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工作計劃範文彙總4篇 全面總結與完善的校本工作計劃範本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9W

本文旨在彙總校本工作計劃範文,為廣大編輯提供參考和借鑑。通過收集不同學校的工作計劃範文,我們將展示各校在制定目標、安排任務、評估成果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希望這些範文能夠為編輯們提供啟示和思路,助力他們高效撰寫出優質的校本工作計劃。

校本工作計劃範文彙總4篇 全面總結與完善的校本工作計劃範本

第1篇

校本課程是課程改革的新生事物,是整個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課程方案也明確規定:“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為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學校課程,為學生有效選擇課程提供保障。”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上述精神,加快規範我校校本課程管理的步伐,弘揚學校文化,發展學校特色,特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如下。

1、建立全新的課程理念,提升學校的辦學思想;探索校本課程的組織形式、活動內容、管理特點、考核評價、支撐條件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校本課程體系。

2、在體現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培養目標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據本校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資源狀況,設置可供學生選擇、靈活安排的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改變學生被動接受教育的現狀;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團隊精神、人際交往、合作學習等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意識,提升學生的人文科學素養。

3、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提供適當的培訓,給予教師參與開發課程的機會,改變教師只是既定課程執行者的`角色,改變教師僅僅把課程當作教科書或科目的觀念,形成一種開放、民主、科學的課程意識。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加強學科的交*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4、在保證課程的基礎性和統一性的前提下,根據學校的培訓目標與現有的課程和資源,獨立或合作開發滿足學校發展需要的校本課程,形成、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

1、以人為本原則。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活動應當認真考慮學生的需要、興趣與經驗,一切從他們的成長、發展出發。

2、比例均衡原則。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保證學校各類課程都佔有一定比例,充分發揮它們對學生髮展的不同作用。

3、綜合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大多會打破學科的限制,要求多門學科的綜合,但多學科的綜合並不是簡單相加,也不是將各種不同的內容拼盤,而是學科之間的一種有機結合。只有各種內容融為一體,組成一個整體的內容,並擺脱學科的痕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綜合。

4、課程研製、實施、評價一體化的原則。校本課程開發應使課程的研製、實施、評價一體化。在注重課程實施的同時,通過對課程實施過程和效果的評價,反思課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實施的科學性,提高課程設計的質量。

5、調查、研究、實驗相結合的原則。要對學生的需求、教師的現狀、社區的條件進行深入地調查,把這些調查結果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依據。同時,要把整個開發過程視為一種科學研究的過程,以提高校本課程開發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6、資源共享、整合資源的原則。校本課程開發應儘可能地利用或開發現有的校內外課程資源。

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校為基地、學校自主決定、教師及有關人員廣泛參與、家長和行政管理人員指導下合作探索、共享開發成果的一種應用性課程研究活動。

1、以選用和改編為基本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開發。在語文、數學、科學、社會、藝術、體育等各課程中發現最能體現地方和學校特色,能適應本地區、本校及學生不同發展需要的課程題材,發掘相應的課程資源,設計有創意的課程主題和課程單元。也可借鑑、移植其他地區校本課程的開發成果。

2、以新編和重組為基本方式,在國家課程計劃給學校留出的空間內對校本課程進行自主開發。這種類型的開發尤其要注意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在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方面進行創造性的設計與開發。特別是開發涉及科學與生活、歷史與社會相關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科學精神;開發與學生生活相聯繫的相關課程,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快樂中學習。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還可以與教研人員、專家合作。必要時,學生、家長及社區有關人員都可參與校本課程開發。

根據學校特點和實際需要,我校暫定開發以下校本課程:

所有年級的語文、英語、數學、政治、歷史、地理、生物

注:每科中的具體課程可根據形勢、教師能力和學生的需求進行調整變動。

1、教師培訓。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作為培訓教師的基本依據。它包括需要評估、校本課程開發的總體目標、校本課程開發的總體框架、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程序、校本課程開發的管理條例等。培訓內容主要集中在課程(而不是學科)的知識與技能方面,教會教師自己擬定一門課程的《課程綱要》,澄清課程綱要與教科書的區別,學會運用合作模式與連續模式來開發校本課程。

2、撰寫《課程綱要》。確定開設校本課程的教師,須按一般格式撰寫所開設課程的詳盡的《課程綱要》。它包括以下內容: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或活動安排、課程實施建議以及課程評價建議。

4、擬定校本課程設置計劃。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擬訂三年的校本課程設置計劃。

1、教師課程實施過程評定及《課程綱要》的評價。《課程綱要》由課程審議委員會最終確定可試用性,實施過程中由教務處通過聽課、向學生問卷調查等形式實施考核,確定出優、良、較好、一般、差五個等級,對於評價差的課程應逐步完善。

2、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注重過程評價,可以採用書面知識、製作結果定量定性的評定,也可以採用學生互評、自評、教師評、家長評等形式。

3、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每學期都向學生和老師徵求意見,校務委員會自我評價並更改。

校本課程的開發應當有組織、落實人員、按程序實施,並有制度、設備與經費的保證。

校本工作計劃範文彙總4篇 全面總結與完善的校本工作計劃範本 第2張

第2篇

本校校本教研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重點,以實施素質教育為主線。在校本培訓工作中,給教師提供一個在實踐中學習、研究、反思的平台和過程,使培訓與教師所從事的教學工作緊密相連,使培訓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主要是以教研活動為載體,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深入開展教研活動,積極研討和解決日常教學教研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切實提升我校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尤其是年輕教師。我校目前年輕教師約佔總人數的60%,加大年輕教師的培養力度,作為本學期校本教研的本學期的重點工作。從提升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的能力開始。全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發展學生全面素質,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1.工作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工作思路:以提高教師素質為主線,加大教研力度。以校本研修為基礎,常規教研活動為載體,提高教學研究實效性。在“研”字上做文章——認認真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課堂、研究教法、研究學法,切實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在“實”字上下功夫——每位教師力求做到學習實實在在、研究結合實際、教學講求實效,虛心學習先進經驗,踏踏實實做好教學常規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本年度,我校將進一步加強領導,優化管理,確保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

1、建立健全校本教研領導機構,建立以韓莉校長為組長,副校長董笑梅為副組長,教導主任和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為組員的多級管理網絡,共同參與校本教研教研工作,深入課堂調查、研究、指導,為推進校本教研工作保駕護航。

2、加強對各教研組的調控、管理工作。每個教研組由相應的領導負責,領導要堅持深入課堂聽課,指導科任教師開展集體備課、研討等教研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定期召開校本教研工作會議,不斷調整工作方向,總結階段性教研工作的經驗、教訓,商討、修訂下階段的工作安排;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科研活動。

4、各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各教師明確自己的責任,各司其職,高節奏、高效率地推進教研工作。教研組要精心蒐集信息,彙編成資料,供廣大教師學習,並做好資料收集、整理工作;組織好課改專題研究,完善研究組織網絡,形成課改研究制度;組織完成好集體備課工作,認真總結校本教研工作經驗得失。

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應是學校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由於本校參加工作1-2年的年輕教師教師居多,所以在教研活動中,理論學習顯得十分薄弱,有些教師被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所束縛,而且有些

教師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看書學習:以致於教學觀念、方法、手段等嚴重滯後。因此,加強理論學習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

1、新理念培訓與研讀相結合——奠定教師自我發展的基礎。組織教師以校為單位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的新思想、新理念,學習新課標,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經驗。每位教師每月一篇教育敍事,每學期要完成8篇以上的學習筆記。學校將引導教師踴躍參與“讀一本好書”讀書活動。要求教師每學期的學習心得、筆記不少於5000字。促使新理念在研讀中提升。

2、積極參加參與上級部門及協作組校舉辦的教研培訓學習、講座等活動,不斷提升全校教師的專業水平。

3、加強骨幹教師培養。本學期將充分發揮縣級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要求每位骨幹教師上一節研究課或示範課並進行專題講座。完善校級、沙區級、市級“三種人”的申報、評選和培養力度。充分發揮校、區、市三級“三種人”的帶頭示範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及“教師幫帶”活動的開展,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校本教研的深入開展不僅需要一支觀念新、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更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自覺實踐與熱情參與。因此,本年度,我們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抓實校本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素質,發動和鼓勵教師積極投身於教育改革實踐中,為學校教育改革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具體做法如下:

根據我校目前的自身特點和優勢經驗,結合我校制定常規的教學管理要求,以及不同階段教師的教學需求,幫助教師明確實際操作的抓手,明確教育教學的基本要點。年輕教師以教學常規,教育理論、新課程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教育教學評價、計算機網絡技術等方面的規範性培訓。經驗豐富的教師以教育教學研究為主要方向的培訓。旨在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更新教師專業知識結構、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昇華教師教育教學藝術。要求教師嚴格遵照這一要求,科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堅持下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就會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明顯提高。

在常規培訓中,我們關注教師進入課堂的常規要求(比如上課關閉手機、實行候課制度等) ,關注課前預設和課堂生成的相互關係,關注教學“四認真”(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的具體要求等。根據各教研組特點,挖掘教研組的潛在力量,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科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方法的培訓。在語文組、數學組開展關於如何年級組內進行集體備課的培訓,在體音美組內開展開展新課標的解讀等。全校共性的`常規培訓,進行通識性培訓。具有學科特點的常規培訓,我們的以教研組為單位培訓。

跟蹤式培訓中跟蹤的對象是具有“可塑性”的年輕教師。年輕教師培訓既關係着學校的現在,又關係着學校的未來。針對我校目前年輕教師佔總人數60%的實際情況,在校本培訓中,我們將利用聽講座、聽課、上課、評課等多種形式對年輕教師進行了不間斷的培訓,形成青年教師培訓體系。年輕教師首先參加沙區組織的崗前培訓,再由校長、副

校長向新教師介紹學校的改革、發展情況,辦學目標以及對新教師的要求等,以便他們對學校有個整體認識,激發他們的榮譽感。

在課堂教學方面,採取“青藍工程”一對一,師徒結對活動,為年輕老師配一位業務強、經驗豐富的師傅,針對課堂教學給她開出了一份“跟蹤”菜單,每週互聽一節課、互評一節課、每個學期上兩次彙報課。在不斷交流中積累經驗、不斷成長。

一直以來,我校有“以老帶新結對子”的優良傳統,採取“青藍工程”一對一。在青年教師培訓工作中,老教師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每位老教師與一位青年教師結成對子,老教師從基本功、課堂教學和教育科研三個方面進行培訓青年教師,學校定期進行檢查督促。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實踐閲歷廣泛,駕馭教材能力較強。通過結對式培訓能使新教師更快入門,從而熟悉課堂。

專題培訓我們的做法是:明確主題,骨幹先行,廣泛互動,專家點評。在每週的教師業務學習上,組織大家研讀、探索、談心,為教師提供比較前沿的理論支撐;組織教師看光盤,聽講座,觀課例,析個案,拓展多種渠道,讓教師們接收最前沿的教改信息,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為實施新課程提供了思想準備。邀請專家來校作專題講座;可以讓專家和教師圍繞共同的話題暢談各自的思想和觀點,實現思想啟迪和智慧碰撞;校內骨幹教師開展沙龍論壇活動,激發教師的潛能和智慧。

第3篇

在上級有關部門和縣教育局的領導下,在教師進修學校的直接指導下,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師整體素質為宗旨,以校本培訓為重點,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師訓工作。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強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水平精湛,具有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教師羣體,努力開創我校教師培訓工作新格局。

今年教師教育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為主線,以基本功訓練導常規性工作為鋪墊,以新課程培訓為重點,抓點帶面、輻射全局,努力推動教育創新,使我校教師整體面貌得到改變。為此,確定今年我校的教師培訓任務:

1、以教師新課程培訓工作為重點,安排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使廣大教師在新課程培訓中,進一步更新觀念、擴大學習領域,增強實踐能力,使他們對新課程改革後的課程結構、課程標準、課程評價體系等有更深層次的認識,為新課程的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2、進一步搞好教師基本功訓練工作。要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知識需要不斷更新換代,教學理念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教師只有確立終身學習的願望,並積極主動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不斷超越自我,才能成為課程改革的主力軍。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圍繞教師應具備的人文素養、教育素養、科學素養三方面開發培訓的內容。使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基本功再上一個新台階。

3、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培訓,使廣大教師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從事實際教學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國家教育部明確提出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要以校本培訓為主,今年我校成立了以陳秀惠校長為組長的“校本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我校教師的知識結構及學科分佈情況,選拔並確定業務能力強的骨幹教師,負責本校教師的校本培訓工作。二是健全制度、規範行為。今年我校要制定出具體可行的校本培訓制度、學習制度、考勤制度、評價制度、獎勵制度等,並使校本培訓制度、學習制度等上牆,規範和鼓勵廣大教師參加培訓,做到年有工作計劃,月有工作事歷,日有具體工作安排,保障整個師資培訓工作有條不紊、穩步推進。

本學期,學校將圍繞新課程的深入實施,以教研組或課題組組織主題性的反思教學實踐活動,引領教師用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成長,反思自己的發展。及時記錄自己的反思所得———精彩的.一刻、難免的失誤、新穎的設想。

3、我們要抓住有利契機,使廣大教師從敬業精神、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改教研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多年來,我們一直把教師基本功訓練作為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來抓。我校要對基本功訓練的內容和時間做到詳細安排,保證訓練工作紮實有序進行,不走過場。把此項工作列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且納入目標量化管理。開闊視野,讓實踐昇華為理論,理論有實踐依託,不斷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教師培訓工作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建設的一項長期的工程,更是學校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永恆主題,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領導下,我們將藉助各種機遇,為教師搭建自我戰士的平台,讓優秀教師脱穎而出。永遠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勇於探索的工作熱情,在現有的基礎上,搞好校本培訓工作,加強教師培訓,爭取培養出更多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進一步營造積極向上的成長氛圍。

第4篇

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工作。以新課程為導向,以新課程實施中學校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為研究對象。在我校的教育教學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推動新課程的實施,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實現“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教學研究。本學期,我校將認真組織廣大教師樹立先進的新課程理念,以深入推進“六優工程”為核心,以面向全體學生大幅度提高學生合格率為重點,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科研素質,進一步推動我校教學質量再上新水平。

以課程改革為中心,通過校本教研活動,推動學校新課程的進程,從我校和教師自身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學校內部潛在的教育資源,提高教師教學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網絡,加強管理,共同提高。

教師每學期聽課20節,校長每學期聽課30節,教導主任每學期聽課40節 ,課後和任課教師及時交換意見,及時反饋,及時做出評價,促進教學。

在教導主任組織和安排下開展校本培訓活動,並通過管理擴大參與面,提高培訓水平。具體做好五項工作:①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②師資隊伍建設;③組織培訓;④負責培訓效果測評;⑤檔案建設;

教研組長主要職責是:①動員組織本組教師參加培訓;②主持以組為單位的教科研活動。

4、加強常態下課堂教學管理並對管理內容進行檢查,做好各項檢查記錄。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平時的課堂教學,本學期我校將狠抓常態下的課堂教學調研,進一步加大師徒結對後的實施狀況的跟蹤瞭解。

(三)本着“務實、求真”的工作精神,開展各項教學研究活動。

(四)加強教師業務理論方面的培訓,促教師業務素質提高。

2、支持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學歷進修。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協調好進修與工作的關係。

3、繼續進行“外出學習、一人學習,眾人受益”式培訓。

總之,我們要以新課程師資培訓為重點,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主線,進一步加大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教研的力度,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努力開創我校教師教研培訓工作新格局。

1、制訂各科組教研計劃。召開各科組教研會,佈置教改教研工作。

3、青年教師申報校級個人課題,並選送縣級個人課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