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調查報告範文集錦8篇 學生調查報告精華集: 優質範文選輯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9W

本文為一份以“學生調查報告範文集錦”為主題的綜合性報告集合。在這個範文集中,我們收集並整理了許多優秀的學生調查報告,涵蓋了各個學科領域,並豐富了調查和研究方法。希望通過這份集錦,能夠為讀者提供有關學生調查報告的參考和借鑑,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和研究能力。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集錦8篇 學生調查報告精華集: 優質範文選輯

第1篇

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的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學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學生認為要鍛鍊自己的能力,對報酬無所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打工的形式開始變得異常豐富起來 22%的大學生選擇網絡公司;4%的大學生選擇假期教師;19%的大學生選擇市場調研員;13%的大學生選擇營銷策劃員;16%的大學生選擇做志願者;9%的大學生選擇做促銷;5%的大學生選擇到快餐廳做鐘點工;12%的大學生選擇其它。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到企事業單位實習的大學生也為數不少,這樣既可鍛鍊自己,提高專業水平,又可開闊視野,接觸社會,為日後工作積累社會經驗。假期兼職打工賺錢是許多學生的選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多吃點苦,父母少花點錢。”這是時下不少大學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傳統的家教、推銷翻譯到現在的網吧管理員、市場調研員、快餐店鐘點工、導遊,甚至是一些大膽另類的選擇,如替網絡公司試玩遊戲等都成為現在大學生打工時所選擇的職業。有的大學生在假期裏建立起了自己的網上商店,或者是在自

己學校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攤點,為自己打工。儘管大學生“打工族”具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自信,但他們也同樣有着缺乏經驗和辨別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為如此,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件才層出不窮,有的甚至被騙入傳銷組織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不少專家也紛紛呼籲,大學生打工要謹防陷阱,社會也應該關注和加強對大學生打工的規範和管理。

近年來,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加入wto後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知識就是力量”越來越激勵着那些有志學子,“專升本”、“出國”、“考研”成為很多大學生的選擇,繼續深造以滿足未來社會對人才的更高要求,暑假則成為這些大學生備戰的“黃金時期”。參加各類培訓班早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類形形色色的招生廣告在校園內隨處可見,假期報名參加英語、電腦培訓班的大學生,大都是為了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將來社會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掌握多種專業知識,取得多個文憑、證書更有利於找到理想的`工作。此外,也有不少大學生趁假期報名參加汽車培訓,為了將來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時用不上,也對自己有好處。此外,不少大學生到圖書館、書店“充電”,攝取精神食糧,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等。這些大學生如果能夠勞逸結合,在用功學習的同時放鬆自己的心情,“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與時代不

相吻合,假期是一個充電的好機會,也是一個瞭解社會的良機。

旅遊,從個人活動、羣體行為發展到當今的現代旅遊業,已經成為涉及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旅遊活動等的社會生活方式.大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薰陶,包攬祖國山河風光,使生活張弛相濟、勞逸結合,使人腦得到精神保艦生命獲得和諧運動,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潮流。部分大學生利用假期欣賞名山大川,不僅豐富了閲歷,增長了經驗,從外出經歷中體會人生,感觸社會,同時也能體驗到出門在外的不易出行旅遊,度假觀光,與同伴相互照顧,增進了解,培養提高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在放假前早已經制定了周密的假期計劃,但是回到家後睡覺、看電視、上網、看小説成了部分大學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動,沒有假期盼假期,假期到了又覺地無聊,由此這就引發出了一部分人整天過着中午睡到12點、晚上看到12點、吃到12分飽的無聊生活;還有一部分人乾脆整天不回家,三五成羣的結伴左竄竄、右溜溜,沒事打牌、上網、喝酒、吸煙...... 短暫的幾個月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在被我問及的一些人中都是千篇一律的這樣回答:回家太無聊、太沒意思了......

對於大學生們喊寒假無聊、沒意思的這一客觀事實,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我們深思。其一,大學生們因為假期的到來,某種程度上達到極度興奮以致自制力減弱過度放縱。其二,大學生們抱着在學校吃夠了苦頭,回家則要好好享享清福的念頭,整天只顧自己清閒而忽略了多幫父母分擔點家。其三,我們大學生不注意與父母溝通,由此常常造成兩代人之間不能互相理解,近乎形成"冷戰"。其四,大學生們缺少社會實踐,往往安靜的呆在家裏而不敢或不想出去風風火火地闖一闖。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集錦8篇 學生調查報告精華集: 優質範文選輯 第2張

第2篇

當太多太多創業的名人佳績出現在眼前,身處象牙塔的學子不願在一旁觀望,跟隨着前輩們的足跡,紛紛跳入創業的大潮。可成功是難以複製的,創業初的一腔熱血未必就能換來財富與經驗。資金的匱乏,管理經驗的缺少,市場調研的不全面,社會、家庭的冷眼相對,都不斷地對那些毅然走在創業路上的學子們以打擊。有人説創業的結果多半是慘淡的,更有人説創業就是一起玩命,果真如此嗎?

近日,xxxxx在網上展開了一項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並開設了社會範圍調查問卷“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同步進行,真實反映當前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是本次調查的初衷,同時將大學生的想法與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兩相比較,展現大學生對創業的新看法,新視點,新需求。

“大學生創業”網上調查歷時一個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樣本。其中約四分之三為男性,女性受訪者僅佔25.1%;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為63%;18歲以下有17%的受訪者。廣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訪人數的前三位,比例為15.8%、10.2%、9.7%。43.9%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41%;碩士也到了近3%。整個受訪者中,在讀學生與應屆生相加比高達59%,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17.2%的比例。

調查報告的首題為:“你是否有創業的衝動?”所謂衝動,便是一剎那,一瞬間的感性認識。無須具備條件,也無須考慮結果與後果。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而在其餘96.4%有衝動的學生中,有近7%的學生有衝動並已着手開始了創業。絕對的佔有率告訴我們,創業的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裏普及。

求學,做事總應有個原因與目的,方能選擇方法去達到,去實現。創業只是手段,背後的原因、目的則各不相同。有35.9%的學生認為“創業”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比“積累財富與經驗”的選項高出7.6個百分點。可見,財富與價值之間,大學生們並不一味青睞後者。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自身價值、財富、經驗之外,調查還發現,有18%的學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達9%的學生創業只是單純的不為別人打工。喜好與個性漸漸成為了創業的.原動力,但也表明了大學生對於就業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學生覺得創業不識為就業的一條出路,顯然這部分學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艱難和創業帶來的好處,未能正確看待“就業”與“創業”的關係。

調查顯示,學生對創業目的很明確,但對創業本身的預期卻顯得含糊不清。在“您對創業的預期”調查選項中,有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只作過渡打算,沒有明確預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學生,雖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絕大部分學生仍不透徹明瞭上市的過程及意義,更多的只是一種希望或奢望。

可能是出於理論加實踐更合理的因素,80%的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工作幾年後是創業的最佳時機,13%的學生則認為在校創業是最適合的選擇。當被問及哪類行業最適合大學生創業,服務業脱穎而出,佔到31.7%,快速消費品和批發零售業跟隨其後,分別達到23.5%、22%。而被事實證明,能獲取最大利潤之一的it業卻只有21%的學生選擇。

雖然兩個大學生心目中的之最,並不起任何指導作用,卻也不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行為與意識同步,與其説是學生們的認為,倒不如説是他們未來創業的方向。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7%的正在創業人數量清楚地表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地説還不具決定性。是什麼阻礙了更多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啟動資金”首當其衝,數據顯示,有45.5%學生的創業夢為此擱淺,“資金匱乏”儼然已成為了大學生創業最為兇猛的攔路虎。而“缺少社會經驗”和“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這兩個大學生創業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後,分列二三位,佔到24.8%和20%。不得不承認,除去兩個極少能獲得第二與第三位選項資本的學生,前三位“一無所有”,但卻有着創業想法的學生佔到了大多數。

同時,4%的學生表示,合夥人是當前自己最缺少的創業條件。“專業知識”也有3.4%的學生覺得自己還未能達到創業的標準。

大學生創業是否是剃頭擔子一頭熱呢?社會對於大學生創業的想法是什麼呢?為此51job做了關於“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的調查,這個調查共收到1535份有效樣本。其中男性佔到67.5%;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為58%;18歲以下有18%的受訪者。北京市的受訪者居各省市之首,佔22.8%,上海市的受訪者為12.8%,廣州市的受訪者為11%; 43.1%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35.4%;此篇調查的所有受訪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訪者也達到了15%。

在受訪者中外商獨資本佔到26.8%,民營/私營企業達到31%,國營/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上文提到了,大學生對於自身創業的衝動佔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數據發現,觀點是支持。其中認為大學生在創業上確實有一定優勢佔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為一條出路”。僅有餘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為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數據疊加説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

俗話説,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九成多的受訪者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讓學生得以借鑑,看清自己。在三個大學生創業最明顯的優勢“年齡”、“知識”、“政策鼓勵”中,年齡優勢被眾人推為是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最強有力的基石,有句廣告語叫:“年輕無極限”就很好的詮釋了眾人的觀點。而其次,“知識優勢”的比例佔到了25.4%,這一選項的比例並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對如今大學教育質量的一絲懷疑。同時有11.4%的受訪者表示,“政策優勢”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有政策的傾斜與支持,比如貸款優惠,減免税收,法律保護等等,也將成為大學生順利創業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兩面性告訴我們,有優勢必有其劣勢。在上文,“大學生創業調查”中發現,“資金”、“社會經驗”,“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依次成為大學生自認的三個缺失。而同樣的選項,在社會人看來,他們的依次順序是否還是如此呢?從數據排行上看,似乎沒有變化。但仔細查看百分比就能發現,“資金”的比重明顯下降。只佔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會經驗”有所上漲。佔在社會人的立場可以發現,社會經驗概念雖然抽象,但他們已摸出些門道,而“社會經驗”恰恰是大學生所不具備的,創業是一項社會活動,基於這個理論,此項數據也幾乎達到了三分一之。這也從反面提醒了我們,大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社會經驗?對於獲得它的難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認識?資金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同樣的問題也涉及到了這份調查問卷,結果眾人眼裏最適合的創業領域和大學生自認為的有着很大出入。首先,it行業佔居榜首,達到30%,服務業第二,有19.6%的佔有比例。快速消費品為12.3%。其後,產生了各羣雄行業割據的場面,娛樂/體育/休閒、貿易/進出口、專業服務(諮詢、財會、檢測等)、批發零售、廣告/公關等5大行業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見,受到創業成功典型案例的影響,it被廣泛認為是如今最容易創業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領域。但這與大學生們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術革新快的it行業,更多的大學生寧願在成本、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收效相對較快的批發零售和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尋找機遇。

如果某天在招聘網站或者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信息:“××公司現招聘××職位,公司屬於大學生創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時候,正在找工作的你會不會動心呢?調查發現,40.5%的受訪者願意在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有16.8%的人選擇不會,其餘更多的人選擇了“很難説清,視情況而定”,這也説明了多數人並不介意公司是否為大學生創業,換句話説,大學生創業的公司並不是人們選擇工作首先屏蔽的範圍,相反相當部分人對大學生創業還是持有信心的,這點也與社會九成多的不反對大學生創業作了對應。

當然持鮮明觀點的“願意或不願意”者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在“用一句話簡單表述會或不會的理由”回答中看到,願意方説:“因為可以共同開創事業,實現夢想,哪怕失敗也是一筆財富。”,“因為公司有活力、有前景,也為了支持創業得人。我十分欣賞勇於創業的大學生。”,“都是年輕人,共同拼搏!”……而不願意的一方也有着自己鮮明的觀點:“對他們不是很有信心,大學生有點自以為是,專業知識或許有但缺少經驗和耐力。”,“風險太大,可能會浪費時間。”……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大學生創業究竟已經到達了一個怎樣的程度,數據清晰地告訴了大家。在筆者看來,如今的創業就像是寬進嚴出的大學門檻,入門容易但畢業很難。而對於思維新潮,接受新事物,新概念能力又很強的大學生來説,創業又更像是個一觸即發彈簧坐椅。初速度猛烈,但減速又相當得明顯。可能當初的速度越快,落地的毀壞程度也將越大。最後再給一個數據,如今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為2%-3%。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大學生創業光有激情是遠遠不夠的。

第3篇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收穫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

(一)、草坪上的垃圾越來越多,影響小草的生長,原本生氣勃勃的小草變得奄奄一息。同時,垃圾散發的難聞氣味把我們那平靜的生活被攪得不得安寧,人們不再在它周圍乘涼,而是避而遠之。這嚴重破壞了小區的生態環境。更糟糕的是,在小區範圍內,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們怎能眼睜睜地看着草坪逐漸被垃圾吞噬?我們是不是該拿出實際行動呢?

(二)、由於人們環保意識薄弱,經常是垃圾到處亂扔。所以草坪上垃圾箱周圍各種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在草坪上,你可以看見被丟棄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屍體也能看見,原先美麗整潔的草坪變得慘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來越大。人們在清潔了自身的同時,卻把所有的污垢留給了草坪,這是多麼不道德啊!我們彷彿聽見了它在悲哀地哭泣。

通過調查,我發現了許多的問題,我想提出以下的'幾個建議:

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分發傳單到各户、牆報宣傳、環保知識講座等方法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教育大家不要再往草坪中亂扔垃圾,傾倒廢水、廢渣等,垃圾一定要扔在指定地點,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並自覺維護小區的衞生。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積極向環保部門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重新回到原來的美麗。我們真的希望能在再次看見清潔的草坪,看見蝴蝶、蜻蜓在飛舞,看見我們的笑臉。

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以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這一活動為新的起點,為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而行動起來吧!

通過這次調查,我深入瞭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鍊了社會實踐的能力。

我相信,只要大家以身作則,都來爭做環保小公民,就一定能使我們小區草坪重新找回清潔,找回美麗。

第4篇

問卷調查在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大專生一、二、三年級進行,共發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89份,回收率89%,大學生素質調查報告。

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對專業認識有充分的瞭解,30%的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只侷限於課本,25%的學生認為專業與工作不對口,根本無法就業。

調查結果表明,66%的學生對運動的熱情較高,18%的學生對運動熱情中等,9%的學生討厭運動,7%的學生不排斥運動,但一般不做運動.這與他們的飲食習慣是相一致的,正常飲食的學生對運動的熱情較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喜歡運動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同時,調查還不喜歡運動的學生,他們經常在生病,喜歡吃零食,且三餐不固定

在調查中發現,18 %的學生適應能力差,同時其應變能力,自我約束力,溝通協調能力,適應力普通性都不盡如人意,其活躍度也不夠。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學生的適應力感到無限地憂慮,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很多學生已經起來越注重自身個人能力的培養,其適應能力強,各方面的個人能力都在提高。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人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能做到不説髒話粗話,48%的學生認為自己不能做到不説髒話粗話。30%的學生認識不到隨意翻看他人物件是不道德行為,12%的學生不注意整潔得體,舉止文明。

通過調查發現,65%的學生有自己清晰的'事業藍圖,且精神充沛,學習的動機是為提高自己意識,完善自我,35%的學生精神不濟,不能認識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沒有事業的目標。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78%的學生認為團隊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規章制度,與團隊成員共同完成工作,同時調查還發現這部分學生對他人態度良好,樂於幫助他人,且積極聽取別人意見,但仍存在22%的學生無法理解團隊合作的快樂,以及幫助他人的樂趣。

在現代社會環境下,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在集體認同感和適應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當前激烈的人才競爭,很多學生寒窗苦讀十幾年最大的目標可能就是為了尋找一份高薪面具體面的工作,因此,學生必須具備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具有導向的作用,是一種行為動力。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無不重視價值觀的作用和影響。通過這次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自身已經意識到大學生價值觀評價的重要性和社會意義。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接觸,交流情感,彼此吸取對方長處和積極因素,從而增進友誼,實現自我價值,增加同學們之間的凝聚力。未來的社會發展不是一、兩個人能決定的,藉助團隊的力量,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發展。首先,必須認清當前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趨勢,深刻認識綜合素質提高和人格魅力養成的意義和長遠利益,養成主動力、積極的習慣;

其次,必須克服思想障礙,大膽探索創新,認真學習實踐,注重形成特色;

最後,自覺主動培養堅定信仰、矢志不移的堅強親和力;品行高潔、才學逸羣的吸引力;沉着果斷、瀟灑自如的感召力;寬以待人、嚴於律己的親和力;舉止得體、言談機智的感染力;勇於開拓進取的創造能力。

未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低決定了生存於社會的易難,為了更好的生活,也為了更好的發展社會,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不可延遲的事情了。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有和英雄一樣的使命---繼承中華民族的一切優良傳統,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領導中國人民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自覺擔負起挑戰。

第5篇

調查的目的:瞭解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兼職狀況;並分析其中的原因.

調查對象:新疆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大一,大二,大三學生 。

調查的主要內容:兼職的種類、目的,期間遇到的問題,兼職的收入情況等。

調查工作時間安排:20xx年5月6日確定調查內容.目的及調查對象,並制訂出調查問卷;5月7日,發放問卷,進行實際調查;5月8日,對收回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完成調查報告。

第一部分,介紹了調查的時間、地點,調查問卷的一些情況.

第二部分,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調查並對現象分析(這部分所佔比例較大):

a. 調查同學們對待兼職工作的態度,這是決定因素。(1.2)

b. 針對已從事過兼職工作的同學,調查他們從事此項工作的目的,再與其收穫進行對比,看看兼職是否對他們有益.()

c. 在兼職過程中,同學們由於缺乏社會經驗等因素將會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是否有勇氣去面對,將採取什麼方法應對?這是對同學們的心理素質進行檢測。同時,學校是否該幫助呢?()

d. 調查家長對同學們從事兼職工作的態度,這對同學們是否從事兼職工作也有很大影響。(15)

e. 作為當代大學生,大家都具有各種各樣的`特長及不同的性格,這將直接導致從事兼職工作的種類不同及尋找兼職工作的途徑不同。(3.5.14)

f. 在大學期間,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同學們是否能處理好學習與兼職工作間的關係呢?這是對同學們綜合能力的檢測。

針對大批在校大學生都有過兼職經歷的事實,我們利用五一長假開展了一次題為大學生兼職狀況的社會調查。調查採用問卷形式,共發放問卷100份,其中一年級20份,二年級30份,三年級50份,收回100份,有效回收率100%,總體來説,被調查男女生人數基本相等。本次調查主要涉及大學生兼職的類型、目的、期間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收入情況等內容。調查發現: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而認為大學生沒必要兼職的均佔0%,其餘的則認為可有可無。

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分別有30.9%,35.2%,60.8%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其餘同學均認為可有可無。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14.3%的男生,11.8%的女生經常兼職,75.5%的男生,78.4%的女生偶爾兼職,10.2%的男生,9.8%的女生從未兼職。與此同時,各年級差異性不大,即絕大多數同學偶爾兼職,少數同學經常兼職或從未兼職。具體如下:

總的來看,由於社會對女性就業的歧視,女生認為非常有必要兼職的比例明顯高於男生;隨着年級的增長,同學們意識到就業形勢愈來愈緊迫,認為非常有必要兼職的同學比例顯著增長。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尋找兼職,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過熟人尋找兼職,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過中介機構尋找兼職,還有部分同學通過廣告尋找兼職。與此同時,各年級差異性不大,基本與總體情況相符。

調查還發現,80%以上的同學認為學校非常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以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並確保兼職的安全。

第6篇

調查對象:社會企業,大學生成才不僅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還是社會各類型企業招聘人才的重點。不管是在做人還是做事方面,當今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觀念也附上了時代的烙櫻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社會一些企業,還有徵集了一些羣眾的意見。

調查目的:當今社會,科技經濟發展飛速,市場竟爭日益激烈。社會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隨着這一發展潮流而產生變化,掌握當今社會真正需要什麼類型的大學生,對我們以後就業大有裨益。有利於在校大學生了解最新社會人才動態需求,做好準備。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社會企業招聘大學生的具體要求,從而瞭解哪種類型的大學生比較受歡迎。其次,在素質方面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就是德與智之間的較量,這對構建和諧社會有着重要的影響。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企業認為大學生應具備自信果斷的膽識和謙虛踏實的品格。專業知識可能不是必須的,因為現在看重的不只是學歷,而是能力,學歷只不過是一個參考。要有上進心,一定要懂得自學充電,最重要的當然是融入團隊,合作能力,外語和掌握一些通用軟件是必備條件。

面對現在的社會,面對大學生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面對下崗工人的事實,企業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也是特別的挑剔。優中選優,而相對的那些不為所知的個人素質也進入了選擇之列。

第一,就是工作經驗。時下,大部分企業都不會花錢花時間去培訓一個新手。一點工作經驗都沒有,特別是應屆畢業生肯定較吃虧。因此,在校生除了學好專業知識外,最好多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大學的社團好比一個小小的社會交際圈子,學生可以從中提前鍛鍊和培養個人職場能力,這類活躍型學生比較受企業青睞。

第二,是適應能力。一般初、高中畢業的員工來上班,適應時間不過一個月,而大學生的適應期特別長,有些人到要寫合同了都還不覺得適應過來。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欠缺強的適應能力。

第三,紮實的專業知識。一般來説,任何企業都希望找到一個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的人才,這樣就可以免掉很多培訓費,降低勞動成本,特別是對一般的中小企業來説,由於它的規模組織都還不夠龐大,更希望可以儘量減少各方面的花費。

第四,性格要求。所有的公司招聘的人才都是指那些能為公司做出貢獻,並能為公司開創局面的人,員工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是否能被錄用。現代企業都要求員工具備創新、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承受較大的社會壓力、勤懇認真、團結合作、誠實正直、良好的表達溝通等能力。

第五,語言方面和計算機方面的要求。現代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隨着國際貿易產業的日益發展壯大,企業也緊跟時代步伐,對員工的要求也就更高。對於一般的中小企業來説,英語水平必須過四級,計算機必須過基礎二級。但對於大型的企業和外企來説,至少的要求是英語過六級,甚至有可能是專業八級,計算機的要求也更高些,三級或是四級。還有的就是部分外企企業,需要員工掌握公司內部要求的語言,如日資企業就要求員工掌握日語。

而大部分羣眾對當代大學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實幹,有專長高素質,充滿活力,待人有禮貌,孝老愛優。這些優良傳統應該具備,當然,人無完人,可能只具備其中的若干項也是有可能的',但必須努力告訴自己要做一個好人,積極向上,時刻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盡獻自己的青春,那是不容質疑的神聖責任。

結論與建議:雖然時下大學生越來越普遍,大學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級。但這也是社會發達的一種表現,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發展的必然。説明了國家的教育越來越普及,全民素質不斷提高。再者,與中國十三億人口的相比下,時下大學生的數量也是偏少的。因此,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也是無可厚非。因為我們是建設祖國的生力軍,是早晨八九點中的太陽,世界屬於我們,未來也掌握在我們手中。瞭解當代社會對我們的要求是必須要做的,這會讓我們懂得社會最新的發展動態,時刻做好準備。我們要把握年少的好時光,讓明天的校園更美好,更燦爛。把握時代的脈搏,讓明天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揚眉吐氣。

第7篇

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大學生成為兼職一族。各大高校學生都相應地存在兼職或社會實踐的現象。隨着大學生兼職現象的升温,大學生兼職更是出現一些新現象,如出現了一批月薪過千的“校園金領”。然而,大學生如此熱衷的兼職究竟有何利弊?就此,我們小組收集了一些材料進行分析論述大學生兼職的利與弊。

從高中進入大學,不僅是我們人生的一個新起點、新轉折,也表示我們成熟了,同樣也表示我們與真正的社會又走近了一步。踏入社會需要能力,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有立足之地,所以,有些人選擇了兼職這個途徑,在他們看來,大學生做兼職,不僅能開闊視野,積累些社會經驗,而且還能勤工助學,賺些錢補貼家用,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但是在做兼職的過程中他們也碰到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對他們自身和他們的學業都帶了較大的影響。為此,我們要冷靜思考了兼職這個問題,在我們兼職的過程中我們是得到了一些東西,但同時我們也失去一些東西。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要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的確,大學生兼職,同樣既有利又有弊。為此,我們小組從多角度分析大學生兼職帶來的利弊。

首先,在個人方面,第一,大學生兼職在生活上可以減少家庭負擔,求得人生獨立。特別對於那些平困生,兼職給他們提供了學費生活費的保障,讓他們能很好的完成學業。

第二,在學習上,更可以學以致用,俗話説紙上談兵並不可以打勝仗,實際問題的解決更是需要實踐;

第三,我們要在大學期間培養自身的交際應變等社會所需要的能力,而學校提供有限的實習實踐機會和現行教育制度無法滿足我們上述的需求,而兼職恰恰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第四,通過嘗試不同的兼職工作,發掘自己潛能,發現自己真正適合做什麼,明確今後就業方向;

第五,大學生兼職更有利於風險意識的培養,當我們真正接觸了社會,就會覺得象牙塔外困難更多,現實更殘酷,這樣我們反而會更堅強,更成熟,俗話説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

其次,在社會方面,僱傭兼職大學生既可以減少成本又有一批高水平的服務者,何樂而不為;同時,大學生兼職,自我鍛鍊的過程是一個自我成材的過程,間接的為社會培養出大批適應社會的高素質的人才。

目前有些用人單位一味強調工作經驗,很多公司在招聘説明中都提到“至少需要兩年以上工作經驗”或者“有經驗者優先”,這讓他們在找工作時有苦説不出,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工作機會,又哪裏來的工作經驗呢?兼職就為這些帶學生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台。

第一,兼職與學業發生衝突,做兼職,大學生的體力消耗較大,投入相當多的時間,上課打瞌睡,無精打采。甚至有的人逃課做兼職,實踐經驗有了,可是課堂點名卻找不到人。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第二,兼職的'學生時間不夠用,還要要額外注意健康問題,還有就是和同學交流時間少了,影響友誼提早變得世故了,少了學生應有的純真和書生氣。

第三,許多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和閲歷,警惕性不高,在兼職廣告滿天飛的情況下,看到條件優厚的兼職廣告就往裏鑽,而不瞭解具體的工作情況。別有用心者也正是利用了大學生們急於實踐的心裏,給出相當有厚的條件吸引大學生“上鈎”。例如一些大學生兼職聯盟機構,他就是相當於中介公司,收取你一定費用才介紹兼職信息給你。還有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兼職只是一個短期工作,沒有必要籤協議,因此只是與對方達成“口頭協定”之後就開始“埋頭苦幹”,卻不想如果對方不認賬了,自己就成了“廉價勞工”“免費勞力”。

第四,有的大學生在賺了錢之後,生活上過多的講究物質化,搞攀比,更嚴重者甚至會就此墮落下去,學業上不思進取,將自己最寶貴的時光白白浪費掉。

大學生找到一份兼職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兼職工作,無疑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會使大學生獲得一種心裏滿足感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功體驗,另一方面也使大學生在社會上得到鍛鍊。可是話又説回來大學生時間本來就少,如果不抓緊時間,則學不到紮實的基礎知識。

能力的鍛鍊固然重要,但我們做事情要權衡利弊,經過慎重考慮後再做決定。大學生畢竟應該以學習為重,兼職是次要的,不要一味地兼職而荒廢學業。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現代社會競爭激烈,需要綜合型的人才。但這種人才是建立在專業知識基礎很棒又能具有多種實踐能力的人才。而不時那種空有一身“實踐能力”卻無理論知識的所謂的“綜合型人才”。連自身的專業知識都沒掌握好又怎能算一個合格的人才呢?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有正確的心態畢竟利弊權衡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總之大學生兼職的利與弊是相對而言的,如果注重過程,則利大於弊,如果注重結果,則弊大於利。另外,我們在兼職的同時應注重自己的專業知識,要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兼職,才能獲得學業與社會實踐能力的雙豐收。

第8篇

一. 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並隆重舉行的,比如説“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中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瞭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説出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

二. 當代大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瞭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大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説完全摒棄,也不能説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並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於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由於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的心理導致部分大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大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鑽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瞭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於中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熱衷於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對象。

四. 調查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大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大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大學生由於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中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於西方節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中國鬼節”。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後,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中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中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所以不願接受。

五. 保護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少量大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中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於xx年韓國申報中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六. 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於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當代在校大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瞭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七. 附錄 由於我的調查時口頭形式的,所以沒有統計初詳細的數據,該報告只是反映了調查中出現的顯著問題,故不能作為有力的論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