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讀書心得體會7篇 《家》讀後感:真情温暖,家的力量》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4W

《家》是錢鍾書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國現代小説的經典之作。作者以家庭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家族三代人的命運沉浮,刻畫了中國傳統家庭文化和社會現實之間的矛盾衝突。小説描寫細膩,語言優美,堪稱一部傳世之作。

《家》讀書心得體會7篇 《家》讀後感:真情温暖,家的力量》

第1篇

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便也凋零了,因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熱。——羅曼羅蘭

我奔跑着,喘息聲越來越明顯,而理想卻忽近忽遠,就在唾手可得時,它便再次離我遠去,我逐漸疲倦了,不願追尋,慢慢停住了腳步,而當琴出現在我的面前,並輕輕地拉住我的手,我便隨她繼續奔跑。

在青春之路上,她向我娓娓敍説着她的故事,她雖然是一個封建禮教下成長的富家小姐,但她從未屈服過,她盡力想要進入男學堂剪短頭髮,她不願順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懈地追求着自由與平等。

然而,當她向我講到梅和瑞鈺的悲慘遭遇時,她的眼角不禁滑過激憤的淚水,反抗的怒火從她的目光中熊熊燃起,她攥緊了我的手,堅定地告訴我,她不會選擇千百年來中國女子所走的血路,她要逆流而上,拯救自己!

剎那間,我的體內被注入了激情與活力,如同即將爆發的小宇宙加快了奔跑的速度。

琴見我滿懷熱情地追逐理想,頓時停住了腳步,輕輕拍打我的肩膀,以她慣有的自信勇敢,在我耳邊低語:“儘管我們來自不同的時代,但悲劇卻一直在上演,從未停歇,然而這也不是無力改變的`,一定要堅持追逐自己的夢想,因為悲劇大部分發生在沒有自我追求的無抵抗主義身上,就像大哥覺新,而現在通過我的不懈追求,我已經得到了幸福,而你,要努力哦!”

我一邊跑着,一邊想着琴對我説的那一席話。封建禮教如同吃人的野獸肆意吞噬者人們的思想,只留有那悲慘的肉體使人悲哀,儘管現在,已經不存在這種顧慮,但在這激烈的競爭中,沒有對於理想的堅持,結果依然會是像琴説的那樣——不斷的悲劇。

仔細回味着我的理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我明白我需要有良好的繪畫功底,我的奔跑就是在畫板上用不同型號的畫筆勾勒出一幅幅令人滿意的畫卷,可是從前,我常常因為,對與色彩較弱的感知度毀掉一張張畫紙,浪費無數的顏料,放棄這個念頭在我的腦海中一次又一次的浮現,但"琴"聲不止,琴帶給我的勇敢與信念,是我不願也不會停止我對夢想的渴望與追求。在青春之路上,琴點燃了我內心微弱的火光,卻是我充滿了光和熱,充滿了向上的勇氣。

重拾畫筆,冷靜地坐在畫板前,調色板裏的顏料組成了我七彩的夢,左手輕輕扶着畫板,右手的筆在白紙上謹慎地打着初稿,那是琴給我的勇氣與熱情。

《家》讀書心得體會7篇 《家》讀後感:真情温暖,家的力量》 第2張

第2篇

讀完一本書,有很多感想,想要寫讀後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巴金的《家》就是這樣一本書,這樣一本給我很多感想的書。我來談談我的感想吧!

經過一個寒假的時間,我終於將巴金的《家》讀完,這是一本反映了一個時代變遷的書。《家》以巴金嫻熟的'藝術手法,塑造了眾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個形象都寫得有血有線不可能有任何交叉點一樣,也就註定着他們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

是的,在《家》中描述的這七十多個人物,各有各的鮮明特點,他們中大部分是舊社會、舊制度的擁護者,是當時社會的主流,但也有像覺民和覺慧這樣少部分的舊社會、舊制度的批判者,進步先進思想的接受者。也就是有了這些人,才使“五四”後中國人民慢慢覺醒,開始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文化。

那個黑暗的年代永遠地過去了,但《家》在批判那個時代的同時正昭示着青春的可愛,對啊!青春是多麼的可愛,我們正處於美好的青春歲月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裏洋溢着愛!

只要心中還有夢,就能忍住多少痛。無論什麼事情發生我們心中都要有夢。

第3篇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兒童讀物《百家姓》,作者是北宋年間吳越錢塘地區的一位儒生,全書一共涉及到504個姓氏,以此排列,宋朝的皇帝姓趙,所以趙排在了第一位。《百家姓》裏從各姓的來源、名人、名事來演説他們的歷史和名人故事。比如説我爸爸姓謝,關於謝氏起源有3種説法:

據《舊唐書不文苑傳》,衞州人謝偃之本為鮮卑族人,姓直勒氏,後改為謝氏,亦為河南謝氏。主要以廣東、江西、湖南等分佈較多,約佔全部謝氏人口的36%,安徽的謝氏人口分佈相對較少,但我的家鄉有一個村子全部是謝氏家族,聽爸爸説,我們就是爸爸的爺爺輩從那裏遷來的,現在我們都還有聯繫呢。

謝姓歷史悠久,傑出人才不絕於史,從古到今出了不少名人呢。如古時候東晉的謝安,曾率領弟謝石、侄謝玄、子謝琰迎戰苻堅的百萬大軍,在淝水一戰中大獲全勝,使晉室贏得偏安於江左的機會,謝氏家族從此也成為東晉的`高門世族;南朝詩人謝靈運開創了中國山水詩一派,世稱“大謝”,其後人謝朓,則為永明體作家中的代表詩人,世稱“小謝”,二人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等、當代有中國音樂人、歌手、詞曲唱作者、演員、老闆、商人、特效製作人、青年企業家、朝霆創始人的謝霆鋒;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的著名主持謝楠及著名的模特謝東娜等等許多名人。我們學校也有幾名謝姓的同學,想不到我們謝氏家族有那麼多傑出人物,我要以他們為榜樣,不怕困難,努力學習,好好生活,要對得起自己的姓氏,不給自己的祖先丟臉,立志長大後為家族爭光,做社會有用的人才。

讀了《百家姓》,我感覺有了動力,有了奮鬥的目標,對自己的謝氏產生了自信和自豪。

第4篇

?百家姓》是一本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一本書,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被當作少年兒童的啟蒙教材。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小孩子在學堂裏背誦“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今天我讀了《百家姓》,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藴,也知道了為什麼要叫百家姓,而不叫千家姓,萬家姓。之所以叫百家姓,是因為在以前的時候算出大概只有400多個姓氏,所以才叫百家姓。《百家姓》使我知道了中國人的姓氏非常多,還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姓,我還知道了中國人的`姓氏中有57個是複姓。如:司馬、諸葛等,這樣的姓。通過查閲《百家姓》,我知道了我的班主任談老師的姓排在第117位,我的姓排在第64位,媽媽的姓排在16位。真是太有趣了!而且中國的每一個姓都有一個小故事。比如“趙”這個姓的故事是這樣的:周穆王到崑崙山見王母,乘坐的是8匹駿馬拉的車,駕車的人就是造父。造父因為有功,後來就被封在趙城,造父的後代就封地為姓,世代姓趙。造父的第五代世孫趙雖作了晉朝的大將軍,而趙雖的後代又建立了趙國。趙國是戰國時期最強盛的七個國家之一。這就是“趙”的故事。

?百家姓》記載了華夏子孫的來歷和姓氏名稱的來由。閲讀《百家姓》,不光知道了中國到底有哪些姓氏,還了解到祖先的生活,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第5篇

書桌上的它,分外顯眼,那是我情有獨鍾的《千家詩》。就在這本書裏,我第一次覺得,詩歌是那樣的美好。

矮矮的平房,成蔭的柳樹,樹下乘涼的,會是陶淵明嗎?一襲白衣,一壺老酒,那月下獨酌的,是李太白的身影嗎?早朝之上,慷慨激昂主張變法的,是王安石嗎?被貶後,獨坐小舟,借酒消愁的,會是蘇東坡嗎?竹林裏,獨自撫琴的,是王維嗎?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遠遠地瞧見,木門前徘徊的`,一定是崔户那落寞的背影;“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春日午後遊走於花叢中的,不必説,定是程顥在欣賞風光;“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在錢塘湖邊品味春光,白香山,也是在那樣一個初春的日子,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吧;“天街月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千年前的唐宮,會有人知道那個宮女的心酸嗎;“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趙詩秀就在那仲夏的夜晚,靜靜地等待友人的到來;“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唐朝的春節,也是像如今一般熱鬧非凡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瞭,大街上,也是冷冷清清……

我就這樣在那詩歌的年代彳亍着,突然想起詩歌,對今日的我們,也是那樣的重要。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你準備浪費糧食的時候,就想想這句吧!農民種田,是多麼不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就是那辛勤的勞動人民,自己默默地工作,換來我們的幸福;“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不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們嗎,孜孜不倦地教導着莘莘學子。

原來,詩歌,離我們那麼遠,卻又那麼近,詩歌見證了數千年的中國,無論是苦難,是輝煌,是滄桑,是淡泊,是熱鬧,詩歌的魅力,永遠是那樣的安靜。

生一爐薪火,泡一杯綠茶,讀一首詩歌,日子,就這麼靜了下來。

第6篇

夏日的午後,陽光暖軟,從窗縫和門縫後悄悄溜進來,在地上、牆上留下影跡,一排排,整整齊齊,像琴鍵一樣。我左手託着下巴,另一隻手輕輕翻動《千家詩》的書頁。

還記得那個酒入愁腸,七分化為月光,餘下三分化為劍氣的李白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他在讚美楊貴妃的傾世姿容。“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是他流放夜郎時依舊孤傲清高的性情。“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是他背井離鄉,想大醉一場,忘卻對故鄉的思念,豪情萬丈。“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是他送別朋友時的依依惜別之情。鄰家傳來一首《長安憶》,清麗傷感的音調讓我恍若夢迴大唐,好像看見李白衣袖飄飛間留下一片康橋彩雲。李白的詩詞或華麗,或浪漫,或豪放,都令我回味無窮。

讓我最欣賞的是孫逖的《宿雲門寺閣》。“香閣東山下,煙花象外幽。懸燈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畫壁餘鴻雁,紗窗宿鬥牛。更疑天路近,夢與白雲遊。”雲門山下,縷縷佛香繚繞着寺閣,繁花如煙似夢,飄渺夢幻,那裏幽靜美麗得如同世外桃源。紅日漸漸西沉,晚霞把天空渲染得流光溢彩。寺閣懸起燈盞,四周的山峯高大險峻,像一道道屏障。寺閣的布幔又被捲起,與五湖的.秋色相對。壁畫褪去了往昔華麗鮮亮的顏色,只剩下了南飛的鴻雁。不光是詩人,我也懷疑天路是否已近在眼前,與白雲同遊天界。這樣的美景,怎能不讓人陶醉?

猶記當時年少,窗外傳來朗朗讀詩聲,未脱去童稚的調兒撥動了我的心絃。那來自遙遠時空的淡淡情思,如同一位手執書卷的美人,驚鴻一瞥,天地頓時失去了應有的顏色。

漸漸長大,不再滿足於搖頭晃腦地讀詩、背詩,便拿着毛筆學學那些儒雅的詩人,抄詩、品詩,有時也會幼稚地寫寫根本就不成調的小詩。每當筆尖輕輕掠過紙上,墨汁流淌,形成字跡,心裏就會產生一種極大的滿足感,彷彿一筆一生蓮,筆筆蓮花開。

有時看着一首首詩詞,心裏也會做做夢。遠離俗世的喧囂紛擾、燈紅酒綠,在青山隱隱、綠水悠悠的地方駕一葉扁舟,獨自一人遨遊天下,尋一尋謫仙人李白,討一壺陳年佳釀,繡口是否也能如他一般吐就盛世雲煙與繁榮;見一見陶淵明,體驗一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隱居生活。

不得不承認,詩詞就像一杯香茗,氤氲着久久不散的醇香;不得不感慨,人生路漫漫,若能詩詞常駐,詩情永駐,也算幸事!

陽光輕笑,從指尖,從書頁上跳躍。詩詞傳唱千家,古典魂韻流傳千古。我願在這慵懶的午後,捧一卷清雅的《千家詩》,偷享清歡樂浮生, “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第7篇

記得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什麼是生活?生活就是不可抗力,它就是合約裏唯一一條也是永遠都會存在的那一條無人可以更改的霸王條款。”我一直不相信這句話,甚至是不同意的。我始終堅信着:生活是可以靠人來改變的,人是可以做生活的主人的,因為“人定勝天。”

?家》這本小説以五四運動浪潮波及到的滯塞內地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的描述了高公關這個“詩禮傳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沒落分化過程,揭露了封建專制的腐朽本質,控訴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惡,頌讚了年青一代的反抗精神。作者寫作這篇小説,一是表達了對封建制度的憎恨,“宣告一個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來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訴”;另一個是為青年一代呼籲,“要為過去那無數的無名犧牲者‘喊冤’,要從惡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由於歲對舊制度的深惡痛絕,對廣大青年的誠摯熱愛。

作者通過《家》向舊社會舊制度進行猛烈抨擊,生動形象地揭示出封建宗法制度必然滅亡的命運;並通過對青年一代勇敢抗爭的描寫,展現了在嚴密殘酷的黑暗王國裏放射出的一線光明,使《家》充滿了信心,希望和力量。作者説過:“無論在什麼地方總看見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動盪,在創造它自己生活的道路。”《家》也正是表達了這種不屈於命運安排,渴望征服生活,創造生活的精神和意志。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挑戰,處處有激流,也許有人説:“我們應該隨遇而安。”這不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平靜安穩。但我想問:“我們為什麼要有生命?”“我們生活來做什麼?”難道就是隨波逐流,隨遇而安嗎?羅曼羅蘭説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來征服它。”我認為他説的不錯。生活的激流永遠動盪着,並不曾有一個時間停止過,而且它也不能夠停止,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發射出種種的水花,這裏面有愛,有恨,有歡樂,也有痛苦。生活中,我們應時刻懷有一顆戰鬥之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即使不知道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什麼,但自信,充滿戰鬥力是我們應時刻保持的態度,並且在戰鬥的過程中吸取一些教訓,總結一些經驗,為下一站的到來做準備。即使面對挫折,也應該越挫越勇,甚至要感謝失敗,是它們,讓我們成熟與成長。

山中的激流不會因為一瞬間的阻礙而停止動盪,它們會竭盡全力創造出自己的道路,通過亂山碎石中間。那面對生活的激流,我們又該如何呢?難道是將自己與世隔絕,任激流在周圍澎湃嗎?任生活所左右嗎?有人説過,路本沒有,因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條路。路是人走出來的,那生活不也是嗎?面對生活,我們應將自己放在主動的位置,去征服生活,在時光的磨礪中學會生存,在生活的激流中學會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