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實習總結範文7篇 "實習生活:窺探電視幕後的精彩與挑戰"

來源:巧巧簡歷站 8.89K

本文簡要總結了一位實習生在電視台實習期間的經歷與心得。通過實習,他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與技巧,還體驗了電視台工作的繁忙與挑戰。實習的過程讓他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並在實踐中不斷成長與提升。以下是他的實習總結

電視台實習總結範文7篇

第1篇

在考慮了好幾個星期之後,今天終於真的提出結束在中央電視台《體育新聞》節目的實習,説心裏話有點不捨。從一個只有滿腔熱情的熱愛體育的學生到一名初步掌握體育新聞製作的實習編輯,這裏留下了我成長的足跡,這裏有真誠授教的前輩、剛剛熟悉的朋友和那永遠瀰漫的笑聲和歡樂。

從xx年8月來到這裏不知不覺已經四個月了,時間過得真快,記得剛來的那天,一切都是那麼陌生的我坐在大家面前,心中滿是忐忑。中央電視台的《體育新聞》一直是我最鍾愛的節目,而今天也要加入她了,雖然只是實習,但這其中的喜悦也讓我有些不敢相信。於是在心中我默默的想,一定要努力不要讓機會白白溜走。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裏,我用眼睛用嘴學習,虛心多看多問,漸漸的瞭解了新聞的製作過程,而且我驚喜的發現我可以幫得上忙了。從寫口播到給被人打下手,到自己製作一條新聞,能力和自信在我的.體內共同增長。終於在第二個星期裏,我的處女作播出了,看着自己已經看了好幾遍的新聞終於上了大屏幕,想象着無數觀眾坐在電視機前看着這條新聞,我突然有了一些複雜的感想。我為自己的進步感到欣慰,對前輩們的信任充滿感激,同時也感到了壓力,為上億觀眾服務我要更加努力。這樣的信念一直鼓勵我,督促我。四個月來我共製作新聞百餘條,雖然有些並沒有播出,但我都把他們作為鍛鍊,可以説這些新聞就是我向更高處攀登的墊腳石,踩在它們上面我發現我可以看得更遠。漸漸的我開始融入了這個團結戰鬥的集體,我常常想象自己就是他的一員而不只是一名過客。今天我還是要離開了,數數自己口袋裏的收穫,沉甸甸的,讓人喜悦。

首先是業務上的收穫。在這裏,成熟的新聞製作體制讓我真正體會新聞製作的流程;每天的寫稿修改讓我在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驗證。特別是緊張刺激的直播方式,更讓我受益匪淺。有速度還要抓質量,記得開始時還會手忙腳亂,冷汗連連。但經過這樣的實戰的鍛鍊,現在我一上午做兩條新聞已經可以臉不變色心不跳。記得沃爾沃帆船挑戰賽結束那天,下午五點鐘才傳來英文稿,我漂亮的完成了任務,保證了6點的播出.來到《體育新聞》工作以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興趣和職業相差十萬八千里。平時我也可謂一個體育迷,各種比賽都感興趣,都懂一些。但真正做起新聞,我才發現自己的知識實在是太皮毛了,太多的細節我不明白。於是我勤問勤查, 4個月來在體育知識方面已經有了飛躍。我弄懂了高爾夫球,冰球、滑雪、冰球等人們大多不大熟悉的運動項目。特別是在對xx賽季世界摩托車錦標賽連續報道中,我邊學邊幹,由一無所知變成了摩托車專業户。還有《體育新聞》的製作流程讓我有機會鍛鍊使用各種機器,現在我已經熟練使用對編機,字幕機等製作播出設備。

業務上的提高是實實在在的,有目共睹的,同時心理的收穫卻是潛移默化但又受益終生的。首先這裏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同事們團結合作的氣氛。在這裏大家都是朋友,互相幫助,互相愛護,誰有了困難都會得到最真誠的幫助。特別是前輩們對我的指導,總是無私的毫不保留的,親切的耐心的,讓我心裏熱乎乎的。幾天熟悉下來我發現這也是一個認真鑽研的集體。大家並不是將工作看成完成任務,從製片人到每一個編輯,都時時思考怎樣將新聞辦得更好,更能滿足觀眾的要求。主編們組織進行業務學習,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大家,分析兄弟頻道節目,得出我們的不足與成功。編輯們也努力鑽研,廣泛閲讀體育和電視方面的書籍,讓我感到他們是永不滿足的,永遠進步的。每天例行的看節目對他們來説也是學習的過程。哪怕是一點小小的錯誤,他們也不放過。正是這種鑽研的精神,才使《體育新聞》成為一張王牌,屹立不倒,不斷提高。漸漸的我也開始受到了影響,我開始閲讀《體壇週報》,上網時不只是看熱鬧更增多了思考,看其他人或是其他頻道的節目是也暗暗在心中比較,取長補短。這樣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使我覺得生活和工作總有新收穫。

得知自己已經被保送免試攻讀碩士學位,我想學習的路還長應該多多見識,多多實踐。所以雖然不捨還是決定離開這裏,到報社或電台去充實自己。真的慶幸在這裏的四個月,讓我結識了許多朋友,他們既是我的老師,又是我的朋友,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真的感謝這四個月,讓我有了如此喜人的收穫 。

電視台實習總結範文7篇

第2篇

實習是從學生到職場人士過度的重要階段,對於我們今後的工作非常重要,從進入大學起,我們其實就在為工作和實習做準備了。所以我在大學參加了各種活動,結識各種朋友,學習各門知識和技能,終於能在大四提交一份較完美的簡歷了,當我在傳媒專場招聘會上提交簡歷並作自我介紹後,面試老師便同意我去他們單位實習了。

電話不斷的催促着,海口廣播電視台求賢若渴,想必是他們單位急於擴充人才隊伍,所以我也就不辱使命,於二月份來到了海口,家裏人十分支持,想到海口是一個發展中的城市,房價又不貴,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真有一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於是我來到了這裏。這裏氣候果然暖和,人們身上都穿着單衣,但此時的我一點也不輕鬆,因為我提着箱子,帶着材料去台裏報道。好在程序並不複雜,我很快就辦理了入住手續,住到了台後面的員工宿舍樓了。

海口廣播電視台有十幾層樓高,裏面部門很多,人才濟濟,我被分配到了社會新聞部裏的《熱帶播報》欄目,成為了一名實習記者。我的老師是林燕燕,她從安徽大學畢業來到這裏已經工作四年了,非常有經驗,我來到了編輯間,這是一個大的工作室,大家彼此坐在電腦前,用着喜馬拉雅和索貝兩種程序,想到自己還不曾觸碰過這兩種程序,我的內心就緊張起來,還好編輯過程很是輕鬆愉快,同事們都願意幫助我,而且軟件用起來也很是得心應手,於是一兩週的時間,我就基本掌握了才卡,聲音,視頻,寫稿等內容了。

海口市正在創建“全國衞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併名其為“雙創”工程,還開創了“雙創”頻道,我們欄目就在這個頻道播出,為此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報道海口“雙創”工作中的人物與事件。針對那些街頭賭博,佔道經營,亂扔垃圾,不遵守交通規則等一些常見的事件更是要抓大力氣去抓。為此,我們曾經坐在車裏幾個小時就為抓拍一個警察亂扔煙頭的鏡頭,驅車十幾公里就為暗訪一家衞生不達標的餐館,林老師則還要下鄉採訪,經常工作到晚上,加時超時更是家常便飯,假期少,工作時間長,工作時間不穩定成了我們的常態。

記者雖被成為“無冕之王”,但我們的為人處世還是要講求道理的,在工作室裏與同事和睦相處,遇到不懂得虛心求教,在社會上遇到長輩親切的打聲招呼,微笑寒暄一下,朋友圈擴大了,幫忙的人多了,路自然就越走越寬了,在實習的過程中我也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主動幫老師提攝像機,幫忙拿東西,不懂就問,學習禮貌待人等等。

記者還是一個見多識廣的角色,每天遇到各種突發事件,可能讓人心驚肉跳。記得大學時曾學過一個關於新聞的有趣描述: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因此各種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就需要記者去思考,調查,摸清真相了。還記得那次百樂門ktv事件,現場慘不忍睹,可這時不正是需要記者來出面協調嗎?記者的責任在這時更顯著的體現了出來。這次事件既鍛鍊了我的膽量,也明白了電視媒體人身上的擔子。當時我找到了舉報人的電話並詳細的瞭解了他們的情況,用新聞學裏的“what,why,when,how,who,where”這幾個基本問題,當看到現場的民俗活動“撒紙花”之後,我們又避而不拍,這是新聞職業規範要求的,後來我們又採訪了傷者,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安慰他們家人,在寫稿的時候儘可能多的還原事件,但也保持公正,公平,不用偏袒性的語言,而是用描述性的語言,配合警方調查真相。在這些一次次的採訪中我們對新聞和記者的瞭解也更加深入了。

社會新聞是一個包含人生百態,世間萬物的事情,我們採訪的內容也包羅萬象。但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這麼幾個。首先就是關於暗訪小餐館的那次了,記得那次我們去了兩個小餐館,調查他們的食品衞生問題,由於之前老師已經掌握了幾條信息,跟食品衞生安全監督員聯繫好了,所以我們那次就去了那兩個點。第一個就是鹽h雞餐館,那個餐館之前檢查出了廚房衞生不達標的問題,我們便長驅直入,直接來到了廚房,據安全監督員説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紗簾其實都是後來安裝的,之前並沒有,包括牆上貼的白色瓷磚也是後來貼上去的,由於時間匆忙,我們還能看到新舊瓷磚的明顯界限,而地上的濾水網則根本不達標,要求是細孔網,而他們店則是方格網,我在店裏發現了一個問題,牆壁上的紫外線驅蚊器直接貼在牆上,根據我之前在書本上看到的這不符合要求,應該接在通風走廊上,安全監督員肯定了我的看法,我心裏感到很自豪。第二個是重慶菜館,它是在一個小區樓一樓,擅自在旁邊的空地上圍起了夜宵棚,我們找來了店長,他稱這是因為周圍小區人家經常把垃圾什麼的都往下倒,他不得已才搭起篷防止被砸的。但是我們發現棚子旁邊還停了很多摩托車,這都屬於佔道經營的,於是我們讓交警給他們開了一張罰單,並讓店主做出保證和道歉。那次回來的路上,我們和安監局,交警隊的五六名成員聊了很多,知道了他們的工作情況,他們表示以後要調查什麼的儘管找他們,他們會全力配合的,我們做記者的,多結識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的人脈,這些都是今後寶貴的財富。

其次印象很深刻的就是一個關於汽車4s店修理廠擅自掛picc牌子違法經營的事情了。那次攝像大哥已經提前去4s店拍攝好了,我在編輯間瀏覽着當時的內容,記着線索,發現他們有的在店前廣告牌上寫着“picc”字樣,有的則在裏面掛有黃色顯眼的牌匾,我記下它們店名後,便來到了picc公司,這是一家國企,剛開始負責接待的營業人員不讓我們去,説一定要先跟他們經理商量,但我們説那我們就在下面等着好了,後來她們才把我們領到樓上見到了辦公室主任,我們坐在沙發上,拿好標有“熱帶播報”字樣的話筒,便開始了訪談,對方講的有條有理,我們問的環環相扣,不漏一個微小的細節,當對方説可能是因為picc與那些店有其他業務上的合作才被允許掛的,我們就反詰那些店並沒有營業執照,按照法律要求是不能經營的,最後他們被我們問的啞口無言,只好表示他們會在下週去讓人摘除。可是我們記者做節目追求的是快速,所以我們最後商量在那周的週五前給個答覆。之後我還問了他對於那些已經在4s店修理過的客户,他們的權益如何保障,他們也表示會給予補償,這使我們欄目新聞的內容更貼近觀眾,更接地氣了,也讓新聞有了後續報道的可能性。

對於怎麼去聯繫受訪者,爆料者,做好記者作為觀眾與媒體之間的紐帶,掌握更多的線索,我在實習期間也得到了鍛鍊,還記得剛去實習第四周的時候我所在的欄目有一個關於“學校沒發教科書”的新聞內容需要製作,林老師之前聯繫好了曝料人胡先生,她讓我電話採訪他並詢問事情的經過,我當時去了編輯間旁邊的樓梯走道詢問他,我當時時刻保持着親切的口吻,很注重措辭,用禮貌的語言問着:“胡先生,聽説您的兒子沒發教科書,請問一下事情的經過。”然後他便娓娓道來,具體情況是他們學校缺了幾種科目教科書,我們又問是不是所有的同學都是這樣的,他説是的,然後我就與林老師討論,怎樣進行這個採訪,可以從哪個角度切入,我當時想可以先現場採訪當事人,然後去學校採訪老師或學校主任,看看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如果都沒找出線索,咱們就找教育局的人,去採訪他們。那次讓我鍛鍊了詢問新聞線索的能力,使新聞稿件的寫作也更豐滿了。

説到記者就不得不談到攝影師,雖然我在實習期間主要是學習編輯,採訪,寫作,但每次出去採訪和回來編輯視頻,都有一個攝影師跟隨着,時間一久,我就發現原來攝影也沒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就像那一次周克磊大哥與我一起去海口市人民法院拍攝一個素材,我們打電話單位申請了辦公用車,我時刻準備着拿着攝像器材細細地把玩着,學到了攝像知識,雖然那天下起了小雨,但我們在法院裏走着,時而拍攝法院大門,時而拍攝人們走動的.鏡頭和車輛經過的鏡頭,我甚至當起了模特,出了一會鏡,周克磊大哥拍攝了一組我從法院大廳前的台階上走過的畫面,雖然只是背影,但我仍然很滿意,回來剪片只有短短的十幾秒鐘,所以説雖然新聞很短,一般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但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你所看到的幾分鐘新聞畫面也許是攝像師花了好幾個小時拍攝然後通過編輯精心剪輯出來的。

實習過程既有辛苦也充滿着樂趣,特別是記者這一行,總有意料不到的新聞事件,又跑不完的採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任何行業都是從小事做起,然後一步一個台階 ,當然了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寶貴的三個月時間很短但很珍貴,我盡力做好了,也得到了老師的讚許。想在一個陌生的城市生活的很好並不容易,海口這邊工資水平雖然比不上北上廣,但考慮到績效,房價等情況,也是很不錯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林老師與其他記者們工作這麼積極和熱情的原因了。台裏還有一些表現優秀的記者甚至升遷為主持人和播音員了。在實習的業餘時間,我就在台裏的閲覽室查閲一些廣播電視方面的書籍,“充個電”什麼的,這對自己很有益處。中午,來自不同學校的同學經常聚在一起,交流實習心得,分享各自學校的趣事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我們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老師不也經常教導我們要先做人再做事的嗎?

實習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實習中有錯誤並不可怕,因為老師會幫助我仔細糾正的,擔當我們成為正式工就不能有錯誤了,所以這三個月我一直虛心求教,不懂就問,的確學到了很多記者的本領,發現時間工作與學校學習還是有諸多不一樣的地方的。不管怎樣,這次的實習真是讓我獲益匪淺啊!

第3篇

學習新聞專業剛好一年的時間,在這不算短也不算長的一年裏,我也從一個覺得從事新聞事業對我來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中女孩,成長為覺得以後能從事新聞事業是十分榮幸的大學生。對於新聞,這個從此刻到以後要一向跟我接觸的詞,我是滿懷崇敬的,甚至能夠説是更多的滿懷憧憬。在大一階段,我透過對一些新聞相關知識的學習,有了必須的理論基礎,但是缺少了實踐的理論是不完美的,有時甚至只能是空談。而在人才氾濫的當今社會,更是不會理解空有理論,沒有實踐的我們。於是,在大一的暑假期間,我開始了我大學第一個階段的實習--認識實習。透過這次實習,我能夠在社會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20xx年8月10日,我懷着信心與夢想,帶着一絲絲的好奇與忐忑,來到了興化市沙溝鎮廣播電視站,開始了我為期兩個星期的實習生涯。在有關領導的帶領下,我一一地和他們打了招呼。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不免有些拘束和緊張,但透過一個上午的熟悉之後,我也開始和另外幾個實習生一樣,融入了這個羣體。

對於實習,感觸還是滿多的,當中我經歷了太多的掙扎,記得才開始做的第一天,帶我的老師分配給我的任務就是負責將他們手寫的稿件用電腦打出來,有時也會將當地的一些新聞透過電腦傳送到市裏。一開始我覺得挺無聊的,便想放下。但又想到:其實校對文字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而且透過這項工作,我也能夠看看老師們是怎樣寫新聞稿的。思考到這些,我又堅持了,此刻想想,還真得誇誇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多麼的正確。在習慣了自己的工作之後,以後每一天早上不到八點,我便會第一個來到辦公室,進屋後,首先將辦公室的衞生打掃一遍,這樣做一是為了有個良好、舒適的工作環境,讓大家能夠情緒愉悦的工作。其次也讓自己在老師們眼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讓他們覺得“這個學生挺好,將來能夠用”.打掃完之後,也將近八點,辦公室裏的老師也都到齊了,我便會來到臨時屬於自己的辦公桌前,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出稿件中的錯別字,語法錯誤的也加以修改。雖然這份工作看上去確實很枯燥,但當你愛上這份工作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你的每一天過得還挺充實的。

透過這兩個星期的實習,我將自己從學校學到的一些理論知識與實際的工作相結合,使我學會了一些光靠理論知識是不可能學到的東西。這次的實習,也加強了我對新聞工作者的感性認識,培養和鍛鍊了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了實踐動手潛力,使我對自己所學的新聞學專業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也讓我對大二的再次選修專業有了必須的選取,更為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必須的基礎;實習的同時也能夠檢驗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為進一步使自己成為合格的人才,併為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準備。在此次實習過程中,我以做一名高素質的新聞人為目標,全面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追求進步,不斷完善自己,不斷超越自己。在實習期間,我也深受單位領導的照顧和關懷,並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認真負責地做好各項新聞工作,完成任務要求,做一名合格的新聞人。

來廣電站之前,聽實習過的同學講裏面的關係很難處。雖然我對於處理人際關係還是有把握的,但是,我一開始做事的時候仍是留意翼翼的。之後才慢慢發現,根本沒有這種必要。只要你真心誠意的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同樣的和你相處。在那裏,老師們也交給我一些必要的社交禮儀,比如握手的原則,飯桌上的原則等等。我想,這些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對我在以後的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方面有很大的幫忙,會使我一生受益。

在這兩個星期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那裏的文化氛圍,從中也領悟到了許多東西。我發現很多從事新聞的`人並不是新聞專業出身,有很多理工科的畢業生也在做新聞、做記者,而他們很多人做的要比文科生優秀,去市裏的電台發現,電台的高層領導也很少是新聞專業出身的。這説明了做新聞不必須非得新聞專業或者文科專業的人才能做好。這就給我這個新聞專業的人帶來了不少的壓力,因此,我就更得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才能應對這迎面而來的挑戰。

實習期間勤快和積累人脈很重要。作為一名實習生,我所欠缺的,就是社會經驗、職業素養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實習生必然會從接電話、發消息這種基本的工作做起。想要真正地學到東西,不僅僅要從點滴開始累積,更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多觀察,不斷地發現、發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漸進地進入工作體系。要利用實習的機會,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着實習多聽多看多認識人,提高求職的綜合素質。正如站裏的老師們説的那樣,人際關係的處理是頭等大事,在實習中,我們常常能得到一些寶貴的人脈資源,這些都要好好的把握,對於以後的求職可能有幫忙。

作為地方電台,我們報道的資料僅為當地的社會經濟服務,作為政府和民眾的傳聲筒。通常都是一些政府會議,或是市領導慰問、下鄉之類,有時也會報道一些政府或某些單位的通知。在報道一些政府會議時,我向老師瞭解到,領導的名字不能有差錯,甚至領導的排列也要按照職位的大小來排,否則就可能弄出顛倒主次的笑話。可想而知,新聞報道是一件多麼嚴謹的事情。

理論中的新聞是真實、客觀的,在現實中也是一樣。這就要求我們新聞工作者要有很高的職業素養,把真實的事情反映給人民羣眾,為社會負責、為他人負責、也為自己負責。決不誇大事實,學習方法不編造虛假新聞。我們也要多報道一些與老百姓切身相關的新聞,用心反映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做好政府和民眾的傳聲筒的工作。

實習經歷告訴我們,新聞專業的學生不能僅僅靠啃書本,我們要用心參與各種活動,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質,鍛鍊自己的潛力。在以後的學習中要拓展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由於新聞需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識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專業的新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多想,多讀,多學,為將來投身新聞業作好準備。

實習的時間是很短暫的,當我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這份工作和那裏的生活的時候,離別的鐘聲也敲響了。有好多東西都需要去學習,好多人都還來不及感謝。我從一個只有滿腔熱情的新聞專業學生到一名初步瞭解新聞製作的實習生,那裏留下了我成長的足跡,那裏有毫無保留的老師,剛剛熟悉的朋友和那永遠瀰漫的笑聲和歡樂,還有知識和經驗。我要帶着對新聞的瞭解和熱愛,從那裏出發,繼續去探尋新聞的世界,完成我做一個優秀新聞人的夢想

第4篇

結束了近三個月的實習,今天總結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無窮。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裏,親歷了各種新聞事件的前後,讓我對於社會層面的瞭解又深入了一層。不管是政策法規、社會民生,新聞所給予的對於我們周邊信息的瞭解和反思,是人生閲歷中不可或缺的一筆。

記得我剛進入學校第一次接觸專業知識的時候,聽到的第一句話是:多聽多看多感受。當時理解得很淺顯,但通過這一個月時間的磨練,我知道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所涵蓋的東西很多。對於新聞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現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質。

在實習期間,作為記者,我下了城郊,去過國企、各政府職能部門、氣象局……生平第一次參加了新聞發佈會,居然還見到了諸如謝霆鋒,陸毅這樣的大明星。這些時光曾經讓我垂頭喪氣,但也更讓我的專業技能迅速成長。

進入《百姓連線》欄目組老師交給我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接聽觀眾的熱線電話。説實話我剛開始有點不以為然,這麼簡單的事情給我做不是有點大材小用嗎?慢慢的我發現了熱線電話對於我們《百姓連線》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是一、檔民生類欄目,我們的工作就是通過與觀眾的交流來為老百姓排憂解難。我們大部分的新聞信息都來自於觀眾的“爆料”,它是我們做新聞的第一步,可以稱得上是我們的生命線。這也是我們欄目叫做百姓“連線”的緣由。

經歷一段時間最基本的接線工作後,慢慢的老師開始帶我們採訪了,這可是我們一直夢寐以求的.啊!一直以為自己在語言表達方面很有天賦。但是,在經過第一次寫稿完上交就被大幅度刪減之後,我開始覺得,我在語言表達方面是有問題的。總的説來就是:語言不精練,需要言簡意賅。這可能是我很久以來養成的習慣,凡是講道理,就喜歡掰碎了説,條分縷析,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完整。而有時候,這些 "分析"是不必要的,有些看上去很華麗很工整的句子實際上是完全可以刪除的。

以前年少輕狂的我總想着語不驚人死不休,很多題材總希望能鑽牛角尖進行猛烈的抨擊。但我很快發現,這樣的文章是鐵定被斃的。我開始翻看舊新聞,學習老師們怎麼寫新聞報道。漸漸地,我開始明白,電視台作為傳播最廣的媒體,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同時也承擔着巨大的社會責任。這就決定了政府新聞必須有一些條條框框,有自己獨特的運作規律。首先必須以正面報道為主,負面報道少一些;接着,帶有批評性質或監督性質的報道必須小心措辭,務必做到有理有據,不温不火。任何差錯都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慢慢的,我的報道就寫上路了。以前我只知道我想説什麼,但現在我還知道了該怎麼去説。

電視台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在這裏,可以走訪很多地方,什麼樣的人都有機會碰到。這些經歷對增長見聞、開拓視野大有裨益。

因為採訪,我接觸了許多我以前不可能接觸的到的地方和人。實習期間接觸的人,有普通市民,有農村村民;有企業家,有律師;有各部委的領導,有政府官員;還有各媒體的新老記者等等。

我採訪過的大人物、經歷過的大場面並不多,但十幾次寶貴的採訪經歷,讓我在公眾場合不再怯場,學會很平靜地與各種人交談,蒐集我需要的信息。

我會採訪嗎?以前我自以為我會。但是,當我真正實施的時候,發現我所謂的會,只不過是能夠把想要問的問題説清楚而已,從不考慮怎樣把新聞事件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也不考慮如何引導被採訪對象説出新聞主題。

我們有次做了一條政府慰問部分困難企業軍轉幹部的新聞。被採訪對象都是身患疾病而家庭經濟較為不好的軍轉幹部,市政府在每年八一都組織到他們家裏進行慰問。在採訪的過程中,被採訪對象由於礙於臉面,一直不肯説自己的經濟困難,總是敷衍我。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這個採訪就沒辦法用。於是老師教我這樣處理,讓我問他有沒有像冊,能不能讓我們看看。他給我們拿出來,我便故意問他這些温馨的照片是什麼時候拍的,最近怎麼不再拍了。問到這他沉默了,我看見他的眼眶開始濕潤,慢慢的落下淚。他説,自從企業困難後,家裏就省吃儉用了,哪還能拍照啊……順着他的話,我接着問,遇到這麼多的困難,政府有沒有什麼幫扶的措施?這樣就水到渠成地把採訪的主題引了出來,讓他觸景生情,這種有感而發的情緒才是真實的。這就是一個新聞老手和新聞新手的不同。老師不僅能快速把握要説的內容,更能找出最巧妙的方式,使一個本來很不易表達的內容變得深刻形象。慢慢地我體悟到,功夫,就在點滴間顯現。

每次跟老師們出去跑新聞,他們跟任何人打交道都能做到恰到好處。對方可能是各級官員,可能是平民百姓,可能是記者同行。任何一場,老師們總能夠適時插話,精確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因為我們《百姓連線》是一個和觀眾互動性很強的欄目,我們經常會見一些到台裏來的觀眾,盡我們所能為其排憂解難。有一次我們接待了一個來訪羣眾,講述了自己的不公待遇,想通過電視台的報道尋求公平。老師耐心地聽了他的話,仔細閲讀了他提供的材料後説,這裏面涉及太多法律問題,作為媒體不能涉足法律上孰是孰非的紛爭。但是您講述的事情,我們可以予以批露,請提供更詳細的資料和相關證據,相信從這個角度切入報道,對解決您的問題也會有所幫助。就這樣,來訪的羣眾滿意地離去了。我再一次體驗了什麼是高手。

“思想是一張捲起來的毯子,不展開就不知道有多少破洞。”在學校學習的三年中,我的確掌握了不少理論知識,也培養起許多自信。但是,一旦應用於實際當中,才發現很多自信其實是盲目的,實習了才真切發現自己的不足。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實習的這段時間讓我逐漸明白個人力量的渺小。你必須得跟別人合作,不要幻想僅靠自己的雙手撐起一片天空。

第5篇

我第一次踏進廣東電視台《生存大挑戰》辦公室的門時,根本沒有想到,在之後的兩個月,我會在這裏收穫一段快樂而難忘的時光。我不僅從同事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和他們成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實習過程中拿到了開啟通往社會之路大門的六把鑰匙。第一把鑰匙:真誠你可以偽裝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絕不可以忽略真誠的力量。第一天去電視台實習,我懷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聽過很多關於實習生的傳聞,説他們在單位要麼被當成透明人,要麼就淨幹些雜活,於是有點擔心自己會和他們一樣。踏進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着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的説聲“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誠的問候。

我總覺得,經常有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比如輕輕的一聲問候,但它卻表達了對同事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

僅僅幾天的時間,我就和同事們打成一片,我擔心變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我想,應該是我的真誠,換取了同事的信任。他們把我當朋友,也願意把工作分配給我。

電視台實習篇根據各自使用的方言,我們幾個實習被分別分配到潮州話、客家話、廣州話三個不同的.節目部。實習的第一天,除了辦好實習報到手續之外,便是回辦公室熟悉領導、同事們的稱呼和職務,並由每個節目部的負責人給我們介紹節目的製作流程,分配實習的工作任務。

我所在的潮州話節目部,從週一到週日,每天都有固定的對外廣播節目,其中,除了每日必有的“特色新聞”之外,還有時事報道、週刊、世界週刊、潮汕藝苑、工夫茶座、四海潮人、聽友信箱、今日僑鄉、五彩週末、鄉音鄉韻、在旅遊、僑訊專遞、動感、視點、經濟縱橫等欄目。

實習的頭幾天,我每天所負責的工作便是擔任潮汕每日特色新聞的編輯工作。大概步驟就是在上鍊接相關的潮汕地方,瀏覽並摘選兩三條當天發生在潮汕地區的代表性強、影響力大的新聞,進行規範地編輯,然後交給辦公室主任審批,一旦符合要求,就可以直接交給播音員,在當天的節目中播出。

不過這樣看似輕鬆簡易的工作,做起來卻並非想象中那樣一帆風順。由於是剛進台的新手,對廣播新聞的要求沒有完全徹底地瞭解,因此,在編輯的過程中,對新聞的種類、地域性、內容、字數把握得不很好,一開始,經常得經過主任大刀闊斧地修改甚至冒着全軍覆沒的危險才能壓縮出兩三條完美的新聞。隨着實踐次數的增多,漸漸駕輕就熟,主任簽發稿子那一刻千金難買的笑容終於浮現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實習的工作任務也由少到多,從易到難。除了每天必做的編輯新聞之外,我開始做起“四海潮人”欄目的編輯工作來。從開始的聽節目、做記錄、比較並研究該欄目的特點,到最後完成整期節目的策劃和文稿編輯工作,這當中遇到很多困難,也動搖過、放棄過,但堅持到最後,當回頭看看自己這一步步走過來的歷程,覺得自己似乎一夜之間學到了很多,從開始的一個清閒的實習狀態轉變到富有挑戰性、考驗耐性與毅力的過程,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工作的熱情與激情,更多的是自信心與成就感。

實習期間,我們還常常跟隨前輩們到播音室參觀,並學習他們錄播的步驟和音頻軟件的簡單操作方法。由於台裏的制度規定凡是被招聘進台的員工須培訓半年以上方有資格播音和獨立主持節目,所以作為實習生的我們理所當然未能獲得機會親身體驗一回在這種國家乃至國際級別的電台裏播音的感覺。不過,遺憾之餘,我們還是很慶幸自己能有機會得到這一個月的學習和鍛鍊機會,最重要的是,能在實踐中運用到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從課堂到社會的跳躍過程,我們檢驗了自己知識上的缺陷,更加明確了下一步的學習目標。

實習的最後一天,我們滿懷着一顆感激的心,和這個月來朝夕相處、曾經幫助和教導過我們的幾位同事以及已經在台裏工作的兩位00級師姐共同聚餐。那餐,是我這個月來吃得最香最飽的一頓,因為我不僅吸收了營養豐富的糧食,還收穫了沉甸甸的實習經驗。我很感謝學院給我這次機會,很感謝實習期間幫助過我的每一位朋友,我一定會把這一個月來實習中所積累的實際工作經驗帶回課堂中加以總結,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提高,為自己爭光,也為學院爭光!

第6篇

成長,莽莽撞撞、慌慌張張。我們在風雨中逮着彩虹的尾巴,永遠的在路上。——題記

乍寒還暖,和煦的陽光下,絲絲寒風掃過,已是深秋。縮着脖子行走在校園裏,為漫天飛舞的秋葉感動,秋天真的是個浪漫的季節!秋天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同學們已陸續地從各地趕了回來,經歷了三個月的實習,一個個漂亮了,也成熟了。走過了炎夏,趟過了酷暑,他們等到了秋天的收穫。

我也該盤點一下自己的實習,回望這一路成長,為旅程的下一站,裝點行囊。

實習開始前,老師們就一遍遍給大家鼓勵“一定要堅持,萬事開頭難。”是的,萬事開頭難!

實習的地方是自己找的,就是家鄉市裏的小電視台,而且去年就有過一個星期的見習,所以,信心滿滿的以為,一切可以輕車熟路,實習將會順利開展,而且發稿也不會太難。然而,現實的結果是:我切切實實坐了一個星期的冷板凳。

來單位的第一個發現是,除了領導,我熟悉的面孔都走了。這對我來説,無疑是最大的打擊,因為這意味着我的如意算盤落了空,所有的一切必須從長計議,我必須再一次開始我的小心翼翼,開始和大家慢慢熟識,開始漸漸提出我的“非分”要求……

第一天,我逐個拜訪了所有的大小領導,呵呵,所謂的拜訪就是和人家打個招呼,告訴人家一聲,我要在這裏實習了,當然,人家可能只是應付性的簡單的點個頭,並不會太在意。然而,禮貌問題不容忽視,何況咱還是大學生!收穫的感覺是原來説話也很累人,心得體會是自己很渺小,特別渺小!

之後的日子,我開始了無聊而規律的冷板凳生活,每天定時定點的上班下班,打掃衞生,然後積極主動的“討好”可以討好的每一個人。累?那倒沒覺得,因為咱是來實習的麼,這點苦不算啥,沒那麼矯情。然而,有時候你會冷不丁聽到一句“年輕人,就是有動力!”語氣似不經意又似乎諷刺,這時候,真是滿心的委屈。一整天的時間,我就坐在,不,確切的説是站在製作部裏,看編輯們編片子,只能看,機子是碰不得的,因為所有的內容都很重要,出不得一點差錯,我確實付不起責,於是我就戰戰兢兢的站着,小心翼翼的附和着她們有聊沒聊的一些生活瑣碎,把握着自己説話與笑的分寸,留心着看誰需要什麼,那裏需要打字,那裏需要取東西,誰需要叫人……看別人寫得稿子,心慌,雖然感覺他們寫得真的很一般很一般,然而卻自己連一般都可能寫不出。

他們的非編系統整個都換了,不再用premiere,,而是“千宇”,一個主機帶着兩個顯示器,功能增加了不少,我很不習慣,因為不能上手,所以會有很多的問題,因為膽小,總在疑問時欲言又止,痛恨自己的怯弱,給同學發短信,説得最多的莫過於“我真笨”,心裏卻不得不給自己打氣“相信自己!”

最難熬的時候是每當有記者來製作部裏交帶子的時候。因為,我想要乘機和他們“攀談”以便讓他們在出去採訪的時候帶帶我,然而,每一次我都以失敗而告終,我害怕被拒絕,甚至都不敢問問他們昨天去哪裏採訪了?我總是把自己的嘴定格為“o”型,仍是欲言又止。我的臉時刻保持微笑,第一時間給人讓位子,儘量不露痕跡的“討好”每一個人,然而,我希望的回報卻永遠被自己封鎖在嘴裏,那時侯的心情除了不甘心,就是恨自己!

我總是集中精力卻又心不在焉,“集中精力”用盡所有力氣注意着身邊每個人的需要與動向,“心不在焉”因為要關注每一次可能潛在的“機會”而不能靜下心來幹一件事。我每天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心裏的煎熬大過於身體的勞累,着急着自己的實習任務,卻又無可奈何,數着指頭過日子,怕來不及,感覺時間真短,然而,分分秒秒耗着、熬着,感覺時間真長!

每天,我都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笑着和門房的阿姨説再見,然後給自己一個“加油”的pose,對自己説:“明天會好的,相信自己!”每一天結束的時候都給自己一個期盼,每一天都在焦灼中等待着機會的出現……

“萬事開頭難”我一遍遍這樣安慰着自己,也一遍遍親身體會着這句話。呵呵,真的萬事開頭難!

我們總在不斷的與“第一次”邂逅,總在每一個“第一次”後慢慢蜕變、成熟。每一次的感覺都是不同的,然而,相同的.是,在每一個第一次之前我們總會有許許多多的反覆鬥爭與心裏煎熬……尤其是我,每一次無疑都是考驗,因為每一次我都會給自己樹立很多假象敵,阻撓着自己邁出第一步。

“勇敢的邁出第一步!”這是我最大的收穫。在坐了一個星期冷板凳後,我終於邁出了第一步。那個星期一我一如既往的早起、早去、早打掃,然而,我卻做了一件讓自己都吃驚的事。正當我準備着又一天的“站看”與“耗神”,有兩個記者帶着機子準備出去,於是,我心裏又開始活動,矛盾、掙扎……“想要出去”與“不敢”來回鬥爭,一遍遍的對他們笑,問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然而真正的意圖卻總在快要出口的時候,縮了回去。一遍遍的告訴自己“沒事的,大不了人家不帶你麼。”可是鼓起的勇氣支撐不到我把想説的話説出去,就泄了下去,恨自己恨得牙癢癢,暗罵自己的不爭氣,終於,人家要走了,就在他們快要上車的剎那,我的聲帶起了作用,“你們能不能把我也帶上?”這竟然是從我嘴裏説出的,我都被自己驚呆了,可能是我太想要出去了(心裏着急,不能在這麼下去,我已經熬了一個星期了!)所以,語言先於意識發揮了作用,竟然來了個“先斬後奏”。“當然”這是我得到的回答。

在去採訪的路上,我告訴他們一直都很想跟他們一起出來採訪,想學點經驗,他們都很吃驚“為什麼你不早説呢?我們求之不得呢,又有人陪又有人寫稿子。”啊?想想自己連日來的內心掙扎與“惶惶不可終日”,原來是這麼的傻,完全的沒有必要,不過是自己的膽小與不自信束縛了自己。

接下來的每一天,我仍然是最早上班,最快的速度打掃完,最耐心的對待每一次“指揮”,卻可以勇敢了説出自己的疑問,然後,得到大家的解答,和他們敞開了聊天,也會講一些自己的故事,然後和每一個來製作部裏的每個記者“攀談”,問詢採訪的情況,然後不失時機的提出“帶我出去”的要求,製作部裏的編輯們也會幫忙讓記者們有機會就帶帶我。然後我的手機號開始被存入他們的手機裏,我的手機裏多了一個新號碼組——單位同事:張老師、劉主任、馮姐、名嘴李、紅霞、郭姐、昊哥……我第一次採訪的是一個能説的局長,寫了第一條新聞《迎大慶、講文明、促和諧專題文藝晚會加緊排練》,跟着做了第一個欄目《李剛的漫漫郵遞路》……

雖然在採訪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我也顯得很笨拙,確切的説很稚嫩,我總不能理直氣壯提問,有時候也會很唐突……然而,畢竟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開始了正式的實習生活,又有了許多的第一次,有了許多犯錯的機會,有了許多促使我成長的因子,我感覺自己如一個剛爬出小巢的幼鳥一樣,渾身上下都是勁,時刻有翻跟頭的危險,卻渾身都充滿着飛翔的力量和勇敢去闖的衝動。承認自己需要學得還有很多,然而,因為走出了第一步,所以以後的每一次前進都充滿了可能。

當實習生活漸漸步入正軌,每天都很忙碌,有時候我會比正式的記者都忙,因為有時候一天我會跟兩個記者出去,從這個車子下來再上另外一輛,為此,別人視我痴傻,我卻樂此不疲,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

最長跑的是市政府大樓,最害怕的是下鄉,最多寫的新聞是會議和視察,接觸最多的人是治安系統的工作人員,“迎大慶”是最經常的主題,最讓我意外的是工業園區,(因為雖然我是豐鎮人,卻不知道豐鎮何時開始有了這麼大一個現代化工業園區),最瑣碎的新聞是去辦事處,最難受的是下鄉的路的顛簸而引起的暈車……然而我最不適應的是,無處可逃的飯桌文化。

當記者的常在外面跑逮着啥你就得吃啥,用張老師的話“千萬把自己給照顧好了,別在幹活之前把自己給餓死了。”所以我記住了一條“埋頭苦吃”。然而,飯桌上你還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得防着別人給你灌酒,能不喝就儘量一滴不沾,但也不能太死板,凡事總有變通,要因人因事因地而異。另外,飯桌上的人,個個都“身懷絕技”,謙虛一點,你會學到很多。

有一次,我們和郵政系統的一桌人一起吃飯,有個副局長就特別願意和我們兩個小記者交流,給我們講他的事業經歷,講教育兒子,講為人處世,教我們一些生活的“哲學”人生的“藝術”。還別説,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

學問,滲透在生活中的每一處,實習中的感觸尤其深,因為每天接觸大量的來自各行各業的人,他們平凡卻不普通,如果用心,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潛藏的“金子”熠熠生輝。

“無論幹什麼事,堅持會讓你立於不敗之地”這是我走得時候霍局對我的祝祈,也是我這次實習最大的感悟。

當瑣碎代替了新奇,開始時的新鮮感慢慢的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厭煩”,不再有開始的衝勁,也會有了應付差事的心情,甚至產生了打退堂鼓的念頭,這時候,我跟自己説:“不能這樣,楊新華,你要堅持,不要在行走中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學無止境,的確。何況自己還差的很遠,調整好心態,我必須繼續前行。

雖然看到別人寫的稿子很一般,卻發現自己連“一般”都寫不出,“眼高手低”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我找出了學校學過的《優秀新聞作品選讀》,於老師給我的建議是,“給自己講故事,用最家常的語言寫電視新聞”,而張老師語錄主體是“濃縮的才是精華”,劉主任則強調“動彈”搞新聞最忌懶,只要能動、肯動,就沒有你採不到的新聞。

打掃樓道的趙姨是個大吵吵,然而身上的快樂因子卻感染着周圍的每一個人;編輯小郭話不多,幹活卻如她的手一般精細,一絲不苟的嚴禁是廣電局的定心劑;記者小王有點瘋癲,卻能以最快的速度和別人打成一片,出去採訪,不管男女老少,見了她,縱使木訥也會話語滔滔,因此採訪於她很容易;劉主任、張老師、於老師更不用説,他們的閲歷本身就是一本讀不完的書……

身邊的每個人,都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學習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堅持,讓我靜下心來,發現了需要學習的生活,和生活中處處存在着的學習。

因為零時決定考研,所以我的實習抽乾了幹,被壓縮到一個半月,雖然時間不長,一路下來卻也是充盈着汗水與淚水。走得時候,霍局長説,“小楊,不容易,堅持下來了,同時也相信你一定收穫了。”是的,我收穫了。

因為播種,所以收穫,收穫了知識,收穫了友誼,收穫了成長,收穫了……點點滴滴。

緊張而忙碌的實習生活已告一段落,我的生活又投入到了新一輪的緊張,每天出入於自習室,為考研而準備,為着那渺茫的希望。然而,生活卻因此而充實,我也相信,不管結果如何,我的人生會因此而充盈,如同實習,它們都是我人生旅程中重要的財富。

明天的天空是否一樣蔚藍,我不知道。然而,我相信,努力了就不後悔,我也相信,儘管前途未必平坦,但是有夢想支撐,目的地就不再遙遠。我相信!

第7篇

從7月中旬進入xx實習到現在,已經四個月了。四個月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就在此時需要回頭總結之際才猛然間意識到日子的匆匆。原先頗感忸怩的離開大學的圍城生活,現在已經漸漸變得順其自然了,這或許應該是一種慶幸,慶幸自己對工作生活適應得還算快。

四個月的磨刀練陣,按理説,自己到底是寶刀還是鏽鐵應該可以從這些日子的點滴表現中露出應有的光澤了,然而直至目前,我卻對自己這些許的光澤沒有信心——雖然我堅信自己不是鏽鐵!

最初的時候,直播的時候特別地緊張,不管操作什麼都很有壓力,怕出錯,怕給別人帶來麻煩也怕無法彌補。最嚴重的時候,被朋友們懷疑有強迫症。我會把自己在做節目的時候犯過的錯,羅列在小本子上,這樣可以提醒自己同樣的錯誤不再犯第二次。每天,媽媽打來電話,習慣地多了一句問候:今天有沒有犯錯啊?每次聽到媽媽這樣的問候,內心有些諷刺。

很難忘的一次錯,是沒有錄下《道聽途説》,為了彌補這個錯,整組人重新錄了重播版的節目。因為磁帶斷磁,從一開始就沒錄上。直播結束後,導播説,休息5分鐘,再錄一遍。那5分鐘和再錄節目的20分鐘,很艱難地過着,內疚得要命,更深刻的是被同事們的包容感動了。現在,每次直播前都會特別地檢查錄機,以保證同樣的錯不犯第二次。

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這裏像是我的第二個家,節目製作可以在快樂中完成。本以為畢業參加工作後,人際關係是有距離感、層次感的,但在節目部工作讓我驚喜地發現自己原先的判斷是錯的。大部分的老同事,也都對我們這些新人投以真摯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們隨時給予熱情地指導;工作之餘,大家開懷談笑,不分彼此。最初進來新動的時候,領導和同事都會關心地問一個問題,住在哪裏,因為在直播組必須要早起,也會分享自己的經驗。最團結的是,上班的日子一組幾個人,每天6點就聚集在辦公室,為了8:08分的節目而準備着。有時候會特別忙碌,有時候會比較空閒一點,還可以滿足地吃上頓豐盛的早餐。哪怕是直播的時候,也保持着愉快的氣氛,也許這樣能趕走我們的瞌睡蟲。

除了參與直播,每天我還需要負責《妙説天下事》素材、《新華縱橫》和《國際專題電訊》的錄製,這些沒有什麼技巧和難度可言,只要掐準時間就可以了,哪怕是這樣我還是錯過過節目的播出時間,只能等到下一次重播,再晚都等着。

不過,有時候這樣無奈的'等待還是有好處的。我可以趁着這個機會加班錄《新動看台》的素材,多集一些素材可以“取其精華”,也可以趁機熟悉機子和軟件,所謂“笨鳥先飛”的經驗也可以借鑑起來,提前做下一期節目的內容。

四個月的時間,我已經可以獨立做《新動看台》了,因為片子做好都會有審片的環節,所以,還不至於出什麼大錯。每次過節前是最累的時候,因為要做很多的提前量來滿足節日裏的播放量,所以我總説,我們總是過着提前的日子。直播前的一些準備工作也已經學會,可總覺得自己效率還需要提高。所接觸到的工作,相比而言,最吃力的還是新聞發佈會的剪輯,總是不能很好地把握新聞時間,選取鏡頭的時候也會很猶豫,拿不定主意。記得第一次剪輯《雲門舞集——行草》的新聞發佈會,花了我半天多的時間,最後還是在二姐的大篇幅修改後才定稿。第二次,剪輯《蠟筆小新》的發佈會,這次有所進步,省下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學習,把這個缺口給補上。

因為很多同事都説現在的《新動看台》不好看,所以我會多加班來錄些有意思的素材,好像大家都已經習慣我加班的日子了。另一方面,大章也計劃着改版《新動看台》,雖然試着做樣片,可是還很不成熟。我想要學習更多的技術,在節目中可以自己做出想要的效果,不用每次都依賴着小小楊,增加她的工作負擔。

在以後的日子裏,首先希望自己不再犯錯,不給人添麻煩;做出讓人覺得好看的,有意思的節目。最後,想説在新動的日子,我很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