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例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1W

論語讀後感範文5篇

論語讀後感例文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後感範文,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論語讀後感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句話概括三個人生不同階段的總訓,層層遞進,由易入難。“簡單”的三句話,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孔子沒直接地把它説出來,而是保持謙虛,共同探討的態度,這是重要的做人態度,這三句話説到了也做到了。同時教學的目的,是讓初學者明,讓精通者悟,教人以道不如悟人以道。

我們後人需要學習的不光是祖先傳世的道理,還有他們的品性。他們最先明白平等交流的重要性。一句有道理的話,用“教”的方式,並非人都能願意接受,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所不同。這就不再是簡單的“教”了,從古至今,無論中外,許多哲學思想,甚至真理都是通過交流,心靈碰撞出來的,並經過世代的驗證。只有這樣,“道理”才具有時間的穿透性。

其實有些事,有些道理,我們何不用問的方式表達?每個人心目中都有答案,並且都是正向的!無需爭辨,用問的方式,既謙虛又不失禮貌。答案都是自己心中給的,同時又是提問者所説出的,這不是很高明嗎?

記得以前看《紅樓夢》,小時候看,青少年時看,三十而立之後看,看到的感受到的都不一樣。現在未必能明白的,沒有關係,自己慢慢尋找答案,過程才是最美好的回憶。

學得越多,發現自己所懂得的越少。想表達的還有許多,卻不善言辭。我開始試着慢慢梳理,希望涓滴成河,衝開我思維的鈍塞。附:任聲,第一層[]意思:任何的聲音,都能聽得見,感受自然之美好。第二層意思:任由其人的評論,正確的要接納,不正確的要反思,未正確的要思索,人不知,而不愠。

第三層意思:任心。任隨心聲,聲,聲音,有聲必有音,但往往聽得見的聲,聞不到的音;有時無聲勝有聲,用心感受。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論語讀後感

《論語》為政篇第一句話是: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政,就是治理,為政,就是制定規範,執行規範,對國家而言,就是法律、政策,對企業而言,就是規章制度。規範以道德為宗旨,那麼就像北極星一樣,自己不動,星辰則圍繞着北極星,大家都圍繞着規範,執行規範,落實規範。

為政以德並非是孔子的理想,而是他發現的規律。

道德,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其實有很多的不同,因為道德的本質是規範行為的觀念,這種觀念對大家都好,或是對大多數人好,禮義廉恥,都是道德,一個人有禮義廉恥,對別人而言就是好事,就有好處。境遇不同、環境不同、人羣不同,道德觀念自然也會有不同。在一部小説中看到,西伯利亞極寒地帶,嚴冬時候你走在街上,敲任何一家人家的門,人家都會開門迎接你,進門烤火吃東西,然後再走。這個道德的由來,是因為太寒冷了,人走在外面很快就會凍僵,因此家家都接納趕路的人,那可是救命啊,這個觀念就不太可能在北京、紐約形成。不過,無論道德的內容有多少或多大的不同,對別人有好處,對大家有好處,這一點是共同的,以往是如此,今後也還會如此。

為政以德,這裏的德,就是那種給別人帶來好處的德,法律、政策,規章、制度,給大家帶來的是好處,大家自然會圍繞着這些規範做人做事,那不就是很好的管理局面嗎?可事實往往並不是如此,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為政以德的德,並非都能讓人理解,一個對大家都好的事,未必對某一個個體的人是好事,任何規範都會對不良行為進行制約,不良行為危害了別人,危害了大家,制約它就是為政以德,然而不良行為卻往往會給個人帶來好處,比如任性而為,率性而為,不是很爽嗎?

其次,也是更為關鍵的,為政以德的德,要很好的體現,不僅僅在於規範的內容,還在於實施管理的人,必須是道德修養足夠的人。我聽説有管理者要求部下要五加二,讀後感.白加黑,這話不僅可笑,也是道德修養不夠的典型表現。一張一弛,勞逸結合,有工作有休息,這方面的法規和規章都體現了為政以德,五加二,白加黑,就完全違反了這個德。常説的,經很好,被念歪了,念歪了的現象其實很普遍。有位研究《論語》的先生把“為政”與“執政”分開來,為政,就是制定規範,執政,就是執行落實規範,為政以德需要有足夠道德修養的人來實施才能落地。把為政與執政分開的看法還是很有道理的,《論語》為政篇的大量內容,説得都是管理者的修養問題,談理解人民需求,談孝,談提升道德修養的道路,這大概就是孔子的良苦用心所在。

論語讀後感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對話,讓我明白了:要重視個人對家庭、國家、社會和歷史的價值!

老子是以“柔”為主的辯證法,孔子則是以“中”為基點,法家和兵家提倡“剛”,這是中國文化的三足。讀了《論語》之後,我更欣賞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作為儒學經典讀物《論語》可謂是把這一精神闡釋的淋漓盡致。孔子曾説:“墨家兼愛,是無父也;揚子無我,是無君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句話雖有失偏頗,但是卻讓我明白了,只有把個人放在社會的倫理體系裏面,個人價值才能真正得到體現,個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顯。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是教育我們要在學習生活中吧“學”和“思”結合起來,勤勉治學,才能學有所成。就如後世程子對其的解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子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

子曰:“君子不器”。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人並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機器,而是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思想特徵。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潛在的才能,才能使個性獲得全面的發展。孔子自己後來也實踐了這一點,他後來收門徒三千,有教無類,可謂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是一種多麼難得的對學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今天這個浮躁而喧囂,熙熙攘攘皆為利往的社會裏,這種精神又是多麼的難得!

一部《論語》讓我感悟良多,裏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後人的借鑑。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與今天所提倡的和諧社會相契合。儒學的那種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為人們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歸宿的。正如《論語•雍也》中所提到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讀後感

論語,是記錄聖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後,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教會人們應該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嚴謹的規範自己,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後人成為聖人,就是因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讀了論語通譯,雖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譯成現代文,但是在註釋的幫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訴我們的。覺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時就能明白的這些道理,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到現在都還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是啊,現實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個個都渴望理解。人們視理解為溝通感情的紐帶和聯繫心靈的橋樑。大家都希望人與人的相處應該多一點寬容和尊重,多一點容忍和諒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複雜。若時時都想得到別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

因為,人生沒有相同的路,每個人都不一樣,兩個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件事,兩種價值取向相異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要彼此理解不是強人所難嗎?人不是從一個模子裏造就出來的,你有另人頭痛的事,我也有。我們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別人,去苛求別人,於是我們之間有了“牆”,於是你苦惱,我也苦惱。可是,人們有沒有想過,許許多多的小事,為什麼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實,面對種種的不理解,只要我們給他一個微笑,用寬闊的胸懷去面對,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變法,落得“五馬分屍”的結局;達爾文在説物種進化的時候被人們罵成瘋子;助人為樂的雷峯經常被人嘲笑,他們這些舉動,又有誰能理解?如果他們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麼扞衞真理?他們最初不被接受,是因為他們的追求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最終名垂青史,是因為他們敢於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現實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這個東西。他們可以追求別人的理解,以別人的議論為自己的主題,以別人的言談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以別人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甚至要去討好別人,為了所謂的理解,寫了一些優柔寡斷毫無逐漸的可笑人生。他們真的知道理解嗎,他們覺得他們真的是在理解別人,並換取別人的理解嗎,不是這樣的。

理解不僅僅只是你需要別人來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為什麼要逼迫別人理解你,難道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同情和憐憫?這樣作難道不會太悲哀了嗎?於是,終日沉浸在觀察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之中,優柔寡斷,碌碌無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卻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牽強的,是需要別人有和你相同的東西然後互相共鳴而產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麼關係,只要我們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別人,想必別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這麼説過了,不擔心別人呢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不光為理解而活!

“理解萬歲”?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論語讀後感

要論國之學,經之典,《論語》可當其首。——丁子

學習《論語》,當注重內外兼修:文化強國,文化自信。近幾年,從閲讀到悦讀,再到全民閲讀,全國上下掀起學習國學經典的熱潮,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中華文化,需要文化傳承。中華民族,需要文化自信。

近期,參加中山市傳統文化讀書會兩期活動之後,再次對國學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論語》,有了新的認識。中山市教體局周信副局長,可謂這方面的專家。他的講座,沒有單純的説道論經,而是結合了自己的研究,結合了現實生活,結合了人的本心、本性,分享了他獨特的閲讀感受,深受啟發。

筆者認為:學習《論語》,至少要三從:從師,從心,從本。

從師學習,道之自然:

讀幾句四書五經,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因為,很多人讀的是表面,沒有入其實質,沒有內化於心。或略知皮毛,或一知半解,或斷章取義,或歪曲其義,如此而已。

其實,學者,就算是好學者,也當從師,從良師。對《論語》,應該説不少章節還是熟悉的,也是認真讀過的。特別是對於中文系畢業的文科生,不學孔子,不瞭解《論語》,是説不過去的。再説,作為語文老師,也是在教學生學習《論語》。

不過,反省自己,至少到目前為止,對孔子,對《論語》,更多的是停留於讀的表面,並沒有深層次的閲讀,更沒有系統的閲讀。至於學以致用,談及從學習到實踐的過程,也是相當不夠的。

細讀《論語》,發現:簡單的對話,卻包含了眾多的道,眾多的理,還有眾多的法和術。從學而篇到為政篇,其實都是在談學習,就學習和思考,學習和運用。讀後感.孔子,不愧為偉大的教育家,在生活細節中談學習,在日常對話中談學習,在為人處事中談學習……從中,不難發現:學習,不止是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學做人,做有孝、有忠、有德、有信、有為之人。

學習國學經典,就算是孔子這一偉大的聖人,自然也不可能穿透時空,能預見今日之學習,但是,其經典要義,卻是有指導意義。古之禮,古之法,古之德,古之行,不一定是現在流行的,或認可的,但是,至少在當時就是公德、公法。後人,自然要繼承,更要創新,然後進步發展。

只要認真讀了《論語》,作為讀者,你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肯定會有不有的觀點、看法,甚至於有一些牴觸的情緒。應該説,這是正常的。如果,此時,有一位良師指點,有一位得道者點撥,我們是不是可以少走一點彎路呢?

説一個本人學習《論語》的經歷:

讀國中時,應該是第一次接觸孔子的《論語》,問老師:老師,這個“論”字怎麼讀?為什麼讀第二聲?是言議論文中的”論”的意思嗎?

老師説:古代漢語,跟現代漢語不同,讀音不同,意思不同,語境不同,讀漢字,要讀準。

我,記住了老師的話。心裏想:老師真厲害,這讀音也知道。

讀高中時,老師再次強調:《論語》是重要的考試內容,大家要多讀多背,還要理解字詞的含義。

我記住了老師的話,心想:大學聯考時,我能翻譯這些語句,拿個高分,沒問題吧?

讀大學時,老師沒有講字的讀音,字的含義,只問了一個問題:你,會怎麼學習?你,會怎麼做人?

工作二十多年了,遇見了很多的老師,也教了很多的學生,感覺:我還在學習,還在瞭解“學而時習之”,還在想着“不知而不愠”,還在學着“三省乎己”……

師之重要性,大家不妨再讀一回《師説》。

相關文章:

1.關於《論語》讀後感800字8篇

2.關於《論語》讀後感600字8篇

3.關於《論語》讀後感6篇

4.關於《論語》讀後感7篇

5.關於《論語》讀後感800字7篇

6.關於《論語》讀後感500字7篇

7.《論語》讀後感300字作文五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