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實施方案範文5篇 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實施方案之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6W

本文將介紹一份關於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實施方案的範文。該方案旨在為高中學生提供科學、全面的體育選項教育,通過系統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能力。本文將逐步分析方案的主要內容,並探討其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實施策略。

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實施方案範文5篇 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實施方案之範文

第1篇

為更好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以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為基本要求,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根本目的,針對我校現狀,開展冬季三項比賽。

(一)拔河:採用三局兩勝制,拔河分組以抽籤為準。各班限報1隊(10人),其中女生至少4人。若班級男生人數不夠,可按男女比率1:1.5替換,拔河前雙方人數先協調好,賽後不得反悔。

(二)跳長繩:各班限報1隊(10人),其中女生至少4人。2人搖繩,其餘8人依次從中穿插跳過,2分鐘計時看成功通過個數。

1.比賽前,各隊隊員分立於跑道兩端,每端5人(男5人、女5人)成一路縱隊排列,男女位置不限。起點端第一名起跑隊員和對面第一位接棒隊員站在端線前,起跑隊員手持接力棒等候裁判員發令。其餘隊員與第一位隊員前後間隔1米,後一名隊員待前一名隊員跑出後再進入端線前等候。第一名隊員起跑姿勢不限,但不得使用起跑器。

2.裁判中鳴槍宣佈比賽開始後,第一名隊員沿跑道跑到賽道對面,將接力棒交給對面第一名隊員(交接棒必須繞過標誌杆,採用“立棒式”傳接棒),依此進行,直至最後一名隊員衝過終點線。

3.比賽過程中,奔跑隊員必須手持接力棒,若掉棒則應立即拾棒並從掉棒處繼續奔跑,期間計時不中斷。

4.替補隊員在比賽過程中不能進入比賽隊伍。所有參賽隊員在完成交棒後應立即歸入隊伍末位,保持隊伍整齊,不得有任何妨礙其他隊伍隊員比賽的行為,否則取消本隊成績。

5.各隊參賽隊員必須統一服裝,每隊第一名及最後一名隊員必須穿戴跑步馬甲。

各班級體育委員於本週五(12月13日)中午12:00之前帶報名表到體育組報名,過期作棄權處理。

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實施方案範文5篇 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實施方案之範文 第2張

第2篇

為響應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體育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深入貫徹並落實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深入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要求,以及貫徹教育部 “體育藝術2 + 1項目”實驗工作的精神,以打造“我健康、我快樂、我成長的和諧江中校園文化”為指導思想,大力推進我校體育課程、大課間和課外體育活動一體化的陽光體育運動蓬勃開展。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進一步推進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努力打造江蘇省安江高級中學具有本校特色的一體化體育活動。

1、安全第一原則。確保消除場地與器材的安全隱患,落實到責任人。強化活動過程的管理,制訂安全預案,全方位貫徹“安全第一”原則。

2、全員參與原則。全校師生全員參加,充分發揮全體師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達到全體師生健身的目的。

3、科學性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運動的規律,從我校實際出發,全面落實教學計劃,合理地安排大課間體育活動。

4、因地制宜原則。根據我校運動場地小,學生人數多的特點,採取以年級為單位分區域進行分組活動的形式。

5、教育性原則。充分發揮大課間體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習慣教育,以及良好的運動習慣等培養的功能,重視以大課間體育活動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教育。

每次進行大課間體育活活動,班主任和體育老師提前到達本班指定的整隊地點,組織學生進行排隊。開始大課間體育活動時,要求班主任老師一起全程參與該班學生活動,處理突發事件,保證學生安全,有序地開展活動,切實擔負起班主任的責任。

五、“一體化陽光體育運動”之大課間跑操場地安排

六、“一體化陽光體育運動”活動內容與時間安排

1、2015年10月28日,政教處就相關工作人員及其班主任召開主題協調會,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儀式,強調“大課間體育活動——跑操”的深遠意義。”

3、每天大課間跑操的時間:上午9:05—9:40,遇特殊天氣和寒冷季節及時調整。

(1)各年級主任到分管年級,全面督促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排除。

(2)每天值導老師和相關學生會體育部學生及時到崗,檢查跑操的紀律和質量,並做好相關記錄。

(3)各班主任和體育委員切實有效的參與全程管理。

5、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和校園櫥窗設立“大課間跑操加油站” ,內容涉及:

(1)有氧耐力跑知識展示:包括跑步姿勢、呼吸節奏、運動後的調放鬆等。

(2)世界上著名的馬拉松選手堅持不懈的故事展示。

(3)大課間體育活動中湧現的好人好事事例展示和表揚、評比年級最優秀班級等。(負責人:孫新華 嚴 勇 曹正國)

6、鼓勵學生寫長跑日記,並把文字材料向校園廣播站投稿或上傳到學校網站。

1、班主任提前到整隊地點,熟悉本班的整隊位置,並檢查人數。

2、每班五路縱隊,矮個兒前,高個兒後,女生兩路在跑道的內側,男生三路在跑道的外側。五路縱隊佔居第七、第八兩跑道的三條分界線。

3、輔導學生,體育委員或老師的口令“一”與左腳相一致,口令“二”與右腳相一致,強調跑步途中集中注意力聽體育委員或老師的口令,錯者立即調整。

4、每班五個排頭中,左起第一和第五排頭佩戴班牌,第三塊班牌由體育委員佩戴在自己的背後,如遇衣服條件不允許時,用夾子夾在背後的領子上面亦可。如果本班有班牌遺失,速與繆書嶽老師聯繫。

5、跑步途中精神振奮、口令洪亮、節奏適中、持之以恆。

6、每次跑兩圈,兩圈結束時聽老師的口令,高一6、1、2、7、8、11、12、15、16班統一向後轉,經操場東出口直行到五四廣場或樹人樓與木秀樓之間解散。其他班級退場路線不變。

第3篇

為更好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校“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針對目前學校實際情況,特制定《玉祁高級中學大課間活動方案》。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精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組織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人才。堅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組織開展學生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大課間”活動和課外體育運動,逐步培養學生的民主、合作、創新的意識,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

1.結合第三套學生廣播體操(夏秋季),用足、用好大課間活動時間,豐富大課間活動內容和結構,提高學生參與鍛鍊的效果,達到強身健身的作用。

2.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積極創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全面和諧的發展。

3.充分發揮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設備的作用,提高使用率。

4.提倡師生共同參與體育活動,有效提高師生的身體素質。

1.全體性原則——全體學生必須全員參與活動,不得以任何藉口不由,逃避體育活動。

2.科學性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堅持從學校實際出發,科學合理的安排大課間的課程計劃和活動內容。

3.安全的原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安全放在首位,教育和管理到位,有必要的安全措施、應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1.時間保證。每天上午安排25體育大課間活動時間,任何老師不得擠佔大課間活動時間。如果因天氣原因,不能進行正常室外活動時,由各班班主任自行組織安排。

2.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師生全員參與大課間活動,活動中教師既是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又是學生的保護者,同時也是活動者。這樣既能體現國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師生關係,有利於構建新型的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

3.安全保障。學校按班劃定活動區域,各班學生必須在指定活動範圍內活動,防止出現活動區域不明或學生亂跑的混亂現象。各班主任進行現場活動指導,並督促學生注意安全。

4.獎懲措施。活動實行考核激勵制度。由學校大課間活動質量監控小組和學生會檢查組成員對大課間活動進行檢查考核。每天公示考核數據,每月彙總綜合考評數據,對先進班集體、先進學生、先進班主任進行表彰和獎勵。對於活動不規範、不到位的班級及個人,通過整改促進其進步。

5.鼓勵活動創新。以各年級為單位,創建年級特色活動項目,並由領導小組審核、體育組具體指導,以豐富活動內容,提高活動效率。支持和鼓勵體育教師、班主任發揮自身特長,展示自身才幹,開發創新體育、跑操、身體素質及民間傳統體育方面的多種活動項目。

根據季節變換和我校實際情況,大課間活動主要以第三套廣播操(夏秋季)和跑操(春冬季),考慮到廣播操強度略低,因此在廣播操結束後,增加一定強度的活動項目,以提高學生鍛鍊的效果。具體安排:每年9—10月份和5—6月份主要以廣播操和綜合活動為主;每年11—1月和3—4月份主要以跑操為主。大課間活動內容如下:

年級監控小組校級領導學校行政年級組長體育老師學生會

1、 “大課間活動質量監控檢查小組”。由校級分管領導、德育、教學條線、年級組長、體育教師組成。集中檢查大課間活動的質量,檢查結果分大課間活動結束後及時點評和每月公佈二種形式。

2、成立“學生檢查小組”。由學生會成員組成。主要負責大課間活動的常規檢查事項,每月彙總統計並公示。

1、每學期一次,進行“優秀學生、優秀指導教師”等先進稱號評選。

第4篇

保證中國小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是國家對學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證,也是學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權利,黨和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保證中國小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2007年下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2010年發佈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都明確規定“保證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2013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准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保證中國小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教育部制定了《切實保證中國小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教育部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新課程理念,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重視學生體質健康。我校在場地小,學生多,器材少的現狀下,以讓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為目的,全校教師克服共同困難,切實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為了保證我校學生體育鍛煉每天達1小時能落到實處,我校成立加強學生體育鍛煉工作領導小組:

學校每天1小時集體活動時間構成為:25分鐘的大課間(跑步、眼保健操)、40分鐘的體育課(完成項目體育教學)、60分鐘課外體育活動。(當天沒有體育課的班級進行),附表:縣實驗高中2013-2014學年度課外活動安排表

校長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學校分管領導對體育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確保體育工作責任到位、政策落實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資金投入到位。學校建立校長負責制,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體育各項規定,確保體育課、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得到落實。

藝體處負責活動時間、項目、地點的安排落實、活動器材設施的添置管理等保障工作;年級組、體育組負責活動內容、場地器材的安排和方案的具體實施。年級組、學生會、團支部要發揮學生骨幹作用積極協助做好活動的開展。校醫務室人員負責活動的醫務監督。

班主任、體育教師是落實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的直接責任人和執行者,大課間、眼保健操、課間活動和課外體育活動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實施,體育教師負責技術指導。體育課教學由體育教師按照相關要求負責組織落實。

切實加強體育活動的安全管理。從活動計劃的安排、活動器材設施的檢修、活動內容的選擇、活動過程的組織管理及醫務監督等各方面要嚴格把關,防範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確保學生安全鍛鍊。

學校分管領導、分管部門、體育教研組、體育教師、班主任(輔導員)要各司其責,履職到位;各相關部門、各任課教師要積極支持和關心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

1、提高認識,加強宣傳,營造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氛圍。

學校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大力宣傳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緊迫性,廣泛傳播健康理念,懸掛永久性橫幅,使“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喚起全校師生對健康的關注,引起家庭、社會的共同關注。

2、以體育課教學為基本平台,培養學生科學的鍛鍊方法。

學校首先將嚴格執行國家關於體育課時的規定,開足開齊體育課,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注重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和科學健身理念的培養,學會鍛鍊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進行體育健康測試,如實反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並將結果納入學生畢業檔案。

第5篇

以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為指導,從我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出發,積極實施校本課程開發,體現“一校一品”特色活動項目,擴大籃球活動規模,提高活動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自覺鍛鍊身體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通過對學生籃球校本課程的實施,促進學校籃球活動的制度化和規範化建設,努力創建和諧校園、平安校園、文明校園。

(一)我校把體育工作作為學校發展的特色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來抓;抓好這難得的機會,開發好籃球校本這門課程。以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積極構建和諧的體育環境,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強調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因此,為了保證和促進學生的健康,必須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和有關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籃球課程構建了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並行推進的課程結構,在體育教學中融合了體育、生理、心理、衞生保健、環境、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鍊習慣和衞生習慣的養成,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於課程實施的全過程,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使學生健康成長。

(二)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開展具有學校辦學特色的籃球校本課程。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術和戰術,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質,為籃球實戰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

(三)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愛好,激發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籃球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堅持鍛鍊的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而興趣與習慣的養成又是在籃球運動參與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只有通過豐富多彩的籃球活動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才能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並使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各感官機能,激發學習情趣,從而發揮學生主體功能,增強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運動參與能力,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感受籃球帶來的歡樂。

(四)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的基本權利,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從學習中受益,不但是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而且是學生的權利,也是貫穿籃球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但是,人的體能和運動技能狀況並不僅僅與其後天練習和發展有關,而且與其先天遺傳有極大的關係。從運動的角度看,每個人的運動需求和運動表現都不盡相同。因此籃球課程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並根據這種差異確定了學習目標和有彈性的學習內容,提出了有益於學生髮展的評價原則;在組織教學和教學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其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以滿足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以及教師、學生自身特點,開發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多元發展。體現“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課程改革方針,落實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提升學生的籃球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愛好、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1、第一階段:籃球理論介紹及籃球基本技術訓練:運球、傳接球、定點投籃、體能訓練。籃球基本技術學習:運球、傳接球、持球、上籃、投籃。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將運球以遊戲的形式放在課的準備部分代替跑步,使學生熟悉球性並增加訓練的趣味性。

2、第二階段:介紹籃球比賽的規則,競技比賽方法。教授障礙式運球,兩人一組全場二攻一練習,全場三對三籃球比賽,進行半場三人制籃球比賽,通過比賽逐步地滲透比賽規則。在這段時間我將籃球比賽的規則,競技比賽方法進行系統的傳授,這樣教學不但使學生們對室內課產生了興趣,也使他們積累了豐富實用的體育知識。籃球教學比賽,將比賽規則與籃球實踐結合起來,同時充分利用每週的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們之間的籃球對抗賽,讓他們學以致用,使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學生興趣的需要,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出發點。我校籃球校本課程內容的確定是以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為依據,國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的文件為指導,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依照學校的辦學思路和育人目標,以促進學生髮展為前提,以學生興趣為動力,以體現學生的自主性為原則,充分發揮學校的師資、設施、場地、器材等優勢,確定以籃球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

(1)瞭解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和基本規則和裁判法等;懂得籃球運動鍛鍊與健身價值。學會行進間運、傳、投、搶等組合技術技能;學習和掌握基礎的攻防配合和懂得進攻配合、聯防與盯人防守配合;並能在教學比賽中運用個人技術和配合技能。

(2)提高低重心快速移動、變向水平,及平衡能力和彈跳力,發展速度、力量、靈敏、協調等體能。

(3)積極參與學練,善於觀察、分析,勇於探索、實踐,養成勇敢頑強、不斷進取和勇敢頑強的品質。

(4)形成競爭與合作意識、規則意識;培養注重配合、相互協同、團隊合作的精神。

如何正確地選擇和運用籃球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問題。教學法是體現某種獨特教學思想的教學體系,這意味着它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有效果的萬用妙方,每一種教學法都有其一定的適用範圍,教師在選用教學法時,不應該不加分析地全盤照搬,那樣,再好的教學法也不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必須從教學的具體實際情況出發,實現教學方法選擇的多樣化。

(1)採用基本技術組合學練法。注重強化移動中控球和支配球和能力訓練,對較複雜的動作採取由分解到整合、由無球到有球、由原地到行進間的形式進行逐層深入地學練。緊密安排各種圍繞基本技能訓練和運用的練習,既要注重幾個動作的串連學練,又要強調變化環境下的綜合練習,讓學生在綜合練習和近似實戰狀態下綜合運用基本技能,提高學生在較複雜場景下控制、處理和支配球能力的訓練。

(2)採用基礎配合協同學練法。基礎配合內容學練中,採用模仿攻防的形式,首先講究“協同”地進行同伴間的配合學習,形成一種相互間的默契。攻防練習中,“協同”學練還表現在先做好消極防守或固定防守,在反覆配合掌握基礎配合,逐步才過渡到對抗性攻防練習。

(3)採用競賽角色演練學練法。學段初期,首先組織泛化籃球競賽規則的籃球比賽活動,將基本技能、基礎配合的學練與比賽相結合,在比賽中演練和嘗試運用基本技能、基礎配合。隨着學生技能水平和競賽能力的提高,再通過教學比賽,讓學生體驗籃球比賽中集體配合與協同對抗,激發參與熱情,提高戰術水平、競賽技巧,以及臨場應變能力。

①帶着問題學習,領會學練意圖。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在學練中通過指導和分析,使學生領會技術結構和戰術意圖,領悟技戰術的實戰效用和運用時機。

②設置研究課題,形成探究成果。教學過程中可按教學模塊設立系列化研究課題,讓學生在籃球技能技巧學練、戰術演練和競賽活動的組織參與過程中探究問題,主動研究籃球技術技能的運用及戰術配合方案,探索臨場應變方法,探討比賽籌劃、實戰對策和競賽思路。

(5)重視戰術思維的訓練。激發戰術思維是培養籃球戰術意識的核心,戰術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是培養戰術意識的中心環節。要求學生在訓練中學會用腦,在練的過程中要積極思考,這樣就會使戰術思維與戰術訓練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培育戰術意識的目的。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圍繞戰術目的而練,力求使技戰術的運用,在時機、方位和配合上取得高度的協調一致。

考核項目:第一學期行進間運球往返投籃組合動作技術;

無論是校本課程,還是國家課程,亦或是地方課程,教師總是課程實施的主體,是課程實施成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它對課程目標是否實現以及實現的好壞會產生直接影響。具體地説,教師正確的課程價值觀,教師與新課程的理念相適合的角色觀,鑽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行動研究的自覺性和行動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必備的素質。

1、我根據我校班級學生選修籃球項目的情況進行編班定學員。

2、學校根據報籃球學生的多少確定授課教師;上課的時間安排在每週二、三下午第三節課,上課時間為40分鐘。

3、教師要認真備好每一堂課課,要編寫訓練計劃等,上好每一節課,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4、希望學校領導要經常深入課堂聽課把握情況,要對教師在實施校本課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幫助解決。

5、教師每學期末或學年末,都要進行教學效果展示與彙報。

(1)注重三維課程目標的落實,注重發展性評價,除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外,更關注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全過程,關注學生面對挫折與人際交往方面的表現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2)依據學生“出勤情況、課堂表現、學習效果(隱性、顯性兩方面)。

(3)評價採用等級制,評定等級分為:a為優秀、b為良好、c為合格、d為不合格。獲得項目認定後,由籃球考核小組填寫《儋州市第一中學籃球校本課程考核成績登記表》。

(1)確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2)以籃球為開端,開展切實有效的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校園文化活動,努力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3)通過親身體驗,使學生的籃球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

(4)通過合作學習交往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