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譯文5篇 飲醉翁亭:一次尊享醉酒和醒悟的文化之旅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8W

《醉翁亭記》是唐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一篇散文,被譽為散文之祖。這篇文章以洛陽舊聞為背景,描寫了醉翁之意境和詩酒之樂,融入了作者對生命和人生哲理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感悟。本文將為讀者帶來該篇文章的英文譯文。

《醉翁亭記》譯文5篇 飲醉翁亭:一次尊享醉酒和醒悟的文化之旅

第1篇

課始,教師定向:這節課的任務是進一步理解課文寫法和內容,並背誦全文:方法是師生一起,從不同的角度歸納段意,明寫法,在此中穿插背誦訓練。

教師:大家能不能從描寫、記敍的角度梳理課文脈絡?在紙上寫一寫,試一試。

(亭外山水風光——山中朝暮四時——亭下官民同樂——宴後太守醉歸)

大家剛才議論的第二種説法的每一層中都含有“亭”字,能不能都含有“樂”字呢?

(總寫樂——山水之樂——宴酣之樂——醉歸之樂)

(總寫山水之樂——賞景之樂——與民同樂——自知其樂)

(醉翁之意在山水——醉於山間朝暮四時——醉於昇平之樂——醉在內心深知的樂趣)

(醉翁喜山水之樂——醉翁愛賞景之樂——醉翁樂與民同樂——醉翁自知醉翁之樂)

(空間順序——時間順序——事件順序-敍議結合順序)

教師:我還從影視拍攝的角度賞析了課文,現在也讓你們欣賞一下。

一個大遠景鏡頭———組空鏡關——一個長鏡關——一個全景鏡頭

教師:請你各自選出以一種説法,並根據它來協助自己背誦課文,用時6—10分鐘。(學生背誦)

教師:下面我們研究每一段落的內部層次。把它們清理出來,指導背誦就更有依據。我先説第一段,你們分組介紹第二、三、四段。

(四、太守歸—遊人去—禽鳥樂,從人樂,太守樂)

教師:請大家根據以上線條再背誦課文,用時8分鐘。

教師:下面再佈置一個探索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試做:結合課後練習一以及我們對課文一、三兩段的分析,談談文中的照應。

課中設計了那麼多的興奮點: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要求,讓同學們反覆地梳理課文的脈絡。

眾多的興奮點之中有着一事實上的邏輯聯繫:從“亭”到“樂”到“醉”到“醉翁之樂”,重點突出而又能讓學生理解透徹。

嚴密的邏輯性中又點綴有趣味性:教師空插進來的“大遠景”“特寫”、“空鏡頭”、“長鏡頭”、“全景鏡頭”、“蒙太奇”無疑地會使每個孩子全神貫注。

邏輯性再現了教師清晰的思路,趣味性表現了教師的豐富知識,然而這節課中還突現出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的優良技藝——科學性。豐富的立體的多側面的分層次的理解訓練,在理解訓練中完成了背誦任務,都生動地表明瞭這一點。

像一篇好的散文有着豐富的內藴一樣,除開“教學”這個表象,這節課在“教學設計”上能給我們不少的啟迪,這其中的“隱含信息”,就留給大家咀嚼吧。

《醉翁亭記》譯文5篇 飲醉翁亭:一次尊享醉酒和醒悟的文化之旅 第2張

第2篇

?九年義務教育國中語文教學大綱》規定的文言文的教學內容和要求,重點放在熟讀和背誦上,同時能夠基本理解課文的內容。基於此,本文教學從熟讀課文起始,通過反覆誦讀,使學生對課文大意有個初步感知;然後,指導學生以二人小組和全班討論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這是基本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

對於基本理解課文內容這一教學目的,擬化繁為簡,抓住貫穿全文的主線——“樂”字,體會作者文中藴含着的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學生能對此有所體會或瞭解,即達到這一教學目的。

一看“閲讀提示”,瞭解作者歐陽修和本文寫作背景;瞭解本文主要內容。

方法:二人小組,一人讀一人聽,糾正讀音錯誤;各讀一遍。

[説明]從正音入手,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是為了熟悉課文內容。以上學生已經聽讀了兩遍,自己讀了兩遍,對課文內容大致瞭解了一些。本文語言淺易,熟讀利於疏通全文大意。

△二人小組,參考註解,疏通全文大意。沒有註解的語句,憑藉學過的文言常識解決或查閲工具書解決;解決不了的,畫下來,待全班集體討論解決。

[説明]引導學生善於利用書上註解和工具書獨立學習,這也是在培養自學能力。設立二人小組,討論全文大意,是為了互相啟發,並利於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方法:二人小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問題,由其他小組同學幫助解答。學生們都解決不了時,教師適時點撥或給予解答。

(2)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説明]學生閲讀中遇到問題,由誰來解決呢?同學之間相互啟發,自己解決最好。必要時,教師點撥或講解。學習是學生的事,教師儘可能調動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果能如此,久而久之,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就會增強。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

△滁人歡樂情狀全是從太守眼中看出的。從寫滁州百姓之樂中間,可以體會出什麼內涵?有沒有太守之樂在裏邊?

最終明確: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其賓客,還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縱情山水。“滁人遊”寫得有聲有色——有歌聲和呼應聲,有負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興高彩烈出遊,是因為生活安定富足,而這則又跟太守勵精圖治有關。太守為此而樂,也為能與民同樂而樂。這是他的政治理想。

[説明]以上四個問題,由淺入深,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寫的“樂”的主要內涵。最後一個問題,難度較大。教師適當講解也是必要的。但不必發揮得過多,點到為止。

指導背誦,重點在引導學生從內容理解入手,儘量不死背。第一段,共11句話,分作三層來理解背誦。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遠而近寫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這裏寫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號的由來。最後兩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誦,先分一分層,將內容相關聯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於記憶。

[説明]有前邊熟讀的基礎,加上本文語言琅琅上口,學生能夠比較快地背下來。若課上時間不夠,教師選其中一段,指導背誦,為的是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另外,一段中如何分層,不是本課教學重點,提出將相關內容的句子放在一起背,為方便起見;只要學生容易背下來,一段中怎樣“分層”不必較真。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峯巒,樹林和山谷尤其秀美。遠看一片鬱郁蒼蒼,顯得幽深秀麗的,那就是琅琊山。順着山路走六七裏,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峯之間飛瀉而下,這就是釀泉。繞過山峯,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翹像張開的鳥翅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邊上,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人是誰?是山裏的和尚智仙。給它命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給它命名的。太守跟賓客們到這裏來喝酒,他喝得很少卻總是喝醉,年紀又最大,因此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醉翁”。醉翁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麗的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內心領會到了,而後把它寄託在喝酒上。

看吧,太陽出來,林間的霧氣逐漸消盡;暮雲四合,巖谷洞穴變得昏暗起來,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野花開了,散發着幽微的香氣;美好的樹木枝葉繁茂,濃蔭遍地;西風起,霜露降,天空顯得空闊明亮;水位下落,石頭顯露出來——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進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回答,老老小小你來我往,絡繹不絕——這是滁州的人們在出遊。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來釀酒,泉水香,酒水清,各式各樣的野味、野菜錯雜地擺在面前——這是太守舉行酒宴。酒宴上暢飲的樂趣,不是説有人彈琴奏樂;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籌碼雜亂交錯,人們時起時坐。大聲喧譁——這是賓客們歡樂的圖景。一個面容蒼老、滿頭白髮的人,昏昏欲倒地坐在眾人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落在西山,人影縱橫散亂,這是賓客們跟着太守回去了。(這時)樹林裏變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鳥啼聲,遊人離去後,鳥兒歡樂起來。然而,鳥兒只懂得山林的樂趣,卻不懂得人們的樂趣;人們只懂得跟着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樂趣。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樂,酒醒後(又)能用文章來表述這種快樂的,就是太守。太守是誰呢?就是廬陵人歐陽修啊。

本文語言駢散結合,讀起來上口。因此,朗讀、背誦確定為教學的主要目的。背誦一定量的名篇,對學生是終生有益的,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內容和寫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讀的東西,但限於義務教育國中語文教學大綱中關於文言文教學的要求,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之我們以上的認識,便確定讀、背為本課教學的第一重點。同時,並不忽視引導學生對全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只不過處理上採用了較為簡潔的思路而已——抓住一個“樂”字,體會作者所樂的內涵。應該説,學生能夠理解了這個“樂”,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內容。

第3篇

3、理解歐陽修的曠達情懷,“與民同樂”的積極政治思想

歐陽修早年曾協助范仲淹革新政治,觸動保守派官僚們的利益,遭到嫉恨,被貶滁州。這篇文章是他任滁州太守時寫的。他仕途坎坷,有志難伸,於是寄情山水,與民同樂。他雖被貶謫,卻不消沉,把滁州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樂。他自號“醉翁”,文中多次提到“醉”,其實“醉”是表象,“樂”是實質。他的志趣,不在山水之間,而在一州之民,他是因百姓的生活安樂而樂的。

4、教師介紹“而”、“也”的用法,在此基礎上,學生反覆朗讀,體會本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提示:本文共用21個“也”字,語氣不盡相同,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陳述(用於描述景物)(2)肯定(用於介紹人名)(3)感歎(用於直抒胸臆)。本文還用了25個“而”字,讀時要分辨輕重,凡表示轉折或遞進意味的,都要重讀;凡連接詞語而有調整節奏作用的,則可輕讀。

朗讀時還要注意駢散結合的特點,注意節奏的緩急,語調的高低。

本文以“醉”、“樂”二字提挈全文,“醉”是表象,“樂”是本質。“醉”、“樂”二字借“醉翁亭”説出,全文脈絡清晰,試根據你的理解填空:

(1)開頭一段介紹醉翁亭,包括兩個層次:1層介紹醉翁亭的;2層介紹醉翁亭的。其中跟文章脈絡關係最為密切的是“”這句話。

(2)中間兩段寫醉翁亭的景色,也分兩層:1層寫,先用“”一詞領起,後用總收一筆。2層寫,先用“”一詞表示這一層的內容跟前一層是並列的,然後依次寫、、和四項內容。這四項內容是為結尾“太守醉”三個字作鋪墊,又以“太守醉”一句照應第一段“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這句話。

(3)結尾部分也可分兩層:1層寫,2層寫,這兩層中間用“”一詞表示語意的轉換。結尾用“”這句話,把“醉”和“樂”統一起來,點明全文的主旨。

本文通過對醉翁亭秀麗風光的描寫和對遊人之樂的敍述,表達作者對美好山川的熱愛和與民同樂的情懷,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懷的複雜感情。

第4篇

一、理解本文從“樂”和“醉”中所抒發的政治理想。

二、瞭解本文寫景、抒情的特色,並複習鞏固駢散結合的句法。

二、佈置課前作業,讓學生利用註釋及工具書,讀準字音,疏通文意,課內根據學生實際釋難句。

三、用自主參與教學法,充分利用課內時間,學生進行閲讀思考,教師解疑釋難,減少講解和分析。

一、明確寫景的方式及作用,理解從“樂”和“醉”中所抒發的政治理想。

三、背誦課文,在背誦中進一步體會“也”和“而”的語氣。

(1)抽一學生朗讀,其餘學生仔細聽,讀完後學生再作評議。評的標準:是否讀準了字音,是否讀對了節奏,是否在“也”字後有較大的停頓,“而”的輕重語氣是否讀出。

2、疏通文字,釋難詞、難句。可以由學生提出,也可由教師發問(投影字詞題醉3),主要針對註釋上沒有作註釋的詞句作解答,鞏固學生自學成果。

3、齊聲誦讀描寫醉翁亭秀麗環境和自然風光的句子。

(二)問題探究,用課文中的句子作答,邊討論邊作結構圖投影醉4

三、就結構圖示作歸納小結,並投影醉5,展示強調教學目標

第5篇

?醉翁亭記》是北宋歐陽修寫的一篇山水遊記,表現了作者因參與范仲淹等政治改革失敗被貶滁州知州後悠然自得的曠達情懷。筆者在研讀這篇課文後發現以下幾個問題應引起注意。

一、在句子的翻譯上應符合現代漢語習慣。古文中的句子表達習慣與白話文常常不一樣,在翻譯的時候就要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遺憾的是教材中的幾個註釋沒有很好地考慮到這一點,讓讀者總覺得彆扭。

⑴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這裏有兩個句子,第一句不難譯成: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上的和尚智仙。問題出在對第二句的“太守自謂也”翻譯上,想必教材的編寫者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在p132(人教版初語第五冊,下同)註釋④中翻譯成: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筆者查閲了好幾種教參,對此翻譯莫不如此。

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這種翻譯前言不答後語。因為原句問的是“名之者誰?”意思是説“給亭子命名的人是誰?”自然應回答是哪一個人才合乎情理。再者也只有回答是哪一個人才能與前一個句子的意思相連。所以筆者認為這裏應譯成:是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的太守。這樣才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也更符合原文的意思。

因此整個句子應譯成: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字的人是誰?是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的太守。

乍一看這一句是個主謂詞組,主語是“風霜”(而“風霜”又是一個並列式詞語),謂語是“高潔”。仔細一想,就發現不對頭了。因為“風”可以“高”卻很難“潔”,“霜”能夠“潔”又怎能“高”?根據常理,應是“風高霜潔”才是。這一點教材在p132註釋14倒是註明了——“就是風高霜潔。天氣高爽,霜色潔白。”為什麼會這樣理解,教材並沒有註明。我想只要用事實常理來作依據,就不難理解。

這一句眾教參均大致譯為:面色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那個人,是太守喝醉了。此句實際上與第一例是大同小異,都要回答出是哪個具體的人才合乎常理,否則就是答非所問。所以根據句意應譯為:面色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那個人,是喝醉了酒的太守。

“互文”這種修辭手法在古漢語裏出現得較多,也是古漢語流傳下來的一種古老的修辭。在人教版初語新教材第一冊p152是這樣定義的:“上文裏含有下文將要出現的詞,下文裏含有上文已經出現的詞,上下文的意義互相交錯、補充。”並舉了“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為例加以説明。在《醉翁亭記》這篇文章裏,共有兩處這樣的修辭手法。

遺憾的是筆者查閲的數種教參和學習輔導書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甚至隻字未提。(如:《最新國中語文教案與作業設計九年級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四輪全優學案九年級語文上》,延邊大學出版社。)它們統統把這一句譯為:至於背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樹下休息……。顯然這是多麼地不合邏輯事理啊!試想:難道只有背東西的人才會在途中歌唱,行人才會在樹下休息嗎?事實情況是:那些背東西的人在途中歌唱,走累了也會在樹下休息;而那些爬山的人因為琅琊山景色優美,也會心情分外愉快而在途中歌唱,他們爬累了也需要在樹下休息啊!再對照一下“互文”的定義,就很容易發現這是一個“互文”修辭格。只不過上文裏省去了下文裏將要出現的詞“休於樹”,而下文裏省去了上文裏已經出現的詞“歌於途”罷了。如果把它補充完整應是“負者歌於途休於樹,行者歌於途休於樹”。據此應譯成如下才合乎事理:至於背東西的人和行人,有的在途中歌唱,有的在樹下休息。

此句如根據原句順序來理解,就是泉水香,美酒清澈。眾所周知,水是無色無味的,哪來的香氣呢?自然這裏也是使用了“互文”修辭格,其上文省去了“洌”,下文省去了“香”,補充完整應是“泉酒香洌”(“而”表示並列,無實義)。再根據常理就不難譯作:泉水清澈,美酒飄香。遺憾的是上面兩例,教材均未提及。

原文中一共出現了4個現在一直還在沿有的成語,但古今意義已大相徑庭。這4個成語分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前呼後應和觥籌交錯。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現在多比喻本義不在此或別有用心(多含貶義)。②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頭就露了出來。現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③前呼後應: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後面的人在應答。現多用來比喻寫文章首尾呼應。④觥籌交錯:本意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現在多形容許多人相聚飲酒的熱鬧情景(常含貶義)。

一、 理解本文從“樂”和“醉”中所抒發的政治理想。

二、 瞭解本文寫景、抒情的特色,並複習鞏固駢散結合的句法。

二、 佈置課前作業,讓學生利用註釋及工具書,讀準字音,疏通文意,課內根據學生實際釋難句。

三、 用自主參與教學法,充分利用課內時間,學生進行閲讀思考,教師解疑釋難,減少講解和分析。

一、 明確寫景的方式及作用,理解從“樂”和“醉”中所抒發的政治理想。

三、 背誦課文,在背誦中進一步體會“也”和“而”的語氣。

(1) 抽一學生朗讀,其餘學生仔細聽,讀完後學生再作評議。評的標準:是否讀準了字音,是否讀對了節奏,是否在“也”字後有較大的停頓,“而”的輕重語氣是否讀出。

2、 疏通文字,釋難詞、難句。可以由學生提出,也可由教師發問(投影字詞題醉3),主要針對註釋上沒有作註釋的詞句作解答,鞏固學生自學成果。

3、 齊聲誦讀描寫醉翁亭秀麗環境和自然風光的句子。

(二) 問題探究,用課文中的句子作答,邊討論邊作結構圖投影醉4

三、 就結構圖示作歸納小結,並投影醉5,展示強調教學目標

課始,教師定向:這節課的任務是進一步理解課文寫法和內容,並背誦全文:方法是師生一起,從不同的角度歸納段意,明寫法,在此中穿插背誦訓練。

教師:大家能不能從描寫、記敍的角度梳理課文脈絡?在紙上寫一寫,試一試。

(亭外山水風光——山中朝暮四時——亭下官民同樂——宴後太守醉歸)

大家剛才議論的第二種説法的每一層中都含有“亭”字,能不能都含有“樂”字呢?

(總寫山水之樂——賞景之樂——與民同樂——自知其樂)

(醉翁之意在山水——醉於山間朝暮四時——醉於昇平之樂——醉在內心深知的樂趣)

(醉翁喜山水之樂——醉翁愛賞景之樂——醉翁樂與民同樂——醉翁自知醉翁之樂)

(空間順序——時間順序——事件順序-敍議結合順序)

教師:我還從影視拍攝的角度賞析了課文,現在也讓你們欣賞一下。

一個大遠景鏡頭———組空鏡關——一個長鏡關——一個全景鏡頭

教師:請你各自選出以一種説法,並根據它來協助自己背誦課文,用時6—10分鐘。(學生背誦)

教師:下面我們研究每一段落的內部層次。把它們清理出來,指導背誦就更有依據。我先説第一段,你們分組介紹第二、三、四段。

教師:請大家根據以上線條再背誦課文,用時8分鐘。

教師:下面再佈置一個探索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試做:結合課後練習一以及我們對課文一、三兩段的分析,談談文中的照應。

課中設計了那麼多的興奮點: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要求,讓同學們反覆地梳理課文的脈絡。

眾多的興奮點之中有着一事實上的邏輯聯繫:從“亭”到“樂”到“醉”到“醉翁之樂”,重點突出而又能讓學生理解透徹。

嚴密的邏輯性中又點綴有趣味性:教師空插進來的“大遠景”“特寫”、“空鏡頭”、“長鏡頭”、“全景鏡頭”、“蒙太奇”無疑地會使每個孩子全神貫注。

邏輯性再現了教師清晰的思路,趣味性表現了教師的豐富知識,然而這節課中還突現出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的優良技藝——科學性。豐富的立體的多側面的分層次的理解訓練,在理解訓練中完成了背誦任務,都生動地表明瞭這一點。

像一篇好的散文有着豐富的內藴一樣,除開“教學”這個表象,這節課在“教學設計”上能給我們不少的啟迪,這其中的“隱含信息”,就留給大家咀嚼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