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8篇 《智慧之火,啟迪心靈:中國寓言故事集錦》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6W

中國寓言故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瑰寶之一。這些寓言故事通常以動物為主要角色,通過生動活潑的描述,詮釋了深刻的道德教訓和哲理。這些故事充滿智慧和趣味,不僅能夠幫助人們增進道德修養,還能夠開拓思維,培養智力。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奇妙的世界,感受中國寓言故事的魅力與智慧。

中國寓言故事8篇 《智慧之火,啟迪心靈:中國寓言故事集錦》

第1篇

宋國有一個狙公,十分喜愛獼猴。為了觀賞這種似人非人、富有靈性的動物,他專門餵養了一羣獼猴。狙公與獼猴相處久了,人猴之間的信息溝通就成了一種心領神會的交流。不僅狙公可以從獼猴的一舉一動和喜怒哀樂中看出這種動物的慾望,而且獼猴也能從狙公的表情、話音和行為舉止中領會人的意圖。

因為狙公養的獼猴太多,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瓜、菜和糧食,所以他必須節制家人的消費,把儉省下來的食物拿去給獼猴吃。然而一個普通的家庭哪有財力物力滿足一羣獼猴對食物的長期需要呢?有一天,狙公發覺家裏的存糧難以維持到新糧入庫的'時候,因此意識到限制獼猴食量的必要性。

獼猴這種動物不像豬、羊、雞、犬,吃不飽時僅僅只是哼哼叫叫,或者外出自由覓食。對於獼猴,如果不提供良好的待遇,想讓它們安分守己是辦不到的。它們會像一羣頑皮的孩子,經常給人鬧一些惡作劇。既然沒有條件讓獼猴吃飽,又不能讓它們肆意搗亂,狙公只好想主意去安撫它們。狙公家所在的村子旁邊,有一棵高大的櫟樹。每年夏天,櫟樹枝杈上長出的密密麻麻的長圓形樹葉,早已把樹冠裝點得像一頂華蓋。這棵樹下成了人們休息、納涼的好地方。一到秋天,櫟樹上結滿了一種獼猴愛吃的球形堅果橡子。在口糧不足的情況下,用橡子去給獼猴解饞充飢是個好辦法。於是狙公對獼猴説:“今後你們每天飯後,另外再吃一些橡子。你們每天早上吃三粒,晚上吃四粒,這樣夠不夠?”獼猴只弄懂了狙公前面説的一個“三”。一個個立起身子,對着狙公叫喊發怒。它們嫌狙公給的橡子太少。狙公見獼猴不肯馴服,就換了一種方式説道:“既然你們嫌我給的橡子太少,那就改成每天早上給四粒,晚上給三粒,這樣總夠了吧?”獼猴把狙公前面説的一個“四”當成全天多得了橡子,所以馬上安靜下來,眨着眼睛,撓着腮幫,露出高興的神態。

一羣辨不清“朝三暮四”和“暮四朝三”孰多孰少的愚蠢的獼猴,恰似那些沒有頭腦、只會盲目計較的人的一面鏡子。不過,在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在複雜的客觀世界面前,看問題必須摒除實同形異的假象的誘惑。此外,在人際關係中,一定要講原則、重信義,不做那種朝親“三”,暮近“四”的見異思遷之人。

中國寓言故事8篇 《智慧之火,啟迪心靈:中國寓言故事集錦》 第2張

第2篇

一、窮光蛋狂想曲:陳大家裏很窮,靠撿破爛為生。有一天,陳大撿到一顆雞蛋,他説:“我們有財產了!”太太問:“為什麼?”陳大回答:“因為……再請幾個傭人。”太太越聽越入迷。陳大又説:“我呢,就可以討幾個小老婆了。”太太一聽先生要討小老婆,氣得把雞蛋猛力一摔,陳大一看,美夢全泡湯了。

二、不要金子要指頭:據説,神仙能用指頭把石子點成金子。一天,神仙來到人間試試碰到的人,誰是不愛錢的。第一個人,一看到金子,伸手就想抓。第二個人,看到金子,拿起金子就要跑。第三個人,小和大的金子都不要,他想要會把石子點成金子的指頭。神仙一聽,趕緊逃回天上,從此再也敢到人間來了。

心得感想: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是在説有關中國的寓言,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就是“窮光蛋狂想曲”。陳大撿到一顆雞蛋就妄想“家當”,而不直接去花時間、心血去努力。類似這篇寓言,在東漢時,劉秀寫信他的大將岑彭説“人若不知足,卽平籠(今甘肅地區),復望屬(今四川地區)。”因為這個源顧,所以後人便把這句話簡略成“得隴望蜀”,形容像故事中的陳大,貪得無厭、不知滿足的人。

記得有一次,媽媽做了三種口味的布丁,我趁着弟弟妹妹在玩時,吃了一口牛奶布丁,因為太好吃了,我還想在吃巧克力口味的,還好,我沒有去做這件得隴望蜀的事,不然,弟弟妹妹都沒得吃了。從這裏,我學到,有時可以讓一讓別人,也會比較開心。

我是讀着《中國寓言故事》度過自己的童年的,如今已成為一名國小老師,自認為多歷世事,雖不聰明,也不算糊塗,但當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再次重讀《中國寓言故事》的時候,卻有了一種心靈蒙塵被洗的感覺。《中國寓言故事》的語言通俗易懂,富於童趣,充滿了人生大智慧。其中中國古代寓言有着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其中不少的篇章家喻户曉,併成為人們喜用的成語,譬如“揠苗助長”、“黔驢技窮”、“葉公好龍”、“一葉障目”、“螳螂捕蟬”等等。每一個故事中都給人一種啟迪,要你領悟其中的哲理。本書按照思想內容,可以概括成三類。第一類是以生動活潑的比喻講出深刻的哲理,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智慧。第二類是具有“勸善懲惡”性質的,其中也有許多篇章給人以積極的啟示。第三類是“揭發伏藏,顯基弊惡”,具有諷刺性的。此外,還有專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鬥爭藝術的。《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除了有好多人生道理的故事,還有精美的圖畫,是國小生的良師益友,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果把這本書讀破,你的將來一定會受益無窮。由此我想: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把這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入課堂,那麼就一定能引起同學們的興趣,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這樣作文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於是,一天的作文課上我給學生講了一則寓言故事,這就是《神童的不幸》。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孩非常的不幸,方仲永天資聰穎,五歲便會作詩,不論什麼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容深刻雅緻,文采絢麗多姿,得到眾人讚賞。講到這裏,同學們都發出感歎之聲,“真聰明啊”。我想:這太好了,同學們已經進入情景了,學生的思想和故事情節融為一體,這是寫作的初步。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傳到了縣裏,人們都認為他是個神童。縣裏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賞方仲永,連他父親的地位也隨着提高了不少。這樣一來,方仲永的父親便認為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於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讀書的念頭,每天帶着方仲永輪流拜訪縣裏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方仲永的作詩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誇讚和獎勵。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於只一味憑着一點“天才”而沒有後天的'再學習,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並無什麼不同,人們都遺憾地搖着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於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我讓同學們對這則藴合着深刻哲理的故事發表看法,李清同學説:“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驕傲”。李傑同學説:“方仲永的父親太愛慕虛榮了,結果毀了自己的兒子,教訓深刻。”李紫焉同學説:“就像一個偉人説的天才是先天的聰明加上後天的汗水,天生聰明的人也要不斷學習。”馬良同學説:“做人要有主見,不要什麼都聽家長的,方仲永如果有一點主見,也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同學們的精彩發言贏得了陣陣掌聲。

我接着引申説:“同學們,我們生活中也有像方仲永這樣的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後天的學習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後面。你能舉出具體的事例嗎?”同學們都異口同聲地説:“能”。趙冉同學説:“我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天生聰慧,聽奶奶説上學時一學就會,可就是不認真學,國中畢業就不願上了,説在家寫書,閉門造車能寫出什麼書呀?現在就是一農民。”李敏同學説:“我鄰居小軍從小也很聰明,國小時寫的作文總是被當做範文讀,可國中光是談戀愛,荒廢了學業,成績跟不上就退學了……。”陳晨同學説:“咱們學校也有這樣的同學,聰明但不認真學,成績總是倒着數……。”同學們興高采烈地説着自己所知道的事例。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最後,我進行總結:“同學們,光有先天的聰明是不行的,還要努力才行,要注意接受新知識,及時充電,才能跟上別人,跟上時代,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同學們,努力吧,光明的前途就在不遠的前面等着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就是這些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它意象鮮明,寓意深刻。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把這些故事充分利用起來,並且把它們合理地充實到作文教學中去,那麼一定會使我們的作文教學生趣盎然。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老師在快樂中教學,興趣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最佳契合點,在教學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第3篇

齊國的相國晏子有一次外出時,乘坐的馬車正好經過馬車伕的家門。馬車伕的妻子得到了這一信息後,便在家中打開一條門縫,向外觀望。她本來只是為了目睹一下當朝相國的風采,卻不想同時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在替相國駕車路過家門時,竟是那樣神氣活現地坐在車前的大傘蓋下,洋洋得意地揮舞手中的鞭子,目無行人,昂然前進,好像替相國駕車,自己也成了相國似的。

晚上,馬車伕回到家中,白天那種自我陶醉的情緒還沒有消失呢,妻子就鬧着要與他離婚。這真是一個晴天霹靂,一下子將馬車伕打入了五里霧中,半天摸不着頭腦。他百思不得其解地追問妻子鬧離婚的緣由,妻子餘怒未消地説:“晏子是齊國的當朝相國,學問名望在各國諸侯大臣中間有口皆碑,如雷貫耳。可是,今天我看他坐在車上,儀表端莊,態度謙和,思想深沉,令人起敬。而你只不過是給他駕車的一個馬車伕而已,卻在車上趾高氣揚,不可一世,自以為多麼了不起,在趕車時竟不把路人百姓放在眼中。像你這樣胸無大志的人,將來怎麼會有出息呢?所以,我要與你離婚!”

妻子的一番數落,使馬車伕發現了自己的淺薄和無知,頓感羞愧萬分,無地自容。他從此以後,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態度,不僅勤奮好學,而且謙虛謹慎,終於用實際行動中打開一條門縫,向外觀望。她本來只是為了目睹一下當朝相國的風采,卻不想同時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在替相國駕車路過家門時,竟是那樣神氣活現地坐在車前的大傘蓋下,洋洋得意地揮舞手中的鞭子,目無行人,昂然前進,好像替相國駕車,自己也成了相國似的。

晚上,馬車伕回到家中,白天那種自我陶醉的情緒還沒有消失呢,妻子就鬧着要與他離婚。這真是一個晴天霹靂,一下子將馬車伕打入了五里霧中,半天摸不着頭腦。他百思不得其解地追問妻子鬧離婚的緣由,妻子餘怒未消地説:“晏子是齊國的當朝相國,學問名望在各國諸侯大臣中間有口皆碑,如雷貫耳。可是,今天我看他坐在車上,儀表端莊,態度謙和,思想深沉,令人起敬。而你只不過是給他駕車的一個馬車伕而已,卻在車上趾高氣揚,不可一世,自以為多麼了不起,在趕車時竟不把路人百姓放在眼中。像你這樣胸無大志的人,將來怎麼會有出息呢?所以,我要與你離婚!”

妻子的一番數落,使馬車伕發現了自己的淺薄和無知,頓感羞愧萬分,無地自容。他從此以後,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態度,不僅勤奮好學,而且謙虛謹慎,終於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妻子的諒解。

馬車伕的變化引起了晏子的注意,他好奇地探詢其中的'奧祕。馬車伕坦誠地將妻子的批評和自己的決心和盤托出,令晏子十分感動。他不僅欣賞馬車伕的妻子志存高遠、超凡脱俗的境界,而且讚佩馬車伕知錯即改、從善如流的精神。後來,晏子果然在齊國國君的面前,推薦這位馬車伕做了大夫。

馬車伕的故事説明:只有無知無志之人才會盲目驕傲,而勇於正視自身的缺點並能認真加以改正的人,一定會有出息。

第4篇

在一片森林的附近,有一個水塘,離此不遠的地方住着一隻蟈蟈兒。這隻蟈蟈兒已經很老了,甚至連它剛跳過這片草地的時間都記不起來了。“我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老的啦。”蟈蟈兒這樣想着。

它自負得很,就大聲地唧唧地叫了起來。這時,一隻綠色的青蛙呱呱地叫了起來:“你怎麼又來打擾我的午睡了?每當火辣辣的太陽照到水池,我開始發睏時,你便開始叫了起來,到什麼時候我才能休息呢?”

蟈蟈兒反駁説:“你是多麼的不通情達理呀,在其他動物體息時,你為什麼總是呱呱地一直叫到深夜呢?要是你把你的生活習慣變得正常起來,夜晚休息,白天再讓人們聽你這討厭的呱呱聲就好啦。”

老蟈蟈兒把這隻大腹便便的.青蛙奚落了一頓,自己十分得意,接連叫了三聲。“不知羞恥的東西,你以為,你那細微的聲音能和我這漂亮的男低音相比嗎?”青蛙罵了起來。

蟈蟈兒奸險地笑了笑:“哪裏的話,完全不能比。即使其他的青蛙長得比你還要肥胖,叫的聲音比方還要洪亮,那人們也只能説是‘呱呱’聲罷了,可是,一聽到我們的聲音,他們就説是一場精彩的‘音樂會’。”青蛙更生氣了,因為它最不喜歡別人説它肥胖,可是一下又想不出如何回答,只是罵了句:“啊,你這個嘴尖腿細的傢伙!”

蟈蟈兒説:“是啊,我的腿是細長了些,但它對我大有益處,我可以一下子跳得者遠,有我身長的十倍那麼遠。”青蛙一聽,笑了起來:“你以為這算什麼特殊的本領嗎?我可以跳得有我身長的十五倍之遠。”

蟈蟈兒叫了起來:“撒謊!讓我們看看誰跳得遠。”這時,剛好走過來一隻鸛,青蛙和蟈蟈兒把它喊了過來。青蛙説:“鸛先生,您來裁判……”蟈蟈兒沒等青蛙説完,就插説道,“尊敬的鸛先生,這是大肚子青蛙在這裏聲稱……”

“我跳得最遠!”青蛙叫了起來。“不,是我!”蟈蟈兒叫得更響,鸛説:“好的,賽賽看吧,我來裁判一下,看誰跳得遠。”

肥胖的青蛙鼓足力氣向前跳去,蟈蟈兒都望不見它了。可是鸛只走了一兩步就用長長的嘴巴把青蛙吞了下去。”好極了!”鸛説。蟈蟈兒聽鸛説好極了,它還以為,鸛稱讚青蛙跳得好極了呢。“現在該我了。”蟈蟈兒邊嚷邊向前跳去,恰好跳到了鸛的腳前。“我看到了。”鸛説完,把蟈蟈兒當做飯後的一道點心吞進肚裏。

第5篇

鸛和雁常常偷吃田裏的莊稼。一天,他們又一起去偷吃田裏的`新穀子,一隻鶴也跟着去了。

哪知農夫早已撒下了網,把他們全逮住了。鸛和雁無話可説,可那隻鶴很不服氣,就對農夫説:“我不是鸛,也不是雁,我是一隻老老實實的鶴。我從來不做壞事,這次是跟着他們來玩的,不應該受到懲罰。”

農民説:“誰叫你結交了壞朋友?你跟他們一起犯了罪,當然應該一起受懲罰!”

第6篇

有一個人十分擅長捕鳥,他編織了捕鳥的羅網,那羅網上結滿了密密匝匝的網眼,捕鳥人拿了這張網去捕鳥,每次都能捕到不少鳥雀。

這一天,捕鳥人又守候在樹林裏,他張開了他那張捕鳥羅網,又在網下撒些食物。不一會兒,有一羣鳥雀飛下來了,果然,有不少的鳥雀撞到了網上,成了捕鳥人的囊中之物。

有個人一直在一旁看捕鳥人捕鳥,他覺得十分有趣。可是,他卻發現了一個“祕訣”,那就是:一隻鳥頭只鑽進一個網眼就被捉住了。於是他想道:既然網住一隻鳥只需一個網眼就夠,那幹嘛還要去編結那麼多的網眼呢?成百上千個網眼,難道一次能網那麼多鳥嗎?那個捕鳥人也真是不嫌麻煩,實在太笨了。現在看我的吧。

於是他回到家裏,將捕鳥的羅網來了一次“革新”。他將麻繩一根根結成單獨的小圓圈,然後把這些小圓圈分別系在一根長竹竿上,準備也到樹林中去捕鳥。他把長竿靠在樹椏上,守候着鳥雀撞在那一個個的圓圈裏,可是一批批的鳥飛下來,又都飛走了,他在樹林裏守候了一天,連一根鳥羽毛都沒得到。

他沮喪地扛着長竹竿回家。路上別人見了都覺奇怪,問他:“你這個東西是做什麼用的?”他回答説:“捕鳥用的。”

別人笑着説:“新鮮!還沒見過這種捕鳥的`東西呢。”他説:“這是我改進後的獨目網。一隻鳥只需鑽一個網眼,我做的這個網不是比一張連結許多網眼的大羅網省事多了嗎?”

這個愚蠢的人只會片面、孤立地看問題,因此只看到了一隻鳥鑽一個網眼的表面現象,卻不懂所有網眼在一起互相配合才能捕鳥的本質規律。

第7篇

東漢末年,董卓在朝中專權,上欺天子,下壓羣臣,魚肉百姓,無所不為。各州郡的割據勢力紛紛起兵討伐董賊,共推袁紹為盟主。袁紹自稱車騎將軍,統率羣雄,直逼長安。

冀州牧韓馥負責討逆羣雄的糧草供應,他看到袁紹深得人心,勢力越來越雄厚,害怕他奪取自己的地盤。怎樣才能消除袁紹的威脅呢?韓馥心生一計,那就是少給他們軍糧,使他們儘早離散。袁紹見韓馥如此對待自己,氣憤不已。

一天,袁紹的一位謀士對袁紹説:“您想討伐董卓,必須有一塊容身之地,否則難免受人所制。冀州之地,人民富庶,糧草充足,而冀州牧韓馥又沒什麼才能。您為什麼不想辦法把冀州奪過來,作為養兵之所呢?”

“哎呀呀,你説得太好了。若能奪取冀州,有了充足的糧草,我的`兵馬定能得到進一步的擴充。這對我實在太有利了。”

袁紹採納了謀士的建議,一方面祕密命令公孫瓚率軍隊佯做攻冀州之勢,一方面派遣自己的外甥陳留、高幹勸韓馥歸順自己,拱手獻出冀州。

韓馥面對不利局勢,仔細地想了一陣。他知道自己的才能和威望都不如袁紹,眼下又有重兵威脅,只好同意讓出冀州,也好保全性命。但是他把這個想法對部下講了,反對的呼聲卻很大。很多將領對韓馥説:“咱們冀州兵強馬壯,貯存的糧食足夠吃十年;而袁紹的人馬也就是一羣窮軍孤客,依靠我們喘出來的氣而活着,又如同吃奶的孩子託在我們手上,假如給他斷了奶汁,他立刻就會餓死。我們憑什麼要把冀州白白讓給他?”

韓馥説:“我是袁家的老部下,論才能又遠遠比不上袁紹。我把位置讓給賢者,也是古人所贊成的,你們為什麼要從中作梗呀?”

韓馥的大將們還是不服氣,他們提出把兵馬開回來,與袁紹進行決戰。可是韓馥説什麼也不答應,一心要把冀州讓出去。他派自己的兒子帶着冀州牧的印綬,去見袁紹,表示投降的誠意。

袁紹得了冀州,實力大大增強,心裏卻容不得韓馥。到後來,韓馥受盡了袁紹的逼迫,自殺而死。

第8篇

親愛的同學們,我相信大家都看過《寓言故事》吧!它是通過人和動物的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來諷刺或讚揚現實生活中的人或事,從而引出一個又一個深刻的道理。在這麼多的好看的小故事中,最吸引我的是《毛遂自薦》的故事。來跟我進入《毛遂自薦》的故事裏,來了解毛遂為什麼要推薦自己了?

首先,讓我來説一下《毛遂自薦》的優點吧,也就是《毛遂自薦》為什麼讓我在看過的寓言小故事裏如此吸引我的三大優點:

1、這個故事不僅讚揚了毛遂的自信、勇敢,而且他更是達成了平原君和楚王也可以説是趙國和楚國的一場關於生死存亡的大交易。

2、書的結尾並沒有告訴我們讀者秦國攻打趙國的結果,我也不知道。如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網去查,我想説就是因為結局並沒有告訴我們讀者們趙國有沒有滅亡,才會吸引我們對這個故事後續的想法和了解,這樣就無形增加了自己想對歷史知識的瞭解。

3、《毛遂自薦》對我們這些孩子甚至成年人都是有十分大的幫助的。孩子們會在課堂上更積極的發言,大人們會在工作上勇敢指出工作上的不足,大膽發揮想象,更自信的為自己工作和生活錦上添花。

那麼就有人會問:“你在開頭不是説毛遂為什麼要去推薦自己了?”彆着急,答案就是毛遂對自己的才能十分的自信,更勇於表現出自己的優點,所以毛遂就去推薦自己了。

我建議同學們去買一本《中國寓言故事》,裏面不僅有《毛遂自薦》,還有更多引人入勝的故事,絕對是一本好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