們把月亮畫的畫——了一份。(填一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