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聯考心得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7W

出色的心得體會往往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得到很多啟發,大家在寫心得體會時一定都會先進行認真思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關於大學聯考心得5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大學聯考心得5篇

關於大學聯考心得篇1

近期,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異地大學聯考”問題,因為涉及的人比較多,所以該問題比較複雜,北京、上海都在研究辦法,教育部則主要和接收這些學生比較多的地方逐步共同推進“異地大學聯考”。

對“於異地大學聯考”這一政策的提出,引出了很多不同的觀點,但大部分還是以贊成為主流,只有少數人表示有意見。

對此,我絕對贊同“異地大學聯考”這一政策的實施。20xx年教育部與公安部聯合下發的《關於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生報名資格審查工作的通知》。為了治理當時頗為嚴重的“大學聯考移民”問題,該份文件確立了大學聯考“學籍、户籍”雙認定原則,即大學聯考報名以考生户籍為主,並要求其在本地區高中就讀一定學習年限。大學聯考的户籍限制,已造成許多外來子弟面臨有錢卻無書可讀的困境。

對於剛剛經歷過大學聯考的我,感觸更加深刻。去年,我班有一同學,他跟隨父母出外打工,就讀於當地的高中,成績特別優異,但卻在臨近大學聯考的前一個月,被學校勸退回自己家鄉讀書參加大學聯考。而如今全國各地教育資源,教育信息各式各樣,即使要回家鄉參加大學聯考,談何容易啊?最後,那同學只能無奈的選擇退學,出外打工。這種例子絕對是多不勝數。

我們應該想想,農民工常年在外打拼,不也是為了這城市的發展,他們正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所在地謀求利益,難道就可以這樣對他們的子女嗎?據全國人大代表朱雪芹説:“作為一名農民工代表、作為一名母親,我正在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發愁。子女的.教育是外來務工人員最關心的事情之一。許多不得不回老家讀高中的孩子,由於長時期與父母分離,只能委託家裏老人照顧甚至無人看管,這些孩子容易滋生心理問題甚至誤入歧途。如果能推行流動人口子女“異地大學聯考”,並打破户籍限制,那真是好消息。”這確實是個嚴重的問題。如果“異地大學聯考”政策的實施,確實能為許多外來工提供便利。

但從另一角度考慮,外來子弟在當地讀書,勢必會爭奪當地學生的利益,給他們增加壓力。況且如今中國的教育設施,教育資源有限,即使想實施,也可能有點力不從心。對於解決這問題,政府的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但我認為,“異地大學聯考”政策是一個很得民心的舉措,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凡事都要看主流,與它的正面效應相比,負面效應只能算是支流。因此產生的問題不必多慮。況且對於這些問題也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但外來子弟的就讀問題卻是一刻也不能緩的。因此,我還是較希望這政策能得到批准。

關於大學聯考心得篇2

今天學校請得省教育廳教研員姚躍湧主任為我校高三級師生開大學聯考複習專題講座,並與參會領導老師探討大學聯考複習相關問題。會後,參會領導老師都覺得這是一次落到實處的教研。討論過程中,大家都能暢所欲言,提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疑問和想法,雖然姚主任只研究物理和理綜,但他的高度和視角決定了他的影響力,為我們參會的老師開拓了視野眼界。我參加了後階段探討過程,及時將收穫和自己的想法整理如下:

一、大學聯考不會那麼難,要降低平時練習題的難度

1、現在高中已經不分專業,而到了大學,某一專業只面向5%的學生,而要讓另外95%的學生去學那5%的知識,顯然不人性化,所以單科試題不可能出得很專業;

2、全國各省就廣東沒有設置學業水平測試(?我的理解:應該是指理科生不用考理化生的學業水平考試),所以廣東大學聯考內容設置和難度設置上需要承擔學業水平的內容;

3、區分度不需要很大,對中等及下的考生不設區分度,而在數學和物理兩科的大題上設置重點線(考生)區分題。

4、教育廳長不換人,試卷難度、內容、方向基本不變。

5、大學聯考有兩種功能

普及功能:各科“中等難度”題量比例大;

選擇功能:6科中有3.5個題(共70分)區分尖子生;

思考:二a線以下考生應該承擔放棄這70分的心理,老師應該指導學生在大題難題區分度大的題中,哪些可得分,哪些不可得分。

例如化學科,全卷62%的分數為80%的學生所能完成,換句話説80%的考生在化學這一科能及格。從上面信息可得化學中的大題不在此上面70分範圍內,對於二a到二b的考生,化學四道大題完全可以拿80%的分數,如有機大題可以得滿分。至於三a及以下的考生,後面的大題也存在大量的得分可能。因為化學卷大題一般設置五~六問,每問之間的聯繫很弱,甚至出現題問與題設之間完全沒關聯的情況。

雖説考題對於二a線以下的考生沒有區分度,但分數卻有高低,可見區分度還是存在的,那又是以什麼為區分的呢?這讓我聯想到之前省召開的化學教研會中提到了“易題也有區分度”。大學聯考的題型、知識點其實都是考生們訓練過的,對於類似的問題,他們一般都懂都會,但考下來這些二a以下的考生分數卻都不理想,出現了“會做”卻“無法得分”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這類考生的思維方向出差錯,俗稱答偏了,如語文科作文寫偏題跑題了;二是思考嚴密性不夠,由於很多考生知識體系不完善,以及答題經驗主義的存在,更多的考生只是憑經驗做題,所以面對大學聯考中的新題型,無法適應考題中的變化,加上考場上較緊張,做題時只想到表層或者某一方向,所給出的回答無法得高分;三是答題細節不注意,專業術語不規範,這一問題在三a及以下考生更體現的淋漓盡致。

二、高三複習過程指導

第一階段(一模前):對於中下層次的班級,不要求進度一致,只在於每個學生每個知識點都有進步;

思考:對於甲中這樣基層高中,想複習三輪甚至四輪是不可能的,二輪也僅僅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一般是廣州二模後),所以甲中所定的進度是比較適合自己的,各科任儘量跟上級組進度。至於班級之間存在差別,所以前後班級存在一定的進度差別是正常的。

第二階段(二模後):

1、進行題型專題訓練; 2、縱向研讀主觀題;

3、查漏補缺,規範作答; 4、身體、心理調節。

指導過程中要注意作答時間的訓練,答題順序的訓練,優差生的差別……

建議:理科拼重點線的學生要先做35題和36題,但需要在35-40分鐘內完成;文科生一般每科先用時40分鐘,後30分鐘自由選做或複查。

舉實例:讓理科生做800道學業水平物理選擇題兩次,讓他從中挑錯,結果該生在後來的考試中,物理選擇題基本可拿滿分。

思考:與姚主任討論得出:這不算題海戰術,題海戰術應該是無休止的做題,但現在只做一定的題。通過思考我本人覺得這樣做是有好處的:一者可以用題帶出知識體系;二者訓練學生嚴謹學科態度(挑錯);三者挑錯不同於做題,其效果比呆板做題要好。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做簡單的題,帶着挑錯的目的,無異於是在討論實踐,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掌握。針對化學學科,我們最近搞了元素及化合物專題練習,我覺得如果學生能認真完成,是很不錯的。還有一方法,在五一假期,可以把我們之前考過的題都拿出來,進行整理,再做一次,查漏補缺,把每一道題都弄懂,想通,並且進行縱向比較,總結相同類型題的出題規律和方向。

第三階段(自學後返校):老師在比較兩年內廣東省大學聯考題、廣州一二模題、各市模擬題之後,得到一兩套新題,有創意的題(不算猜題)給學生訓……

思考:雖然沒有大學聯考信息,但至少讓學生訓練一些陌生題型,加強了心理輔導。

三、大學聯考出題信息

1、廣東省大學聯考命題組在命題過程中一定會參考的資料:(1)廣東省大學聯考年報;(2)廣東省大學聯考學科試題分析;(3)各版本教材;(4)學科課程標準;(5)考試大綱等。其中年報和試題分析所提供資料詳細,對於老師對大學聯考的認識和複習方向的指導有很大的幫……

2、(理綜)選擇題基本都取材於各版本教材。

思考、總結,及時整理成文,對自己以後的教學工作應該有幫助,貼上空間,也希望給同行和學生們帶來一些幫助。

關於大學聯考心得篇3

大學聯考,是多少人心目中與夢想接軌的橋樑,又是多少人的噩夢。我原本以為大學聯考之後的生活是燦爛的,彩色的,不再像高三時那般疲憊,迷茫。可是伴隨着那清脆的鐘聲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一種煎熬。那種等待自己分數的心情無疑是最迫切的,像是刑場上被判了死刑的囚犯,期待着槍聲給他帶來解脱,卻又害怕槍聲的到來,很痛苦。於是就抱着這種心情經歷了短暫而又漫長的十幾天之後,分數出來了。

分數很低,當我看到我自己的分數之後心中那種難受不是因為分數,而是愧對自己父母的那種深深的自責。我敢於面對這糟糕的分數,就像男子漢那般敢做敢當的去面對它,接受它。我可以拋去一切痛苦,積極的向前看,不再像以前那樣自暴自棄,但是我卻不敢面對父母那種失望的神情。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即使你一事無成,給他們製造了很多的麻煩,沒有做過任何一件令他們驕傲的事情,即使你讓他們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付出,為你奔波。他們不會説累,不會像我們一樣抱怨,他們永遠把最深沉的幸福留給自己的孩子。而我卻浪費了這一報答他們的黃金時機。我想讓他們微笑,想讓他們能夠在別人面前驕傲地炫耀自己孩子的成績,想讓他們在工作遇到不順時想到我能夠有一絲欣慰。終究我還是沒成功,當我看着父親頭上與之年齡不相匹配的白髮時,我的心很痛。我的`父親永遠沒有對我失望過,可是這一次,我對我自己失望了。

大學聯考之後帶給我的感悟不是我的分數,不是人生與前途,而是我偉大的父母。

狂歡過,興奮過,失落過,消沉過。大學聯考不僅是我們開始邁向社會的信號,也是我們已經長大了的標誌。有一句話我始終帶在身邊,並且也無比堅信它會引導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的前進:想要戰勝別人,首先你要戰勝自己。雖然我的分數不盡人意,但是消極,沉淪,自暴自棄,頹廢不能改變什麼,只能使事情越來越糟。自責與反思的心情你要有,同時你要告訴自己的是這並不是世界末日。人生並不是一張白紙就能決定的,這不是我逃避自己分數的藉口,這是我發自內心的勇氣。至少我在考場上盡力了,我在大學聯考這場重要的戰役中戰敗,我輸了分,但沒有輸掉我自己。我舉槍奮勇殺敵,我用我盡有的力量堅持到了最後。是的,我後悔了,如果當初我更努力一點,也許結果會不同。

祝福考得好的高中同窗,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對待以後人生中會面對的種種,大學聯考給了我絞心般的痛,也教會了我做人的態度。歡笑,淚水,這些色彩在經過大學聯考的洗禮之後顯得更加絢麗;困難,挫折,這些不堪的回憶在經過大學聯考的打造後成為令我驕傲的勛章;困惑,迷茫,這些淡淡的薄霧在經過大學聯考的照明後變成最明亮的陽光。國小,國中,高中,一幕幕回憶像是陳舊的電影膠片一般,當你在某時某刻輕輕的將它播放時,會是什麼樣一種心情。大學聯考,真的帶給我們許多,也帶走我們許多。我想我會愛它,我會因為它證明了我終於不再是臉上帶着稜角分明的稚氣的孩子而感謝它,我想我又會恨它,畢竟它又嚴肅地將我從美好純真的青春年代悄悄帶走。我想對所有辛勤哺育我的老師説聲謝謝,你們教會我的知識讓我有了價值;我想對所有關愛我的親戚家人説聲我愛你,你們無私的愛才讓我健康陽光的成長到了今天;我想對所有和我一起同窗奮鬥的同學們説聲加油,你們真誠的鼓勵讓我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大學聯考,你就這樣匆匆走了,我不想和你道別,我在你身上留下了我的足跡,淺淺的,微小的。或許有一天一陣輕輕的風拂過,我的足跡就這樣被塵土掩蓋,甚至你不會注意我曾經來過,但是那時,我已走遠。

關於大學聯考心得篇4

梅,枯對春花、夏風、秋月、只等賽雪之香。

月,暗對晨露、烈日、黃昏、只待夜晚之思。

我們將緘默沉靜地走過高中三年,運籌帷幄只盼那一日可以在那年輕的戰場上決勝於千里之外。

就在今天我們一同步入高三,踏上直擊大學聯考的征程。大學聯考這個詞無論在電視機,報紙照舊各種各樣的輔導書中都以黑的紅字的莊重中模樣示人。在老師眼中,它是對多年來工作的查驗;對家長來説它是後代前途的中轉站;而對莘莘學子而言,它的意義不僅只是努力的結果,也是自己此後生活在哪個社會階級路標。無數的期望、無數的幸福、無數的辛酸都被這兩個字牽動着、維繫着、實踐着。高三既是衝擊大學聯考的一個巨大跳板,高三也是無數人眼中應當佈滿着戰前硝煙味的訓練場,一個將千千千萬顆奇形怪狀的頑鐵鑄成一個個形狀相同的作戰機器的大熔爐。

在這一年中,我們會學到很多,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等待,學會在等待中藴積氣力,在等待中涵養勇往直前的氣勢,在等待中尋覓機會

雨聲瀟瀟,花木入夢,那是在等待晨曦。

孤雲出岫,一無所繫,那是在等待彩虹。

作家精騖八級,心遊萬仞,那是在等待讀者的共鳴。司馬遷忍辱負重而作〈〈史記〉〉,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勾賤卧薪嚐膽而滅吳國,創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壯舉:我們運籌帷幄,直擊大學聯考中將打敗自我使成為事實夢想。

恰在昨天,我扔掉了家中牆上的偶像畫,貼上了我的目標金字塔,從每次功課,到每一次考試最終到達我抱負的學府;將所有喜歡的音樂、小説合皮球全數封存決定心無旁騖地學習,或許以前我不夠努力,或許以前我不曾全身心地投入,儘管我不是最好的,但我要做最努力的,信賴總有那末一天,我這條鹹魚也會翻身。

人生的每個階段,乃至每一步都是美的。選擇可能是偉大而又普通的,過程可能是孤寂而又痛苦的,結局可能是樸素而又普通的,夢想終將使成為事實,它能撐起我們心中的一片藍天,與我們共同譜寫人生的壯美詩篇。秋天的累累碩果全靠春天的辛勤播種;成為大海的一脈熱血,全靠小溪日夜不停地奔湧。也許,付出了汗水,沒必要然能收穫阿誰日漸成熟的夢;也許,灑下了熱血,並沒必要然擁有那片火紅的風景;也許,黑暗中的.苦苦掙扎,並沒必要然迎來輝煌光耀的黎明……。可我並不一味傷感。儘管默默地耕耘,還未聽到生命的回聲,但熱愛生命的我,必然會贏。

我們就這樣緘默沉靜地走進高三,沒有意氣的誓言,沒有鼓戰的號角,只有一顆顆對夢想執着的心。我們也曾想過這一年要履歷多少風雨;數不盡的考試,做不完的習題,改不完的紕繆,補不完的漏洞,……當這一切的難題擺在我們面前時,我不知我們幼小的肩背是否可以承擔,有些懼怕,但別擔心我們另有信念。高唱出"在這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不要怕,不要説至少我們另有夢……"做真正的英雄,直面我們的高三,正視一切堅苦。

堅苦雖則存在,我們傲然值患上光榮,沒有生於亂世,而沒有辦法顧及學問;沒有參加科舉,想要證明自己,可等待猶如下界世界盃那樣子漫長;展示自己就在大學聯考,就在高三。

我依舊緘默沉靜,等待在緘默沉靜中爆發,想的起來一年前老師讓我們為即將大學聯考的哥哥姐姐寫一句話,我在功課本上寫道"三年中風鵬正舉,兩日後雲鶴長鳴",我將把它作為自己搏擊大學聯考的標語,但卻不會喊出,緘默沉靜地運籌,終將爆發出足以決勝千里的氣力,拼出一個普通而又絢爛的未來。

關於大學聯考心得篇5

前幾天,我參加了“新大學聯考改革培訓心得體會”活動,聆聽了張思明、程翔等教育專家的報告。專家的報告既有鮮活案例的支撐,又有精準理論的提升,貼近教師工作實際,符合教師工作需要,為全體教師呈現了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作為一名教師,我感受到了專家對教育的熱愛與赤誠。

日趨激烈的競爭、加劇的壓力使每個人都緊繃了神經,淡定、從容離我們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猜疑、排擠。輕鬆愉悦被身心俱疲所吞噬,更有不少深思遠慮者由現在看到了未來,感到舉步維艱,所以各種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發病率直線走高,嚴重者甚至輕生。莎士比亞曾嘲諷生命:“充滿了聲音和狂熱,裏面空無一物。”這是對現代人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使心靈保持寧靜,讓寧靜去澄清自己的眼睛,忽略掉不需要的一切,無論那些東西對於別人多麼珍貴,在寧靜中,我們才能客觀地審視走過的人生之路,是明是暗,是黑是白;在寧靜中,我們才能進行心靈的叩問與成長,使自己的文化品味、精神涵養、人生思想得以提升,這樣的精神境界,就不憚於權貴、誤解和壓力,瑣屑和狹隘都會悄然遁形,這樣的心靈才會包藏宇宙,吞吐天地,坦蕩真誠,不卑不亢。這樣靜謐的精神後院從何而來?有人説經歷了就會明白了,看開了,我們無法主宰什麼時候能夠經歷讓自己成熟的、成長的事,但我們可以安排自己進行讀書。從書中觸摸偉人、名人有力的思想脈搏,感悟世間的世事無常可以用不變應萬變來應對,使自己善良、豁達,從而寧靜,幸福。

專家報告的第一場,張思明校長用他富於變化的語言配合以精緻的課件形象直觀地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前衞”。隨着她的娓娓道來,我眼前出現了一幅畫面:在張校長的“無疆課堂”上,一羣駿馬正奮蹄前行,馳騁在一望無際的青青草原上。這些駿馬隨心所欲地享受大腦飛速旋轉的暢快,酣暢淋漓地享受思維碰撞的快感。張校長用他先進的育人理念、巧妙的教育智慧成為最美的放牧人。

我周身的細胞又開始活躍了起來,怎樣把我的學生從“奴隸”的隊伍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習的“主人”是我一上午都在思考的問題。感謝張校長立足於教學實際的思考,讓我的頭腦中很快形成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張校長在報告中説“教育是喚醒是挖潛是激活”,我想如果我的工作套用這樣的句式就是:教育是説教教育是灌輸教育是打磨。很多時候學生的思維會讓我們始料未及,可是在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灌輸、説教中他們的創造性的稜角會被打磨地無影無蹤,都成了“標準件”。不敢説停止只能説改變,學生能自學的知識,互助的內容我要三緘其口,比如每單元的自讀課文、語文園地,這些都是學生的能力能駕馭得了的,就無需我眉飛色舞,滔滔不絕了,那不能算作是老師的功勞,客觀地説是一種浪費,一種剝奪,為了不揹負這樣的罪名,我要大膽放手。放手也好,自主也罷,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話,裏面包含着許多的智慧。

在每單元的課文中,我會努力為學生呈現開放、民主的課堂,讓他們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大膽提出自己的疑惑,在關注學生髮言內容的同時,也關注他們發言的想法、心情,和他們心心相印,為學生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學習方法的梳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會在有計劃、有步驟地引領學生學習之後,帶領他們回顧學習的過程,尋找學習的方法。系統的訓練會使學生自學能力悄然形成。這就是我一個不成熟但卻真實的想法,由於只是想法,還沒有接受實踐的檢驗,所以還很幼稚,但我會在操作中逐步改進,逐步完善,真正讓學生體驗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感受發現知識的樂趣,領略教學的美妙。新學期,我想對學生説:“孩子,老師約你一起教語文。”

在新名詞、新事物、新信息不斷湧現的今天,如果老師還堅守“以不變應萬變”的思想陣地,“兵臨城下”的局面是可以預見的。不管是出於“為了使我們安身立命的工作得以有長久的保障”的現實主義的想法,還是出於“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一種幸福”的理想主義的想法,我們都應不斷充實、豐盈自己,與時俱進,做一個勇敢的弄潮兒!

熱門標籤