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在江南的讀後感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9W

不少同學在讀完有益的書籍後,都會認真寫好讀後感,通過讀後感的寫作可以記錄我們個人的情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蓮在江南的讀後感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蓮在江南的讀後感5篇

蓮在江南的讀後感篇1

全文從各個角度描寫了有感江南的冬天,作者以優美的文筆寫出江南冬景之美與江南人的愜意生活,讓人忍不住希望自己就住在江南水鄉,認真地去領略作者筆下所描繪出江南冬景的那一番驚豔之美。

文章開頭,並沒有直接敍説江南的冬景,而是以北國人過冬的習俗去引出下文江南的不同。北國以寒冷為主,而江南以温暖為主,這不由的行成了鮮明的對比。接下來的2~4段,作者運用了一系列的對比手法,從側面烘托出江南的冬景之美與冬天之温暖。作者通過閩粵的冬天與江南的冬天作對比,明確的劃分出屬於江南冬景的區域界定,閩粵的冬天只能説成是南過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又通過江南的秋天與冬天做對比,突出江南冬景的“明朗的情調”。江南的冬無疑是大自然的又一部傑作,是大自然孕育出的另一種美,我不得不稱讚自然的力量是偉大的。

文章第五段,敍説由於江南的特殊環境造就了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所以江南的植物經久不衰,四季長青,這無疑又是給江南添加了又一道迷人的風景線,並且更能體會出詩人所説的;“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那獨特的意境,讓人滿懷希望去迎接春天的到來。這使我相信,無論前方的道路有多坎坷,我們總會滿懷希望與信心地走下去。因為我們相信,前方的光明就離我們不遠,它一直都在等待着我們。

第六段,作者有繼續敍述了江南的冬日是所給與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並且,只有江南人才能享受到這種清福。在風景如畫的冬天裏去郊外散步是多麼愜意的事啊!

從古至今,無數名人的描繪更加給江南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這使得江南成為更多遊人豪客的嚮往,都想來一探究竟古人所描述的那一番獨特的意境,想像古人一樣,在江南留下屬於自己的一筆。但江南東景的美又豈是庸俗之人所能欣賞的懂的呢!只有用心去領悟的人,才能發現江南的內在美!

文章第七段敍述了江南特殊的地理環境,由於地頻大海,河港交流,湖沼特多,故空氣裏時含水分,而勾勒出的那一幅“微雨寒村東霖土”。作者運用了五顏六色狀物寫景,把江南東景情意濃濃的畫面展現得淋漓盡致,並喧染出一種悠閒的氛圍。而江南人與生俱來就享受着這一份悠閒,這與江南的東景形成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於是不由的感慨:“得失俱亡,死生不問”的豪情壯志。

寫到了江南的雨雪時,作者運用了大量的名句來描寫江南冬天雪景之美,虛實結合的寫景方法更讓江南的東景充滿神祕的夢幻色彩。江南的冬天有時會無雨無雪的過一個的冬天,但會有“旱東”的出現。“旱東”的出現雖對農作物的收成有一些幫助,但對人的身體卻不是很有利。那時,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就會纏上身,但對來享受江南東景的人來説,卻只會感到快活,因為晴天多了,去郊外散步的機會也就多了,這對於喜歡徒步旅行的人來説,是多麼值得高興的啊!

最後,“空言不如實踐”,作者最終按耐不住性子,擱下手中的筆,拿起枴杖,前去湖邊散步,這與前文中德國人喜愛在寒郊散步形成對比,首尾呼應,突出作者對江南東景的鐘愛之情。能讓文人放下自己手中的筆,而去欣賞這湖光山色的美景,更體現了江南的魅力之大!

蓮在江南的讀後感篇2

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訴説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中國文明的盛興、衰落。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跟隨餘秋雨先生踏上游歷中國文化古蹟的旅途,感受歷史名跡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所沉澱出的歷史文化底藴。

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生,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而我們人社工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下鄉檢查工作過程中,我們與山水、羣眾做着不同的互動,看着匆匆往來的羣眾,不知他們從何而來,又向和而去?我們的腳步只能緊跟着自身的職責,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時刻維繫着人民羣眾的安危,此時作為一名人社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機關事業單位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只能夜以繼日的工作在第一線,默默地服務好人民羣眾。

蓮在江南的讀後感篇3

我愛喝茶,尤其是濃茶。碧綠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一定回叫苦不迭。茶,只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許會感到苦,但細細噙入,彷彿一股細流淌過,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衝腦門,那舒服愜意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到。越咀嚼越有味,讀書也是如此。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歎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閲歷,一種修養。就是這種閲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説,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

這書裏寫的,不僅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這些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

餘秋雨是懷着俠士般的情懷和心胸去旅行,孤獨地在敦煌、陽關、柳祠、三峽、西湖、天一閣……在江邊、在大漠、在高山上行走,在歷史的脈博上行走,在責任與道德的正中心行走。帶我們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同時,又不忘將中國的歷史文化揉入其中,呈現給我們的除了令人痴迷的風景,令人好奇的人文現象,還使讀者對文化產生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

蓮在江南的讀後感篇4

文章並非用辭藻堆砌的方式,而是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江南冬景的留戀。

江南的春是柔美的,江南的冬卻也毫不遜色。都説北方冬天千里冰封,萬里飄雪;南方的雪在郁達夫的筆下卻是柔柔弱弱,對雪的描寫經歷了欲雪、微雪、風雪、深雪的不斷變化的過程,在巧妙引用前人的詩句下將讀者帶入“詩中有畫,話中有詩”的深層意境。江南冬天的雨是悠閒的,作者烘托出“小橋流水人家”的畫中景,作者僅用樸素清淡的筆調來輕描色彩,朦朧的寒冬細雨如輕紗般飄現在眼前。在其中,還運用了虛實相生的寫法,“門對長橋窗臨遠阜”“樹枝槎椏的雜木樹林”等構成了冬日農村圖景,屬於實景。而“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月暈”卻運用了虛幻縹緲的虛景,如果一個作品中僅僅只有過於真實的描寫將會略顯蒼白,但是若是和時隱時現的虛景加以結合,那麼一幅美麗的圖景將會展現於讀者眼前。

老舍筆下的《濟南的冬天》“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帶有些白色,越發像日本看護婦。他筆下的雪似乎還有些嬌羞,露出些粉粉的顏色,那些山也略顯羞澀,經受不了濟南的大雪;郁達夫筆下的冬天卻主要着筆於其樂融融的屋外談天,太陽照,小鳥叫,這哪像冬天呢?冬天,在我眼裏是寒冷的,但在作者的筆下冬日卻是情暖温和。那屋外空地的那老叟、小孩,雖然作者沒提及他們是祖孫倆,但是他們在一起玩耍的是如此的開心,給人一種温馨的感覺。老舍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冬天,改變了我們眼中冬天寒冷寂寥的寒冷印象。

畫家劉海粟曾經評論郁達夫的散文:“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遊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郁達夫冬景,不同於江南水墨畫的神韻,不同於西北沙漠的乾旱,而是江南温暖晴朗的冬日之景。

蓮在江南的讀後感篇5

翻開《藍調江南》,一幅清秀的山水人居圖在我面前徐徐展開。山川、河流、樓房、人煙,一切都是那樣真實,那樣純真,那樣質樸。

溪間,潺潺的流水歡樂地捲起浪花;樹上,嗷嗷待哺的幼鳥等待父母歸巢;田野裏,嫩綠的幼苗着急地向上生長。人們把大自然當成家人,温柔關懷,只取自己所需便已滿足。大自然把人們看做孩子,無私奉獻,將他們呵護在自己的懷抱。走進其中,身心都得到了淨化。這平凡而又獨特的農家小景,時刻流露出美滿與幸福。

在這裏,生活多姿多彩。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喚醒沉睡中的孩童,田野中泥土的氣息與露水的芬香頑皮地鑽進他們的鼻孔,多麼美好的一天啊!豈能將它浪費在牀榻上呢?趕忙翻身下牀,光着腳丫一溜煙奔向田野,順手拔幾根甘草含入嘴中,清甜的香味在整個口腔中瀰漫,經久不散。一縱身,躍入河流,濺起一大片水花。河邊洗滌衣物的母親見狀,口中不免小聲責備着,眼中卻漾着絲絲喜悦。潛到河底,挑揀幾顆鵝卵石,欣賞它的光澤,淘氣的魚兒游來游去,直往你的身上撞。抹把臉,滑溜溜地爬上岸,在陽光下的草地上躺會兒,衣服就幹了。渾身暖融融的,歡暢舒爽。雖然不怎麼富裕,但人們自給自足,生活充實安寧,美滿幸福。

合上書,本想再次細細體味那怡人的水墨畫,可思緒卻被窗外那極速行駛的車輛硬生生地中斷了。轎車在路面上快速劃過,響起巨大的轟鳴與尖利的空氣摩擦聲,令我耳膜一震。馬路邊的行人表情麻木,行色匆匆。我歎了口氣,悵然若失。社會日益發達,經濟日漸繁榮,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可隨之而來的是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和人們心中與日俱增的煩惱。錢包鼓了,臉上洋溢着的純樸的笑容卻開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緊鎖的眉尖和不耐煩的神情。隨着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低頭族”、“遊戲蟲”四處可見。本該其樂融融,充滿歡聲笑語的家中,不知何時,温馨的氣氛已無影無蹤,冷漠的氣息悄悄地蔓延開來。家人都已如此,更何況左鄰右舍?與對門的鄰居相處了好幾年,抬頭不見低頭見,可即使同乘一部電梯,也相望無言,沒有任何親切的問候與關懷。家中長輩常常回憶起以前的時光,總是感歎道:“還是以前好,以前的社會有濃濃的人情味兒,現在呢?”而我們又何嘗不想回到過去,重新過上那種簡單卻充滿温情和幸福的生活呢?

追求富裕生活的人們,在你們奔波忙碌的同時,請時常駐足看看親人微笑的面龐,握握朋友温暖的手掌,舒展自己緊鎖的雙眉,那麼,那份曾經體會過的温情,應該會重新握在手中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