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五柳先生傳》閲讀答案5篇 五柳先生傳:閲讀答案大放異彩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4W

文言文《五柳先生傳》是中國古代文學經典之一,由唐代文學家陳子昂所撰。本篇闡述了五柳先生的悲劇遭遇與聰慧才情,以及對社會亂象的深刻觸動。通過解讀該篇,讀者能夠領略古人人生哲理與道德觀念,感受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

文言文《五柳先生傳》閲讀答案5篇 五柳先生傳:閲讀答案大放異彩

第1篇

走進教室,本以為這又是一堂波瀾不驚的語文課,卻沒有想到一“問”激起千層浪。

這是《五柳先生傳》的第二課時,當學生齊背完課文後,我於是請學生説説是否喜歡“五柳先生”,理由是什麼。(這是課後題)我預計學生多會説“喜歡”,會圍繞“五柳先生”的率真、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等高尚情操來談,卻沒有想到會有以下的情景:

(當我一問出,學生馬上反應,很顯然“不喜歡”的聲音遠遠超過了“喜歡”的聲音。我一愣!怎麼會呢?)

生:我不喜歡,因為他只是一味的消極避世,潔身自好,不合流同污,他應該出來為國家出一份力。

生:我反對,他當時只一個官職卑微的縣令,怎麼鬥得過那些權貴呢?怎麼能力挽狂瀾呢?

生:但是你至少可以改變一些,哪怕是一點點的改變。

生:如果人人都這樣消極避世,躲進深山老林,那麼國家怎麼發展?

生:不喜歡,他寫文章只是“自娛”、“以樂其志”,他應該批判朝廷的腐敗。

生:我喜歡他閒適自得的心境,但又覺得他應該關注國家的命運。

這羣學生太可愛了,太令我驚喜了!以為學生會落入我的“圈套”,會按照我的標準答案來回答,卻沒有想到他們各抒己見,情緒高漲、思維敏捷、思路開闊,回答得異彩紛呈。更可貴的是我從他們身上看到“責任”兩個字。這原來只是一個看似很普遍的問題呀,為什麼平常三緘其口的學生會頓時活躍異常?

我心目中的好課該具有“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勃勃生機,所以我苦口婆心地講了課堂上踴躍發言的種種益處;我也創造了民主寬鬆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給予賞識,並以加分“相誘”。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除了寥寥幾個平時比較活躍的學生髮言,其他學生總是“金口難開”、“冷眼旁觀”。這個學期就是活躍分子也有幾個變得甘於寂寞,語文課堂逐漸變得“清風乍起”、“水波不興”,為此我大傷腦筋,然而今天為什麼出現另一番景象呢?我不禁沉思了!

課後我特地向學生問緣由,學生説這個話題他們感興趣,答案具有不確定性,能引起爭議,而且能從中獲得成功的愉悦感;也有學生説這個話題沒有死扣住課文,有自己發揮的餘地,能結合自己獨特的感受來説;又有學生説看到同學紛紛發言,受這熱烈氣氛所感染,不甘冷落一旁。

看來要改變語文課堂這種沉悶的氛圍,問題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問題設計得好,,不但能較好地展現課堂中教與學、疏與密、緩與疾、動與靜、輕與重的關係,讓課堂波瀾迭起,抑揚有致,而且總能為學生搭設思維的跳板,讓他們向更高、更遠的層面飛躍。

文言文《五柳先生傳》閲讀答案5篇 五柳先生傳:閲讀答案大放異彩 第2張

第2篇

課前印發教師撰寫的《採菊東籬下——古詩新讀》。(見後“附”)

(出示詩意畫投影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我國晉代大詩人陶淵明《飲酒》詩第五首中的名句。它表達了詩人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自由恬靜的心境。詩人為何有此心境呢?主要與詩人生活際遇、性格志趣有關。現在,我們就通過他的著名散文,來認識認識這一代名家。

(解説:詩丈、圖並舉,乃為教學營造淳樸、寧靜的意境,讓學生迅速找到與課文諧和的振點。)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時受家庭和儒經影響,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但當時政治黑暗,社會動盪,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歲才出仕,但也不過幾任小官。由於他厭惡官場的污濁,不願“為五斗米折腰”,41歲時決然從彭澤令任上退隱,歸田躬耕。歸田後的陶淵明寫下了100多首反映勞動生活的詩歌和多篇辭賦散文。就是詩人自撰的小傳,全篇不足200字,卻以精粹筆墨形象勾畫了詩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自傳,傳記文的一種,是敍述作者自己生平經歷的文章。一般來説,自傳要介紹自己的姓名、籍貫、年齡、性格愛好及思想發展等等。

學生隨教師的範讀而讀。第1段應讀出舒緩陳述的語調;第2段應讀出讚歎抒情的語調。

運用工具書和註釋,邊默讀課文邊理解字意、詞意、句意。

a、男生讀課文第1段,女生讀課文第2段,説説兩段的不同:

從內容上看,第1段主要是生活(藴涵性格志趣);第2段主要是讚語(藴涵精神風貌)。從形式上看,第1段主要是描述,是分寫;第2段主要是評論,是總説。

b.女生讀課文第1段,男生讀課文第2段,説説兩段的聯繫:兩段以關鍵句相呼應。第1段“不慕榮利”,第2段“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c.男女生齊讀課前“閲讀提示”,再次總體把握課文內容與形式,並明確學習重點。

(解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文學習,貴在“讀”字。此環節設計五步誦讀,由淺入深,培養學生朗讀課文的習慣,並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不知何許人 不詳其姓字——實不願説,非“不知”“不詳”,可見先生淡泊寧靜。

不慕榮利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忘懷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見先生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意存高遠,不捨本求末,可見先生胸襟開闊。

不能常得 不蔽風日——安然自若,不為境所困,可見先生開朗樂觀。

不吝情去留——去留無意,不裝模作樣,可見先生耿直率真。

(解説:階段小結,順勢找出文章主旨句,明確人物思想: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文中態度概括有六:對讀書的態度;對作客的態度;對家境的態度;對著文的態度;對得失的態度;對貧富的態度。如許種種態度,即從多層面表現人物。而每個層面所用筆墨都簡約洗練,正是點到即止,速寫傳神。

“屢空”“黔婁”“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別以學者、隱士、百姓類比,烘托凸現人物。

(解説:①是文中的亮點、美點,9個“不”字幾乎網盡人物性格志趣;②是①的補充,讓學生進一步揣摩平淡內容中的深刻寓意,更全面認識人物。③既為①②的總收,又是難點的突破;④是難點的進一步開掘。以上四環節重在培養學生閲讀的選點突破能力。)

課內的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短衣穿褐,簞瓢屢空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遷移聯想: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

滿座寂然,無敢譁者 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愛蓮説》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是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陋室銘》)

(解説:古文中有很多名句,意藴豐厚,哲理深透;古文中有大量連用四字句,句式整齊,音韻和諧,顯得精練、精緻、精美、精神。學生積累它們,既受美的薰染,又豐富語彙,受益無窮。)

②寫的訓練:學用課文多層面速寫的記人方法寫寫自己(100字左右)。

(解説:①要注意在時代背景、作者思想上予以點撥,不求學生有多麼深刻的認識。如:“不慕榮利”,其實是不願與醜惡的社會同流合污。②要注意提示學生寫出自己的性格志趣,同時語言要簡練。)

本次課學習了晉代大詩人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寫的自傳,認識了這位隱逸者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並體會了多層面速寫和類比烘托的記人方法。相信同學們一定在做人、為文方面有所領悟。

(解説:從課文人物和寫作方法兩方面收束新課,強化課文重點;從做人與為文兩方面啟發學生,滲透德美教育。)

聯想:經過幾李雨,東籬已殘了:幾桿枯竹斜插,幾縷老藤纏繞。

昨天,他還送了壺酒來,不知對送雞的答謝,他只説耕事閒了,隨便聯幾句也算一樂。

噫——籬下隨意補的幾簇菊,竟然開了,像昨夜展開經卷時,挑亮的燈焰。

風來,香來,正好盈一袖回屋品酒,要是醉了,喝杯菊花茶,興許詩行裏也有餘芳。

那就採一些回屋罷,要是老翁還來,也好送幾枝給他。

第3篇

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②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這個作為號了。他安安靜靜,很少説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他喜歡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生性喜愛喝酒,家裏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説走就走。簡陋的居室裏空空蕩蕩,遮擋不住嚴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滿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飲水的水瓢裏經常是空的,可是他還是安然自得。常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從此過完自己的一生。

讚語説:黔婁的妻子曾經説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説的是五柳先生這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因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的快樂。不知道他是無懷氏時代的人呢?還是葛天氏時代的人呢?

a.茲若人之儔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無懷氏之民歟? d.葛天氏之民歟?

4、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5分)

2、(1)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2)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裏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4、性格: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志趣:一是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飲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三是寫文章,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通過種種敍述,把一個雖處於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5、喜歡。因為五柳先生是一個率真自然,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的人。

不喜歡。雖然五柳先生對當時混亂、醜惡的現實有清醒的認識,但他卻選擇了逃避,借酒消愁,安於現狀。

第4篇

教學目標: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淵明的自畫像,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2.體會本文樸素洗練的語言風格。3.學習並掌握文中的文言詞彙。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字詞;瞭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

教學方法:這篇課文字數不多,但寥寥數語卻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畫得非常鮮明。全文共兩段,前一段以記敍為主,重在表現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後一段以議論為主,重在對五柳先生的品德進行歌頌和讚揚。閲讀這篇課文,要學習文中五柳先生“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的優秀品格,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陶淵明是東晉著名詩人。東晉末年,社會黑暗,風氣污濁,很多人不擇手段地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斥着虛偽與欺詐。陶淵明做過幾任小官,因對統治階級不滿,辭去官職,歸隱田園,過着儉樸的生活。他隱居農村後,自號“五柳先生”,親身從事耕種,和農民交朋友。這期間他除了寫出許多歌頌優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樸的農村生活的詩以外,也寫了些表現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學期我們曾學過他寫的《桃花源記》,這節課我們學習他用史傳筆法寫的一篇自傳《五柳先生傳》。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語調,劃出不能理解的詞句。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從中找出表現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詞句。

①亦不詳其姓字().②因以為號焉()③不求甚解()_④造飲輒盡()_⑤環堵蕭然()_⑤簞瓢屢空,晏如也()_

2.全班齊讀課文後,指名翻澤課文大意(2-3人);思考。

○1“五柳先生”之號是如何得來的?“五柳先生”之號得來的原因是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而人們又不知他是什麼地方人,姓甚名誰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稱“五柳先生”。作者説不知他是誰,其實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2應如何理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讀書有心得體會時,便沉潤於書中而忘記了飲食。這形象地説明了前文中的“好讀書”是真正的喜愛讀書而不是裝模作樣。

○3怎樣理解“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親友請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氣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後就走,不和別人虛情客套。這説明了五柳先生木但嗜酒,而且不拘小節,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褥節置之腦後,是一位獨立於世的高風亮節之人。

○4“因以為號焉”中的“以為”和現代漢語中的“以為”是否相同?

文中的“以為”和現代漢語中的“以為”意思是木一樣的。“因以為號焉”中的“以為”實際上應該是“以(之)為”,意思是“把(它)當作”,而現代漢語中的“以為”是“認為”的意思。

○5“欣然”、“蕭然”中“然”的用法有什麼特點?

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種,可作“然而”“樣子”“這樣”解。這裏的“然”是用作形容詞的詞尾,意思是“……的樣子”。“欣然”是高興的樣子,“蕭然’是冷冷清清的樣子。

(l)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畫了怎樣的形象?

明確:“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飲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環堵蕭然”“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過種種敍述,把一個雖處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2)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呢?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明確: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於富貴”。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贊”語與前文有什麼聯繫?明確:文後的“讚語”是作者仿照史家筆法加的評論性的文字。讚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傳贊一體,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為鮮明。

(5)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請從文中找出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麼作用?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正因為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台節歎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六、總結全文。本文借五柳先生給自己寫自傳,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表現了自己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

第5篇

1、培養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要求理解課文中表現的陶淵民的道德情操。

三、教學難點:1、怎樣認識陶淵明不慕榮利的思想。

一、導入新課:回憶已學過的課文,瞭解陶淵明的生平。

陶淵明,名:潛,字:淵明。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號“五柳先生”。

二、朗讀全文,完成練習冊第9題。簡單講解停頓劃分方法。

三、再讀課文把握以下字詞,再完成練習冊2、3、4、5、6題。就不理解的字詞發問。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汲汲:心情迫切的樣子造:往,到

慼慼:憂愁的樣子期:希望蕭然:冷冷清清的樣子儔:朋友

1、性嗜酒2、造飲輒盡3、曾不吝情去留4、短褐穿結5、簞瓢屢空6、黔婁之妻有言7、不汲汲於富貴8、其言茲若人之儔乎9、銜觴賦詩10、無懷氏之民歟

2、因以為號焉6、不慼慼然於貧賤3、每有會意7、不汲汲於富貴

a、因以為號焉b、便欣然忘食c、常著文章自娛d、忘懷得失

a、或置酒而招之(指五柳先生)b、黔婁之妻有言(的,結構助詞)

c、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音節助詞)d、吾欲之南海(往)

a、好讀書,不求甚解:喜愛讀書,但不求理解要旨。

b、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簡陋的居室裏冷冷清清的,在颳風下雨的日子裏不能擋風。

c、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不為貧賤而憂患,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d、銜觴賦詩,以樂其志:銜着酒杯做詩,來使自己的心情快樂。

目標:理解課文中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訓練文言文閲讀拓展能力。

3、“贊”語中與傳文中“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

a、本文是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寫的自畫像,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淵明的自畫像。

b、本文是從性格、生活、志趣三方面來刻畫五柳先生的形像的。

d、文中的“贊”是傳後所附的議論性文字。與正文關係不大,可以刪去。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既可。)

昔有一人,先甕中盛谷。駱駝入頭甕中食谷,首不得出,其人以為憂。有一老人來語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當斬頭,自能出之。”即用其語,以刀斬頭。既殺駝,又復破分甕。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a、首不得出b、既不得出c、如此痴人d、有一老人來語之曰以刀劈狼首既殺駝兩狼並驅如故即用其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