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心得體會7篇 團隊協作的精髓:小組心得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1W

小組合作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小組合作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務,實現目標。在小組合作中,每個成員都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和優勢,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本文旨在探討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分享如何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和質量。

小組心得體會7篇 團隊協作的精髓:小組心得體會

第1篇

在我們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更多地關注怎樣設計教學過程,怎樣突出教學重難點,怎樣設計板書,教學設計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師的一廂情願而已,但這對於學生來説,未必都有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這樣的教學必然是低效的。 這天,伴隨着新課程的實施學生已成為教與學的主角,課堂上出現了更多的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局面,教學組織形式異彩分呈,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成為其中一個閃光的亮點。 小組學習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一種基本途徑,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把自己的思路和別人共享,而且學生更多的擁有了自由組合、分工協作的機會,擁有了評價和討論他人觀點的機會以及空間和時間。所以,教師務必深入思考以下問題: 一是如何讓學生去進行合作,去開展有好處的合作,教師如何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例如主角的分配,根據個人個性、特長等開展合理的分工,給所有學生都創造平等參與的機會等等。

要明白,沒有經過訓練的合作小組是散亂的,這樣的學習肯定是失敗的,最起碼對大多數學生是沒有效果的。合作學習決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的訓練。每一個人都需要在無數次反覆演練中找到自己適宜的位置,或者説去適應某個主角。比如進行記錄,代表小組發言等。社會是豐富多變的,行業是不同的,每個人擔當的主角也就應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認為,小組交流應涵蓋兩方面的資料:一是表述自己的見解看法;二是傾聽他人的意見。這樣,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樂,分享合作的愉悦。這樣才能培養合作意識,獲得真正好處上的`團隊學習成果。

在多次聽課中,我發現多數的小組學習,形式大於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經常是某幾個人在表演,學生回答學習的結果時,根本沒有用“我們小組有人認為……,有的人認為……,最後一致認為是……”的方式彙報交流的結果。而只是説“我認為……”“我覺得……”小組學習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的開展並沒有真正好處上的合作,這樣的小組學習是低效的。

合作學習,不教給學生方法,小組學習就會在一張張嘰嘰喳喳小嘴的廢話中耗掉學習時間,學習行為和方式並沒有得到實質的轉變,到頭來仍然是幾個優秀學生在發言,而其他學生並沒有參與體驗學習的過程。小組學習就失去了重全員參與,重情感體驗,重人文關懷與合作的真正好處。

學生已經習慣而且總想着怎樣去做一個旁觀者,正如魯迅先生所説的,一個看客是麻木的,是可怕的。這種現象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以前舊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師的教學行為。那就是表揚正確,呵斥錯誤。優秀生在老師不斷的表揚聲中信心十足,表現欲更強;而大多數學生卻在無數次的呵斥下戰戰兢兢,他們不敢多嘴,怕別人譏笑,怕老師棒殺,怕説不好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快。乾脆充當看客,什麼也不説。這樣的教學行為扼殺了個性,壓抑了思想,泯滅了個人發言的積極性。最終中國傳統的教育培養了“明哲保身,但求無過”的從眾羣體。

很多時候,教師站在講台上,讓下面學生一組組開展學習與討論,在看似熱鬧的場景中,實質上學生有沒有開展有效性的學習活動,上面講台上的老師是不明白的。從這個好處上説,全員參與,也包括教師參與,教師的主角不要只侷限於討論的組織者,教師如果能經常性地參與到學生的探討之中,和他們一齊學習,並指導他們如何發表自我見解,或者以自己的發言暗示誘導學生如何發言,教給學生如何説出自己的觀點,和學生一齊討論,逐漸培養學生髮言的習慣和興趣。當然,這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需要經過一個教師耐心輔導的過程。

二是這種學習是否每節課都需要。學生的小組學習是否在走過場,或者説流於形式。教師要注意營造自由自在的學習氛圍,控制討論的局面,如討論中是否有人進行人身攻擊,是否有人壟斷髮言權而有的人卻一言不發,是否有人竊竊私語,教師要在巡視及參與中“察言觀色”,及時調控。

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適宜,是做秀還是教學的需要。這不僅僅需要教師的認同,還需要課程的認同,學生的認同。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投入到研究討論中去,一句話,要看是不是開展小組學習的時機,這個時機的掌握要看教師教學實際操作,教學的藝術性就表此刻那裏。教學就就應到達讓學生“既竭我才,欲罷不能”的地步,大多數學生都踴躍發言,孩子們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説出來,這時正是小組討論的良機,只有在學生經過獨立思考的過程,有交流的需要時,展開的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的、有成效的。

不切實際的流於形式的小組學習會給學生一個不好的意識,亂哄哄、熱熱鬧鬧這就是小組學習。給人一個先入為主的錯覺,以訛傳訛。反而誘發學生產生不良的小組學習行為習慣。另外傳遞出一些不良信息,反正老師也看不見,給某些學生創造了説廢話、做小動作的機會。真正的學習過程在那裏被歪曲了。千萬不要讓這種不切實際的形式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意識。這種潛意識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教師在那裏不經意間,犯下了一個無法挽回的錯誤。

關注教與學的過程是新課改的基本課題,也是新課能否成功的關鍵。經歷了一個過程之後,這個過程就是無形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主動性發生了變化,這個變化就是素質的變化。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我們組織課堂教學的出發點。要程度盡潛力關注學生學習狀態、思考狀態以及學習方式。某些好看的東西未必實用,這是生活中的常理。

的教育家t.洛扎克説:“信息,到處是信息,惟獨沒有思考的頭腦。”願教師多思考,不要被熱熱鬧鬧的假象所迷惑,盲目模仿別人的結果是適得其反。只要你靜下心來,走下講台,彎下腰和學生近一些,就能夠聽到學生的心聲,就能夠感受到學生的思想。因此,教師在實踐中務必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小組學習,參與到學習中去,始終監控學習的過程,引導學習的方式。這樣,教育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將被我們所左右,學生受益大矣,新課改成功的期望大矣。

孩子們在做什麼,想什麼,是否和教師的教學設想一致就應成為我們永遠思考的課題。

班級小組合作建設心得體會我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從四年級到現在已經兩年多了,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益處。

剛開始,老師説要給四年級每個班六塊白板,並且把座位調成一組一組的。當時,同學們都很奇怪,我們為什麼要發白板,為什麼要做成一組一組的呢?老師告訴我們,從今天起,我們將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什麼是小組合作學習呢?就是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每組都有一個小組長來組織小組裏的同學。老師上課時不用説太多話,只是引導我們學習,把課堂的時間真正的還給了同學們。 最初,我們還不太習慣。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漸漸地熟悉了這種學習方法,讓我們變得更團結,更友愛。同時也培養了每個學生的責任感。

我們小組叫團結組,是我們組的同學一起想的,我們希望大家可以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我們組的口號是:快樂快樂,永遠快樂!我們要用快樂的心態面對每一天。

身為一名小組長,我感覺肩上的責任很重,給我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我總是管不住組內的人,不會組織大家。不過,我慢慢的學會了組織大家。

另外,小組評比也對我們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在競賽中,同學們都想得到獎品,所以就產生了“我要學”想法,然而產生競爭。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他讓我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成長!

小組心得體會7篇 團隊協作的精髓:小組心得體會 第2張

第2篇

高效課堂教學是適合素質教育的一種教育方式,一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本次的培訓主題是“全國中國小高效課堂‘合作學習”。聽了一節報告會,深圳鬆坪學校校長羅楚春從不同方面和角度論述了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合作教學,他提到:社會的的發展需要教育的發展,從而是教育質量的競爭,更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要想在較短的時間教授更多的知識,並且讓學生輕鬆愉悦的學習,我們必須改革教學模式,而合作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他還非常倡導教育要反樸歸真,從而真正進行高效課堂教學。他論述了“先學後研教學模式”,我受益匪淺,進一步瞭解了什麼是合作教學,合作教學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須,是以小組合作為載體,以培養興趣,提高學習能力為核心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基本模式是自主互助學習型,其合作的根本是讓學生走向自主(自主管理、自我約束、主動學習、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聽了這個報告會我認為教育只有真心切入並融於生命的教育,才能體現教育的生命,才有可能成為一種真正意義的素質教育。而在先學後研的課堂中,學生全身地投入學習之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組組互動,閲讀、研討、思考、追問、質疑、爭辯……班裏的每一個成員都沉浸在一種專注的'探索、高尚的情緒之中,在這樣的課堂上,我們彷彿看到學生的生命在拔節成長,這種成長不僅僅是認知的,更重要的是能力的、 德性的、人格的、人性的、氣質的……也即生命的整體成長。所以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動機是非常重要的,告訴學生合作學習小組的意義,讓學生明白合作學習小組不僅僅是座位的變化,更是一種學習方式的變化,它可以培養自己適應未來社會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綜合能力,使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和進步,使能力強的人得到更大的提升。

我體會到一個好的團隊,需要有一個有能力的領導者,因此培訓組長對提高小組的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對組長的培訓主要從三個方面去指導:一是精神上要讓孩子感覺到身

為組長的榮耀,責任;二是告訴孩子怎樣做事,怎樣組織討論,怎樣安排角色等;三是指導孩子怎樣做人,怎樣團結小組成員,怎樣鼓勵落後組員,怎樣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作用,怎樣協調組員之間的關係等。

2、 創設良好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分組教學,分組要合理有序。

3、 學校要構建合理的評價制度。以上是我這次培訓學習的淺析體會和感受,我對教育改革充滿信息,相信:明天的教育會更好。

第3篇

轉眼一學期馬上就要過去了,我們的健美操興趣小組活動也暫時告一段落。本學期,健美操興趣小組在學校的領導下,在教務處領導具體關心和指導下,全體師生齊心協力,從健美操興趣小組實際出發,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工作,學生們在健美操技能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同時也發現了不足,現總結如下:

這學期的健美操興趣小組,新增了一些一年級的國小生,這羣可愛的小傢伙,從年齡上、健美操基礎上、對動作的接受能力上與較大些的學生都相差很多,但他們每次課都很認真,也很緊張,他們沒有健美操基礎,有的學生連舞蹈基礎也沒有,學起來相當不容易,所以在教學上,我關注每一名學生,及時給與肯定或指導,使他們有信心學下去,並喜歡在這個集體中學習。

對於有基礎的學生,在教學中,我改變單調的師帶生學的教學模式。動作帶領幾遍後,讓先學會的學生帶領練習,他們自喊節奏,帶領動作,辨別方向,從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一名出色小老師的形象,不但能圓滿的完成任務,在組織上也井井有條。集體練習、分組練習或自己練習,根據學習情況隨即調整,我則把注意力更多的關注到學生的動作質量上和一年級國小生身上。為了保證孩子的興趣,教學上從簡入難,從生到熟;課堂氛圍上鬆中有緊、緊中有鬆。

1、本學期從總體上看,較好地完成了我們小組的活動任務,保證了活動質量。每次課我都會以幽默的小笑話、小遊戲穿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學習健美操,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能,鍛鍊了身體,對健美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任何地方都成了他們的練習場地。

3、在活動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例如學生練習時動作的協調性和柔韌性都不夠熟練,在今後的活動中尤為注意。

針對這學期不足之處,在下學期的工作中改正這些不足,同時對下學期的工作也做出來一定的暢想:

早早進入緊張狀態,以最快的速度學完整套操。嘗試着在健美操中加入一些新鮮元素,如:器械(呼啦圈、啦啦花等)、與其他運動相結合等。將健美操的主題接近傳統美德教育。利用現代的、有力量的健美操動作加入中國傳統的禮儀動作,讓它變得更為豐富。

以上就是本學期的總結和對下學期的暢想,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的摸索進步。我一定會揚長避短,逐漸完善,爭取把下學期的健美操活動做得有聲有色。

我和陳輔春作為工作者,帶領小組成員開展了第三次小組活動。我們的小組是關於時間管理的,我們根據組員的需要為第三次小組活動作了精心的準備。 要想開展一次小組活動,必須提前寫好一份計劃書,計劃書該怎麼寫呢?我和我的搭檔陳輔春商定後,決定每人先寫一份,然後拿到一起來討論,最終確定一份合理的工作計劃。例如,在設計的最後一個環節:情景劇表演,我把初稿給她看,讓她提意見,她基本上贊同,對細微之處作了修改。我覺得她的修改彌補了不注意細節上的不足。因此,兩個人的配合對順利完成小組活動是很重要的。

我們商定後,根據活動的主題和目標,把小組活動分為三小節,每一節我都擬定了不同的題目,以及活動目標。第一節的名字是“你説我猜”,是熱身運動;第二節的名字叫:“象限法”,活動目標就是讓組員學會把事情分類;

第三節的名字是“情景劇表演”,活動目標是讓組員學會適時地説“不”。每一節都有一個活動目的,每個目標都是根據組員的需要來循環漸進的。 在活動環節設計上面,我們設計活動的原則是活動要與目標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需要適合組員操作,工作者能夠領導整個活動,簡單易懂,時間分配合理等。在設計遊戲上,我嚼勁腦汁,想出了好幾個遊戲,但不知道取哪一個更好。後來和陳輔春商定後,最終選擇了適合我們領導的遊戲並且很容易和活動目標扯在一起。第一節是一個遊戲,我想設計這個遊戲室需要讓大家動起來,活躍氣氛,環節大家的壓力。通過讓大家猜東西,一方面可以活躍氣氛,另一方面加強組員之間的合作溝通,使產生一定的默契。;因為是熱身遊戲,就沒有設計分享。在第二節上,活動的設計與時間管理的目標緊緊連在一起。

活動時間的限制上,需控制在45-60分鐘。整個活動的時間把握上,基本在這個範圍內,但每小節的時間設計上不合理。例如:在第一小節熱身運動上,我們把猜詞語的時間限制是三分鐘,但組員基本用一分鐘的時間猜出來。我們應該把時間限制定為一分鐘,這樣比較合理。在第三個環節上,時間用的也比較多,最後的一個需要表演的情境畫面可以省略,因為與活動的目標關係不是很大。

小組工作者的領導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自我覺察和自我瞭解;自我接納,自愛自信;真誠,願意對質自己敏感與及時的迴應;温暖,關懷與尊重他

人的能力;對小組過程與功能的信任;放鬆與幽默;勇氣和個人的力量。小組工作者應根據小組的發展,靈活運用各種技巧,我覺得我和陳福春在領導力方面是很欠缺的,如:怎樣領導活動的進程,怎樣介入小組危機,怎樣解決此小組等等,都需要我們學習。在二個環節上,當組員劉珂問及怎麼分時,由於我們的疏忽,只好模稜兩可的回答:“怎麼分都可以”。在情景劇表演中,組員劉珂和曾莎莎哈哈大笑,場面有些失控,我只是在一旁和陳輔春互相對着看,以為那裏出了錯誤,而我和陳輔春並沒有及時地介入。我覺得小組的領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需要我們慢慢學習。

工作者之間的配合時很重要的。我和陳福春之間的喉痛不是很好,計劃書制定完畢後,我們打算自己先預演一遍,但雙方缺乏溝通,最後不了了之。當第二個環節結束,將要進入下一個環節時,我們發生了爭執即誰來做下一環節的領導者。在帶領的過程中,雙方缺乏自信和溝通,猶豫不決。

在活動中,組員的座次也是很重要的。由於組員全是男生,因此我和陳輔春沒有必要像男生那樣插着坐。如果組員裏有男的,也有女的,需要岔開坐,可以防止此小組的產生。我和陳輔春在組員分享的時候,仍然高高在上,一定程度上導致組員不願説出自己的心理話,加劇了組員的緊張,隔閡就會產生。我們應該與組員圍坐在一起,隨時做出迴應,可以點頭或者説一些鼓勵的話,鼓勵組員勇敢表達自己的看法。我這裏有一個疑問:開展活動時需要對組員進行分組嗎?我覺得要視情況而定,在第二個環節上,由於設計的失誤導致了老師和學生認為本次環節上進行分組沒多大用處。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在很多細節上,我和陳輔春注意的不是很到位。在活動開始前,我雖然把活動目標提了一下,但整個活動的大概流程卻沒給組員進行介紹,在一定程度上,給組員一種模糊的感覺。第一個環節上,猜詞語的時間限制是3分鐘,但每組在1分鐘左右就猜完了,不妨把時間設置成1分鐘比較合理;第二個環節上,把給出的事情按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的標準進行分類,由於給出的事件很範,並沒有具體化。例如,再給出的一個事件:“老師佈置的作業“。如果明天交,那就是重要有緊急的事;如果下週交,那就是重要不緊急的事。在設計問題上存在歧義,沒有進行好好推敲。最大的失誤就是第二節,本來計劃的是分組討論,規則是:分為兩個小組,然後小組討論,把代表本小組的觀點寫在黑板上。但由於忘記説明規則,結果每個組員上去填了一遍,這不得不説是很大的過失。

活動結束後,最重要的是進行分享,幫助組員明白通過這個活動,學到了什麼。一個活動只是一味地做遊戲,雖然小組成員玩的很開心,得到了放鬆,但如果不進行分享,會收不到任何效果。要進行分享,必須事先設計出要問的的問題,問題的設計需要很多的技巧,設計原則包括:要具體化,可以測量的;分享的問題需要與目標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問題的設計可以引領組員進入下一個問題等。這些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問題的'設計需要根據組員的反應靈活改變,問題的設計應該為下一個問題設下埋伏,以便讓活動的發展處在自己可以掌控之下。例如,在第二環節結束後,進入分享階段。其中我問組員的一個問題是:你昨天都大致幹了些什麼?你是如何安排這些時間的?結果組員的回答大都是吃飯,睡覺,學習。吃飯,睡覺是每個人的基本需要,不能選擇的去掉,可以選擇的進一步發問,但組員説這些的時候,我不知道該怎樣往下接着發問。在分享的環節上,不僅是組員在一旁一直的説個不停,工作需要運動各種技巧表達自己在認真聽,及時的運用語言非語言進行迴應,這些技巧正是我們所欠缺的,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小組活動中認真學習。

小組活動的設計需要以組員的需求為中心,雖然我們精心的準備此次活動,但活動的設計沒有以組員的需求為中心。活動結束後,與組員劉珂的交流中得知,我們的活動很好,但組員的問題並沒有很好的解決。

總的來説,本次我帶的小組活動,大體上成功完成了活動計劃,小組的氣氛比較活躍,不至於組員沉默無語的地步;組員的凝聚力比較強;組員的規範明確。但細節之處還有很多的不足,希望在今後的學習中,多參加小組活動,認真學習經驗,爭取把小組活動做得更好。

第4篇

最新整理《新課標》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都有獨特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特長,都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為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的需要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因此開展小組間的合作學習,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給每一個學生創造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等。那麼,在教學中如何進行合作學習,怎樣才能在數學教學中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呢?以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見解。

一、合作學習應正確處理好組內優生和學困生的關係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人人蔘與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優生與學困生的關係,非但達不到目的,相反會加劇兩極分化,從而優生更優,差生更差。為此,可採取以下處理方式。

首先,要做好學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勵他們積極動手,大膽發言,勇於説出自己的意見;其次,在組內安排他們優先發言,讓學困生先説出最容易想到解題策略,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再次,要求他們認真聽取別人意見,聽完再動手操作,細緻分析一下過程;最後,教師應重點指導學困生學習操作活動,瞭解他們的學習思維狀況,幫助他們解決操作困難。

教師要通過恰當的方式多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多思考、多參與、多發言,保證他們容入小組討論中,同時,既要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機會發揮潛能,也要特別注重學生的合作技能培養。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要善於接受異質的組員,能夠接受不同個性、不同水平的組員在一起合作;要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特別是不同的意見,並積極思考;能對別人的觀點提出疑問或建議,能圍繞發表意見同學的思路積極思考;樂於幫助其他,共同進步等。在合作學習時,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對合作夥伴要友善。學會讚美別人,對同學的精彩發要學會給予鼓勵,在互相讚美和鼓勵中激發自信心。對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不歧視,要以朋友式的關愛去幫助他們。要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相的關係。互助、互幫、團結、協作,共同提高,這也正是合作學習的本質。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交流的重要途徑。課堂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利於增加教師、學生、教材之間的互動,有效的合作學習能挖掘學生合作的潛能。

第5篇

從知曉江鎮中心國小榮幸地被列為上海市信息化實驗學校的那天起,確實為學校感到自豪。從莫名地加入信息化推進小組的那刻起,着實感到有些茫然。這將是怎樣一回事呢?在學校領導的周密安排下,我們積極地行動起來了!

首先,我在多次的學習和考察中逐漸明白了,信息化實驗學校到底要做些什麼。尤其是金英一行,讓我覺得可望而不可及,也讓我知道了信息化實驗學校就是讓我們現行一步,藉助各種信息平台完善學校的教研工作、整積累學科的資源工作,讓廣大教師能借助這些平台學習他人的優秀課例、合理使用他人的精美課件,以便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更好地為自己的課堂教學服務。

其次,隨着工作的進一步推進,我校的網頁上相繼增加了校本研修和學科平台等鏈接。在校本研修的欄目中開設了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校本科研三類子欄目,記載着老師們平時教研活動的痕跡。而在學科平台的欄目中則先從語數英三門主課着手做起。恰巧我正在教三年級語文,我除了收集、整理並上傳相關的信息外,也帶動我們同組的老師一起熟悉了語文學科需要做的五大板塊內容。

最後,我想説,經過上上下下的努力,我們雖然在這兩個主要的.平台上有所收穫了,但是在真正的操作中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學科平台的資源確實豐富了,但大部分老師還是在整合以後重新制作適合自己的ppt進行課堂教學,這樣的操作似乎又繞了一個圈子,降低了信息資源與學科之間的真正意義上的直達與鏈接。

古人説:路漫漫其修遠兮。信息化實驗學校的項目雖然即將告一段落,但是如何讓信息化的資源更有效、更便捷地為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服務,這將是一個更漫長的過程!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攜手共進,相信我們江小在信息化實驗學校的基礎上定會上一個新的台階!

第6篇

近期在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中的運用,經過一段時間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討、上課、評課的活動,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模式有了些初步的感受。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的幾點收穫,在此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小組合作學習更利於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小組以學生自願組合為前提,再針對各小組之間存在學習程度差異較大的情況加以調整,使各小組的優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學生程度達到基本平衡。在學習任務下達後,按各自能力與專長分工合作。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強化了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對自己同伴學習進展的關心

在傳統的科學課堂上,師生關係因授課方式的過於呆板,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氣氛過於沉悶,因而容易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不能參與到探究知識過程中,而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在合作性科學教學中,教師在佈置任務後,通常穿梭於各小組之間,進行旁聽(觀)、指導、幫助或糾正,這樣的學習氣氛顯得輕鬆、活潑而又團結互助,有利於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有利於師生間的有效溝通,有利於學生間的彼此瞭解,有利於學生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從而促成他們親密融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進而培養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

三、小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輕鬆、自主的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

合作性的課堂教學中,師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互活動是多邊進行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並且學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形成相同問題的不同答案,學生的學習環境更為寬鬆,自主發揮的空間更為廣闊,另外,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同伴之間相互幫助,動手實踐,在實驗中發現,探究科學的奧祕,提高了學習興趣,通過滿足學生的各種內在需要激勵了他們的參與意識,並能使他們在參與學習的活動中得到愉悦的情感體驗。

總之,在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了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於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第7篇

本人自實行小組合作教學以,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摸索和探究,取得了一些點滴的進步,所以在這裏略做總結,和大家共饗。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4-6人為一小組,將一個班級的學生按照成績、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異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比起班級競爭學習或個體學習來,更能有效地掌握、保持和遷移概念、定律和原則合作的集體成員可以逐漸形成更高超的概念學習策略,更有效的探尋和利用他人的信息,更能從自己的頭腦中復現或用自己的話闡述正在學習的材料,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材料

學生越是具有合作的態度和經驗,他們就越是能積極主動、持之以恆地追求明確的學習目標,越是相信學業成敗是靠自己的努力,越是希望成為優秀的學生和獲得優異的成績,越是認為學習新知識是有重要意義的與只有班集體競爭學習或個體學習經驗的學生相比,有合作學習經驗的學生更加下自己的教師,更容易把教師當作激勵者而接納教師,無論從學習上還是私人感情上都是如此。

?標準》的第一條基本理念説道: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應該是為每一個學生開設的,要保證讓課堂面向每一個學生。

作為一個年輕的中學英語教師,我在自己的 教學實踐中充分體會到:面對着眼前四十多人一個班的學生們,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享受課堂帶來的知識,課堂中游戲的快樂體驗和課堂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是很難困難的。很多情況下出現的結果往往是隻有少數積極分子參與了課堂的的各項內容,大多數的學生只是旁觀者的局面。過去一年中,我通過到外校聽課觀摩以及與其他教師的交流,發現這是一箇中學英語教師普遍面臨的問題。 對以上的問題,我認真的進行了思考,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實踐。起初,我試用同桌練習的方式(pair work),讓學生在口語練習中同桌進行操練。但不久我發現以兩人為一組全班仍然有三十組左右的學生,而且雖然同桌學習比單人學習好,但是成對學習的對象始終是同一人,形式單一,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於是我最後試用了以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組織合作學習。這樣一來,全班變成了四人為一組。無形中,一個原本看起來規模很大的班級,演變成為了有十五個國小習小組組成的小班級了。四人小組中,每個學生在都有機會接觸較多的同學,也有了向同學展示自己,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在四人一組的小集體中,同學們積極思考,操練所學的知識技能,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然後,在小組間討論,進行活動時,每個成員輪流在班級中展示自己。這樣一來,從數學角度來説,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發表自己的概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彌補了大班上課的缺點,同時使完成《標準》提出的讓每一個學生走進課堂有了實現的可能。

2、讓每一個學生髮揚自己的個性,並得到合理發展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儘管大部分學生喜歡錶現自己,始終處於積極主動參與而使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學生,疑問基礎較差或者個性內向的關係導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們不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是等到老師注意到他們,點到他們的名字時才願意開口。給他們的英語學習帶來了消極的作用。通過實踐,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對着儀現象是有幫助的。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那些平時不敢在全班級面前發言的學生願意在小組裏面與其他同伴交流,會在小組中得到同學的讚賞或

者得到同學的幫助意見。通過交流,基礎差的學生得到了較優秀學生的幫助從而得到了提高,原本心理內向的學生也漸漸對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樹立 了自信。最終學生們都敢於大膽地展示自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類誰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人的發展中沒有一種發展是與別人無關的。從小培養學生與人共處,相互合作能力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小組合作學習是開發人工智能的有效方式。組內成員都有責任保證組內成員都掌握教學內容,只有組內每一位成員都掌握了,教學任務才算完成了。因此,每位成員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學生間互幫互助,互相合作。學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時,團體合作精神得到了培養。

1、分好小組。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在組建小組時儘量使成員在性格、才能傾向、個性特徵、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4-6人組成,每人在組內有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等。而且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2、明確任務。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先要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用很短的時間,協調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在平時的學習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的養成,如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積極實踐、動手操作的習慣等。

3、進行活動。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讓人人蔘與學習過程, 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優生與學困生的關係,非但達不到目的,相反會加劇兩極分化,優生更優,差生更差。活動中,每人要各司其職。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組織者,使每個學生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評價應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系統調查探究教學過程中各個動態因素間的關係,促使學生盡一切可能努力達到共同學習目標。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説過:"教育的藝術本領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在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使評價貫穿於整個合作學習活動中。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激勵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主要目的。通過多種鼓勵性語言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如在小組展示結束時,其他各組通過舉手討論評價,然後老師點評,分析其優點和不足之處。被點評的小組記錄員要做好情況記錄工作。根據各組記錄情況,教師參考小組互評的結果評出:最佳默契小組、最佳潛力小組、最佳表演小組等等。努力做到各組都有獎,保持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同時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我們班在做紀錄時,採用星星累積法,到一定數量可以升級,採用節節課累積,週週統計法,還採用“小組連坐制” (即一人犯錯連累全組),並把衞生、紀律工作加進去,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

在開展小組活動的課堂有時會出現“冷場”。小組成員接到合作學習任務後不商量、不討論。氣氛沉悶,不配合,不主動。要麼自己埋頭單幹,要麼若無其事地做與之無關的事,並沒有真正參與到討論與合作中來,小組合作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使小組學習流於形式,學生參與不主動。由於學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體驗,有時程

度好的學生能積極參與,很好活動;而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與別人交流,膽怯,羞澀或以旁觀者的身份自居,使學習合作流於形式,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雖然小組合作增加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但是活動中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髮言的機會多,外向的學生積極踴躍,基礎好的學生舉手多。另外一些學生卻習慣於當聽眾,很少甚至從不發表個人意見,漸漸地他們對於一切語言活動都漠不關心。學習參與度不均衡長期下去會造成沉默不語者學習失去信心,上課走神,教學的裂痕。

學生對於所討論的話題了解不夠深入,在討論時無話可説。或者小組成員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能深入開展,失去了小組合作的初衷。 針對小組合作學習所產生的低效現象現給予一定應對策略:

合作學習小組的構成對合作學習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結構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小組成員的構成往往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和臨時性,教師對成員組成缺乏統籌考慮,應在小組內再分組,根據學生基礎差異給與不同難度活動內容。考慮小組成員的水平差異,使小組間形成橫向比較的公正性。

小組活動應該是各成員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完成任務和分享討論成果。但在實際情況中卻容易出現了多數學生沒有參與的情況。因此,建立有效的、科學的合作學習規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

首先教師要闡明小組的特殊意義,讓學生明晰自己在小組內的職責——為整個小組的成功貢獻力量;讓他們明晰如果小組內有一人掉隊,將會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設置合作學習小組長和異質分組是為了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在角色分配中,每個小組可以民主推選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可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定為每組的副組長,以利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迅速地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我們可以通過分發表格(如下),使每位組員清楚自己的任務,並努力使本組的活動獲得好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