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最新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1W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且點燃一把火,高中教育,所謂的第二個春天,那麼關於心得感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範文四篇,供大家參考。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最新範文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1

在一次學校業務學習會上對"陶行知先生及他的教育思想了解有多少"的問卷調查中,我驚異地發現,雖在師範院校曾聽過老師的講課,但隨着歲月的流逝,如今竟然只依稀記得除了他的幾句諸如"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和"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外,其他就渾然不知了。正如作者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中"序二"所寫:"大面積的中國小教師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説,更別説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諸教育實踐了,繼而有所發展了。"此作者更指出:"一個沒有讀過陶行知的人,怎麼可以在中國做教師呢"可見陶公在中國教育界的影響之深遠。

身為教師卻對陶行知知之甚少,懷着愧疚的心情,利用假期我翻閲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文章短小精闢,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就如聽一位慈眉善目的長者語重心長地娓娓道來。由此當我瞭解到陶公的"生活即教育"和"教學做合一"等這些他所創立的獨特的教育理論時,不禁深深地為這位教育大家的遠見與深刻所折服。尤其是他八十多年前就提出並研究的"做中學"等教育學説,對於我們今天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強的借鑑價值和指導意義。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裏,"仁"與"愛"佔很大的比重。"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於是教育產生效果。"四塊糖果"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傳為佳話,也成為許多教育工作者學習和仿效的範本。在這個故事裏,陶行知先生對"打架事件"的處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規教育模式,並沒有採用毫無實際內容的空洞説教,也沒有一味簡單生硬地指責數落,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循善誘,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教育轉化學生的預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稱奇,究其所在,便是一個"愛"字,試想,倘若當時陶先生怒氣衝衝,不分青紅皂白,將這位學生一頓劈頭蓋臉地責罵,後果可想而知,效果將適得其反。"愛的教育"在這個小小的故事中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

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像陶先生遇到的類似打架的學生還有很多,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細心,耐心和愛心,始終把"愛的教育"貫穿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記得我班原有一名調皮學生,上課做作業時總以肚子痛要上廁所為藉口出去遛一圈,我沒有橫加指責,粗暴對待,相反,卻對他關懷備至,傾注真心,又是端水,又是細心詢問病情和徵求是否需要上醫院,學生看到教師為他來回忙碌,幾番下來,心存不安,繼而改之。由此可見,愛的教育確是一門深而活的學問,當你面對那些"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千萬告誡自己:一定要冷靜。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如果我們都能像陶先生那樣,把每個孩子都當成一塊可雕琢的璞玉或是深埋沙礫中的金子,把"指責,批評,抱怨",努力換成"啟發,賞識,激勵",那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將是一片充滿生機,充滿真誠和愛意的美好天地。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多麼崇高的境界啊!僅僅十二字,正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愛的教育的詮釋。教師這個職業,需要的也就是這種勤勤懇懇,無私奉獻的精神。今天,當我再次捧讀這位教育大家的教育名篇,彷彿看到了這位樸實的老人,正緩緩向我走來,他的這句教育名言,時刻鼓舞着我,它催我奮起,激我向上。因為陶行知先生始終是我學習的榜樣。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2

陶行知先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向人類貢獻的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著名教育家。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範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不愧為大家景仰的"萬世師表"。先生的名言雖然樸實,卻極富哲理,並且貼近我們的教育世界,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靈。先生的"為人、為學、為師"這六個字不知什麼時候已悄然印入我的心田,深入到骨子裏,給我強大的精神動力,增添了克服困難的勇氣。為師先為學,為學先為人。

(一)"為人"誠篤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即身正才能師為人範。他道出了作為一名合格教師,除了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文化水準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應有良好的道德素質。教師的道德品質,不僅是規範自己行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於教育學生的需要。教師職業的特殊在於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道德育人;不僅通過自己的語言去傳授知識,而且要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陶行知主張教師要以身作則,“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矩,教職員躬親共守。”他深信這種共學、共事、共修養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以不倦的教誨,諄諄善誘,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陶行知先生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他一生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培育桃李,為人民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是啊!在學生面前,教師是一個榜樣,是一本書,是一幅畫,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風尚是影響學生、教育學生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

(二)"為學"嚴謹

教師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承擔着重要使命,因此必須應該具備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努力發揚優良的學術風氣和學術道德。當今時代,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週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需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教師是知識的重要傳播者和創造者,連接着文明進步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更應該與時俱進,不斷以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成為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學習是永遠無止境的。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應"發前人所未發,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師做一個發明家,不做一個教書匠。他提出的這種教師觀正是我們當代教師所應追求的。

記不清曾有多少個夜晚,我端坐在桌前,以筆為伴,以書為侶,精心地設計着一份份教案,為某個教學環節苦苦思索,為突然閃現的靈感而喜悦。因為我清楚地知道對於要講解的教材,只有深入鑽研,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當我走進教室看到講台下幾十雙眼睛晶亮如星星、幾十張笑臉天真如蔚藍的天空,我的心裏特別地踏實。因為我知道,我窗前那盞疲憊的燈一定會照亮孩子們心中希望的燈!

和同事們的熱烈切磋,到外面的取經學習,一本本教學理論、教科研雜誌開拓了我的視野,汲取了寶貴的經驗,為我的教學注入了活力。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游刃有餘,就必須要善於利用時間,做一個嚴謹篤學的人,像海綿吸水那樣孜孜不倦地學習,切實轉變教育觀念,與時俱進,通過刻苦鑽研和積極實踐,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以新的姿態與新的風貌創造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為師"行勝於言

陶行知先生曾精闢地指出:"行動是中國教育的開始,創造是中國教育的完成。"陶行知教育思想一個突出的特點,即是具有與時俱進的前瞻性、實踐性和創造性。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培養人,造就人,發展人。一所學校,一個教師如果真正感悟學陶實質,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就會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不斷創新,有所建樹,實現陶行知提出的"教學做合一"之"做"。如果我們滿足於一幅標語、一個口號、一種形式,則新課改就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新課程改革推進中,我總是鼓勵自己多想一些困難,少一些畏難;多學一些理論,少一些空論;多做一些行動,少一些被動,自覺接受新課改"三個挑戰",即教育觀念的更新與挑戰,教育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教育方式及技術革新與挑戰。在新課改實踐中,養成剖析反思的習慣,創造性地解決教學實踐問題,從而不斷重塑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課堂教學是老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塑造靈魂,培養能力的前沿陣地,也是老師發揮才智,譜寫青春樂章的立體大舞台。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新型人才,也為了成就我們最美麗的事業,我願意在三尺講台上,為學生彈奏最美妙的人生樂章。

教師是一項需要獻身的事業,也是一項充滿激情的事業。"為人、為學、為師"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獻身人民教育事業,尋求探索中國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動寫照。當我再次咀嚼那一句句至理名言時,覺得做教師昇華了我的生活,鑄造了我的信念,萃取了我的人生真諦,也讓我看到了更高層次的幸福源泉。

教師朋友們,讓我們做一棵樹吧,播撒綠蔭的同時也壯大着自己;讓我們做一條河,灌溉田地的同時也豐富着自我;讓我們作一條路,雖然千壓萬踏也能延伸自我!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3

近期我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這本書。這本書是陶行知論述教育主張的演講稿、發言稿、書信、發表的文章的集子。説實話,我們都知道陶行知的名字,但並不真正瞭解陶行知其人其教育思想,之所以買這本書,和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樣,是衝著名氣去的。都説,做教師的應該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而全國教師用書發行協作會理事長張聖華在為《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作的序裏説:“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讀陶行知,不去積極實踐陶行知,那幾乎還沒有觸及到中國教育的實質,如盲人摸象,又如沙地建樓,豈不誤人誤國?”看到這句話,我嚇得暗拍胸口:幸虧我終於要看了。下面,就把我對陶行知的教育主張的領會總結一下: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是陶行知的教育觀點。我認為這主要闡明瞭一種課程觀:生活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內容和範圍。他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是偽教育,脱離實踐經驗的知識是偽知識。但如今我們的教育教學脱離生活已越來越遠,學生“一心只讀聖賢書”。因為一旦“實踐”,成績就要下來,那怎麼行?從教育部門領導,到學校領導,到老師,擴至家長,莫不在“成績”中摸爬滾打——我們這是怎麼了?明知是不行的,卻像是在做一個噩夢,就是醒不過來。

今天,我和我的小姑子在一起聊天,聊起了教育,她一個“外行人”,居然説出了這樣一番話來:“學那些死知識有什麼用啊?孩子背啊、寫啊、練啊,到了社會上有多少用得上?有多少上學成績不好的學生,進入社會邊實踐邊學,幹得更好。”我一邊聽着,一邊汗顏,我一個教育人,幹了二十多年了,還把持不住走正確的教育之路,怎不汗顏?

記得多年前,我去東北師大附小參觀。大家都知道,附小的校長熊梅是留日的教育學博士,很早就提出並開始實踐開放教育。當時的參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記憶猶新。且不説,那些豐富的課外活動(陶行知是反對這樣説的,他認為教育沒有什麼課內課外,但我沒有更好的詞)就只一樣,我就覺得熊梅的辦學理念絕對是正確的。附小的廁所是在樓內的,一點味兒都沒有,每到下課,你就可以看到有拎着拖布、水桶的學生來來回回,清潔廁所,井然有序,幾乎沒有聲音,做得是那麼自然、那麼熟練。把各種活動、自治納入教育範圍,學生鍛煉出的是能力,獲得的是經驗,自立自理,這樣的孩子什麼幹不好呢?陶行知在“我之學校觀”一文中説:“一天之內,從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從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內,從廚房到廁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因為既以生活為學校的中心,那麼各種事物都要含有教育的意義”。

陶行知給他創辦的育才學校定的教育目標是“二十三常能”,分“初級十六常能”、“高級七常能”。初級十六常能有(相當於中學畢業吧):會當書記(管卷宗、寫社交信、做會議記錄等);會説國語(講解、演説);會參加開會(發言、提議、選舉、做主席等);會應對進退(招待賓客,引導參觀、招待茶飯、送信接洽等);會做小先生;會管賬目;會管圖書;會查字典;會燒飯菜(小鍋飯、小鍋面、小鍋菜十味以上,並會做泡菜、鹹菜、糖果、果子醬、臘肉等);會洗補衣服;會種園(國小生每人至少種菜半分;中學生至少種一分);會佈置(裝飾、陳列、粉刷、灑掃);會修理;會游泳;會急救;會唱歌。高級七常能有(相當於高中畢業吧):會開汽車;會打字;會速記;會接電;會擔任翻譯;會臨時演講;會領導工作。他是反對教育培養出書呆子和官僚紳士的,他認為中國近代屈辱史都是因為統治者“愚民”,是教育不發達造成的,教育專培養無用的讀書人——書呆子。

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呢?學習好就行,什麼生活自理,什麼紀律自治,什麼“知行合一”,都可以不管,高分低能且不説,有分無能是大多數。這樣下去,我們國家是不是在幾十年後還要再重演屈辱史?

教學做合一。陶行知倡導在教學方法上要“教學做合一”,意思是:教師教得法子要依着學的法子,事怎樣做,學生就怎樣學,教師就怎樣教。比如説學游泳,就要在游泳池裏邊實踐邊學邊教。他認為“做”是核心,惟有“做”,才能產生直接經驗,而直接經驗是“鑰匙”,是學習人類社會經驗的基礎,“接知如接枝”,果樹嫁接,須有母根,沒有母根,便如沙上建樓,學生學習知識也一樣,沒有自己的直接經驗,便消化不了人類的間接經驗。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多“體驗”,注重“個人的直接經驗”,就是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不正是陶行知觀點的映現嗎?

陶行知説的“做”,就是“在勞力上勞心”,一邊做一邊想怎樣能做好,再由具體而一般,由片段到系統,探尋規律,上升為理論,所以他説: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果。只有這樣學,才是真正的學,才能成為有用的人。他還提出“做”的兩個要素:一是做必須用器官,做事用手,學就要用手,教就要用手,做事用眼,學就用眼,教就用眼,或者是幾種器官合用;二是做要用工具,除了書本外,顯微鏡、望遠鏡、鋤頭、斧頭等等,做什麼事就要用什麼工具。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學習方式的改革,變接受式學習為主動式學習,要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徵的學習方式,倡導動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把這些勾連在一起,覺得真正懂得了“所以然”——我這是尋根之讀啊。

陶行知認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本書序的作者張聖華對此有精彩的議論,我摘錄如下:教學做合一,這些觀點似乎也是新課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來非常艱難,為什麼?因為教學生學遠難於簡單的灌輸教法,需費大力氣學習、思考,要花費數倍的精力去備課。因為沒有固定的模式,所以課堂上什麼問題都可能發生:太費勁了。所以説:新課程改革,尤其是新課程改革進入深水區,如果我們當老師的備課“不費勁”,很可能我們就不能成功。

我讀這本書所獲得的並不僅是教學法,我深深震撼於陶行知先生在那個民族危亡、戰亂頻仍的時代,仍有一顆火熱的以教育救國之心和全身心付出的躬身實踐之行。他創辦育才學校、曉莊師範,他發起“平民教育”“鄉村教育”,“四萬萬同胞有一人不受教育皆是我輩之責任”、“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所以董必武説:“敬愛陶夫子,當今一聖人”。正像本書序的作者張聖華説的,這才是陶行知精神的本源,沒有這些精神,所有的教學法都是蒼白的。我在20xx年的工作室研修總結裏分析自己的問題是“逐於技而忽略人”,是的,必須有一顆對教育的責任心,必須心裏裝着學生,才能讓我們的“技”更好地服務於人。

《陶行知教育名篇》學習心得4

説實在話,在讀《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前我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教學研究可以説是不很瞭解,對陶行知先生本人的故事和教育思想的精髓更是模糊的,片面的,在認真地讀了這本書以後,其中《生活即教育》對我啟發最大。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他指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生活與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不能脱離生活,生活也不能脱離教育。有什麼樣的生活就應有什麼樣的教育,教育的內容應根據生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與教育緊緊聯繫起來的思想,給了我無限的啟發和思索。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生活教育,讓他們從生活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中去學習。而在陶行知先生看來,文字、書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來源於生活,由生活產生,文字、書本不能喧賓奪主,作為教育的中心內容。“生活即教育”則主張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而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脱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説教。

正如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學習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新課程惟有反映社會及生活的需要,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使學校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體現新課程的本質功能。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細節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利用鮮活的人物和事例讓學生走進真實的生活,無論是光明的一面還是陰暗的一面,讓孩子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用心去觸摸、去感悟生活,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學會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才能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做為一名新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