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5篇 "探究《桃花源記》:帶你領略世外桃源的美妙"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W

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桃花源記》,該教案通過“導讀——講解——閲讀——討論——寫作”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篇文學經典。學生將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和討論,進一步開拓想象,提高文學素養。

八年級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5篇

第1篇

誦讀古代詩詞,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評價學生閲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考察學生的記誦積累,考察他們能否憑藉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詞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為考試內容。

學習本單元,要先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和精美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1、讀懂課文大意,積累交通妻子無論不足等常用的文言詞語。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通過多種誦讀形式讀懂課文大意。

2、在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展開想象,進行文學再創作。

1、走進陶淵明的精神世界,同時形成自我的情感體驗,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

1、導語:同學們,你知道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請一個同學説説世外桃源這一成語的含義及出處,並屏顯該成語的含義,提醒學生積累該成語。)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通過多種誦讀形式讀懂課文大意,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設計意圖:1、開門見山地導入新課。3、讓學生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

1、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或把握不準的字圈出來,然後利用註釋和工具書合作解決。

3、大聲朗讀課文,注意節奏,畫出把握不準的語句,師生共同研討。

二、點讀(所謂點讀,就是從課文朗讀轉向閲讀課文註釋,要求學生點着課文註釋,一個一個地讀)

1、要求學生大聲地慢慢地理解性地朗讀課文註釋,不理解之處畫上橫線。

3、教師點出應該重點理解的詞,幫助學生理解積累。

(6)成語:世外桃源怡然自樂豁然開朗無人問津落英繽紛

三、譯讀(所謂譯讀,就是學生自讀課文,自譯課文,讀讀譯譯,譯譯讀讀。)

(教師聽學生的讀與譯,指出並糾正不當之處,屏顯學生可能不大會翻譯的語句)

?教學環節之二——品讀課文,理解作者的社會理想】

一、品讀(所謂品讀,就是在感知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對課文進行分析、品位和賞析。)

1、桃花源的外面是什麼樣子的?請從文中找出描寫桃花源外部環境的語句。

2、桃花源的裏面是什麼樣的呢?請從文中找出描寫桃花源內部環境的語句。

(小結:作者筆下的桃花源環境優美,男女耕作,老少皆樂,民風淳樸,是一個和平安寧的地方。)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乘的環境裏,中年以後長期隱居在農村(寫作本文時作者已57歲,隱居農村已十餘年),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裏,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這篇文章裏,他既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這個現實世界之中。(屏顯)

教師引言:唉,陶淵明何其不幸,生在亂世之中,這麼尋常的生活對他來説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我們何其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同學們,飲水得思源,你知道在這太平盛世的背後,有多少人的努力嗎?你知道我們能夠坐在這兒學習,這背後有多少人在為我們默默地付出嗎?是啊,我們要珍視今天的和平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以後,為國效力。

教師引言:千百年來,桃花源的故事讓無數人為之傾倒,因為它構建了一個美好的樂源。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世外桃源吧。同學們,你理想中的自我、家庭、學校和社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有一個夢。夢裏,天空蔚藍蔚藍的,鳥兒自由自在地飛翔。山,鬱鬱葱葱的,各種動物歡樂地奔走其間。水,澄澈見底,魚兒蝦兒暢遊其間。啊,夢裏的世界多麼潔淨!沒有滾滾而來的沙塵暴,沒有四處瀰漫的霧霾,沒有工業廢水,沒有漂浮的塑料袋。

我有一個夢。夢裏,中東部家庭和西部家庭手拉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手拉手,全世界的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長,快樂地學習,不用踏着泥濘步行數裏去上學,不用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啊,夢裏的世界多麼美好!沒有貧窮,沒有疾病。

我有一個夢。夢裏,世界和平安寧,沒有殺傷性的武器,沒有戰爭,更沒有屠殺。

?教學環節之三——品味語言,展開想象,進行文學再創作】

一、研討漁人與村人的對話(體會本文的語言精煉的特點)

二、展開想象,寫一寫《村人與漁人談話錄》《漁人與太守談話錄》

漁人(自言自語地):哇塞,這是什麼地方啊?天上?人間?

漁人:我——,我是打漁的,今天天氣好,運氣也好,打了好多魚。我就划着船沿着溪水走着走着,看到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覺得很神奇,就跟着過來了,沒想到這裏別有洞天啊!我是不是在做夢啊,你們這是天上,還是人間?

漁人:那這裏的人間跟我生活的的那個人間迥然不同,咋回事呢?

村人:這——,説來話長啊,還是到俺家裏去,咱們慢慢聊吧。

2、展開想象,寫一寫《漁人與村人談話錄》或《漁人與太守談話錄》。

八年級上冊語文《桃花源記》教案5篇

第2篇

本文文字較為簡易,且故事性較強,可要求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基本內容,對於難懂的字詞,教師稍作點撥即可。同時,要加強誦讀練習,積累文中的成語及有價值的詞彙,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另外,要讓學生多收集資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寫法。教學中不妨運用視聽及多媒體技術,採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

3.瞭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理解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難點:正確評價“桃源式”社會理想的積極意義和侷限性i

七年級下學期,我們曾經學過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一首詩《飲酒》,我們一起讀一遍。(課件顯示《飲酒》詩)誰來説説,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趣?

提示:全詩表現了詩人棄官歸隱後樂於田居、陶醉於自然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遠離塵俗、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與世無爭、獨善其身的消極思想。

陶淵明的這種志趣,在他的很多詩作中都有所體現。不僅如此,在《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中,陶淵明更是具體地勾畫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會。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走近陶淵明。

(此環節的設計既創設了情景,同時又通過複習、聯繫已有的知識,引出新的教學內容,花時不多,收益卻很大。)

(在平時的常規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初步具備蒐集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豁然開朗(huò)屋舍儼然(yǎn)阡陌交通(qiānmò)黃髮垂髫(tiáo)

(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3.全班同學結合註解默讀課文,準確把握敍事線索和故事情節。五分鐘後請同學複述大意,複述時可適當增加自己的想象。複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學補充。

(教師據此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明確: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為線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訪桃花源、尋桃花源的順序來複述。)

1.請學生找出文章中難解的、註解中沒提到的、應特別予以重視的字詞。

鮮美:鮮豔美麗平曠:平坦開闊屬:類悉:全,都。邑人:同鄉人不復出焉:不再從這裏出去焉:於之,從這裏語云:告訴(他)説既:已經如此:像這樣遣:派欣然:高興地

(教師可適當給學生講解詞語古今異義現象、詞類活用現象等,但不宜細講。有些詞語應儘可能聯繫以前所學知識及相關知識,展開聯想、加深理解。)

妻子古義:妻子兒女(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今義:指男方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來此絕境)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古義:不要説,更不必説(無論魏晉)今義:不管(連詞)

津古義:渡口,這裏問津指探訪。(後遂無問津者)今義:口液

(此項活動意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激發敢於直面疑難、大膽探索的熱情。)

(積極引導,充分評價,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勤背詩文的好習慣。)

同桌二人,一人為採訪者’(漁人),另一人為受訪者(村裏人).將課文內容展現出來。最後推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利用剛學過的口語交際“訪談”,讓學生分別擔任採訪者(漁人)和受訪者(村裏人),通過一問一答,來熟悉課文內容,這樣避免了單調繁瑣的串講課文。]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環境幽雅,風景優美。

③漁人(側面烘托):殺雞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這個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檢查了上節課翻譯落實的情況,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瞭解,從整體上把握了全文內容。)

1.桃花源美在風景秀麗,美在民風淳樸,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過,請同學們想—想,在東晉時代,這麼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嗎?

2.有人説陶淵明的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説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本環節設計目的是弓l導學生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引導他們去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生l:我認為不可能存在。因為當時政治黑暗,兵禍連綿,民不聊生,是個十分黑暗的社會,“桃花源”是由於作者對現實社會生活的厭倦而虛構出的如仙境般的地方,它反映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生2:我認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社會動盪不安,官僚階級貪腐貪腐,人民受着壓迫,不會有這樣的地方存在。並且後來漁人因失約而找不到桃花源的情節也暗示了這一點。

生3:我認為有可能存在,即使現在還有人跡罕至的地方,何況在一千年之前呢?

生4:我認為有可能存在,因為東晉雖然是個紛亂之世,不過,在這戰亂頻發的亂世之中,人們嚮往和平,肯定會有人帶領心地善良的人,來到這與世無爭的桃源絕境。冥冥之中,命運只讓熱愛這美麗且願意保護這美麗地方的人來到這兒,享受美好生活。

生l:我認為陶淵明寫《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現。在當時黑暗的社會,有人就心甘情願地沉淪下去,有人則努力地去爭取美好的生活,而陶淵明正是這後一種人的一個代表。他的《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喚起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大家都努力爭取美好的生活。

生2:我認為陶淵明創造這樣一個桃花源,表現了他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漁人、太守和劉子驥最終都未找到桃花源的情節,暗示了桃花源的可望不可即,也體現了他的消極心態。

生3:我認為陶淵明是消極逃避現實的。因為在這亂世之中,作者的心已疲倦,厭煩了這混亂之世。想找到那樣一個世外桃源,躲人桃源之中。

生4:我認為陶淵明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的,要不然他不會將桃花源寫得那麼美好,宛若仙境。這説明他心中還是嚮往美好生活的。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那樣一個戰亂頻仍,政治貪腐,民生凋敝的黑暗社會裏,深感痛苦和不滿。但是要想改變社會現狀又根本不可能,於是他只好棄官歸隱,沽身自好,安貧樂道。他憧憬着那種沒有君主、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勞動、風氣淳樸、平等自由的理想社會,本文正是這種理想的生動寫照。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農民的意志和願望,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無疑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這種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極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這只是一種空想,無非藉此寄託自己超然高舉之思,開頭、結尾的寫法對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處,沒有具體點明,人們想再訪也不可得。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嚮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學習的。古人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當關注社會,關注歷史,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還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的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我們的民族。

2.拓展閲讀《桃花源詩》,思考分析在內容、寫作方法、思想感情上與《桃花源記》的內在聯繫。

第3篇

品味語言,感受桃源勝境,理解作者表達的社會理想。

2、導練結合,充分體現“練為主線”,培養思維和創新能力。

“記”是古代一種文體,本文原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序”,“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就出自本文。

1、學生自讀,結合註釋,理解課文大致內容,對學習中的疑問作出標記。

2、聽課文範讀,注意字音、斷句,理清課文思路,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3、你能用最簡潔的詞語概括桃花源在你心目中的整體印象嗎?

(解説:這一環節的設計從課文的整體入手,在導語的鋪墊和撩撥之下,學生帶着興趣進入課文,體現自主精神,教師可利用課件進行檢測,如字音、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幫助學生在自讀中理解大意,掃除障礙;通過範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對桃源作出初步評價。)

1、找出描寫桃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朗讀並背誦。

2、桃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你能選一個景點用下面的句式描繪一下嗎?

3、教師點拔,發現描述者對詞句理解不正確的地方予以指正,對有創造性的予以肯定,注意以下字詞:鮮美、開朗、交流

4、小結:聽了大家的描繪,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風景秀麗,美在靜謐祥和,更美在民風淳樸。

(解説:這一環節的設計着眼於想象力、表達力和培養、訓練。入情入境,展開豐富的想象,繪聲繪色,進行創造性的描繪,並在課文內容的串聯下,點撥字詞。這樣既激發了學生深入探究課文的興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

1、桃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那麼“樂”表現在什麼地方?

2、自讀2、3段,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説説,那些人為什麼樂?

3、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對桃源內社會生活的描寫,並調動歷史知識,得出桃源之樂的根本原因。

4、學生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

(解説:這一環節的設計在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桃源之樂,並結合古代社會的黑暗現實,理解桃源之樂的社會根由。力求突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特徵,加深理解課文,進行思維訓練。)

1、桃源的美麗歡樂令人神往,桃源的離奇神祕更是引人入勝。桃源廳在何處呢?

3、小結:全文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桃源似有而無,似真而幻。作者的描繪令人心馳神往。

(解説:這一環節放手讓學生髮現和評論,將思維訓練、語言訓練和朗讀訓練繁密結合。由評讀桃源之奇到探索詩人引人入勝的寫作技巧。)

1、作者生活在東晉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聯繫當時的社會背景,説説課文表達了怎樣的社會理想,你有什麼看法?

2、歸納:毛澤東《登廬山》中的一句詩:“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面對中華大地的千年世態變,怎能不豪情滿懷?如今祖國各地不是桃源,勝似桃源,如果陶淵明地下有知,不知欣喜為如何?

(解説:本環節也是學習目標之一,主要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社會理想,也對學生進行理想主義的教育。)

2、解釋下面詞的古義和今義:交通 妻子 絕境 無論 鮮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 , ,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a、“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的意思是(這裏)土地平坦開闊,房屋都是一個樣式,很相象。

b、第一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渲染氣氛,為桃源的美好作烘托、鋪墊。

c、“豁然開朗”一詞寫出了漁人進入桃源後的感受。

d、第二段主要寫了桃源的美好環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還家,( )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離,( )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7、將“漁人”“村人”這兩個詞語,準確填入文中的括號內。

8、用原文回答下面問題:桃源人“皆歎惋”的原因是什麼?

2、課外閲讀:《桃花源詩》(陶淵明)、《桃源行》(王維)、《桃源圖》(韓愈)、《桃源行》(王安石)、《桃花溪》(張旭)、《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總説:本教案力求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結合課件,努力激發學生興趣,充分體現引導自學,體現了新課標精神。教學中以“美、樂、奇”為切口開始全文的學習,又緊扣“美、樂、奇”收束,課堂練習力求突出基礎知識的訓練和理解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後延伸,開闊視野,提高理解、鑑賞水平,瞭解陶淵明的藝術魅力對後世的影響。挺實用。)

第4篇

2.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並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敍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桃花源記》是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詩人“以文為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這同他本人的經歷有密切關係。他因厭惡統治階級的腐朽和官場的營私舞弊而三次辭去官職。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心情放鬆愉快。正是在這種情感的驅使下,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

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點:首先,故事性強,頗具傳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虛構的故事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全文籠罩着似有若無的神祕虛構的色彩。最後文章的語言優美雋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覺得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為:1.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2.使學生理解本文寫作的順序、詳略,體會優美、精煉的語言。3.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學習文言文得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的,來不得半點的偷工減料。同時,學習起來又不能過於瑣碎、教條,還得動腦筋讓學生在積累基礎知識之餘,感受到學文言文的樂趣。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讀中去體會它的美,在説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指導學生“美美地讀”“美美地品”“美美地説”“美美地聽”,力爭通過這些環節使學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習的能力。

1.(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包含着一個神奇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是晉代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後來,人們便利用“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比喻生活安樂、環境優美的理想境界,現在也用來比喻一種空想的脱離現實鬥爭的地方。

這篇課文是怎樣具體描繪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為什麼創設這麼一個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現在,讓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書《桃花源記》,齊讀課題。《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註腳,原題是《桃花源詩並記》。但因為這個“記”有着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和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為廣泛,更為人們所喜愛。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動盪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後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於在41歲辭官回鄉,並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願與農民來往而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於宋永八年級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徵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並記》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税”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記敍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小説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1)範讀課文,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等)、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要求學生認真聽清,仔細記。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朗讀要求:①字音要讀準。②句讀要分明。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1)文章以 為線索,以 為順序,從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迴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

明確: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後為順序。發現——訪問——離開(或發現——進入——作客——辭別——再尋)(意思對即可)。

(2)請用簡單的語言講講這個故事,並説説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

1. 結合註釋瞭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並質疑。

具、悉、鹹、皆:都 緣、扶:沿着 雲、道:説 乃、遂:於是

(6)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雞犬相聞、怡然自樂、無人問津等。

這節課學到現在,相信大家都有收穫,請你將本課所採摘的知識之果與大家分享吧!

2. 用現代漢語把《桃花源記》改寫成一個故事,或就其中的某個部分,加以想像,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

第5篇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涵。

①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詩人,詩歌多以表現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會動盪,戰亂頻繁,生靈塗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儼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還家

教師要糾正讀音錯誤,不明顯的句讀錯誤暫呵不予糾正,留待下面的教學環節。

可讓學生髮言提出.也可讓學生自由上講台寫在黑板上。教師在此基礎上歸類整理。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同的含義:

①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為具言所聞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6)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現在指神情莊重或假裝正經的樣子。

阡陌交通:交錯相通。現在指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無論魏晉:更不用説。現在用作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①字音要讀準。如“便要還家”中“要”讀“邀”,不讀“耀’;‘“驥”讀記”,不讀義”;“此中人語云’中“語”舊讀玉,現不作要求。

②句讀要分明,課文中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應讀出對襯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①問今是問世,②乃不知有漢.

(3)無論魏晉、,,加着重號的調應重讀,語調稍慢;第①句讀得略平緩.②③句讀得有起

伏;第①句與②③句間停頓略久,②③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能較好地讀出感情意味。

3.自由朗讀,鼓勵學生力爭有所提高進步。4.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誦情況。2.學生口頭解釋所查成語的意思。

1.課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發現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2.齊讀第1段,思考: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為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遠近”説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説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祕色彩,扣人心絃。桃花源又會是什麼樣子呢?為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3.請一位同學們朗讀第2段,思考: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見到了怎樣的景緻?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的隱蔽,與世隔絕,難於發現。

漁人見到的景緻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樂”,説明桃花源環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應説的是秦末以來戰亂的歷史,桃源人聽後,為世上的動亂、黑暗而歎惋,也為世上老百姓過着的痛苦生活而歎惋。

①漁人離開桃花源後“處處志之”,目的是想今後再訪桃花源,可人們再去尋找時,卻“迷”、“未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聖地,可遇而不可求。

情節的曲折、跌宕的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麼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裏邊到底有什麼?⑤桃花源的景緻為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為何這般自由幸福?③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有什麼用意?①為什麼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步步相生,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以上為理解要點。》

應聯繫作者所生活的社會時代背景來理解。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嚮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和寄託。(可不必引導學生去認識“它只是一種空想”之類的方面。)

寫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設想你是漁人,寫你進入桃花源後的見聞,不與課文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