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問題教學心得體會5篇 植樹心得分享: 樹立環保意識、激發綠色未來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2W

本文將圍繞“植樹問題教學心得體會”展開,探討植樹教育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通過總結實際教學中的經驗與教師們的心得,我們將為讀者帶來一系列關於教學方法、資源整合以及學生參與度提升的有益建議。

植樹問題教學心得體會5篇 植樹心得分享: 樹立環保意識、激發綠色未來

第1篇

20xx年1月4日,我有幸參加首屆智慧教室創新教學賽課活動,我執教的《植樹問題》是《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的內容,其目的是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教學學生熟悉的植樹情境,引導學生藉助線段圖,經歷猜想、實驗、抽象等數學活動過程,探索間隔與點之間的數量關係,建立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並運用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這部分內容對於學生來説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而智慧教室運用現代化手段切入整個教學過程上課堂變得簡單、高效、智能。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中充分發揮智慧教室的輔助作用,讓學生通過課前自學、課中交流。隨時檢測,以實現快速準確掌握每位學生學習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有助於開發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的能力。本課題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了適當的整合,並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組織學生開展各個環節的教學活動。

1.適度改編。原教材例題是“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為了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加體現“化繁為簡”的數學思想,我把它改編成“城區路面改造,為了更加美化綠化,園林工人在全長為1000米的城區道路的一邊植樹”;

2.親歷思想。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教學時,結合情境圖出示問題,通過猜測驗證的方法經歷分析思考的全過程並初步感受到“化繁為簡”的數學思想,可以從簡單的事例中發現規律,然後應用找到的規律解決原來的問題。

3.建構模型。重點培養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通過畫圖、演示等方法幫助學生思考,把分割點數和栽樹的棵樹一一對應起來,發現並初步總結栽樹的棵樹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從而建立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並通過生活運用不斷強化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

而智慧教室軟件正是運用現代化手段切入整個教學過程,讓課堂變得簡單高效、智能。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中充分發揮智慧教室的.輔助作用,讓學生通過課前自學、課中交流、隨時檢測、以實現快速準確掌握每位學生學習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從而有助於開發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能力。

智慧教室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智慧教室軟件具有傳統教學手段不具備的教學輔助功能。充分發揮發掘和利用智慧教室軟件中的搶答、挑人、irs反饋系統、圖片無限複製等功能,有利於達成教學目標,有效提高學生課堂探究的參與面和參與度。

軟件功能的使用要有利於學生的探究,以生為本,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無論是哪項功能的使用,都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究,如搶答功能等。

1.沒有錯誤的技術,只有錯誤的選擇。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技術手段,將有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2.不能為“智慧”而“智慧”,要讓“智慧教室”成就“智慧教師”,讓智慧教師完美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系統,我暫時只是運用了其中的一些技術手段而已,觸摸到了冰山的一角。只有我們不斷學習和不斷探索,希望能離“智慧”近一點。

植樹問題教學心得體會5篇 植樹心得分享: 樹立環保意識、激發綠色未來 第2張

第2篇

上學期看了曹寧寧老師的《植樹問題》,曹老師的課堂導入特別有新意,打破了我們一般的教學設計。他利用一個圖,揭示了三種不同的植樹情況,這是《植樹問題》教學設計的一個點睛之筆,體現了曹老師教學創新性與對教材內容的優化整合。而今天我看了吳老師的《植樹問題》這節課,吳老師的課一直是帶着問題進入課堂,把提問權交給學生,把探究權交給學生,充分給孩子討論思考的時間。看完之後,我覺得只要教師引導得當,不管這節課難不難,好不好上,學生照樣學得興趣盎然,在一問一答中輕鬆掌握知識要點。

一、教學目標的正確定位,帶領孩子創設問題、解決問題。

植樹問題我也上過這節課,這節課我感覺不太好把握,我當時特別重視關於直線“植樹問題”的三種不同類型的`區分,即“兩端都種”“只種一端”與“兩端都不種”,並且只是利用例題,讓他們簡單的小組討論、反饋,沒有把這種題透徹的剖析、研究。但現在回過頭來想想,植樹問題應是兩個大的方面,一是在直線上植樹,二是在封閉圖形上植樹。吳正憲老師讓孩子們去“畫一畫”,表示出你栽樹的過程,並讓孩子去展示和説明自己這樣種樹的理由,其他孩子去發現1號、2號、3號學生出現的問題。有的同學一條直線上每隔4米栽一棵(線段圖),有的圍成一圈,有的圍城長方形或者正方形。。。。。。,並一一去探討各種栽法裏面涉及的數學知識。看似是幫提問題的同學解決疑問,實則每一個同學都參與了這幾種類型栽樹的過程和每一種類型植樹棵樹和空隙之間的關係。

當時我上這節課的時候好多學生對於間隔數很難以理解。而吳老師的這節課帶孩子親自體驗和建構了載數這一過程,正是學生學習植樹問題的關鍵。吳老師引導孩子畫圖,展示採用下面的學生問,展示學生回答,這樣其他孩子也慢慢理解了每一種栽樹的原理。並多次面向每一位學生提供體驗的機會,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共鳴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體驗自主建構。讓學生在畫、説的過程中直觀感知了什麼是間隔數,什麼是棵樹。然後又從學生在黑板上畫圖詳細標出栽樹棵樹和間隔數的之間的數量關係。在“兩端都不栽”類型上,吳老師很幽默的帶孩子建設:“説不定兩端有商店、飯館或其它的建築物”,幫助孩子很快理解了。在引導、提取、總結中構建解決此類問題的模型。

聽吳老師的課,經常會聽到:“你説呀、真厲害、哇,我都沒想到、太好了、老師捨不得擦掉你們的思想”等等話語,讓孩子喜歡上這節課、參與到這節課,從而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我覺得作為一名沒有多少教學經驗的年輕教師,就應該多聽聽課,多學習各種名師上課的技巧和方法,站在孩子的思想出發設計一節課,結合自己的上課思路再去整合,我想這樣堅持去上,總有一天,你也會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風格,自己上課的技巧,慢慢向名師隊伍靠近。

第3篇

春天,萬物復甦,大地呈現一片欣欣向榮勃勃生機的景象,萬物都向人們露出春天的微笑。清晨的小草掛着露珠,晶瑩剔透。晨光照耀下的大樹,吐露嫩芽,鬱鬱葱葱。

一大半的人認為只有在植樹節才要保護樹林和樹木,我的觀點卻恰恰相反,我們不能只在植樹節保護樹林和樹木,應該無時不刻的保護着樹林和樹木。

幾億年前,地球歸動物所擁有的時候植物繁茂,到處生機勃勃,充滿了綠色,但是,智商遠遠高出其他動物的人類出現後,植物像被施了魔法一樣的急劇減少。那是因為,人類為了建造房屋,砍伐樹木所造成的。有的是因為商業需要,大批大批的砍伐樹林留出空地,用來建造大樓。正因為許多人擅自砍伐樹林和樹木,所以大自然被破壞。

砍伐樹木的壞處很多。大家都知道樹木可以循環二氧化碳,如果大量砍伐樹木,樹木的數量就會急劇減少,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無法得到循環。茂密的樹木可以阻擋沙塵暴,前兩年北京遭遇沙塵暴,整個城市被沙子所籠罩這也是因為缺少樹木的保護所造成的。

在我們單位組織我們去明陽天下植樹基地參加他們舉行的大型義務植樹活動。種下一棵棵小樹苗,種下希望和快樂,希看它會迎着東風茁壯成長,當夏天到來的時候,可以鬱鬱葱葱地為我們遮擋陽光,當秋天到來的時候,可以給我們送來秋天的氣味;當冬天到來的時候,可以帶給我們心靈的熱和。

此次活動提升了我們的環保意識,經過自己親手栽種樹苗的過程讓我們加強了環保觀念,與同事們一起植樹更進步了我們溝通,與同事們一起合作更加強了團隊凝聚力,領悟團結就是氣力的真諦。此次活動也很好的與各部門進行了交流,大家互相取經,取長補短。為同事之間的友誼打下了基礎。在植樹過程中更發揚了吃苦刻苦,艱苦奮鬥的精神。

社會比如土壤,生命如同種子,需要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來澆灌,最後才長成參天大樹,種下的是希看,收穫的是一片葱鬱。

“飲水思源,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帶着這份感恩與社會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做完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挖坑、種樹、澆水,為我們的生活工作的環境做了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都感覺到有一種成功感的喜悦。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是我們的期看。眼前這棵幼苗,我們用我們愛心作成長的水分,用我們的愛心作為成長的營養成份,日復一日的盼它早日茁壯成長,成為大樹,為我們共同的家增添一份綠意,為美化環境增添一份小小的氣力。

第4篇

隨着在線教育的火熱,新的教學理念、課堂組織方式的探索不斷出現。改變應試製下的被動的課堂學習方式,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由此,“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伴着在線教育的浪潮進入人們的'視線,進入了我們師範附小。經過長時間的鑽研與探索,我們學校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學模式——師範附小博雅和樂翻轉課堂三段八環教學模式,附小課堂迎來來了新的生機。

週三,聽了翟德凱老師的《植樹問題》這節課,感受很深,對我們學校獨有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原來數學課還可以這樣上,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節課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老師真正成了課堂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環節,學生通過閲讀教材、觀看微視頻,完成自主學習中的任務,總結出植樹中的三種情況,並作出了詳細順暢的彙報。合作探究環節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後有序合作探究。學生一直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彙報,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課堂學習氛圍和諧濃厚。

二、教師點撥適時合理,有畫龍點睛之效。這節課翟老師説的很少,只是做到每個環節間的過渡與銜接,適時的點撥,在突破難點時,很多學生不明白為什麼圓形的防護欄要打5個樁,這時翟老師拿出一個鐵環,直觀清晰地展示出化曲為直的過程,然後通過微視頻的學習,拓展到封閉圖形植樹其實就是一端栽樹的情況,輕鬆突破難點。

三、小組建設富有成效。小組合作討論有序,展示彙報分工明確,語言規範,學生的優秀表現讓我很震驚,這就是學生的潛力所在啊。小組展示彙報時,其餘的小組都在認真傾聽,並對他們的表現給出了中肯的評價,台上的孩子們自沉穩,台下的孩子們認真,生生互動及時有效。

四、達標檢測設計合理,由易到難。翟老師的習題設計層次分明,使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真正做到全面教育檢測。

“翻轉課堂”對於我們來説都只是一個新的嘗試,它與傳統教學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用微視頻“先學後教”,課堂上進行有效互動。今後我會精心備課,做好小組的建設工作,努力學習使用這種教學模式。

第5篇

3月4日,學校組織大學生參加了植樹造林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乘坐校車顛簸了一路於下午2點到達目的地——萬盛。穿着統一的黃色t恤,戴着鮮豔的橙黃色帽子,掛着燦爛的笑容,同學們的到來為荒涼的大山注入了一股青春和活力。

新傳的學生依次排成隊鋪滿彎曲的山林小道,為山上的樹苗供水。像傳遞奧運火炬似的,每個人接過那盛滿水的桶時都小心翼翼的,全神貫注,彷彿這水桶裏載的不只是水了,而是滿滿的希望和沉甸甸的`責任。

領導在植樹之前激動地説道:“我們大學生每人植100棵樹,便會種出一片大學林!”的確,當我們植完後,從車上遙望這片澆浸了自己的汗水的“大學林”時,彷彿能嗅到幾十年、幾百年之後這片綠蔭散發的清香,聽到鳥兒的歡鳴。此番義務植樹,給了我許多的啟示: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當幾百股這樣的力量匯聚起來時,將足以改變我們的生存環境;

書本不是大學生唯一的知識源泉和精神食糧,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更能陶冶情操、鑄煉品性。

多出來象牙塔走走,你會發現這個社會為你提供了一個足夠大的可以揮灑汗水、實現夢想的舞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