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課走班教學工作總結3篇 必修課走班:提升學習成效的關鍵總結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1W

本文將對必修課走班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和回顧。走班教學作為一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已經在學校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走班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和能力選擇不同的課程,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將對走班教學帶來的改變和問題進行探討,以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鑑和經驗。

必修課走班教學工作總結3篇 必修課走班:提升學習成效的關鍵總結

第1篇

我校實施分類分稱走班教學是2012年3月,走班的課程主要是數學和物理兩門學科。隨着走班教學的不斷完善、帶來的益處,如今在高三年級除語文學科外,其它理科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均實施了分類分稱走班教學。2012年3至今已經有近兩個學期了。回眸——走班教學,給我的的感觸多多、反思多多、收穫多多、啟迪多多??太多太多??

思想決定行動,有什麼樣的思想,往往會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如果不能成為思想者,只能靠別人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行動,我們的教學行為就不可能具有創造性;同時,也就不可能有所發現,也就不可能從走班中獲得愉悦。

但是,正確的思想往往是不容易獲得的,必須經過長期的病苦,嚴格的訓練,然後才能為我所有。正如羅家倫所説的“我們且先從艱苦卓絕的力行裏體會我們的思想,同時把我們堅強而有深信的思想,發射到力行裏面去。”這樣才能使我們做一個有思想的行動者。

對待走班亦是如此。是實施分類分稱走班還是拒絕?是小範圍的實施還是全面實施?實施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能否影響大學聯考?臨近高三學生走班上課,班主任、科任教師能否接受?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的授課,家長、學生能否接受?班級怎麼管理?怎麼上課?教師怎麼分課???面對着諸多的問題,我認為最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轉變思想的問題。特要求不僅是楊校長的倡導,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人——學校領導、年級領導、班主任、科任、學生、家長,認真解讀分類分稱走班的內涵,真正從思想上認識,最後真正將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

學生進入高二,各學科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都出現很大的差異,尤其是物理和數學,若保持原有行政教學班授課的模式,老師難以保證因材施教,更難以保證課堂的高效,學生存在嚴重的保中間丟兩端的現象,尤其在實驗班,首是學校的尖子生,他們吃不飽,只能靠課後的培優、每日一題等去填補,丟了主陣地,效果不好,老師又非常累。尾是重本臨界生,他們在學校的位置同樣重要,在行政班上課他們不被足夠重視,他們上課不敢説,因為不懂,他們無奈,只有意志非常堅定地才能勉強跟着,一部分學生因為跟不上失去興趣,成績逐漸下滑,甚至失去自信。所以高二分層教學勢在必行。尖子生是學校的命脈,也是我們a 班大事,在這個最關鍵時期,學校做出重大決策分類分程走班教學,對學生、對家長最受益的。設想每科都能打造出一個尖子生的隊伍,那我們的學校就一定是強大的,我們大學聯考就一定能創造奇蹟。

可以説,分類分稱走班教學使我們成為六中“覺醒了的迷惘者”、“ 迷惘的覺醒者”。因為迷惘,我們痛苦;又因為覺醒,我們幸福。歸根究底,剛剛起步的“分類分稱走班”使六中的學生成為“痛苦並幸福着”的人。

回首如今的中國教育現狀,分數承載了太多的期望,學習承受了太重的壓力,整齊劃一的學習內容、學習評價、學習任務常常偏離了學生們的興趣、自主以及承受能力的差異??,我曾不止一次的發問,這樣的教育符合合理性的要求嗎?是適合每個學生髮展的教育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這樣的教育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對學生作為人成長的自身規律尊重不夠。其實教育的原點非常簡單,就是教書育人。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適合的教育其實正是對教育迴歸原點的呼喚。

然而,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合適教育的最佳途徑是什麼呢?那就是種顆太陽給學生,種顆適合學生髮展的太陽,種顆學生自信的太陽,種顆學生快樂學習的太陽,這就是——今日六中實施的分類分程走班教學。

“分類”是指按課程內容將學生學習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類,按學習要求將學生分類為文科生、理科生,按學業水平、學生意願將同等層次的學生進行分類;“分程”是將學習過程按學習階段分為幾個學程,同一學程不同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課程進行學習,不同學程同一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課程進行學習;“走班教學”是學生根據自己現有的知識基礎以及對各科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根據自己的意願去相應不同層次的班級上課,是一種不固定班級、流動性的學習模式。

分類分程走班教學就是改革了人才培養的模式,做到以人為本,從課程到課堂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生命得到舒展;就是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就是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就是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就是創造適合不同學生的教育,使學生在個性上得到平衡發展,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合適教育。適合的就是最好的,適合的就是公平的,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種顆太陽給學生,就是“適合教育”的個性化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就是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就是要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發展,就是改變原來那種千篇1律的人才培養方式。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合適教育的最佳途徑就是分類分程走班教學。

(三)樹立“一個意識”——“大班級整體”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是奧運會主題口號,它不僅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質和普遍價值觀——團結、友誼、進步、和諧、參與和夢想,更體現了人文奧運所藴含的和諧的價值觀。表達了全世界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類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望。

走班後的班級怎樣管理,坐在本班教室上課的學生卻有一半不是本班的學生,學生有的在a1班,有的在a2班;有的班主任辛辛苦苦帶了二年的班級卻因走班教學分成兩半上課,原有的班級凝聚力能否削弱?有的科任教師所教的學生既有a01班的,又有a02班的,全程包保怎麼辦?是原有的老師,還是走班的老師???走班教學帶來的諸多問題怎麼辦?

我們認為:解決這諸多問題的關鍵是從走班教學的班主任、科任教師的每一人做起,要

還記得那句話嗎,大家補台,好戲聯台,大家拆台,一起垮台。這都在説明團結協作的重要。新的走班教學班級有兩個行政班級的學生在一起上課,無論是行政班級的管理還是走班教學班級的管理,都需要我們每一位走班教師的齊心合力。一個班級、同學之間、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班主任與科任之間、班主任與家長之間都要一份協作。它是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疊印,智與力的合拍!它不是某一學科、某一班級的突出,它是整體仗、一盤棋的精彩。因為一隻雁不是浩蕩,只有雁排長空才能顯現遮天蔽日的雄渾和豪邁!

(四)遵循“七個原則”——“漸進性、自願與評定、建立“共生圈”評比、獎勵、全程跟蹤、及時溝通、雙導師包保、實踐——反思——修剪——提升”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原則又稱系統性原則。

剛剛開始的走班教學,怎麼開設課程才能讓老師、學生家長接受呢?我們的做法是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一點一點的走進走班教學、一點一點的瞭解走班的內涵和益處。就像我們最開始只開設數學和物理學科一樣,待學生和家長逐漸接受,再對所有學科全面開放。

走班的學生如何分配,誰在有a01班,誰在a02班,誰在b01班,誰在b02班,怎麼分配才合理,學生能自願接受,又不失信心、又克服了盲目攀比的壞習慣,又避免了虛榮心作祟?? 我們的做法是:遵循自願選擇和年級綜合評定相結合的原則。

1、做好學生及家長的動員工作(致家長一封信、學生動員大會),讓他們對自己在本學科的學習情況做出正確的評價。

1)講清分幾個層次的班級,誰是教師,教學進度。2)講清不同班級課堂教學目標,上課模式,上課的內容。3)對自己做出正確的估計

分數估計期中期末考試分數都在80分以上者適合上1班,期中期末成績都在70分之下,甚至出現不及格的同學適合上2班,至於分數在70——80分之間的同學可以根據能力作出恰當的選擇,例如平時上課可以很快和輕鬆接受內容的,對本學科有很濃厚興趣的,很有思維但平時做題少導致分數低的,基礎非常好,由於其他原因某一章或幾個知識點沒學導致成績偏低的,等等可選1班。若兩次成績都是超常發揮,實際水平並非如此的,平時做題沒有思維,尤其遇到大題就沒有思路的,學習感覺很困難,上課聽不懂的選擇2班較合適。

4)要嚴格對待,選擇班級後一般不能中途隨便改選。若必須改選,學生要寫出改選申請,由教務處統一負責調整。走班的班級將實行動態管理,年級會在期中、期末考試後根據學生成績做調整。

分類走班後,新的走班班級如何管理,如何讓兩個班級的學生知道自己的責任,履行自己的責任。尤其是分類走班以後,上課高效聽課情況、發言準確情況、發言次數情況、作業情況、互幫學習情況、小考、周測情況、考試情況等怎麼評價等問題。

同一行政班的同學座次相鄰,確定學生座次表,座位號,以小組為單位兩週一串座。學習小組的成員來自同一行政班,成績平均搭配,男女儘量平均,自主選出小組長,選出師傅和徒弟

選出教學班級班長(兩名),管理好紀律及及時與行政辦主任溝通。學委(兩名)引領示範、記錄學生的出勤、紀律、作業上交情況、小組加分和減分、個人的加分與減分。課代表(兩名)收發作業、作好記錄和搭起老師與學生的溝通的橋樑。

班級目標 期中10人超1班,期末15人超1班,消滅不及格 個人目標 大學聯考挑戰90分、期中期末挑戰80分 小組目標 小組捆綁挑戰最低分70分(3)多元評價

將新的走班班級四列分成兩大組ao1(11班)和ao2(13班),每班一個班長,一個學委。再將六行分成橫三大組,bo

2、bo3每組均有ao1(11班)和ao2(13班)的學生,形成“人人——小組——大組——班組”生態圈,按照每組前後桌的情況,依據兩班學生學習水準、偏科情況、自控情況、性格特點、男女比例等方面自願選擇,合理搭配,為成員編號,不同小組的同一層次的學生號數相同。橫組、縱組均設兩名組長,制定組長職責,並發動學生為小組設計組名、組訓、口號、組標,制定合作規則。形成“人人——小組——大組——班組”生態圈。在小組——責任明確,細化到人,培養責任意識;在大組——培養責任心,協調合作能力履行責任。

加分一:課堂積極發言,思路清晰,想法創新。每次+1;上課溜號,沒投入每次—1分 加分二:作業、習題完成好,規範,每次+1;挑戰高分,零失誤,每次+3 加分三:周測滿分+10分,達到90分+5分,達到85分+3分,達到80分+1,不及格—3分

加分四:大型考試分數超過1班最低分多少分加多少分。滿分同學獎金100元。加分五:在期中期末大型考試中成績突破80分獲獎並+10分,不及格—2分

小組在此基礎上,還單設優秀試卷加分獎,滿分試卷加分獎,書寫規範加分獎,解題思維創新獎。同時,班主任、科任教師都將此只當成了pk台。例如:

2、課上發言目標pk、課上提問pk 兩班學生提問次數、準確率pk、男女生提問pk、難度挑戰提問pk。

3、小組建設pk pk台的搭建,更讓分類分稱走班班級的管理更加陽光美麗!

班主任跟班是我們班主任工作的規定動作,更是我們班主任工作的常態。而分類分程走班,更需要班主任的全程跟班。每節課、每個晚自習、每個週六,每時每刻、每時每刻??

跟班的目的是發現問題,而發現了問題怎麼辦?尤其是走班中的另一班的學生出現課堂沒有高效聽課、作業完成的不好、發言不夠積極而準確??這就需要營造一種人文生態——“真交流”——如同輕輕拂面春風,如同似若有無的天籟,給人一種人性流淌的愜意;“真過程”——班主任和班主任、老師與學生心與心彼此接納、情與情相互眷念、思與思相互碰撞、智與智相互啟迪的“生態建構”。溝通要全面而且要及時。

a01班和a02班主任;b01班和b02班主任 a01班主任和科任;;b01班和b02科任 a02班主任和科任;b01班和b02科任 a01班主任和a02班學生;b01班和b02學生 a02班主任和a01班學生;b01班和b02學生

走班的學生是原來的教師包保還是由走班的教師包保,他們的關係是怎樣的。對於這個及其關鍵的問題,我們的做法是:實行雙導師包保原則——行政班科任教師和教學班走班教師合力包保一個學生,即雙導師包保制。具體如下:

(1)a01班主任和a02班主任同時包保;b01班主任和b02班主任同時包保。(2)a01科任教師包保a0

1、a02班學生;b01科任教師包保b01、b02班學生。(3)a02科任教師包保a0

1、a02班學生;b02科任教師包保b01、b02班學生。通過全程跟班,我們及時發現了問題;通過溝通,我們將發現的問題及時的得到了解決;通過包保,我們使學生薄弱的知識點得到了提高??沒有溝通就沒有走班教學,沒有溝通,就無法及時解決兩班學生出現的問題,就無法讓學生修剪自我,發展自我、輝煌自我!通過溝通、包保,兩班的師生情感越來越濃,他們學習的勁頭越來越大了。有的家長打來電話感謝走班的兩個班主任、兩個科任的全面包保、對孩子的付出。跟班打破界限、溝通、包保不分你我。因為a01班和a02班主任、a01班和a02的科任、a01班和a02班的學生已經合二為一了。班主任、科任、學生之間這根情感——溝通、包保——傳遞的不僅僅是懂你,更是相互間的一種希望,一種鼓勵,一種幸福!

走班教學的首次實踐,有沒有問題,有哪些問題,該怎麼解決??這些都需要反思,從每個人,校長、主任、班主任、科任乃至學生和家長。因為:反思能力是一個人持續發展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學會反思,才能不斷矯正錯誤,不斷探索和走向新的境界。面對着走班教學涉及到的一系列問題,有些教師有時也很茫然,也“懷疑、猶豫、困惑、心靈困難”,這很好——這是思“變”的開始。反思需要良好的道德和堅強的意志課程改革從理念到實踐,從個體到全局,從教師到學生,從課堂到管理、到評價,都是全新的變革,都是脱胎換骨的改造。對反思出現的問題。如:走班班級的學生座位分為固定座位和動態座位;“走班制”使學生的活動頻繁起來,經常化的來去匆匆,使部分自控力不強的學生在感到好奇、好玩的同時,增添了一份忙亂和心散,很難找到那種心如止水的感覺??針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都進行了及時修剪,使其更加完善。

(3)確定首和尾學生名單 學科按幾次成績綜合,如a01數學前15人a02數學後10人;a01物理 前15人a02物理後10人

(4)班主任找首尾學生談話,讓學生欣然接受(5)中間17—23人 自願申報

(2)年級進一步貫徹校本培訓(3)備課組討論有關走班精神

(4)同學科教師從整體出發,商量並確定所教班級(5)備課:a0

(1)共同管理a01、a02 同時跟班 ?同時溝通 ?同時集體備班 ?同時召開家長會(2)座位按班級固定 四列 二班(3)所有學科固定的學生座位固定(4)固定學生座位同班動態輪換(5)除固定學科固定學生外其他學生座位(6)生態大組 小組確定

(7)跟蹤評價(同一班學生、不同班級學生)(8)目標引領

?過程跟蹤評價(談話、座談、問卷調查、同時聽課 ?結果評價(成績對比提升率 學生微調 大學聯考獎勵)

(1)對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教育的分類分程走班,是孔子教育觀得到的真正體現,是因材施教教學思想的精髓,也是這一思想得以落實的保障。它既應成為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特質,也應該是學生才能有效培養的捷徑。如今的走班教學,在六中真正將孔子的“因材施教”落實到了教育教學中。(2)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教育的分類分程走班的因材施教,即增強了學生學習的選擇性,擴大了師生、生生交流的機會,又體現了對學生個體的發現與尊重,強化了個體的自我主體精神和價值意識,增強了個體的對自我人生實現的期待。

(3)不同程度的孩子對知識掌握的好,做到了“吃好 吃飽”。

(4)學生程度居後面的學生重拾了自信 臉上綻開了學習快樂 快樂學習的笑容,每個人都享受成功的體驗!

課程改革,改到深處是文化。走班教學需要學校文化的支撐,它也創造着學校文化。反思走班教學的困惑和成就,我們在挑戰和困難面前,我們的選擇是,堅定改革的意志。我們的堅定是基於幾點思考:

第一,只要我們選擇的事情是正確的,再難也要做。困難和挑戰不應該是拒絕做正確事情的理由。

第二,困難讓我們清醒,我們不能總是希望每天重複同樣的過程,卻期待一個不同的結果。沒有被改變的過程,就不可能有被改變的結果。

第三、困難和問題只有在改革實踐中才能克服和解決;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氣也只有在改革的風雨中才能得到驗證。

記得馮驥才説過這樣的話:“在行動中思考,使思想更富於血肉,更具生命感。隨時可以在思想中觸摸到現實的脈搏;在思考中行動。使足尖有方向感,使行動更準確和深刻,並讓思想在現實中開花結果。”

必修課走班教學工作總結3篇 必修課走班:提升學習成效的關鍵總結 第2張

第2篇

“我的語文原來在c層,英語、物理和化學原來在b層,經過一學期努力,我的語文升到了b層,英語、物理和化學都升到了a層。這增加了我學習進步的信心。”近日,山東省煙台市牟平一中高一學生曲威靜告訴記者,進入該校後,她在學科分層走班教學改革中,選擇適合自己基礎的分層教學班。

近年來,牟平一中結合學校合校發展等實際,創新實施學科分層走班教學和全程全員管理,有效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為什麼要搞學科分層走班教學,而且真正搞出了成效?“一是原來設立重點班、快慢班的粗放型管理方式本身違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則,二是充分考慮、緊密結合我校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牟平一中校長曲延濤説,“2008年,牟平撤銷了4所鄉鎮高中,全部合併到牟平一中集中辦學,學生從幾百名猛增到2100多名,班級擴展到40多個。這些學生各方面差異很大,對學校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提出了很大挑戰。”據統計,僅就學習成績而言,新增學生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400多分,“偏科”現象也很普遍。

牟平一中決定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創新實施學科分層走班教學。每個學生都有一張獨一無二的課表,因為每個人都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教學班。“我們按學科分層制定教學計劃,分層實施教學要求,分層進行檢測評價,建立層間升降流動機制,儘量給每個學生提供最為適合的教育,為每個學生都能在其原基礎上獲得最大的進步搭建台階。”曲延濤説。

“這種設計不再搞?一鍋燴?、?一刀切?的粗放型教學管理,既讓a層的學生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間,也為c層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補給進步平台,有效遏制了學生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該校教師孫忠華告訴記者。

執教c層英語的教師林峻屹説,很多英語在c層的學生,往往要從矯正音標等最基礎做起,而這在原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甚至被歧視的。“現在,我們專門針對c層學生開展分層教研、分層備課和分層輔導,更加註重最基本的學習興趣及習慣、方法、態度培養,鼓勵和引導學生找回學習的信心。”據統計,實施學科分層走班教學以來,該校各科成績優良比例明顯提高,c層學生進步明顯,一學年中有100多人升入上一學習層次。適應變化,積極開展全程全員管理

但是,分層走班後學生的流動性很大,為班級管理增加了難度。針對這種情況,牟平一中專門設置了教學班班主任,任課教師都是所帶教學班的班主任,實行行政班和教學班班主任動態雙軌管理。

為了有效解決班主任和多個教學班任課教師之間及時、便捷、有效溝通的難題,牟平一中組織有特長、懂技術的老師反覆研究實驗,成功開發了基於校園網的“牟平一中學生評價系統”。

“通過這一信息化管理評價系統,班主任足不出户即可在第一時間瞭解每個學生在各個教學班的課堂紀律、學習狀態、作業完成等各方面信息,並及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師孫忠華説。

學生家長也可以通過這一信息平台即時瞭解自己的孩子在校期間的表現及師生評價,還可以隨時和老師在網絡平台上進行交流。“這一管理平台有效解決了以往家長很難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狀況的問題,實現了班級、學校和家庭教育的無縫對接。”該校學生東桂宇的家長説。

藉助這一信息化管理評價系統,該校還實現了對學生的全程全員管理。每班每週按照學習態度和公民素養兩大方面的19個維度,對學生每天的表現進行全程管理和過程性評價,作為期末學生“評優樹先”和填寫發展報告的主要依據。“此舉徹底改變了以往只注重結果和?唯成績論英雄?的管理評價方式,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該校副校長姜超説。相互促進,有效推進和諧高效課堂建設

“學科分層走班為我們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曲延濤説。在深入推進學科分層走班教學的同時,牟平一中始終堅定不移地推進“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教學改革,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認真分析學情,通過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方式,精研“讀、研、點、練、悟”等互動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反過來,和諧高效課堂建設也促進和保證了學科分層走班教學能夠真正?走?出實實在在的成效。”曲延濤認為,二者已形成良好的互動促進局面。

此外,該校還定期評選表彰體育之星、文藝之星、個性之星等“星級學生”,實施多元評價,推動學生個性成長和全面發展。在“三好學生”的評選中,在各層次學生中分別評選,“三好學生”的比例達到了學生總數的60%以上,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據該校對學生的學習心理抽樣調查顯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策略、學習自我監控和學習幸福感等都有了明顯提高。

“牟平一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盡最大可能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不僅讓基礎良好的學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還讓原來最容易被忽視的學生有了進步成長的平台,讓學生找到學習生活的尊嚴和自信,這是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煙台市教育局局長劉連基説。(記者 張聖華 魏海政)

第3篇

隨着“零拒絕”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中重度智障學生走入校園,學生之間差異越來越大,為了提高學生的教育實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截止今天,我校課題“特殊教育學校‘走班制教學’的探索”,階段的主要任務圓滿完成。階段主要目標是:擬定課題研究計劃與方案,完善課題理論準備,完成課題申報、評審書的填寫,閲讀收集相關文獻資料,做好課題各項準備工作。經過兩個多月時間,課題組的五位成員共同努力,結合本課題提出的設想論證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經過討論,不斷總結,不斷探索,順利完成階段工作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學校全面解讀《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在此基礎上,課題組隊走班課程目標進行了研討形成了比較系統且循序漸進的目標體系。課題組成立,成員分工明確,有分工,有研討,五位成員分頭行動,收集“走班制教學”相關的理論,為接下來的研究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網絡信息和學校圖書館的相關書籍都是重要的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華國棟的《差異教學論》、劉全禮的《特殊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概論》、陳玉紅的《培智學校“走班制教學”的實踐研究》、以及《現代特殊教育》、等雜誌書籍都為探尋特殊教育的本質、為探尋特殊教育學校教學的途徑提出了許多可供借鑑和參考的方法,我們已在深入學習已有理論的基礎上,制定出適合本校學生的走班制教學方法來,為下一步實施走班制教學,提供切實有效的理論指導。

我校的“走班制教學”以尊重差異,滿足需要,讓每個孩子獲得最大發展的理念為理論支撐,以“自理生活,適應社會,迴歸主流”為課程目標,通過“明確目標—安排課程—編寫量表—能力測評—合理分班—編寫教材——組織教學——分層評估——調整分班”這一操作流程進行實際教學,在實施“走班制教學”的過程中,我校全體生生,打破原有班級界限,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和興趣願望特點結合學生的身體狀況及智力發育特點將學生劃分到不同的興趣小組,經過教學實踐,是一種固定班級、流動式的學習模式。與此同時我校還建起了“學校主導、家庭輔助、社會支撐”的“走班制教學”校本實踐範式,有效促進了學生的發展。課題組成員認真、詳細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記錄。為走班制的順利、有效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我們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法來具體實踐的。

我校學生在辦理殘疾證件時都經過了本市正規醫院進行的專業測評,並在入學時將這些資料上交學校留檔,作為依據。課題組成員分工,認真查閲每位學生的檔案,並將測評數據如:殘疾等級、殘疾類型、智商指數、身體檢查的具體資料等,作為手資料,將學生具體分類,進行“走班制”教學班級,劃分的最有力的依據。

製作兩類問卷調查表結合每位科任老師的教學建議,具體做法是:

針對每位家長,製作問卷調查表,讓家長如實填寫學生的優勢、劣勢、生長髮育等身體方面的情況。

針對各班的班主任及代課老師製作問卷調查表,瞭解學生的智力、運動能力等發育水平。

針對學生採取談話、開展生活能力及學科知識等方面的小遊戲、小活動,從學生的參與情況來了解其興趣愛好及認知、協調等能力。這幾項調查可以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瞭解,為“走班制”班級的劃分、學生的流動打基礎。

變“傳統的班級授課”為“走班教學”,從“學有所教”走向“學有優教”。

變“學校主導”為“學校主導、家庭輔導、社會支撐”,從“單一培養”走向“多元培養”。

變教師“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從“自然發展”走向“自覺發展”。

本課題一經提出就得到了校委會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學校領導盡最大的努力來協助、支持課題組成員完成此項課題研究。在課題實施的階段課題組成員經過商議,權衡學校的辦學條件、學科教師的配置,結合對學生的全面瞭解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課程班級設置、代課教師的配備等,學校方面也為課題研究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

在課題實施階段課題組五位成員,在趙廣育校長,和張紅梅老師的引領下,多次共同協商階段研究內容,明確分工,將各人的任務落實,共同為研究工作的開展而努力。

完成階段研究成果,論文《“走班制教學”學生能力層次劃分及課程內容設置的研究》。

根據問卷調查和其他途徑瞭解到的學生具體情況進行初步的班級、層次劃分。

對“走班制教學”研究的學科定為生活語文、和生活適應。

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因為“走班制教學”是一種創新的實踐研究、沒有現成的路徑可參照,課題組成員思想高度重視,工作中認真負責,完成任務高質量、高效率。

在課題組每位成員的努力下,全校教師都能參與到走班制教學中來,詳實、完整對學生的各項資料進行收集。為課題研究服務。

有利於促進培智孩子的全面發展,因為“走班制教學”打破了年齡界限根據學生能力評量結果重新進行編班,每個學生都能進入適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班級學習,“走班制教學”不僅侷限在一門課程,而是四門課程全面開展,經過兩個多月的實踐教學,各小組的孩子們也都有了明顯的起色,在老師的引導下,已適應了走班制教學。

繼續深入理解《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加強理論學習。

在階段已經取得的成果基礎上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課程內容設置、課程表的制定、小主題教學、課堂教學策略、課堂有效性等方面入手,保質保量的完成課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