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旅遊心得體會的範文7篇 旅遊心得:領悟攝影漫步之中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8W

旅遊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次的旅行都會帶來不同的體驗和收穫。很多人在旅行中都會記錄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本文將提供一些優秀的旅遊心得體會範文,希望能為大家的旅行帶來一些啟發。

關於旅遊心得體會的範文7篇 旅遊心得:領悟攝影漫步之中

第1篇

廈門市內的旅遊景點,建議以廈門大學為中心,在周邊旅遊,一來住宿比較方便(但是十一期間再方便估計也爆滿了),二來交通很便利,抵達市內各個地方都有公交車直達。廈門大學:是應該去看看的,學校規模很大,而且象座大花園,風景很不錯。特別是女生宿舍樓,還能看得到海景,校內有一片漂亮的湖泊,湖邊的草坡上三三兩兩的坐着學生。湖邊有個湖畔咖啡館,如果在這裏喝杯咖啡,應該也是件很愜意的事。

南普陀:廈門大學隔壁。香火旺盛。門票3元/張。寺後可爬山,高度剛剛好,不會太累,又不會感覺爬得不過癮。山頂可俯瞰大片廈門景色。

胡裏山炮台:票價是25元/人,裏面有一門是中國最大的海炮。出景點左邊走出去,下面就是據説廈門沿海漂亮的一段木棧橋路,這邊有雙人自行車出租,可以騎到曾厝按來回。廈大白城到曾厝按是廈門最漂亮的一段海邊風景線。

僑鄉:廈門是福建籍華僑出入境的主要門户,也是福建的主要僑鄉。廈門最早的遠洋航運,最早的鐵路,最早至閩南各縣的內河航運和水陸聯運,大多是華僑投資創辦的。華僑對廈門近代資本主義民族工業的興起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集美是我國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故鄉,也是著名的僑鄉。陳嘉庚先生早年傾資興學,在這裏創辦了著名的集美學村。

住在廈門市內夜晚出去活動也有很多好的去處,比如:南華路文化吧一條街:這條路上都是五十年代的歸國華僑建的老別墅,都具有典型的閩南民居的特色。街區夾在廈門大學和鷺江大學中間,依山伴海,人文氣息濃厚,目前已成為廈門文化氛圍最濃的一條路,有很多有特色的文化吧和咖啡館。由於離大學近,這裏的消費人羣通常都是些教授、學生、喜歡藝術或文學的青年,現在也成為白領們聚集的地方。

白鷺洲城市公園:晚八點音樂噴泉,每週末文化廣場活動,均有專業樂隊或歌舞表演。

檳榔路特色酒吧一條街:廈門最具人氣的一條酒吧街。

廈門愛樂樂團音樂廳:每週均有品味高雅的交響樂團演出經典曲目。

關於旅遊心得體會的範文7篇 旅遊心得:領悟攝影漫步之中 第2張

第2篇

海,對於我來説,並不陌生。然而,它對我的吸引力,卻總是那麼大。

平時,緊張的學習生活把我的腦袋攪得昏沉沉的。趁着星期天,為了清醒一下,我決定到海邊去玩耍。

清晨,霧氣還沒完全散盡,我和媽媽、妹妹就來到海邊。站在海堤上,向東遠望,一輪火紅的太陽,正露出半邊臉,從海平線上冉冉升起,蔚藍的大海被染成一片金黃。霧氣漸漸地散去,大海顯得博大無垠,夭空格外晴朗,空氣特別新鮮。

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情,與妹妹迫不及待地撤腿奔向海灘。

放眼望去,只見大海無邊無垠,一層層波浪從天與海交界的地方奔騰而來,擊起一層層雪白的浪花,由遠而近,輕輕地撫摸着海邊的沙灘。我與妹妹捲起褲筒,趟着海水打水仗,嬉戲海邊的浪花。

陽光從雲朵裏照射出來,酒在湛藍的海面上,發出點點銀光。幾隻矯健的海鷗在海的上空飛翔,時而刺人藍天,時而又低貼水面。我與妹妹踏着浪花,比試着追逐低貼水面的海鷗。

玩膩了,我們倆又來到海灘上,找海螺、撿貝殼、堆沙堆、蓋沙層……

玩累了,我們倆就躺在金黃的沙灘上,貪婪地欣賞着大海,傾聽着海的轟鳴。

媽媽見我們玩得這麼開心,便走過來笑着問:“你們玩得這麼開心,可你知道海的品性嗎?”“海的品性?”我沉默了。“大海的胸懷是那麼寬闊。它總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奉獻給人類。”媽媽接着説。“是啊,多崇高的奉獻精神!”我不由得讚歎道。

我喜歡到海邊玩,因為我愛海。我愛海,但是我更愛它寬闊的胸懷與無私的奉獻精神。

第3篇

今天是我期盼已久的日子,我終於可以去馬爾代夫玩了!我們於1月25日坐飛機到廣州,烏魯木齊到廣州要坐5個多小時的飛機,我們在廣州呆了兩天,才飛去馬爾代夫了,從廣州到馬爾代夫要飛行6個多小時。

我們在馬累機場落了地,一下飛機,我就感覺有一股乾淨的風拂面而來,雖然現在已經是晚上了,但是我能感覺到這裏的空氣和我們那的大有不同。我們要去的島叫“中央格蘭德島”,還要再坐水上飛機才能到達,只可惜是晚上沒能俯視“中央格蘭德島”的全貌。

我發現馬爾代夫當地的人都是光着腳在地上走的,他們這兒的人都很注意環保,從來不亂扔垃圾,清潔員是拿着小掃把掃的,説明他們那的環境衞生保護的很好,海水清澈見底,海面上沒有任何垃圾。

第一天到馬爾代夫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覺得保護環境要從每個人做起,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環境。

今天我們來到了水具用品中心,我一下看見了一個黃黃的、彎彎的像香蕉一樣的橡皮船,我一下想起來了,在我來馬爾代夫前媽媽給我講過這叫香蕉船,就是前面有人開快艇,用一根繩子連着香蕉船,然後開快艇的人就會拉着我們去玩,我告訴“go”説我想玩香蕉船,他們還用壞壞的語氣對我説:“我要把你們扔到海里!”

我們是和另外兩個哥哥姐姐一起玩的,船一開我們就喊:“go!go!!go!!!”他們就開得飛快,還拉着我們去浪大的地方。哇——,往下一看海水真清澈啊!船開到了浪大的地方,船上下搖動感覺是在坐過山車一樣好刺激!船上發出了一陣陣的尖叫聲,有害怕的、也有高興的,船開得很快,海水也濺了我們一身,但是我們開心着、快樂着。

船開回來了,但是我的心還沒有回來,還在感受着那驚險刺激又令人開心的時光,船開到淺水去了,我們跳下船走到了岸上,依依不捨的和香蕉船説了聲“拜拜!”

今天玩的香蕉船真令人難忘,不知道明天還有什麼好玩的呢?

今天我們要去潛水了,我們換好游泳衣穿上救生衣就下海了。我們住的是豪華水上屋,每個房間都有一個可以直接下海的露台,我們從露台的樓梯走下去就是大海了。老爸先下去了,我緊跟了去,我把潛水鏡帶好,把呼吸管咬好,老爸抓着我,我抱着木柱子一頭扎進水裏,我不禁在心裏叫了起來,海底太美了!那景色就像現實版的“捕魚達人”!我激動得差點在海里就把嘴鬆開了,海底下有各種各樣的魚和奇形怪狀的珊瑚,最多的是藍色的魚和小丑魚,還有花花綠綠的見也沒見過也不知道名字的魚,與聽老爸説越漂亮的魚毒性越多,所以我不敢亂摸,還有魚羣時不時的從眼前遊過,還有的魚像變色龍一樣爬在珊瑚上和珊瑚的顏色一模一樣,你不仔細看是看不到的,還有的魚膽子特別大,居然還在我腳旁邊不停的繞圈圈。

老爸膽子大,逞能説要到遠處照更多的魚,老爸游出去了四十多米遠,在那隻呆了一會兒,又慌慌張張的遊了回來,我在水上屋看得清清楚楚,而且速度還特別快,老爸上岸後説:“嚇死我了,我剛看見了一條小鯊魚,身長大概1.5米!”老爸去的時候錄了像,剛錄了一會兒就看見鯊魚了,相機都沒來得及關就游回來了,在錄像裏看得很清楚,拍了5、6秒鯊魚的鏡頭,他轉身速度很快,哈哈,原來老爸也有害怕的時候呀!

今天,我們就要去深海里釣大魚。我們天不亮就出發了,我們坐在船上吃早餐,等船開到了深海,我們把魚餌掛好,扔進了海里,一開始才過了五分鐘他們就開始尖叫起來,然後快速的.搖桿上來,一看都沒釣着魚脱鈎了,我們一共放了兩個魚杆。又過了半小時還是沒動靜,我就自言自語地説:“這魚都跑哪去了?怎麼還不上鈎,快上鈎呀!”剛過了幾秒鐘,又是一陣歡呼聲,哇——,我的嘴沒這麼靈吧,有一根杆沒釣上,另一根杆釣上了!

那條魚大概1.2米長,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魚,這回還是親眼看見的呢,那魚非常的不聽話,一上來就在地上亂蹦亂跳,用棍子打了好幾下才暈過去的,那條魚重得我都抱不起來。後來運氣就好了,又釣到一條,也是大魚,又過了二十多分鐘兩邊同時釣到了魚,而且長得還是一模一樣都是紅色的,我估計他們剛才在海里還在聊天,可能在説:“兄弟你知道嗎?昨天有一條中型魚特別傻,我到他面前他都不帶跑的,哈哈,真是大飽口福!”遊着遊着可能就看見了魚餌,他可能説:“哎,你看這有一條魚,那有一條魚,咱們一人一條吧!”結果一吃就上鈎了。

我們一共釣了六條魚,其中有五條不短於1米的魚,還有一條50釐米的小魚,他們説一條魚要十美元的加工費,我們就付費了。今天的午餐自助餐吃的都是魚,有烤魚、咖喱魚、紅燒魚、用魚煲的湯等等,哇,今天收穫真是太大了,四個小時深海垂釣沒白去,太值了,我們吃着自己釣上來的魚真是香啊!

這幾天的“麻袋”之旅結束了,下次我還會再來的,再見了馬爾代夫,下次再見!

第4篇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便守候在陽台,等待日出。突然,天邊出現了一片紅光,隨後,太陽稍稍露出了一點腦袋,卻遲遲不肯跳出來,也許是因為我們這麼多人在看,害羞了!又過了幾分鐘,太陽終於不情願地跳了出來,把温暖灑給了整個大地。這時,馬爾代夫的海水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海水出奇的藍,在內海,海水的.顏色是淺藍的,隨後一點點變濃。我們再向東遠眺,只見天與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條白線,隨後慢慢擴散開支,一點一點消失了。海水中有着數不清的海洋生物,你瞧,一條深青色的身影正慢慢向我們靠近,哦!原來是一條大魚,它把頭伸出了海面,彷彿在向我們打招待呢!

接着,我們來到了沙灘,那是一片金黃色的沙灘,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如金粉一般。我們赤着腳,在上面跑來跑去,突然,我的身旁竄過了一個小小的,白色的身影,我連忙起身追趕,“我抓!”“我跳!”“嘻嘻,被我抓住了吧!”“咦,怎麼沒有了?”“你又來了。”“哦,我終於抓住了!”原來,這是一隻小雪蟹,我不禁仔細地觀察了一下,它的眼睛又細又長,腳上有兩顆紅點,樣子可愛極了,在我手中不停地掙扎着,我連忙把它放回沙灘,讓它重新回到自由生活的天地裏。

第5篇

這次外出考察,首先去的第一站是蘇州,印象最深的是拙政園,下面談一些蘇州之行的感受和體會:

拙政園是我國四大名園之一,是1961年3月4日國務院頒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中國古代江南名園,位於蘇州古城區東北婁門內,現佔地面積約4.1公頃。是在明正德四年(公元15xx年)由御史王獻臣始建,以後屢次更換園主,或為官僚地主的私園,或為官府的一部分,或散為民居,其間經過多次改建。四百餘年間滄桑變遷,幾度興廢,原來渾然一體的園林演變為相互分離、自成格局的三座園林。後於20世紀初進行了全面修整和擴建。

拙政園之所以有這麼高的知名度,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拙政園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佳作,其佈局設計、建築造型、書畫雕刻、花木園藝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另一個原因是,拙政園曾為許多在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人物提供了活動場所。其中有:錢牧齋和柳如是,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江蘇巡撫李鴻章和張之洞等。

追溯拙政園,據説它始建於明代正德四年(15xx年)。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而還鄉,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拙政園的園名是根據西晉潘岳的《閒居賦》中的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縮寫而成的。拙,實指不善在官場中周旋之意,是陶潛守拙歸田園中的拙。全園約五分之三為水,足可表現園主這種江湖之志。惲格在題他所作的拙政園圖時,寫出了園景所寓的主題:秋水長林,致有爽氣。獨坐南軒,望隔岸橫崗.......使人悠然有濠濮間趣。但到王獻臣之後,屢更園主,王心一、葉士寬、張履謙等二十多人先後為園主,因曾有復園、將園、吳園、書園、補園等名園。現全園包括中部(拙政園)、西部(舊補園)、東部(歸田園居)三部分。其中,東部,以田園風光為主;中部,也稱為復園,以池島假山取勝,是全園的精華所在;西部,園內建築大都建成於清代,其建築風格明顯有別於東部和中部。

據説明正德四年,拙政園由王獻臣初建時,取名拙政除因晉朝《閒居賦》的 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這一段話,也還飽含有樸實之人在自家花園為政的巧意。

據説史籍上記載王獻臣曾委託畫家文徵明做最早的設計,並存文氏之《拙政園圖》、《拙政園記》和《拙政園詠》傳世,比較完整地勾畫出園林的面貌和風格。當時,園面積約13.4公頃,規模比較大。園多隙地,中亙積水,浚沼成池,池廣林茂。有繁花塢、倚玉軒、芙蓉隈及軒、檻、池、台、塢、澗之屬,共有31個景點。整個園林竹樹野鬱,山水瀰漫,近乎自然風光,充滿濃郁的天然野趣。

據説根據文徵明在《王氏拙政園記》中的描述,一開始建造此園時,他就發覺這塊地並不太適合蓋相當多建築,地質鬆軟,積水瀰漫,而且濕氣很重。因此,文徵明以水為主體,輔以植栽,因地制宜設計出了各個景點,並將詩畫中的隱喻套進視覺層次中。園中至今仍留有許多文徵明的對聯與詩,其中以梧竹幽居亭中的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最能帶出此園的意境。此外,園中所栽種的紫藤相傳是文徵明親手種植。由此可看出文徵明相當喜愛植物,在31個景點中,超過一半的景,都與植物和植物本身的意涵有關。

經歷—百二十餘年後,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已破落近三十年並蕩為丘墟的東部園林歸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善畫山水,悉心經營,佈置丘壑,將其重新修復,並將拙政改名為歸園田居,取意陶淵明的詩。

清順治十年,陳之遴曾購得此園。1662年,拙政園充公。康熙年初,曾為駐防將軍府、兵備道行館。其後還予陳之遴子,再賣給吳三桂婿王永寧,王曾大興土木,堆幟丘壑,園狀大為改變。

康熙十八年,為蘇鬆常道署。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蔣棨接手此園,並將園中規模略做更改,東邊的庭院切分為中、西兩部分。

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忠王李秀成曾以此園當做蘇州的重要基地,改之為忠王府。

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富賈張履謙接手此園,改名為補園。當時拙政園的腹地縮小到1.2頃,張履謙大舉裝修了相當多細緻部份,因此奠定了拙政園今日之基礎。

東區的面積約31畝,其規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設計的歸園田居為主,該園有放眼亭,夾耳崗,嘯月台,紫藤塢,杏花澗,竹香廊等諸勝。中為涵青池,池北為主要建築蘭雪堂,周圍以桂、梅、竹屏之。池南及池左,有綴雲峯、聯壁峯,峯下有洞,曰小桃源。步遊入洞,如漁郎入桃源,桑麻雞犬,別成世界。蘭雪堂之西,梧桐參差,茂林修竹,溪澗環繞,為流觴曲水之意。北部系紫羅山、漾蕩池。東甫為荷花池,面積達四五畝,中有林香樓。家田種秫,皆在望中。

但我們看到現有的景物有秫香館、松林草坪、芙蓉榭、天泉亭等。園的入口設在南端,經門廊、前院,過蘭雪堂,即進入園內。東側為面積曠闊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構亭,四周縈繞流水,岸柳低垂,間以石磯、立峯,臨水建有水榭、曲橋。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楓楊成林,林西為秫香館(茶室)。再西有一道依牆的復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門數處與中區相通。甚是好看,叫人流連忘返。我們一邊參觀,一邊拿出相機,照個不停,唯恐遺漏好的風景。

西園面積約為12.5畝,據説現有佈局形成於張履謙接手時期。該園以池水為中心,有曲折水面和中區大池相接。有塔影亭、留聽閣、浮翠閣、笠亭、與誰同坐軒、宜兩亭等景觀。又新建三十六鴛鴦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裝修精緻奢麗。

遊覽中我們看到,建築以南側的鴛鴦廳為最大,方形平面帶四耳室,廳內以隔扇和掛落劃分為南北兩部,南部稱十八曼佗羅花館,北部名三十六鴛鴦館,夏日用以觀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則可欣賞南院的假山、茶花。池北有扇面亭與誰同坐軒,造型小巧玲瓏。東北為倒影樓,同東南隅的宜兩亭互為對景。甚是美好景觀,真叫人讚歎不止!

中部部分為全園精華之所在,據説雖歷經變遷,與早期拙政園有較大變化和差異,但園林以水為主,池中堆山,環池佈置堂、榭、亭、軒,基本上延續了明代的格局。據説從歷史資料咸豐年間《拙政園圖》、同治年間《拙政園圖》和光緒年間《八旗奉直會館圖》中可以看到山水之南的海棠春塢、聽雨軒、玲戲館、枇杷園和小飛虹、小滄浪、聽松風處、香洲、玉蘭堂等庭院景觀與我們今天看到的現狀諸景毫無二致。拙政園中部風貌的形成,是在晚清咸豐至光緒年間。在遊覽中同時我們看到,中區現有面積大約在18.5畝左右,其中水面佔1/3。水面有分有聚,臨水建有形體各不相同,位置參差錯落的樓台亭榭多處。主廳遠香堂為原園主宴飲賓客之所,四面長窗通透,可環覽園中景色;廳北有臨池平台,隔水可欣賞島山和遠處亭榭;南側為小潭、曲橋和黃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滄浪廊橋和水院;東經圓洞門入枇杷園,園中以軒廊小院數區自成天地,外繞波形雲牆和復廊,內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建築處理和庭院佈置都非常雅緻精巧。

我們還看到,中區的遠香堂既是中園的主體建築,又是拙政園的主建築,園林中各種各樣的景觀都是圍繞這個建築而展開的。遠香堂是一座四面廳,建於原若墅堂的舊址上,為清乾隆時所建,青石屋基是當時的原物。它面水而築,面闊三間,結構精巧,周圍都是落地玻璃窗,可以從裏面看到周圍景色,堂裏面的陳設非常精雅,堂的正中間有一塊匾額,上面寫着遠香堂三字,是明代文徵明所寫。堂的南面有小池和假山,還有一片竹林。堂的北面是寬闊的平台,平台連接着荷花池。每逢夏天來臨的時候,池塘裏荷花盛開,當微風吹拂,就有陣陣清香飄來。

堂的北面也是拙政園的主景所在,池中有東西兩座假山,西山上有雪香雲蔚亭,亭子正對遠香堂的兩根柱子上掛有文徵明手書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對聯,亭的中央是元代倪雲林(倪瓚,字元鎮,號雲林子,元末無錫人。工詩,善山水,為元代四大畫家之一)所書山花野鳥之間的題額。東山上有待霜亭。兩座山之間以溪橋相連接。山上到處都是花草樹木,岸邊則有眾多的灌木,使得這裏到處是一片生機。

遠香堂的東面,有一座小山,小山上有綠綺亭,這裏還有枇杷園、玲瓏館、嘉實亭、聽雨軒、梧竹幽居等眾多景點。從梧竹幽居向西遠望,還能看到聳立雲霄之中的北寺塔。水池的中央還建有荷風四面亭,亭的西面有一座曲橋通向柳蔭路曲。在這裏轉向北方可以見到見山樓。亭子的南部有一座小橋連接着倚玉軒,從這裏向西走就到了小飛虹,這是蘇州園林中唯一的廊橋。橋的南面有小滄浪水閣,橋的北面是香洲。我們一行29人遊覽,走過廊橋,真是有一種人在廊中走,如同畫中游的境界,真是叫人心曠神怡!

據説拙政園在不同歷史階段,園林佈局有着一定區別,特別是早期拙政園與今日現狀並不完全一樣。正是這種差異,逐步形成了拙政園獨具個性的特點和藝術價值,主要有:

據説,《王氏拙政園記》和《歸園田居記》記載,園地居多隙地,有積水亙其中,稍加浚治,環以林木,地可池則池之,取土於池,積而成高,可山則山之。池之上,山之間可屋則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園利用園地多積水的優勢,疏浚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彌的個性和特色。據説拙政園中部現有水面近六畝,約佔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凡諸亭檻台榭,皆因水為面勢,用大面積水面造成園林空間的開朗氣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廣林茂的特點。

據説,早期拙政園,林木葱鬱,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園林中的建築十分稀疏,僅堂一、樓一、為亭六而已,建築數量很少,大大低於今日園林中的建築密度。竹籬、茅亭、草堂與自然山水溶為一體,簡樸素雅,一派自然風光。拙政園中部現有山水景觀部分,約佔據園林面積的五分之三。池中有兩座島嶼,山頂池畔僅點綴幾座亭榭小築,景區顯得疏朗、雅緻、天然。這種佈局雖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園的風範。

據説,拙政園的園林建築。早期多為單體,到晚清時期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表現在廳堂亭榭、遊廊畫舫等園林建築明顯地增加。中部的建築密度達到了16.3%。其次是建築趨向羣體組合,庭院空間變幻曲折。如小滄浪,從文徵明拙政園圖中可以看出,僅為水邊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會館時期,這裏已是一組水院。由小飛虹、得真亭、志清意遠、小滄浪、聽松風處等軒亭廊橋依水圍合而成,獨具特色。水庭之東還有一組庭園,即枇杷園,由海棠春塢、聽雨軒、嘉實亭三組院落組合而成,主要建築為玲瓏館。在園林山水和住宅之間,穿插了這兩組庭院,較好地解決了住宅與園林之間的過渡。同時,對山水景觀而言,由於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間的對比襯托,主體空間顯得更加疏朗、開闊。

這種園中園式的庭院空間的出現和變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與園林面積縮小有關。據説光緒年間的拙政園,僅剩下了1.2公頃園地。與蘇州其他園林一樣,佔地較小,因而造園活動首要解決的課題是在不大的空間範圍內,能夠營造出自然山水的無限風光。這種園中園、多空間的庭院組合以及空間的分割滲透、對比襯托;空間的隱顯結合、虛實相間空間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間的欲放先收、欲揚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間的侷限,收到小中見大的效果,從而取得豐富的園林景觀。這種處理手法,在蘇州園林中帶有普遍意義,也是蘇州園林共同的特徵。這在我們在青龍湖酒店的項目開發建設和設計當中,有很多需要借鑑的地方。

拙政園以林木絕勝著稱。數百年來一脈相承,沿襲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園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觀取自植物題材,如桃花片,夾岸植桃,花時望若紅霞;竹澗,夾澗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瑤圃百本,花時燦若瑤華。歸田園居也是叢桂參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蘚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蘭如雪。杏花盛開,遮映落霞迷澗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錦帳重疊。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獨傲冰霜。有泛紅軒、至梅亭、竹香廊、竹郵、紫藤塢、奪花漳澗等景觀。至今,拙政園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觀取勝的傳統,荷花、山茶、杜鵑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僅中部二十三處景觀,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為主景的景觀。如遠香堂、荷風四面亭的荷(香遠益清,荷風來四面);倚玉軒、玲瓏館的竹(倚楹碧玉萬竿長,月光穿竹翠玲瓏);待霜亭的桔(洞庭須待滿林霜);聽雨軒的竹、荷、芭蕉(聽雨入秋竹,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玉蘭堂的玉蘭(此生當如玉蘭潔);雪香雲蔚亭的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聽松風處的鬆(風入寒鬆聲自古),以及海棠春塢的海棠,柳蔭路曲的柳,枇杷園、嘉實亭的枇杷,得真亭的鬆、竹、柏等等。這些特點不正是我們在青龍湖酒店的項目開發建設和設計當中,需要借鑑的地方嗎?我們要按着這樣的特點設計,何不再塑造一個北方的拙政園為世代流芳?!

通過短短的蘇州之行,感到山水如畫,心曠神怡,使人盡享自然之美,收穫甚豐:蘇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濕潤,交通便利,舊時官宦名紳退休後多到蘇州擇地造園、頤養天年,如今蘇州以眾多精雅的園林聞名天下,不愧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據説,最盛時期,蘇州的私家園林和庭院達到280餘處,至今保存完好並仍開放的還有:始建於宋代的滄浪亭、網師園,元代的獅子林,明代的拙政園、藝圃,清代的留園、耦園、怡園、曲園、聽楓園等。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因其精美卓絕的造園藝術和個性鮮明的藝術特點,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園林是城市中充滿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我們身居鬧市的人一進入園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樂。在這個濃縮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園內的四季晨錯變化和春秋草木枯榮,使人們可以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樂。美哉!美哉啊!

我們體會到,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藴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是一種美的享受,使人愜意橫流!

我們看到,當時建造者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採用的是園林建築與景觀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拙政園遠香堂,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香洲,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怡園畫舫齋,是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飄蕩的怡然自得;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則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田園生活……這些充滿着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糅合在一起,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使人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蘇州園林雖小,但古代造園家通過各種藝術手法,獨具匠心地創造出豐富多樣的景緻,在園中行遊,或見庭院深深深幾許,或見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見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或見曲徑通幽、峯迴路轉,或是步移景易、變幻無窮。至於那些形式各異、圖案精緻的花窗,那些如錦緞般的在腳下延伸不盡的鋪路,那些似不經意散落在各個牆角的小品……更使人觀之不盡,回味無窮。在遊覽中,我帶的相機能照400多張相片,一直照個不停,還深怕不夠用,把電耗完,無法留下這美麗景色!

我們在今後的開發建設和其它項目景觀設計上,好好的借鑑吧!

第6篇

讓我時時魂牽夢繞的家鄉,其實是一個風景秀美的城市。多少次趟過記憶的長河,多少回穿越時空的隧道,跋山涉水,夢迴這山清水秀的家鄉和摯愛的親人我的家鄉,在開封。開封古稱東京,位於河南省東部,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市區分佈着諸多湖泊,佔老城區面積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韻半城水”的盛譽。

聽着西單女孩的《想家》“想家,想家,無論我在海角天涯,想家,想家,忍不住的淚如雨下。”心中無限悲涼,每個人都渴望回家,渴望見到自己久別的親人,兒時的夥伴還好嗎?家是我們永遠的根啊!

讀着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回味着詩人的思鄉之情,“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

我的家鄉充滿着我童年的`回憶,每當提起家鄉這個字眼,我的眼前總是浮現出曾經的往事。乘車回家,看着車窗外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色,看着家鄉的變化,看着還在家鄉的小夥伴們,看着久居家鄉的親人,總覺得自己是那麼的格格不入。

我思念家鄉的那條河,它記載了我的成長足跡,也記載了父母對我的厚愛,它承載着我太多的記憶,不管走到哪裏,只要聽到那種錚錚的流水聲,我就覺得我的故鄉很近了,彷彿就在昨天,彷彿就在眼前。

人在他鄉,只要提起故鄉,就像品味童年的記憶,就像咀嚼歲月的風霜……想到這裏,發現自己真的離不開自己的家,離不開自己的家鄉。啊!家鄉,我在默默的思念你,你是否也在思念我?我一定還會看到,聽到你的一切。

第7篇

就在幾個月前,我來到了海邊。青島的沙灘大大小小,星羅棋佈,因為是沿海城市,所以大小不一的船更是數不勝數。遠遠看到大海,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海邊,脱掉鞋子,跑進沙灘,大海就在我的腳下了……

“譁!譁!”浪花在不停地拍打着我的腳,感覺涼涼的,舒服極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永不停息的浪花似乎在跟我跳舞呢!你看,前面的浪都挺小的,兩三個浪之後,海水便很快地退去,接着,一個大浪就衝了過來,這多麼像跳舞的節奏啊!“嗒,嗒,嗒!”“譁,譁,譁!”隨着她的節奏,我在波浪上開始踩水車了。很顯然,浪的速度遠不及跳繩的時候快,所以我就放慢了腳步,誰知這樣做非常的吃力,不一會兒我就想一屁股坐下來,但是我覺得褲子濕了實在是太難受了,所以我蹲在了沙灘上。

有點疲憊的我開始在沙灘上挖洞想,看看裏面有沒有小貝殼、小海螺啊之類的,可是大海好像並不同意我這樣做:每當我挖了幾下沙子之後,那浪便帶着強勁的水流踏平了我的成果。幾波之後,我再也忍耐不了了!此時生氣的我看見一道浪便使勁踹一下,過了一會兒我才知道,自己在龐大的大海面前是多麼的渺小啊!覺悟的我決定平復心情,坐在海邊休息休息。

蔚藍的天空倒映着無邊無際的大海,所謂的水天一色便是指這情景吧!海風拍打着我的臉龐,一股海水的清香在我身邊久久不散。夕陽西下,只見橙紅色的太陽像一個只有一半的橘子“浮”在水面上,她散發出的光芒照得海面波光粼粼,我不禁“哇”地一聲,恐怕這景色無法用筆墨來形容。

大海真讓人為之驚歎!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想探索那奇妙的海底世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