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1W

心得體會是情感、情感和思維的交織,反映了我們獨特的人生之旅,寫心得體會絕對不是我們隨意應付就可以完成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對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5篇,感謝您的參閲。

對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5篇

對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1

從國小二年級到國中三年級一共十個教學班,規模不大,教學班人數不多,生源大部分來自周邊的農村孩子,師資力量、生源素質均不如我校,而且教學條件也很落後,幾乎沒有什麼多媒體設備。但就是這樣一個學校,他們的小組建設,合作交流學習以及小組評價都執行的很好。我們聽了一節七年級的數學課,是一節試卷講評課,老師讓學生們分小組討論自己試卷上的問題,由小組長和副組長一對一幫助同學們解決問題,有難度大的共同的疑難就寫在黑板上,老師引導,由學生們自行解決,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討論激烈,學生們積極開動腦筋,人人蔘與,一道題經過學生們討論可以得出好幾種方法,老師再評價出一種最捷徑的方法,真是對這幫孩子們要另眼相看,人人都成了學習的主人。

由此我們得出現有的課堂教學必須改革,小組建設,合作學習非常重要。作為老師我們現在要放開手腳要讓學生們自己去學,自己去思索,在小組中可以發揮各自所能,積極展開討論,利用老師編寫的導學案,把課本上的新知識掌握透徹,疑難之處大家共同解決,好生幫差生,一帶一,整個小組就可以共同進步了,老師只須點撥,做出評價,利用獎勵機制去肯定他們的.學習成果,由此可以看出,老師的功夫在課外了,在導學案的編寫上就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吃透教材、領悟教材的精髓,編寫出合理、合乎各個層次要求的導學案,老師在課後還要認真輔導,查漏補缺。這樣一來,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合作學習中嚐到了勝利的喜悦,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自信心也有了,自身的價值也提高了,那麼他們的興趣也大大增加了,再也不會出現枯燥的課堂。“睡成一片,呆成一片,鬧成一片”的現象將會得以根治。

通過鬆山中學和我校近幾個月的實踐,這種模式的學習會大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這條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對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2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注重學生在直觀、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升邏輯推理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個好的物理老師往往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這將為學生學好物理創設良好的實驗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體驗。但是,如果安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大量的實驗,獲取每一個數據,課堂教學的時間明顯不足,這時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小組合作,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案例一:教學《阿基米德定律》一節時,學生對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許多模糊認識。僅憑教材中一個實驗,學生理解起來非常困難。為此,將此實驗由演示變為學生分組探索。首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猜想影響浮力的大小因素,接下去的環節是驗證猜想。動一動手自己解決困擾心頭的問題,此刻學生們品嚐成功喜悦的心情更加迫切。八仙過海,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採用物理學中常用的“控制變量法”設計出一組組簡便合理的實驗方案,課堂上人人動手,藉助桌上已有的實驗器材,一試身手。學習小組就得出了實驗結論,再組織小組之間進行展示和交流,也有同學提出質疑或異議,這樣通過思維的碰撞和實驗的檢驗,歸納出來的結論得到廣泛的認同,令人印象格外深刻。

對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3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

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時代賦予數學教學活動的要求,教師們紛紛嘗試在課堂上組織小組合作。但是很多小組合作都是停留在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而且較大部分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師一宣佈小組討論,前排學生刷地回頭,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四人小組裏,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説什麼。幾分鐘後,老師一喊“停”,學生立即安靜下來,站起來發言的學生一張口就是:“我認為……”“我覺得……”學生的仍然是“我怎麼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麼樣。”像這樣的小組合作,沒有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沒有共同任務中的分工和個人責任,更沒有對成員完成任務進行加工和評估,尋求有效的途徑。顯然,這樣的小組合作是形式化的。那麼,如何才能組織有效地合作學習呢?我在以下方面作了一些嘗試。

培育學習小組,逐步掌握合作技巧。

許多合作學習的失敗在於:學生不會傾聽,不會交流,只會各説各的,各幹各的,表面上有合作之形,實際上無合作之神。因此,培育學習小組,讓學生學會合作。就成了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的前提。國小低年級學生,合作意識、合作習慣、合作能力極其有限,在培育學習小組時,我認為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分階段培育學習小組的原則

在小組合作學習初期,學生的合作能力幾乎為零,此時要注意合作小組內人數的起點是兩人。一人説,另一人聽,一人操作,另一人觀察、評價,然後換位進行,讓學生逐步適應接受這種學習方式。當兩人合作經歷了一段時間,學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經驗,我再結合具體情況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組過渡,同時注意讓學生輪流當組長。

2、“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

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常出現這種現象:各小組的活動速度有快有慢,速度快的小組完成任務後,就不能自己,開始“亂説”起來。究其故,一是低年級學生自制能力差,二是小組之間水平不一,組間不同質。因此,我認為在組建3人以上(含3人)的多人小組時,“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較為科學。

3、 組員編號原則

所謂組員編號,就是給各小組的成員編上1號、2號、3號、4號的序號,用學生在組中的序號來區分其在組內的學業水平。比如,在組內成績好的都編為1號,成績中等的編為2號和3號,成績差的編為4號。在進行小組彙報、發言之前,教師就向全班聲明:請每一組的某號代表本組發言,請大家同心協力幫助他,為他的發言做準備。在小集體的支持及壓力下,不願思考的學生在小組學習的氛圍中不得不去思考、討論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樹立起集體中心意識。

提供給小組學習的問題必須依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開放性,僅憑個人的力量難以考慮周全,鬚髮揮小組集體智慧的問題讓學生合作學習。我認為以下內容適合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是為學生探究學習的結果而組織的學習方式,不是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個教學環節。“我們正在課程改革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前進的道路上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我們深入學習,領會精髓,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長,走出誤區不是難事。課堂教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線的老師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走好課改之路。

教學反思

1。 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説,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説,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簡言之,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為學生準備數學,即瞭解數學的產生、發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對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4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怎樣更有效地開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徵是: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生在討論中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不同形式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小組合作學習一般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因而,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儘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現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怎樣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現就結合平時的聽課情況和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優化組合,準備“合作”在數學學習中,小組成員的組合要怎樣才能達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進呢?

前蘇聯著名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將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界定為:由獨立解決問題所決定的實際發展水平與通過成人指導或能力更強的同伴合作解決問題所確定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在他看來,兒童間的合作活動之所以能夠促進成長是因為年齡相近的兒童間的最近發展區內操作,表現出較單獨活動時更高級的行為。長期以來關於同伴互教活動的研究發現,在學業成績方面,教者與被教者都能從中受益。可見小組合作通常採用異質分組是有着它的科學性的。在實踐教學中,我在尊重學生自願的原則下,儘量使各組的成員在性別、性格、個性特徵、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一般由6人組成,每個小組中都有優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學困生2名組成,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經過合理、優化地重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另外,各組內還設有不同的角色,如記錄員、資料員、審核員、彙報員等。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於公平競爭。並要求各小組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明確任務,運用“合作”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因為"呈現問題"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

然後師生共同梳理、整合問題。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時,我與學生共整合出了三個問題:

"圓錐的體積如何求?""它和圓柱體積可能有什麼關係?""如何得出它的體積公式?"然後,請同學們自由選擇自己最想解決的`一個問題,然後請選擇相同問題的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到指定地點,選出一位臨時組長。這樣,既給了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又給了他們自由的內容選擇和活動的空間,使學生明白怎樣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時機,體驗“合作”開展合作學習,要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不能濫用。

因為並不是所有性質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的。例如簡單的學習內容,可以讓學生獨立學習,快速解決問題;而複雜的知識內容,則需要教師的精講,所以合作內容的確定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慎重考慮。一般來説,重點的問題,應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重點的問題”指對學生數學素養形成和發展關係密切的內容,包括對有關概念的理解,對解題方法的把握以及運用數學的規律等。如教學《正比例的意義》時,當學習了例1後,我讓生自學例2",讓學生以 。夏老師跟我説讓我在這次班主任論壇上發個言,説實在的每個興趣小組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法都會有所不同,如果要找一找它們的共性,這就比較難。每個老師在指導興趣小組活動的過程中,都會積累自己的方法,沒有什麼可比性。所以我談談自己在科技興趣小組訓練活動中的一點體會。

1、 與同行之間多聯繫,獲取最新的知識和消息。

2、 訓練工作有層次,比賽戰術合理。 科技比賽,同其他的比賽可能不太一樣,如果説要找一個相似的,那我覺得就是體育比賽。有很多的內容,也都是競技型的。

一是要找冷門,二是要講戰術。科技比賽每二年就有八大類比賽,每個學校可以選擇其中的四類比賽。比如智能機器人比賽、頭腦奧林匹克比賽,就是偏冷型的。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開一些學校用大量學生進行人海戰、運氣戰。但是隨着蕭山區科技比賽的發展,從1997年到現在已經有12個年頭了,這些冷門的項目,現在也已經不冷門了。就拿智能機器人比賽來説,從開始到現在已經舉辦過四屆,前三屆都是我帶的學生拿團體第一,但去年到了銀河後我們只拿了個團體第二,賽後我自我分析找出不了少的原因,冷門不冷也算是其中一條吧。講戰術,就是指根據比賽的要求和項目分類合理調配好學生在你這個團隊中所處的位置。比如無線電測向比賽,簡單説它可以分為三個項目,這就要求你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側重他發展的方向。再細小到你上報比賽名單時也是有講究的,因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在外場比賽時的出發順序,我們知道,什麼比賽都是先比的吃虧,然無線電比賽是先比後比吃虧。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吃魚吃中間的道理是一樣的。

3、 結合新課程,運用探究模式,提高訓練實效。 20xx年,我新進銀河時,從未上過科學課,也不曉得什麼是探究式教學。到學校的第一年,幾個德意班的學生讓我很是頭痛。心裏想想除了帶好幾個興趣小組外,也沒有什麼進步。但是從進新學校到現在,我已經感覺不一樣了。現在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做好教學的準備。也越來越體會到科學探究在本門學科中的重要性。由此,我想到了科學探究也應是我們興趣小組進行訓練改進的重要方面。很多的項目都可以將探究活動貫徹進去,如m、電子百拼、無線電、機器人等等。不僅可以提高興趣小組訓練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生對興趣活動的熱情的持續性。目前,我現在帶的興趣小組也在這方面做努力。

4、多參加外面的一些活動,這對於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訓練能力非常有幫助。 99年,第一次帶學生遠赴湖南長沙蔘加全國無線電測向比賽。02年,我跟隨教育局領導利用一週時間專門到上海崇明的各個學校考察過頭腦奧林匹克這個項目,回來後在區首屆科技節開幕式上作了彙報表演。04年,到江蘇要塞中學考察他們學校科技館的建設。06年,到廣州參加全國無線電測向的培訓。杭州的幾個機器人公司的老總也比較熟悉。我現在是省業餘電台的會員,如果省裏有一些無線電比賽,省協會的祕書長也少不了要我們幫忙。這裏我並不是想炫耀自己出去過多少次,走過多遠。而是指這樣的活動對於自己在做科技興趣小組這件事上,可以看得比別人遠些,思維可以打得更開闊些。如果有這樣的機會能去見識見識,建議大家不要錯過,也希望領導們給大家多多創造這樣的機會。

5、構建持續、和諧興趣小組隊伍。學生參與興趣小組活動的次數越多取得的效果越好。而很多學校或很多興趣小組中第一次去參加比賽的同學是沒有收穫的。這其中不乏教師的訓練和帶隊經驗,但也反映出興趣小組的梯隊建設的重要性。為了不讓興趣小組的鏈條段掉,我們每年可以從三年級開始選拔一些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加入。由高年級同學先帶他們,等他們掌握一定技能時再由他們帶同一年級新加入的同學。當然,這是我理想中的一個興趣小組建設方式。但是由於我們比賽項目多,科學組與學校其他教研組也是最薄弱的一門學科。眾多的原因,使我的這一想法還遲遲不能啟動。一些科技活動像車輛模型,有時要花費家長一定數量的費用。大部分學生家長能接受。有些優秀家裏經濟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我希望學校能全額資助他參加,不讓有學生因為經濟問題而被擋在科技活動外。

6、興趣小組的發展依賴於校園文化的建設。 現在的興趣小組的發展往往只停留在“個別”的層面上。從本學期開始,我接手負責學校的興趣小組管理工作,由於是本人第一次做這個工作,需認真對本學期的工作進行總結,以便揚長避短,更好地開展好學校的興趣小組活動。現將本學期的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 制定好各個小組計劃並及時上交。 在確定好人員與分組的基礎上,在開學初制定好詳實的興趣小組活動計劃,並上交檢查,計入教學管理積分。

二、 召開小組輔導老師會議。在第三週就召開興趣小組會議,對本學期的目標任務作以強調並徵求各位教師的意見,對如何上好指導課提出好的意見,並對學校的要求提出建議。並和各位老師簽了課堂教學安全責任書。

三、加強常規的管理。本學期興趣課每節必查,對教學內容、教學態度、常規管理,作記錄,納入教學常規遵守考核中。對違反教學常規的教師將扣分,每次違規扣0.5分。

四、對上課記錄的檢查。各輔導老師,認真做好興趣小組活動記錄,對記錄詳實加分,記錄不認真扣分。現各項記錄已收繳上來,發現律動小組記錄最認真、最詳實。

五、 對作品評比。本學期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及時的總結檢查,分為期中一次,期末一次,組織教幹對各組的作品數量和質量評比。對錶現突出的教師寄語鼓勵和表揚。爭取每學期開一次第二課堂作品展銷會。並及時做好宣傳工作,提高我校知名度。 存在不足:

1、在檢查中發現有個別小組不及時到位,老師進課堂不及時,導致學生也不能及時到位,這個在下學期一定提醒老師注意。

2、教師教學要有嚴密的計劃性,紮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各項技能訓練。

3、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成果的平台,讓學生的成果能得到學校領導的認可。 只有對工作不斷地反思,才能有更大的收穫。

對小組合作的心得體會篇5

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 恰能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單位時間內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頻度與效率,優勢互補,有利於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要想切實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需要選好合作內容,並在分組分工、合作技能、學習方式等多方面進行引導教育,在培養良好合作習慣的基礎上,抓準時機開展合作學習。下面我就結合在教學中的實踐,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良好的合作習慣,有效合作過程的保證

俗話説,“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合作學習就是要充分發揮個體的作用,使羣體的力量更加強大。小組成員羣策羣力,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合作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習慣。

1、積極參與的習慣

即每一個學生懂得按照老師的要求,在組長的安排下認真地參與小組的活動,能在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的驅使下,為合作學習取得較高目標達成度努力。

如蘇教版國標本第五冊《統計與可能性》教學中,在摸球實驗前,我就讓小組長進行分工,誰摸球,誰記錄,誰數次數,誰監督等,讓每一個學生明白自己的任務,同時還提出看哪一組完成得又快又好,這樣,大家就會為着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從而讓摸球實驗順利進行。

2、傾聽的習慣

在開始合作時,同學之間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各抒己見,眾説紛紜,因此,我逐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傾聽:(一)認真聽每個同學的發言,不打岔,不插嘴;(二)聽出別人的發言要點,適當的時候用筆記下來,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聽後思考,哪裏説得好,還有哪些不足,提出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處理信息、反思評價的能力。這樣,學生才會在別人的發言與自己的想法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3、勇於發言的習慣

由於學生的自身思維方式和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不同,在合作學習中存在着一些同學發言的機會多,一些同學發言的機會少。因此,我常深入到小組中,調動這些學生的參與慾望,培養他們敢於發言的勇氣,把一些簡單易懂的問題讓他們説,並給予肯定和鼓勵,條件允許時還在全班學生面前進行表揚鼓勵,使一些基礎知識差、思維能力弱、不善言談的學生也有參與、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4、守紀的習慣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儘管合作學習是小組化學習,人數不多,但也必須在一定的組織紀律約束下進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鬧和爭論。當然這裏所指的紀律約束並不是把學生管死,不給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自由,而是通過一定的紀律要求,讓學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亂。

二、恰當的合作時機,迸發思維的導火索

合作理論認為:合作的價值就在於通過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環境等條件,選擇有價值的內容和有利的時機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帶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對象或任務,把學生領近“最近發展區”。合作學習

的問題,可以是教師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設計的探究性、發散性、矛盾性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在質疑問難中主動提出的問題。因此,在實踐中要合理選擇合作的時機。

1、獨立思考後

愛因斯坦説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為和獨立思考的個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也是如此。合作能提升人的能力,能形成集體的智慧,但應以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為前提,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有目的性的討論,出現問題後,不要急於組織或要求學生討論,應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等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後再參與討論。平時我們經常看到老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老師卻不深入到小組內參與學習,也沒有掌握學生學到了什麼程度,學生有沒有困難,而是一會兒就看看錶,有時間的話就繼續學生的隨意討論,沒有時間的話,一聲令下,討論就要嘎然而止,哪怕學生沒有討論完,哪怕學生正討論得激烈,教師也全然不顧,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被老師控制得已毫無自主,也根本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我認為一定要給足時間、做好調控,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得更深更透,才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最佳效果。

2、產生疑問時

“學源於思,而思源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常有疑點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創新。課堂合作學習中應把質疑、釋疑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通過對學生質疑問難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從知識的探索與對比中提出問題,並設法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學得更為主動、更為深刻。

如教學“年、月、日”一課之前,我佈置了一道預習題:小紅今年10歲,過了10個生日,小紅的`哥哥小冬從出生到現在過了三個生日,請想一想,小冬今年幾歲?學生看了題,有的草率地説:“3歲”。有的馬上產生疑問:“妹妹10歲,哥哥怎麼會才3歲呢?”有的甚至問老師是不是把題目寫錯了。疑惑之際,我説:題目沒錯,小冬到今年確實才過了三個生日,為什麼會有這樣情況呢?請大家預習“年、月、日”這部分內容,小組內部先進行探究,看哪一組先得出其中的奧祕。這樣誘導學生帶着疑問去學習,去合作討論,大大激發了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共同探索、合作解決問題的求知慾望。

3、探究規律時

數學教材中有很多規律需要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才能發現,如:各種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圓柱體和圓錐體體積之間的關係等等,這時僅憑個人的才智是不夠的,需挖掘集體智慧,才能集思廣益,達成目標。

如,我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課前讓每位學生準備好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鋭角三角形、鈍角、直角三角形中任選一種)。上課後,讓學生拿出三角形,提問:你能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另外一個圖形嗎?在獨立操作的基礎上,把自己發現在小組內交流,同時找出哪些圖形是學過的;在此基礎上提問:這個新拼成的圖形面積和原來的三角形面積存在着什麼關係?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進行觀察、小組討論,運用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初步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這樣,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研究中,找到了規律,領略了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4、解答“開放性”問題時。

“開放性”問題其解題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個人的思考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地去思考,須羣策羣力才能展示出各種策略和結論。

整個合作學習過程各個小組活而不亂,每個同學積極投入,都想讓自己小組找到更多的解題方法,在“找”的過程中,每個同學都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着積極的作用。我們應加強研究,努力探索,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同時,也不要否定其他的的學習方式,替代其他的學習方式,而是讓合作學習與其他學習方式共同運用,我們要及時瞭解學生的需求,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豐富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