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僑外委巡查少數民族資金使用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7W

  民僑外委巡查少數民族資金使用報告

以推動民族鄉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為重點,積極推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將資金使用與地區產業發展相結合,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的少數民族資金使用視察報告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閲讀。

 

民僑外委巡查少數民族資金使用報告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20年工作安排,5月下旬,民僑外委在常委會xxx副主任的帶領下,對我市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調研組先後深入到xx市、xx縣和經開區開展實地考察,走訪察看了xx“xx一品”草莓種植基地、xx工程、經開區xx肉牛養殖牛舍等扶持項目,與基層幹部、民族羣眾進行了廣泛交流,實地瞭解少數民族專項資金幫扶項目的建設發展情況,

聽取了xx市和xx縣民宗局、經開區管委會等相關政府部門工作彙報,並組織市財政局、民宗局召開座談會,聽取相關情況彙報、徵求意見與建議。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使用基本情況

三年來,我市各級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和《xx省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堅持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以增加少數民族羣眾收入為核心,以推動民族鄉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為重點,積極推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將資金使用與地區產業發展相結合,

通過政策引導、宣傳教育等有力措施,帶動少數民族鄉鎮發展具有民族地區特色的產業,推動我市少數民族地區富民項目順利實施,使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儘快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效地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一)資金使用規範

一是嚴守政策紅線。我市嚴格遵守《中央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xx省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和《xx市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管理辦法》中資金使用的各項程序和原則,不斷規範項目管理,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組合拳”效應。每年及時將中央、省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分配到各縣(市)區,保障資金使用效率。

二是規範審批程序。在項目申報及建設過程中,認真考察項目的可操作性、對少數民族羣眾的普惠程度,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第三方評審公司對項目預算及竣工驗收進行科學評審,對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嚴格監督,對項目建設進度進行實時跟蹤,確保項目質量及資金使用安全。

(二)支持特色產業發展。

我市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中直接用於產業項目資金兩千餘萬元,實施產業主導及產業服務型項目78個,有效助推鄉村經濟發展,平均為村集體增加收入6-15萬元。

一是積極探索新型經濟模式。在xxx鎮大力發展草莓種植產業,扶持打造本地品牌“xx”草莓,打造全國產業扶貧示範項目,並積極探索以xx鎮為基地帶動其他鄉鎮共同發展的“飛地經濟”模式,使xx一些不具備產業發展條件的貧困村、貧困人口收益最大化。

二是着力提升種植產業發展。在xxx大力發展菌類種植產業,提升當地村民種植技術,帶動本地就業,並修建氣調庫等產業服務型項目,有利助推傳統種植產業蓬勃發展。

三是引導培育生態養殖新模式。在xxx及經濟開發區回族羣眾聚集地發展清真肉牛養殖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後將極大改善養殖新技術推廣緩慢、飼養管理粗放的現狀,為當地村民增收和創收提供了良好平台,進一步促進農村養住分離、科學管理、標準化養殖,規範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提升了產品品質,引導當地回族羣眾走上生態養殖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道路。在產業幫扶過程中,通過充分調研分析,因地制宜地根據地區差異選定主導幫扶產業,使資金投放更加精確,切實起到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用。

(三)助力脱貧攻堅。

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我市把這一使命貫穿於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管理使用的全過程,統籌安排產業發展項目和民生項目投資資金。

一是以投入資金落實精準扶貧。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中直接用於脱貧攻堅項目資金三千餘萬元,實施脱貧攻堅項目84個,直接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村20餘個,建檔立卡貧困户2800餘户,有力地支持了xx市民族地區脱貧攻堅工作。

二是以產業扶持實現精準扶貧。針對脱貧形勢嚴峻的實際情況,在xx積極探索“xxxx”模式,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實行產業共建、利益共享等聯結機制,從而實現不同鄉鎮、村組之間優勢互補、利益共享。

三是以推動農村危房改造助力精準扶貧。在xx縣連續兩年共使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五百餘萬元用於縣內D級危房改造,有效解決了130户建檔立卡貧困户安居問題,為脱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保障改善民生。

不斷提高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羣眾生活水平是設立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的重要目的之一。三年來,發展資金中直接用於改善民生資金兩千餘萬元,實施民生項目63個,鋪設多條道路、改造排水設施、安裝節能路燈、修建少數民族文化活動廣場,隨着各項民生項目的不斷落地,改善了少數民族地區村民生產生活環境,豐富了人民羣眾文化生活,助力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激發了廣大羣眾的生產熱情和建設家鄉的積極性,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二、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管理使用中的主要問題

(一)政策引導有待深入,項目實施主體責任需要進一步明晰。

由於一些羣眾對發展資金政策瞭解不充分,影響了羣眾利用發展資金的積極性,基層政府在政策宣傳上措施力度還有待加強。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實施主體與項目單位、項目監管部門與資金監管部門、縣(市)區與鄉鎮政府等各個方面的權責,有待進一步明晰。

(二)發展資金撥付不夠及時,示範效應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是受縣(市)區財政狀況的影響,部分地區存在中間環節多、項目完工和與審計報賬時間不同步、項目驗收遲緩等方面的問題,導致部分項目資金撥付不及時,資金撥付的時效性缺乏必要的監督考核,沒有達到政策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是各縣(市)區在管理和使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過程中,基本侷限於上級批覆多少資金就實施多少項目,發揮資金規模效應不明顯,整合多部門資源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缺乏足夠的產業政策引導,沒有引領更多的社會資本流向民族地區,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三)監督管理機制不夠健全,項目建成後評估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部分縣(市)區存在項目管理不規範的情況,發展資金在項目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中存在一定問題。項目實施環節管理部門多,且項目實施時間跨度長,沒有形成系統的監管機制,難以實現全過程、全覆蓋監管。對發展資金的監管多限於項目申報條件等前置要素的審核,對項目建設完成後是否按要求進行規範管理、項目實施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尚未制定詳細、明確的考評、追蹤問效機制。

三、加強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管理使用的建議

發展資金的設立,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關懷。要把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統籌規劃,加強政策宣傳力度,通過對民族發展資金扶持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宣傳,讓受益的少數民族羣眾感受到黨的政策温暖,激發他們帶動身邊羣眾共同富裕的奮鬥意識。

(一)整合各類扶持資金集中投入。

首先,要積極利用政策優勢,努力擴大民族工作的影響力。立足我市少數民族區域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用好、用活、用足國家對民族地區的扶持政策,形成共識,積極爭取上級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擴大發展資金總量。其次,要加強部門聯動,加大資金整合力度。

根據各地區資源狀況,因地制宜確定重點,集中整合加大投入。基礎設施項目應由各部門協同解決,發展資金要重點傾斜在特色產業項目上,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像“xx模式”這樣具有引領示範效應的優勢項目上,體現社會效益最大化。第三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吸引和帶動民營與民間資本。要注重與其他資金有效結合,引導各方資金投入到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建設中。

(二)抓好資金使用管理。

要落實項目責任全覆蓋。明確市、縣(市)、區和鄉鎮三級政府部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責任,有效避免項目主管單位、批覆單位、實施單位和監管單位分工模糊不清。

要監管資金使用的全過程,嚴格按照發展資金的有關政策,規範資金的投放和使用範圍,將資金重點用於民族自治地區和民族鄉、民族村。要項目信息全公開。不斷探索和加強發展資金管理使用方面的制度建設,擴大信息公開範圍,使廣大少數民族幹部羣眾都能參與到項目監督的全過程。

(三)提升資金使用效益。

要不斷完善發展資金因素法分配方案,把項目考評、資金績效、羣眾意見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資金分配真正讓少數民族羣眾滿意,力求在資金分配上更加科學合理。

創新資金使用模式,探索建立利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壯大鄉村集體經濟的長效機制,變“輸血型”幫扶為“造血型”發展。在發展資金績效評估上,堅持以提高民族羣眾和民族地區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為重點,進一步完善發展資金使用的績效考評體系,健全完善考核機制,獎勵政策,將項目向成果顯著的縣(市)區和鄉鎮傾斜。

2020年xx月xx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