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説新語》讀後感4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6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世説新語》讀後感四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世説新語》讀後感4篇

《世説新語》讀後感1

“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這是適時的自嘲,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同樣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這句話出自《世説新語》簡傲三,講得是鍾會請眾名士拜訪嵇康卻被無視,當他準備離去時,嵇康問道:“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意思是:我聽到我所聽到的而來,我看到我所看到的而去。這實際就是句車軲轆話,但在鍾會這裏卻有了不一樣的效果。在良久的等待後,鍾會面對嵇康率性的問話,以問為答,在自我解嘲的同時,展現了與嵇康相同的曠達的生活態度,留下了這段佳話。

這就是自嘲的妙處。

自嘲要用,要會用。首先得判定是否需要,鍾會面對尊敬之人,自然不能也不會為等待生氣。嵇康發問何嘗不是鍾會展示自己的機會

其次看場合、氣氛等。大家都是不羈之人,鍾會適時適事的侃上幾句,不僅能讓自己體面脱身,打破尷尬的局面,又能展示自己豁達大度的胸懷,何樂不為呢?而如果不分場合自嘲,恐怕就是自己不自信的心理作怪了。

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能合適地運用自嘲的人絕對是一個自信的人。因為自嘲是拿自身的失誤、不足甚至生理缺陷來“開涮”。不羞不恥不遮掩,反而將它們放大、誇張、剖析,最後還要會引申發揮、自圓其説,所以會自嘲的人同時是一個聰明的人。抗戰勝利後,張大千的好友為張大千踐行,特邀梅蘭芳作陪,宴會伊始,大家請張大千坐首座。他説:“梅先生是君子,應坐首座,我是小人,應坐末座。”眾人不解其意,張解釋道:“俗話説’君子動口,小人動手’梅先生唱戲動口,我作畫動手,我理該請梅先生首坐。”張大千自嘲為小人,看似自貶,卻在幽默中將尊敬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這也正是張大千的謙遜和豁達的人格魅力。

當然,我們必須清楚,自嘲不是自我辱罵,不是出自己的醜,一定要把握分寸。

學會自嘲,巧用自嘲,不僅體現你的語言藝術,更是你豁達的人生態度。

《世説新語》讀後感2

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並恆自經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有人詣見料視財務物,客至,屏當未盡,餘兩小麓,着背後,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詣阮,見自吹火蠟屐,因歎曰:“末知一生當着幾量屐!”神色閒暢。於是勝負始分。意思就是:祖少士貪財,阮遙集愛好木屐,都是經常自己籌劃管理。同樣是一種毛病,可是還不能由此分出兩人高下。有人到祖少士家裏去,看見他正在清點查看財務,客人到了,還沒收拾整理完畢,剩下兩隻小木箱,便放在背後,側着身子遮擋,心神無法平靜。又有到阮遙集家裏去的。看見他正在親自用口吹火給木屐塗蠟,因而歎息到:“不知這一輩子會穿幾雙木屐!”神態安閒自在。於是兩人的高下才分出來。

讀完這一則我不禁為祖少士的毛病而笑出來。錢乃是身外之物,人死了不能把錢帶走,人活着也不能把錢看的太重。錢雖然是人人都渴望的得到的東西可是不能把每一塊錢都看的十分重要

那樣的話將會先把自己的生活搞的一團糟再把別人搞亂。這就成了得不償失。不僅會搞亂生活而且還會有偷盜的心裏總覺的不滿足。這樣最後還會害了自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們喜歡錢可以,但要光明正大的得到。我們要學會以一種視金錢如土的方式去看待金錢。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些人把金錢當作一種工具去做壞事。收買人心。錢會使人走向犯罪的道路。錢畢竟不是萬能的。所以還是讓我們以一種正確的心態去正確的認識金錢不能夠被金錢所迷惑不能被金錢所利用。

我們只有正確的看待金錢才不會讓生活被金錢所搞亂。

《世説新語》讀後感3

我看了一本世説新語,這本書中摘寫了許多的小故事,都是一些説道德,説道理的故事。但是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就像故事書一樣。

我看到一篇什麼管寧和華韻的故事,管寧和華歆有一天共同在菜園裏翻土種菜,他們看到地上翻出了一塊金子,管寧沒有撿起金子,而是將金子像泥土一般,繼續翻土。華歆卻把金子拾在手中看了一看,才丟回地上。還有一次,兩人一齊在讀書。一位做官的人乘車而過,大家都去看熱鬧了。華韻把書丟到一邊,去看熱鬧了。於是管寧拿刀割斷草蓆,分開去坐,向他説:“你並不是我的朋友啊!”華韻因為一時的搞笑,為了一時的富有,而失去了一個好朋友。我覺得華韻沒有高尚的品德,而管寧就有高尚的品德。他看到金子不動心,因為這不是他的,他不會做對不起良心的事。華韻從撿黃金的事看出他想把黃金佔為己有,只是怕管寧看到。我覺得我要像管寧一樣,不為金錢失去良心。不為名和利失去良心。

孔融被別人抓了,可他一向哀求別人不要把自我的兩個兒子也捉了。但孔融的兩個兒子卻説:“父親難道見過打反了的鳥巢下方還有完整的蛋,這兩個兒子也立馬被抓了。”雖然這兩個孩子被抓了,但他們小小年紀懂得整體既然保全不了,那麼個體也不可能獨存。孔融的兩個孩子雖小,但懂得這個道理,應此不做沒有用的哀求,從容鎮定的理解厄運。我要學這兩個小孩,眼望未來,明白結果以定,就不做無謂的事了。

鄧艾口吃,總是稱自我“艾艾”。有一次,皇帝和他開開玩笑説:“你説艾艾,到底有幾個艾。”鄧艾回答鳳兮鳳兮,本來就是一隻鳳。鄧艾即顯得子己博學多才,會用論語。又讓皇帝無地自容,無話可説。婉轉的挽回了自我的面子。我遇到困難時,我也要學鄧艾用婉轉的語言跟別人説,不會和別人大吵大鬧。

還有許多,我就不一個一個説過去了。反正我受益匪淺。

《世説新語》讀後感4

滕梓帆《世説新語》是由南朝宋劉義慶等文人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説。裏面的小故事有一千多則,每一篇小故事都讓我受益匪淺。

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或獲得財富,應該通過自己的誠實、努力。而華歆呢卻總想着不勞而獲,對於有着華麗車馬的貴人非常羨慕,而把自己應該做的,努力讀書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人生目標忘到了腦後。這樣的人喜歡投機取巧,為達到目的,什麼壞事都能做得出來。所以,管寧看不起他,選擇了和他斷交。其實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愛貪小便宜,愛慕虛榮,總想不勞而獲。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做事要專注,不能三心二意。“一寸光陰一寸金”,作為學生,我們上課時一定要提高效率,珍惜課堂的每一分鐘,認真聽講,及時消化吸收所學的知識。學習之餘,還能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而我們身邊有些人,卻不懂得之個道里,課堂上儘管一聲不吭,但始終處於遊離狀態,什麼也沒聽進去,還不得不靠課後很辛苦地花大量時間低效率地補課。

就拿“管寧割席”一文來説,這篇文章講述了兩件事,其一是,三國時期的管寧和華歆在一起鋤地種菜。他們看見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寧把金子當作瓦片一般,視而不見,依舊揮鋤種地,而華歆卻想要拿起來,據為己有。其二是,兩人在一張涼蓆上讀書,有華麗的馬車經過,管寧不予理睬繼續讀書,但是華歆卻丟下書本跑出門外湊熱鬧。管寧於是割席和他絕交。

“學弈”這篇文章也同樣令我印象深刻。弈秋是全國最會下圍棋的人之一。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雖然看似在聽,心裏卻想着有天鵝飛來,要拿弓箭去射它。即便兩個在一起學習,效果卻天差地別。其實這並不是他們的資質有差異,而是因為做事的專心程度不同。

《世説新語》中儘管都是一個個小故事,但是都藴含着很深的哲理,讓我們感悟很多,真是一本好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