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送辛漸》課後教學反思3篇 課堂教學反思:從《芙蓉樓送辛漸》中彰顯文化內涵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5W

本文反思了針對古詩《芙蓉樓送辛漸》的課後教學過程,探討了學生在詩歌鑑賞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和技巧,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詩歌鑑賞能力。

《芙蓉樓送辛漸》課後教學反思3篇 課堂教學反思:從《芙蓉樓送辛漸》中彰顯文化內涵

第1篇

這首送別詩以事件命題,前兩句寫事,後兩句借景抒情,比較好理解。所以,我採用多讀多想,想象畫面,理解詩意的方法。讓學生把各自理解的詩句組合起來,成為對整首詩的理解,就像拼圖一樣拼出完整的`畫面。

學生在反覆自瀆的基礎上,開始表達自己看到的畫面。

樑旭説:“唯見長江天際流”意思是——“只見長江向天邊流去。”唯,只。天際,天邊。我説:對。我讓學生隨手做了筆記。再讀理解想象其他三句的畫面。

鄭傑説:“孤帆遠影碧空盡,”盡是盡頭。碧空是藍天。封偉思説:孤帆,一隻孤單的帆船,遠影,我啟發全班同學想:孤帆遠去,江面上會看見船的什麼?——影子。連起來説這句詩意思是——“一隻孤單的帆船連同它的影子,消失在了藍天的盡頭。”

周琪接着説:“平明送客楚山孤”客,指老朋友辛漸。孤,詩人很孤獨。我補充:平明,指早晨。連起來,是説——“早晨,送走老朋友,覺得楚山和自己都很孤獨。”

張傑站起來説:“寒雨連江夜入吳”寒雨,雨很寒冷,是秋天的雨。江,長江。我補充説:連江。秋雨灌滿了長江。夜,黑夜。如,來到。連起來是説——“在秋雨綿綿的黑夜,我趕到吳地送別老朋友。”

《芙蓉樓送辛漸》課後教學反思3篇 課堂教學反思:從《芙蓉樓送辛漸》中彰顯文化內涵 第2張

第2篇

所謂“鳳頭、豬肚、豹子尾”作為課堂教學而言,是要有精彩的開篇,容量足夠豐厚的課堂主要內容和**處的乾脆收尾。我在這課當中沒有注意詳略得當,開篇佔用了太長時間,反覆讀有關送別的古詩,再緩緩進入主題之後,雖然有亮點誕生,但是結尾明顯囉嗦,餘味少了一些。

2、古詩教學應打破傳統逐字逐句牽引的模式,而放手讓孩子們自學:你讀懂了什麼?讀不懂什麼?翻譯式的古詩學習方法,沖淡了古詩的韻味,實為敗筆。學生只需要講出大概意思,教師啟發想象當時情景就好。

3、學生不能主動講出詩意的原因是:老師給孩子自學的時間太少,充分讀悟之後才能有所得。

4、學生無法説出最後兩句的意思,是因為課前不瞭解背景,老師也沒有介紹。

5、學生在最後兩句詩句中存有疑問,應該讓學生自己發問。

備課時我做到了從普通讀者的`欣賞性閲讀出發,感受文本美、意境美、人格美。

在“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學習中感悟什麼?哪些可能是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興奮點”上做得有所欠缺。

1、出示資料的順序最合理的是什麼?王昌齡和辛漸的資料口頭講就夠了嗎?

3、學生自己發現:王昌齡難道不思念親人?思念誰?有這個必要嗎?

4、圖片可不可以用書中的寒江、楚山?可以指導學生看圖。

第3篇

一、把握古詩的韻律美,讓學生自主誦讀,發揮其主動性。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學生的個性特徵採取不同的誦讀方式,或聽讀、或範讀、或領讀、或齊讀。

初步朗讀,讀準詩的節奏,要求在語言層面上讀通全詩,做到停頓正確。如:在初讀古詩時,讓學生自讀三遍,要求讀準字音,句子讀通。在此基礎上讀出詩的節奏和停頓,同時穿插七言絕句的相關知識及朗讀技巧,然後範讀,指名讀,師生互讀等等。正確停頓、富有節奏的朗讀可使學生較快地進入賞析古詩的角色。當然,無論採用什麼樣的誦讀方式,我們應在這一過程中進行科學的誦讀指導。引導學生把握聲調節奏,真正體現詩句朗讀中的韻律美,讀準詩句的節奏,有利於理解古詩的含義,讀出語氣和語勢,則有利於體會古詩的感情,表現出詩的抑揚頓挫。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誦讀,學生必然會被古詩的韻律美、節奏美深深感染,從而加深對詩文的感知。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探究古詩的慾望,而且為學生理解、體味古詩的意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抓詩眼,把握古詩的意境,讓學生開拓想象,感悟詩人的內心。古詩是詩人的情與景、心與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種感性形象。詩的意境正是詩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圖景和諧統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熟悉和情緒體驗,在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王昌齡孤寂的內心時,抓住詩眼“孤“來層層深入理解。

首先通過詞想象畫面。如:讓學生找出詩中描寫了哪幾種景物,引導説具體,再發揮想象,你眼前彷彿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在想象中理解詩的大意,避免了以往以詞解詞的教法,既淡化了詩意,又培養的學生的想象力。然後通過一對錶示時間的詞語“夜”和“平明“引出《芙蓉樓送辛漸(一)》,這是前一天晚上王昌齡和辛漸在芙蓉樓飲酒話別的情景,結合一夜的寒雨體會此時詩人那種憂愁、孤寂的心情,指導朗讀,同學們的情漸漸濃了。最後穿插王昌齡的生平資料,在他坎坷的仕途中,再次體會與好友分別時的心境,再讀前兩行,真正走進詩人的內心。

在理解後兩句時,採用的'換位想象,如果你是家中的某一位親友,見到辛漸會如何詢問,而詩人在與辛漸分別時只有一句囑託,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壺”。再抓住詩眼“冰”和“玉”瞭解其特點,通過三次引讀深入感悟詩人那種高風亮節、矢志不渝的品格。通過多元解讀,渲染意境,讓學生入情入境的深入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情,才能與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有缺陷的課才有探討的價值和改進的動力,通過實際教學,也呈現出了許多的不足之處:

1、教師的語言和説話的口吻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課堂成為師生對話交流的平台,而並不是單純的我説你聽,要拉近師生間的關係,更好地走進文本,走進詩人。

2、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問題的提出要符合學生思考的規律,應環環相扣,不露痕跡。如:讓學生默讀前兩行,看看都寫到了哪幾種景物,這樣提問顯得有些生澀,破壞了學習這首詩的整體感。何不這樣問:讀着這首詩,你感覺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這種心境,引導學生抓住字詞來體會,再出示《芙蓉樓送辛漸(一)》再次抓詞感受詩人的心情,這樣就從整體到部分,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3、教學的主線要明確。理解後兩句時,應站在詩人的角度去想,辛漸即將返鄉,詩人可能會讓他捎回什麼去呀,,再插入李白的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在對詩人遭遇的瞭解中,就會明白詩人那種高風亮節,冰清玉潔的品格。最後作為了解王昌齡的邊塞詩出示了《出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