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論文讀後感2000字

來源:巧巧簡歷站 9.32K



紅與黑論文讀後感2000字

讀後感又俗稱讀書筆記,是對於一句話,一段文字,一本書的感想和見解。好的讀後感應該是和原著作者在思想上的一次火花交鋒,在文學修養上的一次昇華。本站讀後感欄目在此為大家提供了一些優秀的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紅與黑》這部作品可以説是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風俗畫,全面地展現了當時法國從小城到省城至京城的貴族教會、資產階級和貧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作者司湯達賦予了主人公於連十分豐富的性格,他是一個自尊、自愛、勇敢、真誠而又自卑、怯懦、虛偽的矛盾統一體,他既充滿激情而又冷靜,既要確立自主,有時又表現出屈從和依附。

他的性格,他所生活的時代,註定了他必將是一個悲劇。所謂悲劇,就是將美的事物打碎了給別人看。於連不是一個偉人,但確實那個時代一類人的代表,他善良、勇敢、真誠,他有着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努力躋身於上層社會,擺脱貧困。他奉拿破崙和盧梭為精神導師,以九死無悔的精神,不擇手段地向法國上層社會邁進,希冀完成自己的宏偉志向。但這種超越是非歷史的,勢必被時存秩序扼殺,他的無可挽回的死也因而產生了深厚的審美意藴。

他是一個不朽的藝術形象—王權貴族壓制之下的小資產階級反抗者的典型。他憑藉不屈的意志,採用各種手段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表現出令人歎服的超越現實的精神。於連並不滿足於基本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突破社會對人的束縛和限制,追求個體思想的真正實現,顯現出對現實時代的超前性。他的行為方式是不擇手段的,結局是可悲的,然而把這一形象昇華到超越倫理道德、社會政治之外的美學範疇,他就不是一個平常的奮鬥者、野心家,而是一個具有充分審美價值的對象,因為他有超出一般人之上的特殊品格和頑強的精神生命,所以,於連的悲劇具有深刻的審美價值。

當時的法國是一個倒退的時代,於連生活的維立葉爾小城在資本人侵

的衝擊下,充滿了庸庸碌碌的浮躁與不安。他的家庭中有精於琢磨、善於鑽營的父親和兩個行如巨人、只會發泄蠻力的哥哥。與之不同,造物主賜給於連的是聰慧的天資和動人的神彩。

壓抑的環境,獨特的外貌,形成了他獨特的性格。沉鬱、孤獨、倔強壓抑住了他的理性思想而使他耽於不現實的幻想和妄圖實現這些幻想。於連以拿破崙和盧梭為偶像,希望自己擺脱困境,在法國的上流社會謀得一席之地,能夠卓然不羣、傲視天下。

於連以熱烈的激情迎接挑戰,同時又以孤芳自賞的傲態自居。激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對象的本質力量,孤傲是對外界侵擾的強烈自衞。強烈的激情和倔強的孤傲在於連身上完美地結合着,成為他與社會衝突的悲劇基奠。

為自由、平等和幸福而奮鬥的力量是人的天資的一部分,這部分天資在於連同時代的許多人身上由於遭受擠壓已經喪失。而在於連的生命體中,通過各種內外因素的綜合作用得到了強化、衝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成為他超越的核心動力。他希望從受屈辱的位置上升到神聖的受尊敬的地位,成為拿破崙第二或是主宰一方的大主教,但社會使他一直處於難堪、屈辱的境地。在他投人社會以後,對上層社會展開了激烈的復仇。他憑藉聰慧的天賦、強烈的慾望進行反抗,使上層社會感到手足無措。尤其是他把擒獲、佔有德·雷納爾夫人和拉莫爾侯爵的女兒看作是平民對上層社會最有力的復仇,這種復仇給他們以沉重的打擊,同時也滿足了他個人的欲求。

但每次都在他即將達到勝利的彼岸時,統治者都無情地把他的希望之火熄滅。他按自己的意志去付諸行動,即使命運使他陷人苦難或毀滅的境地,他也敢

於拼死抗爭,表現出無怨無悔的品質。

於連,以一個社會底層的小市民,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躋身於貴族的上層社會,為達目的,他不擇手段,利用女人的愛情想在法國的上流社會謀得一席之地,能夠卓然不羣、傲視天下,最終卻被扼殺,以悲劇收尾。但是在於連身上所散發的那種積極向上、努力進取是值得我們稱讚的。他的悲劇是由當時的環境所造成的,是當時哪一類人的代表,他曾善良、真誠、正直,但是社會扼殺了這一切。在最後入獄時,他悟出人生真理,拒絕辯護,因為他討厭這個社會,他要離開,他以一豐富而短暫的生命,表達對但是貴族的不屑。

《紅與黑》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者司湯達的代表作。司湯達是在“資產階級勝利之後,立即就開始敏鋭而明確地表現它的特徵的第一個作家”,也是在法國美學領域裏,提出批判現實主義理論的第一個作家。

小説主人公於連出身卑賤,卻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有着傑出的智慧。在於連十九歲那年被市長聘為家庭教師,不久,和市長夫人戀愛,事情敗露後被迫到神學院投靠神父。後來在教派鬥爭中神父失敗,於連也不能繼續留在那裏,於連又被介紹給宮廷大臣當祕書。從此,於連打開了進入上流社會的大門。於連十分能幹,受到侯爵的賞識,為他發了勛章,於連因此參加了貴族們的反動會議,甘願為貴族效勞。與此同時,於連也得到了侯爵女兒瑪蒂爾德的愛情,並迫使侯爵承認他們的結合。正在這時侯爵的政敵想方法讓市長夫人寫了一封揭發信,侯爵接到信後斷然否定了自己女兒和於連的關係。於連氣憤之極,槍擊了市長夫人。儘管瑪蒂爾德等人竭力營救,於連任被判處極刑„„

小説圍繞主人公於連個人奮鬥的經歷及最終的失敗,尤其是他的兩次愛情的描寫,廣泛地展現了“19世紀初近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小説強烈地抨擊了復辟王朝時期貴族的反動、教會的黑暗和資產階級新貴的卑鄙庸俗、利慾薰心。

全書最耀眼、也在文學史上着名的人物自然是於連·索雷爾,“平民出身,較高文化,任家庭教師,與女主人發生戀情,事露,槍殺戀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熱情”和“毅力”、對階級差異的反抗所表現出近乎英雄的氣概就是動人的血肉。作者着筆於人物心靈的跟蹤的手法出心靈跟蹤的手法強,正是突出了於連處在衝動下追求“英雄的夢想”心理歷程,這是對那個社會形態的反抗,也是對碌碌無為、虛度青春的反抗。

於連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所以他日後能躋身在所謂的上流社會中。什麼是幸福,怎樣得到幸福,是困惑着人類幾千年的問題,也同樣困惑着於連。在他心目中,幸福並沒有確切的標準,只是在他的心計、在他的警覺、在他的一個又一個的“作戰計劃”及其實施當中的。他因為第一次擺脱了父兄的虐待而幸福,為德·萊納夫人面前履行“某種責任”而幸福,為驕傲的瑪蒂爾德在自己面前屈服而幸福,為一次次地發跡而幸福得要命。他渴望幸福,渴望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員,渴望飛黃騰達,他發誓寧可死一千次也要飛黃騰達,他想要擁有尊貴的地位,眾人的欽羨。為此,他製造了一個又一個“作戰計劃”,使出各種卑鄙、虛偽的手段,這一切都使他超人的智慧發揮的淋漓盡致。但他畢竟內心還保留着真、善的一面,所以在每每幸福之時,他又會捫心自問,陷入深深的自責。因此,他的計劃又總會漏洞百出,總會讓人懷疑。

不難發現於連的這種幸福標準是以社會和他人標準為標準的,是為了追求他

司湯達曾説過:“一個人的幸福不取決於智慧者眼中事物的表象,而取決於他自己眼中事物的表象。”或許為了使作品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於連的入獄直到死亡便成了一個不可改變的定局。獄中的於連終於從社會角色的束縛中解脱出來,獲得了自由。他在短短一生中為自己規定了許多角色,為能演好這些角色,他不能不虛偽,裝假,直至作出違心之舉。而死亡的臨近卻給了他一次機會,讓他卸去一切偽面具,露出一個真實的美好的自己。往日的野心、幻想、奮鬥以及為此而設計的種種偽裝統統失去了迷人的光彩。於連終於在死亡面前知道了自己追求的是什麼。他對德·雷納爾夫人説的那番話是真誠的:“你要知道,我一直愛着你,我只愛你一個人。”當一個人知道他能為什麼去死的時候,他便也知道自己應為什麼去活。

因此,説於連是一個個人主義野心家固然不錯,但不如説他是一個追求個人理想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輕人更準確。或許於連的悲劇乃是一切出類拔萃之輩的永恆悲劇,無論在專制社會,還是在共和社會和民主社會。這種悲劇或許稱之為成長,或許稱之為墮落,這個我們暫且不去理會,但它確實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體現着,進而昇華為一種社會規則。

這也就不能不引起了我們對現實更多的思索。我們這個年代的年輕人,對前途和命運充滿渴望與希冀,也有飛黃騰達、出人頭地的慾望。我們也許早就忘卻了小時候第一篇關於理想的習作了。為了順應時間的潮流,為了遵循利益的法則,我們不停地改變着,追隨着更體面更充裕的物質生活,哪怕在紛繁的人流中難以呼吸,遍體鱗傷,仍要強忍着華麗外表下內心的焦慮和煎熬。

人流中一雙雙幾近木訥的眼睛,也曾經閃閃發光,也曾經懷抱着自己最本真,最單純的理想踏上自己人生的旅途,但在希望成為科學家、軍人、老師的種種過程中漸漸變質,變得更能趨合別人的需要,變得只為肉體而存在,而代價卻常常是誠實、無私與開朗。當我們一邊成長,一邊想方設法用種種面具遮蔽起我們純真的本質時,我們便在重重複復地上演着於連的悲劇,而這時,誰又會想到自己孩提時,其實嚮往的是永遠快樂。

一般論者都把於連説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因為於連的野心膨脹過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線索,但人們常常忽略了站在故事背後的司湯達所進行的精神思考。作為一篇讀書筆記,小作者從深刻古奧的故事中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將作品與感悟,虛擬與現實渾然天成地結合在一起,對人生進行了一定的哲學思考。本文構思新穎,用語精美,堪稱佳作。

篇二:

紅與黑,兩種色調相反、反差極強烈的色彩的並列,在1830年成為了司湯達一部小説的名字。自小説問世以來,書名一直是眾多文學評論中必然提及的一筆,也不斷地引領着讀者反覆玩味,樂此不疲,引發無盡的猜測和遐想。以兩種色彩的對立作為小説標題似乎是司湯達的獨特偏好,其另兩部作品《紅與綠》、《紅與白》(原名《呂西安•婁凡》)莫不屬於此類。書名乍一看覺其模糊晦澀,不可捉摸,然將全書反覆咬嚼之後再細細體味,深覺這兩種顏色確實濃縮了作品最精華的意義和價值。色彩的語言是無限豐富的,對美術有過專門研究並寫出過《意大利繪畫史》的司湯達想必深知這一點。

紅與黑,其基本含義一般被認為分別代表了小説主人公於連的兩條人生道路:投身於紅色的軍旅生涯在戰場上建立光榮功勛和披上黑袍,去當教士。由這一基本喻義化出了諸多對假設:行伍與教士階層,革命與反動,血與黑袍,激-情與死亡,可在紅道和黑道上下注的輪盤賭,紅黑相間的於連的勛章,……該如何解讀這個書名?該如何去理解整部作品?又有否可能通過作品窺探到作者本人的種種?

紅與黑,作為兩種切實可感的色彩在整部小説中出現了多次,為思考這兩種色彩的深層的象徵意義和挖掘小説的主旨提供了基本信息。

紅與黑,首先表現為軍職和聖職的對立。於連生於拿破崙時代,呼吸過那個時代充滿了刀光劍影和光榮功勛的空氣,從少年時代起,就抱定了要出人頭地的決心,做過無數英雄偉人的美夢,立志像拿破崙那樣,憑藉身佩的長劍擺脱卑微貧困的地位,年及三十立功於戰場而成為顯赫的將軍。然而,正當他即將進入英姿勃發的年齡,時代風雲變幻,拿破崙慘敗於滑鐵盧,被大革命推翻了的波旁王朝實現復辟,平民青年通過個人才智而飛黃騰達的道路即被堵塞。於連是那一代人——今天被稱作“世紀兒”們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夢想與追求,他們生不逢時的悲劇與幻滅失落,繆塞用詩意的語言作了精彩的概括和表述:

“憂愁的一代青年,當時就生活在這個滿目瘡痍的世界上,所有這些孩子都是那些以自己的熱血灑遍大地的人們的骨肉,他們生於戰火之中,而且也是為了戰爭而誕生,十五年中,他們夢想着莫斯科的皚皚白雪和金字塔那兒的陽光,他們頭腦中裝着整個世界,他們望着大地、天空、街道和大路,但如今全都空空如也,只有他們教區裏教堂的鐘聲在遠處迴盪。人們則對他們説:‘去當神父,’當孩子們説到希望、愛情、權力、生活的時候,人們仍然對他們説:‘去當神父吧!’”

歷史經歷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對他們而言,時代與社會已是一片空虛,面前只有一條路可走:去當教士。當於連看到一個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場無聊的糾紛中被一個小小的教士所擊敗,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神父就有三倍於拿破崙手下大將的收入,他聰明地覺察到,在他生活的時代必須改變策略才能實現飛黃騰達的偉大計劃。他不再提起拿破崙的名字,而開始發奮攻讀神學,希冀用《聖經》和《教皇論》作為自己向上攀登的墊腳石。他把對拿破崙的狂熱崇拜和對帝國的緬懷、嚮往埋在心底,但時時於不經意間在言行舉止的細枝末節上顯露無遺。於連一出場就是在偷偷地閲讀拿破崙的《聖赫勒拿島回憶錄》;他入世的第一步,到德•雷納爾家任家庭教師時竟隨身藏着拿破崙的頭像。他不僅懷着在復辟王朝的統治下被視為忤逆的敵對的政治嚮往和異端的價值標準,還外化為自己的行為,在那個壓抑他、扼殺他、擠兑他的社會裏,一直神經緊繃,心理戒備,無時無刻不在準備進行戰鬥。而在這種戰鬥的心理準備中,他總是把拿破崙作為激勵鬥志的榜樣,以拿破崙的回憶錄作為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光榮與夢想和幻滅與死亡同樣化身為紅與黑兩種色彩。於連沒有宗教信仰,沒有對來世的恐懼,有的只是一腔的雄心壯志和滿腦子的冒險精神,生活對於他是一場殘酷的搏鬥,要麼為榮譽、地位、財富及一切現世幸福而生,要麼希望破滅粉身碎骨而死。他拒絕了朋友富凱為他提供的一條平穩的發財道路,不想過一種安穩、自足而平庸、乏味的生活,他不能讓歲月消磨掉博取榮光的激-情,寧願冒九死一生的危險去探求一條飛黃騰達的捷徑。他懷揣野心在尖角嶙峋的社會裏孤軍奮戰,卻得不到命運的眷顧,最終碰得頭破血流,敗下陣來。失敗的代價是失去生命。於連並不懼怕死亡,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死亡、生存與永恆在他眼中仍是個“對於頭腦發達到足以領悟的人而言”的“十分簡單的問題”。在他看來,生命的全部意義在於投入為謀求個人幸福而奮鬥的偉大事業,庸碌地活着實與死亡無異。當所有幻想的不可實現性在他面前驟然呈現的時候,他選擇了拒絕乞求赦免,因為即便能逃脱司法的懲處而苟延殘喘,命運的判決也早已把他投入了萬劫不復的地獄。最後在法庭上的那段發言是他生命的絕唱。個體的生命如一顆流星,在光榮與死亡的較量中,在紅與黑的交纏中,從絢爛走向毀滅。

紅與黑也表現為個人與社會的激烈衝突。於連屬於大革命以後成長起來的中小資產階級一代知識青年,受大革命種種新觀念的薰陶,拿破崙豐功偉績的鼓舞,早在心中粉碎了封建等級的權威,而將個人才智視為分配社會權力的唯一合理依據。他雄心勃勃,意志堅強,在智力與毅力上遠優於在惰怠虛榮的環境中長大的貴族青年,只是由於出身低微,處處受人輕視。對自身地位的不滿,使他對這個社會抱有一種天生的仇恨;對榮譽和財富的渴望,又引誘他投入上流社會的角鬥常“由於受遭人歧視的想法的困擾,主人公就像一匹受驚的馬,隨時隨地準備全力以赴投入戰鬥,擊退那些有權譏笑和懲處的人。這是一個與整個社會抗爭的不幸的人。”同時,追求財富的目標的第一步是離開韋裏埃,“他在這兒的所見所聞,使得他的想象力都僵化了”,他要“拿起武器”,向上流社會進軍。他代表着資產階級個性中最有活力、最有進取心的一面,其對立面是腐朽落後的復辟勢力。他以平民-意識對抗封建等級觀念,以個人價值對抗高貴出身。於連的以個人為核心的、與封建觀念相對立的思想體系,決定了他和那個行將滅亡的社會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也註定了他無可挽回的悲劇命運。他的才智受到某些人的賞識,卻招來更多人的仇恨,人們千方百計給他的成功設置障礙,終於完全粉碎了他的幻想,最後在法庭上,他總結自己的一生為:“我是一個反抗自己的卑賤命運的農民”。

於連的不幸在於懷着熾熱的觀念走進一個感情日漸冷漠的世紀。作為拿破崙的熱情擁護者,英雄業績、偉大事業和自由的嚮往者,他從充溢的感情出發尋找一種比現實生活所允許的更高、更明智、更輕鬆的生存形態。而這個虛假、世故和冷冰冰的世界卻滿懷敵意地始終站在他的對立面。他曾經有意或無意向現實妥協,變得自私、虛偽、狡詐了,原來的理想主義觀念被所謂“清醒”的理智的光焰漸漸燃荊然而他畢竟不屬於那個統治階級,當被那個階級當作卑賤的敵人徹底地拋棄時,他才猛然從夢境中清醒過來,絕望地與那個階級徹底決裂,在痛苦中迴歸自己真正的靈魂王國。但這時他的生命也行將結束,一個桀驁的靈魂在命運的座標上簡短而崎嶇的軌跡終於不再延續。紅色的鮮活的光點最終為周遭的濃黑所吞沒。

司湯達不同於巴爾扎克,在他眼中藝術的重要任務不是描摹宏觀世界,反映業已存在的現實,而是把個人的自我的微觀世界擴展成大世界。他透過於連的心靈折射紛紜繁複的現實關係,通過個體人物展現時代、社會的本質特徵。反過來,也不難發現,存在於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矛盾、衝突與鬥爭也不可避免地內化為主人公自身的精神世界。於連自己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就是紅與黑的化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