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心得體會8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一位文輯的教育學心得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W

教育學是人類學問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在學習教育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掌握教育的理論知識,更能夠拓寬人生視野,提高教育素養。本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的教育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啟示和借鑑。

教育學心得體會8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一位文輯的教育學心得體會

第1篇

十幾天的學習,讓我收穫了許多,思考了很多。現代繼續教育資源以極其豐富的教育教學優勢為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合作、創新的平台,我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把繼續教育研修作為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學習方式,刻苦學習“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我在對學生進行課文教學方面都有很深的感觸,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也顯得更加得心應手,下面我想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感受: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新課程標準在教學理念、課程目標、教學過程與方法、策略與評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改革與創新。它體現了當前教育教學與時代的發展新趨勢。它以實現各個學科的課程整合為首要任務,構建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課程目標體系,解決了課程理念和目標設置的一致性問題,宣告了“知識+技能”時期的終結,倡導了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修訂後的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注重素質教育,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髮展的價值;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優化評價方式,着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渠道。

三、新版英語課程標準更加需要創新型教師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以創新的精神尋求優良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我想,要做一個創新型教師,至少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在使用教材上要創新。我們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和學習的情況,對教材的順序做出適當的調整,將教學內容重新組合和不斷補充擴展。我們要依靠教材但又不能拘泥於教材。

2、教法上要不斷創新。在積極進行課改的過程中,我們要增強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使靜態的文字變成生動活潑的語言實踐活動,積極創設情境教學,使學生在情境中用,在運用中不斷學習。

3、要有新型的師生關係。我們在整個教育教學中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創建民主、融洽的師生交流渠道,當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師生之間要有互動,既互相幫助又互相鼓勵,形成一個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的新局面。

總之,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讓我更加認清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在新的理念指導下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以新的角色和學生相處,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教育的主體和獲得知識的主動者,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學會學習英語的方法,通過英語學習瞭解世界,為培養學生開放、包容的性格,發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能力盡一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盡一份心。

今後我會在看似平凡、瑣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找到突破口,挖掘出自身職業的生命動力。相信在經過無數細節的精打細磨之後,自己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教育學心得體會8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一位文輯的教育學心得體會 第2張

第2篇

記得上學校的時候。有一次中午,老師把我們留到很晚。有一個同學原來要回家吃飯的,可留了這麼久,剩下的時間還不夠她來回呢!於是,她打算在學校吃。可她沒錢!我毫不遲疑地借了她十元。心想:反正都是同學,相互掛念也是應當的。她還説下個星期還我。我答應了。一星期過去了,她隻字不提,兩星期過去了,她還是沒提起這件事。第三星期,我去找她還錢,她説沒錢。我沒吭聲。後來,我有好幾次叫她還錢,可她還是一句話——沒錢。在學校畢業的最終一天,她説暑假來我家,就把錢還我。

可到現在她也還沒還我錢,也沒見她人影。我失去得只僅僅是十塊錢,而而她失去的卻是千金都買不回的誠信。十塊錢並不多,它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好壞,一個人是否擁有誠信。

我的老師卻與她恰恰相反。在唱歌競賽前,老師説假如我們班得第一名,就嘉獎我們每人一個棒棒糖。我們以為老師在開玩笑。我們都沒當真。可我們真的'得了第一名,老師也真的嘉獎了我們棒棒糖。

一個棒棒糖是不貴,61根棒棒糖也不廉價。這並不是由於老師家有錢,而是老師守信,情願兑現她對我們説過的話。從而看出這是一位有誠信的老師。

越小的事,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心,同樣是關於錢的事,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假如小事都不能做到,那大事就更不用説了!同學們,我們要做一個有誠信·講信用的同學,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

第3篇

通過這段時間的培訓,使我進一步瞭解到教師職業的神聖,同時也感責任的重大。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下面我從以下幾個個方面談談我對本階段學習的心得:

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的技能全部奧祕就在於熱愛每個學生。”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情感在學習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劑,我國教育家曾説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微笑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熱忱、關心和愛護,是“愛”的一種表現。實踐也證明,教師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應,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説,凡是教師寄予希望的學生,感愛到教師的關心,愛護和鼓勵,他們就常常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和對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師冷淡或厭惡的學生,則勢必走向反面。

俗話説:情通才能理達,情不通則理不達。如果教師不講情,就會把課講得乾乾巴巴,枯燥無味,影響教學效果。一位心理學家説,青少年的心靈像一架多絃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彈一下,就會使其它弦一起振動,發生共鳴,協奏起來產生美妙的音樂。

第4篇

從前以為,少兒園教師的工作是比較輕鬆的。但是真切走上少兒園教師崗位時才發現少兒園教師的工作其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輕鬆。記得剛開學的時候,孩子們的哭聲總是不斷於耳,這是我第一次面對新來的寶寶,面對他們的哭鬧、不安、焦躁,我有過欣慰、引導也有過束手無措。但是經過幾個月的感情培養,我漸漸地學會專心去聆聽他們,愛他們,照料他們。有人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能夠獲取教師的關愛,也是每個孩子最最少的心理需求,教師的關愛對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關愛孩子是每一個少兒園教師必定具備的。

經過幾個月的授課研究與孩子的交往以及培養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使我的教育見解發生變化。我感覺作為一名少兒園教師絕不亞於孩子任何一個授課階段。幼教基礎打得好,將對孩子今後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世也不為過。因此,作為一名少兒園教師必定嚴格要求自己,將自己最好的狀態表現在授課過程中。

作為少兒園教師,我感覺自己最需要的是調整好心態,對待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少兒園的孩子還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時辰都需要教師的幫助,這些瑣碎的事,作為老師是絕對不能夠聽而不聞的,這而且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這階段孩子的理解能力較差,好奇心又特別強,什麼東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時孩子之間為了搶玩具要着手打人、鬧矛盾,碰上這種情況的時候,老師要熱忱的幫助他們,並穩固的解決好問題,不能夠冷漠了某個孩子,要把温暖送給每一位孩子。對於剛入園愛哭愛鬧的孩子,老師沒有耐心是不行的,再生對陌生環境需要適應,老師要耐心欣慰他,多和他們溝通,多帶他們熟悉環境和周圍的小朋友。還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愛好,先和他們交上朋友,讓孩子喜歡和老師一起玩,讓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快樂,這樣,他們會很快適應的。哭鬧孩子的情緒很快就會平定下來,再慢慢地引導孩子培養優秀的生活、衞生習慣。

作為少兒園教師應該多以激勵和誇耀去激勵每一個孩子,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無論孩子獲取了什麼樣的'進步,老師都要及時恩賜誇耀,還要及時的擁抱,親吻孩子,或送給孩子小禮物,要讓孩子從老師的身上感覺到媽媽的温暖與平易可親。同時還要認真觀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現,如:孩子的飯量,挑食情況;孩子的大小便習慣;睡覺規律等等。小班老師不但需多和孩子溝通,還要常常與家長溝通,將孩子一天在少兒園學習和生活表現情況等及時反響給家長,讓家長充分認識自己的孩子。經過溝通,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師是值得相信的。經過溝通,教師也能夠獲取更多的建講和建議,讓家長更好的理解、支持並配合教師進行孩子的教育工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或許是農民的寫照。對於教師,特別是少兒園教師,那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進入少兒園的工作以來,看到每一個忙碌的身影,和自己一次次的實踐領悟,使我懂得了累字的內涵,更懂得了愛字的結構,懂得了該怎樣去教和珍愛孩子們。

我想,一名優秀的少兒教師必定要從自己的點滴做起,謙虛謹慎,耐心認真,努力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素質,把每件事情,每項工作做的更好,讓每個孩子獲取更周密、更認真的照料,讓每位孩子更聰穎、更可愛、更健康的成長。

第5篇

遠程教育是一種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通過各種媒體或網絡自學的一門新興教育體系。在這裏有我們渴求的書林瀚海,無論是“教”還是“學”,從內容到形式都新穎獨特,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對我不斷地獲取知識和提高教育層次是非常有益的,對日常工作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豐富的創造力和非凡的預見性,更能使我們領悟到教育學習的真諦,那就是人人享有終身接受教育的權利!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同時也對遠程教育有了實實在在的'認識,今天我想借此機會來談一點心得與體會。

遠程教育學習充分發揮了它的優勢。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下載網絡課件,藉助教師的講解結合教材進行學習;然後運用所學知識去完成網上佈置的作業,若此時碰到了疑難,也完全不必擔心,可以和學習中心的在線老師或其他學員交流,討論答疑,也可以在網上發貼留言,與大家一同探討,還有許多學員在分組交流,大家彼此學習,既撞擊出智慧的火花,又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此時你一定會為遠程教育的魅力所折服。

操之過急、急於求成,目標定得太高,只能是打擊自己的學習信心,只有循序漸進、實事求是、正確地評價和認識自己、客觀地設定自己的期望值,才能幫助自己樹立較強的學習信心。

光有信心不行,還必須有自己的學習目標,確定了自己的學習目

標以後,還要擬定實現目標的計劃,即如何充分利用一切資源,包括人、財、物、時間和教學信息等為學習服務。為每一個學習單元確定一個明確可行的學習目標,嚴格按照學習時間表完成每一個單元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腳踏實地地完成每一個學習任務和目標就會獲得小小的成就感,不斷地鼓舞和增強學習信心。

2、培養積極的學習情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頭腦最清醒、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段學習,才能取得更佳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習中還必須克服自己的分心現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多記筆記,提高領悟能力,增強記憶。

多做筆記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有助於加強記憶,特別是對考試前的複習很有幫助。有時候,除了把教材和光盤中重要的地方做下記錄之外,還要綜合其他相關資料,整理出一份內容較豐富的筆記。這份筆記應反映出自己對學習資料的理解程度,運用自己的判斷能力,把重點、難點、特殊內容記下來。在做筆記的過程中,還必須靈活思考教材的內容,這樣才會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4、重視交流與溝通,主動學習、主動探索。

在學習過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無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當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時,應正確分析它們產生的原因,儘可能獲得家人、朋友和教師的關心、支持和鼓勵,多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互相鼓舞學習信心,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消除不良心理影響,有助於激發學習動機,增強學習信心。

第6篇

前些天和往常一樣在書桌前改作業,不覺頭頸似乎有些痠痛,就抬了頭,不經意間看到書架上那本“塵封已久”的《教育學》。我清晰記得那是我從大二開始就開始翻閲的,那時沒有其他想法,就準備想從事教育行業,當一名老師。看着那本陪伴我半個大學生活的《教育學》,心裏自然少不了一些感慨。

當懷着另一種心情打開那本書的時候,看着當年做着的筆記,尤其是當翻到第四章“學生與教師”這一章時,感觸油然而生。轉眼從學生身份變成了老師,這大轉變讓我有些措手不及,雖然我早已在當年做好準備,但當年歸當年,如今已成為一名老師,設身處地想還是不大一樣的。從高中就知道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乃是教師的職責所在,在當初我以為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現在想來稍有些幼稚,有些輕下結論。其實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教育學》一書中有明確的闡述:

這六大角色特點無疑決定了教師職業的重大意義和重大責任,決定了對教師的高素質要求。這些闡述在直到我做了一名教師之後才真正會心。

就拿管理者角色來説,教師管理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學生。如何很好的管理好全班學生,細至每位學生,以激發他們的主動性,能使他們自覺接受管理,加強管理,並積極參與民主管理,對我來説還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我班學生實際情況來講,我首先在班裏制定了一系列班規,以此來約束、端正各自的行為,以此為戒尺,並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做到賞罰分明,然後召集班幹部,做好一系列班幹部會議,強調職責、義務等方面的工作,做老師的'小助手,也好讓他們自己去幹,有的放矢,給予他們更多的責任和自主,讓他們去管理下面的學生,當然其餘學生也有一定的的權利,就是做好監督工作,即若班幹部有做的不當的,有違幹部身份的,都可勇於主動指正並批評,嚴重的可以告知老師再做相應處理。所以我主要給班級創造一個自主和民主的管理氛圍,讓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我想我班還是較樂觀的,當然這並不是每個班級都適用,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又如再拿朋友角色一講,我班上大多數學生以好動活潑為主,無論是上、下課都比較積極活躍,但我從小就知道師道尊嚴,老師無論是面對什麼樣的學生都是一副莊重嚴肅的模樣,也無論是課上還是課後。其實不然,正如《教育學》中所説,國小低年級學生傾向於把老師看作是父母的化身,希望能把他們當做好朋友看待,能和他們一起分享痛苦和憂傷,分享快樂和幸福。因此根據這一特點,課後,我時常以輕鬆,歡樂的氛圍來跟學生交談,融入他們當中,以便更深入瞭解學生,經常能和學生融洽相處,當然課上我也會掌握相應的尺度。

其實在多年後,當上老師,再次翻閲那本《教育學》時,情緒總會有些波動,倒不是感慨自己長時間地勤學苦讀沒有白費,而是看着這書中各個章節的內容,總覺自己很無知,這次只是選其中一章的一個方面來寫我的讀書心得,也只是隨便説説,我想更多的還是要我去實踐中摸索吧!

第7篇

新課標是教育部進行的一次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適應現代教學理念。這幾天,我研讀了《英語課程標準》,在這過程中我學習到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習我體會到以下幾點: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跨文化交際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跨文化意識是指對異國文化與本國文化的異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語時根據目標語(如英語)文化與本國文化來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生的自覺性。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把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貫穿於英語教學的某一個環節。在國小階段,注重對學生跨文化意識和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增強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力,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因而,英語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加深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在學習運用英語的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思維,逐步形成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學必須適合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創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力求採用聽、説、讀、演、玩等多種方式,將英語知識先輸入學生的大腦,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大膽表達,將英語知識輸出大腦。課堂內容也應該豐富多彩,讓學生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中習得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每一知識環節的`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始終給學生一種新鮮感,那麼學生就會學得輕鬆、自然。採用什麼樣的教法,要看這種教法能不能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一個多説、多讀、多演練英語的機會。在課堂上,我最常用的方法是直觀教學法。學生藉助直觀教具能夠對詞句很快形成正確概念,記憶牢固,又寓教於樂,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重要的是,在直觀演示中,學生可以對所學的單詞和句型進行反覆強化訓練,從而形成自然的語感。例如在教授購物時,我讓學生課後先準備關於購物的知識和一些實物,上課的時候,我先複習這些實物的英語,然後引出購物環境,很自然的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了一種和諧的購物環境。這樣,學生學會了幾種購物環境用語後,他們都急着到購物環境中來試一試,嘗試一下説英語、用英語的快樂。一節課,在熱鬧的購物氣氛中結束了,學生學到了知識,老師給學生提供了愉悦的課堂操練環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評價在英語教學中起着舉足若輕的作用,合理的、及時的、科學的評價能夠對教學有積極的導向作用。不管是什麼形式的評價,都要以人為本,我們的評價要體現對每一個孩子的關愛,讓每一個孩子體驗到自己的信心。不要用枯燥的考試作為評價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 上課過程中,老師要對孩子的回答做出及時的反應,用“good”、 “ok”等評語來表揚學生,用“have a try”來激勵學生。

總之,本着以激勵學習為原則,實施以評價為主,以“評”促學,培養學生的自信,使學生不斷進步。

隨着教學實踐的開展,相信有更多的精神和要求等待我們進一步的學習與領悟,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將會不斷的努力、不斷地嘗試,爭取以更加認真的態度、全新的面貌、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去面對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好成績。

第8篇

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將我學習的心得總結如下:

對教師來説,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脱“已成的我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體現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説,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

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温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説,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説,教師就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始終在做着一個“好學生”。多年來,在教學工作的同時,我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這股春風吹來之後,我更感覺到如魚得水,反覆翻閲新課標,領會其中的真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都積極參加。

“教師應有一種苦讀,苦學的精神。”苦讀、苦學應該是教師的“天性”。學習研究新課標新課程,讓我有了方向從學習中我懂的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摸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研究會考題體會其中藴涵着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如此種種,我在做“好學生”的基礎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師。做“好學生”是磨練我的重要歷程;而做一名好教師是我的終極目標。總之,繼續教育學習的收穫是非常豐富,它引發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然而,憧憬未來,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最後用一句話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總之,我們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奮學習,不斷充實,不斷超越,不斷完善自我的知識體系,保持一顆永遠年輕奮進的心,才能夠更好地迎接知識的挑戰,學習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質、補充更新專業知識的最好途徑,我將用終身學習來引領自己的專業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