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讀後感精選優秀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W

相信很多人都有讀書的體現吧,那閲讀對於你來説是處於什麼地位呢,你會從中收穫到許多道理吧,你知道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才精彩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教育的目的讀後感精選優秀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精選優秀範文三篇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1

與羅素的大名相比較,我們對懷特海的瞭解,是伴隨式的。

這本薄薄的《教育的目的》,是懷特海整個哲學大廈外的隨手之作。正如皮亞傑出於對“認識論”研究的目的而投身兒童智力發生領域,懷特海出於“演講”需求陸續寫了《教育的目的》。作為獻給學校教師的勸解,它闡述的是博見洽聞者對教育常識的梳理。它的啟示並不過時。

在茅於軾為本書所做的推薦序言中寫到:“我國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普遍的問題是把人當成工具來培養,要把人塑造成建設社會主義的人才。人是為建設服務的,只不過是一種工具而已。”同時,茅於軾指出,學習的第一目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獲取知識的方法。老師所需要的是保護孩子們天性中就有的好奇心,進而表揚他們提出問題,啟發創造性思維。

懷特海亦在前言中明確: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教育要塑造既有廣泛的文化修養又在某個特殊方面有專業知識的人才。

“我們必須要記住:自我發展才是最有價值的智力發展,這種發展通常在16和30歲之間發生。訓練這種自我發展,最重要的應該是12歲之前從母親那裏所受到的教育。”自我發展亦即一個人自我教育中建立自發地從自身出發探索周圍世界,獲取知識的途徑的能力。

懷特海強調教育要避免太多科目,同時要在所教科目上做到透徹。針對兒童,他説:“如果只給兒童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自由的想象和組合,他們就會利用這些所學的知識去認識世界,並在現實中加以運用。這些孩子自己的發現就是一些普遍的、基礎的概念,這些概念能夠幫助孩子理解他生活中湧現出來的層出不窮的各種事情,孩子就是要這樣來生活。”對所學知識進行自由的想象和組合,那就需要給孩子創造一種開放性的遊戲環境,在這種心理氛圍中,他們運用材料,自由發揮,逐步從思維上建起一套屬於自己的遊戲方法,並推及其它方面。

“知識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裝我們的現在。與先賢們的交流是一種偉大且令人激情迸發的集會,但這種集會只能在一個地方進行,那就是現在,而先賢們到達這個地方的先後順序並沒有什麼意義。”

注意這裏所説的“現在”,它所涉及的深沉廣闊的思維感受,就如同“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這一真理般的命題,對那些正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進程中的人,具有方法論上的啟發。即,所有已經成型的知識與方法皆為此時此地而存在,我們選擇性地認識,激發,再認識與激發。

“最理想的教育取決於幾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師的天賦、學生的智力類型、他們對生活的期望、學校外部(臨近環境)所賦予的機會,以及其他相關的因素。這就是為什麼統一的校外考試非常有害的原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升其判斷力,鍛造其對複雜環境的掌控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理論知識對特殊事例做出預見——所有這些能力的塑造,不是單靠幾張考試科目表中所體現的幾條既定規則就能傳授的。”統一考試的弊端造成了人們在不同地理、風俗、境遇、個體差異等前提下,為追求一致性而喪失了自我發展的可能,多數人在大一統的教材和考試中,變得比較被動,思維僵化,興趣索然,有一些人會放棄對學習熱情和好奇心。

懷特海説:“人的天性各不相同,有很大的差異性。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異化,那就是在毀滅生活。”他的話針對的是百年前的英國,但也適用於更多時代的更多人。“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務是,學校必須作為一個獨立的單位,必須有自己的經過批准的課程,這些課程應該根據學校自身的需要由其自己的老師開發出來。”

另外,懷特海堅持對審美的培養是教育中極其重要的部分。這使得人們具有對風格的追求意識,進而對人類生活中的“創造”產生心理共振。要知道,藝術和創造是相伴隨的概念,無論物理學家還是數學家,那些在各自領域最前端的位置挖掘的人,絕大部分是出於對審美和“秩序的可能性”而工作的。

懷特海強調在學生心智發展的不同階段,應該採用不同的課程,採用不同的學習方法。他意識到極其重要且常人很難理解的問題,在複雜的教育實踐中,把較難的內容往後放並非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智力發展的階段性早已在皮亞傑和維果茨基的研究中得到總結。但懷特海與他們不同並且進一步的地方在於更強調智力發展階段的循環特性。他借用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中關於認識的“正”、“反”、“合”概念,將智力發展的階段規定為三個階段:浪漫階段、精確階段、綜合階段。即大量感受、精確認識、運用實踐,三個階段。

浪漫階段是指孩子們懵懂面對大量的信息和內容,不知所措卻興奮異常,知識不受系統程序的支配,孩子處於對事實的直接認知中,只是偶爾對認識的事實進行系統化分析。這時候對幼兒和兒童來説,重要的是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感受機會,大量的自然環境、遊戲材料,動手和參與過程。此時他們無需“規定”這些事物和材料的分類、性質,亦不進行任何訓練,重在感受。

然而人必須對大腦中紛繁複雜的騷動進行有需整理,這就要求進入精確階段。這一階段,各種知識之間的廣泛關係居於次要地位,從屬於系統闡述的準確性。各種概念被分類,條理化和系統化。這時候,你只需在某一領域或類型中,獲得必要的訓練即可。掌握了思維的方法,能夠運用知識於不同的客體對象之後,孩子的大腦會發生質的變化。精確階段是通過掌握精確的知識細節進而領悟原理的階段。

到綜合運用階段,就是黑格爾所説的理論綜合。這是在增加了分類概念和有關技能之後重又迴歸浪漫。利用分析和綜合力,在漫漶分散的各類信息中尋求潛在的邏輯關係,進而將知識的邊境向前推進一點點。這一階段是拋棄細節而積極使用原理的階段,這時候知識的細節退卻到下意識的習慣中去了。重要的是對方法的運用。

每個人都必然經歷從具體特殊的實例到對一般概念的瞭解,這種對應關係在幼兒期正是用大量圖片文字和發音的對應來訓練的。之後,人又必須學會從一般概念向具體事例的運用的轉變,即所謂的綜合運用。如果通俗來講的話,這有點類似培根的歸納,得到某種共性後,又以演繹的方式將之推演到個別事物中去。

在懷特海看來,儘管智力發展有階段性和循環性。但初期的浪漫階段是至關重要的,它能把孩子推向精神世界的生活中去。它的精髓是在知識王國裏遨遊和激發大膽生動的創新,儘管它也缺乏精確階段所必要的剋制和約束。這就涉及到幼兒教育中兩個最重要的問題:關乎自由的開放性和關乎訓練的規範性。教育的開始和結束階段主要的特徵是自由,但是中間會有自由居於次要地位的訓練階段。需要注意的是,鑑於知識的能動性,教育中過分嚴格的訓練是極其有害的。而我們的教師最喜歡做的事,就是不斷地實施“過分嚴格的訓練”,讓孩子對教室、老師、學習產生厭惡心理,視學校如同牢籠。

在教育的任何階段,都不能沒有訓練——或沒有自由,但是在浪漫階段,重點是必須放在自由方面,允許兒童自己觀察,自己行動。在精確階段也並非沒有浪漫。真正的關鍵是,要在實踐中發現自由和訓練之間的那種確切的平衡,這種平衡能使求知獲得最大的收益。所謂平衡的原則就是:在成長的早期,應該注重自由,在稍後的中間階段,重點放在對指定的知識的確切掌握上。另外,唯一重要的訓練是自我訓練——這種訓練只有通過充分享有自由才能獲得。

在所有的教育階段,自由教育是一種培養思維能力和審美力的教育,它通過教授思想深刻的名著、富含想象力的文學作品和藝術傑作來進行。它關注運用能力。如果你想了解什麼東西,那就親自動手,這是一個可靠的原則。你的概念獲得了現實感,這種現實感來自於你親眼目睹了這些概念和原理的適用範圍。因此,開放的環境、開放的精神、開放的遊戲、,在任何教育階段都比較重要。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2

《教育的目的》是懷特海寫的一本關於智力教育的書,他在開篇就説:我們的目標,是要塑造既有廣泛的文化修養又在某個特殊方面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給他們進步、騰飛的基礎,而他們所具有的廣泛的文化,使他們有哲學般的深邃,又有藝術般的高雅。

自我發展是最有價值的智力發展。學校教育只是起到引導性的作用,一個人能否成長成才,能否在社會上立足,關鍵是取決於自身的努力程度,當一個人愛學習的時候,無論時間多麼緊張,總會擠出時間去學習,甚至會捨棄做其他事情的時間來進行自我提升,當然,學習一兩天很容易,但是堅持很難,要日復一日的堅持,沒有內心強大的對學習的熱愛是堅持不下來的。別看學校教育僅具有引導性,但其任然在學生成長過程中佔據不可忽視的地位。學校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在學校中教師是和學生相處的時間最久的,因此教師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發展。若一名教師教授大量的科目,卻只是蜻蜓點水地教授一點皮毛,只會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識的被動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如果一名教師只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去認識世界,並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運用,就能夠幫助他們成長成才。

教師要注意瞭解到每個學生的特點,並且採用符合他們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方式,要採取多種不同的思維訓練方式,一種思維訓練方式不可能適合所有的兒童,教師不應該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講就可以一勞永逸地激勵岀一個令人讚賞的班級,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而來的。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的思維,從而讓學生覺得他們是在真正地進行學習,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篇3

懷特海先生的《教育的目的》是怎樣的一本書?翻譯者

王立忠先生給了我們讀者很好的解釋,這是一本奇書!

錯過一一遺憾一輩子!

遲讀一一遺憾一輩子!

知而不讀一一後悔一非子!

知而細讀一一幸運一輩子!

所以,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研讀的奇書!

給你一縷前所未有的有神清新!

給你一個千載難逢的拍案叫絕!

給你一個今生難得的相見恨晚!

究竟是怎樣的一本好書,能這麼絕、這麼奇?帶着這樣的好奇,寒假期間我認真的閲讀了這本書。

這本書我覺得很與眾不同,首先從內容組成上來説,它涵蓋了"技術教育""古典文學"、"數學"、"大學"等各個學科中教育的目的,為我們不同領域的教學起到引領,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去引導學生。其次,它讓我不由自主的想把一些書內的名言警句或是很認同的觀點,用記號筆標記下來,細細品味,不斷地激發我的感悟和靈感。

在我英語教學的十年生涯中,我用一個個chant、一首首歌曲來增添學習趣味,用一個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來吸引學生記憶,生日送歌、英語情景劇表演,在補充講解水果沙拉時,不是隻利用PPT的圖片讓孩子們看,而是帶孩子們展開奇思妙想,親手製作各種水果沙拉……儘量將英語教學生活化,如此才會使"你的才能富有活力、你的思想栩栩如生"。縱然有了一些方法,但是也有彷徨,我們的教育就是把所有的學生都看待為精英來教,故造成不少學生跟不上,沒有學習的興趣,所以被動學習為多。有時以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得到好的成績分數為目的,何談興趣?

教育的模式是不斷創新的,新的模式必將帶給我們新的思考。現在流行用繪本進行教學,在我們學校裏雖然還沒有開始試行,但是我經常鼓勵孩子們可以在學校圖書室裏或者書店儘量多借閲一些英語繪本,簡單有趣,又富有哲理,通過一些基礎的英語閲讀,想讓每一個孩子通過書籍,慢慢的在心中都能開出一朵朵美麗的小花。

懷特海認為:"學習必須有所側重"!當讀到這裏時我也不禁在思考,我國的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可事實是:即使是最有天賦的學生,由於人生時間有限,也不可能在每一個方面全面發展。因此,"我們的目標是,要塑造既有廣泛的文化修養又在某個特殊方面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給他們進步、騰飛的基礎,而他們所具有的廣泛的文化,使他們有哲學般的深遊,又有藝術般的高雅"。這段論述十分值得細細揣摩。

學生所學的學科太多了,所有的學科都有值得學的若干理由,我們不得不要求學生對所有科目給子同的關注,那又該怎麼因材施教?我們只有在有限的教學生涯中,多關注學生個體,攜着我們對教育事業的初心,帶着學生們一起去生活中探尋教育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