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素養讀後感4篇 "提升教師素養啟示錄"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6W

教師素養是指教師在職業發展中不斷提升的綜合素質,其中包括道德素質、教學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心理素質等方面。教師素養的提高不僅有助於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工作素質,更能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育體驗和成長機會。本文將分享一些關於教師素養的讀後感和思考。

教師素養讀後感4篇

第1篇

假期讀了《教師的教育素養》,讀完此書我發現,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讀完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麼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

因為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羣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後勁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麼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説説容易做做難。我覺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為我給學生上着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考着同樣的試卷。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養的原因吧。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時間忙於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教育孩子,有多少時間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雜誌閲讀呢?所以今後,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教師素養讀後感4篇

第2篇

寒假中我讀了《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一書,讓我收益匪淺。讀完全書印象較深的是這本書中第三章第三節中講到的反思對於我們幼兒教師的重要性。書中講到反思不但能完善和提高我們的教學經驗,還能促進我們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的成長,能夠幫助我們向“研究型”教師發展。

如何對教學進行反思?書中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反思的方法。

1.幼兒教師不但要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進行反思,還要在他人評價的過程中進行反思。

2.幼兒教師要能在觀察幼兒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幼兒教師要能夠對於幼兒的學習行為給予認真的觀察、分析,對於幼兒的學習效果進行研究,這樣有利於幼兒教師全面的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具體來説幼兒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要能時時的觀察幼兒,關注幼兒的“所做、所説、所思、所學、所感受。”

3.幼兒教師要在相互借鑑的過程中自我反思,除了在同伴之間開展觀摩活動之外,還要注意研究和分析優秀幼兒教師的課堂實錄,通過對他們課堂教學的結構、教學教育方法、語言表達的技巧、板書的設計、幼兒的聽課和反饋情況等各個方面的觀察和思考,客觀的評價教學的`好壞。並且能夠聯繫自己平時的教學進行對比,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他人的優點,並且內化為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有所發展和創新。

4.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反思。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曾經要求幼兒教師要“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不斷補充其知識的大海”。如果沒有深厚理論知識的支撐,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將缺乏高層建瓴式的引導,使其無法達到較高的教學境界。

第3篇

讀《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此書受益良多,特別是文中一段話使我感觸頗深,原文如下:“讚美和期待具有一種超常的能量,能夠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激發人的潛能。”我理解的是幼兒同樣需要正面的激勵,受到別人、尤其是老師的讚揚和信任後,可以獲取正能量,積極向上,甚至獲得超越期待的表現。

可能有人會説,現在的幼兒都是家庭的寵兒,缺的不是表揚的讚美而是挫折的磨礪。而我認為,正是目前幼兒相對脆弱的心理,更需要正面的合理引導,使其在幼兒園的大家庭裏認識到什麼是正確的,做了正確的事情是可以得到肯定的,並通過持續的引導不斷堅定幼兒的感受,就能使其心智日漸成熟、行為日漸規範。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也正好論證了我的觀感,其認為人類需求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可見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對尊重的需求是更高層次的需求,人們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賞,幼兒也同理。

讀完本書,我也學到讚美也是需要講究技巧和藝術的,正確的方法才能發揮作用,使其成為有效的處理教幼關係的良器;如果使用不當,則也有可能妨礙與幼兒的溝通。使用讚美的學習心得如下:

一、讚美需要一個明確的標準,並堅持不變。這樣就能使幼兒明確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可以的,不會迷惑。

二、讚美需要隨時發掘、需要發自內心。就是需要教師在日常的相處中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火眼金睛”,對好的表現要及時提出,同時要讓幼兒知道對他的表揚是老師真心的讚美,老師看到了他的好表現。

三、讚美的語言需要藝術。也就是讚美的語言需要豐富和具體化,使幼兒清楚是哪個表現獲得了肯定,同時也要注意和幼兒的雙向溝通,就是表揚後需要引導幼兒有所迴應,這樣就更能增加表揚的效果。

讚美使人快樂,願我們的花朵都能在快樂中健康的成長!

第4篇

做為一名老師,我很關注老師方面的書, 這學期,我利用課餘時間讀了這本書,被這本書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了,我認真的把這本書讀完了,真是獲益匪淺,《好教師的素養》讀後感。

首先,要自愛。教師的工作對象很特殊,他是一羣正在成長的孩子,他們觀察細緻,模仿力強,每一個孩子又代表了一個家庭。所以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自尊,自重,自立,自強,從而獲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尊重與信任,成為可敬可愛的`人。

其次,愛是尊重。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傳統的師生關係不和諧,往往教師高高在上,認為學生應該絕對的服從教師,讓學生沒有平等感,致使教育效果非常有限。這本書告訴我們應該尊重兒童人格的獨立性,和學生平等的對話,探討問題,虛心接受學生的缺點和錯誤,而絕不能壓服學生,讀後感《《好教師的素養》讀後感》。學生在尊重的大環境中才能自由,愉快的成長。

三,愛是寬容。書中説:教師應善於“寬其小過,寬大處理”。學生犯錯誤是很平常的是,即使犯了大錯可寬則需寬,要以一顆愛心去理解孩子,給孩子一次改正的機會,給孩子一點“面子”。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寬容孩子,就是愛孩子。

四,愛是理解。一般來説,好學生、聽話的學生,往往比較討教師喜愛,而那些表現較差的孩子,就不那麼容易令人產生愛的情感。但是要想做一位優秀的合格的教師,我們必須熱愛所有學生,只有發自內心地去關愛那些不討人喜歡的孩子。忘記自己的利益,不顧自己在各班中的成績排名,真心幫助學困生,允許學生考試失誤,作業忘寫,孩子畢竟是孩子,貪玩之心,孩子皆有之。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愛心,耐心來督導孩子,是其改過,使其進步。

作為一位人民教師,讓我們把“愛”永存心間,讓愛滋潤我們祖國的花骨朵健康茁壯地成長;讓我們一起實現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