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呼蘭河傳》精彩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7W
《呼蘭河傳》 寫的是20世紀20年代北方一座普通的小城呼蘭,以及普通的人的普通的生活,寄託了無鄉的女子渴望回家的傾訴,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讀《呼蘭河傳》精彩讀後感範文三篇,供您參考。

讀《呼蘭河傳》精彩讀後感範文三篇

《呼蘭河傳》精彩讀後感1

《呼蘭河傳》從第一眼就給我展現了一種全新的風貌,它與我平常讀的書截然不同。以前讀的書再怎麼悲傷也不像它所描繪的那樣荒涼,再怎麼荒涼也不像它描述的那樣死寂。生活在呼蘭河的人們,是徹徹底底的悲劇。

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只有脆弱和枯槁。那裏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對他們好比面對一堵厚牆。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蕭紅的童年是灰暗的,她身邊的人一個個像被抽去靈魂的木偶,早已對生活麻木了。他們固執而又愚昧,唯一不同的只有蕭紅的祖父。祖父是一個樂觀的人,他從來沒有絕望過,成天開開心心的,而且他還保留了一顆童心,蕭紅每次調皮地做“惡作劇”,祖父發現了不但不生氣,反而和蕭紅一起哈哈大笑。如果換作別人,恐怕早已把蕭紅教訓一頓了。所以,蕭紅算是幸運的,她有一個令她驕傲的爺爺,關於祖父的記憶是她極少有的幸福回憶。

比起蕭紅,我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喝玩樂無一不全,時常還能得到零花錢,城市裏有好多公園,裏面娛樂設施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妙趣橫生,和那灰頭土臉、死氣沉沉的呼蘭河沒法比。現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呼蘭河傳》讓我們懂得了許多。我很喜歡這本書。

       《呼蘭河傳》精彩讀後感2

《呼蘭河傳》是作家蕭紅寫的一篇長篇小説及散文,是一部經典的兒童生活叢書。蕭紅用不平凡的文字,描寫出一個平凡又普通的小鎮。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經這樣評價《呼蘭河傳》:“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圖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主要敍述了由於蕭紅是個女孩子,母親又早逝,一直被父親低估。只有在外祖父那兒,才能找到家的温暖感覺。文中的外祖父,被作者賦予了一種高大光輝的形象,讓讀者從中感受到了外祖父對蕭紅深沉的愛,讓我們對外祖父肅然起敬!其中,使我最刻骨銘心的是:“我我中麼樣,就怎麼樣。什麼,就做什麼‘普通的小鎮。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這段話。

當我看完這部經典著作時,會對蕭紅多姿多彩的童年產生羨慕之情。那開朗的外祖父;那自由自在的院子;那稀奇古怪的事情……都讓我羨慕。現在的我們,思維完全被控制之中。那來勢洶洶的補習班;那排山倒海、無窮無盡的補習作業……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如果我也有像蕭紅那樣無憂無慮的生活,那該多好啊!每天做完作業吃些可口的點心,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鍛鍊一下身體;吃完晚飯與爸爸媽媽散散步、聊聊天;星期天,起牀慢慢品嚐一下早餐,做會兒作業,吃完午飯看會兒電視,做會兒作業,出去輕輕鬆鬆地玩上一兩個小時,或者玩一會兒電腦遊戲,那是多麼美好啊!

呼蘭河這座小城中那愉快的生活和蕭紅那幼年的記憶卻是我難以忘懷!這正是我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呼蘭河傳》精彩讀後感3

我最近在讀一部小説,名叫《呼蘭河傳》。作者蕭紅出生1911年,她的原名叫張逎瑩,在黑龍江呼蘭縣生長,病逝於香港。

這部小説較為獨特,她常寫到呼蘭縣大街小巷的人們,沒有主角;雖然是敍述故事,卻沒有主軸;全書共7章可各獨立卻儼然一體。

其中我最喜歡第3章《我出生的時候,祖父已經60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70了》。這章説“我”在大花園裏觀察昆蟲的情景。祖父一直在後院裏邊。跟着祖父,學栽花;拔草;種地,可“我”一直瞎鬧。還白穀子當成狗尾巴草,“我”東跑西跑,黃瓜也許還沒吃完,有去捉蜻蜓,跑了幾步有采一個倭瓜花心,又捉螞蚱,把螞蚱腿用線綁上……在祖父的園子裏就是無憂無慮的。

這本奇特的小説裏,蕭紅以她幽默而富韻律感的天才筆觸,明快而萬物有靈的童謠風格,造就了一部‘回憶式’文學巔峯之作。讓我感受到蕭紅童年是多美好,在他們家是多麼美,而且蕭紅阿姨敢於與命運抗爭,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們敬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