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關於幼兒教育的論文4篇 幼兒教育探究:啟迪未來的教育之道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1W

本文旨在探討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幼兒教育是建立兒童全面發展的基石,對於他們的身心和社會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通過本文,我們將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剖析幼兒教育的核心原則,提供有益的教育策略,以期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提供有力的參考。

淺談關於幼兒教育的論文4篇 幼兒教育探究:啟迪未來的教育之道

第1篇

幼兒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對於幼兒智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幼兒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就是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控能力、自我激勵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而幼兒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策略須有效實施。

隨着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成長。在實際生活中,家長經常會把孩子送到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以及補習班,以方便學生學習音樂、舞蹈、畫畫等,更有甚者,在學生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就將其送到外語班學習外語。家長的這些硬性想法使得孩子本該開心快樂的童年變得昏暗,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導致學生只能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卻很懵懂。

提及幼兒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大多數人認為那是學校的責任,進而忽視了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之間存在的聯繫,最終制約幼兒情感教育的發展。當下,成年人都忙碌於各種各樣的工作以及應酬中,通常情況下,他們把孩子交給教師之後就很少過問孩子的教育問題,當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家長又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不足與疑慮,這嚴重影響幼兒情感教育的培養。只有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之間形成良好、統一的教育,才能更快地培養學生的情感教育。

中國有這麼一句話:“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家長的行為習慣、舉止態度、為人處世等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發展,作為家長,不一定教會學生讀書識字,但是應教會學生如何為人、如何處事,因此,家長要從自身出發,充分發揮好自身的榜樣作用,引領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比如,不隨便説髒話、為人和善大方等,特別的,家長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作為聯繫家長與學生的橋樑,在增進幼兒情感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家長多多與孩子溝通,也可以更加了解孩子並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幼兒園階段,學生會顯得好動、愛學,作為教師,要在教學中適時、適當地增加一些遊戲,讓孩子能夠運用掌握的知識來參與實踐,使孩子能夠更好地學以致用,但是,教師要注重孩子在遊戲中的禮貌與道德,讓學生學會與人為善並做到寬容待人。

要培養幼兒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就必須營造良好的物質環境與心理環境,從物質和精神上促進幼兒激發積極情緒,消除和避免消極情緒,這是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新時期教育事業向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首先,要營造良好的物質環境。教師要佈置能給幼兒視覺享受、符合幼兒心理特點的環境,選擇高飽和度的色彩,選擇幼兒熟悉的原生態自然主題材料進行室內裝修,選擇粘貼同伴、教師笑臉等歡樂照片。其次,要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教師要微笑面對幼兒,要用柔和的目光與幼兒進行心靈交流,要鼓勵和讚揚幼兒,以激發幼兒的積極情感。

在幼兒教育中,要創設各種活動激發幼兒的情感教育。首先,要充分發揮幼兒在遊戲活動中的情感教育。遊戲是幼兒活動最有效的方式,可以在遊戲活動中融入親子活動、夥伴活動、師生活動等,通過在遊戲中強調角色定位、營造遊戲氛圍、引導幼兒正確體驗角色等方式激發幼兒的情感體驗。其次,要充分發揮幼兒教學活動中的情感教育。教學活動中要通過繪本讀物的優勢為學生提供精美的圖畫和詩意的文字,在繪本中積極傳達誠信、勇敢、善良、合作、寬容等優良品德,並引導幼兒完整準確地理解繪本中的故事內容,理解繪本中的情感因素,還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等,以激發幼兒的情感。最後,要充分發揮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教育。幼兒園教育中的生活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如教幼兒學會謙讓、排隊等候、飯前洗手、關心生病同伴等,都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

此外,為了更好地實施幼兒情感教育,教師要關心幼兒的心理髮展狀況,對於不愛説話、不愛與同伴玩耍的幼兒要多加留意,積極與其聊天,觀察幼兒思想動態,激發幼兒的積極情感,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李平。幼兒園中新生家長入園焦慮的類型及對策[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2)。

淺談關於幼兒教育的論文4篇 幼兒教育探究:啟迪未來的教育之道 第2張

第2篇

“古有孔夫子,今有陶行知。”陶行知先生的幼兒教育理念中,倡導得最多也是最為基本的就是“愛的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幼兒園的孩子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園丁”的呵護和培養。幼兒園教師肩上所肩負的這份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及教育背後的神聖意義更不由言説。要做到師愛,就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鼓勵,給孩子一片自由自在成長的天空,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滴。曾經聽過一位蘇州名教師的講座,她説:“教師是一個不平凡的職業,如果你不熱愛自己職業,我勸你乘早離開!”我想,她在説這句話的同時,在內心也同樣充滿着對自己學生的責任感以及對教師這份職業的強烈的使命感。

作為幼兒園教師的我們,面對的孩子們正處在一個對社會、同伴、他人啟蒙的階段,幼兒園教師對孩子們的關愛、話語都將影響着孩子的認知和內心。在從教的這些年裏,我也感受到了許多彎下腰,真正接近孩子後,我給孩子帶來的温暖、快樂!1。給孩子暖心的愛。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是:“為了孩子,甘為駱駝,於人有益,牛馬也做。”陶行知先生偉大的人生格言也在激勵着幼教工作者,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時間,為孩子獻出滿滿的愛。在幼教工作中,在面對最純淨的孩子們時,這樣的偉大的愛,也能變成一種相互的愛。離園的時候到了,孩子們陸續被各自的家長接走。但是我發現家長們領着孩子並沒有急於離開,而是在幫孩子整理身上的衣物。我反思着離園前,我為什麼不提前幫孩子整理呢?於是,每次離園前,我都會抽一點時間,從頭到腳看看孩子,幫助他們整理好衣褲。家長來接孩子時,看看沒有什麼可整理的,露出歡喜的表情,那一刻有一股暖暖的愛在心中流淌。2。給孩子平等的愛。我們班初入園就能不哭鬧,適應幼兒園的日常作息,十分乖巧,這使老師對他的關注少於那些總是哭鬧、情緒不安的孩子。這天,早晨來園時,皓皓奶奶告訴我,皓皓説,老師是不是不喜歡他?他舉手了,可是老師卻叫其他小朋友回答問題。自此之後,我便對皓皓多了一些關注,不僅請他上課時回答問題,還表揚他坐得神氣。晚上回家後,我收到了皓皓媽媽給我發來的一條短信:老師,皓皓回家説,今天是他上幼兒園來最高興的一天,謝謝老師的關心和照顧。讀到了這條短信,我的心裏也淌過一絲暖流。其實,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但是,老師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卻換來了孩子極大的快樂。我們應該更平等地關注每個孩子,多給他們一些愛和鼓勵,讓他們更快樂的成長!

1959年11月20日聯合國通過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指出:“兒童有被尊重、熱愛和理解的權利。”從尊重人權到尊重兒童的權利,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飛躍。只有真正尊重了兒童,給兒童他們需要的愛,才是符合兒童正常發展,形成積極健康的個性和人格的基礎;才能產生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井然有序的條件;才能真正贏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才能獲得職業幸福感的愉悦。1。給孩子足夠的愛,促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在成人的關愛下獲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可以使幼兒情緒安定和愉快,也是幫助幼兒建立起與他人之間良好關係的基礎。”對於新入園的小班孩子,只有我們給了孩子足夠的愛以後,他們才會感受到幼兒園的美好,把幼兒園當做自己的第二個家,把老師當做自己的媽媽和同伴。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説,只有我們給了孩子足夠的愛以後,他們才能建立起對幼兒園秩序、規則的認同感,有信心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得到社會認同感和正確的自我價值觀。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説,只有我們給了孩子足夠的愛以後,才能滿足他們的自我表現欲,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擁有學習的動力,為他們向着更高更廣闊的天空飛翔而壯實臂膀。2。給孩子足夠的愛,使幼兒快樂學習。傳統的中國式學習和教育是以規矩和方圓定教育,將學習的方式統一在一條道路上,讓所有的受教育者沿着同一條道路前行。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學者的個性、特點、特長都被限制,使得受教育者都變成了同一版本的翻版,學習的道路也尤為艱辛,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3。給孩子足夠的愛,讓幼兒快樂度過成長關鍵期。秩序的關鍵期、情感的關鍵期、空間、時間的關鍵期,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在幼兒時期有很多,這些關鍵期如何得以順利度過?這都依賴於家長和教育者的愛和自由。只有用愛為孩子關鍵期的成長奠定夯實的墊腳石,孩子的未來才能向着健康、陽光的方向發展,我們今後的社會才能更文明、更進步!

陶行知先生説:“我們深信如果全國教師對於兒童教育都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必能為我們民族創造一個偉大的新生命。”我國教育家夏丐尊説:“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了愛,孩子便無法成長,沒有了愛,教師的工作便失去了意義。其實,從教的這些年裏,能給我心裏留下暖意的事情遠遠不止以上的三件。我相信,只要我堅持着自己對孩子的愛意,對孩子的關愛,對幼兒教師這份職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還會有源源不斷的暖流流過我和孩子的心田,孩子自由成長的天空也一定會更明亮、廣闊!

第3篇

隨着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標準也在逐步提高、與此同時,人們的精神生活也隨着物質生活的發展而提高、人們的教育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體現在對幼兒的教育方面家長與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不僅限於學習方面、 並且由於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有良好的成效,少生優生觀念深入人心,目前我國大多數家庭均屬於獨生子女家庭、再者我國對教育體制進行了改革,大力提倡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幼兒園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參與了改革的隊伍中、

本文就這種趨勢查閲了有關美國幼兒園教育的一些理論模式,想就此與中國現代幼兒園教育進行比較,以對我國現代幼兒園教育概況有初步的瞭解,分析。

(1) 兒童發展的論點:強調兒童與大人是不同的,兒童在不停地成長與變化,不應以大人的價值觀與行事規則來約束幼兒,不應忽視兒童內在生命力的步調、節奏、需要與價值意識。認為兒童成長的過程有既定的“自然程序表”,在發展過程中,身體與心智兩個層面必須平衡互動發展,否則會有偏差行為出現。

(2) 兒童學習的論點:認為人的學習慾望是由其內心的“自然朝外發展的內在潛在力量”或稱為“生命的行動”產生的。教育就是順着兒童的特性,自然法則去協助兒童心智的成長。蒙氏針對兒童學習上的特性去設計教具,希望在不違反自然法則之下,幫助兒童在有秩序地的環境下,在敏感期時透過感官的反應操弄,去擷取具體事物的抽象概念。

3)自由觀:強調兒童應有權利選擇自己要做什麼和決定自己工作要做到什麼程度的權利,但是要在兒童先有了知識和紀律之後才能擁有。除非兒童已經知道如何使用某教具,否則就不應自己選擇該教具。

2、教育目標:協助兒童開始內在的潛能,為進入世界作準備,培養完美的人格。

3、教育內容:日常生活教育,感覺教育,算術教育,語文教育,文化課程(天文、地理、歷史、動植物、音樂等)。

4、教師的角色:準備環境、觀察、監督、示範提示。

(1) 心理動力學理論:受弗洛伊德與埃裏克森等人的影響,強調情緒動機以及自主性自我的發展。

(2) 發展心理學理論:受皮亞傑和温拿等人影響,對當時教育目標強調內容僅限於認知發展有所批評。

(3) 教育理論:以杜威的進步主義為基石,認為發展不是量的變化,而是質的轉變,發展階段是關鍵。個人的發展不是固定在發展線上的某一點,而是在一個可能的範圍內進行變化,上一個階段的成長是下一個階段的基石。發展過程中包括了穩定性和不穩定性。教育人員的責任就在發現協助幼兒強化新的理解,以及提供能促進幼兒成長的挑戰間的平衡點。幼兒隨着生理的成長,其與外界環境互動的動機也越強烈,形式也越多。幼兒的自我概念來自於他與別人或別的事物互動後的經驗。成長過程中充滿衝突,這是發展過程中所必須的,解決衝突的方法深受文化和他身邊重要人物的影響。

2、教育目標:提升能力,客觀性的知識技能,主觀性的內涵,如自尊、自信等。獨立個體的認同,強調對自己獨特性的瞭解,對自己不同角色的知覺與分野,以及符合實際的期望與抱負。社會化,自我控制和自我擴展,以便進入教室裏的社會性秩序。創造力,強調結果,過程。統一性,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思想與情感的整合。

3、教師的角色:在認知發展方面,評量幼兒的思考,然後再控制下引導幼兒概念精熟程度或加廣內容的範圍,對幼兒的反應、困惑或建議,予以口語上的迴應、澄清、重述和糾正,培養幼兒直覺和連結性的思考,提出問題以提升幼兒歸納性的思考。在社會情緒發展方面,需要教師鼓勵與支持以提升幼兒自發性的自我,強調發展兒童的信任感,教師角色相當具有權威性。

(1) 人類發展的觀點:人類發展是依一個可預測的順序展現的,當個體成熟時,新的能力就會出現,也會展現出個人獨特的特質。在生活史中,會有某一特定的時期特別有利於某種事物的學習;某些教學方法會特別適合發展中的某一階段。

(2) 學習的觀點:認為學習就是發展上的轉變,兒童與外界互動,進而建構對真實概念的精進化過程。

2、教育目標:培養學生上國小所應具備的認知能力。

3、教育內容:創造性的心向,語言和文學,社會關係,運動,計劃工作回顧時間,小團體時間,打團體時間,户外時間,轉接時間,點心、午餐與休息時間。音樂,分類,序列,數,空間,時間。

我國幼兒教育史上沒有一個自創的幼兒系統理論,主要依靠積累的經驗和引進一些西方的理論模式,比如上述的蒙特梭利課程模式、高瞻遠矚課程模式、河濱間課程模式、直接教學模式等。在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的大背景下,幼兒教育也以幼兒的終身學習和發展為教育目標,並且強調要優先考慮情感強度,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主動性、創造性、和責任感,重視孩子探求知識的過程和方法。我國幼兒教育的目標在借鑑了國外幼兒教育模式教育目標的情況下,結合了了我國的文化傳統,並且隨着時代的變化以及人民教育觀念的變化,更加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較之國外的理論模式的教育目標,我國的教育目標的眼光更加長遠。例如在健康教育領域,要注重用幼兒感興趣和喜歡的活動,培養幼兒鍛鍊身體的興趣、健康生活的態度和習慣;在科學教育領域,要注重發展幼兒的探究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社會教育領域,要注意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發展其合作與關心他人的態度;在藝術教育領域,要注重培養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使幼兒敢於表達和表現自己的感知和體驗。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我國的幼兒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健康作為新穎的內容被包括在幼兒教育內容當中,這是國外幼兒教育理論模式的教育內容所沒有的或者沒有明確指出的。

讓兒童保持身體健康並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而且還能讓孩子知道必要的安全保障常識,學會保護自己。它體現了我國的幼兒教育更加註重結合幼兒的生理髮展情況,讓幼兒從小了解健康安全知識,培養自我保護的觀念。雖然在之前,我國幼兒教育也會涉及到音樂等屬於藝術範圍內的課程,但是內容和形式都是很單一化的。而現在由於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在幼兒藝術教育方面有比較齊全的硬件和軟件設備,幼兒教師的素質也比較高,再加上相當部分的家長的觀念也不再只是關注兒童的學習方面,對兒童藝術素質的培養和發展也開始抱以關注的目光。因此藝術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趨於多樣化。它不僅包括音體美方面,還湧現出了一些新的藝術教育內容。在音體美方面包括音樂欣賞、唱歌、舞蹈、詩歌朗誦、繪畫、體育、表演等。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藉助了語言、圖片、肢體動作等來表達藝術教育的內容,引發了幼兒的興趣,激發了幼兒的熱情,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進行藝術表現活動。總的看來,我國幼兒教育的內容較國外幼兒教育模式在內容的涵蓋面上更廣泛、全面,不再只是傾向於注重培養幼兒某一方面的發展。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幼兒教育模式的內容在某些方面沒有國外模式劃分得細緻、具體。例如與直接教育模式中的模式相比較,就可以發現模式在屬於科學這個範圍的內容包括形狀、大小、順序、位置等。

通過相關資料以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裏對教師角色的要求,我國的幼兒教師角色主要是幼兒情感的信賴者,是幼兒活動的組織者和創造者,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和觀察者,家園合作的聯絡者。我國對幼兒老師角色的定位比起國外模式具有本土化的特點,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強調家園合作的重要性和父母在幼兒成長階段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即老師與兒童父母之間保持溝通的重要性。我國幼兒教育模式中幼兒教師角色的定位比國外模式更加突出幼兒老師在情感方面的作用,指出幼兒教師的角色作用不再是僅僅教授功課,還要跟幼兒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而且比較國外幼兒教育模式與中國幼兒教育中的教師角色可以瞭解到,二者對幼兒教師的素質方面要求都很高,幼兒教師只有具備了較全面的素質才能勝任這個角色。但是,在我國幼兒教育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我國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幼兒教師素養低的問題,是限制我國的幼兒教育發展的一個很大制約。

第4篇

目前社區幼兒教育實施主要形式比較單一,主要以幼兒園為社區幼兒教育中心,社區教育將幼兒教育任務全部寄託於幼兒園教育,對社區本身的教育功能以及社區家庭本身的教育缺乏組織。在幼兒園與家庭聯繫方面,家園聯繫方式主要是家長開放日、幼兒園親子活動、家園聯繫手冊交流等方式,社區在其中並未發揮其作用。形成了幼兒園與家庭及社區關係的斷層。

(1)教育主管部門加強對於社區幼兒教育的監督與管理。建立社區幼兒教育管理體系,使社區幼兒教育管理專門化、獨立化。加強社區學前教育過程中的部門監管作用,建立對應的督導制度。建立社區幼兒發展的評價體系,規範社區幼兒教育,保證社區幼兒教育質量。

(2)建立相應的社區幼兒教育組織機構。建立組織機構——社區幼兒發展指導中心。教育主管部門協調社區幼兒服務機構,動員全社區的力量參與、督導社區幼兒教育的實施,建立社區幼兒教育組織機構,建立健全社區幼兒教育整體可持續發展的標準與服務機制。

(3)爭取經濟支持保持良性運作。社區幼兒教育運轉主要依靠政府機構的經濟投入,除此之外它還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可以廣泛尋求社會中企業、團體或個人的資金贊助,加強財務管理,合理分配運用教育資金,將教育資金落到實處。

社區幼兒教育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探索資源共享的途徑。首先基於對於社區的調查,充分利用社區內有效的幼兒教育資源,例如學校、公園、博物館等,可作為社區教育活動的場所。如果社區內有高校,更可利用高校濃厚的人文氣息,感受高校校園文化,運用高校對應的設備設施為社區幼兒教育服務。其次幼兒園教育也是合區幼兒教育中主要資源之一。一方面幼兒園在課程設計中可以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教育內容源於生活,拓展幼兒的活動空間,支持幼兒在社區資源的平台上操作探究,自主學習,促進幼兒園教育的深化。另一方面社區也可利用幼兒園自身魚兒的專業條件服務社區,共同組織社區幼兒及家庭活動,實現幼兒園的教育與社區環境的融合。最後,幼兒教育資源在社區的利用需要家長的主動參與,一方面家長自身也是社區教育的有效資源,另一方面社區幼兒教育需要家長的支持參與才能實質性的實施。挖掘社區教育資源致力幼兒發展,對應地也可引導幼兒參與社區活動,以此反作用於社區,一方面有利於幼兒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社區發展,使幼兒教育和社區資源之間的實現行之有效的交流。

社區幼兒教育應明確家庭在社區中的重要位置及作用。家庭是社區幼兒教育的基本組成單位,對於幼兒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社區教育應從家庭入手,支持建立具有良好教育觀念,教育氛圍的家庭育兒環境。為社區家長提供有效的育兒知識服務,根據家長需求設置相應課程及親子互動活動,鼓勵親子交往,促進家庭健康育兒。其次依託幼兒園及其他教育資源設計相應有利於幼兒發展的課程與活動,為幼兒提供更開闊的活動空間,創造更多家園共育,親子共發展的良好環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