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讀後感參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72K

完成一篇讀後感可以強化同學們對名著內容的領悟,為了避免在閲讀後出現遺忘的情況,大家就要認真的寫一篇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活着·讀後感參考5篇,感謝您的參閲。

活着·讀後感參考5篇

活着·讀後感篇1

內心會真實反映人的自私、高尚。讓人真實地瞭解自己,一旦瞭解了自己也就瞭解了世界。早就明白這個原則了,可要捍衞這個原則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和長時期的痛苦。因為內心並非時時刻刻都是敞開的,它更多的時候倒是封閉起來的。

藝術都是源於和現實的那一層緊張關係。沉湎於想象之中,又被現實緊緊控制;感受着自我的分裂,卻無法讓自己變得純粹。如果能夠成為這兩者中的任何一個,我想我會活的更坦然些,與此同時,我的力量會削弱很多。

朝夕相處的現實常常會讓人難以承受,蜂擁而來的真實幾乎都在訴説着醜惡和陰險;怪就怪在,為什麼醜惡的事物總是在身邊,而美好的事物卻遠在海角。所謂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與惡的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換句話説,人的友愛和同情往往只是作為情緒來到,而相反的事實則是觸手可及!正如一位詩人所表達的: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

曾聽過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抱怨!歌中人對苦難的承受、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讓我明白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讀後感篇2

因為常年忙於生計,日常瑣屑的事又多,性情容易積有浮躁。加之現在自媒體的高度發達,本還算喜歡閲讀的我,這幾年鮮有真正拿起書刊認真閲讀,連偶爾拈拈報紙都感覺有點心不在焉或者索然無味。

前不久,剛上七年級的女兒的班主任王老師在家長微信羣裏公佈了“我和父母同讀一本書”的徵文活動的消息,竟一時雀躍報了名,這大概是做父母的“責任”使然。當然我知道女兒是不會反對的,因為她是一個比較喜歡閲讀的孩子,也比較不懼寫作。

但讓我感到意外的事,她推薦了餘華的小説《活着》給我,並説她已經看完。餘華是我國著名的作家,1960年生,開始揚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我只聞其名,不曾拜讀過他的作品,也不曾聽過他的代表作《活着》。大概我算是孤陋寡聞甚至有些膚淺的人了。所以當女兒跟我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意外,也有些不情願。意外的是畢竟她還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雖然我們沒給她太豐厚的生活,但像現在大都孩子一樣,她家務活都少有參加,基本算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想她怎麼會有“活着”的感悟或沉重?有些不情願卻是因為這是一篇八萬多字的中篇小説,我想我哪能有那麼多的時間磨在上面。但女兒一句話“你看完就知道好看了”算是把我逼了進去。

其實我真的應該感謝女兒。她不但給我推薦了一本好書,也讓我懂得了怎樣去平抑平日的那份浮躁。我差不多是用了十天的晚間才陸續把書看完的。書中的主人公“福貴”每晚都把我帶到了現實與幻覺的世界之中,他讓我明白“活着”真的是一件無限美好並不易的事。有那麼偶爾的瞬間,我總會問自己“假如我是福貴,那一刻我是否能夠繼續活着。”在八年前,我就曾經經歷過一次人生以來最大的打擊——創業的失敗。一夜之間負債累累,感覺天黑地暗。那段最煎熬的日子,幾次都想以最極端的方式選擇逃避,那就是不再“活着”。幸好有家人和朋友的鼓勵和支持,才仍然“活着”過來。而我的失敗對“福貴”算得了什麼呢?他的一生,接踵經歷了“父因哀而逝”、“母因鬱而終”、“子因善而猝”、“妻因病而亡”、“女因產而暴”、“女婿因勞而失”、“外孫因餓飽死”,最後只剩下他孤苦地“活着”。那當中正是中國社會最動盪的三十年,“福貴”還經歷了堆屍成山、血流成河,死神每一刻都可能隨時降臨的戰場和對平凡生命荒唐摧殘且饑荒肆虐的大躍進年代,以及到處是本末倒置、黑白顛倒,隨時讓人不知何為命和運的文革。

毋需多言,“福貴”的命運是悲慘而值得無限同情的。但當他在向着一個素未相識的人講起的時候,他並沒有太多的悲傷,他始終以一種讓人感到夯實的平靜在一一鋪展他“活着”的過去。當他説到與他每一位曾經的親人在一起的快樂、美好片段甚至瞬間的時候,他都流露出了一份滿足,似乎他也真的幸福過。我想他沒有怨天尤人或捶胸頓足,並不是因為那些都只是過去的事,而是因為那些曾經的生命在他心裏留下了美好。他知道死亡是遲早的事,但既然活着,就應該平靜地活着。就如他後面説的那一段話“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着自己的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麼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得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的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我想他那平靜,其實是一種努力,一種堅韌,就如河水自上而來往下而去,雖是註定的命運,但歷經彎道、灘塗、峽谷,都需要足夠的勇氣和力量。而這勇氣和力量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因為無數次“流淌”地活着而積蓄的。最後像河流終於流入大海一樣,不管來路經歷了多少跌宕起伏,終究歸於平靜。

在看這個故事後期的某一個晚上,作為球迷的我看了20xx年足球世界盃的亞洲區的40強的一場預選賽。那是中國隊與中國香港隊的一場生死戰,誰一旦輸了就基本跟後一階段的十二強賽告別了。對於億萬球迷來講,中國男足一直是大家心底“恨鐵不成鋼”難忍的痛。當上一場對卡塔爾隊的敗北之後,很多悲觀的人已經扼腕地覺得希望渺茫了。那一場比賽確實也讓人看得揪心,中國隊雖可謂是技高一籌,但偏是得勢不得利,全場四次打中門楣或門框,就是改寫不了0比0的比分。最讓人氣惱的是,下半場一次進攻的二次射門,從鏡頭看皮球明明已經明顯越過了球門線,可惡的裁判居然沒有判進球改寫比分。最終,0比0的比分讓中國隊僅存理論上的進入下一階段的可能。那晚看完球賽以後我接着看《活着》,讓我多了一些特別的感受。首先,我覺得一向不爭氣盡負國人厚望的中國隊就像年輕時又嫖又賭的“福貴”,賭輸了家產把父親氣死,這大概就是冥冥中的“命”。因為對其溺愛也好,因為其缺乏教養也好,似乎都是註定的。而中國隊的一次又一次失敗也如“福貴”人生中的一次又一次失去親人受到的挫折。其實,不能説中國隊的每一次失敗都是因為隊員的不努力,正如“福貴”的每一次失去親人都不是因為他不愛、不珍惜。我想,中國隊任何一場失敗的比賽的場上的任何一名球員都是拼了全力的,一再的失敗或許只是因為命中註定的貧苦“氣質”和無數個晦氣“偶然”的“運”。所以很多中國球迷早已經不再為中國隊的再次失敗感到悲憤和痛苦,已經徹底麻木了。但因為看了《活着》,我要説,這次世界盃的這一輪預選賽,中國隊既然還存在理論上的出現可能那就是仍然還是“活着”,既然還是“活着”,就應該像“福貴”一樣,球員和球迷都不必太多的怨天尤人,而應該平靜地走下去,不管結局是否有奇蹟,也算是“活着”過來的。即使最終沒有奇蹟終於失敗了,相信中國隊仍然會一樣“活着”在億萬球迷心中,雖然球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也許億萬球迷不再是曾經的億萬球迷。但一種熱愛和渴望會像經流不息的河水一樣繼續“活着”再“活着”。

是的,作為一個“活着”的人或作為一個“讀者”,《活着》的故事容易讓人有太多的感慨和感悟。而“福貴”不得不讓我感動地屢屢悄然落淚,相信他會在所有的讀者心中永遠地“活着”。

但最為一個讀者,我不得不佩服作家餘華的才華,洋洋八萬多字的故事讓人看到了只是一些樸素的辭藻和平實的句段,卻把故事鋪展地就像在我們眼前或昨天發生的一樣。也許那就是人們通常説的“畫面感”吧。古往今來,誰不覺得“活着”是頗為沉重的兩個字呢?但他筆下似乎只是一種無法逃避、也無需閃爍的訴説。他沒有像某些大作一樣不斷設置一些讓人云裏霧裏的懸念或層疊許多劍走偏鋒的筆墨,但讓人讀着一樣有跌宕起伏,有心如潮湧。就如他在《序》裏所言,他是用真誠寫作,也許“真誠”就是文學最大的一種魅力。我想這種魅力是其他的藝術表現形式所沒有的。就説這《活着》,因為某晚的閲讀不覺得地浮現了一幕又一幕地畫面,我心裏突然來了雜念“如果把它拍成電影會是怎樣”?此念一來我便轉而上了網到某電影網搜索。真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不但真有這麼一部改編的同名電影,而且還是大名鼎鼎的張藝謀導演的,主演也是公認的實力派演員葛優和當時大紅大紫的國際影后鞏俐。可是,當我看了前部分的部分,我就開始後悔了。是的,電影在我面前展示的是清晰、連貫的畫面,但那些畫面似乎並不是作者筆觸下的真實畫面,更不是在我看了故事下“活着”的畫面。不可否認,葛優和鞏俐都是戲骨子級的演員,但我怎麼都無法把他們當做主人公,我覺得“福貴”始終是書中或我心中的“福貴”,葛優真的是跟他相去十萬八千里。看到後面,我就覺得索然無味了,特別是因為不斷的情節改編,讓我覺得張藝謀只是一個成功卻也貪婪的導演。讓我覺得氣憤和不解的是,為何要把書中是鄉下“地主家少爺”的“福貴”硬邦邦地打造成鎮上“大户家少爺”?明明賭輸後的“福貴”落魄為一個佃農,電影中莫名其妙地變成一個耍皮影戲的“藝人”。或許,張藝謀導演一心是想着多一點“藝術”或“國際範”吧。難怪人家都説“現代電影都是商業電影”。總之,我沒有看完那部同名電影,也希望所有看了《活着》原著的讀者,不要像我一樣因為一時雜念去看那部電影。怕那樣總會憑添一些莫名其妙的不快。

我想好的文學作品就像一座豐富的礦產,只要願意去攫取,就有源源不斷的寶藏。我想我以後即使再忙,也會抽空去多讀一些書刊,那樣相信我這幾年積下的浮躁也會隨之慢慢地揮去。總之,我很慶幸參加了這次“我和父母同讀一本書”的活動,也再次感謝親愛的女兒給我推薦了《活着》的這個故事。以後也願意接受她更多的推薦。因為我相信,熱愛學習的她就是最好的嚮導。

活着·讀後感篇3

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和姿態活着,但是每個人活着的目的不一樣,但其實本質上來説都是一樣的。只要擁有活着的意念,就能單純的做到活着,有生命。

福貴經歷了太多的苦難,什麼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更是被扭曲的,可單單就是這樣一個被毀三觀的人,卻幸運的被扭曲到了一種人生的理想狀態。我猜,他也曾崩潰過,也曾麻木過,但是“活着”的意念,這種人的本性從根本上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經歷過生命中難以承受的大悲之後,眼中也就只容得下幸福和快樂了。活着,就是為了追求為了抗爭。

逝者已矣,風煙俱淨。《活着》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人的一生看上去很漫長,可也許在不經意多年以後看來,也不過如此。會有很多陰差陽錯的巧合。比如在打仗時福貴一定沒有想過,多年以後,他和春生的相見竟是因為他淒涼落魄的晚景?他的一生有幾十年的漫漫歲月,可我們花一個下午便能讀個大概。

實際上並不長。我們看見了他的一生,除了年輕時風光的一段日子,就剩下苦難了。不過他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在自己經歷的歲月裏,有苦難,更有幸福。他相信無論是自己的妻子兒女,還是女婿外孫,都是最好的。因為他曾切實經歷過那些人和事,所以他才能在時光的磨礪中樂觀堅強地面對世界。

幾十年的時間對於歷史無足輕重,可是對於他自己,卻意味深長久遠。在接踵而至的打擊中,惟有堅強的意志戰無不勝。

活着·讀後感篇4

“活着”是一種力量,一種可以忍受困難,戰勝挫折,讓我們變得勇敢的力量。——題記

?活着》這本書中的福貴讓我產生了很大的觸動,他的一生是那麼坎坷,他的父親在他賭博賠光家產的時候離世,這無疑是一種雙重打擊。他的母親在他被抓去當壯丁的時候離世,他的兒子因為血被抽乾離世,他的外孫吃豆子離世……最後,只剩下他與一頭老黃牛為伴。這種種看起來是那麼不可能同時發生,可全都真實地發生在了他的身上。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讀《活着》,我好像身臨其境一般,走進了福貴的人生。他生活在“全民大鍊鋼鐵”“人民公社化運動”的貧困時代,吃不上好飯好吃,為了供兒子上學,曾把女兒送給別人。我不禁捫心自問,現在的我,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如果還不努力學習,怎麼對得起那些勞苦百姓呢?在打仗時,老全被子彈打中,可見戰爭是多麼殘酷啊,你永遠不知道死亡在何時何地等着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和運動”給福貴帶來了無情的打擊,但他仍然沒有屈服,默默忍受着這一切。我認為,他是堅強的,是無謂的。

或許,從我的角度看,福貴的一生是坎坷的,因為在他的一生中,除了困難就是苦難。但是,如果從福貴自己的角度出發,他可能不會這麼認為。也許,當他多年以後的某天,回味自己的一生時,他會感到幸福和快樂:他有着幸福的家庭,並與他們擁有美滿的生活,儘管親人們都已離他而去,但回憶仍是美好的。他不會忘記浴血奮戰的日子,更不會忘記和親人聚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的日子。他不會忘記生活的點點滴滴……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謠,在向我們講述着一個生命的脆弱與頑強、歡喜與哀傷的真相,讓我們懂得卑微生命中藴含着細微的如金子般的光芒,讓我們懂得人性的温情能一步步把無邊的苦難變成繼續前進的力量。

其實,自己的生活別人難懂,別人的生活也不必刻意去懂。在這個時代中,我們要好好活着無需懼怕死亡和時代的侷限,只需真實的活在當下。

在最後,“老牛與牛漸漸遠去,炊煙在農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女人吆喝孩子的聲音此起彼伏”,這體現了一種平靜,愜意而又自然的鄉村生活。此時的福貴與這頭老牛一樣,只有一個簡單的目的——活着。

活着·讀後感篇5

不論現實變成了什麼樣貌,不論現實剝奪了我們什麼權利,只要我們活着,也僅有我們活着,我們才有義務有權利去追求自我想要的,這才能叫做真正的活着。我們不應當讓現實決定我們怎樣活着,而是應當自我決定我們應當以怎樣的姿態活着。

活着,就要應對選擇,僅有堅持理智,才能做出客觀的確定,才不會讓自我後悔。所以我們沒有機會錯過機會,在能夠選擇能夠改變的時候,用心做一個完整自我,用自我的態度去看待“活着”。

先前對餘華的作品也略有接觸,他筆下的杯具一向是這樣,大體上看似不卑不亢,糅合到一齊的時候又讓人受不了。當你讀完整個故事,回頭整理這個完整的故事的時候,才會不情願、不忍應對的發現,原先把任何一個故事單獨拿出來分析的時候都能真實的感受到那種撕心裂肺的痛,難以承受的痛。他不屑於寫那些下里巴人,而是用一些看似荒誕的故事,講述着高度真實的生活。

文字裏的安靜,冷漠,無形間渲染了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不斷的痛苦從而不斷的期待,想發泄卻又束手無策,只能完整的看完,被這種單純痛苦所擺佈,甚至是被玩弄於股掌之中,令你無法自拔,也不想自拔。當你痛到麻木的時候,才能看清現實,在簡單單純的感情裏看待理解生命,好好活着。餘華深沉的講述着生命的杯具,

對於杯具這件事我也有一點自我的看法,人之所以喜歡看杯具,喜歡被這種杯具所打動,無非是想尋求自我安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