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書心得體會4篇 我們仨讀書心得:智慧之路

來源:巧巧簡歷站 3W

《我們仨讀書心得體會》是一篇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三個編輯將分享我們在閲讀中得到的啟示和體驗。通過這些心得,我們希望能夠激發更多讀者的閲讀興趣,同時也能夠互相學習和成長。

我們仨讀書心得體會4篇 我們仨讀書心得:智慧之路

第1篇

初識楊絳先生,是第一次為學生們上八年級的一篇課文《老王》,這篇文章最後一句“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印象太深了,常讓我想起的是楊絳先生的真誠、善良與樂觀。這次讀《我們仨》這本書,是第一次這麼深入地走近楊先生、走近她擁有的這個學者家庭,感受他們三口在人生苦難面前相互理解、關愛的親情,好多時候讀着讀着就熱淚盈眶。

首先感動於這個家庭的學術氛圍。一家三口,三位教授,他們對學術,對學生,對教學共有的那份痴心讓我唏噓不已。早年的知識分子身上的單純與執着真是可貴。楊絳先生在文中寫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仨在家時,各自在自己的.書桌前工作,互不相擾,碰到困難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有仨人之間的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樣的文字,我連讀幾遍,總會為這個家的這份安靜、寧和向上的氛圍感歎不已,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情懷”,什麼是“赤子之心”。

其次感動於這個家庭三人之間的那種心心相牽的温柔。從楊絳先生的一段段描寫中,我讀到了錢鍾書先生疼愛妻女的一個個小細節,如在產院做產婦的日子裏,笨拙的鈡書為她做雞湯,在巴黎出租屋的時候,錢鍾書早早起牀,將早餐做好放在妻子的牀前,那個體貼入微的丈夫如在眼前。以至於合上書的時候,還時不時想起錢鍾書為妻子每天清晨做的牛奶紅茶,還有她為鈡書做的紅燒肉。總能記得她誇讚女兒媛媛“乖,管得住自己,過目不忘”這些特點時的自豪,常能想起他們一家三口讀書時媛媛看了開頭就傷心痛哭,鈡書看到書上可笑處就痴笑個不了,楊先生看書則很鎮定的樣子來。反覆回想就能感覺到一家人在一起,所有的生活都是詩。

?我們仨》,楊絳先生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兩位親人都與她遠去,她在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是在充滿真情的回憶。看似平實的文字裏,能感受到她的甜蜜,更能覺察到她思念親人的苦痛,書中敍寫的每一個生活瞬間都是她每天勉勵自己珍愛生活的動力。想到這兒,猛然覺得我們當下的生活也變得可貴起來,今日我們經歷的很多個細節,未來都會成為美好甜蜜的回憶。想到越是單純的生活裏,越有很多能夠品讀的滋味,我在勉勵自己,有什麼理由不温柔對待這不斷流失的歲月呢?

我們仨讀書心得體會4篇 我們仨讀書心得:智慧之路 第2張

第2篇

一個不平凡的老人,寫了一本平凡的書,這是《我們仨》給我的最大的感受。

楊絳先生不平凡,但是她覺得自己就是塵世中的普普通通的一個俗人,她把三個人共處的歲月,用樸實無華的文字一一記錄了下來,彷彿那就是我們的日常:嬉笑打鬧又不失温暖,處處充滿了歡喜和温馨,以及分離之後孤獨的老人化不去的憂傷。但是即便是老伴錢鍾書和唯一的愛女錢瑗一個接一個與她生死別離,他們仨失散了,她一個人思念着他們仨,她仍然在用生命記錄着之前的美好,哀而不傷,沒有用力,沒有彷徨無助,沒有矯情,我只見得委婉温暖又堅韌的'光流暢於字裏行間。

楊絳先生説他們這個家,很樸素,他們三個人,很單純,他們與世無爭,與事無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仨在小小的書房翻譯、備課、寫作,互不干涉互不影響,然而錢鍾書天性調皮,乘女兒小寐片刻,居然在其臉上作畫,而楊絳是縱容他的,錢瑗亦是嗔怒爸爸的不正經。這樣温馨動容又平凡熟悉的畫面在書中是常見的,讀來,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揚,不禁憶起某一個暑假,孩子他爸貪杯,肚皮日漸隆起,玩興起來,用毛筆在肚皮上畫了一個哭臉:“兒啊,這如何是好?”把我們娘倆惹得哭笑不得。

錢鍾書不會燒菜,總是手忙腳亂,他定然是把所有的智慧揮灑在筆墨上,楊絳先生就一點點照着菜譜漸漸學會了家常菜。在父女同時病倒的時候,她一個人忍着巨大的悲痛,同時兩個醫院奔波勞碌着,那時她已經八十出頭,每次帶去親自做的一點小菜,看着他們吃下,心中的滿足,與我們普普通通凡人的幸福類似的,每每讀來,便是見字如面,淚眼婆娑。

一個文人雅士的家庭日常如此動人,恰恰是正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當成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百姓,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敍事邀功,有的只是平常的簡單生活,他們以知識分子的尊嚴活着,我們仨,就沒有其他人了,而且旁人也進不來,我們各自安好即是極好。

日日柴米油鹽醬醋,生活本就沒有太大的跌宕起伏,即便是有,也是學會和他們仨一般,隱忍低調,不浮不躁,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能夠相聚,能夠相守,能夠相愛,已然是最重要。如果説20xx的天災,讓我們困宅為牢,但是福禍相依,我們一睜眼就看見彼此温柔的眉眼,低語呢喃:“早!”每日三餐或簡單或隆重,皆同食共賞。“媽媽,我的花又開了一朵!”少年驚呼着讓我過去,我的小狗饜足於瞌睡,不為所動,因為我們一直在,不像往日它聽着樓下傳來的腳步聲,早已雀躍,日子突然一下子慢下來了。

無法預測生活的變數何時來臨,即便一個人面對最黑暗的時刻,亦內心安定,和楊絳先生一樣,我們仨尤其是我們摯愛的少年,要努力成為這樣的人。

第3篇

楊女士(請原諒我姑且裝作很成熟的喚楊絳女士為楊女士)及其夫錢鍾書老先生還有其女錢媛女士的生活是如此的平凡而又不平凡。説它平凡是因為這是一個只有一家三口的世界,沒有名利紛爭,雖然楊女士、錢先生、錢媛女士都是我國數一數二的名人。説它不平凡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境界已經達到了一個我只能仰望的高度。

有人説讀書可以陶冶情操,此刻我終於明白,某些人的思想及品行真是是值得我們用一輩子來膜拜的。

1997年楊女士的愛女錢媛女士因病去世,1998年,僅隔一年,其夫錢先生也離開了人世。楊女士是懷着怎樣的一種悲慟渡過晚年呢?先後經歷喪女、喪夫之痛的楊女士又該是懷着多大的傷痛來寫這篇回憶錄的呢?回憶裏越是美好,對楊女士來説無疑越是一種殘忍。

在國家局勢動盪的時候,楊女士説:“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學,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為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當一種愛已經滲透到骨子裏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去計較形式上的愛的。而楊女士一家對祖國的愛,我想已經滲透到他們骨子裏了吧。楊女士及其家人我想應該是不諳世故的,可是他們卻深受身邊人的愛戴。在這63年間,他們不停輾轉,然後分離,再又相聚。可是不管他們到哪裏,總會有那麼一羣人照顧和關心着他們。因為不論何時何地,他們都是以一種真誠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個人。他們把工作當做樂趣,寫字永遠是他們熱衷的事。剛開始,他們不會做飯,不會用電爐燒水,錢先生甚至連火柴都不會劃,可是他們的生活卻處處充滿樂趣。就像伉儷二人把每次的散步當做探險一樣,這是一個聖潔的世界。

還有家庭的温馨也是本書最震撼的地方之一。從楊女士給這本書取名為《我們仨》這點便可推知一二。“我們仨”是並列關係,無論在誰心中,地位都是等同的。這就讓人想起了“朋友”這個詞。與其説他們是夫妻、是父女、是母女關係倒不如説他們是朋友關係。不論驟風暴雨他們相濡以沫。天上人間,時空阻隔不斷的是摯情。楊女士的文字含蓄節制,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自力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

可是逝者永逝,在這裏我只能祝願楊女士能夠安詳渡過她的晚年。

第4篇

泛黃的封面、瀟灑寫下的書名,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中國文人別樣的雅緻風韻。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抽出一些時間,欣賞娓娓道來的故事,好好咀嚼,在我看來,是有必要的。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思念帶來無邊無際的傷痛,痛定之後剩下洞徹生死世事的達觀。書中沒有心碎的詞句,絲毫不顯露悲痛的內心,然而紙張滿溢着對丈夫、對女兒的無盡思念,雖然只剩下楊絳先生孤身一人,但她活在甜美的回憶之中也滿臉幸福。所有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裏看來都是淡定超脱,但內心只有冷暖自知了。

一個長達萬年的夢開始出現,楊絳先生與家人一起在一條古驛道上離離合合、聚聚散散,看到後面才知道這些事一家人在最後一段人生路的真實寫照。作者筆法細膩,十分注重細節,零零碎碎的生活小事被串成一條樸實卻散發着獨特魅力的古風項鍊。沒有直抒胸臆,沒有直接議論人事,只是細緻從容地敍述,將思考的空間留給了看文字的我們,她所想表達的想法和主題也就這樣慢慢、慢慢浮現。“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全書以這樣簡單的三句話結尾,一陣心酸湧來,願那份温馨的回憶能陪伴者楊絳先生尋覓到回家的路,與日夜牽掛的親人相聚。

我們倆老了只有短短一頁,但是卻包含着對故人的滿滿懷念;我們失散了文字裏描繪出的夢境虛虛實實、亦幻亦真,走上古驛道,相聚再相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最着墨描寫的一個章節,幾十年來普通平凡家庭裏的一個個日子,對於專注於做學問的夫妻倆,生活更是簡單,儘管風雨兼程,依舊相互攙扶前行。傷心處,我會心酸,受到撼動;開心處,我會不自覺跟着書裏的人物一起歡笑;親人離散時,我跟着一起悲痛。跟着作者喜怒哀樂,也贊同着一些價值觀。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回憶錄,更像是人世間的一個有血有肉有喜有哀的劇本,靈動細緻的筆下角色鮮活。

從窗户紙的孔隙中,看到了一户書香門第的故事,即便有主角已駕鶴西去,但依舊動人心絃。再多的讚美評價在不真真翻看這本書前都顯得蒼白無力,現今作者還站在這座書橋上尋找着知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