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讀後感2000字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9W

讀後感的寫法是很機動靈活的,書寫一篇讀後感能夠深化我們對名著所寫的分析,通過讀後感我們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可以讓我們的閲讀變得更有價值,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讀論語讀後感2000字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讀論語讀後感2000字6篇

讀論語讀後感2000字篇1

假期時學校要求讀《論語》,剛拿到這本書時,感覺古文深奧、枯燥,沒有一點興趣,後來堅持讀了一個晚上,感覺不錯,再後來臨睡前每天都要看一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本書了。讀完後我覺得真是受益匪淺,它是一本能給你正能量,能給你智慧的書,其中幾則給我印象頗深。

首先要記住孔子的這句話:“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説:廣泛地熟讀典籍,複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努力吸收新知識以求融會貫通。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以稱為老師,我覺得對於剛調到國小的我來説,確實是沒有做到熟讀典籍,沒有做到温故而知新,以至於這次業務測試中成績不理想,“業精於勤,荒於嬉”知識只有經常複習,時常鞏固,方可積澱下來,如果拋開,它就會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作為一個國小語文老師自己對業務知識都不精通,還怎麼能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內容呢?作為一個語文老師一定要博覽羣書,知識豐富。不學習、不温習是難以勝任這項工作的,只有經常温習學過的東西,才會從中獲取更多的經驗,我們的老師總是抱怨沒有時間,魯迅先生曾説:時間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每天只要擠出那麼一丁點的時間,讀讀書,才會讓知識慢慢沉澱在你的腦海中,只有儲備足夠豐富的知識,才能帶着你的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遊。我們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温習,再聰明的人,不通過温習也不可能牢固、系統地掌握好知識,自古以來,不少名人都十分重視複習,我國橋樑專家茅以升八十歲的時候他依然能背誦出圓周率小數點後面一百位數字,人們就問他如何記得這麼清楚,他説:“很簡單,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國小生尤其是低年級同學,學得快同時也忘的快,需要不斷的複習,才能掌握,“複習是學習之母”,一個會複習的孩子才會取得優異的成績,一個會複習的孩子才能獲得新的知識與體驗。

其次要以“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來勸勉自己。孔子説,學生在家要孝順父母,在外敬愛兄長,做事要嚴謹講誠信,博愛眾生,多和有德行的人接近,這樣做了之後,還有餘力,再去學習文獻知識。是啊,好好孝順父母,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而後悔莫及,老爸老媽的臉上已經爬滿了皺紋,工作之餘我們要常回家看看,看看父母,陪他們聊聊天,嘮嘮嗑,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和兄弟姐妹不和睦,那麼他的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將來也是一個不孝不仁的人,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一個老人打碎了一個碗,他的兒媳婦對着老人大發雷霆,老人從此就找了一個木碗,有一天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做什麼?兒子説:“我在做木頭碗,等你老了,我也給你用這個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身教是最好的教育,作為一個教師,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你的孩子,你的學生,生活中多向年長者請教,工作中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人生中多和仁愛而誠信的人做朋友,只有具備了孝順、仁愛、誠信,才是一個完整的人,只有老師先學會做人,才能教學生如何做人,做人是教育的根本,先讓學生學會做人,再去做知書達理的人。

最後就是“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一句,孔子説:時間就像這奔流的河水,不論白天黑夜不停的流逝。這句話帶給我們無盡的思考。我覺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前途。懂得時間的人,珍惜每分每秒,孜孜不倦,事事如意;不懂得時間的人,浪費每分每秒,虛度年華,碌碌無為。趁着年輕,我們做老師的一定要抓住時間,去讀書,去思考、去鑽研,即使不能桃李滿天下,也願花開遍地香。俗話説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如果不懂得珍惜,時間將轉瞬即逝,哪一個成功的人不是視時間為最寶貴的呢?著名科學家丁肇中説:“看電影是金錢和時間上的浪費,尤其是時間,那是最浪費不起的。”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最討厭的三件事是理髮、剪指甲和上廁所,他認為做這三件事,就是在浪費時間,作家巴爾扎克他的時間是一分一秒也不空過的。一次他太累了,就對朋友説:“我睡一會兒,你1小時後叫醒我。”1小時過去了,朋友實在不忍心叫醒他,巴爾扎克醒來後,發現超了一小時,暴跳如雷地對朋友説:“你為什麼不叫醒我,耽誤我多少時間啊!”是啊,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是因為他們不會浪費一丁點的時間,在短暫的人生道路中,在有限的時間裏,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的人生再豐富一點,我們不能讓時間停留,但可以在時間的阡陌中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我們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可以決定自己幾點起牀。

國學博大精深、意藴深長,值得我們教師學習,今後我還要讀更多的國學經典,因為那裏藏着人生智慧,當你在工作中、生活中彷徨迷茫時,不妨翻開我們的《論語》,你會收穫“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讀論語讀後感2000字篇2

從夏朝開始有了文字記載以來,就可以稱得上中國有了文明史。《易經》又名《周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經書,書中開篇乾卦第一有云:“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道家《道德經》一書是道家的基礎,書中有云:“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傳曰有云:“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以上君子之學的出現還沒有儒家之説。

儒家之前就有很多君子之學説了,但是孔子是君子之學説集大成者,儒家的創立人,《論語》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論語》一書中提及君子之道之處有八十餘處,可見君子之道是儒家中的重點。學好《論語》就能學好國學,明白中華文明淵博。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此句出自於論語,説的是一個儀地小官請見孔子説,凡是到這個地方的君子,我沒有不求見的。從此中可以看出春秋時期是出君子的年代,孔子在世的時候就被人稱為君子,並且像孔子這樣君子還不少呢。

論語又有云:“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當時雖然孔子已被人稱讚為君子了,但他還嚴格要求自己,認為自己在這三方面還沒做好,需要繼續努力,才能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君子,他時刻反省,學不止息,被後人敬仰為聖人,天之木鐸。

?論語》是由孔子弟子所著,把孔子的言語,行為記錄下來的一本書。儒家以孔子為首,孟子,荀子次之。《孟子》一書中記載“仲尼不為己甚者也。”《荀子》一書中也多次提及孔子言行,有云:“子曰:君子未得也,則樂其意;即已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眾多春秋戰國時期大家都有引用孔子的言行在他們的書中,這就不一一例舉了。只是可以想到君子的形象是多麼的深入人心。

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前秦春秋時期人,百家爭鳴的年代,出大師和君子的時代,那是一個思想家的高產期,之後兩千多年來中國還沒有一個文化學術時代比得上百家爭鳴的時代。

之所以儒家學説能留傳至今,併成為中華民族之精神,君子之道是很重要的,功不可沒。在今天看來要想君子是一種高貴,是一種修養,甚至是骨子裏帶來的血統,其實不然,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君子。《論語》中説,哪怕是沒有讀過書的人也可以成為君子,只要他的言行能符合君子的要求,那麼他就可以是君子,很接地氣,沒有門坎。世俗的人很多,但不代表他們否認君子之道,不向往君子之道。

有人會説,君子不懂變通,嚴肅太過,實則不然。《論語》中有云:君子不器。又有云“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意譯來説,是有人問井裏面如果有人被困,君子會不會跳下去救?孔子説,難道我不會在井邊放繩子下去救嗎,非要跳下去嗎?跳下去我不是也上不來了嗎?君子不可能被忽悠的。可見孔子一點都不呆板,不單把道理説清楚了而且很有幽默感。

又有人會説,不犯錯的人沒有,做君子太難,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君子也有犯錯的時候,《論語》有云“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不二過,不遷怒。沒有人會願意在同一件事情上犯兩次錯誤,所以説君子之道也是人之常情。

百家學説,或多或少都會有和儒家思想相同或相近的地方,直到現在為止,文人寫文章或多或少都會引用儒家學説,只要涉及到人和社會,國家都會提到儒家,儒家學説就是關於人、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和國家之間的關係的學説,簡而言之,教育如何做好人以及處理好人和事物之間關係的學説。

這在西方人稱為倫理學,包括伏爾泰在內的許多哲學家、文學作家都是認同褒獎過儒家思想。這種學説是一種禮、義、仁、智、信、温、良、恭、儉、讓的修行,是君子的修行。國學是中國文化傳統之信仰,而學好國學必須先學好儒家,學好儒家必須要從《論語》開始,學好《論語》則要從二個字開始切入,“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章太炎先生説,“忠恕乃絜矩之道,言推己及人者。”

忠,要誠心實意,堅定信念,行禮學道,愛國愛民。恕,要寬人嚴己,不強加於人,愛人如愛己。忠恕缺一不可,忠恕領悟了,那麼可以説你己經走上了君子之路,雖然任重道遠,何不試學而為之呢?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做不成君子,做個文質彬彬的人也是值得別人稱讚的。

讀論語讀後感2000字篇3

我讀《論語十則》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十則》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必須與我們這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十分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能夠説是盡到孝了。那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期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帶給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十則》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齊,那麼其中必定有能夠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好處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必須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羣眾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用心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務必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禮貌、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必須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讀論語讀後感2000字篇4

我小的時候沒有讀過《論語》,只是在課本中背過幾個句子。最熟悉的自然是《學而》篇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然而也就技止此耳!

真正開始讀《論語》是和兒子一起學習的時候。在讓兒子背完《三字經》後,我覺得應該讓這個小子背些更加高級的東西,於是買了一本《論語》讓他背。而自己居然也從頭到尾讀了一遍。

讀完才發現原來《論語》涵蓋的範圍比我想象得更廣。雖然其中某些觀點我不是完全贊同,但確實有很多深刻的道理,並且還很實用,很接地氣。並不是僅僅讓兒童有口無心地念着打瞌睡用的。

如果説裏面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哪個部分,那就莫過是《以德報德》篇了。“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我做一個好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怎麼才能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個例子告訴我,就是要對別人好,即使犧牲自己也要成全別人。那麼如果別人對你不咋的呢?當然還是要對人好。否則怎麼會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呢?我國古來的聖賢和當代的英雄楷模莫不如此。

然而,我發現這樣做很困難。在與各色人等打交道的過程中,我才明白原來人是五花八門的。好人固然多,壞人也不少。對好人好,沒有問題。可是對壞人呢?當然也不是真正的壞人,只是好貪些便宜,或多或少侵害了你的利益卻以為理所當然的那類人。難道我還要對這樣的人好嗎?難道真的要象基督一樣,別人打了你左臉,你還要將你的右臉送過去嗎?就像中國俗話説的:只許你不仁,不能我不義。我明白我做不到。於是,我的內心很糾結,心頭也很迷惑,但是,並沒有人來給我答疑解惑。

結婚以後,一次在和太太聊天的時候講到如何與人相處。太太説:“很簡單啊!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忙和太太打聽出處,卻原來是孔夫子的名言。

這正是《以德報德》篇的內容,説的是:一個人問孔子:“別人對我不好,我還是對別人很好,以德來報怨,您覺得怎麼樣?我是不是很高尚?”孔子説:“你以德來報怨,那我問你,那些對你好的人,你怎麼來報答別人呢?如果不管別人對你是好,還是不好,你一律對別人好,那讓那些對你好的人情何以堪呢?倒不如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別人對你不好,你該怎樣就怎樣。別人對好你也對別人好。豈不恩怨分明,輕鬆瀟灑呢?”

我當時只恨自己讀書太少,怎麼沒有早點讀到這麼精闢的人生道理。另外,我也覺得我們的教育體系中的德育過於簡單和抽象,不切實際,而且沒有很好地與中國的傳統相結合,所以才弄得象我們這樣讀書少的人常常存了疑惑在心間,糾結於道德困境中。

中國的經典中有許多精華,值得我們學習。這些沉澱了幾千年的思想無一不讓我們在讀到的時候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正如民間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此言非繆也!

這句話體現出了孔子認可的道德的原則,也就是互惠原則。我們知道,人不能獨立生活在世界上,作為社會動物,必然需要互相依靠,互相幫助才能生活得更好。所以,人與人之間需要合作,而人又是自私的。為了解決這對矛盾,道德出現了。道德就是人們之間的互惠機制,保證人與人之間的互惠互利,你有恩於我,我也要有恩於你,這樣我們才能長久地合作下去。現實也一再證明了這一點。我們經常説,要互利共贏,要雙贏。只有這樣才是良性循環,才能把一件事情一直做下去。

如果合作的雙方只有一方有好處,這種合作是進行不下去的。但是在我們的世界裏,也確實有一些自私自利的人。凡事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這樣的人如果不讓他們碰壁,豈不會變本加厲,把這個世界搞得烏煙瘴氣?對這些人如果你總是以德報怨,我知道結果一定不會好。就像養虎為患、慣子不孝的道理一樣。這種不好的結果不僅是對你,對對方也是這樣。因為這個社會基本運行的法則就是這樣。你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對方培養成一個不懂得道德秩序的人,一旦離開你庇護,這些人也很難在社會上生存下去。所以,你覺得是在愛他,其實是在害他。正如一隻奶牛可以擠奶給人喝,但要喝奶的人總要給牛一把青草吃吧。如果牛自己連青草也不要,別人要多少奶,就擠多少奶,我不知道這頭奶牛可以活多久,可以擠多少奶。而那個人是否有能力去擠另一頭奶牛的奶。

也許你會寄希望於這個人在你的感召下幡然醒悟,從此改過自新,但我相信更多的人只會得寸進尺,直到將你弄得無德可報,也把自己逼向絕路。中國有太多的故事説一個好人的行為最後是如何感動了一個無賴,讓他成為好人。但從道德的互惠機制來看,這邏輯有些不通。不説這事情的成功率有多高,最後好人賠了夫人又折兵,獲利的只是那些厚顏無恥的小人。即使偶爾能夠成功,成本也太高,完全不值得。有這樣的資源,為什麼不去惠及更多的人呢?

中華民族從來是都是提倡温良恭儉讓的,只談奉獻,不談索取,這已經成了我們傳統道德的一部分。從古至今,我們也有很多這樣的楷模。而要做這樣一個好人,一個純粹的好人,就意味着自我犧牲。而自我犧牲得越多,就越好。到了最後自然比的不是誰更好,而是在比誰更慘了。這樣的道德對於我們,對於這個社會到底有什麼益處?或者只是因為我們這個社會中自私自利的人太多,不得不樹立一些道德楷模來頂禮膜拜,作為迷霧中可望不可及的燈塔,讓芸芸眾生有努力的人生方向,雖然這方向完全不切實際。所以私底下大多數人都不是這麼做的,因為這做不到。只是這樣的道德困境會讓很多人迷惑,從而對道德原則加以懷疑,滑向另一個極端。

所以,我們應該重讀一下老夫子的話,讓他的思想啟迪我們智慧,去除掉我們心中的迷惑,從而更加清楚道德的必要性。j。p。蒂洛認為:堅守道德原則,能使人們儘可能生活得和平、幸福、充滿創造性和富有意義。我想這就是道德的目的。道德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高大上的東西,是完人才能具有的品質,這些都是對道德的曲解,而且對人類也沒有什麼好處。還是向老夫子那樣腳踏實地,接地氣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吧。

最後,想到到了梁山上的好漢,大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快意恩仇,豈不痛快!

讀論語讀後感2000字篇5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説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完善。

讀論語讀後感2000字篇6

透過讀《論語十則》,使我明白了學習的方法與處世之道!温故而知新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他的意思是:温習舊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現。我對這句話有比較深的體會:我每次拿起國小時的課本複習後,對一篇文章、一句話、甚至一個字有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現一些以前遺漏的新的知識,由此可見覆習的重要性,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是講的處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厭惡的事情。

就不要施加在別人的身上。如果有一件物品你不喜歡,那你就千萬彆強給別人,那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對待別人要懂得奉獻,多向雷鋒學習學習,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向他那樣,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那這世間該是多麼的完美、和諧啊!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會明白松柏是最後落葉的。冬天,寒風凜冽、環境是何等的惡劣,可想而知,松柏是多麼堅強不屈,高風亮節!這讓我想起了許多位共產黨員,他們應對敵人的嚴刑逼問,但還是沉着冷靜,英勇不屈,這是多麼高貴的品質呀!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與坎坷,但是我們決不能退縮,想困難屈服;反而就應堅強應對,鼓起勇氣戰勝困難,永往直前。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必須與我們這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十分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能夠説是盡到孝了。那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期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帶給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

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齊,那麼其中必定有能夠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好處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必須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用心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務必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禮貌、昌盛、禮儀之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