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篇 “恰同學少年”:情誼綻放,記憶永留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9W

《恰同學少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電影,該片旨在通過展現恰同學少年在成長道路上的努力和追求,讓觀眾反思自己的人生選擇與價值觀。影片劇情緊湊,情感真摯,通過講述主人公與恰好相似但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的友誼故事,深刻揭示了友情、家庭與追求夢想的重要性。忍受傷痛、面對挫折和困惑,他們一起努力成長,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青春畫卷,令人動容。

看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篇 “恰同學少年”:情誼綻放,記憶永留

第1篇

前幾天晚上打開電視機,正好播放《恰同學少年》這部反映毛澤東主席青年生活的電視劇,一看真的很有教育意義,現在很少看到這麼精彩的電視劇。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毛澤東的一首《沁園春·長沙》不僅膾炙人口而且激發了幾代青年人的豪情壯志。一部以“同學少年”為主題,描寫青年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生涯的大型青春劇《恰同學少年》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開播。毛澤東的許多思想、做法是現在青少年學習的榜樣,看時正播放毛澤東和蕭子升徒步走湖南的情景,他們兩個沒有拿一分錢,徒步走到湖南的一個小鎮後,蕭子升寫對聯,毛澤東賣對聯,一個月回來的時候居然掙了不少錢。從這件事情使我對孩子們的教育問題,現在的孩子一遇到問題,就退縮,應該象毛澤東他們一樣,迎難而上,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應該一個問題多動動腦筋思考幾次,説不定就有解決的好辦法。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我們雖然沒有毛澤東的偉大氣魄和胸襟,但我認為“與己鬥,其樂無窮。”我們無法戰勝天地,無法戰勝別人,但我們可以戰勝自己。自己戰勝自己,也是一場偉大的勝利。比如説我,最近由於工作忙(也可以説是藉口),沒有寫過幾篇稿件。難道別人的工作就不忙,我決定戰勝自己,爭取三天寫一篇稿件,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雖然比起別人真是微不足道!

長沙城突遇一場大禍——1920--年底,在護法戰爭中被擊潰的三千北洋兵敗往長沙,意欲洗劫全城,城中卻空無一兵可資防守。危急時刻,毛澤東以驚人的膽略,率領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師學生軍,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空城記”,一舉將三千潰兵全部繳槍。長沙城保住了,這真是一場膽的較量、智的生死較量。從這件事上,顯示了毛澤東驚人的軍事才能和常人難比的膽略。為他以後率領紅軍擊敗國民黨,領導解放全國人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這件事看出,後天教育固然重要,先天的性格更是無法改變的。象毛澤東這樣的膽略是別人學也學不來的。我們培養孩子,更應該注重個性化的發展,不光要學習成績好,還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將來才可能有一技之長,成年後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毛澤東就是因為有校長和楊老師的鼎立支持和幫助,所以成就了他青年時代就發揮出了自己的卓越的軍事天才和領導才能,才能在以後更有信心和力量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看恰同學少年觀後感5篇 “恰同學少年”:情誼綻放,記憶永留 第2張

第2篇

?恰同學少年》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力量、一種召喚、一種深刻的理想追求!這些人類的美好品質不僅改造着那個時代,同時也影響着當代直至永遠!

?恰同學少年》在物慾橫流、理想匱乏的今天推出,不僅給了繁碌的現代人以休閒的安憩時刻,更多的應該是給予了現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缺少的精神營養和靈魂食糧。以毛澤東為首的一羣貧寒學子,胸懷“掃天下”之鴻鵠志向,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憂患情懷,勇敢無畏,堅定自信,意氣風發,激盪青春,理想崇高,浩浩蕩蕩,戮力同心,同心同德,執着的朝着美好的前途進發。這些精神到處閃現,激勵着劇中人物也鼓動着我們的激情。可以肯定的是,劇中所反映出來的,正是我們年代整體所缺少的。這些劇情都是深刻的反映着主題,詮釋着主題,深化着主題!

勇敢無畏;看完《恰同學少年》,勇敢的激情只是輕描幾筆就充分的展現我們眼前不併且深掘我們的心理了!它撫慰了我們的懦弱或者是膽怯。把它發揮到極致應該是“猴子石”繳槍一劇了。一羣只讀聖賢書、吃無憂糧兩百文弱書生面對三千正規裝備的武裝軍隊——何況是一羣欲借戰亂髮財、窮兇極惡的軍隊——他們雖然是戰爭敗軍,但是他們對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依然如凶神惡煞般可怕。此時整個長沙城到處是一片混亂,民慌亂避難,羣人無首。設想:此情況下,我們也是大學生——相當於毛澤東時的師範學歷——能做什麼呢?不是常有大學生吼叫勇敢、狂妄嗎?相比之下,現在大學生所謂的勇敢不是真實的勇敢,而像是無所付出的踐踏自己或他人存在的正當生命自由度,更像是心理上對殘酷現實無能的、無奈的嚎叫!而當時的他們,就是這樣的一羣的手無寸鐵的青年學子振臂羣應,戮力同心。勇敢的擔當起阻抗敗軍的驚心動魄的巨任,挽救了長沙城,在某種意義上也改寫着中國的歷史!

堅定自信;他們一羣人的自信不是淺薄的狂妄,也不是廉價的驕傲,而是對自己人生的看重和對自身價值的尊重!他們在學業上對於丁舉士是後輩,毛澤東仍然對他不是盲目的敬仰,不是單純的崇拜,而是充滿明智的自信。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當時,舊中國是滿目瘡痍,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大多是家境貧寒的年輕學子常思救國方針和衝破不公平的社會樊籬的責任!這可以從紀墨鴻督學和楊昌濟的對話側面得到印證!

理想;他們年輕的學子,不是淺薄的“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不是無憂衣食住行的低微理想,而是為了全體勞苦大眾的幸福和不合理而揮灑熱血的豪邁情懷。在理想和現實衝突時,他們選擇崇高的理想而顛覆既存的堅硬現實。看他們高聲朗誦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説》的情景,他們將自己的命運與中國的命運緊緊相連,他們將改造舊中國,改變國民命運當成自己的責任,他們一個個意氣風發、激揚文字,奮發圖強,在時局動盪中尋找中國的出路所在。把命運和國家前途緊緊聯繫在一起,讓靈魂和身體與壯志一同燃燒!

激盪的青春;他們在貧困的環境和動盪的年代,不是對社會廉價的妥協和忍讓,而是對自己激盪的青春和殘忍的年代,不是沉淪歲月,不是浪費生命。而是以生命的分秒來鋪就輝煌的事業道路。用智慧的汗水來書寫偉大的人生歷程!更重要他們向貧苦宣戰,向現實嘲笑!

面對動盪的社會,迷茫的前途,以毛澤東為首的一羣學子應用的跳起改造社會的重任的時候,就造就了他們非同尋常的偉大人生!他們的理想壯志和一切我們所缺少的優秀品質,難道看完此劇後,只有閒適的休息、心靈娛樂和單純的感動嗎?

第3篇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毛澤東的一首《沁園春·長沙》不僅僅膾炙人口,而且激發了幾代青年人的豪情壯志。一部以“同學少年”為主題,描述毛澤東等一大批進步青年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生涯的大型青春劇《恰同學少年》,除了立意新穎、清新自然外,還有很深刻的現實針對性和教育好處,揭示了“學生就應怎樣讀書,教師就應怎樣育人”這個與當今社會緊密相關的主題。

劇中展現的是民國初年,為了發展教育事業,讓貧困學生求學,實行“全免學雜費、食、宿費,發放津貼”的優惠政策,招收優秀學生學習師範。如今,國家富裕了,經濟也大發展了,然而優惠政策卻全沒了,學費反而上漲了數十倍。可喜的是,前不久的兩會公佈六所師範將實行免費入學。這個新舉措對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大好處,將使農村和城市貧困家庭上大學的孩子多一個光明和簡單的選取,同時也會在社會上進一步構成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

劇中的招生考試。試題公開--“論國小教育”,既考了文化基礎,又貼近專業,還全面的考查了學生的潛力。想到如今北大研究生複試改革更加挑剔,不再是“一卷定狀元”的模式,而是更加註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動機。未來北大研究生規模不像此刻這樣動輒萬餘人,將根據“創新型領導人才”所需要的素質,挑選出具備這種潛質的學生予以培養。將本着“少而精”的原則,精雕細琢一批能夠登上時代塔尖的傑出人物。

徐特立的教育方法。作為一師“教育學”的兼職教師徐特立的第一堂課是帶一年級學生到鄉下一所國小去現場參觀,感受“什麼是國小教育”另一堂課是據學生寫出的文章,選取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進行課堂辯論,整個課堂熱烈而活躍。這種別具一格的教學方法,卻遭受到駐校“督學”的強烈反對。那怕是這天來看,也是對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的改革,而不幸的是,當今各級各類學校普遍都是以課堂教學為主,以灌輸式教學為主,為什麼因為這樣教課最省事,無論教師的水平如何,也都能應付過去。

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存在偏科問題,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在學校的發展,這就是歸功於當時一師範先進的“尊重個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再加以正確的引導和培養,發揮其最大的優勢,而沒有壓制其興趣愛好,而沒有把他們全部培養成“死讀書、讀死書”的學生。如果沒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就不會有偉人之後輝煌的成就。

而我們此刻的教育是一種什麼樣的教育,這是值得一些人深思的。中國之教育將如何走,又該走向何方“因材施教、尊重個性、發掘特長”我想這是教育界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應遵循的規律。劇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之處。

第4篇

?恰同學少年》是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生活為主要表現背景,生動地展現了二十世紀以毛澤東、蔡和森、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純真美麗的愛情故事,同時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綏等一批優秀教師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學生應該怎樣讀書,教師應該怎樣育人”這個與當今社會緊密相連的現實主題。《恰同學少年》一書洋溢着熱情昂揚的青春氣息,充滿着胸懷祖國的坦蕩氣魄,是藝術創新與革命傳統相結合的典範,唱響了大時代背景下的青春之歌!

在五年半的同學少年時代結束後,毛澤東和蕭瑜、蔡和森等組織新民學會,開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動。時隔七年後(一九二五年秋),在重遊橘子洲頭時,偉人有感於學生時代而發,揮毫寫下了“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這篇激揚文字更是激發了新中國幾代青年人的豪情壯志。而當時(毛澤東寫作《沁園春?長沙》時)的背景是國民黨湖南省當局正在再次通緝年輕的毛澤東,足以見得恰同學少年這段時光對於偉人而言是多麼的難以忘懷。我也正是抱着這般的情懷,在該劇獲熱播之後,認真去拜讀了青年編劇黃暉先生撰寫的這部紅色青春勵志著作,該書還原了領袖幼稚、懵懂的年輕時代,打破了題材的束縛,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凝重的思想內涵和高品位的敍述手法來解讀偉人的高尚人格。全書共二十九章,從第一章《我叫毛澤東》到最後一章《男兒蔚為萬夫雄》,作者用許多史料性的文字再現毛澤東樸實、刻苦、好學、有個性、有主見、廣泛交友等等諸多方面的品質和方法。

讀書貴在有所思、有所得。雖然我們的也大多一去不復返,當我合上這本書時,不禁自問:當年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們的使命已然完成,為我們建立了偉大的新中國;我們的使命悄然開始,我們又將給的後人留下些什麼?

第5篇

“什麼是貧困,什麼是富有?穿草鞋、打補丁,吃粗茶淡飯就是貧困,穿皮鞋、坐轎子,吃山珍海味就是富有嗎?不,孩子們,貧困與富有,不在於這些表面的東西。”讀完了這本書《恰同學少年》,孔紹綬校長的話,還在我眼前閃現。

?恰同學少年》這本書,以毛澤東等青年在南湖第一師範五年半的求學生活為主線,展現了毛澤東等諸多優秀青年,為尋求理想而奮發向上的鬥志,敢於改造中國當時封建社會的雄心壯志。其中,孔紹綬校長對學生們節儉生活的教育,對我頗有感觸。

記得我小時候,胃口不好,不愛吃飯,經常會剩飯。有一次,上午吃了太多零食,加上胃口差,吃飯時,飯剩了不少。媽媽勸我多吃點,並對我説:“孩子,這些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要珍惜呀!”那時的我並沒有聽進耳,只是告訴媽媽自己真的吃不下了,然後,就歡天喜地自顧自玩去了。

有一次,到姨婆家去作客。姨婆以前當過老師,到她家裏後,姨婆教我讀起唐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完了,姨婆又給我解釋起它的意思來。直到那時,我才知道,米是很珍貴的,它是用農民的汗水變成的,也明白了媽媽為什麼不讓我浪費食物。

“節儉傳下去,中國萬年福。”只有節約,才能讓大家生活得更好。“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是的,就算一天只能攢一天,一千天就是一千元呢!天長日久,有一天,你就會發現,自己竟然積攢下了許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