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心得體會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2K

在教育領域,心得體會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心得體會是通過親身經歷或學習所得到的深刻見解和感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無問西東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無問西東心得體會6篇

無問西東心得體會篇1

下午去萬達看了電影《無問西東》,影片講述了四代清華大學年輕人的青春故事,他們分別是1923、1938、1962、2000年代的清華生。1923年清華生恰逢泰戈爾來華時期的故事,泰戈爾來華講演時,一語驚醒迷茫的清華學生吳嶺瀾。1938年清華生是在西南聯大的故事,名門富家子沈光耀(王力宏飾)在抗日戰爭中當了飛行員,王力宏和演沈母的米雪都演得非常棒。1962年清華生陳鵬(黃曉明飾)與他的中學同學、女友王(章子怡飾)的故事,王為她高中許老師打抱不平,寫信批評許老師的老婆,被發現後,被辱罵勾引別人老公;又被發現撒謊和毛主席合照,最終被定性為反革命。在大會中,幾乎被失控的羣眾打死。 王的遭遇反應了階級鬥爭年代人整人的殘酷,是本片中最慘的一代清華人。1923、1938年代清華學生的故事有強烈的民國味道。

片名《無問西東》取自清華大學校歌中的一句歌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片中有梅貽琦幫助陳鵬的情節。片尾有梅貽琦、梁啟超、王國維、樑思成、林徽因、徐志摩、孫立人、馮友蘭、錢穆、蔣夢麟、楊振寧 、馬約翰、錢鍾書、沈從文、朱自清,陳省身、華羅庚、穆旦、聞一多、陳寅恪、袁復禮、鄧稼先、蔣南翔,這些歷史人物在本片中都一一留下不易被發現的鏡頭,此片是作為向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獻禮的作品獻給這些清華人。

這部表現百年四代清華人的《無問西東》, 我認為比馮小剛的《芳華》更好看。

無問西東心得體會篇2

?無問西東》是我最近幾年來看的最有高度的一部電影。剛從電影院裏出來,就有一種立馬想再看第二遍的想法,裏面的每一段資料都是那麼的絲絲入扣,直擊心尖。電影結束的時候大家都不願走,沒有想到最終序幕的時候那麼精彩,有那麼多世界級的人物,真的很感動,很震撼。之後在手機上又認真的看了一遍。

電影一共演繹了4個不一樣的年代,分別演繹了幾個不一樣人的故事,其中的故事背景卻是有關聯的。那是一種愛的傳遞,是一種道的能量。電影是從當代張震扮演的張果果的故事為代表開始的,然後一下子一下子的跨到了上世紀20年代。

第一個故事是1923年,講的是陳楚生所扮演的吳嶺瀾,是清華大學的理科生,印象比較深的是梅校長對他講的話讓,説:“人把自我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可是僅有這些日子。”吳嶺瀾問:“什麼是真實?”校長説:“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齊?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吳嶺瀾不解,直到泰戈爾訪華演講,看到台上的教師篤定而又自信,聽到泰戈爾關於真誠的演講,才釋然明白,轉去學文。

總結:遇到一個好教師很重要,人的一生需要有貴人指點,需要自我不斷的去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進而遵從自我的內心。

第二個故事是1938年,講的是王力宏扮演的沈光耀,是吳嶺瀾的學生,家境顯赫,文武雙全,人長的也帥。當時正逢抗戰期間,國難當頭,教官的一席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自我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使沈光耀內心想要參加空軍,可是受到了他母親的阻攔,經過與母親的對話,足以見得沈光耀的家教和良好的家風,絕非一般家世。他母親説:“我們想你能夠享受人生的樂趣,比如同你自我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我,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在那個年代母親能説出這樣的話,可見並非一般的胸懷。就在沈光耀已經放棄這個從軍想法的時候,戰爭發生了,日機對我國連續的轟炸,他看到被轟炸過後的一片狼藉,尤其是看到平日裏和他一齊玩耍抓蛇的孩子被炸後,孩子的母親那種痛苦、絕望又無助,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孩子死在自我懷裏時,讓他又重新投軍,選擇了他認為的真心,舍小家,為國家。中間還有一幕異常感人,就是沈光耀哪怕是被長官體罰,也要開着飛機去給那些沒有食物的孩子送食物的場面,並且不止一次。最終當他在戰爭中英勇又壯烈的犧牲後,才發現,原先沈光耀家族其實是“四代六將”,怪不得有如此好的家風。

總結:沈光耀是家世顯赫,可是卻沒有貴公子的毛病,從小就處處比常人優越,但並沒有驕傲,而是依然比常人更努力。他自信,從容,善良,待人真心,一身正氣,遇事沉着勇敢,一表人才,幾乎接近完美,更接近於道。最終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光榮犧牲,從他身上看到了陽光,看到了滿滿的正能量。

第三個故事是1962年,由黃曉明扮演的陳鵬,由於沈光耀得救,才沒有被餓死,之後上了清華大學,一向喜歡章子怡扮演的王敏佳,卻一向沒有表達心意。他們還有一個好朋友叫李想。當他們三人看到以往很尊敬的班主任許教師,經常被他妻子李淑芬大罵羞辱時,王敏佳和李想就想教訓一下李淑芬,於是聯合寫了一封信。結果被李淑芬發現後告發,李想為了爭取去邊疆的名額,不敢承認,就由王敏佳一人承擔。當發現她和毛主席的合照是假的後,又引發了一系列的欲加之罪,而最諷刺的是批鬥王敏佳時,對面就是李想,他此時正在進行支邊計劃的動員演講,風光無限。當李想在大會上説出劃清界限四個字的時候,王敏佳失望透頂。之後又在李淑芬的挑撥下,王敏佳引起了眾怒,空口難辨,被大家一哄而上的毆打至昏死,大家都以為王敏佳已經被打死,大雨來臨之前,眾人全部散去,留下王敏佳一人自生自滅。當陳鵬明白王敏佳被批鬥後就拼命往回趕,當他趕到時,看到滿頭是血的王敏佳失去了生命體徵,以為已經死了,悲痛至極,就準備挖坑把她埋了,之後在大雨中王敏佳醒了過來,二人抱頭在雨中痛哭。陳鵬將王敏佳帶到了自我成長的家鄉安頓,並進行了告白,可是很快又去科研了,再回來時已是多年以後,可是村莊早已面目全非,全是批鬥

過的痕跡,家沒有了,王敏佳也不在了,他為祖國的核事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到頭來卻是如此下場。

總結:一個時代的杯具,這是一個讓人深感唏噓的故事。首先許教師不愛他妻子,卻在用刀以死相逼的情景下,勉強娶了李淑芬。婚後許教師對李淑芬無比冷淡,甚至內心是憎恨,活的很不開心。李淑芬自認為是愛許教師,實際上那是一種自私的綁架,感覺自我付出了那麼多,卻換不來許教師一刻的直視,內心不甘心,就互相折磨互相傷害。由於內心過於苦逼又極度敏感,心裏早已經喪失了温度,最終把矛頭指向了許教師的學生王敏佳,為了解恨,最終挑撥發起了批鬥,導致王敏佳被打到昏死,李淑芬自知罪孽深重,活着已了無生趣,便投井自盡。人如果沒有一點哲學水平,將是多麼的可怕和無知。當陳鵬看到李想拉着王敏佳的手時,能夠格局大一點,哪怕抱着送祝福的心態走進一步,也就水落石出了。如果早些把內心的話表白,勇敢一點追求幸福,人生必須會活出另一番景象。許教師太懦弱,空有一身知識,可是都是些死知識,不懂人性,不會與人溝通,只會以冷暴力,以暴制暴,最終杯具了。

第四個故事講述的是當代,電影是從這個故事開始的,由張震扮演的張果果總體來説是一個比較有良知的人。寧可成為公司領導之間競爭的犧牲品,成替罪羊,也不願意用出賣來換取一己私利。之後又資助了四胞胎,當四胞胎的家屬頻繁找自我時,他中間也自我懷疑過,逃避過。之後隨父母去掃墓,原先父母是第三個故事中李想用自我的生命所救下的,李想以往有愧與王敏佳,陳鵬對李想説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李想在死前只説了這麼一句。可見李想把陳鵬的話聽進心裏去了,用生命救了兩個人。之後是父親的話讓張果果警醒。主動聯繫了四胞胎媽媽,原先人家只是想將四隻胎毛筆送給他。之後他看着四胞胎時出現的那句話印象很深: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應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總結:新生,代表着生機,同時也代表着輪迴。芸芸眾生,各有各的不一樣,各有各的命運,然而什麼是命運?命,也許是天註定,因為我們無法選擇自我的父母,無法選擇兄弟姐妹,但一個人的運是來自後天自我的修煉,合起來才是命運。所以,修煉的過程才是人生的真諦。

電影《不問西東》裏吳嶺瀾、沈光耀、陳鵬、張果果四個時代的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併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尤其是沈光耀自願參與了最殘酷的戰爭,用戰火中的熱血生命寫出了他的精彩。他以往和他的教官一樣堅信: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我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同樣,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守住的,正是對黨和人民的真心,對黨的事業的真心,這決不是背口號的空話,而是要用一生堅守、奉行的初心。

和平環境更考驗黨員幹部的初心。改革發展的新要求、新挑戰,更考驗着黨員幹部的為民初心。應對市場經濟的物物交換原則,以及無處不在的金錢價值觀,這些都無時無刻影響着我們,考驗着每個黨員幹部,稍有不慎就會跌入利益的陷阱。現今的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其實絲毫不遜於戰爭年代的考驗。黨員幹部能不能在新時代的考驗面前,更好地站穩腳跟,堅守當初入黨時的初心,向戰火中現身的革命先烈一樣守牢初心,更是一種直接的考驗。

堅持住對黨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共產黨員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這特殊的材料就包含着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包含着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每個黨員幹部都應當在內心拷問,應對生與死的考驗,我們是否能夠像沈光耀那樣,奔赴一場劫難,卻像去赴一場盛宴,能不能夠在新時代的每項工作中,都能始終堅持對黨的事業的那份真心,努力在自我的崗位上,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周邊羣眾共同為推動黨的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落地實施而努力,共同凝聚在黨的周圍,構成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用自我的實際行動,為黨的事業不斷添磚加瓦,奮鬥一生。

不問西東只問初心是否永駐心間。在心中播撒一片信念的種子不難,難在一生堅守這種夢想信念。踏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把完美的藍圖變為現實,需要的不是一時的熱情,而是長期的堅守。

面向新時代,黨員幹部也需要不問東西,只問初心,要能夠扛得住各種利益的誘惑,在困難和挑戰面前,能夠始終堅守住夢想信念,守住入黨時的那份初心,經常照照焦裕祿、谷文昌、廖俊波等先進人物的鏡子,守牢進取向上的初心,也要經常照照周永康、令計劃等反面典型的鏡子,搞清楚底線在哪裏,紅線在哪裏,真正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利益的考驗,讓入黨時的那份初心永遠留在心間,像《無問西東》裏的四個年輕人一樣,守住初心、踐行初心。

無問西東心得體會篇3

電影《無問西東》裏有這樣一段話: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們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回答是。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四個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幾位年輕人的迷惘,夢想和從現代社會一直到抗日戰爭時期他們所作出的選擇,他們在最美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它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一輩子很短,人活這一輩子,不應該被各種框框架架而束縛,應該遵循本心,為自己而活。

而我映象最深的便是電影中的沈光耀,他是世家子弟,考上了飛行員,聽説他想要當兵,媽媽不遠千里來阻止:“你一生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説完這句,便淚流滿面。但在經歷了空襲,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後,他仍然不顧父母反對,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去當兵,在開飛機的時候偷偷地給小孩子們投放食物吃,孩子們狼吞虎嚥,熱情的稱呼他為“晃晃叔叔”,而飛機上的沈光耀看着這一幕,很開心的笑了。但他最終在鄂西會戰中犧牲,為國捐軀。當媽媽翻開他遺留下來的筆記本,看到一張圖片旁邊寫着“媽媽,對不起”時,那一刻,媽媽的淚水如江河般決堤而下。而這個片段還有一個特別令我感動的地方,就是他在飛機上墜落的那幾秒鐘,面帶微笑的説了兩個字:回家。我想:家大概是所有在外求學的學子心底的歸宿吧!

有網友説,這是一部很尷尬的電影,因為有很多人看一半看不下去中途離場,也有些人堅持看到最後,紅了眼眶。而我想説,這部電影最獨特的地方就在於電影中的四個人都是相互有關聯的,如果你用心去看了,你會發現,這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電影。

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俞敏洪老師的回答是:無論是否有勇氣,你都必須前來,因為這就是你的命運。我們不能決定世界怎麼對待我們,唯一能決定的是自己的態度——我們對待這世界的態度,因為我們只能做自己的主人。最後,藉助《無問西東》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小編推薦

讀讀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種氣質、亦是一種涵養。我想您對作者的作品,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讀後心得,有的時候靈魂的交流遠超語言上的分享,欣賞了作品以後,光有零星的思索還不夠,這時需要認真地寫一篇觀後感。怎麼才能避免將作品觀後感寫的如同流水賬一樣呢?下面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看完《無問西東》對人生的感悟心得”,

電影《無問西東》裏有這樣一段話: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們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回答是。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四個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幾位年輕人的迷惘,夢想和從現代社會一直到抗日戰爭時期他們所作出的選擇,他們在最美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它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一輩子很短,人活這一輩子,不應該被各種框框架架而束縛,應該遵循本心,為自己而活。

而我映象最深的便是電影中的沈光耀,他是世家子弟,考上了飛行員,聽説他想要當兵,媽媽不遠千里來阻止:“你一生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説完這句,便淚流滿面。但在經歷了空襲,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後,他仍然不顧父母反對,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去當兵,在開飛機的時候偷偷地給小孩子們投放食物吃,孩子們狼吞虎嚥,熱情的稱呼他為“晃晃叔叔”,而飛機上的沈光耀看着這一幕,很開心的笑了。但他最終在鄂西會戰中犧牲,為國捐軀。當媽媽翻開他遺留下來的筆記本,看到一張圖片旁邊寫着“媽媽,對不起”時,那一刻,媽媽的淚水如江河般決堤而下。而這個片段還有一個特別令我感動的地方,就是他在飛機上墜落的那幾秒鐘,面帶微笑的説了兩個字:回家。我想:家大概是所有在外求學的學子心底的歸宿吧!

有網友説,這是一部很尷尬的電影,因為有很多人看一半看不下去中途離場,也有些人堅持看到最後,紅了眼眶。而我想説,這部電影最獨特的地方就在於電影中的四個人都是相互有關聯的,如果你用心去看了,你會發現,這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電影。

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俞敏洪老師的回答是:無論是否有勇氣,你都必須前來,因為這就是你的命運。我們不能決定世界怎麼對待我們,唯一能決定的是自己的態度——我們對待這世界的態度,因為我們只能做自己的主人。最後,藉助《無問西東》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最刺痛我的,是影片的配角,夫婦二人。

丈夫和妻子二人,私定終身。妻子供丈夫讀大學,大學畢業,丈夫當上了教師,卻不願娶她。妻子跑到丈夫學校,以死相逼,丈夫無奈只好娶她。婚後,他從未碰過她,而她總是打他。她説,外人只知道她打他,卻不知道他打她有多狠,因為打她的,是他的態度。她説,當初他説要一輩子對她好。他説,人是會變的,為什麼我不可以?二人手中的一疊碗碎在地上,她堅定地説,就是不能變。

她總是深情地望着自己的丈夫,可他對所有的外人温和,唯獨沒有給她一點好臉色。我可以感受到,心針扎般的疼。

一人變心,另一人便揮揮衣袖,灑脱離開。她又何嘗不想擁有這番氣度。

妻子,看着那門外,想着當八年級人曾開心共拉手風琴的時刻,跳入了井中。丈夫大驚,趕忙跑到井邊,半個身子沒入井中,大喊淑芬,淑芬,後又在院子大叫,有人跳井了,淑芬跳井了。或許他從未想過,她會真的尋死吧。

她曾是善良的、温柔的,他的變心,使她性情大變。野蠻、霸道、殘忍出現在她身上時,她渾然不覺。終於,當她意識到,自己間接殺死了,被她罵作破鞋,勾引她丈夫的假想敵、女學生後,她失魂落魄,選擇自盡,而讓她做出這個決定的,還是她的善良吧。

人生説匆匆卻也漫長,又有幾人可以把一切看淡。

趁着還年輕,歷盡生死離別、愛而不得之苦,或許年紀大些,也會多幾分淡然吧。

吳嶺瀾的一句“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以及空軍教官的一句“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讓沈光耀下定決心,不顧母親的嚴辭反對,毅然加入空軍;沈光耀執行任務期間,不忘曾死在炮火中的男孩,於是總繞道去給貧窮的孤兒們投餵食物;沈光耀投喂的食物,救了差點餓死的孤兒陳鵬;陳鵬不顧文革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的規矩,毅然救起血泊中的王;王為了不連累李想,説信是自己一個人寫的;李想心懷愧疚去支邊,最終救了張果果的父母,付出了生命;張果果最終沒有出賣david,也安置了四胞胎一家。

所有的故事,被一種濃烈的、高尚的精神串起,這種精神,高於“明哲保身”,高於“最佳選擇”,這種精神,或許會讓人在當下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愚蠢。但這種精神,指引着人們,去面對或盲從、或黑暗、或動盪、或浮躁的時代,給我們偉大的精神世界一計閃耀的光芒。他們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不顧時代的潮流,不顧投機的“教誨”,遵從內心的渴望,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四代人,共同推進了時代的進程。他們用不同的時代語言和行為,詮釋和演繹了“真實”。而始終貫穿其中的,便是這一脈相承的“不問世俗,無問西東”的內在精神。

又回到了開頭張果果的那句自白,“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故事從張果果開始,從張果果結束,雖然有點疏離,但還是能看出這麼安排的用意。這個故事從兩個方面,詮釋了“無問西東”的當代意義。

在一個所有人都用英文名(robert、susan、david)的廣告策劃公司,只有張果果從頭到尾用中文名,這已經從側面體現了他與別人的不同。

在祕書susan的概念裏,果果的行為一定暗含着某種陰謀(故意提了一個奶粉公司不滿意的案子,讓cell公司中標,然後跳槽來這裏擔任更高的職位)。面對質疑,他懶得解釋,説一句“你猜”;

在robert的概念裏,“野心”和“出賣”相輔相成,面對“你是個有野心的人嘛”,他懶得回答,説一句“你猜”;

而david,更是直接愚弄了張果果,讓他充當爾虞我詐的犧牲品。

這三個用着英文名的廣告精英,代表的是職場中的猜疑、鬥爭、世故圓滑、表裏不一。他們無一不是順從着這個行業現成的規則和思維方式。

就是電影的名字《無問東西》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感覺每個故事都支離破碎,但卻找不到更好的電影表現手法,就説説故事裏讓我印象最深的東西吧。

張震所飾演的張果果最後打電話決絕透露商業機密,台詞沒有記住、只是覺得在這個爾虞我詐的商業戰場,張果果兜兜轉轉、最終還是保持了自己忠貞善良的底線。試問在如此利益誘惑的社會,又能有多少人能做到這個?

60年代黃曉明和章子怡的故事實話我沒看懂、明顯的一文藝mv,能記住的就“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這句話了,已經發生的事、已經逝去的人,對這些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好當下,別讓逝去的人逝去的沒有價值。自己的理解、沒看懂這段導演演了個啥意思,難道就是告訴大家爆炸了個核武器,大家記住這段艱辛歷史?不懂不懂。

沈光耀的故事是這個影片裏面我最喜歡的了,尤以沈母最為感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三代五將的家庭,太能洞察功名利祿的虛幻,沈母愛光耀,同時也保護了他的翅膀。沈母知道:光耀是父母的,同時也是他自己的,所以放他千里求學。無疑、光耀的父母給了他人生最大的財富——人生的樂趣、對愛情的喜歡,對為人父母的過程享受等等等等,其實這些都可以概括為四個字:精神財富。

片子最後的彩蛋、故事的原型都是近現代中國頂尖大師、致敬!

最後,無問西東、問的應該就是初心吧!

每一個人在觀看一部影片之後都會有所感受,好的作品會引起觀眾的共鳴,在看作品之後一定會觸動內心,面對作品裏的情節、人物,我們需要從相關的角度去分析它。我們可以通過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如何在寫作品的觀後感時把自己的真實感悟寫出來呢?請您閲讀工作總結之家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電影無問西東給我們的人生感悟》,

考上清華的人們,未來想必至少可以過得衣食無憂,但如果只是自私地自保,這些名校畢業生便不配被稱為社會之光。對弱勢羣體的同情、對社會的責任感、對真理的求知慾、對世俗的洞察力,這些才應該是被鼓勵、被培養、被傳承下去的大學精神。傳道授業,“傳道”先於“授業”。大學,不應該是一個職業培訓所。她的目的,在於塑造靈魂,而非僅僅傳授技能。

説到底,這部電影所描繪的,是一代代人傳承的精神,這種精神在每個時代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甚至在最極端的時代,“説句真話”可能就需要強大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我們不批判“明哲保身”,但理應更歌頌那些敢於站出來面對千夫所指而不忘初心的人們。這些人,才是社會之光,希望之光。

引用兩位哲學家的話,這大約也是影片所要表達的關於人和教育的內涵:

康德説,“人不應該被作為手段,不應被作為一部機器上的齒輪。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覺、自立的,是由他自己來引導內心,是出於自身的理智並按自身的意義來行動的。”

費希特説,“教育必須培養人的自我決定能力,而不是去培養人們去適應傳統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着眼於實用性的,不是首先去傳授知識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培養他們的自我性、主動性,抽象的歸納力和理解力,以使他們能在目前還無法預料的未來局勢中作出有意義的選擇。”

1924年,泰戈爾訪問清華時的演講中説到,“你們有什麼是可以從自己的民族裏拿出來,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你必須要回答這個問題,你知道自己的內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們史冊裏最永久的是什麼。因此我竭我的志誠懇求你們,不要走錯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記你們的真心和真性。”

影片最後,逐一介紹了跑龍套的人,讓我們看到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繁盛,看到了泰戈爾口中“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一個大學、一個民族、一個時代,最寶貴的財富,莫過於獨立、自由的精神,以及這些精神滋養出的偉大的人。他們各自躬耕於自己的領域,抵禦住世俗的狂躁,專注於跟從內心,理應值得我們肅然起敬。

這些名字,想必大部分都耳熟能詳:梅貽琦、樑思成、林徽因、梁啟超、王國維、徐志摩、孫立人、馮友蘭、錢穆、蔣夢麟、楊振寧、馬約翰、錢鍾書、沈從文、朱自清、陳省身、華羅庚、穆旦、聞一多、陳寅恪、袁復禮、鄧稼先、蔣南翔。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與其説是一部清華的禮讚,不如説是清華精神、甚至大學精神、時代精神的禮讚。

對於浮躁的現代社會,它依舊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

最後,有兩個細節想説一下:

劉淑芬(演得真好)其實是好人。不是好人的話,她就不會供養男朋友上大學,就不會看到倒在血泊中的王而崩潰跳井。一個不被丈夫善待的好人,害了另一個“見義勇為”的好人,最終一死一傷。沒有人做錯,錯的是那個把錯誤無限放大的時代,錯的是那個善惡不分的時代,錯的是那個否定真實的時代。這無法不讓人唏噓。

關於沈光耀投餵食物的“真實與否”,我倒覺得並不重要。貧窮的孩子們光腳踩在紅土地上,聽到飛機的轟鳴聲,追着“晃晃”灑下的食物,舔着甜蜜的冰糖。這一段情節,我理解為電影的理想主義,甚至之後,沈光耀的隊友們也一起投下糖果和罐頭。這一幕,是電影的高光時刻,是電影人和觀眾在以一種理想主義的方式彌補現實中的無力。那個小小的降落傘,在我看來是如此浪漫。英雄的定義未必是剛正不阿、戰死沙場 ,也可以是柔情似水、接濟蒼生。

ps,關於這部電影裏的幾段箴言,我另寫了個文章,試圖更詳盡地闡述這個電影帶給當代人的啟發,感興趣的可以看:

?無問西東》看完了,讓我們好好聊一聊其中的幾段人生箴??

聽朋友説《無問西東》是講民國的文藝片,看別的影評説電影講到了西南聯大的大師,覺得應該是感興趣的題材,所以下午去看了。

總的來説,説是一部文藝片定位不錯,整個故事拍得場景看上去很美,人物很熱血,那麼多句“真心”真是大寫的尷尬。

在民國、抗戰那麼困難的時候,電影場景物資竟然如此充足,都顯違和。

民國大環境總體應該表現的是沉重的歷史背景與大師背後不屈從命運的心和愛國的情懷。但是電影拍得輕飄飄的,不算多雷,也不算多好,好歹迎合了小清新的心吧。這個題材,本可以拍得更好的。錢穆當年寫《國史大綱》是以為中國要亡國,編史以作為日後復國的基礎。這樣偉大的情懷,電影沒有表現出來,可能是因為導演功力不夠,表現不出來吧。

影片各個主角,都在各自的人生、各自的命運中做出選擇,表現了追求,表現了無悔的心。除了尷尬之外,也算不錯。

敍事方面,各個故事線穿插得很凌亂,四個時代,每個故事線都有關聯,但聯繫不是很明顯,而且時間上也很亂,總覺得在講述方式上表現得過了,抓人眼球的效果雖然體現了,但故事線太多、顯得凌亂。《西伯利亞理髮師》七條線齊頭並進,都講得那麼清楚,是導演功底不夠之過呀。

有兩個小細節表現得很好:1.章子怡演的女主角在明白過來被心愛的人拋棄的時候笑了,從死亡線掙扎醒過來看到黃曉明扮演的男主角反而痛哭,永不在逆境、敵人、眾人前示弱,是堅強的表現。

2.西南聯大的時候,教室蓋得不結實,屋頂又漏雨,風聲雨聲與飛機的轟炸聲蓋住了老師講學的聲音,老師終於在黑板上寫“靜坐聽雨”字,然後靜坐,聽雨;學生也明白過來老師的意思,也靜坐,聽雨。現在少見的是這樣的師者,以及能夠明白師者“靜坐聽雨”之心的學生。有這樣精神的老師和學生,環境的惡劣,物資的匱乏,又算得了什麼呢?中國到底不亡。

總的來説,不踩到雷的電影算少見的了,推薦。

無論怎樣,都是無悔的一生呀。

影片末尾掛出了眾大師的一生,站在屏幕面前眼淚止不住地流,那是一個多麼璨爛的時代,多麼偉大而令人敬仰的一生呀!

在看到《無問西東》的時候,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就是好的電影也不是搜索來的,而是一種不期而遇,美好而驚奇。觀後更是一種觸及靈魂的良心之作,影片的表達方式以及情感訴求我們可以用高級來形容。

整部電影的構思是通過時空的逆推進,讓觀影的我們開始有些奇怪,但是隨着情節的推進,人物的出現,再將所有的環節正面推理,就得到了完整的故事情節。這樣的時空佈局,恰似我們的一生。

開始的迷茫與無頭緒是我們的開始,在我們成長的路上接觸跟多的人與事,開始不同程度的綻放人生,我們漸漸地明瞭了我們的人生方向,但是岔路很多人生路,容易迷失了自己。我們很難保證在一條路上走下去,我們糾結,矛盾,自我懷疑,自我肯定,終於在丟失的一角,尋得初心,剎那,明媚的陽光照亮了前行之路。

在整部影片中時時四個時代,四段故事,觀影完畢,我們尋得一條明顯的人物關係線。

戰火紛飛的年代,艱苦求學的場景,一場場,一幕幕那是民族的脊樑。

當無情的炮火狂轟濫炸時,茅草屋下放不下一張課桌,大好年華,紛紛走向戰場。

“我們從來不缺完美的人,而是從心裏給出的真心、誠意、無畏和同情”,所以有了故事的延續,有了善意補給下的生命傳承,有了和平下的又一段的人性善良的美好與膽怯的救贖。

當代人無所不在的虛榮,在特定的年代就是要命的毒藥;羨慕嫉妒恨的玩笑語,就成為殺人的利器;一時的妥協與怯懦,終將揹負一生的內疚去救贖;無心的宣泄,成為自我了結的終章。所有的一切的黑暗、骯髒、醜陋都沒有關係,在那樣的烏雲蔽日中,還是會有陽光,有愛,温暖着那顆不可救藥的心。

所有的寄語、期待、禮物成為敏佳涅盤後的精神支柱,因為那是愛的化身。而李想揹負的如山一般的內疚在張果果父母得救的剎那,煙消雲散。

初心猶在,尋找的不僅是一份安置的良心,更是一種明媚的價值觀,社會是複雜的,但是自己的價值觀堅定的,依然可以活得簡單,獲得幸福。生活就是這樣,你用光明去擁抱他,它回饋你的就是快樂,你用黑暗去浸染他,他就回饋你憂慮。

孩子的牛奶不是口感好的,不是營養的,而是安全的,所有迴歸根本,就是迴歸對生活的善意,用感恩的心態去看待遇見的美好,用善意的眼光直面所有的不幸,用誠摯的本真迴歸自己的初衷。

明確的價值觀不是社會的異類,保函愛意和善良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因為那樣的人生必將綻放出的是愛的傳承,是下一代幸福的開始。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快樂的人。讓愛傳遞。

下午去萬達看了電影《無問西東》,影片講述了四代清華大學年輕人的青春故事,他們分別是1923、1938、1962、2000年代的清華生。1923年清華生恰逢泰戈爾來華時期的故事,泰戈爾來華講演時,一語驚醒迷茫的清華學生吳嶺瀾。1938年清華生是在西南聯大的故事,名門富家子沈光耀(王力宏飾)在抗日戰爭中當了飛行員,王力宏和演沈母的米雪都演得非常棒。1962年清華生陳鵬(黃曉明飾)與他的中學同學、女友王(章子怡飾)的故事,王為她高中許老師打抱不平,寫信批評許老師的老婆,被發現後,被辱罵勾引別人老公;又被發現撒謊和毛主席合照,最終被定性為反革命。在大會中,幾乎被失控的羣眾打死。 王的遭遇反應了階級鬥爭年代人整人的殘酷,是本片中最慘的一代清華人。1923、1938年代清華學生的故事有強烈的民國味道。

片名《無問西東》取自清華大學校歌中的一句歌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片中有梅貽琦幫助陳鵬的情節。片尾有梅貽琦、梁啟超、王國維、樑思成、林徽因、徐志摩、孫立人、馮友蘭、錢穆、蔣夢麟、楊振寧 、馬約翰、錢鍾書、沈從文、朱自清,陳省身、華羅庚、穆旦、聞一多、陳寅恪、袁復禮、鄧稼先、蔣南翔,這些歷史人物在本片中都一一留下不易被發現的鏡頭,此片是作為向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獻禮的作品獻給這些清華人。

這部表現百年四代清華人的《無問西東》, 我認為比馮小剛的《芳華》更好看。

張果果的獨白説到,“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他確實沒有改變世俗,在拒絕向robert提供david的把柄證據時,他只是淡淡地説:“我和他們不一樣”。他沒有搖旗吶喊、沒有奮起反抗、沒有好為人師,但他選擇了不參與其中,出淤泥而不染。

質疑世俗、不參與世俗,便是“反世俗”的重要方式。張果果對待世俗的方法,是適用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並不太困難的方式。

而另一方面,以robert為代表的“世俗”又在教導着我們“本來以為救了一個孩子,沒想到認了一門親戚”。這種看似“善意”的勸告,讓張果果猶豫不絕,兩個星期躲着不見四胞胎的家人。直到他父親在李想叔叔的墓前説希望他“做自己喜歡的、開心的事”後,他終於放下世俗的規勸,直面內心的柔軟。當他在四胞胎的房間裏為窗户裝點色彩時,他是快樂的。和這一刻的快樂相比,世俗是什麼,真的不重要。

電影裏把當下時代的世俗,濃縮為這兩個小故事。“世俗”未必是隨波逐流的擇業、未必是明哲保身的苟且、未必是滅絕人性的批鬥,“世俗”存在於每一個時代,如同空氣一樣包裹着日常生活,甚至讓人習慣到無法察覺。當我們以為民國、文革、抗戰已是過往雲煙時,是否該審視一下,我們這個時代,又在面臨着怎樣的“世俗”呢?

張果果最後的獨白,試圖用當代語言,總結這整部影片的核心內涵,他説道,“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悦,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佔有多少,才更榮耀”,説的是物質攀比;“擁有什麼,才能被愛”,説的是相親條件。電影只是拋磚引玉。當本該心懷天下、大開大合的年輕人們聚集在一起,討論買房、買車,攀比物質、財富,醉心發財、投機時,不正是被這個時代的世俗裹挾地面目全非嘛?

世俗怎樣,並不重要;如何投機,亦無需在意。青春短暫,何苦為世俗所累;書生意氣,何妨就意氣一回。而最重要的,便是吳嶺瀾那句“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當沈光耀即將戰死在空中,他所投餵過的那片貧瘠土地上,傾盆大雨,孩子們瑟瑟發抖,飢餓難耐。雙腿殘疾的神父説,“唱歌吧,孩子們,歌聲能幫我們忘記飢餓,寒冷和恐懼”。於是,歌聲響起,“這些離開了家鄉的人,在夢中也看見幸福故鄉”,伴隨着那些沒有鞋的小腳的特寫,以及沈光耀即將投向死亡的鏡頭,在他經過被打死的還在降落傘上的戰友時,説了一句“回家”,隨後徑直俯衝向了敵軍的軍艦、同歸於盡。看到這一幕,不禁潸然淚下。

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們的大腦會跟着情節思考。我們可以把心中所想用文字表達出來,即寫一篇觀後感。很多優秀的觀後感,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實需要以心得的方式去認真回味。寫觀後感可以提升我們的思考和寫作能力。你收集了多少作品觀後感範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電影無問西東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無問西東心得體會篇4

聽説影片《無問西東》很值得觀看,於是也去影院一探究竟。直到快結尾時,影片並沒有太多地影響了我的情緒,我幾乎要站立離席了。但片尾羅列出的眾多大師,讓我感動不已。一羣國難時期衣衫襤褸的年輕人,在幾千裏的遷棲中求學,在防空洞裏讀書,在風雨中跑步,在飢餓中和苦難中心懷家國,最後竟然成就這麼多世界級的大師。感慨之餘,慚愧不已。

也身為大學教授,今天的自己為什麼未成大師?也不曾培養出大師。不但自己,其他的教授,乃至於整個大學,整個國家的大學,幾十年來又何曾培養出多少大師?高大堂皇的樓宇下,嶄新的儀器設備,還有滾滾的經費,我們除了發表幾篇近乎無人觀看的scl論文,以此而獲得的五年一輪打破頭的晉升,當然還有年底老師與學院為斤斤計較而磨破嘴皮的,無聊之極且斯文掃地的工分。

與大師相比,我們差不在天賦,差不在金錢,差不在校舍大樓,差不在教學條件。差在志向,差在理想,差在責任感,差在使命感。在一個更為和平的時代,更為優越的環境,我們為家國做了些什麼?我們學了些什麼本領,能為國家做點什麼?我們抱怨得太多,對得失計較得太過。高曉鬆就曾經對某清華學生大發雷霆,一個清華學生竟然沒有想到為國家做點什麼,而只想到找個穩定且收入高的工作。有一篇大罵當代大學生的文章,叫"今天的大學生,你不下崗,天理難容"。文章雖然有失偏頗,但確也在理,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缼乏遠大的抱負,為世俗和渾渾噩噩所吞噬。你們整天與手機為伴,與遊戲為舞。社會和父母長輩養育了你們,現在老齡社會社會已經來臨,你為國家為社會準備好了嗎?你將以什麼回報養育你的家國?你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足夠服務於社會了嗎?你有與你父輩一樣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體質嗎?你能像我們曾經那樣,承擔起包攬一家八口的家務嗎?你有護理老人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嗎?整天手埲一個手機,生命分分秒秒在腐爛,青春在凋零,人生在虛度,理想早已成了冤魂。

西南聯大,簡陋的校舍、清貧的教授,但培養的大師燦若繁星。大家都耐得住清貧,每一個師生都在為搶救文化、救亡圖存作貢獻。西南聯大,中國大學的珠峯,何日君再來?

?無問西東》觀後感2

就是電影的名字《無問東西》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感覺每個故事都支離破碎,但卻找不到更好的電影表現手法,就説説故事裏讓我印象最深的東西吧。

張震所飾演的張果果最後打電話決絕透露商業機密,台詞沒有記住、只是覺得在這個爾虞我詐的商業戰場,張果果兜兜轉轉、最終還是保持了自己忠貞善良的底線。試問在如此利益誘惑的社會,又能有多少人能做到這個?

60年代黃曉明和章子怡的故事實話我沒看懂、明顯的一文藝mv,能記住的就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這句話了,已經發生的事、已經逝去的人,對這些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好當下,別讓逝去的人逝去的沒有價值。自己的理解、沒看懂這段導演演了個啥意思,難道就是告訴大家爆炸了個核武器,大家記住這段艱辛歷史?不懂不懂。

沈光耀的故事是這個影片裏面我最喜歡的了,尤以沈母最為感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三代五將的家庭,太能洞察功名利祿的虛幻,沈母愛光耀,同時也保護了他的翅膀。沈母知道:光耀是父母的,同時也是他自己的,所以放他千里求學。無疑、光耀的父母給了他人生最大的財富——人生的樂趣、對愛情的喜歡,對為人父母的過程享受等等等等,其實這些都可以概括為四個字:精神財富。

片子最後的彩蛋、故事的原型都是近現代中國頂尖大師、致敬!

最後,無問西東、問的應該就是初心吧!

:

無問西東心得體會篇5

無問西東觀後感1

電影無問西東公影后確實凡響不同,一時之間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它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這裏簡單説一下電影《無問西東》是由李芳芳編劇並執導的。無問西東劇情講述了四個不同時空中幾位年輕人的選擇和命運。

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幾個年輕人滿懷諸多渴望,在四個非同凡響的時空中一路前行,這幾個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併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

?無問西東》據説當初是為慶祝清華大學百年校誕所作,影片中的故事涉及民國、西南聯大、文革前夕、現代,時間跨度長達100年,以四個不同時代的故事作為清華百年的縮影,展現出清華學子在時代洪流中的青春歲月。

電影跨度極大,有時讓人難以跟進,但故事很有吸引力,能牢牢抓住觀者的心。

無問西東取自清華校歌中的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前兩句強調學藝先修身,後兩句從學術上來説是指著書立説,不用被東西方的差異所限制。而從本片來看,這兩句更像是在指人生態度:瞭解真實的自我,這一點,可以説是貫穿在整部影片的四則故事之中,我把其稱為無問四則。

′無問四則"中其實提出了四個很嚴肅的問題。

一.我們在國家危難時應當如何面對。

二.在時代鉅變時我們應如何面對個人的情與愛。

三.人如何認識自己認識他人。

四.人應如何選擇人生的道路。

這四個問題就像是四胞胎一樣是由同一個母體孕育出來的。影片通過四個故事交替編織而成,是一部有深刻意義的電影。地不分南北,人不問西東,我們都是同一片天空下的華夏子孫,我們都是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活生生的人。四個問題電影給出了答案。相信觀影后的人們也會得出自己的答案。

從我觀影后的觀點來看,我認為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無問西東觀後感2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尋找着屬於自己的真實……

?無問西東》主要講述了四個來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在不同的時代迎接最艱難的選擇:陳鵬在愛情和理想之間徘徊,張果果對四胞胎提供幫助後,懷疑四胞胎的家人賴上了他,還被上司算計離職;沈光耀不顧母親的勸阻,投身戰場,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吳嶺瀾在轉專業的問題上犯難……

整篇電影都在探討一個問題:什麼是真實?梅老師説: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泰戈爾説:世界於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着滿籃奇妙的貨物,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着,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是啊,在生活之中,我們應該不顧左右,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尋求自己的真實。

再來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他的母親管的很嚴,當他的母親發現他要當飛行員時,立即就跟他講起了家規。她説: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終受不了自己的祖國被侵犯,最終為祖國獻出寶貴的生命。這時是1940年,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最為艱難的時刻。棗宜會戰中宜昌淪陷,日軍以此為基地開展對陪都重慶的大轟炸;後來美國來中國支援並組建了飛虎隊,沈光耀便加入了飛虎隊。我不禁想到,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戰爭,可是我們卻坐在空調房裏,躺在軟沙發上,比起沈光耀他們,我們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我們應珍惜現在。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心得體會篇6

20xx年xx月xx日觀看了電影《無問西東》。

這部影片主要是通過四個故事,來講述故事中的五位青年,在不同時代人生道路上的選擇。

故事之一:現代白領青年張震,面對有四個嬰兒的貧困家庭,在幫與不幫中的選擇。到影片最後他還是決定選擇幫。

故事之二:六十年代,三個青年王、陳鵬、李想在人生道路上的選擇。通過他們介入班主任老師與其妻子感情不和這根導火索,而引出一場人生觀與道德觀的碰撞。在這場撕裂的鬥爭中,他們的師母自殺,老師懊悔,王差點丟了生命,李想在關鍵時刻,為了實現自己去大西北的目標,而放棄了王。陳鵬在感覺追求王無果的情況下,選擇了服從學校分配。最後李想為了救同事,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大西北,到死他都在懊悔自己的逃避。而王在陳鵬的幫助下,終於敢於面對現實,而選擇了主動到大漠中去尋找自己的愛人。陳鵬在王需要幫助的時候,做了那個無怨無悔給王託底的人。

故事之三:也是電影最精華的部分,講述了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故事。1937年北平淪陷,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的學子奔向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大。這所存活了8年的最窮的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拉瑪峯。故事之三:也是電影最精華的部分,講述了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故事。1937年北平淪陷,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的學子奔向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大。這所存活了8年的最窮的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拉瑪峯。

在炮火中,沒有教室,在山洞、溝壑中席地而坐,掛一塊黑板就是教室。瀑雨聲蓋過先生的教書聲,先生在黑板上寫下了"靜聽雨聲"四個字。雨水淋濕了先生、學生的衣服,打濕了先生、學生的頭髮,但沒有一個人離開。

翻來西南聯大的歷史,朱自清吃糙米度日;聞一多靠治印換錢,2年留下1400多方印譜;華羅庚住牛棚;鄧稼先的父親鄧以哲教授叮囑兒子"好好讀書,將來力圖報國"。鄧稼先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為祖國的強大做出了重大貢獻。臨終時他還説:"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的太遠"。 他們的身上具有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是"身處逆境而正義必勝的永不動搖的信念,對國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責任感,支撐了聯大對敬業、求知的追求"。

吳嶺瀾在選擇專業時感到迷茫,梅校長對他説"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最後,他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後找到了答案。

故事之四:面對國家山河破碎,西南聯大的學子們投筆從戎,"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沈光耀在經歷了空襲,經歷了死亡之後,激發了國家情懷,揹着母親報名參軍,空投食物給那些忍受飢餓的孩子。在戰場上以微笑面對死亡,在最後關頭,駕機迎頭撞向敵人。 他的原型就是清華學生沈崇海,當沈崇海發現自己的飛機受損,不能返回空軍基地時,他駕機撞向了敵艦。 抗戰時期,有1200名聯大學子投筆從戎,其中14人以身殉國。

影片《無問西東》,表達了一種精神,就像西南聯大校歌中寫的"趕緊學習,趕緊準備,抗戰、建國,都要我們擔當!" 整部電影通過四個故事的相互穿插,和年代的交替,把四個故事中的人物相互關聯起來。就像一部散文詩,形散而神不散。

在講述的這四個故事中,"選擇"始終貫穿在其中,它想表述的就是: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無論是張震,還是沈光耀,還是陳鵬,還是李想,他們都在選擇中追逐着自己的理想,這種理想表現出來的是善良,是國家情懷,是一種責任擔當。 愛你真愛,行你本真,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