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他們從中產變貧產,疫情心得體會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96K

致敬每一位一直堅守崗位,奮戰一線的工作人員和白衣天使,,我們是一個團結的民族,我們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疫情後他們從中產變貧產,疫情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

疫情後他們從中產變貧產,疫情心得體會7篇

居家隔離、凌晨搶菜的那些日子,很多人在朋友圈立下誓言,等到解封,一定要去大吃大喝,瘋狂買買買,把疫情期間虧欠自己的全給補回來。

但等到真的解封了,有的人卻發生了180度轉彎,從“報復性消費”變成了“習慣性省錢”,甚至有些摳摳搜搜。

這樣的現象,在中產階層最為明顯。一位曾經年薪70萬元的醫療器械銷售,現在連買聽裝可樂都覺得奢侈,會趁着滿減活動買2升的桶裝可樂。一位媒體主編,從日常去盒馬買東西換成了去盒馬奧萊,在清晨跟一羣大爺大媽搶菜,欣喜地發現自從去了盒馬奧萊,“牛奶一點兒都不貴了”。

那些豆瓣摳組裏的摳男摳女們,變得比以前更摳了,並發現了“省錢新妙招”。比如,用中行的App每月充一次30塊錢的話費,可以隨機立減五六塊錢;京東不開會員,平台會送幾十元的優惠券。一個帖子裏,有人發問,幾塊錢的烏龍茶怎麼消費降級?得到的回覆是,幾塊錢可以買100個茶葉包,夠喝一整個夏天。

就連以富貴生活為流量密碼的小紅書,也出現了一羣“酷摳族”。一位時常分享“0.99元實現鮮花自由”的博主,最得意的戰績,是0元逛街帶回來12個大牌的n包護膚品小樣。

從“報復性消費”轉變成“習慣性省錢”,一方面是因為安全感的缺失,另一方面,隔離的生活也讓人們不得不停下來進入另一種生活,因此帶來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影響。一位互聯網公司員工説,疫情讓她不得不梳理和反思過去的日子,嘗試修剪不必要的人際交往和情緒消耗,以及由此帶來的花銷。

我們和幾位在疫情之後變得“摳摳搜搜”的中產人士聊了聊。從他們的講述中,可以看到,突變的生活,如何影響了人們的消費觀念。

“花高價買物資,我會有嚴重的負罪感”

莫沉,95後,醫療器械銷售

疫情之前,我在北方的一個小城市做醫療器械銷售,收入很穩定,每年大概可以掙到70萬元,在我們當地算很高的,所以我的花銷也很高。

我喜歡買盲盒、買鞋。當時真的覺得賺錢很簡單,我瘋狂到在家裏單獨隔出一個衣帽間放鞋。鞋子價高不是問題,我可以想1000個理由説服自己買。

我還喜歡買車、買房。我們當地人都有種觀念,覺得一定要買房子“囤”着,才算把錢花對用處。幾年前,我在河北、海南和雲南都買了房子,現在名下總共有4套房子。要不是疫情,我還打算去泰國置業,滿足一下我對海島的嚮往。

去年下半年的時候,疫情稍稍好轉,我一咬牙,把自己住的房子換了,130平米的頂樓平層賣了190萬,又追加了一部分槓桿,換成了400平米、兩層樓的獨棟,30萬房貸變成了50萬。

原本,疫情之後我就很難去外地工作,主要的銷售地點又是醫院,進去很費勁。去年剛好一點,今年疫情又來了,還更嚴重,我的工作徹底停擺。開不了單,也賺不到錢。對過去的我來説,50萬房貸不算多,但放在現在,沒有收入之後,壓力你可以想象一下——其實,我的存款是能一口氣還完50萬房貸的,但這樣我就沒有多少積蓄了,這太可怕了,萬一出了什麼意外,沒有現金儲備是不行的,我只能消費降級,堅持省錢。

我的省錢是全方面的,甚至有點極端。我對以前喜歡的盲盒和樂高敬而遠之,手癢了就把以前拼好的樂高拆開,再拼裝。買聽裝可樂我都覺得奢侈,改買2升一桶的,而且會盯着平台的滿減活動買。

我以前不會做飯,基本都下館子或者點外賣,現在即使回家已經很晚很累了,也堅持自己做。我學會了貨比三家,清楚地瞭解哪個平台買菜便宜,哪個平台買肉划算,可以分開下單。我還有很多廢物利用小妙招,比如吃完西瓜,按照一個日本博主的方法,把西瓜皮醃製之後炒了吃,還挺好吃的。

我覺得既然有省錢的目標,就一定要堅持。今年3月中旬,我家這邊突然封控了,我沒有囤貨,家裏什麼物資都沒有。回家的路上,很多攤販在高價賣泡麪和菜,我沒有買。後來大家在小區羣裏團購物資,價格也很高,我也沒有買。我翻出家裏僅存的一袋麪粉,一次性做了20張餅,每天靠吃餅撐着。

我朋友嚇壞了,都勸我説,就買點菜和肉吃吧,可千萬別餓死在家裏。餅吃久了,嘴巴里沒味道,吃東西味同嚼蠟,但我就是覺得,如果放棄了省錢,花高價去買物資,我會有更嚴重的負罪感,那比食物的乏味更痛苦。

我還下載了今日頭條極速版、快手極速版那些軟件,刷一天能賺五毛,攢到兩塊、三塊就提出來放到賬户裏。錢少也是錢,在沒有收入的時候,這種能賺錢的感覺真的給我帶來了安慰。

之前我受家裏的觀念影響,覺得房子租出去會有一定的損傷,不會動這種念頭,現在,一切都以賺錢為先,我把外地空閒的房子都租出去了。

我也開始理財,手裏的積蓄都買了理財產品,要求自己用30元一天的利息覆蓋一整天吃飯、買日用品的花銷,花銷超出30元,我也會有負罪感,所以有時候甚至能省下來一些,用來付油費、水電費。

最開始省錢的時候,我挺難過的。相比於我的同事和朋友們,我原本的消費水平比較低,省錢之後,區別更大了。看着別人生活還是很愜意,想買什麼買什麼,我卻處處計較打算,會想,我自己為什麼要過成這樣?

但堅持久了,也會找一些理由來説服自己,比如現在的堅持是為了未來的保障。我知道在這種不確定的生活裏,有自己的儲蓄和不亂花錢有多重要。我慢慢地也獲得了一些滿足感,比如花1元錢就買到了一把白菜的時候,會向同樣在省錢的朋友炫耀。

“本以為解封后會是報復性消費,沒想到是習慣性省錢”

妍妍,95後,互聯網從業者

兩年前,我大學畢業,一直在互聯網公司工作,收入還算可以,沒有房貸車貸,壓力不大。疫情之前,我每個月消費都在一萬五以上,其中房租五千多,上下班打車兩千多,每頓都點外賣或者出去吃,每個月六千以上,買衣服、輕奢的包包,平均每個月也上千。除了這些,剩下的錢都花在了“提升生活品質”上面。

比如我喜歡買很精緻的手辦、盲盒,以及各類小傢俱。我每週都會買花,也經常買香薰蠟燭,我房間裏有個抽屜,一打開全是香薰,基本每個都要幾百塊。

我分析過,我這種消費習慣源於工作的壓力。互聯網公司你知道的,加班熬夜是常態,我每天都是全天候待機狀態,老闆隨時可能傳喚我去完成一個工作,所以吃飯的時候都得盯着手機看,不敢錯過任何一條消息。

這種情況下,我很難靜下心來,沒有耐心走路,哪怕是幾百米的路都要打車。我也沒有什麼時間自己做飯,覺得時間太寶貴了,得用來工作。我很焦慮,但又被焦慮耗費了很長時間,每天一下了班,就想趕緊坐車回家,下車就上樓,進入家門,逃回牀上。

在這種生活裏,買東西是一種最迅速的、不耗費什麼時間就能讓自己開心的方法,只要輸入一個付款密碼,我就得到了很及時的安慰,它在某種程度上撫平了我的壓力。有時候加班很晚回到家,點上香薰,把花擺在房間裏,再給自己倒一杯酒,整個房間都瀰漫着我喜歡的味道,這讓我一下子感覺到生活方式博主説的“精緻的生活”。

精緻的生活什麼都好,就是得花錢。像香薰,真的是“燒錢”,點一個晚上,幾百塊就燒掉一半。後來我買了個融蠟燈,讓它燒得慢一點,但這個熔蠟燈價格590元。

我以前也喜歡給朋友花錢。我的朋友不開心了、工作累了,我就會幫她們點個蛋糕,點個咖啡,或者送一束花。每到過各種節的時候,還會給她們發紅包,52元到520元不等。因為我自己難過傷心的時候,也是朋友們在陪着我、安慰我,想辦法讓我高興。

時間久了,我也開始懷疑,消費真的能解決我最根本的焦慮嗎?好像不行,我掉進了一個怪圈裏——賺得越多,花得越多,花得越多,就想賺得更多——我更努力地加班,投入工作,為了賺更多的錢,滿足自己的花銷,結果壓力更大了。

今年年初,我跟我對象帶着一隻貓、一隻狗搬到上海,搬了35個箱子過來,一來就趕上了封控和居家辦公。

居家隔離的時候,對象做飯,我有時幫忙打下手或者洗碗,我驚訝地發現,自己做飯成本非常低,9塊錢的雞胸肉,竟然可以吃三天。另外,疫情的時候不需要出門,我每天在家穿睡衣,洗衣服的頻率變低了,買衣服更是不必要,這方面的花費是0。我的人際關係也變得簡單了,只跟最親密的幾個朋友有持續地交流。後來我算了一下,疫情這段時間,除去房租,我每個月只花了不到4000塊。

解封之後,我養成了新習慣,也嘗試繼續修剪自己的生活:出去吃飯和外賣都不必要,可以自己做。幾十塊的精品咖啡可以不喝,手衝膠囊咖啡才5塊錢一杯。網紅奶茶店出了新品,走進去一看新品太多了,根本喝不過來,算了,不喝了。一個朋友説要送我兩千多的音響,我想,我需要音質這麼好的音響嗎?我能聽出來區別嗎?最後沒有要。

我也對錢有了清晰的概念。肯德基外賣配送要9塊錢,夠買一包雞胸肉吃好幾頓,還是溜達着自取吧。共享單車2.5元,夠做一頓麻婆豆腐,走着去也沒幾步。我跟我對象有一輛車,之前不願意走路,車就停在樓下,一天停車費40塊錢,頂得上兩個人一天的飯錢。現在我把車停在了小區外面,不要錢。

有一天,我出門拿快遞,慢悠悠地走到了小區門口。拿完快遞,買了個冰淇淋,在小區附近溜達了一圈,再慢悠悠回來。這種狀態讓我覺得很美妙,發現自己對生活有了掌控感,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不是屬於老闆的,不是屬於工作的,不是屬於任何人的。我發現自己原來可以花很少的錢就活得這麼好。我發了個朋友圈:本以為解封后會是報復性消費,沒想到是習慣性省錢。

生活狀態、消費觀念全方位發生了改變之後,最近我提了離職,想要嘗試自由職業。我覺得是疫情逼着我進入了另一種生活。

“我不再需要通過買名牌讓自己看起來不一樣”

付裏,95後,前英語老師,現辭職考研

現在回頭看,我上大學的時候真的是對錢沒有概念。我們家條件算是還可以的,我的消費基本都刷我媽媽的信用卡,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我父母喜歡買名牌服飾,我也買,一件T恤七八百,我都不太在意。只要沒課,就去恆隆或者萬達逛街,喜歡的鞋子只要價格在一千元以內,我都立刻買下來。

我尤其喜歡買AJ,並不是覺得它穿起來舒適,主要是社交媒體炒得很火。有一次我穿了一雙AJ去學校,朋友和同學專門過來誇我的鞋,説很潮,很好看。被人誇讚的感覺讓我很滿足。買多了之後,我和身邊有同樣愛好的人時不時交流,我們還有專門討論日潮、美潮服裝鞋子的羣,經常聊關於買鞋的事情。基本上只要出了什麼新鞋,我們羣都能第一時間同步到。

這種消費習慣,導致我在學生時期一個月的花費可以到五六千。但疫情期間,我畢業了,工作了,發現賺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讀英語專業,以前可以選擇的高薪行業,比如外貿、K12行業,現在都不太行了。後來,我就進了留學機構當雅思老師,但現在的留學業務也不好做,我的薪資税後才六千,基本上和我學生時期的生活費持平。

除去一個月三千的租房,我能用來生活的錢很少,再加上我親眼見證了一個朋友因為疫情影響,領導把她的工資從六七千直接減到兩千,這些事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所以我的消費觀念也有了跳水一般的改變。

今年,我只在網上買了兩雙帆布鞋,一雙24元,一雙33元。T恤就買了3件,一件大概三四十塊錢,可以説是我買東西的價格降了十倍不止。我一直都不怎麼關注各大電商平台的購物活動,以前是覺得麻煩,沒有必要浪費那麼多時間去計算各種折扣,現在覺得有優惠還是要用的。我父母看到我的變化甚至有點不能接受,還説要帶我去專櫃買些衣服,我都拒絕了,覺得沒必要。

我以前經常去專櫃買東西,認識了很多櫃姐和銷售,他們會專門拉一個羣,每天在羣裏發各種商品的信息和折扣通知,有時候甚至會私信我最新的產品和活動。最近,我退了這些羣。這種人際關係説白了就是“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其實並沒有太多情感聯結,有時候甚至還會“綁架”我消費,索性眼不見為淨。

以前我是大家眼中的“潮”人,為了“潮”,我花了很多時間。早上睜眼,就打開手機開始看各種種草筆記,沒事就去逛商場,買到了新鞋、新衣服就約朋友出去吃飯、探店,拍照、打卡,完全沒有時間靜下心做一些真正能自我提升的事情。我現在變得“樸素”了,心態更輕鬆了,不需要通過買名牌來讓自己看起來不一樣,我有了很多空閒時間用來做自己真的感興趣和開心的事情。

不久之前,我領養了一隻小貓,還加入了救助流浪貓的活動。當我真正救助了動物,給小貓找到靠譜的新主人之後,我覺得這種快樂大於消費的短暫快樂。

“現在沒辦法取悦疲憊的自己了,累就累吧。”

劉冬,85後,兩個孩子的媽媽、地產從業者

我們一家生活在江蘇一個很小的城市,我跟愛人都在房地產行業工作。幾年前,房地產行業還不錯,我們家的生活比較穩定,算是小中產。兩年前,我們買了房子,一個月貸款有幾千塊。之前都沒有感受到壓力,疫情這段時間,開始有一點恐慌,總是怕貸款還不上。

一方面,整個房地產行業沒有以前那麼好了,我和愛人雖然還沒有真正被影響到,比如薪資縮水,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能好,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另一方面,我家有兩個孩子,她們以後的教育支出是不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開源節流,想辦法存錢。

從今年開始,我們儘量自己做飯,不去飯店裏吃;水果只買應季的,衣服穿舊了再買新的。以前我買東西也經常用淘寶,現在主要在拼多多買。我在拼多多買過一雙帆布鞋,三四十塊,搞活動的時候才20塊。

因為疫情,我們這裏日常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街上的店開三天關兩天,電影院、KTV、酒吧,娛樂場所都去不了,服裝店、理髮店能關的也都關了,現在還開着的都是保證人最基本生活的店,比如早餐店、菜市場、超市。我和愛人的生活也同步被壓縮到最簡單的狀態。

這兩年我都是短髮,一年簡單修兩次。小區裏有個人在車庫開了個理髮店,一次20塊,我和我愛人都去那兒剪頭髮。我喜歡看書,喜歡逛書店,買實體書,現在不會花這些錢了,都是看電子書。微信讀書每天用一個小時就有一天無限卡,不用買會員。視頻網站我只看免費的內容,或者跟別人一起拼。

疫情之前,我很容易受廣告蠱惑,看到那種護膚品廣告,這樣也想試一下,那樣也想試一下,買回來就算不用也不太心疼。現在護膚品用到空瓶了都不會立刻買,會等活動和優惠券。我一直都不看直播,花費的時間太長了,感覺618、雙十一比較適合我。

這樣子生活的時間越長,我就越覺得自己消費的慾望越低,好像有一些東西被抽走了,消失了。最近兩年我沒有買彩粧,覺得自己年齡大了,去辦公室化個粧好像沒什麼必要,也沒有那種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出去吃個飯、看個電影的心情,整個人是疲憊的、麻木的。鮮花我也沒有再買。以前看一些公眾號文章,説要“取悦疲憊的自己”,現在沒辦法取悦了,累就累吧。

我的兩個孩子,一個上國中,一個上幼兒園,她們的童年幾乎被疫情徹底改變。以前的節假日,我們全家一起去遊樂園,特別開心,兩個小朋友一天下來要花兩三百。現在我們都去公園,既能鍛鍊身體,也不用花錢。也有一些家長喜歡帶孩子去商場裏吹免費的空調,但就是不買東西。家長們可能都是這麼想的,一到星期天,公園裏到處都是人,比疫情之前多了不少,有一塊空地上的草都被娃薅禿了。

不過,不管怎麼樣,教育是終身大事,這個不能省錢。我家老大上的是一個私立國中,學費一年在3萬塊錢左右。她也在學鋼琴,一堂課200塊左右,一個月四堂課大概1000塊。老二也到了上興趣班的時候,我跟愛人在考慮給她報一門還是兩門。成年人的愛好是根據你的經濟狀況來定的,錢少的時候,還是先緊着小孩的夢想來吧。

開源節流之後,我們一家每個月衣食住行的花銷從3000元降到了2000元。我一邊省錢,另一邊也開始囤貨,囤的都是一些食物,比如肉啊、菜啊,能放很久的乾貨,還囤了一大堆捲紙。

下一步怎麼做我還沒有想好,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節省的地方了,現在的生活不能叫生活,只是生存。節儉是我度過這個時期的生活方式,希望以後生活改善了,我的家人和孩子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疫情心得體會1

講解政策,協助填寫信息,分發物資,瞭解合理訴求,安撫情緒……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語言志願者們以專業特長服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所需,在防疫工作人員和入境外籍人士之間架起一座溝通橋樑,精準、高效地助力外防輸入工作。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成為工作重點。織密從國門到家門的閉環防控網,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作為入境人員分流轉運站,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除了人流量大、未知因素多等挑戰,與外籍人士的溝通也是工作的關鍵環節。從接到招募信息到正式上崗僅用16個小時,彰顯了關鍵時刻衝得上去的青年風采。他們迅速集結,有速度;熱情細緻工作,有温度;不怕苦不怕累,有力度。面對潛在的風險,一位志願者説,“我沒有多考慮,就直接報名了”。把自己所學與國家所需結合起來,二者都很重要,也都需要一顆敬業、專業、有温度的心。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從抗疫一線到基層社區,從線上到線下,像這樣辛勤奉獻的語言志願者數不勝數。上海外國語大學74名大學生組成在線翻譯志願隊伍,協助在滬和來華外國友人做好排查工作;有300多名志願者,把數本中國原創抗疫童書翻譯成10餘種語言,陪伴各國兒童;還有更多志願者駐守在社區、守候在微信羣,及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哪裏有需要,就去哪裏”是他們的心聲,有召即來、真誠奉獻是他們的行動。他們努力為疫情防控搭建語言橋樑、貢獻專業力量,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更加熠熠生輝。

一位志願者説,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其實,志願奉獻不僅能使自己成長,更能凝聚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抗擊疫情,眾志成城是大的力量,人人負責是最有力的武器,守望相助是最可貴的品質。像志願者們那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像一線醫護人員和基層工作者那樣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我們必能築牢守衞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防線。

疫情心得體會2

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第一時間響應黨中央號召,衝鋒在前、迎難而上,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

——社區黨組織和基層黨員協調千家萬户提供防疫物資保障,優化健康證明、返程登記、居家觀察等方面服務,在羣眾身邊打造抗疫的銅牆鐵壁,讓羣眾暖心安心放心。

——企業黨組織主動作為,開闢員工返崗快捷通道,助力打通上游下游產業鏈。從融資支持到法律援助,推動提供精準服務;從防疫物資到生活服務,努力當好後勤保障部。

——基層黨員幹部奮戰在脱貧攻堅第一線,努力做到疫情防控與脱貧攻堅兩手抓。他們行走在田間地頭,推動春耕備耕順利進行,讓春天的田野又湧動起生產的熱潮。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黨中央號召共產黨員自願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響應黨中央對廣大黨員的號召,2月26日,習近平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其他黨和國家領導同志,以及從領導職務上退下來的老同志也帶頭捐款。

黨有號召,我有行動。一段時間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組織立即響應,廣大黨員迅速行動、踴躍捐款,表達對疫情防控的關切。黨員捐款號召發出後一個月的時間,全國已有7901萬餘名黨員自願捐款82.6億元。

實踐證明,黨的領導是戰勝一切困難風險的定海神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羣眾優勢不斷轉化為強大治理效能,構築起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有力保障廣大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疫情心得體會3

高三年級順利開學復課,是北京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的重要標誌。而復學復課是一項系統工程,關係學生、家長、老師等多個羣體,牽涉授課、就餐,乃至住宿等多個環節,每一項都是疫情防控的變量。某種意義上,學生重返校園的一小步,意味着疫情防控的一大步,不僅傳遞出戰疫決勝的鮮明信號,更是在夯實全社會重回正軌的堅定信心。

做到“絕對安全”才開學並不現實。也就是説,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意識到,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疫情防控和復學復課,必須兩手抓兩手硬。一方面,學校作為人羣密集場所,從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到物資保障、應急保障,都要細之又細、嚴之又嚴。另一方面,全社會對待復學復課的態度也要更加科學理性,不能盲目樂觀也不必草木皆兵,積極配合學校的各種防控舉措,將之前的好舉措融入日常。

就像因疫情居家期間,各位老師不論學科、不論年齡,紛紛克服“本領恐慌”上線觸網打造“空中課堂”,復學復課同樣有許多新的情況要面對,需要與時俱進的探索,需要因地制宜的高招。比如為了減少人員密度,很多班級可能需要切分打散;比如適應學生復課狀態轉變,很多課程計劃可能需要增加彈性;比如避免放學路上出現聚集,錯峯下課、嚴格“一米線”都是需要進一步細化的內容。學校和老師對自己的學生最瞭解,各家拿出各家的辦法,一校一策、一班一策,就能限度實現從線上到線下的有效銜接、家庭到學校的平穩過渡。

“感動迴歸蓄力前行”,這是豐台二中高三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的,這場“迴歸”來之不易,飽含了太多人的犧牲和付出,惟有“蓄力前行”方能不負期待,同樣,在復學復課過程中不斷鞏固積累好的經驗做法,也正是在推動我們的城市“蓄力前行”。

疫情心得體會4

來不及欣賞銀裝素裹,我們就迎來了春紅柳綠。疫情沖淡了年味,阻塞了國人南來北往走親訪友的步履,卻無法抵住學生與老師們孜孜不倦的熱情。即使相隔萬水千山,我們依舊不改對求學的信念,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來的開學計劃,但停課不停學,即使沒有一抬頭就寫滿的黑板,我們仍能夠通過網課充實學習。今天我就近四周的網上教學進行總結與反思。

第一次進行直播時,突然一下子成為擁有200多粉絲的主播讓我感到興奮和緊張。但是學生們的配合讓我後來的課堂稍許的放鬆。當然除了學生配合之外還要做好以下準備,首先熟悉釘釘軟件,因此我與其他幾名老師建了一個釘釘羣,在裏面進行了試播,並且試運行了釘釘的.各項功能,這讓我能更快地操作系統同時也能對軟件會出現的問題有預知。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我和老師們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我們一起上網查找資源資料,其中包括導學案,音頻視頻,課件,課後輔導和教學教案。鑑於學生沒有課本,還下載電子書發在學生羣裏讓學生提前預習課程。

英語是每週三節課,一節課時長一個半小時,因此前兩節通常是新授課,最後一節是練習講解課。首先上課前會通知學生我們上課時的任務以及學習的資料,發在家校本讓學生查收要學習的內容。授課採用釘釘授課,由於學生在家可能會懶惰不能及時進入課堂,通常我會先打開音樂播放器,播放一首英語歌曲或播放英語演講的片段,同時讓各班的學生招呼沒有進入直播課堂的同學抓緊進入。一來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二來也讓學生能儘快的進入英語的學習狀態。為儘可能的實現師生的互動,課堂上可與學生進行連麥,如有不懂的學生可在互動面板也可申請連麥進行課堂互動。

課後作業與批改,佈置作業是通過家校本進行。如果有語音教學,還可支持學生提交音頻作業。學生提交書面作業後,還可圈勾畫進行批改。並且能選出優秀作業供全班分享。課後除了與學生在釘釘交流之外,我們還在QQ羣進行交流解疑答惑,力保學生能及時掌握本課知識。

追逐夢想總是百轉千回,無怨無悔從容面對。短暫的別離是為了更好的團聚,我們相信在春暖花開時我們會踏着春風再相聚。

疫情心得體會5

一大早,孩子的網課就開始了。

第一節課是_老師的語文課。我最近常想,若時光倒流到過去,國家發生這樣的重大事件,學生學習肯定會中斷;若這次疫情,放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度,想必也無法確保正在成長的學生停學不停課的願望!一切剛剛好!

恰逢我今天休息在家,我一邊輕輕的收拾房子,一邊側耳聆聽_老師的課,雖然沒有視頻,看不到老師,但是傳出的聲音是温柔而陽光的,正如悄悄走來的春天一般,此刻讓人倍感美好與温暖。雖然時下因為疫情的客觀原因,人們暫時被禁錮於家中,但誰能不説這是躲避免遭疫情殃及最正確的一次集體抉擇呢?

老師的這堂網課首先從點名開始,課堂與其他課堂相比,很安靜,沒有嘈嘈切切的雜音,沒有吱吱的話筒聲響,沒有那個調皮的語言……我也躡手躡腳,儘量不弄出聲響,但還是忍不住旁聽,誰能不説這是此生的陪讀呀!

老師講了疫情發生後她及家人的一些感受,細微之處見真情!從最初的擔心、害怕、恐慌、焦慮,到愛人勇敢的參加社區義工,從而積極正確的面對與正確防護,真實客觀,且帶着凡人的感性!

疫情發生之後,大致有__天的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在這__多天裏,中央一套將近有一半的時間在播放關於疫情的報道,每一次報道都讓人心潮起伏。這段時間內,平時為了生計勞命四方的父母,此間想必陪於孩子親人身旁,朝夕相處,情温意暖。想想往昔裏,補課班裏的孤單小身影,寄宿生週末那渴盼的雙眼,不僅讓人垂淚傷感!

其實,不管你身處何方,太陽與月亮照常升起與落下,四季依然執着地更替變化;其實不管你心寄何處,有人牽掛,有人逆流而戰,有人日夜奔波,這就是幸福生活!但是孩子呀,你們必將會長大成人,走向未來,成人的世界不相信眼淚,成人只需要從容且勇敢的面對生活。語言是花,有行動才會結果,珍惜當下,努力學習吧!孩子們!

疫情心得體會6

“停課不停學”——2020年的又一個熱詞。意思就是延期開學了,眼通過網絡、有線電視等方式開展在線學習,讓我們學習不落下。這麼做是為了阻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向校園蔓延。

特別的開學儀式開始了!早晨8:30,準時站在客廳中電視機前的我,聽着嘹亮的國歌奏響,舉起右手敬禮,一起歌唱。聆聽完晨會,跟着視屏做《七彩陽光》廣播操。這些和學校裏每週一的流程一樣,只是環境不一樣了。然後,我去把課桌椅搬到客廳裏,文具用品上桌,各就各位,迎接線上課程的到來。

視頻裏的老師語速緩慢,音調柔和,講得繪聲繪色,還時不時穿插各種鏈接演示,課程變得饒有趣味,我的理解和記憶也頗為深刻。可惜,遺憾的是,在家裏隔着屏幕,不見其人只聞其聲,想和老師互動一下,卻遙不可及。

臨下課,老師給我們佈置課後作業,一看到有背古詩這一項,我早已胸有成竹,便學着古人的樣子,搖頭晃腦,將誦讀內容音調拉的很長,盡情體會詩中的意境。

網絡上課,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弊端——網速不好,不時會卡頓,直接影響觀看心情和學習效率。不過,防控疫情,推遲開學,這何嘗又不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呢!

疫情心得體會7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黨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所在。這一歷史真諦,在應對這場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的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中又一次得到了充分印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開始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強調要緊緊依靠人民羣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全民動員、聯防聯控、羣防羣治、公開透明,採取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構建最嚴密的防控體系,廣大人民羣眾自覺服從大局,主動投入戰鬥,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築起了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鑄就了光彩奪目的精神豐碑。

這是一場人人蔘與的人民戰爭,人民的精神氣壯山河。這場保衞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爭,沒有人是旁觀者。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廣泛動員羣眾、組織羣眾、凝聚羣眾,當好羣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廣大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下沉幹部、新聞工作者、志願者等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基層;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爭;全國人民自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提高自我服務、自我防護能力。神州大地上,無數人不辭辛勞、默默付出,億萬人民身體力行、團結奮戰,譜寫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英雄壯歌。

這是一道聯防聯控的嚴密防線,人民的偉力撼天動地。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聯防聯控陣地。全國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堅守一線,在65萬個城鄉社區承擔起疫情監測、出入管理、宣傳教育、環境整治、困難幫扶等繁重工作,與廣大居民羣眾一道共同築起了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從城市到鄉村,從內陸到邊疆,14億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建立健全區縣、街鎮、城鄉社區等防護網絡,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嚴防死守、不留死角。世界衞生組織認為,中國採取的是一種“全政府、全社會策略”,指出“中國成功的聯防聯控經驗,值得世界學習和借鑑”。

為人民而戰,靠人民而勝。這場抗擊疫情的嚴峻鬥爭是一次人民力量的生動展示,深刻證明:“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緊緊依靠人民,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羣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無不勝。”前進的道路上,不管亂雲飛渡、風急浪高,我們都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在聯繫服務羣眾上多用情,在宣傳教育羣眾上多用心,在組織凝聚羣眾上多用力,真正做到一切為了人民羣眾、緊緊依靠人民羣眾,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