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產生美──《背影》教學感悟6篇 距離美:《背影》教學感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W

《背影》是中國作家朱自清的經典散文之一,通過細膩描寫父子間的深情與牽掛,讓人感受到了距離所帶來的美。本文將深入剖析《背影》,分享教學感悟,希望能夠引發讀者對親情、成長與人生的思考與感悟。

距離產生美──《背影》教學感悟6篇 距離美:《背影》教學感悟

第1篇

如何選擇表現角度?這是散文創作中值得研究的問題,絕非雕蟲小技。在我們的文苑中,善於選擇角度者,則可能自成高格,不善於選擇者,往往流入下品。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選擇了一個最佳表現角度——“背影”,並把它轉化為藝術美的一篇佳作。

一般寫人物,較多地從正面着筆,或寫面部肖像,或寫姿態、服飾。正面寫當然有其好處,然只從一個角度寫多了,也會讓人感到呆板乏味。契訶夫給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誡説:“你忙着描寫人物的臉……這又是老一套,這樣的描寫是可以省掉的。五張描寫得很詳細的臉,會使讀者的注意力疲勞。”《背影》則另闢蹊徑。作者選擇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全力抒寫父親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絕。除了文章開頭的點題外,全文共寫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作為父親,在兒子的心目中是多麼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無不了如指掌。然而當父親臨別送行時,為兒子買橘子而艱難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卻深深地打動了兒子的心靈,頓時使“我”獲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動的眼淚。第二次是父親離去時。這一背影在來來往往的人羣裏,找不到了。猶如電影畫面那樣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濃,人愈遠而心愈近。第三次,從信中得知父親困頓的際遇和頹唐的心情,在晶瑩的淚光中,又浮現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它將成為“我”終身難忘的一個定格畫面。是的,寫人物從背影這個角度着墨,為數很少,然而,“文章有眾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眾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姜白石説:“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朱自清先生知難而上,選擇背影這個新穎獨特的角度,這是生活暗示給他的一種獨特發現,也是表現事物的一種藝術創造,顯露了作者不隨人後、敢於創新的藝術才華。

寫作對象的素材都是分散的、零碎的,藝術家如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於把這些光束進行聚合,從而形成藝術的焦點。父親在火車站爬月台時“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個背影,是在一個特殊環境下活動着的背影,它就是這篇散文的聚光點。父親的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凝聚在這一點上;父子之間分離時深沉的愛也傾注在這一點上。抓住這特殊的一點,似乎把兒子對父親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緒都奔向一箇中心進行集中、組合、強調,熔鑄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挑選什麼角度,除了便於將分散孤立的東西化為凝聚的一點外,還要注意能否表現事物的本質方面。有些角度,只能表現事物的某些非本質的表象,有些角度,甚至可能醜化事物的本來面目,把次要的、局部的東西表現為主要的整體的東西。這樣的角度就不足取。倘若刻畫人物,如何選擇最佳角度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特徵呢?魯迅説:“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因為“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顧愷之語)。然而朱自清先生描寫的這個特殊的背影,卻也同畫眼睛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個角度觀察,不僅看到父親“形”的特點,還洞察到他“神”的方面的種種本質特性。父親老境的頹唐、心情的憂傷、父愛的真摯等都通過背影恰當地顯示出來。背影,猶如電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父親豐富的內心世界,照見了他的靈魂。

特定情景下的父親的背影,特別是離“我”有一定距離的背影,由於視覺角度的限制,省略了父親的臉部及其正面表情動作的種種描繪,作者只用極簡練的速寫筆法,抓住傳神的細節,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影輪廓畫,創造出一種意藴豐富、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給讀者以自由想像的廣闊天地。從父親努力掙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人們會聯想到父親當時吃力的神態,或咬牙使勁,或汗溢面頰,想見其甘心為兒子奔波的情懷;從背影中,人們還會想得更多,似乎會看到父親家道日衰的過去,也會預見到他離“大去之期不遠”的未來。而這背影,實際是當時社會的一個投影。如果讀者鼓起想像的雙翼,那麼,還會從中看到千萬舊知識分子困頓的身影。由於背影的表現角度選得好,寫得隱而不露,約而不繁,含不盡之意於背影之外,發人深思,催人聯想,所以它具有較大的藝術容量,經得起讀者反覆鑑賞。記得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曾説過:“藝術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創造引起讀者審美再創造的刺激物。”朱自清先生選擇這個特定的角度寫背影,也就是要創造引起讀者藝術想像的誘發物。如果表現角度平直淺露,寫足寫滿,勢必束縛了讀者想像的翅膀,限制讀者的藝術再創造,使筆下的形象變成失去藝術生命的“死物”。為此,選擇角度,要從有利於給讀者創造想像的藝術天地着眼。

散文的表現角度,可以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給散文帶來搖曳多姿、羣芳爭妍的風采;散文的表現角度也需巧於運思,獨具一格,散文具有作家鮮明的藝術個性和獨特的風格。散文的表現角度既是技巧問題,又同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觀察有關,滲透着他們的美學理想。願我們的散文愛好者,從《背影》的可貴經驗中,吸取有益的啟示吧!

(《從〈背影〉看散文如何選擇表現角度》,《國中語文課文分析集》第二冊,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距離產生美──《背影》教學感悟6篇 距離美:《背影》教學感悟 第2張

第2篇

我今天所説課的篇目是《背影》,它是人教版九年義務初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新大綱對現代文閲讀教學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訓練學生閲讀一般的現代文,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思路,瞭解基本的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二、使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三、初步學習各種閲讀方法。四、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在“能力訓練”的“閲讀訓練”項中特別強調了“整體感知課文的大致內容”“從課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賞課文中優美精闢的語句”“用普通話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精讀課文”等等。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棗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寫得真摯而動人。此文在新教材中編入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從編者意圖來看,顯然出於以下幾種考慮:

1、通過此文去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關注父母的生活與情感。因為新教材的第一冊的編輯思想是根據反映生活的內容編排。第一單元即家庭生活,其中第一課《這不是一顆流星》是寫祖孫關係,第二課《羚羊木雕》是表現同輩的朋友關係,此課反映父子關係,而第四課《散步》表現的是整個家庭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教材編輯的意圖是要示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認識和反映家庭成員之間的美好的情感。

2、訓練學生整體上學習與運用語文的能力,編者將此文的訓練重點之一定為“中心與段落的關係”,意在訓練學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據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冊的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注意到與國小的銜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冊教材的學習在整個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強調語文學法的指導、最基礎的語文能力的形成與良好語文習慣的培養。這三方面的要求是體現在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當中的。

我班乃至我校的學生語文基礎差,特別體現在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背影》這篇文章反映的畢竟是成年人尤而且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情感,因而較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點“淡淡的憂愁”是很難讓這些剛上七年級的學生真正的領會。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這樣一些內容進行大膽的捨棄,在課堂上不做要求。

根據以上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朗讀的能力學習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葉聖陶語),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與數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個綜合性的複雜性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這個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們還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可以説,“言”“荃”更為重要。

“整體閲讀,以語言訓練為主”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並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再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重點文段的閲讀訓練,着重訓練詞語的運用和關鍵語句的理解。最後對“中心與段落的關係”進行領會與分析。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圈點批註、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

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採用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説,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的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四點

第一課時的教學要點有:聽讀、朗讀訓練,語彙積累,圈點批註與整體閲讀,文章大致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具體為以下幾個環節:

1、在你的生活中誰最令你感動,最令你感動的是什麼?

2、而在我們今天所學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誰是令他最感動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動的又是什麼呢?

(第一問的設計體現語文與學生生活的聯繫,讓學生由生活中的具體形象出發;第二問旨在激起學生的閲讀需要,同時,也體現了對預習的要求)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1、2段一組同學讀,3、4段二組同學讀,5段全班同學讀,6段三組同學讀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們學生最薄弱的也是這一點,是順其自然,還是切實去改變,我選擇後者,七年級時期是訓練朗讀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不加以強化,到了高年級再去補已經很難有成效,心理學認為人發展某種能力具有關鍵期,朗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就在國小和國中階段。根據學生實際,七年級第一學期朗讀要求為正確,對一些學生讀不準的詞語,採用英語學習中學單詞的方法,教師進行領讀。)

1)、詞語: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框框

(這一環節主要用於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又是個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當然畢竟是七年級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夠有所批註,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

2、簡要説説批註的地方並理由(找成績好的同學,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範,教師可在學生閲讀時巡視,找那些批得較好的同學發言。教師可根據此收集反聵信息)

(詞彙是語言的材料,切實落實,此練習一方面設計聽的能力,一方面練習詞的意義,一方面練習正確書寫,一石三鳥)

1)“我”與父親最後一次相見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

2)我與父親是在一種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從文中找出寫見面的背景的句子。寫出了怎樣的一個背景。

5)對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簡要説明理由。

d、表現父親憐愛兒子,兒子體諒父親,父子之間的美好親情

(嘗試練習的設計的目的是檢測整體閲讀的效果,同時解決一些次要的目標。提問5的設計可視作是對此課的總結)

1、將預習提示中的詞語的注音和解釋抄寫在作業本上。(語料的積累,習慣的培養,這類練習表面上看較為機械,但對低年級學生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課後練習七(不借助其它參考書,做錯沒關係,做在書本上)

第二課時的教學要點是重點段落研讀、關鍵語句意義的品讀、理清本文的層次與結構體會中心與段落之間的關係、比較閲讀訓練。如果説第一課時側重於基礎能力和基本習慣,是整體感知課文,那麼第二課時主要是突破重點難點、完成主要目標並進行遷移訓練。第一課時的鋪墊,第二課時是發展。

1、上節課我們知道作者一共寫了四個背影,那麼作者寫得最詳細的是那一個?朗讀這一段,注意其中的一些詞語,等一下要求大家寫出來。

引導學生研究刪後補出的詞語的含義和作用,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拔

2、為什麼“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不是“輕輕的”或是“小心地”?請一位同學表演一下?

3、父親為什麼“撲撲身上的泥士,感到很輕鬆似的”,“似的”二字去掉可不可以?

4、作者為什麼看到這個背景“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又為什麼趕緊拭乾了淚?

5、這一次流淚與第一次流淚有什麼不同。與第三次、第四次呢?

1、前面我們通過第五段的閲讀,體會了父親對兒子的一片疼愛之情,那麼,文中還有那些句子表現了這種感情?

a、第二段父親説“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b、第三段棗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送我去。

2、作者是否一開始就體會了父親的這種樸實的疼愛之情呢?

1、文章的標題改為“我的父親”“浦口別父”好不好,為什麼?

1、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動過,也許是一次送別,也許是一次談話,也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也許是······請你敍述一次讓你讓你最為感動的事。

我看見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馬褂,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在上面,再向上縮;他身子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1、這個文段中所描寫背影的語句是,從文中劃出來。這一背影與朱自清在課文中描寫的背影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朱文通過父親的“背影”表現了父親對自己的疼愛,最後表達的是一種對父親的思念和老境不好的一種淡淡的憂傷,而此文的結尾兩段表現的是作者對自己的負疚的心情。

第3篇

理解文章具體描寫父親“背影”的細節,體味作者為之感動落淚的表層和深層原因;體會選擇“背影”作為表現主體的美學意義。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會引發我們內心的感動。比如:春天樹尖上長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裏遠處傳來的一首懷舊的老歌,週六回到家,父母早已為我們準備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這樣的事,也許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背影》。最近我發現,有作曲家又把它寫成了一首如泣如訴的歌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一下。放《背影》歌動畫。

這首歌歌詠的就是父親的背影。那我們就一起來看課文,先了解一下《背影》的作者。放作者介紹,同學讀。《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曾在朱自清逝世四十週年時為他題詞,放題詞。這是對朱自清一生的學識品格和人生追求的高度概括和真實寫照。

這篇課文追憶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家庭變故。當時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勞碌,謀事艱難,在他們心頭籠罩着一層不散的愁雲。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所以更喚起人們的同情、歎惋和共鳴。

放全文朗讀動畫。思考問題: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2、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表達了什麼中心?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回答:父子浦口送別。

回答:四寫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分別為:⑴懷念父親,惦記背影;第一次是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⑵望父買橘,刻畫背影;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父親胖胖的身軀,步履艱難,蹣跚的走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⑶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着父親的“背影”在人羣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⑷別後思念,再現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着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與文章開頭呼應。

答:親自送行,照看行李,講定價錢,送子上車,揀定座位,叮囑兒子,囑咐茶房,為子買橘。 體現:細心關照,周到入微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讓你感動?為什麼? 答:望父買橘見背影

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黑色給人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勢:蹣跚——年紀較大,腿腳不便,(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爬月台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步履艱難(動作描寫,“探”,體胖動作不靈便,下鐵道小心翼翼;“攀”,既寫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台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緻;“傾”,爬上月台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4、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為兒子做了這麼多繁瑣細小的小事以外,還以什麼方式表達這種關愛?

⑴不要緊,他們去不好!⑵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⑶我走了,到那邊來信!⑷進去吧,裏面沒人.

體現:憐惜體貼,依依不捨(樸實而簡潔的語言,表現出父親無微不至的關心,深摯的關愛,憐惜體貼兒子,依依不捨,語言樸實,感情深沉。)

1、兒子理解了父親的深情嗎?為什麼?談談你的看法。

a.望父買橘,艱難背影——感動之淚 b.父子離別,惜別背影——惆悵之淚

c.含淚讀信,再現背影——思念之淚 d.太聰明瞭,聰明過分——後悔自責

兒子對父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兒子從不理解到理解、體諒、感動、思念)

你認為父親為兒子做的這些事普通嗎?為何兒子會多次流淚?

作者並不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個背影對於兒子來説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可能不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那為何會如此感動呢?

感動的原因是父親的背影出現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朗讀二三段,總結:

祖母去世,滿院狼藉,變賣典質,父親失業。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借債等境況又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愁。日漸蒼老的父親,還要承擔家庭的重擔。然而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親並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愛護着自己的兒子。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學業,還寬慰兒子,並親自送兒子上火車。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兒子上火車;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勝任的,如過鐵道買桔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為照顧兒子,什麼災禍,什麼勞累,他都置之度外。父親在千辛萬苦中為兒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別是順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貴多少倍。所以兒子當然會感動得多次掉下眼淚。

總結:飽經憂患的父親:一如既往愛護兒子,萬般體貼關愛

父親是一座山,偉大而堅強。嚴酷的現實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負擔壓彎了脊背,他從無怨言,默默地用點點血汗,以透支的生命為兒女們開出一條成功之路。

確實,父疼子,子愛父,讓我們再次欣賞一下父子情深的片段。放影片。

父母愛子女之心,無微不至,父母愛子女之事,可寫的事情成千上萬。本文以小見大,將父母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摯愛全部凝聚在這個背影裏。就像我們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遊子吟》就把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種種複雜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臨行密密縫”這個形象上。讀了本文,你不會不想到父母平時對自己的許多鍾愛,甚至有些是自己本來不怎麼在意的事情,這時也會浮現出來,令你動心,乃至流淚,甚或慚愧。

打出齊讀:世間的愛千萬種,惟有父母之愛最無私。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但帶不走父母的愛。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溶入我們的血液。這愛留在我們的心中,時刻温暖我們的生命歷程。

其實何止父愛,所有的親情之愛都是感人的,也許你承受着卻沒有發覺,也許你失去了才覺珍貴。請你仔細品味這記憶中的珍寶,説説在你的家庭裏,你所感受到的至愛親情。

同學們,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牀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着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着我們。讓我們都能對他們説一聲:我愛你們,我理解了你們。

今天我們要佈置的是一個特殊的作業,請同學們回到家裏,用你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給他們寫一張紙條,為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好嗎?

第4篇

?背影》是作者於1925年10月在清華大學任教時寫的,它描寫了在祖母亡故回家奔喪之後與父親在車站上別離時的情景。全篇文字洗練,意境深邃,雖以記事為主,但充滿着溢於言表的真摯感情。同時,雖取材於家庭平淡瑣事,卻能於細微處見精神。作者憑着自己敏鋭的洞察力,看透了時代和社會的沉痾,將哀傷和憤懣凝聚於筆端,淋漓盡致地勾勒出父親的背影,描繪出自家光景慘淡的圖畫。在這幅圖畫中展示了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在中外反動派的殘酷壓榨下朝不保夕的苦況,深刻地反映了這一時期處在社會下層的小私有者日趨破產的真實生活。

文章劈頭一句就開宗明義,落筆點題,顯得乾淨利索,沒有閒筆。“不能忘記”的前邊再加上一個“最”字,表明父親的背影在作者心靈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藴含着千絲萬縷的父子温情。全文從這個“最”字發端,用追敍的手法,再現兩年前作者終生難忘的往事。

點題之後,但作者接下去並沒有緊鑼密鼓地直接寫背影,而是宕開一筆,從祖母去世的那年冬天寫起。這樣寫,一方面能攫住讀者的心,另一方面,主要是為下文描述事物、抒發胸臆作鋪墊。祖母的死,父親的失業,變賣典質還虧空,又添新債辦喪事,這接二連三的災難劈頭蓋腦地襲來,小小的家庭能經受得了嗎?寥寥幾筆,給整幅畫面敷上了慘淡的、衰敗的、哀傷的灰冷色彩,從而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由於家庭的猝然變故,父親即使有三頭六臂,能呼風喚雨,也無法振興家業,恢復原有的生活水平。父親在“我”悲傷至極、簌簌落淚之時,以“天無絕人之路”的話來勸慰“我”,也用來聊以自慰。一般而論,人若處在貧困潦倒和無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於外力的恩賜,希望化險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親被生活所逼迫,懷着“天無絕人之路”的僥倖心理,到南京去找差事。但是,由於帝國主義的瘋狂掠奪,封建主義的殘酷壓迫,又加上軍閥的連年混戰,使得廣大人民在死亡線上掙扎。在餓殍盈野,難民雲集的時勢下要想找個差事,那真是比登天還難啊!他父親為謀事得求爺爺拜奶奶,忙得不可開交,故説定不送行,權且叫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這對“我”也算是夠關心的了。後來父親又不放心,躊躇再三,執意決定還是親自送“我”去,“我”兩三回阻止也不頂用。到了浦口車站,父親忙着為“我”照看行李,又為“我”僱請腳伕,還親自送“我”上車,並揀定一張座位。已經照顧得如此細緻周詳,父親還有點牽腸掛肚,於是又不厭其煩地向“我”囑咐一大堆像叮囑從來未出過遠門的稚童那樣的話語,以至“我心裏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細針密線地描繪父親的行動、語言、性格,突出了父親對“我”的體貼和關懷,把一個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樹立起來了。

父親的形象更為感人的地方,表現在他老態蹣跚地為“我”來回買橘子,那真摯而灼熱的感情達到了最高點。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為之多次流眼淚。

父親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又是一個胖子,加之穿着臃腫,行動起來該是多麼困難。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我們看到他這種艱難的、毫不利索的動作,實在於心不忍,為之難過。他為什麼這樣完全丟掉了作為尊嚴的父親的架子,心甘情願地在大庭廣眾之中爬上爬下呢?原來是為了買橘子給兒子。前人有云:“子騎父作馬,父願子成龍。”在這裏我們又找到了最好的註腳。再看下邊的兩個細節吧:父親抱着硃紅的橘子往回走,“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點也不怕麻煩。他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父親用幾番辛苦買來的橘子,連一個也不品嚐,全部留給兒子受用,並因此感到很輕鬆。在父親的心目中,兒子就是一切了!直到分手時,父親又對兒子叮囑:“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最後又幾步一回頭,囑咐我:“進去吧,裏邊沒人。”這時還一直為兒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這樣一位至情至善、愛子如命的父親,當他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羣裏的時候,作者當然潸然淚下了。

那麼,父親是不是一直這樣疼愛着兒子呢?請看作者最後一段回憶父親近幾年來的印象吧。近幾年來,儘管“我”和父親勞碌奔波,家中光景還是江河日下。由於家道中落,父親老境頹唐,免不了產生“觸目傷懷”“情鬱於中”的哀傷情緒。中外反動勢力的敲骨吸髓,使父親喝夠了人生苦酒,滿腹怒氣,又能夠向誰發泄?向社會吧,弄得不好會招致飛天橫禍。向親友吧,大家都在逆境裏過日子,何必去勾動別人的隱痛呢。但是,滿腔鬱怒如魚鯁在喉,不吐不快,因此,家庭便成了他發怒的惟一場所,“待我漸漸不同往日”,在感情上產生了隔膜。所有這些,難道能去責難父親嗎?當然不能!父親是出於無可奈何,促使父親這樣做的,是當時的罪惡的社會。“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着我,惦記着我的兒子。”這幾句照應開頭,父子倆雖相隔千山萬水,但心有靈犀一點通。特別是父親,不僅惦記着兒子,而且還惦記着孫子。讀到這裏,我們才瞭解父親百般愛“我”的全部用意。近兩年來父親之愛“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會給他無情的壓力和磨難,也是一個極重要的因素。父親在貧窮拮据之中,回顧自己一生的坎坷歷程,原來尚能“獨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隨着時間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破產了。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書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希望在哪裏?光明在哪裏?飽嘗人生痛苦與目睹世態炎涼的父親,只得靠兒孫們出人頭地,寄殷切希望於未來了。

在文章的結尾,我們又看到了作者淚光晶瑩,歎息不已。這與其説是針對父親的,毋寧説是針對下層社會裏千千萬萬的破產貧民的。

在文藝創作上,一個高明的作家應是獨具慧眼,苦運匠心,所描寫的社會現象不停留於外表,而是如解衣剝筍,鞭辟入裏,從一家一户而看到整個社會,從一滴水反映出大千世界,這才是藝術的典型。我們縱觀《背影》全文,作者所精心刻畫的僅是父親背影這個動態形象,但由於委婉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灰暗的社會世態,竟構成了千千萬萬破產的小私有者家庭的縮影。這正是作品的社會意義之所在。《背影》在當時影響極大,以後又備受推崇,看來是很有道理的。《〈背影〉破產家庭的縮影》(唐嗣德)

?背影》是作者於1925年10月在清華大學任教時寫的,它描寫了在祖母亡故回家奔喪之後與父親在車站上別離時的情景。全篇文字洗練,意境深邃,雖以記事為主,但充滿着溢於言表的真摯感情。同時,雖取材於家庭平淡瑣事,卻能於細微處見精神。作者憑着自己敏鋭的洞察力,看透了時代和社會的沉痾,將哀傷和憤懣凝聚於筆端,淋漓盡致地勾勒出父親的背影,描繪出自家光景慘淡的圖畫。在這幅圖畫中展示了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在中外反動派的殘酷壓榨下朝不保夕的苦況,深刻地反映了這一時期處在社會下層的小私有者日趨破產的真實生活。

文章劈頭一句就開宗明義,落筆點題,顯得乾淨利索,沒有閒筆。“不能忘記”的前邊再加上一個“最”字,表明父親的背影在作者心靈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藴含着千絲萬縷的父子温情。全文從這個“最”字發端,用追敍的手法,再現兩年前作者終生難忘的往事。

點題之後,但作者接下去並沒有緊鑼密鼓地直接寫背影,而是宕開一筆,從祖母去世的那年冬天寫起。這樣寫,一方面能攫住讀者的心,另一方面,主要是為下文描述事物、抒發胸臆作鋪墊。祖母的死,父親的失業,變賣典質還虧空,又添新債辦喪事,這接二連三的災難劈頭蓋腦地襲來,小小的家庭能經受得了嗎?寥寥幾筆,給整幅畫面敷上了慘淡的、衰敗的、哀傷的灰冷色彩,從而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由於家庭的猝然變故,父親即使有三頭六臂,能呼風喚雨,也無法振興家業,恢復原有的生活水平。父親在“我”悲傷至極、簌簌落淚之時,以“天無絕人之路”的話來勸慰“我”,也用來聊以自慰。一般而論,人若處在貧困潦倒和無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於外力的恩賜,希望化險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親被生活所逼迫,懷着“天無絕人之路”的僥倖心理,到南京去找差事。但是,由於帝國主義的瘋狂掠奪,封建主義的殘酷壓迫,又加上軍閥的連年混戰,使得廣大人民在死亡線上掙扎。在餓殍盈野,難民雲集的時勢下要想找個差事,那真是比登天還難啊!他父親為謀事得求爺爺拜奶奶,忙得不可開交,故説定不送行,權且叫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這對“我”也算是夠關心的了。後來父親又不放心,躊躇再三,執意決定還是親自送“我”去,“我”兩三回阻止也不頂用。到了浦口車站,父親忙着為“我”照看行李,又為“我”僱請腳伕,還親自送“我”上車,並揀定一張座位。已經照顧得如此細緻周詳,父親還有點牽腸掛肚,於是又不厭其煩地向“我”囑咐一大堆像叮囑從來未出過遠門的稚童那樣的話語,以至“我心裏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細針密線地描繪父親的行動、語言、性格,突出了父親對“我”的體貼和關懷,把一個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樹立起來了。

父親的形象更為感人的地方,表現在他老態蹣跚地為“我”來回買橘子,那真摯而灼熱的感情達到了最高點。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為之多次流眼淚。

父親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又是一個胖子,加之穿着臃腫,行動起來該是多麼困難。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我們看到他這種艱難的、毫不利索的動作,實在於心不忍,為之難過。他為什麼這樣完全丟掉了作為尊嚴的父親的架子,心甘情願地在大庭廣眾之中爬上爬下呢?原來是為了買橘子給兒子。前人有云:“子騎父作馬,父願子成龍。”在這裏我們又找到了最好的註腳。再看下邊的兩個細節吧:父親抱着硃紅的橘子往回走,“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點也不怕麻煩。他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父親用幾番辛苦買來的橘子,連一個也不品嚐,全部留給兒子受用,並因此感到很輕鬆。在父親的心目中,兒子就是一切了!直到分手時,父親又對兒子叮囑:“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最後又幾步一回頭,囑咐我:“進去吧,裏邊沒人。”這時還一直為兒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這樣一位至情至善、愛子如命的父親,當他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羣裏的時候,作者當然潸然淚下了。

那麼,父親是不是一直這樣疼愛着兒子呢?請看作者最後一段回憶父親近幾年來的印象吧。近幾年來,儘管“我”和父親勞碌奔波,家中光景還是江河日下。由於家道中落,父親老境頹唐,免不了產生“觸目傷懷”“情鬱於中”的哀傷情緒。中外反動勢力的敲骨吸髓,使父親喝夠了人生苦酒,滿腹怒氣,又能夠向誰發泄?向社會吧,弄得不好會招致飛天橫禍。向親友吧,大家都在逆境裏過日子,何必去勾動別人的隱痛呢。但是,滿腔鬱怒如魚鯁在喉,不吐不快,因此,家庭便成了他發怒的惟一場所,“待我漸漸不同往日”,在感情上產生了隔膜。所有這些,難道能去責難父親嗎?當然不能!父親是出於無可奈何,促使父親這樣做的,是當時的罪惡的社會。“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着我,惦記着我的兒子。”這幾句照應開頭,父子倆雖相隔千山萬水,但心有靈犀一點通。特別是父親,不僅惦記着兒子,而且還惦記着孫子。讀到這裏,我們才瞭解父親百般愛“我”的全部用意。近兩年來父親之愛“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會給他無情的壓力和磨難,也是一個極重要的因素。父親在貧窮拮据之中,回顧自己一生的坎坷歷程,原來尚能“獨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隨着時間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破產了。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書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希望在哪裏?光明在哪裏?飽嘗人生痛苦與目睹世態炎涼的父親,只得靠兒孫們出人頭地,寄殷切希望於未來了。

在文章的結尾,我們又看到了作者淚光晶瑩,歎息不已。這與其説是針對父親的,毋寧説是針對下層社會裏千千萬萬的破產貧民的。

在文藝創作上,一個高明的作家應是獨具慧眼,苦運匠心,所描寫的社會現象不停留於外表,而是如解衣剝筍,鞭辟入裏,從一家一户而看到整個社會,從一滴水反映出大千世界,這才是藝術的典型。我們縱觀《背影》全文,作者所精心刻畫的僅是父親背影這個動態形象,但由於委婉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灰暗的社會世態,竟構成了千千萬萬破產的小私有者家庭的縮影。這正是作品的社會意義之所在。《背影》在當時影響極大,以後又備受推崇,看來是很有道理的。《〈背影〉破產家庭的縮影》(唐嗣德)

?背影》是作者於1925年10月在清華大學任教時寫的,它描寫了在祖母亡故回家奔喪之後與父親在車站上別離時的情景。全篇文字洗練,意境深邃,雖以記事為主,但充滿着溢於言表的真摯感情。同時,雖取材於家庭平淡瑣事,卻能於細微處見精神。作者憑着自己敏鋭的洞察力,看透了時代和社會的沉痾,將哀傷和憤懣凝聚於筆端,淋漓盡致地勾勒出父親的背影,描繪出自家光景慘淡的圖畫。在這幅圖畫中展示了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在中外反動派的殘酷壓榨下朝不保夕的苦況,深刻地反映了這一時期處在社會下層的小私有者日趨破產的真實生活。

文章劈頭一句就開宗明義,落筆點題,顯得乾淨利索,沒有閒筆。“不能忘記”的前邊再加上一個“最”字,表明父親的背影在作者心靈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藴含着千絲萬縷的父子温情。全文從這個“最”字發端,用追敍的手法,再現兩年前作者終生難忘的往事。

點題之後,但作者接下去並沒有緊鑼密鼓地直接寫背影,而是宕開一筆,從祖母去世的那年冬天寫起。這樣寫,一方面能攫住讀者的心,另一方面,主要是為下文描述事物、抒發胸臆作鋪墊。祖母的死,父親的失業,變賣典質還虧空,又添新債辦喪事,這接二連三的災難劈頭蓋腦地襲來,小小的家庭能經受得了嗎?寥寥幾筆,給整幅畫面敷上了慘淡的、衰敗的、哀傷的灰冷色彩,從而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由於家庭的猝然變故,父親即使有三頭六臂,能呼風喚雨,也無法振興家業,恢復原有的生活水平。父親在“我”悲傷至極、簌簌落淚之時,以“天無絕人之路”的話來勸慰“我”,也用來聊以自慰。一般而論,人若處在貧困潦倒和無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於外力的恩賜,希望化險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親被生活所逼迫,懷着“天無絕人之路”的僥倖心理,到南京去找差事。但是,由於帝國主義的瘋狂掠奪,封建主義的殘酷壓迫,又加上軍閥的連年混戰,使得廣大人民在死亡線上掙扎。在餓殍盈野,難民雲集的時勢下要想找個差事,那真是比登天還難啊!他父親為謀事得求爺爺拜奶奶,忙得不可開交,故説定不送行,權且叫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這對“我”也算是夠關心的了。後來父親又不放心,躊躇再三,執意決定還是親自送“我”去,“我”兩三回阻止也不頂用。到了浦口車站,父親忙着為“我”照看行李,又為“我”僱請腳伕,還親自送“我”上車,並揀定一張座位。已經照顧得如此細緻周詳,父親還有點牽腸掛肚,於是又不厭其煩地向“我”囑咐一大堆像叮囑從來未出過遠門的稚童那樣的話語,以至“我心裏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細針密線地描繪父親的行動、語言、性格,突出了父親對“我”的體貼和關懷,把一個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樹立起來了。

父親的形象更為感人的地方,表現在他老態蹣跚地為“我”來回買橘子,那真摯而灼熱的感情達到了最高點。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為之多次流眼淚。

父親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又是一個胖子,加之穿着臃腫,行動起來該是多麼困難。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我們看到他這種艱難的、毫不利索的動作,實在於心不忍,為之難過。他為什麼這樣完全丟掉了作為尊嚴的父親的架子,心甘情願地在大庭廣眾之中爬上爬下呢?原來是為了買橘子給兒子。前人有云:“子騎父作馬,父願子成龍。”在這裏我們又找到了最好的註腳。再看下邊的兩個細節吧:父親抱着硃紅的橘子往回走,“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點也不怕麻煩。他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父親用幾番辛苦買來的橘子,連一個也不品嚐,全部留給兒子受用,並因此感到很輕鬆。在父親的心目中,兒子就是一切了!直到分手時,父親又對兒子叮囑:“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最後又幾步一回頭,囑咐我:“進去吧,裏邊沒人。”這時還一直為兒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這樣一位至情至善、愛子如命的父親,當他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羣裏的時候,作者當然潸然淚下了。

那麼,父親是不是一直這樣疼愛着兒子呢?請看作者最後一段回憶父親近幾年來的印象吧。近幾年來,儘管“我”和父親勞碌奔波,家中光景還是江河日下。由於家道中落,父親老境頹唐,免不了產生“觸目傷懷”“情鬱於中”的哀傷情緒。中外反動勢力的敲骨吸髓,使父親喝夠了人生苦酒,滿腹怒氣,又能夠向誰發泄?向社會吧,弄得不好會招致飛天橫禍。向親友吧,大家都在逆境裏過日子,何必去勾動別人的隱痛呢。但是,滿腔鬱怒如魚鯁在喉,不吐不快,因此,家庭便成了他發怒的惟一場所,“待我漸漸不同往日”,在感情上產生了隔膜。所有這些,難道能去責難父親嗎?當然不能!父親是出於無可奈何,促使父親這樣做的,是當時的罪惡的社會。“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着我,惦記着我的兒子。”這幾句照應開頭,父子倆雖相隔千山萬水,但心有靈犀一點通。特別是父親,不僅惦記着兒子,而且還惦記着孫子。讀到這裏,我們才瞭解父親百般愛“我”的全部用意。近兩年來父親之愛“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會給他無情的壓力和磨難,也是一個極重要的因素。父親在貧窮拮据之中,回顧自己一生的坎坷歷程,原來尚能“獨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隨着時間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破產了。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書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希望在哪裏?光明在哪裏?飽嘗人生痛苦與目睹世態炎涼的父親,只得靠兒孫們出人頭地,寄殷切希望於未來了。

在文章的結尾,我們又看到了作者淚光晶瑩,歎息不已。這與其説是針對父親的,毋寧説是針對下層社會裏千千萬萬的破產貧民的。

在文藝創作上,一個高明的作家應是獨具慧眼,苦運匠心,所描寫的社會現象不停留於外表,而是如解衣剝筍,鞭辟入裏,從一家一户而看到整個社會,從一滴水反映出大千世界,這才是藝術的典型。我們縱觀《背影》全文,作者所精心刻畫的僅是父親背影這個動態形象,但由於委婉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灰暗的社會世態,竟構成了千千萬萬破產的小私有者家庭的縮影。這正是作品的社會意義之所在。《背影》在當時影響極大,以後又備受推崇,看來是很有道理的。

第5篇

社會學的方法,例如,講《荷塘月色》,説是“四·一二”大屠殺以後,知識分子的苦悶,不能同流合污,又不能直接投身革命的矛盾心情。

這個説法,不能説錯,但是,也不能説有多對,因為,

第一,這與作品有些關係,並不是作品的真正內容,作品寫的是“獨處”的“自由”,孤獨的美好;這裏的自由不是政治概念,而是倫理概念。

第二,這樣説,不能説明作品的藝術特點,例如,本文對於詩意的追求。文章內部的不平衡,哪些地方特別好,哪些地方比較一般。

第三,如果滿足於作品與現實的一致,那麼,作為一種普遍的方法,是不是行得通。如,拿來分析冰心的詩就無從下手。

第四,例如,拿來分析《背影》,就更難辦了。《背影》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呢?

第五,方法問題,這種説法的特點,是尋求作品內容與社會現實之間的一致性的,這裏就有一個原則問題了,從方法論來看,究竟是分析作品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性還是尋求作品與現實之間的統一性?

1.光是尋求作品社會意義是不夠的,不能成為一種科學的、深刻的方法。

2.即使找到了社會現實意義,也並不能滿足教學要求。因為背影的藝術特點,是不能從這種方法中得到解釋的。

a.從文學創作來説,就是現實與藝術的矛盾、差異,而不是統一、等同,如果統一等同了,就沒有藝術可言了,藝術就成了對於現實的照抄,作家就沒有創造的功勞了。

b.從藝術本身來説,不同形式的不同規範,同一形式的不同風格創造,都是以差異為特點的,也就是以矛盾分析為基礎,而不是從統一性中所能獲得的。

第一,矛盾是內在的,尤其是經典性作品,往往是天衣無縫的,因而,關鍵不在於要求分析矛盾而在於揭示矛盾。而矛盾是潛在的,不是浮在表面上的。

第二,從方法的操作性來説,不能滿足於一篇一篇孤立地講作品,應該把作品放在一系列的作品的比較中,來觀察差異,以便找出矛盾的切入口。如果是單篇地分析,沒有現成的作品可比,就要用一種方法,叫做還原法,(現象學的還原)來找出作品與對象之間的矛盾。

第三,通常使用的方法的缺點是,滿足於作品與表現對象的統一性。空喊分析,而不能揭示矛盾。孤立地闡釋單篇,就是能夠進入分析層次,不在與相似的、同類的、異類的作品的差異中揭示矛盾,就是勉強“分析”,也是淺層次的。

我們往往只是被動地注意作者寫了什麼,而沒有去主動地想象他沒有寫什麼。

魯迅説過:寫作的方法,不但在作者已經寫出的東西中,所有寫出來的東西,都只是顯示了:應該這麼寫,而要真正懂得寫作的門道,還要懂得,不應該那麼寫,不懂得不應該那麼寫就不會真正懂得應該這麼寫。

a.從最淺的層次上來説,就是文本“細讀”。美國的新批評流派的講究,不研究作家的生平和思想,只講究作品(文本),我們自發地運用的基本上就是這個方法,但是人家那麼做並不是十分完善的。加之我們對人家的優點也沒有什麼理解,有的甚至連新批評的細讀都不知道。

b.從更高層次上來説,我們感到新批評也有個毛病,就是往往拘泥於文字的隱喻、含蓄啦之類的,歸根到底,也只是把目光集中在人家已經寫出來的東西上面,而沒有注意到,文章的妙處,每每是文章省略了的、迴避了的地方,應該把迴避的和渲染的,弱化的和強化的結合起來,才能找到深刻的切入矛盾的起點。

在這二者中,特別是弱化的和迴避的,是深刻理解文章的關鍵。

c.這不僅僅限於對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藝術手法的選擇,為什麼這樣寫不那樣寫,而且在於在一系列文章中,為什麼這一篇文章中這樣寫,而不是另外一篇文章的方法,不管是同一作者還是不同作者,都是很值得研究的。

d.這就要求教師有一種起碼的講究,就是科學的抽象能力,從操作來説,就是提高可比性,把本來不可比的,提高層次,成為可比的。最基本的,就是異中求同和同中求異的抽象能力。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就是在相同的文章中發現其不同的東西,在不同的文章中發現了相同的東西,才能進入具體分析的境界。否則就只能在形象表面,甚至外面徘徊。

結論:有了這種能力,教師就有了主動性,就有了研究能力,沒有這種能力,就沒有主動性,也就沒有研究能力。這就是對教師的素質的挑戰,缺乏這樣的素質就不能在閲讀過程中,化被動的閲讀為主動的閲讀。

抽象的理論是枯燥的,為了把問題説得清楚一點,以一個文本,來進行細胞形態的解剖。

就《背影》而言,我們採用了發展了的、有別於新批評的“細讀”法:

2.“還原”:把未經作者加工的原生的現象想象出來和作者藝術加工過的作品加以比較,這和現象學的“還原”原則有一致之處,不是被動地接受文學形象的現成樣子,而是想象把目前現成的觀念或者解釋“懸擱”起來,想象出、推導出本來,在原初狀態,它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這樣就可以提出問題,不是一般的問題而是創作論上的問題:

如果回答,因為背影最突出,因為背影最為感人,這是同語反覆。因為我要問的是為什麼背影最為感人,而你説,因為它很感人,所以它就感人,這不但等於什麼也沒有説,而且還把對於思考的要求降低了。

從現象到現象的滑行,而且還很滿足,就造成了麻木。

我們中學乃至大學老師往往就被這種表面的思想習慣所矇蔽了。這是一種自我矇蔽,舒舒服服地把自己思考的自由給剝奪了,一點點被強制的痛苦都沒有。

用法國思想家福柯的話來説,就是現成的話語,它有一種力量,障蔽着我們的創造性的思維。這種話語有一種權力的性質。讓你在無意識裏受它的統治。所謂素質的提高就是要有意識地打破它的統治。恢復思想的創造力。用西方文論家的語言來説,就是“去蔽”。

對於教學和研究來説,就是科學的抽象力,具體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原創性。

a.《背影》沒有寫主人公的面容,沒有強調言語和表情。

b.光是有了這一點,還不夠深刻,還要比較;關鍵在於尋求矛盾、差異。

矛盾差異不是自然地突出在你面前的,蕪雜和混亂的現象把它掩蓋了。

為什麼沒有聯繫7因為,各自獨立,沒有在一點上統一起來。

沒有聯繫的東西,如果在一點上統一了,就可以比較了。

c.找到同一性,異中求同,就是一個人的抽象力的最起碼的表現,有了抽象力就可以提高可比性。

d.一是同類之比,最容易,如《荔枝蜜》,就可以拿來與秦良玉的“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來比。可是,可比性很少有現成的:寫父親的經典幾乎沒有。如果硬要比一比的話,可以拿羅中立的《父親》油畫來比。那是一張臉,佈滿了滄桑。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父親,作者對父親的感情也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就是個性,就是時代烙印,就是藝術品的生命。

如《荔枝蜜》本來好像和《背影》是沒有可比性的,但是把抽象性的層次提高,把具體性的成分排除掉,就可以與《背影》相比:都是寫無條件的奉獻精神的。有了一點相通,就可以進入比較深入的分析:一個是寫對社會無條件的奉獻,一個是寫對兒子的無條件的奉獻。

不管多麼不同,只要在一點上求得相通就可以比較了。世界上很少現成可比的東西,也沒有絕對不可比的東西。

f.科學的抽象,要跨越的第一個障礙是事物和感性的差異;感性是具體的,但,是表面的,膚淺的,因而要進入抽象的層次,抽象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是,它是深刻的。要從膚淺的層次進入深刻的層次,就是要把不同的、感性的東西捨棄掉,把共同的、抽象的東西概括出來。科學抽象的最起碼的要求是從感性之異中求得理性的抽象之同。

比如,西瓜、飛機、書本,從感性上來説,是不同的,但從理性上來説,它是相同的,它們都是商品。從感性上來説,細菌、砂子、電視機,是相去甚遠的,但是從抽象角度來説,它們都是物質,是屬於同一範疇。

就文學作品來説,和《背影》現成相同的作品沒有,就採取異中求同的辦法。

但是,能不能從感性上不同的作品中,提出理性上共同的東西,這就是對於異中求同的能力和魄力的考驗。比如,《背影》不同於冰心的《笑》,冰心就寫了三個笑,三種不同的笑,但是同樣寫愛的價值。在寫人的局部方面是相同的。還有一點,冰心寫的是,孩子和婦女、母愛的温情。和朱自清所寫的,在親情上,在人與人之愛上,是相通的。

但是,這樣的異中求同的層次是比較低的。光指出這兩篇文章有相同之處,並沒有解決什麼問題;還要在這個切入點上深入下去。

g.這就進入到第二個,也就是更為高級的,同中求異的層次。

為什麼?因為這是抒情散文,通常是講究詩意的,而詩意是講究美化的。面容,笑是比較容易美化的,而背影卻是不容易美化的。通常寫母愛的文章多如牛毛,而寫父愛的卻異常罕見。朱先生的難度比較大。因而取得成功的程度、經典性也超過了《笑》。

1.父親對兒子的深厚的情感的特點是:在開頭不但沒得到理解,反而被誤解,覺得可笑。

這種方法,在章法上叫做欲揚先抑。這沒有什麼特別的創造。

這裏的功夫,在於朱先生寫得不做作,很從容,沒有過分地強調和誇張。

a.被感動的原因不是像楊朔那樣一種崇高偉大的精神,也沒有刻意營造強烈的詩意。

b.文章,雖然總體上説,也是抒情的,詩意的,但是關鍵的動作,導致兒子感動到自我譴責的,卻並不是那麼崇高,至少不是那麼美妙的動作。這些個動作,很是笨拙。並不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兒子去買橘子,可以更利索,而父親的動作既沒有更高的實用性,從表面上看,也沒有詩意。

c.所用的語言和手法,並不是詩意的描繪。不像在《荷塘月色》中(注意,這是在用異類相比的方法)那樣,用了那麼多的排比句法,那麼多的美麗的比喻,還用了很複雜的詩意的技巧,比如:通感(光和影的旋律,像小提琴上奏出的名曲,花香像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但是《背影》基本上是敍述,也許可以稱之為“白描”。

d.然而就是這些沒有用處的動作,卻使作者和讀者感動了。

沒有詩意的變成了很有詩意的,沒有實用的價值,變成了很有情感(審美)價值的,這從美學理論上説,就是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之間的錯位,或者要有較高的審美價值,也就是藝術性,就得要情感超越實用理性。

e.更加重要的是:當作者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父親自己卻沒有感到自己有什麼了不得之處。

在我們講授的過程中,已經廣泛地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如和《荷塘月色》的比較,二者都是追詩情的,是異中求同的層次。

同中求異的層次,則是指出《荷塘月色》是追求大自然環境的美化,對自我感情的美化,甚至連獨處的孤獨都是一種自由的美。

?背影》則是親情的美化,不過表面上是某種程度上的“醜化”,然後過渡到相當程度上的美化和詩化。

這種比較的方法不僅僅適用於朱先生的作品,可以説是適用於一切文學文本。

用還原的方法包括歷史的還原,進入了歷史語境,就使本來沒有聯繫的作品發生了聯繫,有了可比性。在同樣的歷史時期,當然有可比性,有的文本具有現成的可比性,如《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同樣是沒有直接的社會政治情緒,着重於個人情懷的,又都有一種對於異性的吸引力的拒斥,但又抑制不住潛在的“騷動”。也有一些是沒有現成的可比性的,如《背影》和朱先生早期的一些作品《梅雨潭的綠》之類。這就要提高抽象度,使其在更高的層次獲得可比性。如兩篇作品都抒情,但《背影》的最佳處在敍述而《梅雨潭的綠》則在排比的直接抒情。從時間上來説,是橫向的比較。還有一種縱向的,也就是歷史的比較。如,朱先生早期的作品比較華彩,而到了晚年卻力求樸素,把情感轉向比較深沉的內涵了。這就提供了另一種境界,懂得多種境界及其發展轉化,對於我們的寫作和欣賞無疑提供了更開闊的天地,寫作起來,就有了更多的選擇。

?荷塘月色》中最關鍵的一句是“那時最熱鬧的要算是樹上的蟬聲和水裏的蛙鳴,不過,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這就明明白白地告訴讀者,他並沒有把荷塘月色全都寫進去,只是寫了和他情感相通的一個方面。否則就不能取得《荷塘月色》的和諧和意境。

從《背影》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省略,作者的迴避(如有一個材料説,他是在家鄉工作了,工資卻被爸爸去拿了,而不愉快,才促成了他寫這一篇表示懺悔的文章)。從文章中看,寫到父親與他的矛盾,“觸他之怒”,“待我不如往日”,“我的不好”,都含含糊糊。被省略了,被淡化了。

從這裏,可以得到一種啟示,文章的好處不但在於他強調了什麼,而且在於他省略了什麼。這一點對於欣賞有好處,對於寫作更有好處。只有知道要省略什麼,不寫什麼才能有自己的個性,才能找到自己,有了自己的特殊的感覺和情感,才會知道應該寫什麼,強化什麼淡化什麼。

第6篇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文字質樸,感情深沉而內斂。這篇文章本來是供九年級的的學生學習的,在教材改革後,改為供七年級年級的學生學習。問題就隨之而來了,七年級年級的學生只有十一歲或十二歲,年紀小、理解力比較弱,往往無法體會文章中深沉而內斂的情感。如果簡單地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無法達到教學目的的。

在以往的教學中,為理解《背影》一文的內容,我一般會設計這樣幾個問題:

1.文章一共寫了幾個背影?其中寫得最詳細的背影是在什麼情況下見到的?

2.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哪些詞語富有表現力?

回答這樣的問題並不難,但我總感覺學生無法融入課文的情境中,無法和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他們不但無法體會文章中父子相愛相憐的情感,反而會覺得文章平淡無味,“買幾個橘子有什麼感人的?”甚至有的學生還會嘲笑“父親”的“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的穿着和“肥胖的”身材。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的年紀小、理解力差是不可能一下子改變的。我只能調動和利用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教師的講解得當,七年級年級的孩子應該可以學好本文。

為了使學生融入文章的情境,我沒有佈置學生提前預習,而是在起始課上,配合柴可夫斯基的樂曲《如歌的行板》進行範讀。在如泣如訴的的樂曲聲中,隨着我的朗讀,學生的表情漸漸沉重起來,有的女孩子甚至眼圈都紅了。這就為下一步的教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朱自清筆下的父親的形象之所以感人,是因為作者抓住了特定情境下的父親形象進行描寫的,所以下一步的提問我主要是圍着文章的情境展開的。我設計了下面幾個問題:

2.面對這些變故,“父親”和“我”的心情有何不同?

在學生回答“祖母去世”“父親失業”“父子分別”後,我及時點撥——古詩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面對喪母之痛,“父親”心中是怎樣的悲哀、無奈與自責?!兒子尚在讀書,家中一貧如洗,“父親”“謀事”的心情會是多麼急迫,況且一份工作對一個男人來説,不僅意味着一份收入,更是他維護尊嚴與體面的必須。面對着“生離死別”,這是人所無能為力的大悲哀,可“父親”卻還要在兒子面前保持他的鎮定與堅強。此時此刻中,此情此景下,你能體會父親的心情嗎?在座的學生沒有了輕率的回答,代之以歎息。

為了理解“買橘子”一段中在對父親艱難的動作描寫中體現出來的父子相愛相憐的情感,我畫了一個月台和鐵道的示意圖,並請學生結合圖説一段話,説説如果你去買橘子情形是怎樣的,注意形容詞和動詞的使用要準確。

我提問的有男同學,也提問了女同學,他們的回答中出現了“飛快”“迅速”“跳”“躍”這樣的詞語,我抓住時機進一步提問這些詞語使用的理由,使學生由此理解父親在過鐵道、買橘子的艱難動作中表現出來的愛子深情,以及我對父愛的理解。

在此基礎上,朗讀文章的重點段,學生能讀得深情、含蓄。對重點詞語的確定和理解也能夠非常自然流暢的進行。最關鍵的是學生是真正的用自己的心體驗了文章中的情感。

在課後小節中,我説:“父愛無言。他們對子女的愛不像母愛一樣表現的那樣明顯、細膩,但是他們對子女的愛一樣深厚。我們需要用心來體會在生活的細節中、在我們不留意的言語和行動中,父親正默默的愛着我們。請大家認真的想一想,回望你的生活經歷,看看有哪些是被你忽略的父親的愛的表示。並且給你的父親寫一封信,告訴他,你看到了並理解了他對你的愛。”

從第二天的作業中,我很欣慰的看到,以前被孩子忽略甚至反感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孩子認真的回憶中,又浮現了上來。他們不但理解了《背影》一文,並且把自己的情感體驗與課文相結合,使情感得到了昇華。應該説《背影》的教學是成功的。

我們不可能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和情感之後,在學習同等程度的文章。學習應該是前瞻性的。這種前瞻性和學生的差距不是不可彌補的。只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與文章的感情產生相通性,同時利用情感促進認知。所謂情感,是指人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這種內心體驗的基礎是人們認識改造的客觀世界。因此,這種內心體驗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東西。它必須附 着於它所認識改造的對象上面。這樣,就產生了情感對象。在語文學科中,這種情感對象具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語文形式美的一種感情;一是對語文內容美的一種感情。認知與情感同屬人學習的心理過程,情感行為與認知行為具有基本的統一性。正如現代心理學先驅威廉·詹姆士分析的那樣:“從認知角度看,所有的心理事實都是智 慧的。從主觀角度看,全部的心理事實都是感情的。”“認識與情感永遠不能完全分 開。”情感“是從某些認知領域裏日益增加的信息中產生的——也就是説,情感也會 在認知目標的展開過程中‘自然’地產生出來。”可見,認知是情感產生的基礎,沒有一定的知識就不可能產生相應的情感,情感產生有賴於認知。認識越深刻,情感越深厚。所謂“知之深,愛之切”便是如此。反之,認識越膚淺就會導致情感的淺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