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庭教育如何樹立正確教育理念3篇 如何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2W

本文從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出發,分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指導之道,幫助人們更好地實現家庭教育的目標,為下一代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礎。

關於家庭教育如何樹立正確教育理念3篇 如何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

第1篇

一個孩子出生後,從小到大,幾乎2/3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長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在有意和無意、計劃和無計劃、自覺和不自覺之中進行的,不管是以什麼方式、在什麼時間進行教育,都是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的教育影響着子女。這種教育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都在不停地給予影響和示範,其潛移默化的作用相當大,伴隨着人的一生。

家庭教育的權威性是指父母長輩在孩子身上所體現出的權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確定了父母子女間的血緣關係、撫養關係、情感關係,子女在倫理道德和物質生活的需求方面對父母長輩有很大的依賴性,家庭成員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決定了父母對子女有較大的制約作用。父母的教育易於被孩子接受和服從,家長合理地使用這一特點,對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形成是很有益處的,對於幼兒來説,尤其是這樣。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關係和親緣關係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心領神會。家長高興時,孩子也會參與歡樂,家長悶悶不樂時,孩子的情緒也容易受影響,即使是幼兒也是如此。如果父母親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氣暴躁,都會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點。

關於家庭教育如何樹立正確教育理念3篇 如何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 第2張

第2篇

一、創新思維,更新理念,全面落實科學育人觀。

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在國家大力倡導以德治國,積極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號召下,學校教育的重點究竟在那兒,是繼續“重智輕德”,還是讓德育歸位,真正實現“德育為首,德、智、體全面發展”將直接關係到學校的進一步發展。但丁説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基於此,我們認識到:“重智輕德”將顧了“小我”,而失了“大局”,顧了眼前,失了長遠;只有真正全面落實德育為首,德、智、體全面發展這一科學育人觀,我們的學校才有希望,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為此我們要積極倡導“尊重個性差異,關注每名學生的發展”,“不求一夜成才,但求每天進步”的教育理念,要求每個教師做到“用愛心啟迪學生,用耐心幫助學生,用誠心鼓舞學生。”只有觀念的轉變才能為學校的德育工作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在教育教學中,德育不再是空談,而是實實在在的學科,實現德育課程進課堂和德育在各學科滲透;在對學生的評價中,不再單以考分高低論英雄,而是以德、智、體等各方面表現為依據來綜合評價學生。正是在這樣一種機制下,不僅教師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而且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過去那些所謂的“差生”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學校才能呈現出學生們講團結、趕先進、比學習進步互幫互助的良好局面,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説我們貫徹了科學發展觀,我們的教育才會有希望。

二、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以及各項活動之中。

教育家徐特立説過:“教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後代成為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品德的人。”教育家杜威説過:“沒有離開智育的德育,也沒有離開德育的智育”。這些名言都要求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處理好學科知識與德育的關係,知識教育與德育滲透的關係,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以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的觀點,課改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要求教學要做到“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因此我們要強調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的觀點:一是抓好“兩課”即思想品德課和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常規課堂教學、講座、課題研究、課外活動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專題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深入淺出,潛移默化。二是開發各學科的德育資源,注重學科滲透,發揮各學科課程育德優勢。各學科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在備課和上課環節上,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把握好教材中學科知識與德育的結合點,注重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在教學中真正體現“教材是對生活的總結、生活是對課本的延伸”這一宗旨。讓每一個教師都認真參與,真正實現每一個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設想。

三、充分開發家長資源,進一步加大家校協作的力度。

在多年的德育實踐過程中,我們越來越發現,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與改善、家長資源的充分挖掘對學校德育整體工作的實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充分挖掘、利用、整合家長資源,促進學校、家庭、社會教育資源的有機融合。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只有學校教育,而無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緻、複雜的任務。”可見,教育工作不僅需要學校,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長的配合,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的思想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給孩子的影響又是時刻存在的,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起着耳聞目睹的直觀影響。所以老師和家長的聯繫就成為了孩子德育教育特別是心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了。我們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有些家長的一些急功近利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教育方法和一些崇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做法,都會對孩子人格的養成起到副作用。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積極與家長配合起來,通過家庭走訪、電話聯繫、家校聯繫卡、開家長會等各種方式,及時瞭解學生在家裏的思想發展、心理變化,並作好學生在校的反饋情況,讓老師和父母都有所瞭解,這樣才能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做出正確的指導。可以説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最好的補充,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連接紐帶。只有家校兩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達成共識,才能給孩子心理健康成長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橋樑。

青少年學生的個性特徵決定了他們的成長方式:他們思維活躍、勇於嘗試和探索,對新事物接受很快,富於冒險精神,這都是他們的優點,但他們好衝動,遇事不冷靜,做事僅憑一時熱情,遇到挫折容易消沉,這是他們的缺點,對他們的教育就需要我們要結合他們的個性特徵,不能一味的説教,那樣只會引起他們的反感。而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自覺接受教育,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則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辦法。在活動的開展上我們要作到有的放矢:一是在活動項目的選擇上要結合學生的特點,要能夠既是他們喜聞樂見,還要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利用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節日,開展演講賽、徵文比賽、朗誦比賽等,如利用母親節、五四青年節、教師節、國慶節等有紀念意義的節日開展這些活動,既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意識,也豐富了同學們課餘生活,這遠比那些空洞的説教有效的多;二是在活動的形式上要新,要有時代感,要能夠引起青年學生的心靈共鳴。可以結合學生上網問題開展了網絡知識競賽,可以結合學生愛唱歌的特點開展了校園紅色歌手大賽,結合學生好動特點開展了重走長征路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既豐富了廣大學生的課餘生活,又達到了以活動促成長的潛移默化的效果。

第3篇

家庭是孩子們成長的搖籃,家長的言談舉止,啟蒙和滋潤着孩子的幼年,指導和督促着孩子的青少年,影響並盪滌着孩子的一生。為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我區積極實施親子共成長工程,簡要説來,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我們認為,要到達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的目的,家長課堂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方式。為此,我區把建立規範的家長課程課堂作為實施家長課程的第一步,想法抓好。規定了基本的授課流程:每次開課,組織全區教研,確定每個學段授課內容;提前通知家長,做好課程預習和提交想解決的問題;學校教研,探討授課內容;綜合意見,形成公共教案;個人研究,準備個性教案;開課(總結上次作業情況、看錄像、講解,互動交流、佈置作業);課後家長上交作業;批閲公佈;優秀家長評選。真正將家長學校上升到課程的高度,形成有課程設置、有教學管理、有師資培養,有系列教材的“課程”體系,我們精選最能引起家長共鳴、最能啟迪家長家教智慧的案例,選擇最能調動家長參與的方式來完成每一節課,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益,調動了家長的積極性,保證了“萬名家長進校園,重新學習做家長”氛圍迅速形成,工作良性推進。

只會工作不會思考,工作就沒有創新。我區積極創設條件,鼓勵學校確立課題或項目,組織老師撰寫教學案例與心得積極,積極開展行動研究。中心國小的研究課題已經結題,希望幼兒園的研究項目獲得2011年濰坊市素質教育優秀項目獎,老師們寫的的研究論文、案例、教案,很多獲得市級以上獎項。

加強過程性材料積累,開發家長學校課程,不斷豐富課程資源。很多學校將老師的優秀教案、家庭的典型案例等集結成書,實現了優秀資源的積累共享。其中,希望幼兒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每週對話的形式,編寫了家長和幼兒共同使用的一套叢書,分為小中大三冊,做到人手一冊,效果明顯。中心國小收集優秀家庭的做法彙編成書香家庭填異彩一書,推廣了典型,擴大了影響。這些課程來自於老師,來自於家長,更貼近學校和家庭實際,更吸引家長的興趣,不失為優秀的教育資源。

1 、兩個必須,加強硬件建設。每校必須配備齊全多媒體設備,保證滿足家長課程開課的所有需求;必須添設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類圖書,保證老師家長閲讀需要。

2 、兩級評價,健全激勵機制。事業局每年進行一次集中展示交流,每年一次專項督導,結果納入學校的辦學水平評估;學校對班級的工程開展情況進行評價,結果納入對級部、班級工作的量化考核。

3 、三項活動,持之以恆的開展下去。“我知父母心”感恩父母活動:教會孩子理解父母、感恩生命;“學習型家庭”創建活動:努力營造“書香家庭”;教學開放日活動:密切家校聯繫,拉近老師、學生、家長的距離。

即評選示範學校,建起交流學習的平台:全區每個學段確定一所家長學校示範校,對其他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起到引領、示範作用;骨幹教師評選,立起教師學習的標杆:培養“班主任當得好、家長課程講得好、家教難題指導得好”的“三好”家長課程骨幹教師;示範家庭評選,建起家庭教育的樣板:每個學校在本校學生較為集中的社區(村),評選考察建立一個家庭教育示範家庭,作為本校的家庭教育示範聯繫點,為本校學生的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一個樣板;示範課堂評選,大力提高課堂效益: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嘗試建立特色專題課程,滿足家長的個別需求,提高課程實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