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7篇 投身教育,獻身學生: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建言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5W

本文為讀者提供針對教師的建議,幫助其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達成教育目標。本文內容實用,涵蓋多個方面,對於廣大教師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7篇 投身教育,獻身學生: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建言

第1篇

雖然我還沒有仔細得閲讀完這本著作,但現在覺得自己有了不少的想法。雖然蘇聯已經解體了,但是蘇聯的教育卻依然對全社會有着無比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作者在書裏面講到的很多條建議裏,我認為可以歸納出兩個字“思考”,提醒我們教師時刻得“思考”着。不管教師對待學生的問題時,還是對待自己教學的問題都應該思考。

我們説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大綱只可能包含一定階段和範圍的 知識水平,他不包括活生生的孩子。既然是“活生生”的孩子,那麼我們怎麼能不思考就對他們實施教育。活潑好動的孩子們他們的問題很多,從他們一年級一入學他們的問題就隨之而來了。進入一年級,孩子們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學習任務了,他們會喜歡嗎?他們會思考嗎?他們會記憶嗎?﹍我已經帶過兩屆的一年級了,學生在一開始都非常得配合老師,來上學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但是沒有一學期,有時甚至只有2個月,就不耐煩了。為什麼呢?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知道自己太不瞭解孩子了,沒有真正得思考他們。當然你不懂孩子,孩子自然就會把你丟棄。以後我就會首先去思考他們,然後再嘗試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還告訴我們光思考孩子們還是不夠的,還要思考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教學。我常常羨慕那些上公開課上得很漂亮的老師,以為肯定很辛苦得花了幾天準備了一堂課。但是蘇説真正優秀的課是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的.,可以是隨時拿來。但細看看真有這樣的好事嗎?不,絕對不是,那是要花一輩子的功夫在思考的。一輩子似乎誇張了點?沒有!優秀的教師就是這樣做的!我教的是數學,覺得有的孩子天生沒有數感,剛講過的東西換了一種形式他就不會了。現在看來是自己不會思考學生,更沒有思考方法。我要給自己準備兩套教學大綱:一、就是教育部門發的;二、就要給學生準備和其有關的課外閲讀和其他資源來源。那麼當我提出問題時尤其是較難的時候,他們不會搞得手足無措,他們的腦子裏馬上反應出與之相關的事物。這樣他們對數學感覺不是那麼抽象,而是越來越鮮明,他們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來越敏鋭。

以前正是因為少了這份思考,感覺自己每天都在努力着,花的時間和精力也不比別人少,但是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沒有很大的提高。現在我找到了原因,不善於思考的教師永遠是不合格的教師,他只能是一名教書匠。那麼我希望以後自己能做個善於思考的老師,培養出善於思考的學生。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7篇 投身教育,獻身學生: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建言 第2張

第2篇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作為教師沒有一個不知道的,我以前讀過一次,但是説實話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很是慚愧,所以我決定重新研讀這本教育鉅著,以“改過自新”。

今天讀了《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條建議,讓我有很深刻的反省,尤其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是否公正?每一個人的認識能力、接受能力懂不同,即使是雙胞胎他們也是有差異的,而我們教師卻是用一把刻度尺來衡量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這是不公的,書中舉了個讓學生提水的例子,“一個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了,而另外一個孩子卻能提來20桶。如果你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提夠20桶,那麼這就會損傷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麼也幹不成了,説不定還會躺到醫院裏去。”想一想,我們現在對學生的要求,對學生的評價是不是正在傷害着學生,他們雖然出於對我們教師的敬畏而不敢説出一些“我不會”、“我不懂”、“我完成不了”等話語,但這正在傷害着我們與學生間的感情,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喜歡接受一些完成不了的工作,更不喜歡佈置這個工作的人,而更重要的`是這種行為在慢慢扼殺學生在學習中的快樂,因為他們覺得學習帶來的只是失敗後的批評,沒有一絲獲得哪怕丁點進步後的喜悦與肯定。

説句實話,我們的眼光及意識還停留在學生的成績上,這是出於我們教師自身考慮的一種自私的行為,要改變這種現象,首先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明白教育是要讓每一名學生都獲得不同程度進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想辦法讓學生達到或者接近教學大綱上的要求,書中説的很好,“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成功的樂趣。”書中還舉了個一個例子,一個有經驗的老師,為了讓不同的學生都享受到腦力勞動中成功的樂趣,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而佈置不同要求的作業,讓他們來完成,這樣所有的學生都在前進,有人快一點,有人慢一點,但是每一個人都看見了自己的勞動和努力,也享受到了快樂。試想一下,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我們教師還會因學生抄襲作業而煩惱嗎?學生為什麼會抄襲作業,很簡單因為他不會,這和老師有直接的關係,説明你沒有對全班學生的各種能力做到心中有數,也説明了你在備課時沒有做到備學生這個環節,更説明了你評價學生的標準是出於自私的考慮。

所以,我覺得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依據差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即使微小的進步也能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讚許,從而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不要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失去。

第3篇

近來讀了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覺得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看了這本書,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示,書中所折射出來的蘇霍姆林斯基的敬業精神,反思實踐的能力都使我深深震撼。他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他想盡辦法減輕學生負擔,他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把教變為學,而印象最深的,便是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深深的理解,寬容,尊重,熱愛,特別是對所謂的'“後進生”的關注,更傾注了他很多的心血,他認為教育是一種個性化強的藝術,沒有一種通用的方法可以適用於所有的孩子,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獨特的,非常耐讀而且不易讀懂的書,需要老師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

後進生,恐怕是最令教師頭疼的一個問題,在他們身上花費的工夫不小,卻收效不大,有些教師乾脆最後放棄。那麼,如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老師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都總結出了很多很好地經驗。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也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也可以説是比較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做好這些後進生的“第二套”大綱的工作,意思是通過各種方法讓他們大量地閲讀,儘可能地擴大他們的閲讀範圍,使他們在閲讀中發現“使他們驚奇和讚歎的東西”。

對這些閲讀的材料,教師要精心挑選,甚至自己可以選編一些,像蘇霍姆林斯基,他為了幫助一個叫費佳的後進生,自己親自編了一本書《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在這本書中,他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編了很多有趣的、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習題來訓練他。並且他還為他蒐集一套專門供他閲讀的書籍,大概有一百本書和小冊子,後來又為他配備了另一套圖書,約有二百本,正是這種大量的閲讀,使費佳的成績逐步趕了上來。

在讀的時候我忽然閃出這麼個念頭:是誰,製造了這些令人煩惱的“後進生”?答案可能是我們大多數教師不願接受的,但這是個鐵的事實:如此令人煩惱,令人頭痛的“後進生”,他們的製造者可能恰恰正是我們教師!由於我們一些教師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可能會對於一些學生教育得不到位,從而導致一些學生的“自尊感”、“進取心”、“對學習的愛”漸漸消逝,對待學習越來越麻木。其結果就是後進的越來越後進,教師也越來越煩惱。在這惡性循環下,美妙的教育過程對於這些“後進生”和“後進生”的老師來説,都成了一種痛苦的折磨……

而蘇霍姆林斯基對於後進生的一段話我覺得對每位教師都是有益處的,現摘錄如下: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閲讀。閲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覺性就越敏鋭,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了。

所以我認為,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儘量用藝術性的優美的言語打動他們,不能過於偏激,在對“後進生”充滿愛心、耐心的同時,更需要一份智慧的思考,在理論中學習,在實踐中反思,不斷的通過各種途徑去尋找解決的方法,而不是輕言放棄。當我們做到這些後,我相信,每一位教師和每一個學生的心田上,都將會盛開教育那歡快、燦爛的花朵,同時我們每個教師、每個學生也將會再次在心頭一同共享那份教育的温暖。

第4篇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是有限的。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教師應該有一桶。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所以,作為老師更應該多讀書。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卻讓我受益匪淺,也深深地感動於他對教師,對教育的深刻剖析。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專業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同事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閲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着作。”

在科學知識的海洋裏,我所教給學生的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他的功之就是用他的終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做出嚴格的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學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思考,與書籍接下深厚的友誼,與孩子結緣,讓自己的思想更加成熟,讓時間控制在自己手中,讓備課成為一種樂趣。

第5篇

剛接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情緒上有些牴觸,總覺得,讀書是個人的事,學習也是個人的事,主動的學習才會是有效的學習。等到需要寫讀書筆記了,才擠出時間翻開了第一頁,書的第一章剛看完,就不由得從心底喝彩了一聲——好書。許多教學上的困惑、許多理論上的缺失,在此一一得到了解釋。至此,也才理解了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一片苦心,慚愧於自己的井底之眼。

自認為還算是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雖然工作中時常會遇到一些不快,然而,從心底裏來説,還是喜歡這份職業,能從事這份職業,是命運使然,所以,我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不斷地學習,永遠不滿足於自我,才能對得起命運對我的.這份厚愛。

人説讀史可以明智,我説,作為一名教育者,不間斷的學習同樣可以明智,還可以名目、明心。一本好書,是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我很慶幸,能讀到這樣一本好書,對於沒有良好閲讀習慣的我來説,希望這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第6篇

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你是明天的教師,請記住:每一個兒童都是帶着想好好學習的願望來上學的,這種願望像一顆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兒童所關切的情感世界,他以無比信任的心情把這顆火星交給我們,做教師的人”。

承接着孩子的火星,這沉甸甸的分量和責任也提醒着自己,我也是帶着追求做一位好老師的願望來工作的,我和學生的願望火星在學校相逢,這成了我努力想做到的:在專業上可持續發展。如果把工作生涯比作一篇高影響力的論文,那麼過去的一年多教師經歷則是開頭的序和引言,而《給教師的建議》恰恰是質量很高的一篇參考文獻,所以我得好好引用指導自己以後的工作方法。

關於專業知識:蘇霍姆林斯基説,沒有紮實的心理學基礎,就談不上教育修養。一頁頁的讀完,一點點地在體會心理學知識的身影。如利用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利用兒童的語言發展關鍵期提高閲讀水平;利用多種記憶技巧提高學習方法;利用能力發展觀讓興趣與挑戰同在,提高後進生成績。這些理論深入淺出的滲透到實踐中,指導和啟發着我,在後續的教學中膜拜學習,遷移到課堂實踐中。

關於時間分配和閲讀:每個階段關注的點不同,想法也不同,在教四年級學生時間管理的課堂中,也引發了自己對時間的思考。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篇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閲讀二字點出了平衡時間的關鍵。整本書出現頻率最高的建議就是:閲讀。

教師如何備好課上好課,閲讀。你想上好一節課,不能僅僅是把這一節課要講的東西羅列出來,或者絞盡腦汁去想課堂上的`串詞,這樣的課上起來看似很好,實際上往往會忽略學生的需要,忽略學生的課堂狀態。好的教師注意中心並不是教材內容而是兒童的腦力勞動。為了教好自己任教的學科要充分學習關於此學科的知識,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自己要講的問題會遊刃有餘的多。學生甚至是後進生如何學習和閲讀?對於一般學生,要從小培養他們的閲讀能力,邊讀邊思考,邊記邊思考。對於後進生更是這樣,要給他們提供單獨的題或書籍,讓他們逐漸體會閲讀的樂趣。蘇霍姆林斯基主張每一個學生都要有自己的閲讀書目,自己收藏一定的書籍。此外,培養學生思維習慣,提高教學質量,甚至德育教育也離不開閲讀。

關於自我教育:作為教學新手,一直在反思如何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國小生對所有的老師都崇拜,而國中以後一般不會超過三個,受歡迎的老師要學識淵博,授課水平高,公正親切有個性等等,對照下來任重而道遠。不過在學校的大家庭中,每一位老師都有我要學習的財富,通過對他們的觀察學習,我才能更好的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教育,形成自己的風格。

當然這篇工作論文的最精華部分還是在操作方法和設計,這些還需要在課堂時間中磨練,我會在這一百條建議的指導下繼續努力!

第7篇

“像螞蟻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第一次聽見這句話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被它莫名地打動了。説到螞蟻,除了會想到它黑不溜秋、小小的身體外,人們還會想到它的品質:默默無聞、勤勤懇懇、認認真真、踏踏實實。我想,我們工作的時候,需要的就是小螞蟻的這種精神,認真、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而蝴蝶,讓人想到的是:美麗、快樂、浪漫、多姿多彩。我們是幼兒教師,以女性為主的職業羣體,更應該生活得像蝴蝶一樣,美麗而又多彩。

在《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個章節:像熱愛工作一樣熱愛生活,看了以後感受頗深。已經像小螞蟻一樣努力工作的老師們,怎麼樣讓自己的生活和蝴蝶一樣多姿起來呢?覺得自己近幾年在這句話的影響下,已經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了,也正如書中所説的,努力發現生活中的美和樂趣,在任何時候都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比如:

暑假閒暇時間,花半天的'時間,和女兒一起到圖書館看書。新的圖書館環境特別好,在窗邊落座,安靜的氛圍讓你很快地融入其中,眼睛累得時候,透過落地玻璃窗,眺望馬路上的車來人往,這種感覺真的很棒!臨走時,再借上三本,拿回家慢慢享受。日積月累的閲讀,能夠幫助我在孩子面前有更多的話題、更豐富的信息。

也是在暑假期間,帶着老爸老媽,一家五口去海南島旅遊。置身於旖旎的南國風光,煩躁的心得以沉靜。看到老夫妻倆第一次乘飛機那忐忑的表情,看到老爸拿着相機像孩子似興奮地到處拍照,聽到老爸在電話裏和同事驕傲地説:我和女兒一起在海南旅遊……有那麼一瞬間,我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是啊!平時的工作再忙,也應該留一點給自己的家人啊!特別是逐漸老去的父母!親情,應該是第一位的!

沒有充裕的時間去做專業的運動,散步也不錯。到附近的小公園去溜達一圈,在夏夜的晚上,既能欣賞到美麗的夜景,還能聽見久違的蛙鳴和蟲叫聲,彷彿回到了童年時代。冬天的晚上,戴上帽子和手套出門,小步慢跑,直到腳底冒汗。有了強健的身體,才能對付繁瑣的工作,不是嗎?

音樂,能夠盪滌一個人的心靈。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裏,放上自己喜歡的樂曲,讓自己疲憊的身心得到放鬆,從而能夠以輕鬆地情緒面對第二天的挑戰。

在忙碌工作的空隙時間,用自己淘寶網上淘來的靚麗茶杯喝一口水,心情也隨之亮起來。每天要完成的瑣碎事情,用彩色的小紙片記錄下來,貼在超“萌”的小黑板上,用來提醒自己是否完成。這些可愛的小東西,能夠調節自己有時候鬱悶的心情,讓我能夠經常保持比較積極地心態去對待工作、對待生活。

像螞蟻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讓我們都朝着這個目標而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