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讀後感精選熱門優秀示例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教師可以通過閲讀《教育的目的》這本書來感受教學的力量,仔細揣摩教學中遇到的小問題,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相關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教育的目的讀後感精選熱門優秀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精選熱門優秀示例三篇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1

有幸拜讀懷特海先生的《教育的目的》,我的心卻不能隨書頁的合攏而平靜,我的腦海中彷彿是一片寬闊的海洋,彷彿作者在平靜的心湖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

記得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説過: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片雲在推動另一片雲,一個靈魂在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引導者,不但傳授知識給受教育者,也是學生思想和行為上的標榜者。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着學生的方方面面。

那麼,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指明燈,教師如何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藝術般的作用呢?從本書中,我得到了大量的啟示。正如本書中所體現的思想核心:教育要根據學生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不同的科目,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設計不同的課程。我們都知道,學生的大腦是一個活躍的組織,處於永恆的運動之中,一種想法並不適合兒童,所以教育者要尊重和鼓勵學生的各種不同想法和意見。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本來就具有生活意義,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應該是教育的本質。所以,書中提出:理解抽象的思維,分析具體的事例。就是説用具體的生活例子來理解抽象的思維,又用理論知識來分析具體的事例。只有這樣,才能使知識充滿活力;才能培養學生思維,思考並對知識加以利用。

同時,懷特海先生還反對教學中指向不明的大量考試:“每一所學校,要是訓練男孩子們準備小小的一套考試,一定要受到毀滅的痛苦。”他尤其反對脱離學校具體需要的校外統一考試:“一個以考察學生個人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試製度,除了造成教育上的浪費以外,不可能有任何結果”,只能是“扼殺文化的精華”。那些沉迷於考試和分數排隊(學生排隊、教師排隊、學校排隊),反覆組織統考、不斷印製試題的人們,是否求實地細想一下,這種工作的實際意義到底有多大呢?

是的,也許在素質教育轟轟烈烈地被推行開來的今天,我們更要去考慮教育的目的。如果教育工作者沒有辦法從思維上更新觀念,不能從根本上革新教育,那會如懷特海所説“從一種形式主義陷入另一種形式主義,從一團陳腐呆滯的思想陷入另一團同樣沒有生命的思想中。”新課改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遞者的角色,而是通過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判斷學生的需要,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推動和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知識的探索。教育的目的也許無法簡單地明示,但作為教師,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學生對於生活的靈感、感悟和創造,“使學生通過樹木而見到森林”。

原來,教育是對人的成全,正是好的教育成全了好的人生。學會過美好的生活,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能夠創造幸福生活的人,這就是完美教育的鵠的。好教育引導人們向善求真,引導人生向自由與光明的境界緩緩飛昇。課業負擔過重而令人疲憊、令人壓抑的教育不是好教育,眼中只有“考生”而沒有“學生”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充斥着空話、套話的教育也不是好教育。好教育是為了人生的教育,它能讓我們的人生寬闊而又有所堅守,豐富而又清純,富有而又淡薄,有情趣並有境界。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們秉有淵深的學識,清明的才智,通達的性情,寬廣的胸懷。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如果我們能用心去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那麼良好的教育就有了切實的保障。

最後用懷特海的話來收尾:“教育是一個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細節的過程。不存在一條由燦爛的概括鋪成的空中過道通往學問的捷徑。”

尊重鮮活的生命,徐徐前行,用心探索,是對學生的成全,更是師者自我價值的成全。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2

《教育的目的》是懷特海寫的一本關於智力教育的書,他在開篇就説:我們的目標,是要塑造既有廣泛的文化修養又在某個特殊方面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給他們進步、騰飛的基礎,而他們所具有的廣泛的文化,使他們有哲學般的深邃,又有藝術般的高雅。

自我發展是最有價值的智力發展。學校教育只是起到引導性的作用,一個人能否成長成才,能否在社會上立足,關鍵是取決於自身的努力程度,當一個人愛學習的時候,無論時間多麼緊張,總會擠出時間去學習,甚至會捨棄做其他事情的時間來進行自我提升,當然,學習一兩天很容易,但是堅持很難,要日復一日的堅持,沒有內心強大的對學習的熱愛是堅持不下來的。別看學校教育僅具有引導性,但其任然在學生成長過程中佔據不可忽視的地位。學校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在學校中教師是和學生相處的時間最久的,因此教師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發展。若一名教師教授大量的科目,卻只是蜻蜓點水地教授一點皮毛,只會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識的被動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如果一名教師只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去認識世界,並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運用,就能夠幫助他們成長成才。

教師要注意瞭解到每個學生的特點,並且採用符合他們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方式,要採取多種不同的思維訓練方式,一種思維訓練方式不可能適合所有的兒童,教師不應該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講就可以一勞永逸地激勵岀一個令人讚賞的班級,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而來的。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的思維,從而讓學生覺得他們是在真正地進行學習,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3

人們普遍認為知識是智慧的源泉,具有改變命運的偉力。掌握了知識,似乎就掌握了人生。然而,事實上並未如此。早在1929年,教育家懷特海先生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就深刻地闡明,知識應是生命騰飛的基礎,但不合宜的知識學習對兒童是相當有害的。哪些不合宜的知識學習,對兒童有害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學習的知識是僵化的

所謂僵化的知識,是指非原理性的知識。這種知識不具有普世性、不能幫助兒童理解生活、解決問題。學習過多的僵化知識,會使兒童背上沉重的知識包袱,使其思想呆滯。

然而,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如今兒童學習的很多知識其實都是僵化的知識。例如,兒童學習音樂學科時,被要求記憶大量的有關音樂家的信息;學習美術時,被要求記憶各類門派的作畫風格以及代表性人物;學習語文學科時,被要求掌握大量的並無實用意義的文學常識……這些僵化的知識,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對於兒童學科素養的形成幾無益處。

懷特海認為,童年是智力發展的浪漫期。在這一時期,兒童懵懂地面對若隱若現的內容,不知所措卻又興奮異常。此時的知識學習,應努力追求讓兒童的心靈中編織出一幅和諧的、繽紛的圖案。若在此時讓兒童記憶過多僵化的知識,那將會撲滅兒童學習的慾望,折斷兒童想象的翅膀,挫傷兒童學習的熱情。

“少即是多”,在智力發展的浪漫階段,讓兒童學習少量的原理性知識,便為兒童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間,利於兒童獨立構建五彩繽紛的心靈世界,也有利於兒童保持對學習的浪漫情感,為後期的精確學習、綜合學習奠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習過程是灌輸式的

懷特海認為:“人的大腦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它是永恆活動着的。”知識,是客觀性的存在,其本身並無意義,只有在被挖掘、被運用時,才煥發出令人矚目的光輝。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應是伴隨着發現、猜想、推理、驗證的探究過程,而不是被迫地強制性的灌輸過程。

保羅﹒弗萊雷在《被壓迫者教育學》中指出:“學生對灌輸的知識存儲得越多,就越不能培養其作為世界改造者對世界進行干預而產生的批判意識。”批判意識,是批判得以發生的關鍵性前提。喪失了批判意識的人,將淪為沒有自主思想的“奴隸”,也就失去了改造世界的可能機遇。

然而,灌輸式學習不僅讓兒童淪為沒有批評意識的“知識奴隸”,也讓兒童的自主學習力變得衰弱乃至幾近喪失。盧梭在《愛彌兒》中指出,教育始於生命的誕生。孩子一出生,就是大自然的學生。這就充分説明人天生具有學習力。灌輸式學習,會無情地剝奪了兒童自主學習的機遇,也會逐漸削弱了兒童天生的學習力。正如懷特海所言,在較小的年紀反覆灌輸精確的知識,就會扼殺學生的首創精神和求知興趣。

灌輸式學習的實質,是對兒童智力發展規律的漠視,是對兒童生命成長的一種戕害。

(三)所學的知識不被運用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關於知識的運用是這樣論述的:“教育是教人們如何運用知識的藝術”、“知識的重要性在於它的運用,在於我們對它的能動的掌握——也就是説,在於智慧”。這就告訴我們,兒童只有在知識運用的過程中,才能將知識轉化為智慧,才能變成生命的力量。

然而,在當下的中國小校園裏,知識不被運用或“偽運用”的現象普遍存在。由於受應試的影響,兒童大多隻是在思維世界中運用知識,在考卷中呈現運用知識的過程和結果。事實上,在紙上運用知識,與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知識是完全不同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兒童能夠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卻解決不了任何實際的問題。例如,有的兒童在數學考試中能正確解答關於分數的題目,卻不會在生活中運用分數的概念和原理去解決關於“分配”的問題。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提醒人們要記住:“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識是相當有害的”“知識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裝我們的現在”。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不能被運用的知識,是毫無活力的知識,是不能與兒童的生命產生深刻共鳴的,也是無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彩的。

因此,要讓知識具有改造個體生活、改變人生命運、乃至改造世界的偉力,作為教育者,我們理應讓兒童的知識學習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結,避免讓知識的學習變成對兒童的毒害。我們要讓兒童學習有活力的、非僵化的知識,並讓兒童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驗挖掘知識的驚喜和運用知識的興奮。只有這樣,兒童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才能成長為有力量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